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阅读题: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在线测试(附答案)

阅读题: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在线测试(附答案)

阅读题: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在线测试(附答案)阅读题: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径为1-2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阅读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阅读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雾霾天气,警惕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污染呢?②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

虽然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超细灰尘” 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 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微米至10 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⑥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⑦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⑧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 4 倍多。

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 。

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答案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答案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答案《雾霾的成因与防治》阅读材料雾霾,雾和霾的组合,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势必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实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

此时假如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春季起先,我国中东部地区会慢慢出现轻雾天气。

随时间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慢慢加大,程度慢慢加剧;特殊是北京天津等地连续雾霾,紧要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

霾的组成成分特殊困难,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

其中有害安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紧要的影响。

在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简洁向外扩散,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紧要。

而人为因素一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远超出环境承载实力。

北方在冬季取暖时,大局部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

三是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雾霾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安康带来较大危害。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使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安康。

尤其冬季遇雾、霾天气时,假设空气污染紧要,这样可能形成烟尘或黑色烟雾等毒雾,紧要威逼人的安康甚至生命。

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国家可以修改《环境爱惜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

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

为此,国家必需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开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削减对化石燃料的运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
⑧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雾霾天对人体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很严重,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13.(3分)D
14.(3分)(1)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2)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3)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1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分)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该如何抵御污染呢?
16.(3分)①多雾天气时,空气污染严重,锻炼会加重贫血病情;②遇到拥堵,应该熄火,避免汽车尾气污染;③戴口罩并不能有效抵御以下颗粒物的污染。
D.雾霾天要减少外出,因为即使戴上口罩,它的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
14.阅读⑤⑥⑦三个段落,分点概括对人体的危害(3分)
15.在第⑨段划线处加一句合适的话,来提示该段的主要内容。(2分)
1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案例中李强的做法有哪些不当。(3分)
【案例回放】李强患有贫血,为增强体质,他加强锻炼身体,一年四季从不间断。遇到多雾天气,也会驾车到城郊去爬山。有时遇到拥堵,他也从不熄火。他认为雾再厚,街上买个普通的口罩戴着爬山就没事了。
13.阅读全文,指出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3分)
A.粒径小,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没有粒径大的颗粒物大。
B.粒径在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可完全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或者
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雾霾的知识阅读题及答案

雾霾的知识阅读题及答案

雾霾的知识阅读题及答案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

下面是的雾霾的知识,欢送来参考!⑴20xx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多地遭遇雾霾天气,能见度降低,空气污染严重。

1月9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大雾蓝色预警。

随着影响程度的加重和范围的扩大,1月12日,中央气象台将预警从蓝色提高到最高等级黄色。

这令人恐惧的雾霾天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⑵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说,雾霾天出现前,在经历了大范围的低温之后,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出现了停歇。

由于地面上方对流层中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状况比拟稳定,夜间辐射降温效应的出现,导致了雾的产生。

雾本身是一种比拟正常的天气现象,并没有污染,但是大雾形成时由于天气形势的相对稳定,造成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困难,越聚越多的聚集效应,形成了我国中东部大范围霾的出现。

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庚辰表示,从本质上讲,按照气象学的定义,雾和霾是有本质区别的。

雾是由水汽组成。

水汽遇冷就结雾,再冷就是冷雾。

一般雾的颗粒比拟大,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微米。

而霾就不一样了,它是比拟干的颗粒物,这种颗粒物是非常小的,根本上为微米量级。

从研究结果来看,一般情况下,霾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也就是大家常说到的PM2.5,它的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又被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所以说,霾其实是一种污染物。

⑷在颜色上,我们常见的雾主要是由水体组成,水体在阳光或者是散射光照射下会呈偏白的颜色;而霾的颜色一般是黄色或者褐色。

在城市里,雾和霾总是交织出现。

⑸我们都知道,天气系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与净化能力,对于大范围的雾霾天气来说,这种消散作用需要冷空气所带来的大风。

一些污染物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也会产生物理化学反响,沉降、分解,通过雨雪进入到陆面或者海洋。

当大气扰动明显时,除了水平方向的运动外,还会有垂直方向的扩散,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便会被稀释。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 阅读理解及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  阅读理解及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PM2.5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③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⑥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⑦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

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阅读答案

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阅读答案

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阅读答案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阅读答案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径为1-2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雾霾天气警惕PM2 5污染阅读理解及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 5污染阅读理解及答案

雾霾天气警觉PM2 5污染阅读理解及答案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安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成局部,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间隔远,因而对人体安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PM2.5超细灰尘主要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局部。

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安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局部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安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⑥人体的生理构造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⑦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⑧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

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

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安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阅读题: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阅读题: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阅读题: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10.0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1.0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0.001-10.000μm,平均直径为1-2μ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2023年雾霾阅读附答案

2023年雾霾阅读附答案

2023年雾霾阅读附答案2023年雾霾阅读附答案1雾霾⑴连日来,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雾霾天袭扰中东部大城市。

网友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

究竟什么是雾霾天,在这,我给大家做一下科普性的介绍。

⑵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

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

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

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

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⑶霾,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

⑷霾与雾的区别是什么呢?⑸雾是自然形成的,霾是人为造成的。

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

雾霾天气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雾霾天气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雾霾天气说明文阅读及答案雾霾天气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雾霾天气以及应对雾霾的方法,本文将介绍雾霾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并提供一些相关的问题和答案。

一、雾霾的原因雾霾是指空气中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聚集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工业污染:工厂和企业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这些物质在空气中积累形成雾霾。

2. 交通排放:机动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也是雾霾的重要来源,尤其是柴油车的排放更为严重。

3. 秸秆焚烧:农村地区为了处理废弃的秸秆会进行焚烧,释放出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4. 天气条件:雾霾还与气象条件有关,当空气湿度较高、风速较低时,有害物质容易聚集形成雾霾。

二、雾霾的影响1. 健康影响:雾霾天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可以进入人体呼吸道,引发各种健康问题,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更为明显,包括咳嗽、气喘、咽喉不适等症状。

2. 环境破坏:雾霾不仅对人体健康有害,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损害。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会沉积到土壤和水体中,对植被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3. 经济影响:雾霾天气会影响城市的交通运输系统和旅游业,导致市场活动的减少和经济效益的下降。

三、应对雾霾的策略1. 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环保意识,减少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污染物排放,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使用电动车、太阳能等。

2. 植树造林:加大绿化力度,植树造林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3. 秸秆综合利用: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农村地区进行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4. 佩戴口罩:在雾霾天气中外出时,要佩戴合适的口罩,减少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的侵害。

5. 关注空气质量指数(AQI):定期关注当地的空气质量指数(AQI),避免在污染程度较高的时间和地点外出。

四、问题与答案1. 雾霾天气是什么?雾霾天气是由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聚集在空气中形成的天气现象。

雾霾阅读理解附答案_雾霾阅读习题

雾霾阅读理解附答案_雾霾阅读习题

雾霾阅读理解附答案_雾霾阅读习题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在语⽂课本⾥⾯也有雾霾课⽂值得去阅读赏析。

下⾯就让店铺给⼤家整理⼀些雾霾阅读理解附答案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雾霾》阅读材料 雾霾 ⑴连⽇来,⼀条深褐⾊的巨⼤污染带斜穿1/3的国⼟.从北京、天津到⽯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污染指数纷纷爆表,雾霾天袭扰中东部⼤城市。

⽹友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与死。

⽽是我牵着你的⼿,却看不见你”。

究竟什么是雾霾天,在这,我给⼤家做⼀下科普性的介绍。

⑵雾是由⼤量悬浮在近地⾯空⽓中的微⼩⽔滴或冰晶组成的⽓溶胶系统,是近地⾯层空⽓中⽔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雾的存在会降低空⽓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

如果⽬标物的⽔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空⽓中的⽔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现象称为雾。

形成雾时⼤⽓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就其物理本质⽽⾔,雾与云都是空⽓中⽔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离开地⾯就成为云,⽽云降低到地⾯或云移动到⾼⼭时就称其为雾。

⼀般雾的厚度⽐较⼩,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从⼏⼗⽶到⼀⾄两百⽶左右。

由于液态⽔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因⽽雾看起来呈乳⽩⾊或青⽩⾊。

⑶霾,也称灰霾(烟霞)。

空⽓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也能使⼤⽓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平能见度⼩于10千⽶时,将这种⾮⽔成物组成的⽓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它可在⼀天中任何时候出现。

⑷霾与雾的区别是什么呢? ⑸雾是⾃然形成的,霾是⼈为造成的。

发⽣霾时相对湿度不⼤,⽽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般相对湿度⼩于80%时的⼤⽓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于90%时的⼤⽓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阅读题答案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阅读题答案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阅读题答案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①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难。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涌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简单作为凝聚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快速形成污染。

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渐渐消散。

讨论说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进展与气象条件关系亲密。

②2022年11月3-8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

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

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改变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改变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

由于温度决断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事实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与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快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③以北京为例。

讨论发觉:无论是年均水平还是月均水平,霾日都要远远高于雾日,说明霾天气比雾天气对北京的影响更为严峻。

初中语文雾霾天气警惕PM二点五污染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雾霾天气警惕PM二点五污染阅读答案

初中语文雾霾天气警惕PM二点五污染阅读答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空气质量也成为了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冬天,大多数城市都会遭遇雾霾天气。

初中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们阅读一篇有关PM2.5污染的文章,并回答问题,以提高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一、雾霾天气雾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物质浓度过高,导致能见度降低,人们眼睛看不清楚物体,甚至影响日常出行和工作生活的现象。

雾霾天气不止在北方城市出现,在南方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等城市也经常遭遇雾霾天气。

雾霾天气主要是因为人为的原因引起的。

二、PM2.5污染PM2.5是指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空气中PM2.5的来源包括机动车排放、工业排放、燃煤等。

PM2.5对人的健康影响较大,接触后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过敏、哮喘等病症,对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的危害更大。

三、如何预防PM2.5污染为了保障自身健康,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PM2.5污染:1、减少机动车出行。

机动车排放的废气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减少机动车出行可以有效降低PM2.5的浓度。

2、减少燃煤。

燃煤是工业和生活中常见的能源,但它也是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

人们可以采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来代替煤炭,并降低个人煤炭消耗。

3、戴口罩。

空气中的PM2.5细颗粒不易被人眼识别,但是戴上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细颗粒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4、室内通风。

虽然室内空气看起来清新,但实际上也会存在大量的PM2.5颗粒,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PM2.5的浓度。

总之,雾霾天气已经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PM2.5污染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因此人们应该增强对空气质量的认识,采取措施来降低PM2.5的浓度,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说明文练习129 雾霾天气(含答案)

说明文练习129 雾霾天气(含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①近一段时间,随着雾霾天气的频频出现,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等于或者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粗细还不到人的头发丝二十分之一。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厢洧毒物质。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很少的一部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争有重要的影响c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③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④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⑤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

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

雾霾天气及禽流感阅读题(附答案)

雾霾天气及禽流感阅读题(附答案)

(一)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③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⑥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⑦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⑧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

目前普遍认为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很多人已经把雾霾天气比喻成为大自然的“吸烟室”。

不但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时而有雾时而多云的天气也会有同样的问题。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阅读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阅读答案

《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阅读答案《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在各领域中,我们有时需要做一些阅读题,这时最离不开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1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⑥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阅读答案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 阅读答案

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阅读答案雾霾天气的影响及对策①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

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冷空气来临,风速增加,雾霾逐渐消散。

研究表明,雾霾天气的形成和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②2009年11月3-8日的一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具有显著阶段性特征,是一次持续时间长、阶段性特征明显的雾霾混合性天气。

本次持续性雾霾天气的第一阶段是霾阶段,该阶段PM2.5浓度增加是影响雾霾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第二阶段是大雾阶段,该阶段相对湿度增大是导致能见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在持续性大雾天气的静稳条件下,导致PM2.5浓度累积增加;第三阶段后,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入侵,大雾天气结束。

可以看出,雾霾过程能见度的变化和相对湿度、PM2.5浓度、温度、风速的变化具有很好的阶段性对应关系。

相对湿度与能见度在整个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负相关线性关系。

由于温度决定了相对湿度的水平,因此温度与能见度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相对湿度与能见度的关系;而从整个过程来看,PM2.5与能见度是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在第一阶段PM2.5与能见度影响的速率要明显高于第二阶段,而在第二阶段中,PM2.5对雾霾能见度的影响水平几乎保持不变。

风速与雾霾能见度是正相关的线性关系,从整体上看,风速越大能见度越好,而从风速对能见度影响的线性趋势上看,第一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要大于第二阶段风速对能见度的影响速率,第三阶段能见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迅速增大,反映出风速对雾霾过程能见度的转好有重要的作用。

【阅读题】12.下列对于雾霾天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雾霾天气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气象灾害,严重的雾霾一旦形成,大多很难消散,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很大,容易酿成雾霾灾害。

2023霾说明文阅读答案

2023霾说明文阅读答案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2023霾说明文阅读答案阅读理解是我们在语文考试中占分特别大的一个题目,也是我们语文考试最不能丢分的大题之一。

多阅读文章有助于我们提升阅读力量。

下面是我整理的霾说明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霾说明文阅读答案什么是霾?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霾”的定义是“大量极微小的干尘粒等匀称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消失普遍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霾会造成“雾蒙蒙”之感,是由于它降低了空气能见度,这主要在于空气中颗粒物的散射、汲取带来的消光作用,而其中“贡献”最大的当属颗粒物的`散射。

颗粒物的全体家族被称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其组成部分PM2.5在2023年快速蹿红。

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粒子。

根据大小个来排列,颗粒物的家族中还有PMl0和PMI,即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和l微米的粒子。

PM2.5 如此受到重视不仅仅由于它是霾的元凶,更重要的缘由在于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

在人体中,PM10集中于喉部和鼻内,通过打喷嚏、咳嗽和流鼻涕得以清除;2.5~10微米的颗粒物停留于气管;PM2.5则会深化到肺部。

北京高校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曾做过一个调研。

PM2.5的增加,与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人数成正相关。

MP2.5的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急诊数量分别会增长5%和l%,死亡率也有所上升。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霾是大量极微小的干尘粒等匀称地浮游在空中形成的。

B.霾使光亮物体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

C.PM2.5是霾的元凶,同时对人体危害极大,会深化到人体肺部。

D.PM2.5浓度的增加,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人数会相应增加。

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主要运用了下定义,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初中说明文阅读】《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

【初中说明文阅读】《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

【初中说明文阅读】《雾霾天气,警惕PM2.5 污染》阅读答案雾霾天气,警惕 PM2.5 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 PM2.5 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 PM2.5 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雾霾天气,警惕PM2.5污染①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媒体的关注,以PM2.5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PM2.5是什么?它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危害?面对雾霾天气,我们应如何抵御PM2.5污染呢?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同时PM2.5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④PM2.5“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它是雾霾有害细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⑤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

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⑥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

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分布到全身,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

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

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⑦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阅读答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雾霾天气已经逐渐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水平能见度小于 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是由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霾使黑暗物体微带蓝色,远处光亮物体微带红、黄色。

空气中的有机碳氢化合物、灰尘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浑浊,因能见度恶化导致视野模糊,这种非水性形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在水平能见度小于 km时,该现象称为霾或灰霾。

雾霾天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天气现象,是雾和霾的混合物,还没有被列入气象观测规范。

:学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

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小于60%,且能见度小于 km时的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雾导致能见度恶化,其发生是相对湿度大于90%、能见度小于 km时大气浑浊导致视野模糊造成的。

因此,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相对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与晴空区之
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这点与雾、云存在差异,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粒子大小为- m,平均直径为1-2 m。

通常在低层大气中,气温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但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温现象,气温会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大气层。

在逆温层中,较暖而轻的空气位于较冷而重的空气上面,形成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严重地阻碍着空气的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受阻导致近地层空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汽车尾气、烟尘以及水汽等,只能飘浮在逆温层下面的空气层中,无法向上向外扩散,有利于云雾的形成,导致能见度降低,甚至由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向大气中扩散,造成大气污染加重,给人们生产生活及交通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

这些超细灰尘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是雾霾有害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

雾霾天气时,大气中的气溶胶使空气浑浊受污染,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停留在肺泡,会造成危害。

长期吸入易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

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病人在雾霾天长期停留,病情会加剧。

雾霾天气还会使人们的心情灰暗压抑,影响心理健康。

气溶胶颗粒凝聚后悬浮在空中,还会造成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摘编自王润清《雾霾天气在气象学中的界定与防范》)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由于城市悬浮物和污染物排放大量增加,空气质量下降,能见度降低而形成的雾霾天气目前已经被列为灾害性天气。

B.霾和轻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大多是在湿度为60%-90%时的条件下发生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C.在逆温层中,形成了一种极其稳定的空气层,笼罩在近地层的上空,对空气的对流运动会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个空气层是由位于较冷而重空气上面的的较暖而轻的空气组成的。

D.雾霾天气不仅会导致鼻炎、支气管炎等症,而且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若造成视程障碍,则必会造成交通事故。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些无序的过度开发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
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不断增多,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所难免。

B.雾与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较小,小于60%;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或饱和,大于90%。

霾和轻雾的混合物会共同造成大气浑浊、视野模糊、能见度恶化。

C.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且霾粒子的分布较为均匀,其粒子是肉眼看不到的空中飘浮颗粒物,因此,霾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

D.人们在雾霾天气长期吸入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病,心情也会变得灰暗压抑,更为严重的可能造成精神抑郁症。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