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分析

合集下载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政治生活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关心和参与的重要领域。

只有通过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我们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为什么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如此重要,并提出一些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

政治决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只有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政府的政策和计划,从而更好地为自己的利益和权益发声。

其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只有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我们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并为自己的权益争取更多的支持。

另外,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监督政府的行为和决策。

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公民的监督和参与,我们才能确保政府的决策是符合公共利益的,从而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那么,如何实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投票来参与政治生活。

投票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只有通过投票,我们才能选择出最适合我们的领导人和政府。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公民议会和社区活动来参与政治生活,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参与政治组织和社会团体来参与政治生活,通过这些途径,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利益。

总之,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个公民应该关心和重视的重要领域。

只有通过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更好地监督政府的行为和决策。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政治决策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应该以有序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意味着遵守法律和规定。

在民主社会中,人们有权利
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违反法律和规定。

参与政治生活的人应该遵守法律,尊重他人的权利,以及遵从民主程序和程序。

其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需要理性和平和的态度。

政治是一个复杂的领域,不
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和平和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且愿意进行理性的讨论和辩论。

在政治生活中,激烈的对立和冲突只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不稳定。

此外,有序参与政治生活也需要积极的行动。

除了在选举中投票外,我们还可
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政治生活,比如参加公民讨论会、签名支持某一项政策、参与社区服务等。

通过积极的行动,我们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最后,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政治是一个
复杂的领域,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政治知识,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才能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总之,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应该遵守法律和规定,保持理性和平和的态度,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并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川的政治素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个公民都能以有序的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

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

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基层民主治理是指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在基层地区开展民主管理、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活动的一种治理方式。

在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当前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积极探讨和解决。

本文将围绕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状分析1.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在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主要包括选举、政治咨询、社会监督和议事决策等方面。

当前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公民参与的渠道和机制不畅。

一些公民对政治参与的热情不高,缺乏政治参与的意识和行动。

一些干部和公务员在开展基层民主治理活动时,存在理解不到位、支持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和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区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状况、政府管理能力等,都会对公民政治参与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公民的政治意识、参与意愿、组织能力和信息获取渠道等也是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

二、路径分析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和水平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和水平是基层民主治理的重要内容。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政治宣传教育、提供政治参与指导和培训等方式,增强公民的政治意识和参与能力。

2.健全政治参与机制,拓展公民参与渠道3.加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组织能力建设加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组织能力建设是促进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加强基层干部和公务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理念,提升他们开展基层民主治理的能力。

政府还可以通过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为公民政治参与提供更多的组织支持。

4.改善政治参与环境,营造良好参与氛围改善政治参与环境,营造良好参与氛围是基层民主治理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通过优化管理体制、提高治理效能等方式,改善政治参与环境,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

浅谈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二、如何判断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
首先,从政治文明程度来判断。政治文明的一个最突出表现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人们的政治积极性,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其次,从公民满意程度来判断。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公民即指人民群众,公民满意即人民满意。最后,从社会政治稳定程度来判断。在我们国家,政治稳定主要是指党的坚强领导,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思想稳定,社会治安秩序较好。政治稳定不仅是政治体系自身存在和运作的需要,而且在多数情况下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正是因为如此,社会政治稳定程度就成为判断公民政治参与有效与否的重要标准。
公民有效政治参与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发挥“减压阀”作用。当前,我们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容易导致公众的不满足感和挫折感增强。有效的政治参与能够真实充分地反映公民的利益诉求,公民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政治参与寻求到在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利益补偿。这种情形保持了政府和民众之间必要和有效的沟通,缓解了二者之间的误解和对立情绪,实现了有效政治参与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方面的“减压阀”作用。
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发挥协调、凝聚作用。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基本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各方面的创造活力,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具体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在政治上有活力,就是要引导和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有效的政治参与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经济领域,有效政治参与能适应独立经济主体自由竞争、发展的需要,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政治领域,有效的政治参与能使人们更加关心政治,注重自己或他人的利益和立场,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人们对政治体制的认同感,有助于民主政治文化的形成和持续发展;在文化领域,有效的政治参与能使人切实地认识到信息、知识及教育水平的价值,促使人们更多地去收集社会信息,提高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状与对策
济 、 治 、 化 和 社 会 生 活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的基 本 思 路 ,是 人 对 政 政 文 “ 治 生 活 本 源 意 义 的 确 定 ” 。公 民有 序 的 政 治 参 与 是 政 治 价 值 观 的 表 达 , 实 现 社 会 公 平 、 义 和 安 定 有 序 的 根 本 保 证 。它 具 是 正 体 包 含 了 公 民政 治 参 与 的 正 义 、 序 与 和 谐 的 基 本 政 治 价 值 序 秩
列。
( ) 民政 治参 与 的 涵 义 一 公
公 民政 治 参 与 是 指 “ 民通 过 合 法 的 途 径 和 方 式 , 国 家 公 对
的政 治 构 成 、 治 运 作 、 治 决 策 、 治 结 果 的 关 心 、 益 表 达 政 政 政 利 和施 加 影 响 的行 为 及 过 程 ” 。公 民 的 政 治 参 与 是 公 民 政 治 权 利 的 主要 体 现 。“ 我 国政 治 生 活 的 现 实 来 看 , 治 参 与 主 要 就 政 是 指 公 民依 据 法 律 所 赋 予 的权 利 和 手 段 , 取 一 定 的 方 式 和 途 采 径, 自觉 自愿 地 介 入 国 家 社 会 政 治 生 活 , 而 影 响 政 府 政 治 决 从
利 益 和 要 求 , 以 避 免 不 规 则 的竞 争 带 来 的 社 会 矛 盾 , 进 社 可 促
会的稳定和秩序 。
代 化 的重 要 标 志 。
收稿 日期 :0 1 2 8 2 1 —1 —0
作者 简 介 : 素 鸟 (94 )女 , 南 新 乡 人 , 江 农 林 大 学 马克 思 主义 学 院 20 李 18一 , 河 浙 09级 马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研 究 专 业 硕 士 研 究 生 , 要 研 究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主

公民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与途径

公民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与途径

公民积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与途径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与途径
政治参与,是实现政治权利和行使公民义务的重要方式。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不仅是一种公民义务,更是实现个人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首先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能够发挥我们的权利,行使公民的投票权,既可以为自己的利益维护着一份独特的贡献,更可以推动国家发展,从根本上改善社会状况,共同配合提升社会的素质,体现出每个公民的责任感。

另外,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是个人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

参与各种政治活动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更全面的了解世界,加强对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认识,更有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同时也要注意有序进行。

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不能被任意滥用,不能为反对力量所利用,还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总之,我们应该积极参与政治,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以保持社会的安定,实现个人发展,为推动国家发展而不断努力。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其次,市场经济推动思想解放。市场经济的实践唤醒了人们在经济上的平等观念、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法制意识,并使其成为发扬政治民主、唤起公民政治参与意识、激发公民政治参与愿望的前提。
(二)提高公民政治素质。
公民的政治素质决定了其政治行为,这就要求努力增强公民的政治意识。公民要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增强公民权利意识,由被动到积极主动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增强参与政治的信心与决心。首先,公民自己要摒弃盲目服从被动的态度,积极树立勇气和信心,培养政治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要从外部加强对公民民主意识、义务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和培养。此外,还要增强公民政治认知,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二)公民政治参与存在不平衡。
首先,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不同。政治参与过程中,由于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文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城市公民参与政治的能力及意识较强,但工人、农民、个体劳动者参与政治的能力较弱。在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因参与能力欠缺而导致参与受限的情况。如不知如何投票,如何选择人民代表,如何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等。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摘要: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内容都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但仍存在参与限制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大力发展经济、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公民政治素质、健全参与制度体系、拓宽参与渠道等措施。
关键词:公民;政治参与;制度
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占据着举总轻重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政治参与现状,正视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最新]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最新]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新时期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摘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的重要体现,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我国公民不断提高的政治参与热情的需要。

因此,现阶段如何促进和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治参与;公民;有序;原则经过三十一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发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各方面都取得另世人瞩目的成绩。

民众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生活,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参与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治体制改革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政治参与的现实程度达到了新的水平。

民主政治的发展也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可见党中央对公民的政治参与也给予了明确的支持和规定。

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及意义“政治参与”也称参与政治或民主政治,其概念来自西方政治学,是指“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和方式,对国家的政治构成、政治运作、政治决策、政治结果的关心、利益表达和施加影响的行为及过程。

简略地说,就是公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有序的政治参与”即合法的政治参与,它是公民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的范围内进行的政治活动,是与我国社会历史条件相容的渐进式的政治参与,也是与世界政治文明的要求相一致的政治参与。

公民就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政府的决策活动,而且政治参与中的“参与”是指对本职工作以外的其它活动的参与,因而政治参与的主体只能是一般公民和公民团体,政治职业者、政府公职人员、党派要员的本职工作不能看作是政治参与。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存在的五类问题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论时政、释放情绪的一个主要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网络参与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政治参与质量、促进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给政治参与在未来的发展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因此在肯定其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暴露出的问题。

一是互联网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在政治参与中的无序性的特征,存在着公民非理性政治参与的可能性。

互联网本身就具有虚拟性与隐蔽性的特点,使"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非正式性、渗透性特征,这极有可能导致公民网络参与的欺骗化与非法化。

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大大减少了其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进而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

二是互联网带来了网络话语权的巨大差距,没有能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声音造成政治参与的不均衡。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占有通常使年龄偏大、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在互联网的使用上都处于弱势地位。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网络参与的主体80%以上都是年龄35岁以下的中青年,而且主要聚集在发达城市。

农村与城镇在互联网使用上的差距较大,目前74.9%的网民都居住在城镇,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

理论上平等的网络政治参与权利和机会在实际上呈现出严重的不平等状态。

此外,网络还创造了一个僵硬的阶级壁垒,使受到良好教育和未受到良好教育者阵线分明,从而造成社会断裂,危害社会稳定。

三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情绪化和网络参与的"多数人暴政"问题。

网络空间是个体自由表达的舞台,有些人可能会把自己一些情绪化的见解发布到博客或论坛中,有些是非常具有煽动性的,很容易感染大量读者,从而形成一种网络主体的"集体癫狂",给正常的政治行为与决策带来很大压力。

这种"多数人暴政"即舆论暴力会严重侵犯个体权利和个体利益。

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

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

基层民主治理中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及路径分析基层民主治理是指政府及其他社会群体通过协商民主、直接民主等形式,调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实现各级民间组织和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

公民政治参与是基层民主治理的核心内容,其现状和路径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民政治参与现状1.参与意愿低。

基层民主治理需要广泛的公民参与,但是由于公民政治参与权益意识不强、政治参与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政治环境不良、社会信任缺失等原因,很多公民对基层民主治理缺乏积极性和热情。

2.参与渠道单一。

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和监督主要依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区居民代表等代表性组织,缺乏多元化、灵活化的参与渠道。

很多公民参与感受到代表性组织与基层民主治理之间的距离和隔阂。

3.参与形式单一。

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和监督的形式主要是听取汇报和提建议、意见,缺乏深度、广度、互动性和协商性。

一些公民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往往很难真正得到认真对待和采纳。

1.加强参与意识的宣传教育。

加大基层民主治理宣传教育的力度,提升公民对于政治参与权益和基层民主治理制度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激发公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2.创新多元化的参与渠道。

建立多元化、灵活性强的参与渠道,如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主题式民间普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社交媒体等方式,以便更多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和监督。

3.拓展多样化的参与形式。

多开展协商式、互动式、沟通式等丰富多彩的参与形式,如举行公民议事、民间公审、公众听证会等方式,扩大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真正体现民主协商的实质。

4.建设信任和互动机制。

加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和互动,建立信任和共赢的机制,以便形成更加和谐、稳定、便利的基层民主治理。

例如,建立信息公开、投诉和反馈机制、加强征求和听取公民意见的程序规范等方式,从而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紧密互动。

总之,公民政治参与现状的提高和公民政治参与路径的拓展对于深化基层民主治理、发挥公民主体性、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价值。

现阶段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探析

现阶段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探析

等措 施保 障公 民有序 政 治参 与有 效性 的 实现 。 关键 词 : 民;有序 政 治参 与 ;有效性 ;非制度 参 与 公 政 治参 与是 指公 民及联 合 体为影 响社 会资 源和利 益 的分 配而从 事 的与政府 决策 活动 有关 的各 种政 治行为口 2 ] 。以政治 参与 和既定 的政治法 律 规范 的关 系为 依 据 , 以将 政 治参 与 分 为制 度 化 政 治参 与 可 和非制 度化 政治参 与[ 。制 度化 政治 参与是 指依 据法 律或 制 度 规定 的程 序参 与 政 治 的行 为 , 常 叫做 2 ] 通 有序政 治 参与 。反之 , 不符 合法 律或 制 度 规定 程 序 的影 响政 治 决策 过 程 的 活动 即非 制 度 化政 治 参 与 。
河 北青 年 管 理 干 部 学 院学 报 21 0 O年 第 4期
现阶段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性探析
陈 军 ,张 云 德
( 州 大 学 政 治 与 行政 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0 0 ) 兰 3 0 0
摘要 : 民的有 序政 治参 与有 利 于实现人 民 民主 、 公 社会 和 谐 和政 治 稳 定 , 由 于我 国 但
本 身 就是 社会 充 满活力 的表 现 ; 另外 , 有利 于 调动一 切 积极 因素 , 也 创造 充 满活 力 的社 会环境 。
据 自己的 利益 需求 , 通过 正 常 、 序 、 有 合法 的 利益 诉求 渠道来 表 达 自己 的利益 , 同时 有利 于各 级政 府组 织
听取群 众 呼声 , 各类利 益 进行 调整 , 而实 现社 会公 正 。第 二 , 序 政 治参 与 的实 现 有 利 于社 会 稳 定 对 从 有 的实 现 。公 民通过 正常 、 序 、 法 的利益 诉 求渠 道来 表达 自己的 利益 , 以减 少非 制度 参 与 的发 生 , 有 合 可 各 级 政府 组 织可 以掌 握 民意 , 调整 现行 政策 , 而实 现社 会稳 定 。第 三 , 从 有序 政 治 参与 的实 现 有利 于创 造 充满 活力 的社 会 环境 。有 序政 治参 与 的实现 , 让社 会公 民通 过正 常 的利益 表 达渠 道进 行利 益诉 求 , 能 这

推进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推进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政 治参与是 近代 以来 的政治概念 ,在 2 0世纪 8 0 年代 ,作为 西方 政 治学 的重 要概 念被 介 绍到 中 国之 后 ,迅速 引起 了国 内学术界 的关注 。党 的十六大 、十 七大报告先后 明确提 出 “ 扩大公 民有序 的政治参 与” 、 “ 公 民政治参 与有序 扩大” ,推动 了社会各界对 于政治
社会 多元化 是现代 社会 的典型特征 ,它是随着世 界 历史 的进程而逐 步形成 的。随着市 场经济 的发展 ,
我 国也逐步进入多元社会 。多元社会表现 出利益复 杂
性 、文化多样性 、价值多元性 、生活 多变性等 基本 特 征 。社会多元化带来 了一 系列社会 问题 ,为此有必 要 引 导多 元利 益结 构 的社会 ,达 成某 种程 度 的政治 共 识 ,促进社会 的和谐发 展。多元社会 的政治共识需 要 具备 以 _ F 基本理 念 :社会 成员的利益相关是政治共识
本 文为 国家 社科 基 金 项 目 “ 公 民政治 权 利 发展 与有 序 政治 参 与 研究 ”( 编号 :0 9 C F X 0 0 6) 的 阶段性 研 究 成果 。
T H E O R E T I C A L H O R I Z O N 民 主 与 法 治
求选 出的决策者必须代表 民意 、反映 民情 、体现人 民 利益 公 民还通过以下方式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社 隋民 意反 映制 度 ( 公 民向决策机关反 映意 见 、提 出建议 ) ; 专家咨询制度 ( 专家学者利用 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 、相 关信息等 ,对专业性 、技术性较强 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
义 :推 进公 民有序 的政 治参与 ,有利于推进 民主政 治的发展 、有利于维护社会政 治稳 定、有利于促进公 民个

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参与政治
生活并不意味着无序和混乱,而是应该有秩序和规范。

那么,公民如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呢?
首先,公民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但也有责任遵守法律和规定。

公民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是什么,以及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遵守的规定和法律。

其次,公民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

在政治生活中,不同的人可能持有不
同的观点和立场。

公民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进行理性的讨论和交流,而不是采取攻击和辱骂的方式。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政治氛围。

再次,公民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政治生活。

参与政治生活并不意味着可以
采取任何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公民应该通过合法的途径,如投票、参加公民议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只有通过合法的途径,才能实现公民的权利和意愿。

最后,公民应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但也要遵守秩序和规范。

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公民应该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盲目跟风或被激情所左右。

只有保持理性和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

总之,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是一项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但也应该有秩序和规范。

只有公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合法的途径参与政治生活,并保持理性和冷静,才能实现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目标。

希望每个公民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改进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改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 是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职权、活动方式及其 与其他国家机关关系的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是公民 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人民通过选举产生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决定国家和地方的一切重大问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1954年建立以来,经过5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改善,已经逐步规 范化和法制制化轨道,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参与 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提供了重要制度性保障。
(二)由动员型政治参与向自主型政治参与范式转换 动员型政治参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 事业中形成的颇具特色的参与范式。 首先,“政社合一”体制的废除为广大农民政治上 的自主参与创造了条件。 其次,工人自主型政治参与的范式正在探索之中。 最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将为自主型参与范 式的形成提供制度化的基础。
政治参与的方式主要包括投票、选举、 主动接触、政治结社、社会协商对话、人民 信访、基层群众自治、民主评议政府等,广 大民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其中。政治参 与这一近代政治概念正逐步融入当今社会, 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 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
二、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案例一:在2003年1月中旬至5月初的深圳市各区人 大代表换届选举中,涌现出了一批“自荐竞选 者”——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普通公民在选 举过程中直接向选民自荐,主动采取各种方式与其 他由组织推荐的正式候选人竞选。据媒体报道和我 们的不完全统计,共有12人参加竞选,最终有2人当 选。选举期间,也出现了若干争议。全国人大及广 东省人大还专门就此组织了多次实地调研,并在一 定程度上推动了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相关条 款的修订。

浅议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浅议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其 利益需 求 提供 畅通 的渠道 ,于是 当公 民 自身利 益受 到侵 害 但 是政 治参 与也 因为 面临着新 局势 的挑 战 ,出现 了多元 时 ,他们 的表 达方 式往往 是 给有关 领导 写信 ,向有 关部 门举 报 ,到信 访办 申诉 ,向报社 、电台 、电视 台投诉 ,但这 些参 梗阻。主要体现在以下二方面 : 首 先 ,利 益 多元 客 观 上 强 化 了公 民政 治 参 与 的难 度 。 与渠道 常常成 本太 昂 贵 ,收效 不显 着 ,这就 促使公 民用 直接
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变化就是利益结构的变化 , 影 响甚 至收买 官员 的办法 来实 现 自己的利益 ,由此 造成权 钱 表 现 为利 益 的 一元 化 、平 均 化转 变 为 利 益 的 多元 化 、差 异 交易 ,官员腐 败 。二 是群 体性 参与行 为 大 幅增 加 。虽然现 有 性 。在市 场化改 革 中 “ 同社会 群体 和阶 层 的利 益 意识不 断 的公 民团体 和社 团 组织 为公 民参 与 提供 了一 定 的 制度 和 渠 不
课 外 阅读 术 沿 学 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浅 议 我 国 公 民 有 序 政 治 参 与
李 书 峰
( 河北省景县梁集 中学,河北 景县 0 5 0 ) 5 5 0
改革开放以来,面临多元分化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现实 , 民政 治冷漠 ,政 治参 与的形 式化 、随意化 、非制 度化 成为 一 尤其值 得 注意 的是 ,近几 年来 ,我 国公 民参 与 日 利益多元强化 了公民政治参与的难度;传统政治参与方式抑 种 常态 。 “ 制 了公 民参 与 的 主体 意识 . 为此 ,有必 要 引 入新 兴 的协 商 民 益 呈 现出两 种不 可忽 视的发展 趋 势 。一是 非制度 化参 与行为 主理念 ,结合 我 国的政治 环境 进行扩 大公 民有 序政 治参 与 的 的扩展。由于既有的制度环境无法为社会利益群体充分表达

改善民主政治的有效措施: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改善民主政治的有效措施: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改善民主政治的有效措施: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摘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中国民主发展的总体趋向。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关键,是加强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能力建设,提高公民政治参与机制的建设水平。

提高公民广泛有序地参与,是新时期促进社会主义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形式。

本文解释公民参与的内涵,研究提高公民参与的根本途径,探讨健全和完善公民有序参与的具体制度。

关键词:民主政治公民参与内涵根本途径具体制度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的以上两个条款,确认了当代中国的国家本质(或性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它标志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的规定是当代中国其他制度的基础和依据。

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主体,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一切其他形式的具体化的国家权力,都是由这一最高权力主体产生和派生的。

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本质的要求、反映和体现,它最有利于公民的政治参与。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从各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1]。

因此,我们要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多种形式的人民实现民主和扩大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的方式。

一、公民参与的内涵所谓公民参与,是指一国的普通公民,以国家主人的身份,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各种公共事务。

这些公共事务是以与公民本人生活密切联系的地方性事务为基础,再逐步扩大到全国性的公共政策。

公民参与的概念与政治学教科书中常用的政治参与概念有很大的共同之处,但也稍有区别。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论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摘要: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应有之义,但目前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水平较低,个别地方甚至出现政治参与的无序状态。

因此,研究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构建和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对实现我国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治参与;民主;有序;制度一、有序政治参与的含义政治参与又叫参与政治,是现代政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认为:政治参与就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

我国学者认为:“一个国家内的普通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的意愿,从而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政治规则和政策制定、实施过程的政治行为。

”政治参与是公民自下而上的政治行为,它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方式,而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强调的是政治参与的有序性,也就是有领导、有组织、有秩序、自主、理性和适度的政治参与行为,有序也包括制度化、规范化,它旨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同政府活动相关的所有公共政治生活,体现了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制国家的一种特有政治现象。

公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准,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言:“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作为国家法律的服从者,就叫做臣民。

”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非政府组织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现代民主国家,公权力已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专有权力,非政府组织和各种民间组织与政府一样成为公共治理的主体,在本国的政治运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非政府组织在推动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化解社会矛盾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也出现了很多非政府的、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而随着这些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和发展,其独立性和社会性的日益增强,正逐渐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还没有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公共治理模式和完善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非政府组织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发挥人民政协自身优势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1)

发挥人民政协自身优势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1)

发挥⼈民政协⾃⾝优势扩⼤公民有序政治参与(1)发挥⼈民政协⾃⾝优势扩⼤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扩⼤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个重⼤理论和实践课题。

党的⼗七⼤强调:“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泛地动员和组织⼈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化事业。

”这是发展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举措。

⼈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对于扩⼤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民主渠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笔者就如何发挥政协⾃⾝优势,扩⼤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谈谈⾃⼰⼏点浅见。

⼀、坚持正确⽅向,发挥引导作⽤⼈民政协在民主政治建设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政协必然成为公民政治参与、表达民意的主要渠道。

⼈民政协要不断夯实⼯作基础,完善扩⼤公民有序参与管理政治、经济、⽂化和社会的机制,充分保证公民享有⼴泛的权利和⾃由。

⼈民政协可以充分发挥其群众基础好、凝聚⼒强的优势,正确引导,把握⽅向,促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稳定开展。

⼀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正确把握政治⽅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坚持党的领导,⾃觉接受党的领导,是⼈民政协⼯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民政协只有⾃觉服务于党的⼯作⼤局,把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履⾏职责统⼀起来,才能保证⼈民政协有效⾏使职权,充分发挥作⽤。

因此⼈民政协要⾃觉地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切实维护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的领导核⼼地位,紧紧围绕党委的⼯作开展政协⼯作。

通过政协的⼯作,充分调动⼴⼤⼈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党的主张变成⼈民群众的⾃觉⾏动,使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变成⾃觉的⾏动。

⼆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团结与民主的两⼤主题,正确把握履职⽅向。

⼈民政协要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主题,发挥联系⼴泛、渠道畅通的优势,坚持把最⼴⼤⼈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群众的利益,保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民主党派、⽆党派⼈⼠、⼈民团体和各族各界⼈⼠有序表达利益诉求,有序参与国家和地⽅政治⽣活,实现政治参与的组织化、有序化。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_特点及价值_魏星河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_特点及价值_魏星河

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涵义、特点及价值魏星河内容提要: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指公民在认同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为促进国家与社会关系良性互动、为提高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而进行的各种有秩序的活动,它包括各种利益表达、利益维护的方式,是有秩序、理性、自主、适度的行为,其核心价值在于:理性、和谐、正义、民主。

关键词: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社会发展向政治发展提出诸多要求的背景下,挖掘现有体制内的政治资源并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开拓新的公民政治参与渠道,建立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是中国共产党提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初衷与目的。

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多渠道与多层次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方面。

因为,实现依法治国,实现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推动民主的发展,均需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一、秩序与政治秩序简要地说,秩序表示的是一种在服从或遵从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状态或情形。

在一个整体中,秩序是制度安排或约定俗成形成的。

因此,秩序是制度、规则被服从或是被遵从的结果。

秩序是一个社会或组织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所有社会成员能够感受到的外部环境之一。

“秩序覆盖着一个共同体或社会的全体成员,对于他们来说,秩序既约束着其行为,也塑造着他们的行为预期以及彼此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①秩序不是随意达成的状态,而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形成的特定状态或情势,或是通过社会成员长期约定俗成带有规范性的软约束。

因此,秩序有经济秩序、政治秩序、社会秩序之分,而不同秩序的获得方式方法有差异。

我们主要研究政治秩序。

政治秩序指的是国家政治体制中各个政治主体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关系,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法律制度和政治秩序得到普遍的认同与遵守,整个国家政治生活保持在既定制度设计的运行状态之中。

一般而言,政治秩序的获得,一是要有国家制度的供给,为公民行为提供规范的依据;二是国家提供的制度法律能够得到公民的尊重与遵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 ,民主政治的发展 、经济和社会建设的 议中 ,参与者不是公民个人 ,而是以政治党派和公民团体的
目标才能有序地实现 。亨廷顿讲 “人当然可以有秩序而无 代表以及具有特殊社会背景的无党派人士为主 。除了共产
自由 ,但不能有自由而无秩序”。[5 ] ( P7) 离开政治稳定 ,一切 党 , 还有民盟 、民革等八大民主党派代表 , 全国总工会 、妇

决策的行为不论其合法与否都属于政治参与 , 认为政治参
政治参与是民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 , 政治学者 与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2 ] ( P5) 。
一般用这一概念来分析和衡量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政
笔者以为 , 政治参与就是一般公民通过一定途径试图
治发展状况 ,正如美国政治学家安东尼 ·奥罗姆所指出的 , 影响政治过程的活动 ,即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一般公民 ,政治
家政权的性质 、法律本身的性质是密切相关的 。社会主义 须得到大多数公民的授权 ,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显著的
民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社会主义法律是广大人民的意志 , 特征 ,也是政治发展的关键内容 。
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 ,非法的政治
由公民选举产生的少数人既可能代表人民的意志 , 维
政治的运作方式 ,又是民主社会中各政治主体的行为规则 , 活中我国公民的选举参与率是比较高的 , 但相当一部分是
也是政治制度化的途径 。[4 ] ( P191 - 192) 没有政治程序和规 被动的参与者 。即使在基层选举中 , 很多情况下选民对候
则 ,再理想的民主政治也难以实现 ,人民的民主权利也得不 选人的情况也是一无所知 ,往往使选民对选举失去了兴趣 ,
政治参与作为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基本途径 , 是衡量
二是政治参与的形式 , 尤其是参与行为是否应该合法
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 的问题 。在这一问题上 ,政治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两种 :一种
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然要求扩大公民的政治参 观点认为只有依据法定程序参与政治的行为才能谓之政治
都要直接参与法律的制定和公共事务的管理 , 并把它作为
首先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合法的政治参与 。合法的政治 职业 。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 , 一方面 , 管理活动日益复
参与和非法的政治参与是相对的 。符合法律规范的政治参 杂 , 管理工作对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要求不断
与是合法的 ,它表现为有序的政治参与 ;不符合法律规范的 提高 ; 另一方面 , 社会分工日益细化 , 社会成员要承担不同
参与就不可能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 护人民的利益 , 也可能走向反面 。因为从事国家和社会管
与 ,只能是在法律的轨道上进行的有序的政治参与 。
理的公职人员亦有其自身利益 , 他们手中的权力既可能为
其次 ,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制度化的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 全体公民谋福利 , 也可能被用来为管理者自身谋私利 。但
一种程序政治 。如国家权力在不同国家机关的配置及其相 实行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制度 , 县级和县级
互关系 ,国家权力从一届政府向下一届政府的交接更替 ,人 以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 , 县级以上
民代表的产生及其罢免等等 , 都有确定的规则和程序 。在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 ;在农村 ,广大村民还
了实现政治参与的有序性 ,我们需要拓展政治参与的渠道 、培养适于有序政治参与的政治
文化并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素质 。
[ 关 键 词 ]政治参与 ;民主政治 ;有序性 ;制度化
[ 中图分类号 ]D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 章 编 号 ] 1003 - 5478(2004) 01 - 0033 - 04
到有效的保障 。公民政治参与本身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 也使选举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如何使选举能够充分有效地
容 ,是政治运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公民在参与政治时就必 反映选民的真实意志 , 对于公民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无疑
须遵守民主政治中与之相关的程序和规则 。当然 , 这种程 是十分重要的 。
序和规则必须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 , 否则就违背了民

挥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 ,我们还要引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导公民的政治参与行为 , 使之制度化 、规范化 , 减少盲目性 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和无节制性 ,以免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发展 ,尤其对
首先 ,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
的 、有节制的 。有节制的政治参与对政治体系的基本要求 度 , 主要就是看被管理者多数人对管理者少数人的制约状
是它能够得到公民的高度认同 。如果一个政治体系得不到 况” [3 ] ( P230) 。通过包括公民政治参与在内的社会制约机
公民的高度认同 , 存在合法性危机 , 即使没有达到崩溃的 制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是权力制约的重要途径 。同时 ,
度不同 ,对其含义也有不同的解释和界定 ,主要分歧体现在 核心在于一般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和实现 ,所以 ,
两个问题上 :
我们把政治参与的主体界定为一般公民 ;另一方面 ,政治参
一是政治参与的主体问题 。在此问题上 ,存在着两种观 与是通过政治过程的参与来影响政府决策 , 而政治过程中
点 :一种观点认为政治参与的主体专门指一般公民 ,不包括 的不合法的参与行为也可能影响政府决策 ,所以 ,我们不把
我国的政治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一言以蔽之 , 社会主义民 要求 。
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参与是有序的政治参与 。所谓有序的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民主 ,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
政治参与 , 是指一般公民以合法的形式 、通过制度化的渠 于人民 。但是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公民
道 、有节制地参与政治生活和影响政治决策的过程 。
第二 ,协商对话 。协商对话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制
主政治的原则 。
度化的重要途径 , 集中体现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
再次 ,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保持政治稳定的要 治协商制度 , 主要实现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
求。
治协商制度在我国有其自身的特点 , 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
政治稳定是一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 上又构成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制约 。其一 , 在政治协商会
民主制度下 , 政治程序指人们的政治活动 (如政治权力运 直接参与对村干部的选举 , 实行村民自治 。选举这种公民
行 、政治资源分配 、政治参与以及政治监督 、政治冲突的解 政治参与方式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权
决等) 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步骤和方式 。政治程序既是民主 得以充分实现 , 取决于选举制度的完善程度 。现实政治生
2004. 1 33




度 ,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政治参与行为都具有积极作用 ,更何 并对政治体制产生不满 , 而这种不满如果激化到一定程度
况它还有可能是非法的 , 可能对既定国家政权造成负面影 就可能使政治参与失去节制 ; 二是公民政治参与时持有理
响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民主国家 , 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 性的态度 。政治参与如果失去理性 ,既可能导致政治狂热 ,
在国家机构中担任公职的公民 ;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政治参 是否合法作为政治参与的必要条件 。
与的主体包括一个国家的所有公民 。
尽管政治参与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尺
[ 收稿日期 ] 2003 - 11 - 28 [ 基金项目 ]本文为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助项目成果 。项目编号 :200107 [ 作者简介 ] 张喜红 (1969 - ) ,女 ,辽宁沈阳人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讲师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 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 、邓小平理论 。
道进行 , 也可能通过非制度化方式进行 。制度作为一种行 极的政治参与 。一方面 , 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决策
为模式 ,其基本特点是比较稳定 ,人们对其产生的结果能够 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使决策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减
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因而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是有序的 。 少决策失误 , 并使这样的决策得到广大人民的认可并自觉
利 ,公民的政治参与一直十分活跃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随 引发骚乱或暴力 ,使政治参与因过度而无序 ;又可能导致政
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在政治 、经济 、文化 、社会等各方面 治冷漠 , 使政治参, 这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可 善 。
能 。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充分发
政治参与是非法的 , 它往往表现为无序的政治参与 。合法 的社会角色 , 整个社会才能协调运转 。现代民主都是间接
与合法性不同 , 政治参与是否合法与它是否具有合法性没 民主或称代议制民主 。代议制民主的基本运行原则是 , 社
有必然的联系 ,不合法的政治参与并不意味着没有合法性 , 会上任何一个公民 , 都享有担任公职管理国家事务的平等
高 , 在政治参与中难以得到满足 , 将使参与者产生挫折感 , 要求 。
34 总 115

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 , 民主政治是通过一定的规
第一 ,选举 。选举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最广泛最基本的途

则 、程序和制度设计来体现的 , 因此 , 民主政治实质上就是 径 , 也是民主制度下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直接体现 。我国
因为合法与不合法是对既定的国家政权来讲的 。民主革命 权利和均等机会 ;而任何公民要担任公职管理国家事务 ,都
对于专制政权来讲可能是非法的 , 但它的合法性却是不容 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得到社会大多数公民的授权 。
置疑的 。也就是说 , 非法的政治参与是否具有合法性与国 社会公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和专门从事国家事务管理人员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