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中东(第2课时)教案中图版

合集下载

《中东》-说课

《中东》-说课
中东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与地位
《中东》是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6章第2节内 容。与其他区域相比,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足以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编者运用大量的图表资料介绍了中东,并分 析了中东之所以冲突不断的几大因素。
教材内容结构图
读图思考: 土耳其除了能限制美国军舰,还可以影响哪些国家和地区?
俄罗斯
1. 欧亚两洲分界线 2.扼守黑海唯一出海通道 3.大国角逐,必争要地。
扼守“油海”,掌控西方国家“生命线”!
资料速递
霍尔木兹海峡
是进入海湾的唯一水道
东西长 平均宽
约150公里 约50公里
世界上近40%的石油以 及数量可观的天然气由 此输往全球各地。
苏伊士运河极具战略意义。
资料速递
2003年美伊战争中美国的经历
苏伊士运河长度约为163千 米,能通过船只的最大吨位是25 万吨。
这里承担全球14%的海运量, 中国对欧洲出口的货物60%取 道苏伊士运河,亚洲和欧洲之 间货物(石油除外)海运80% 经过苏伊士运河。
多角度分析苏伊士运河的价值。 视听结合,调动感官。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也会引发矛 盾呢?
课悬后疑作式业结:尾,将探究引向下一个知识点, 建预立习好新两课堂,课搜之集间中的东纽宗带教。文化方面的知识。
板书设计
重要的地理位置
“五海三洲两洋”,交通要道”
中 东
丰富的石油资源
集中波斯湾,影响全世界
总体设计思想: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新时代中学 生。
丰富的石油资源 (分布、地位、影响)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6.《中东》教案 中图版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6.《中东》教案 中图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6.2《中东》教案中图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记住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原因,宗教类型,文化的差异和矛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3.通过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产生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

4.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产生的原因。

5.通过学习,能总结出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关注世界上焦点地区和焦点问题的习惯,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平等观念,呼吁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1.运用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2.分析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

3.正确看待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一些有关战局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今天老师就选了一些,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说出其中提到了哪些国家?(播放课件中收集的有关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地区战局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这些国家)总结:看来这个地区成为世界的热点,这个地区有一个专有的名字,你们知道人们通常叫它什么地区吗?提问:中东为什么一直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为什么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的战乱?生:石油、宗教、土地、种族、水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位置!!请同学们看地图,你来描述一下中东的位置特征!生:纬度位置,相邻位置师:用四个字概括:五海三洲之地!我们再来看一下丝绸之路的地图,你来描述一下,中东地区的位置重要性!生:东西方文化、物质交流的中转站!师:是的!通过土耳其海峡,就可以连接欧洲、亚洲;跨过苏伊士运河,就到达非洲大陆!这也是自古以来兵家相争的原因,从波斯帝国,到阿拉伯帝国,无不在这里留下痕迹!中东战乱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里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争夺石油发生的战争有哪些呢?生:海湾战争,美伊战争等等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东地区的石油分布图,哪里的石油分布最多?生:波斯湾地区师:请同学们打开填充图册13页,并翻开书本28页,根据提供的资料,分析以下问题:(1)为什么中东地区的经济被称为“石油经济”?(2)中东的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3)石油输送的路线经过哪些地方?(4)“石油经济”对中东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前景有什么影响?生:略师:说到时候,我们不得不提一个控制世界大部分石油生产的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中东》教学设计5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中东》教学设计5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中东》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中东》的内容。

教材从地理位置、水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方面介绍了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中东地区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水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基本情况。

2.让学生理解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水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

2.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理解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3.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中东地区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准备好案例分析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等情况。

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中东地区会发生战争和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中的矛盾和冲突。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涉及到的水资源、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案例中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强调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主要原因,如水资源短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中东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中东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中图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中东教学设计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图文资料了解中东水资源的特点及文化特点
2、理解匮乏的水资源及多种文化汇聚而导致的冲突
3、学习利用因特网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的方法,学习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方法
4、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的意识及热爱和平的情感
编辑
2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初中地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和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中国的疆域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有的问题很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读一读”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生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录像、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3重点难点
1、学会运用图文资料了解中东水资源的特点及民族、宗教等文化习俗
2、学习利用因特网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匮乏的水资源及文化差异导致中东冲突
4、学习利用因特网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资料的方法,学习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方法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2中东3-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2中东3-中图版

第二节中东学案设计一、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中东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二、本课目标1、在图上找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所濒临的海、海峡及运河名称等,理解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的分布地区、主要石油输出国、石油运输路线,理解中东石油资源对当地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三、课前准备1、上网或资料查询“中东”名字的由来;中东的由来:16—17世纪欧洲国家向东方扩张时,按距离的远近,将部分国家分为近东、中东、远东;2、收看关于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并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以及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的资料.四、知识建构知识点1、中东地区战乱频繁的原因探究一:观看一段有关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巴勒斯坦问题)等的图片,感受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说说自己对中东的了解(常见常听的词语如“恐怖袭击”等)。

思考:为什么中东地区战乱如此频繁?他们为什么而战?答:中东地区战乱频繁成为世界热点的主要原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

知识点2、焦点之一:东西方交通要道(两洋三洲五海一湾之地)探究二:中东的范围 1、中东在哪里?中东地区就是指西亚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5图B“中东”,对照课本11图A“亚洲地理分区”,找出中东范围和西亚范围的异同。

答:中东范围与西亚对比,少了阿富汗,多了非洲的埃及。

2、你知道伊拉克、叙利亚、沙特阿拉伯这些国家的位置与首都吗?读地图册P26页,找出主要国家和首都:主要国家和首都——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伊朗(德黑兰)、伊拉克(巴格达)、科威特(科威特城)、叙利亚(大马士革)、土耳其(安卡拉)、黎巴嫩(贝鲁特)埃及(开罗)主要国家与城市——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也门;耶路撒冷、伊斯坦布尔、麦加。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2中东1-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2中东1-中图版

6.2中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材料了解中东地区是世界额热点地区。

(2)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三洲、五海”。

(3)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和石油外运航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输出路线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2)联系当前中东局势,呼吁世界和平,并树立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协调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数量、分布、输出路线。

难点: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新事物易产生兴趣,好奇心强,但不稳定。

因此,在教学中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过东南亚等区域地理知识,对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备基本读图和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于初一学生的阅历浅、知识面较狭窄等因素,看问题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根据教学的要求,预习课文。

2.关注媒体的时事报道,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中东热点问题成因及相关信息,并进行资料互换。

〈导入新课〉〈图片出示〉关于中东战争的图片,具有视觉冲击力。

〈教师讲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区,经常成为世界的焦点地区,哪里战火连连,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下面请大家观看一段关于这个地区的新闻报道。

〈播放视频〉央视的新闻报道。

具有真实性。

〈设计意图〉直观展示出中东是一个战争不断的地区〈教师讲解〉看来这个的地区的确是世界热点。

这个地区有一个专属的名字,同学们知道这里被称为什么吗?〈学生回答〉中东。

〈引出课题〉中东板书〈教师讲解〉中东地区的国家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战火纷飞,在历史上曾经爆发过很多著名的战争。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东教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东教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东教案(中图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掌握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3)了解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掌握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2)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

(3)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增强国际视野。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倡导和平共处。

(3)培养学生关注全球能源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问题。

(3)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的复杂性。

(2)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分布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1)教材《八年级地理下册》中有关中东地区的章节。

(2)中东地区地图、图片等教学素材。

(3)相关案例分析资料和数据资料。

2. 教学设施:(1)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2)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中东地区的国家?2. 教学内容与活动:(1)通过地图分析,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城市。

(2)运用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

(3)利用数据资料,分析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3.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整理笔记。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中东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3. 思考:如何看待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和领土争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探讨中东地区的文化多样性:(1)分析中东地区的宗教文化特点,如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等。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说课稿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说课稿2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这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基本情况,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中东问题作为一个敏感且复杂的话题,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误解和片面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中东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和平、尊重生命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中东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地图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东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中东地区的战争新闻作为导入,激发学生对中东问题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等问题。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中东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地图分析:通过地图,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分析地理位置对中东问题产生的影响。

5.案例分析:分析中东地区典型的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纷争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6.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关爱和平、尊重生命的意识。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东教案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中东教案中图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掌握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民族矛盾、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3)学会分析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及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观察中东地区的地理特点。

(2)运用比较法,分析中东地区不同宗教信仰和民族矛盾的根源。

(3)采用案例分析法,探讨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树立学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民族矛盾、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3)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及影响。

2. 教学难点:(1)中东地区宗教信仰和民族矛盾的根源分析。

(2)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解决方案探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中东地区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色。

(2)提问:“你们对中东地区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关于中东地区宗教信仰、民族矛盾、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描述。

3. 课堂讲解:(1)讲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分析中东地区宗教信仰、民族矛盾、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3)探讨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的原因及影响。

4. 案例分析:(1)选取中东地区的具体战争和冲突案例,如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等。

(2)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和冲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5.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思考中东地区战争和冲突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影响。

(3)提出解决方案,促进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四、作业布置1. 绘制中东地区地图,标注主要国家和城市。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中东》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中东》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中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中东》教材内容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中东地区的民族与宗教、中东地区的水资源与石油资源以及中东地区的冲突。

本节课主要讲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与宗教以及水资源与石油资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中东地区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丰富他们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能够在中东地图上指出主要的国家和城市。

2.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民族与宗教,知道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在中东地区的分布情况。

3.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水资源与石油资源,知道水资源在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以及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分布情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与宗教、水资源与石油资源。

2.教学难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与宗教、水资源与石油资源的相互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地图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中东地图3.相关案例资料4.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工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与宗教、水资源与石油资源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中东地图,指出主要的国家和城市,巩固对中东地区地理位置的认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东地区的民族与宗教的分布情况,以及水资源与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中东地区的水资源与石油资源是如何影响地区冲突的。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与宗教、水资源与石油资源的重要性。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中东教学设计 中图版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中东教学设计 中图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中东教学设计中图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中东地区的范围、主要国家及城市、重要的临海、海峡及运河;记住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原因,宗教类型,文化的差异和矛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统计数字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3.通过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产生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

4.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产生的原因。

5.通过学习,能总结出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关注世界上焦点地区和焦点问题的习惯,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平等观念,呼吁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1.运用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2.分析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重要作用。

3.正确看待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电视中经常看到一些有关战局问题的国际新闻报道,今天老师就选了一些,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说出其中提到了哪些国家?(播放课件中收集的有关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地区战局的新闻报道,引导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这些国家)总结:看来这个地区成为世界的热点,这个地区有一个专有的名字,你们知道人们通常叫它什么地区吗?提问:中东为什么一直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为什么这个地方有这么多的战乱?生:石油、宗教、土地、种族、水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但是,你们忽略了一个:位置!!请同学们看地图,你来描述一下中东的位置特征!生:纬度位置,相邻位置师:用四个字概括:五海三洲之地!我们再来看一下丝绸之路的地图,你来描述一下,中东地区的位置重要性!生:东西方文化、物质交流的中转站!师:是的!通过土耳其海峡,就可以连接欧洲、亚洲;跨过苏伊士运河,就到达非洲大陆!这也是自古以来兵家相争的原因,从波斯帝国,到阿拉伯帝国,无不在这里留下痕迹!中东战乱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里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了争夺石油发生的战争有哪些呢?生:海湾战争,美伊战争等等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中东地区的石油分布图,哪里的石油分布最多?生:波斯湾地区师:请同学们打开填充图册13页,并翻开书本28页,根据提供的资料,分析以下问题:(1)为什么中东地区的经济被称为“石油经济”?(2)中东的石油主要输往哪些国家和地区?(3)石油输送的路线经过哪些地方?(4)“石油经济”对中东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发展前景有什么影响?生:略师:说到时候,我们不得不提一个控制世界大部分石油生产的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教学设计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中东》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资源争夺等问题。

本节课通过分析中东地区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及其对中东冲突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东地区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中东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资源争夺等问题,认识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及其对中东冲突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东问题的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资源争夺等问题。

2.难点: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及其对中东冲突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解决。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中东冲突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中东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准备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材、课件。

2.图片、视频:收集与中东地区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3.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中东问题的了解程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中东地区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基本知识,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操练(15分钟)分析中东地区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资源争夺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中东问题。

招教考试初中地理精品教案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中东

招教考试初中地理精品教案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中东

招教考试初中地理精品教案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中东教学目标1读图说出中东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了解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以及其分布;2读图说出中东的气候类型;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冲突。

3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的能力,培养读图归纳、分析以及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熟悉中东重要的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

2.熟悉中东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及输往地区与国家。

3.熟悉中东重要的人种语言与宗教及两大宗教圣城。

教学难点:熟悉中东重要的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

教学用具讲授法讨论法读图导学法教学环节复习东南亚的气候和自然环境新课导入同学们听说过巴以冲突和海湾战争吗?谈谈你知道的新闻?那你知道中东在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章第二节——中东课程讲授一、长期的热点地区1.为什么中东是一个热点地区?2.通读课本,分析为什么中东能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热点地区?A.重要的地理位置B.丰富的石油资源C.匮乏的水资源D.文化差异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从中东的位置、资源和文化等方面来了解认识中东。

二、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1.在图上找出中东周围的三个大洲、两个大洋和五个海域。

老师总结:中东处在联系大西洋与印度洋,亚洲与非洲和欧洲,联系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与阿拉伯海的重要的东西方交通位置上,地理位置重要。

2.在地形图上总结,中东主要的地形是什么?三匮乏的水资源1.读图了解各国为水而发生的战争,分析为什么水资源这么贫乏?2.读气温与降水量图,分析中东主要气候及其气候特征?总结——热带沙漠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少雨,气候干燥。

老师归纳本节知识要点,1.地处三洲五海之地的是A.日本B.中东C.东南亚2.中东主要的气候是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3.沟通地中海与红海的是A.苏伊士运河B.土耳其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4.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视为圣城的是A.开罗B.耶路撒冷C.麦加老师对本节知识做归纳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对现有资源合理利用,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小结中东和平之路坎坷而漫长,但中东和平问题是有解决办法的,未来是光明的。

6.2中东 第2课时 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下)

6.2中东 第2课时 教案(中图版八年级下)

第二节中东(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记住石油的分布、生产和输出情况,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原因,宗教类型,文化的差异和矛盾。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中东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产生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

2.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产生的原因。

3.通过学习,能总结出本区成为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关注世界上焦点地区和焦点问题的习惯,学会从地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

3.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平等观念,呼吁世界和平,反对战争。

教学重点与难点:1.运用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2.正确看待和使用各种自然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东一直以来都是世人关注的热点地区,为什么?我们上节课分析了两个原因。

请一位同学来回顾我们上节课的内容。

生:“三周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二、新课讲授师:我们今天来看看,中东地区还有什么原因,使这片地区这么“火热”!请同学们看书本29页阅读材料,你来说说,戈兰高地的冲突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为了争夺什么资源?生:以色列和叙利亚,水资源师:戈兰高地的争端曾经一度成为中东和平的关键!为什么水资源这么宝贵?甚至要用战争来争取?因为缺水,所以争水。

那为什么会缺水呢?请同学们看书本29页的中东气候类型图,说说这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是什么?生:热带沙漠为主师:中东缺水,但是石油很丰富,如果你是中东的居民,你会利用石油换来的金钱做什么?生:买水!师:他们发展了海水淡化工厂,并用淡化的海水灌溉,发展农业!教材30页,海湾6国海水淡化日产量图,看看是哪些国家淡化海水?师:中东的战乱,使不是还有其它的因素?生:宗教和民族冲突!师:请同学们阅读31页,再补充你所知道的与宗教、民族有关的冲突?师:虽然中东地区多战乱,这里的居民还是要生产生活的,那么他们种什么,养什么,吃什么?翻到书本32页,请你来归纳一下。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说课稿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说课稿1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中东》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中东》这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以及中东问题。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中东地区的历史矛盾和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时事观念。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各大洲的位置和特点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中东地区的具体情况和中东问题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多角度去认识中东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掌握中东问题的基本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资料等,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东地区的关注,提高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中东问题的基本概念。

2.教学难点:中东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资料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中东地区的时事新闻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中东问题的产生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中东问题的途径。

5.总结:对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和中东问题进行总结。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课后关注中东地区的时事新闻,提高学生的时事观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中东问题:……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问题分析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2中东-中图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6.2中东-中图版

公开课教案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中东
——长期的热点地区
一、联系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二、世界石油宝库
1.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2.输出路线
三、匮乏的水资源←气候
四、多元的文化
圣城:耶路撒冷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亮点
1.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开头模拟情景,利用一封未读邮件,引起学生注意,利用视频说明邮件内容,然后贯穿全课,结尾在用给中东未来的一封信,首尾呼应,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且强调主题,突出和平的重要性,升华思想。

3.在本次课堂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的心灵去旅行,在45分钟的时间里,能够和学生心灵相通,达到思想的共鸣。

二.本节课的不足
通过参加这次优质课,使我受益非浅,收获很大。

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比如:
1.结尾部分,深情朗读了给中东未来的一封信后,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和畅想的余地,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进入练习。

2.对于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后面练习的时间有点长,应该在航线那里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思考绘画。

中图版地理初二下册第6章第二节中东学案

中图版地理初二下册第6章第二节中东学案

中图版地理初二下册第6章第二节中东学案一、传授目标【传授目标】1、知道中东是世界热门地区和导致其成为热门地区的原因。

2、知道中东的范畴及主要国度,掌握三洲五海的重要地理位置。

3、运用舆图,能够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漫衍、特点以及三条主要输油路线。

【传授重难点】1、中东成为焦点地区的原因。

2、中东石油资源的漫衍、输出路线。

二、学情剖析议决一个多学期的地理学习,学生已积累和拥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地理的阅历,同时中东又是当今世界一大热门地区,相关资料较简略找到,有利于学生搜集资料。

但是学生有效利用舆图信息的能力还比较差。

针对这种环境,我在课前指导学生各种媒体搜集资料,使学生对中东地区有一个初步的明白。

讲堂上利用地理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传授情境。

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育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剖析(一)传授要领基于本节课的特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传授目标,在传授教程中着重采取如下传授要领。

1、分组讨论法:西席发起标题,引导学生念书读图,找出办理标题的办法。

2、比较传授法:议决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辟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稳固。

3、谋略机帮助传授:利用多媒体地理课件,创设直观性传授情境。

(二)学法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据此,在学法方面我采取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到场知识的产生、成长、形成历程。

在这历程中对学生举行以下指导:引导学生围绕所设计的标题,举行深入的剖析和讨论,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四、传授环节(一)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2分钟)1、中东在世界的位置舆图2、中东自然风景图片3、关于中东的新闻报道(二)自学指导一请同砚们读讲义页,完成以下标题:(时间5分钟)1、中店主要包括 _____与_____地区。

主要包括哪些国度?(在图中找出)2、从纬度位置看,中东地区大部分属_____带和_____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东》(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中东地区的气候以及对水资源分布的影响。

(2)了解中东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中东的宗教类型、差异和矛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宗教差异和宗教矛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树立民族平等观,反对战争,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点】
中东地区气候对水资源和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说明一个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归纳、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视频:《以色列、约旦、巴勒斯坦签定互换和销售水资源协议》(学生观看视频)
过渡:通过观看视频,我们了解到中东地区水资源相当匮乏。

是什么原因造成中东地区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呢?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中东地区的气候。

二、新课学习
(三)严重匮乏的水资源
活动:
中东的气候类型以什么为主?这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特征?(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中东的气候类型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这种气候特征表现为全年炎热干燥。

展示图片:
科威特水塔:科威特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严重缺水。

1979年科威特建成了集储水与观光为
一体的塔群。

明确:中东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河流稀少,水资源极其匮乏。

阅读:水资源之争
约旦河流经叙利亚、以色列和约旦等国家,年平均径流量约6亿立方米。

由于蒸发和渗漏,约旦河下游的水量逐渐减少,约旦河北部的戈兰高地在叙利亚境内,是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有“中东水塔”之称,同时又是中东地区的战略要地。

为了争夺戈兰高地,以色列于1967年占领了戈兰高地的大部分地区,并对那里的水资源进行控制。

以色列30%的水资源来自戈兰高地,如果以色列从那里撤出,将不得不放弃至少3.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

因此,以色列不愿放弃戈兰高地。

这就意味着戈兰高地将长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活动:读图分析中东人口分布和水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

(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中东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绿洲以及有泉水的地方。

中东人口的分布,从侧面反映了该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提问:有人说:“20世纪,中东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为水而战”,也有人说:“中东一直在为水而战”。

中东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呢?(学生发言)明确:中东各国解决水资源不足的办法主要有:海水淡化、节水农业、跨流域调水等。

介绍:
海水淡化:目前,海湾六国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800万立方米,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水淡化国。

节水农业:以色列是世界节水农业最显著的国家,主要的措施是喷灌和滴灌。

拓展延伸:
想一想:根据以色列节水农业的启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时,可以向以色列借鉴哪些经验?(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假如我国采用以色列的节水技术,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我国西北地区的经济将会得到更快发展。

(四)种植业和畜牧业
提问:中东地区在水资源如此匮乏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会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
明确:由于气候干旱,中东地区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提问:中东的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农作物?(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

农作物主要有:小麦、香料、萱麻和纸莎草等。

展示图片:在阿拉伯半岛的沙漠环境里,绿洲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地区。

在下图的绿洲田地里,人们正在采摘西红柿。

展示图片:中东广阔的高原地区,草原牧场面积广大,以游牧放养牲畜为主。

介绍:中东的手工业比较发达,土耳其和伊朗等国手工编织的地毯闻名世界。

安卡拉羊为毛用羊,所产羊毛被称为“马海毛”,以质地细软、美如娟丝著称。

(五)不平静的中东
展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图片
介绍: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以色列人信仰犹太教。

展示耶路撒冷的图片: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被这三大宗教尊为“圣城”。

拓展延伸:以色列没有遵循联合国决议,逐步占领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和统一的首都”。

1988年,巴勒斯坦国成立,也将耶路撒冷定为首都。

最后请学生总结中东长期成为热点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匮乏的水资源、宗教矛盾等。

三、课堂小结
至此,我们了解和认识了中东这个地区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背景,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宗教矛盾等成为这个地区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

四、课堂练习
1.有关中东地区农牧业的叙述,错误的是(C )
A.制约中东农业发展最主要的条件是水资源
B.土耳其、伊朗等国手工纺织的地毯闻名世界
C.中东的农业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D.中东主要的农作物是小麦、香料、萱麻等
2.中东地区历来战火纷飞,争议不断,该地区主要的语言和宗教是( B )
A.西班牙语和伊斯兰教
B.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
C.英语和基督教
D.阿拉伯语和佛教
五、作业布置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辅助,以探究中东地区为什么长期成为世界热点地区为主线,整堂课进行地很顺利。

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看电视、读报纸、查阅资料等方式搜集中东地区的有个资料,锻
炼他们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课上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进行资源共享,拓展其知识面,增强了学
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课堂气氛较活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