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及企业社会责任

公共关系及企业社会责任
公共关系及企业社会责任

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

【摘要】从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入手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先说明社会责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然后以近期公关事件――鸿茅药酒为例子进行分析,然后以两者同步发展说明发展的四个阶段。

【关键词】公共关系;企业社会责任

一、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随着现在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公关一词不再陌生,“公关”顾名思义就是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为改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促进公众对于社会组织的认识,理解和支持,达到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目的,以促进商品销售为目的一系列公共活动。最常见的公关活动就是广告,广告在我们生活之中无处不在。然而公关活动不仅限于广告,比如?f明星作为一个新的公关主题,他们的知名度与他们团队的公关活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报道明星的慈善行为等等就是明星的一种公关活动。当然,这篇文章之中我们主要讨论的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公关活动。

说完公共关系我们再说说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通常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

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

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SA8000就是典型的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条款,而随着现代企业不断发展,企业对于自身的社会责任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

二、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

关于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英国公共关系专家詹金斯曾经指出,每一个组织都有公共关系,无论你是否喜欢,这可以称为无意识的公共关系。他们不仅重要,而且可能比计划的公共关系更加重要,在管理学上,这叫做企业社会畴。所以,尽管在历史上,关于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是,通过历史上对企业公共关系和社会责任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社会责任是公共关系的伦理基础,如果没有社会责任感作为支撑的话,那么公共关系对于公关危机也回天乏术,比如,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这种大大违反了企业社会责任,社会道德的事件,是企业部公关部门的失职,也是企业没有扮演好良心企业的角色,如果这样的事件能通过扭曲事实来挽回企业形象,做好公共关系,那才是对公共关系的无知,滥用甚至说扭曲。由此可见,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密切相关,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共关系的基础,而在历史上,对于公共关系有重大影响的学者――皮尔斯也曾经说过,公共关系理论构建有两种方法,策略方法

和伦理方法,策略方法强调功利性伦理观,遵循功利主义,侧重对公众的说服,民意的操纵;而伦理方法,强调义务性伦理观,强调对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强调社会关系的质量,社会整体和谐。

这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鸿茅药酒,2007年12月,拥有麻醉医学硕士学位的医生谭东发表了文章《中国神酒鸿茅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这篇文章从心肌的变化,血管老化,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想说明鸿茅药酒并非像其广告所说起到诸多保健作用,反而对老年人的健康会造成伤害,一时引起轩然大波,而同时鸿茅药酒进行起诉,使得蒙警方进行了跨省追捕,之后为证明自身清白,又在自己官网发了一份严正声明,要求谭医生立即就其行为公开向其公司道歉。然而此时,事情远不止于此,人民网,央视新闻,新华网等媒体的加入使得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之间,广告违规问题,配方问题,董事长的个人成长史,甚至于公权滥用问题,使得鸿茅药酒事件的影响力一再扩大,一时难以平息。这起被称为2018最差公关案例的公关事件,也使得打击对于鸿茅药酒嗤之以鼻,其声誉跌至谷底。甚至于网上开始流传一句话,人或重于泰山,或死于“鸿茅”,这充分说明了鸿茅药酒,早已失去民心。在做了这违反道德,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系列事情之后,鸿茅药酒,妄图通过公关来,消除影响,挽回企业声誉。他首先向警方起诉,使得凉城警方以损

害商品声誉罪,跨省抓捕了谭东医生。其次不断进行严正声明说明自身免疫问题,然而,随着事情的不断恶化,鸿茅药酒的发声已经不再有力,甚至他的公关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站在了他的对立面,医生,律师,自媒体,传统媒体等等,更糟糕的是,鸿茅药酒没有意识到当下的危险,他反而妄图更进一步来挽救自己的声誉,比如起诉律师,获得当地十大风云人物,在互联网上进行各种严正声明,发布公告。这一系列的公关活动,非但没有起到挽救鸿茅药酒声誉的作用,反而使得鸿茅药酒的声誉大跌,事情不断恶化。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公关被滥用的例子,如果鸿茅药酒采取正确的方法,重视舆论收集和分析,根据影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然后正面接触舆论源,双方尽力达成谅解。然后进行自查,自省,找到事情根源,杜绝事情再次发生,同时对公众打出同情牌,进行道歉声明。而大众一贯是同情弱者的,这件事不会恶化至此。如果再高明点,甚至可以学可口可乐,将问题发现者聘请为监督员,也就是可以聘请谭东担任产品监督员,开放媒体渠道参观工厂,组织专家示和调整配方,遏制虚假广告,安抚退货商和消费者,率先承诺质量保证,使危机得以扭转。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当然,鸿茅药酒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实现品牌转型升级,推出年轻产品,面向新兴人口,实现健康产业升级,彻底摆脱垃圾广告带动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提高品牌的黄金含量。如果可能的话,总

部到或沿海城市,不受地域文化的限制,实现国际一体化。可见,公共关系不是万能的,他不能作为欺骗的手段被滥用,同时,他需要以伦理为基础,没有了伦理作为支撑,公共关系是无力的,不可信的,甚至会起到损害名誉的反作用。

三、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的进一步延伸――两者的同步发展

社会责任与现代公共关系的联系不止于此,他们甚至在同步发展,从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角度来看,公共关系可以分为企业公众责任,环境恶化与议题管理,企业社会公正,社会动机,四个发展阶段。

(一)企业公众责任

公共责任的概念的真正发展是在1900年到1930年之间。这一时期正是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期。人们开始发现,企业不仅要对企业主的利益负责,还要对社会的发展负责,这一时期出版的《公共关系和律师职业的职责》与《公众情感理论与规》这两本书中都提到了公共关系和公共利益,可以说这正是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这极大的唤起了老企业的公众利益和公众责任感。而且社会责任的概念的正式提出是与1994年,我们经常把它说作企业公共社会责任的第一阶段,它其实是模糊性的,其提出的问题与一般公众有关,在当时人们甚至认为他是不值得追求的,无效的,不讨人喜欢的,不可能的,他被看作一个矛盾的词汇,然而到了20世

纪40年代,这是由于政府对经济生活和人们私人生活的规使现代公共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与它相关的社会责任,也开始引起了普遍的讨论,引起了人民的重视。(二)环境恶化与议题管理

到了1970年,社会责任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从公众责任阶段,到了环境恶化与议题管理阶段,这是由霍华德’蔡斯,一个公共关系顾问,提出来的。这得到了学界的大力认可,到了1989年,甚至设立了政府关系工作室,至20世纪90年代,大约有1000到1200家美国公司设立了公共事务部。

这一阶段更加强调公司与社会有关系的具体管理,如果说第一阶段只是中质疑公司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而第二阶段已经开始研究如何去承担责任,这使得模糊的公共关系概念得到了日益的明晰。

(三)企业社会公正

而到了第三阶段,弗雷德里克又为责任增加了价值观和伦理的概念,提出企业社会公正的概念,它是对双向对称公共关系模式的支持。而到了1990年,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名称来划分公共关系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指反动的公共关系,第二阶段是指前摄的公共关系,第三阶段是指交互的公共关系,第四阶段战略的共同关系。

(四)企业社会动机

这一阶段的主要观点是公共关系不仅应该有效而正确

地管理组织与其环境的关系,还应该将公司纳入同一个社会有机体当中,就主要的社会问题而言,企业必须具有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要知道应该如何去做。

在公共关系领域,出现了相应的新想法,例如在1988年,克鲁格伯格和斯塔克建议最好将公共关系定义为“建立社区意识的积极努力”,公共关系应有助于帮助组织和社区恢复,并保持多年来丧失的社区意识。高水平的通信技术导致了一个新的全球社会的出现,公共关系应该为全球社会作出贡献。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新闻代理和公共信息模型属于第一阶段,双向不对称模型属于第二阶段,双向对称属第三阶段,而社区模型属于第四阶段。

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下,公共关系概念变得日益理性和明确,当公共关系经历“企业社会公正”而真述发展到“企业社会动机”的时候,公共关系就会变得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在与企业一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路,明,廉婕.公共关系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探讨[J].商业时代,2012(21):92-93.

[2]先红,宋吉武.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J].经济管理,2005(15):19-21.

[3]胡年春.社会责任实践:现代企业公共关系基础[D].暨南大学,2004.

[4]郭丽.论公共关系视野下的企业社会?任[D].华中科技大学,2005

[5]马殊.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下的公共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8.

企业员工责任感

企业员工责任感 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是员工对自己在企业中所承担的责任、义务的高度自觉,表现为对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何使员工树立起对企业发展的强烈责任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企业员工责任感的影响因素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的责任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然而,员工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 长期过程,并且员工责任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之间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这些因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工作结构的影响 工作结构会深刻影响员工对外部控制或内部激励的反应程度。如果企业工作结构不合理,员工就不能对工作产生满意感,就不能全心全意的踏实工作,从而员工就会对企业产生不满,就不能很好的服从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外部控制。另外,企业工作结构不合理,员工对工作不满,就更不能对工作产生责任感,员工内部自发控制就无从谈起。现在的研究表明,如果企业工作结构合理,员工对工作满意,就会对工作结果富有责任感,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2.企业员工的影响

许多企业家在管理实践中采取了不少的改进措施,以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比如不断地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引入新的激励机制,出台各种规章制度等。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企业的运行效率并未得到真正的提高。问题的核心是,一个企业组织运行效率的高低,除了与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激励机制有关之外,还与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密切有关。而且,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关系到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问题,他对企业运行效率的影响更大一些。如果一个员工在责任感上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仅靠机械的架构设置或强制措施的制约,绝不可能达到我们预想的效果。所以,一些企业将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手段聚焦在了组织成员的个人责任感的养成上。 3.企业考核和奖励的影响 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有强烈的责任感,那么它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一定做的很好。一方面,绩效考核的公平合理性直接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有企业的考核制度公平合理,员工才能对企业有责任感。另一方面,把绩效考核和奖励挂钩可以使员工有多劳多得,付出总有回报的感受,从而工作更加努力。但如果企业的考核和奖励不公平合理,员工就会为这些事情分心,不能全心投入工作,也不能形成高度的责任感。 4.企业文化的影响 企业文化对员工责任感的形成意义重大。企业文化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

2018国开电大公共关系学作业 答案版本

公共关系学 学校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班级:

“公共关系学”任务1 (本次任务覆盖教材第1-4章的内容,请在学完第4章后完成本次任务。本次任务包括:判断题 10 道,每小题 2 分,共计 20 分;单项选择题 10 道,每小题 2分,共计 20分;多项选择题 10 道,每空 2 分,共计20 分;问答题 4道,每小题10 分,共计 40分;满分为 100 分。(形成性考核总分100分,本次任务占20分)) 一、判断正误并更正(每小题2分,共20分)(注意:在你认为错误的题后,写出正确的答案) (√)1.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 (√)2.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 (×)3.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 (×)4.艾维·李创办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 (×)5.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 (√)6.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宣传。 (√)7.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公众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消费心理支配的。 (×)8.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 (√)9. 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 (×)10. 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可直接称为( A )。 A.公众关系 B.人际关系 C.人群关系 D.社区关系 2.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

A.大众传播 B.传播沟通 C.人际沟通 D.舆论宣传 3.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是( C )。 A.公共关系意识 B.公共关系观念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策划 4.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B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 5.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性的公共关系学著作( C )。 A.《公众舆论之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有效的公共关系》 D.《原则宣言》 6.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 A )。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 C.从利益出发 D.从专家意见出发 7.组织形象的基础是( D )。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 C.机构形象 D.产品形象 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 D )的。 A.外部公众关系 B.顾客公众关系 C.媒介公众关系 D.内部公众关系 9.在部门所属型的公共关系部中,把公共关系职能定位于传播功能,主要是因为将公共关系部归属于( B )。 A.销售部门 B.广告宣传部门 C.接待部门 D.办公室 10.优秀的公共关系部人员在性格上应具备的特征是( B )。 A.公正无私 B.开朗、有耐心、能宽容 C.实事求是 D.创新能力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们普遍认为公共关系可以是( ABCDE )。 A.公共关系状态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观念 D.公共关系学科 E.公共关系职业 2.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ABCDE )。 A.形象观念 B.互惠观念 C.协调观念 D.公众观念 E.传播观念 3.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 ABE )。 A.组织 B.传播 B.环境 D.资金 E.公众 4.公共关系涉及的学科有( ABCDE )。 A.伦理学 B.管理学 C.社会学 D.营销学 E.传播学 5.公共关系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分别是( BCD )。 A.巴纳姆 B.艾维·李 C.伯尼斯 D.卡特里普和森特 E.洛克菲勒6.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相继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代表机构的美国著名的公共关系公司是:( BC )。 A.派克和李 B.希尔—诺顿 C.博雅 D.爱德曼 E.环球7.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提出的原则是( AD )。 A.公众必须被告知 B.投公众所好 C.凡宣传都是好事 D.说真话 E.双向沟通8.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是( ABCD )。 A.管理条件 B.经济条件 C.政治条件 D.传播条件 E.人事条件 9.公共关系公司在工作中应自觉遵守的原则有( ABCD )。 A.遵纪守法 B.讲求真实、准确 C.不干涉内务 D.保守秘密 E.为相互竞争的委托单位同时服务 10.公共关系部在组织中的决策参谋地位,主要是由以下方面的职能决定的( ACDE )。 A.资料储存中心 B.领导指挥中心 C.信息发布中心 D.环境监测中心 E.公众接待中心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公共关系得产生与发展 公共关系究竟就是什么时候产生得,在目前得学术界有不同得争论,但一般认为公共关系得产生与发展与现代社会得变迁有密不可分得关系,可以说就是现代文明发展得产物。 现代意义上得公共关系起源于美国,而美国得公共关系则起源于美国得独立战争。当时,美国得贵族爱国者与资产阶级保守党为了压倒各自得对方,对立得两派想方设法争取公众得支持。特别就是在美国内战期间,南北双方得政治集团与军事集团也都把争取公众作为自己工作得焦点。 严格说来,这时美国产生得公共关系活动所取得得成功,成为现代公共关系在美国产生与发展得直接原因。此后,公共关系得发展经历了不同得历史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就是巴纳姆时期、艾维·李时期、伯内斯时期与现代时期。 1、巴纳姆时期——“悖公关” 美国风行起来得各种组织得报刊宣传活动被认为就是公共关系得真正源头。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报纸传媒掀起了一场“便士报运动”,这场“便士报运动”给那些急于宣传自己、为自己制造神话得公司、组织以可乘之机。当时,不少公司与财团雇佣专门人员炮制煽动性新闻,为自己作夸大与虚假得宣传。而报刊则为了迎合下层读者得心理,也乐于接受发表。这种配合,便出现了当时得报刊宣传代理活动。 菲尼尔斯·巴纳姆就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得报刊代理人,因制造舆论宣传,推动马戏演出而闻名于世。巴纳姆得信条就是“凡宣传都就是好事”。她就是一家马戏团得老板,利用报纸为自己得马戏团制造过不少神话。诸如:马戏团里有一位名叫海斯得黑人女奴,161岁,曾在100年前养育过美国第一位总统乔治·华盛顿;马戏团里有一位矮小得汤姆将军,她当年曾率领一批侏儒,赶着马车去觐见过维多利亚女王等等离奇得故事。于就是,人们抱着好奇心纷纷到马戏团一探究竟,结果马戏团得票房收入猛增。当这种骗局被揭穿之后,报刊宣传活动就受到了人们得批评。因此,在公共关系发展史上,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公众被愚弄得时期”、“反公共关系得时期”或“公共关系得黑暗时期”。后来,人们以此为鉴,明确了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必须奉行诚实、公正与维护公众利益得原则与精神。 总之,这一时期得公共关系活动已带有一定得组织性与较为明确得目得性。 2、艾维·李时期(1877-1934年) 1903年,美国著名记者艾维·李在美国开办了一家正式得公共关系事务所,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得问世。该公共关系事务所就是顺应历史发展得潮流而产生得。 在19世纪下半叶,美国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集中,这些垄断巨头掌握了美国3/5得经济命脉,她们得行业分布在铁路、矿山、石油、金融等领域,她们为了自己得利益,不惜牟取暴利,损害公众得利益,无视社会道德,引起社会公众得强烈不满。于就是,整个社会得阶级矛盾激化,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对工商巨头得敌意。在此情况下,终于爆发了以揭露工商企业得丑闻与阴暗面为主题得新闻揭丑运动——一些有责任心得记者专门收集、报道工商巨头得丑闻。这一运动在现代新闻史上被称为“揭丑运动”,也叫“扒粪运动”。 在1903-1912年近十年得时间里,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揭丑文章,从而使许多大企业与资本家声名狼藉。垄断财团不择手段只为了平息风波,结果适得其反,公众对垄断财团得敌意反而与日俱增,于就是,以“说真话”,“讲实情”来获得公众信任得主张提了出来,并越来越得到工商界一些开明人士得赞同。艾维·李就就是“说真话”得社会思潮得主要代表人物。 艾维·李曾就是多家著名报刊得一位记者。她针对巴纳姆式宣传活动得局限性,提出了“说真话”得宣传思想。她认为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要获得良好得声誉,不就是依靠向公众封锁消息或者欺骗行为来愚弄公众,而就是必须把真实情况披露于世,把与公众利益相关得所有情况都告诉公众,以此来争取公众对组织得信任。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打算总学时:20 实践学时:6 课程类型:选修课 课程性质:院级选修课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制订时刻:2008年4月 审定时刻: 制订时刻及次数:2008年4月1日第1次修订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的一门选修课,具有较强的普遍应用性。旨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公共关系意识,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交礼仪 风范,并有意识地运用礼仪,以便今后在职业生涯中更好的展现自己。 二、课程特色 本课程的教学应强调时代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结合实例,配合有关材 料和录像片,对有关重点进行有用性的教学。采纳面授辅导与学生自学相 结合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力求通过形象化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 深明白得。 三、知识能力培养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在当今社会不管 是什么样的组织,什么样的活动,都存在公共关系咨询题,公共关系正是 以和谐社会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为要紧任务,渗于其它具体社会关系中 的一种新型社会关系。公共关系的差不多职能之一是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是由多方面的要素构成的,个人形象确实是组织形象的差不多要素。通过公关礼仪,塑造职员的个人形象与组织形象显得专门重要。学生

应该把握公共关系工作的差不多工作程序,把握一样的社交礼仪规范。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在礼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能力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的差不多公关素养和公关能力。 2、培养学生合乎礼仪规范,礼仪程序的言谈举止。 3、提升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明白得、宽容、谦逊、诚恳的待人态度,与人为善、庄重大方、谈吐文雅、讲究礼貌的行为举止。 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集体主义荣辱观,将个人形象与集体形象的塑造紧密结合起来。 四、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定义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差不多职能 第三节公关礼仪与组织形象 教学要求:了解公共关系的差不多职能;把握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的定义;明白得公关礼仪与组织形象的关系;熟悉如何塑造企业形象。 教学重点:公共关系与公关礼仪的定义;公关礼仪与组织形象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塑造企业形象。 教学建议:内容较多较细,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多举案例。 第二章私人礼仪 教学内容: 第一节体姿礼仪 第二节交谈礼仪 第三节服饰礼仪

企业社会责任(CSR)对员工的影响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Finance IPEDR vol.21 (2011) ? (2011)IACSIT Press, Singapore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Employees Alin Stancu 1, Georgiana Florentina Grigore 1 and Mihai Ioan Rosca 1+ 1 Bucharest Academy of Economic Studies - Romania Abstract. In the last years we witnes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society’s overall focus upon issues concer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trend affected both companies and consumer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is present both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but also in companies board rooms. Companies start to engage in CSR activitie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an external demand, whil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CSR.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regarding the employees’ attitude regard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activities of their employers. In the beginning a short literature review is presented. Keywords: sustainabilit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mployees. 1.Introduction In the last years we witnes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society’s overall focus upon issues concer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trend affected both companies and consumer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 is present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and also in companies` board rooms. Concepts such as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rporate citizenship, community relations started to be present in the vocabulary used by companies in their annual reports. The annual reports are ways of communicating about the impact that a company has on multiple categories of stakeholder (Gray et. al, 1996). In this context, companies and society have to work together, and this approach will add value for all parties involved and also bring to the surface new market opportunities (Grigore, 2011). The studies regarding the benefits of CSR point out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creases sales and market share, strengthens brand positioning, enhances corporate image and clout, increases the ability to attract employees, decreases operating costs and increases appeal to investors (Kotler and Lee, 2005).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employees` attitudes towa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raised. 2.Context and literature review Internationally, marketing-management literature faces new challenges. In 2010,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marketing stakeholder” was highlighted in one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Bhattacharya and Korschun, 2008). Specialists maintain that this concept means to go beyond satisfying customers’ needs, and to include other relevant stakeholders, that can affect or are affected by companies` activities (Freeman, 1984). In this context, to study the internal dimension of an organization – the employees – and their perception abou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dimension of their employer, becomes a challenge that we aim to explore. On one hand, companies are starting to engage in CSR activitie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an external demand, and also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CSR. On the other hand, their CSR activities have an impact on current employees commitment towards their employer (Turker, 2008) and on the attractiveness of an employer in the mind of prospective employees (Greening and Turban, 2000). Also, + Alin Stancu Corresponding author. Tel.: + 40729199399; fax: +400216373767.

企业社会责任声明

企业社会责任声明1

————————————————————————————————作者:————————————————————————————————日期: 2

一、社会责任声明 为了提高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根据我司社会责任方针政策,列出如下原则与要求,要求供应商朋友们根据此原则与要求进行自检,共同建立健康的,良性的供应链; 1. 商业道德要求 1.1所有的商业活动应遵循诚信标准,禁止任何形式的贪污、敲诈勒索和挪用公款,洗钱等行为,应推行监控和强化程序以保证符合廉洁经营的要求。 1.2不得提供或接受贿赂或其他形式的不正当收益,适当的馈送的礼物价值应当是适度的。 1.3依照适用法规和主要的行业惯例公开有关商业活动、组织结构、财务状况和绩效信息。 1.4应尊重知识产权,技术和生产经验的转让要妥善保护知识产权。 1.5应制定公平交易、广告和竞争的标准,公司必须有保护客户信息的措施。 1.6应制定程序,以保护供应商和员工检举者并确保其身份的机密性。 2.劳工要求 2.1 童工和青少年工保护 2.1.1公司不应使用或支持使用童工。 2.1.2如果发现有儿童从事符合童工定义的工作,公司应建立、纪录、保留旨在救济这些儿童的政策和书面程序,并将其向员工及利益相关方有效传达。公司还应给这些儿童提供足够财务及其他支持以使之接受学校教育直到超过上述定义下儿童年龄为止。 2.1.3公司可以聘用未成年工,但必须按照法规要求到当地政府劳动部门备案,建立未成年工清单。 2.1.4公司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有毒有害、特种工等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不安全或危险的环境或岗位中,不可以安排在晚上上班。 2.1.5公司必须安排未成年工上岗前、上岗中、离岗后应进行体检并承担体检费用。 2.2 强迫和强制性劳动 2.2.1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强迫和强制性劳动,也不得要求员工在受雇起始时交纳“押金”或寄存身份证件。 2.2.2公司及为公司提供劳工的实体不得扣留工人的部分工资、福利、财产或证件,以迫使员工在公司连续工作。 2.2.3员工有权在完成标准的工作时间后离开工作场所。员工在给公司的合理通知期限后,可以自由终止聘用合约。 2.3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要求 2.3.1公司应遵守适用法律及行业标准有关工作时间和公共假期的规定; 2.3.2标准工作周(不含加班时间)应根据法律规定,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2.3.3员工每连续工作六天至少须有一天休息,所有加班必须是自愿性质。 2.3.4公司必须建立加班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员工身心健康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基本工资保证与社会保险

公共关系实训总结

姓名:翟佳宁 班级:文秘公关1001 学号:2010030734 指导老师:李慧君

公共关系实训总结 岁月如梭,弹指间已经转过两个春秋的日日夜夜。时光如水,转眼间已经流过两年的青春年华。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我们阻挡不了时间的脚步,但是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脚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短短一周的实训当我们还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时已经拉上了帷幕。通过一周的公共关系课程实训让我们真正了解了多彩的实际生活,让我们提前进入职场,熟悉自己即将面临的工作环境,处理危机公关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胆量与经验。 这次实训围绕模拟就职演说和处理危机公关情景剧展开,分两项内容:就职演说、处理危机公关情景剧。每一项内容都是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这样不仅增加了我们团队合作的意识,也增强我们在整个团队的责任心。下面是我在一周实训中做出的个人总结,用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提高自己。 第一是态度与激情。态度决定一切,在做好每一件事情之前必须端正态度。做就要做到最好,在短暂的实训中让我认识到自己一直不在状态,突然感觉到态度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他能帮我们找回自信,找回身体本有的潜能。拥有了态度就拥有了激情,激情与态度,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 第二是沟通。沟通的前提是真诚,我们必须把真诚的心同华丽的外表联系在一起,而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公共关系是靠完美的沟通维系的,无论是处理矛盾还是与客户沟通都应该坦诚相待,才能

取得队员的信任。同时也要懂得处理人际交往的方式、技巧,因为工作和学习不同,同事与同学在沟通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总之只要我们付出真心就能收获信任。 第三是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代表着一个人的知识与经验,我们都是未来的领导者,要具备统筹大局的能力和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第四是团队合作精神。在短短一周的实训中我们每个人都深深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团队成员为了团队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集体责任,齐心协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有困难我们一起解决,有成功我们一起分享。顺利完成了每一项实训内容。达到了1+1﹥2的效果。我也为我们的团队而感到骄傲。 一周的实训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地进步才能给我们的大学学习画上完美的句号,为我们的工作打造一个良好的开始。 翟佳宁 二O一O年九月

公共关系学实训作业

公共关系学实训作业 09市场营销李林嘉(40913180) 在清明小长假期间,走访身边的商业场所,采集2-3个你感兴趣的商业公关活动,分析商家如何运用公众心理设计这样的公关活动,并点评公关效果。 一.成都远东百货公关活动分析 1. 成都远东百货简介: 远东百货位于成都市正中心的天府广场南侧,是成都市中区最大的广场,集展示、休闲、交通等功能于一身,也是成都最有象征意义的景点。其正前方是成都地铁1号、2号线的交汇中心——天府广场地铁站,附近拥有近30条公交线路到达,同时远东百货B2——B5为停车场,与紧邻的天府广场地下停车场共提供约800个停车位。远东百货商场的负一楼更是直接有一条通道与天府广场地铁站相通!这在目前的成都商场里尚属首家。 七大新理念打造时尚新地标: 广大消费者熟知的太平洋百货,其品牌定位为“大众流行”的百货公司;而新晋登陆成都的远东百货定位中高端,以“时尚精致”为诉求。远东百货营业卖场包含B1——8F,经营面积共计6万平米,囊括了包括女装、女鞋、配饰、化妆品、男装、运动装、休闲装、童装童玩、床用家用类近500个品牌的商品。远东百货以“经典·新概念”、“服务·新体验”、“环保·新生活”、“现代·新空间”、“觉醒·新味蕾”的七大经营理念,打造经营范围包括国际一线品牌、国际精品、时尚流行服饰、精致超市、特色餐厅、美食街在内的现代、新颖、全方位的生活购物新空间。 今后远东百货不仅能为成都市民和来蓉观光的游客们,提供丰富、齐全的商品、与全球同步的流行趋势,更将给成都中心商圈的总体消费环境带来升级换代,将更精致的“新生活”消费体验带到人们身边。业内人士分析,远东百货有望一举改变天府广场的商业格局,引领天府广场商圈进入更高层次。

企业社会责任知识讲解

第三章 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一节 对社会责任的基本认识 一、社会责任的概念 1、社会责任(07年概念) 斯蒂芬﹒P .罗宾斯认为,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以企业承担社会义务为前提,是比社会义务更高的道德标准,是一种比社会响应更长远的道德标准。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义务(social obligation )是工商企业参与社会的基础,一个企业在履行其经济和法律责任时,已履行社会义务。企业成立、经营要遵守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比如经营合法产品、要依法纳税、要支付职工劳动报酬、尊重人权等一般认为企业按所在国法律法规进行经营时,就履行了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义务。 社会响应(social responsiveness )是指一个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的能力,是由社会道德理论标准引导的,能够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意义的指导。社会责任是比社会相应更长远的道德标准。 ◆社会责任和社会响应,前者要求企业决定什么是正确或错误的,并寻求基本道德真理;后者则由社会准则引导。 2、相关概念 ◆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 )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随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自然产生,分为经济层面社会契约和社会伦理层面社会契约,随人类社会发展,社会契约不断演进。在劳动者充当社会资料时期,由于互利需要,人们之间产生互信、互助行为规则,产生对人的伦理进行规范的社会契约。随技术发展和工业文明到来,产生企业社会契约,核心内容是基于企业伦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内部社会契约(员 工、管理者)和外部社会契约(对其他企业、消费者和公众、政府)。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又称利益攸关者,是指那些与特定组 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有关者,其利益得失与组织的存在有关。即是在一定 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政策影响的任何有关者。企业必须对受企业行为影 响的诸多群体的生活质量负责,相关利益团体包括组成企业环境的各个方 面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员工、股东、业主)、外部利益相关者(顾客、 供应商、政府、行业协会)。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活动中获取收益,且是 平等的,没有任何利益优先于其他利益。 【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1965)在《公司战略》提出——后弗瑞曼(Freeman,1984)《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式》广泛应用——普瑞斯顿(Preston,1995)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全面阐述】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企业对社会责任进行的回顾,其宗旨是确保能够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和掌握受企业活动直接影响的企业责任目标和实践,以便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调整过去的相关目标,确定新的目标,社会审计的内容包括:(1)社会责任的种类;(2)企业应对社会问题的方式;(3)社会问题本身。 3、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 ①市场行为要素 社会责任的市场行为是企业通过竞争的市场所体现的社会责任,并处于社会责任的支配地位。企业的生存发展要在竞争市场中实现。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最能检验企业社会责任的是市场行为。 ②监督行为要素 社会责任的监督行为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必须符合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规则、社会契约的规定。 ③自愿行为要素 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超越法律的要求,如通用排气标准达美国标准并达其他国家严格要求;第二、社会舆论的要求。对社会责任起到监督作用,如捐款。 二、企业社会责任演变趋势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及内容形式的不断变化同社会化大生产、工业化进程有密切关系。在来自环境、法律、道德压力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经历了从被迫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慈善捐款、解决环境污染和种族歧视等具体问题到对社会压力做出积极反应,直至将社会责任问题制度化、程序化并作为企业战略确定下来。 ⑴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时代转向垄断竞争时代过程中,与之相伴的是对自然资源掠夺开发及工人剥削,产生工人不满和罢工,西方政府通过立法形式限制企业经营行为。1)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和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得到全方位强化,政府要求企业约束经营行为及为员工提供适当社会保障和服务。2)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生态污染加剧、企业丑闻曝光,消比较项目 社会责任 社会响应 主要考虑对象 道德的 实际的 焦点 结果 手段 强调 义务 响应 决策框架 长期 中、短期

11章公共关系礼仪

第十一章公共关系礼仪 本章重点与难点提示 1、公关礼仪的概念及其特点。 2、公关礼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说明女子优美坐姿的六种形式。 4、选择服饰时要注意那些重要原则? 5、掌握人际交往过程中主要的致敬方式。 6、掌握为他人介绍和握手时的先后顺序。 7、宴请宾客时宾主落座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8、熟悉吃西餐的主要礼仪。 自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公关礼仪作为一种(B)的技巧,是公关人员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礼节和仪式。 A、形态与手势 B、传播和沟通 C、语言艺术 D、体态与非自然语言2.讲究礼仪,在个人、在组织、在社会,都能对(C)、形象和风气具有改进、提高、创优等推动作用。 A、文化 B、文明 C、素质 D、风度 3.良好的(A)是一切公关活动的起点,是一切社交场合所必备的“通行证”。 A、个人礼仪 B、文化素养 C、体态与表情 D、组织形象

4.服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款式,可以使用于不同的场合,表达不同的意义。由于服装的样式非常多,我们只能简单地将其分成(B)、社交装和便装三种。 A、套装 B、正装 C、工作服 D、西装 5.尊重公众的(D)习俗,按照符合公众心理的礼仪来接待公众,服务于公众,是获得公众好感的最基本要求。 A、礼貌 B、程序 C、礼节 D、礼仪 6.公关礼仪与传统礼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A)意识的主导作用,是对独立人格的尊敬和人性尊严的张扬。 A、民主平等 B、公平公正 C、公众 D、礼仪程序 7.有见识的组织领导人总是把培养员工的(B)素质作为组织形象管理的第一要素。 A、仪容仪态 B、整体礼仪 C、个人修养 D、品质 8.公关礼仪最根本的原则是(B)。 A、身份差异 B、尊重公众 C、公平对等 D、从简实效 9.站姿的基本要领是:男子在站立时,应(C),具有稳定感。挺拔与稳定的站态,表现了男子特有的坚定沉着的性格与信心。女子站立讲究挺直、舒展,古人常以“婷婷玉立”来形容。 A、挺直 B、端正 C、端正、庄重 D、庄重 10.(A)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静态的造型动作,是第一引人注视的姿态。 A、站姿 B、坐姿 C、手势 D、走姿 11.坐在较低的椅子上或坐沙发时,最好采用(D)这种坐姿。 1

公共关系学实训项目计划

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训项目 注:以下所有实训项目均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进行 实训项目一:模拟日常社交礼仪 模拟内容:举止礼仪(坐姿、站姿、走资、蹲姿)、称呼礼仪、握手礼仪、介绍礼仪、传递名片礼仪、鞠躬礼仪、拱手礼仪、拥抱礼仪、致意礼仪、引领礼仪。要求: 1.小组所有成员都必须参与模拟; 2.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3.提交书面材料(内容包括各种社交礼仪的使用场合、要求及注意事项)。 实训项目二:策划组织新闻发布会 要求: 1.自选主题,要求选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趣味性和现实意义; 2.围绕该主题收集相关背景资料; 3.撰写新闻发布会的策划书和组织方案; 4.由小组长负责人员角色分配,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择时进行情景模拟; 5.提交书策划书和组织方案。 实训项目三:公关调查 调查主题:当代大学生公关礼仪调查 实施方案和步骤: 1.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 2.设计调查问卷; 3.开展问卷调查; 4.收集和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5.撰写调查报告; 6.研究成果汇报(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作研究成果汇报); 7.提交调查问卷和调查报告。 实训项目四:公关策划 案例:一家化工场由于废水没得到及时处理而流入附近水域致使鱼类大量死亡,

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于是愤怒地涌入化工厂,从而引发了一场触目惊心的社区公共关系纠纷。 要求: 1.假设你们是该厂公关部工作人员,为了平息这起社区公共关系纠纷,请你们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公关计划(计划应涉及以下内容:目标、主题、时机、方式、地点、人员、步骤、经费); 2.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陈述所制定的公关计划(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3.提交书面的公关计划。 实训项目五:模拟谈判 要求: 1.将成员分成两个谈判小组(可以分别取合适的组织名称),并确定各小组的首席谈判代表和明确其他各位代表的身份; 2.谈判的内容应与各小组所代表的组织业务有关; 3.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4.提交详细的模拟谈判策划书。 实训项目六:模拟公关职场面试 实训目的:让学生通过模拟公关职场面试,不用走出校园就能真切感受真实面试的氛围,切身了解到公关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背景:某公关公司拟通过组织一场面试公开招聘某职位工作人员若干名 要求: 1.小组所有成员都必须参与模拟; 2.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3.提交一份书面的实训报告。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及意义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要性及意义 一、 企业有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又称企业的伦理责任,即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当承担更广泛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回应社会的要求是企业理性的表现。 (一)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分为两个方面:从企业内部看,就是要保障员工的尊严和 福利,从企业外部看,企业的社会责任可分为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环境 责任等几方面。就经济责任来说,企业主要是为社会创造财富,提供物质产品,改 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就文化责任和教育责任等方面来说,企业主要是为员工提供符合人权的劳动环境,教育职工在行为上符合社会公德,在生产方式上亦即生 产的产品性能上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的决策能够保证雇员,客户,环境,社区和雇主的都健康发展并保持和谐。这与我国儒家提倡的"己 所不欲,勿施与人"为信条,"设身处地想一想"的理念,和推崇"双赢"的原则是一致的。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当前之所以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是诸于以下 的原因: 1、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实现其社会性的组织作用之需要。企业是具有社会性的组织,在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的生存 与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健康发展,正是作为社会代表的国家为企业提供了诸如物 资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优惠的投资条件,安全的保障等良好的社会环境,一个公正的,法制的和稳定的社会是企业生存及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发 展壮大不仅需要社会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且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遭到破产,也要由社会来承担它失败的后果。社会既然赋予了企业存在的权力和发展 的条件,企业也就必须承担为人类生活不断提高而提供所需要的物资产品和精 神产品的义务,承担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义务,否则,企业 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理由。总之,企业应社会的需要而存在,社会又为其 发展提供了生存空间;企业来自于社会,也必将还原于社会,企业与社会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企业本质上是社会性的组织。 他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必须重视社会利益,承担对社会负有的责任。 2、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企业保持和发展与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契约关 系之需要。企业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法人,而且需要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各 利益相关者为以下四类:一是劳动的提供者;二是各种资源的提供者(包括资本,土地和半制成品的提供者);三是顾客或消费者;四是社会和社会的代表—政府。这四种关系是企业存在所不可缺少的。"企业的多种社会利益关系方包括企业 雇员,消费者,投资者,供货商,企业所在的社会和社会的代表——政府等,"在市场 经济体制中,这些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交易的契约关系,正 是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才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因此,企业必须 维系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才能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而企业对社会履行自己 的责任,正是对契约关系各方利益的最大的维护,自然会起到巩固 和发展契约关系的作用。

公共关系实训案例

课程训练示例 案例分析(一) 训练项目:公共关系意识的形成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会 2001年7月13日,是全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日子。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一声“Beijing”,全中国都沸腾了,举国上下成为一片欢呼的海洋。中央电视台随即在屏幕上打出了四个大字“我们赢了”,各地也举办了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可以说北京申奥的胜利也是中国政府公关的胜利。 北京申奥过程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的。公关主体是中国,是北京。李岚清副总理在申奥报告陈述时说:“在过去20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我们将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则说:“选择北京,你们将把会第一次带到世界上拥有1/5人口的国 家,让十几亿人民的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任职国际奥委会主席长达21年之久的萨马兰奇卸任时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会带到世界人口最多,又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中国。正如刘淇市长在申奥成功报告会上所说:“北京申奥成功是因为有了日益强大繁荣的祖国作后盾。”由此可见,中国已经成为受世人关注、有重要的大国。 北京申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具有最高的民众支持率。95%支持北京申奥的民众和受中国感染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北京申奥最重要的目标公众。挪威籍国际奥委会委员乔恩·奥拉夫感慨万分地说:“北京申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中国民众的支持。就我个人来说,我从北京得到的申奥是其他4个城市之和的2倍。所有这些里都包含着同一个主题,那就是给正在腾飞的中国再一个全面腾飞的机会吧!” 北京奥申委确定了“新北京,新”的申办口号,提出了“绿色奥,科技,人文”的申办,提供了一部长达500页,涉及17个主题的申办报告,并把“95%的公众支持率”的调查结

公共关系实务与礼仪

公共关系实务与礼仪 篇一:公关实务与礼仪作业 公关礼仪与实务作业 110714217雷婷 20XX/3/16 1、企业如何给投资对象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答:有人说,第一次见面,3秒—30秒内,就会给人留下一个深刻的第一印象,而且是不太容易改变的。因此,企业要想给顾客塑造一个良好的印象,得到客户的肯定,公关的形象是不容忽视的,公关通过打扮和礼仪可以很快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首因效应会持续影响接下去的交流。通过外在打扮可以为内在加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开端。那么,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要做到:(1)衣着整洁、仪态大方(2)妆容与礼仪(3)语言得体2、求职过程中,只说自身优点,忽略了用人单位的需求,针对此事,谈谈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这是一个极端的做法,过于重视自己的长处,却忽略了单位的需求,最终会带来得不偿失的效果,所以,我的意见是,在求职之前,应该了解企业的背景文化,发展宗旨,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结合自己的长处,在求职过程中分析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看法或者是提议,再细谈这份工作的某处是我的专项,我

能够胜任此项工作,同时也要表明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求得更好的发展机会,今后会更加努力工作。 3、在接待客户时,一个合格的公关该具备哪些条件? 答:公关员是专门从事组织机构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咨询、策划、实施和服务的人员。公关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书面语 言和口头表达能力,协调与组织内外各种公众关系的能力,调查、咨询、策划和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能力,下面首先是对公关人员能力的要求: (1)管理能力(2)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3)良好的协调和表达能力(4)良好的道德素质还心理素质(5)开朗乐观(6)有责任感和荣誉观 4、实行秘密薪酬制度是否合适? 答:公司是采取公开薪酬还是秘密薪酬各有利弊,国家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来做规定。这属于公司自己的权利,薪酬的根本目标是激励员工,而员工所应该做的是了解自身价值。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实行秘密薪酬制度,薪酬的多少已经成为了私人问题,同一间办公室的员工可能因为能力或学历而享受到的待遇不同,如果公布出来可能会引起底薪酬员工的不满,为了消除员工之间的顾虑,为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薪酬的保密制度是有一下几点好处的: 1、能给管理者有更大的自由度,他们不必为所有的工资差异做出解释。 2、尽管员工有了解企业薪资情况的知情权,但知情权不能片面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