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情知识

合集下载

2022年山西省情教育晋城版教案

2022年山西省情教育晋城版教案

2022年山西省情教育晋城版教案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首先应明确上课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明确上课目的:教学目的是指导每一节课的顺利进行,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因此,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要明确本节课所学知识点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中知识点的对应关系,然后再确定该知识点在课堂中所占的比重和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以此达到“以老带新”的目标。

教学过程必须有明确之处。

要想让课堂高效运转,就必须将每一个重点、难点及重难点落实到课件上去。

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应当针对所学知识点来确定教案内容,在设计教案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案内容本身,而是要对教材内容有所了解并制作成适合自己课程的教案作品。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和科学实验来观察晋城,了解晋城市情。

2.过程与方法:引导师生结合山西省情、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和科学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观察和探究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人民、热爱家乡文化底蕴,体会晋城人民建设家乡的艰辛探索历程。

4.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了解晋城市情、对晋城市情有一个初步认识,并且懂得晋城市情对于家乡群众的重要性。

5.小结:通过本课对于晋城市情了解并提出建议,使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更加努力实践、认真思考。

6.考核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够基本掌握晋城市情内容并能进行初步体会和评价。

1、了解晋城市情概况和文化特色,形成与晋城市情相适应的知识结构。

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

古称“阳城”,为阳城历史上的名称之一,与晋国同时期建置,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古城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太行明珠”泽州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属太行山东麓吕梁山脉东延中部盆地,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的重要城市。

这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城市、山西中部重要经济中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山西省情

山西省情
山 西 省 情
1、山西的区域概况是什么?
答:山西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00万人,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山西地形多为山地丘陵,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以上。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西、南以黄河与内蒙、陕西、河南等省区为界,唐代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17、山西行政效能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概括为“三提”(1)审批提速,主要是三个减少:一是减少审批。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国家和省里已取消的事项,决不保留;能市场化运作或中介组织能承担的事项,决不审批;能采取备案制的事项,决不审核;二是减少环节。简化审批环节、方式和程序,变分散审批为集中审批,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变前置审批为后置审批;三是减少收费。对所有涉及企业的收费项目,都按“收费从低”的原则,凡是有上下限标准的,一律按下限征收,切实降低企业综合投资成本。(2)服务提质,主要是三个提高:一是提高服务意识;二是提高服务水平,按照“墙里事情企业办,墙外事情政府包”的要求,为企业当“保姆”。三是提高服务效果。(3)监察提效,主要是三个查办:一是对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严肃查办;二是对玩弄权力、玩忽职守的,严肃查办;三是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各级干部和公务员,严肃查办。
15、山西应对国际经融危机,实施八大产业振兴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煤炭、焦化、冶金、电力、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工业等八大产业振兴规划。
16、山西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概括为“一、二、三、四”方略,即围绕一大主题:要紧紧围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创新两大机制:一是全面推进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二是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的政绩观,形成统筹协调、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到2010年,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建设等一些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面貌有较大改观,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框架思路、政策举措和工作格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第二阶段,到2015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初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体制基本接轨、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城乡社保基本对接、城乡基础设施联网,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面貌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稳步推进;第三阶段,到2020年,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初步成型;突出四大重点:一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二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关键。三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要把统筹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四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要把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

山西省情知识点(一)

山西省情知识点(一)

山西省情知识点(一)引言概述: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文化名城之一。

本文旨在介绍山西省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知识点,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传统特色等方面内容。

正文内容:一、地理位置1. 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地处东经110°20′—114°33′,北纬34°34′—40°44′之间。

2. 山西东临河北、河南两省,西毗陕西,南接河南,北靠内蒙古。

3. 山西总面积15.63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3600万。

二、历史文化1. 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2.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古代都城之一,曾是晋、秦两汉、北魏、北宋等多个朝代的都城。

3. 山西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恒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经济发展1. 山西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

2. 山西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包括煤炭、电力、焦化等产业。

3. 山西的农业以小麦、玉米、苹果等为主,同时也发展了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

四、旅游资源1. 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山水风景、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

2. 山西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涵盖了五台山、黄河壶口瀑布、太原大同盆地等多个景点。

3. 山西的历史古迹如悬空寺、木塔寺、晋祠等,展示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五、传统特色1. 山西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梆子、评剧、山西腔等,独具特色。

2. 山西的传统工艺品有晋商牙雕、陶瓷制品、绳结工艺等,代表了山西独特的手工艺术。

3. 山西的传统节日如山西灯会、太原杏花节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光者。

总结:山西省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

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传统特色,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通过了解山西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和传统特色等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孟学农感知山西

孟学农感知山西

孟学农感知山西:一枝一叶总关情离开北京到山西工作我没有料到。

对于太行之西的山西,我既熟悉,又陌生。

说熟悉,是因为山西是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过巨大牺牲的老区,是为共和国建设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能源基地,我始终怀着深深的敬意;是因为山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留有壮美的篇章,让我高山景行;还因为山西离北京很近,出居庸关就入雁门关,对我来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说陌生,是因为她与我工作过的地方无论自然环境、人文特点还是产业结构都有很大差异;更因为我要由对山西不究其详的旁观者成为全身心投入的建设者……我是怀着敬仰、急迫和压力交织的心情,踏上这片土地的。

刚到山西,我曾向全省人民做出承诺:融入山西,当好山西人民的公仆,像一粒种子一样植根山西这块广袤的土地,全心全意为山西人民服务。

四个多月来,我到各个市和省直部门进行调研,请教在这片土地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与从事研究的学者、专家进行讨论,走访普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外来务工人员,与省委、省政府班子里的同志们坦诚相见地交换意见,省人大、省政协的同志们也都热忱地帮助我。

这一切,给我感动、给我启迪、给我尽快融入山西的动力、给我做好工作的勇气,也让我冷静、理智地思考。

我深切地感受到,山西是一块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热土,山西人民是勤劳智慧、质朴守信,特别有韧性特别能顾全大局的人民。

可以说,山西是一本厚重的书,既博大精深又多姿多彩。

目前的山西政通人和、人心思进,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着新的辉煌。

(一)踏上山西这块土地,首先要对省情进行了解和感知。

从历史的、人文的、经济的、社会的不同角度众人会有不同的结论,不同的体会。

总体而言,我有三点深切的感受:煤炭经济强省、文化旅游大省、绿色转型重省。

作为煤炭经济强省,山西依托丰富的优质煤炭资源,多年来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出省煤炭占全国省际间调拨量的75%—80%,为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源源不断地提供能源支撑;煤层气储量达10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储量的1/3;焦炭产量占到全国的40%,出口量占到全国的80%。

山 西 省 情 概 况

山 西 省 情 概 况

山西省情概况自然地理一、位置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东经110°15′——114°32′。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

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二、面积、地形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

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

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三、主要山脉、河流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

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

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

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

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19个县的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沿途有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岚猗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鄂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丹河等支流源源注入。

四、气候特征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4°—— 14℃之间。

(完整版)山西省情PPT

(完整版)山西省情PPT

山西水资源利用
➢山西省已建成842座(大中型58座)水库,其中大型水库有汾 河水库,册田水库、漳河水库、关河水库、后湾水库、文峪河水库 等,塘、坝、池、泊数以万计,总库容量达42.6亿立方米,控制 全省地表径流的三分之一以上,每年能调蓄水量约20亿立方米。 这些水库可灌溉农田400余万亩。 新建和扩建万亩自流灌区108 处(其中大型6处);建成万亩机电灌站74处(其中大型6处); 配套机电水井9.09万眼。 ➢全省目前发现的矿泉水共200余处,计350余个出露点,经过勘查 评审通过的矿泉水产地100处左右,投产的有20余家。以锶、偏硅 酸型矿泉水为主,还发现有锌、锂、碘、硒、溴矿泉水。
山西对外贸易
全年全省海关进出口总额1161.9亿元,增长5.6%。其中, 进口额471.5亿元,增长6.0%;出口额690.3亿元,增长 5.3% 全年出口煤炭3.0万吨,增长1.3倍;出口焦炭20.5万 吨,下降15.8%;出口镁及其制品4.3万吨,下降13.5%; 出口钢材133.2万吨,下降6.3%,其中,不锈钢96.0万吨, 增长20.1%。出口机电产品468.5亿元,下降2.3%;出口 高新技术产品400.7亿元,下降3.6%。 全年进口铁矿砂504.0万吨,下降42.6%,进口金额20.5 亿元,下降33.1%;进口机电产品282.7亿元,增长9.8%。 全年全省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8家, 全年全省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10.5亿美元。
山西民俗文化
【综述】 山西的八大文化品牌:“华夏之根、黄河之魂、佛教 圣地、晋商家园、边塞风情、关圣故里、古建瑰宝、太行 神韵”。山西的民间文化代表:山西民间社火、跑旱船、 踩高跷、放烟火、放烟火、跑竹马、小车舞、狮子舞、挑 椅舞、龙舞、倒悬花鼓、中黄高台、龙舟舞、太原铁棍和 背棍、渔翁戏海蚌、沈老爷坐轿、山西民间锣鼓、山西民 间木版画、炕围画、山西民间刺绣、太原曲艺、绛州鼓乐、 山西民间剪纸等。 【宗教】 山西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山西省现有省级宗教团体7个:省佛教协会,省道教协会, 省伊斯兰教协会,省天主教爱国会和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 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省基督教协会。 【特产】 老陈醋、清徐葡萄、头脑、大同凉粉、汾酒、竹叶青、 汾州核桃、沙棘、骏枣、碗秃、平遥牛肉、太谷饼、鼓楼 羊杂割

山西省省情课件

山西省省情课件
山西省省情教育
第一单元 我们的美丽家园
第 一 课 名 称 、 区 划 和 人 口
一、山西在祖国的位置
西接陕西省
北接内蒙古自治区
东接河北省
南接河南省
内蒙古高原南侧
黄土高原东部
华北平原西侧
二、山西名称的由来
因地处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简称“晋”,“桐叶封弟”后改国号为晋
山西
“三家分晋”后,“三晋”代称山西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 世界佛教五大圣地: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 中国五台山 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 尼泊尔蓝毗(pí)尼园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 印度菩提伽耶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印度鹿野苑
印度拘尸那迦
横贯阳泉市区的桃河,相传在很古的时候叫"扑猪河",河水 涨落变化莫测。河水干枯时,河床如大片漠川;发水时,河里巨 石翻滚,如万马奔腾,异常迅猛。烈日晴天,河头突然冲下,别 说过往行人防不胜防,就是山中力大如牛、奔跑如兔的野猪也会 被扑倒,立即卷入河中,所以当地百姓称之为"扑猪河"。 为了制服河水,百姓们决定凿石搬山,年复一年,子子孙孙 不断拦河,终于筑起一条齐峰大坝,堵住了洪水。消息传到天上, 感动了禹王爷。 有一天,禹王爷来此观光,正赶上倾盆大雨,发了特大洪水。 河水涨得很快,齐峰大坝眼看摇摇欲坠。禹王爷赶紧伸出五个手 指,向河里一点,河中立即出现了五个石峰,减轻了河水冲击力, 保住了大坝。第二天,风平雨止,河里出现了"五堵"奇观。后来, 人们把在这里建起的村落叫做五堵镇,因为河面上架起了摆渡, 所以五堵镇又称为"五渡口",这可能就是五渡村名的来历。 此后,河的两岸欣欣向荣,处处兴建村落。每逢桃花盛开的 季节,扑猪河的河面上总是浮着一朵朵桃花,所以人们便把扑猪 河改成了桃江,再后来就称为桃河了。

山西省省情省况

山西省省情省况
矿产资源 山西省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地下矿种达120多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53种。煤、铝矾土、珍珠岩、镓、沸石的储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尤以煤炭闻名全国。目前山西已探明煤炭储量达2612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3,故而有"煤乡"之称。
植物资源 已知的种子植物有134科,约1700种,其中木本植物有480多种。山西植物资源分布,从南到北可划分为:南部和东南部是以落叶阔叶林和次生落叶灌丛为主的夏绿阔叶林或针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区,也是植被类型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中部是以针叶林及中生的落叶灌丛为主、夏绿阔叶林为次分布区,是森林分布面积较大的地区;北部和西北部是温带灌草丛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区,森林植被较少,优势植物是长芒草、旱生蒿类和柠条、沙棘等。山西森林资源稀少,是全国森林资源最少的省份之一。山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目前已知的有1000多种。野生药物有90多种,广泛分布在丘陵山地,比较著名的有党参、黄芪、甘草、连翘等。野生纤维植物主要有蒙椴、鬼见 愁、蝎子草、芨芨草、马蔺、葛 条、荆条、龙须草等。
外贸状况 2005全年全省累计完成海关进出口总额5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出口35.3亿美元,下降12.5%,进口20.2亿美元,增长49.6%。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5.1亿美元。
外资利用状况 2005全年全省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5个,其中合资项目35个,合作项目21个,独资项目28个,外资股份项目1个。全省利用外资项目总投资24.4亿美元,增长80%,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1亿美元,增长17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 2.8亿美元,增长205%。
行政区划 全省有太原、大同、长治、阳泉、晋中、晋城、忻州、朔州、临汾、运城、吕梁十一个省辖市,全省共118个县(市、区)。
经 济
国内生产总值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达到412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

《省情教育》中山西文化的整理。

《省情教育》中山西文化的整理。

《省情教育》中山西文化的整理。

1、方言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

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
使用人口约6305万。

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部分地区有六个、七
个或四个声调,有复杂的连读变调现象。

2、山西锣鼓山西锣鼓以粗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现了黄河儿女纯朴、率直、激昂、豪迈的情怀,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山西的鼓品种达数十种,有山西威风锣鼓、黄河锣鼓、太原锣鼓、花敲敲。

3、广灵剪纸广灵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三大流派之一,以其生动的构图、传神的表现力、细腻的刀法、考究的用料与染色、精细的包装制作工艺,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华民间艺术一绝”,在中国剪纸中占有重要地位。

2009年,广灵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部分申报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

4、面塑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

5、旺火生旺火是山西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

每逢除夕和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名曰旺火,
以图吉利,祝贺全年兴旺。

里面放柴,外面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

单等午夜十二点,鞭炮齐鸣之时,将旺火点燃。

山 西 省 情 概 况

山 西 省 情 概 况

山西省情概况自然地理一、位置山西省地处我国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地带,东邻河北,西界陕西,南接河南,北连内蒙古自治区。

山西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4°36′——40°44′,东经110°15′——114°32′。

山西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西、南以滔滔黄河为堑,北抵绵绵长城脚下。

因外河而内山,故有“表里山河”的美称。

二、面积、地形山西省南北长680多公里,东西宽380多公里,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

从地图上看,其轮廓呈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整个地貌是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型高原,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

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三、主要山脉、河流东有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中有太岳山。

主要河流有黄河、海河两大水系。

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

汾河最长,全长659公里。

被称为中华民族文化摇篮的黄河,北自偏关县老牛湾入境,飞流直下,一泻千里,抵芮城县风陵渡而东折,南至垣曲县碾盘沟出境,途经偏关、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19个县的560个村庄,流程965公里,沿途有偏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岚猗河、蔚汾河、湫水河、三川河、昕水河、鄂水河、汾河、涑水河、沁河、丹河等支流源源注入。

四、气候特征山西地形多样,高差悬殊,因而既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又有明显的垂直变化。

山西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在—4°——14℃之间。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山西省情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山西省情

【概述】山西,因在太行山以西,故曰山西,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又称三晋,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

位处汾河沿岸一带的晋中盆地一直被称作华北的“渔米之乡”。

省会太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山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三千年,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自然环境与资源】一、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境内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多川少,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0.1%,平川、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9.9%。

山西境内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恒山、五台山、中条山、太岳山等。

山西境内六大盆地:大同、忻州、太原、临汾、运城、长治盆地;此外,东部还散布着阳泉、寿阳、襄垣、黎城、泽州等小盆地。

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5个、县级市11个、县81个。

(二)气候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在气候类型上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太阳辐射、季风环流和地理因素影响,山西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冬夏气温悬殊、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山西各地年平均气温介于4.2-14.2℃之间,总体分布趋势为由北向南升高,由盆地向高山降低;全省各地年降水量介于358-621毫米之间,季节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相对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且省内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

二、自然资源(一)矿产资源山山西省已发现的矿种达120种,其中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63种。

资源储量居中国第一位的矿产有煤层气、铝土矿、耐火粘土、镁矿、冶金用白云岩等5种。

山西省省情

山西省省情

第一节地理概貌一、山西简介山西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

春秋时期,大部分地区为晋国所有,所以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因而又称“三晋”。

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300万人,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

省会是太原。

二、人口3374.55万人(2006年底抽样统计)。

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451.39万人,占总人口的43.0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923.16万人,占总人口的56.99%;男性为1725.49万人,占总人口的51.13%;女性为1649.06万人,占总人口的48.87%,性别比为104.63。

三、自然地理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

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

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境界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以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

山西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2000米之间。

最高点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山西表里山河,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大部分为山区和丘陵。

东界太行山,西有吕梁山,北亘北岳恒山、五台山,南耸中条山,中立太岳山。

五台山主峰叶斗峰海拔3058米,为华北最高峰。

中部由北而南分布有大同、忻州、太原、临汾、长治和运城等盆地。

主要河流有汾河、海河两大水系。

境内有大小河流100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240条,大于4000平方公里、河长在150公里以上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

山西省情知识点

山西省情知识点

山西省情知识点1、着力改善民生,推进五个全覆盖用两年时间在全省农村实现“五个全覆盖”即:●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村级卫生室全覆盖;●村通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2、八大产业:煤炭、焦化、冶金、电力、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和食品3、三个发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4、四条路子:一是走出能源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的路子。

二是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三是走出欠发达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子。

四是走出内陆省份对外开放的路子。

5、走出“四条路子”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在产业、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实现三个方面的跨越。

一是实现由煤炭大省向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大省的跨越。

二是实现由老工业基地向新型工业基地和精品原材料基地的跨越。

三是实现由自然人文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跨越。

6、“五大惠民工程”,分别是——●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做好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和“零就业”家庭等的就业、再就业工作。

●继续推进“百校兴学”工程,进一步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加大职业教育建设力度,加快太原大学、太原师专新校区建设进展,着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教育公平。

●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监督管理力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措施,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面启动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工作。

●抓好住房安居工程,加大城市居民棚户区、工矿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

7、山西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8、我省将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大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框架。

吕梁地区地区市情.山西省情doc

吕梁地区地区市情.山西省情doc

吕梁地区市情简介吕梁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西侧,东与太原市、晋中市相接,南与临汾市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与忻州市交界,因吕梁山脉纵贯全境而得名。

1971年建区,2003年撤地设市。

现辖2市10县1区,148个乡镇,12个街道办事处,3110个行政村,81个居委会。

总人口353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0.4%。

国土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1.8%,耕地面积732万亩。

吕梁是革命老区。

战争时期曾是晋绥边区首府所在地、革命圣地延安的东部屏障、红军东征的主战场。

1937年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吕梁,壮大革命队伍,建立革命组织。

贺龙同志率部曾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1年。

战争年代,吕梁人民养兵10万,牺牲1万,涌现出贺昌、张叔平、刘胡兰等革命烈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部《吕梁英雄传》是吕梁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真实写照。

吕梁是资源富区。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矿石、铝矾土、石英砂等40余种。

全市含煤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探明储量达1538亿吨,其中4#主焦煤属国家优质煤种,被誉为“国宝”,储量达62亿吨。

铁矿石探明储量9.87亿吨,占全省的29.41%,规模为全省之最。

铝矾土遍及11县市区,储量约10亿吨。

吕梁是全国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年产量达1.5亿公斤;全市优质核桃产量已达1500万公斤,汾阳市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之乡。

吕梁的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境内仅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窟寺、石刻、壁画等就有5014处,现代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133处,各类自然风景区11处。

有国家级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有集雄、奇、险、秀为一体的北武当山,有日本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悬中寺,有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的临县碛口古镇,有全国十大历史名村之一的临县西湾村,目前已形成黄河风情游、人文景观游、自然生态游等风格迥异、富有特色的旅游线路。

吕梁是贫困地区。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前,全市有贫困县9个,贫困乡镇128个,贫困村2632个,贫困人口110万。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资料 地方概况与国情社情

山西事业单位考试资料 地方概况与国情社情
第一部分 地方概况与国情社情
公共基础知识
第一章
山西省情
高频考点词条
省情概况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曰气候曰自然资源曰旅 游资源
山西 省情
历史人文 山西特产 城市简介
民间艺术曰节日风俗 汾酒曰竹叶青酒曰醋 太原市曰大同市曰临汾市
考点深度解析
第一节 省情概况
一尧自然环境与资源
渊一冤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山西省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遥 位于黄河中游东岸袁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遥 省境四周山环
次分布区袁是森林分布面积较大的地区曰北部和西北部是温带灌草丛和半干旱草原分布区袁森林植被
较少袁优势植物是长芒草尧旱生蒿类和柠条尧沙棘等遥 山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袁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南 山
方红豆杉袁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连香树尧翅果油树尧水曲柳尧核桃楸尧紫椴等遥 野生药用植物有 员园园园 多
西 省
种袁广泛分布在丘陵山地袁比较著名的有党参尧黄芪尧甘草尧连翘等遥
专 用
流程 怨远愿 公里遥 汾河是山西境内第一大河袁干流全长 远怨源 公里遥 山西属于黄河水系的较大河流有汾河尧 教

3
公共基础知识
沁河尧丹河尧涑水河尧三川河袁属于海河水系的较大河流有桑干河尧滹沱河尧浊漳河尧清漳河遥 黄河流域在 山西境内的面积有 怨苑员猿愿 平方公里袁占全省总面积的 远圆豫曰海河流域在山西的流域面积 缘怨员猿猿 平方公 里袁占全省总面积的 猿愿豫遥 主要特点是河流较多袁但以季节性河流为主袁水量变化的季节性差异大遥 以 径流量和开发条件比较袁清漳河尧沁河尧滹沱河尧浊漳河的条件较为优越袁水能蕴藏量占到全省的 愿园豫耀 怨园豫遥 山西省的主要水资源量由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组成袁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当地降水遥 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及水文下垫面条件的差异袁在地域上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袁总的趋势是由东南向 西北递减遥 山西是全国水资源贫乏省份之一遥

山西省省情

山西省省情

山西省省情一、概况山西地处华北地区西部,黄土高原东翼,总面积为15.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境界轮廓略呈现由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皆以涛涛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内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

芮城西河度文化与云南的元谋猿人属于同期,说明在250万年以前,山西已经有了最早的原始人类。

在山西境内共有旧石器遗址200多处,新石器遗址500多处,考古资料表明,约在10万年以前,在汾河两岸和现在的大同、朔州一带,已经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

约在28000年以前,以原始共产制经济为特点的母系氏族公社已经确立。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原始公社的传说,部落联盟中尧、舜、禹都在山西境内建过都“尧都平阳(今临汾市)、舜都蒲坂(今永济县)、禹都安邑(今夏县)”,现在临汾城南还有尧庙,城东有尧陵,沁水以南有舜王坪。

《禹贡》说夏禹治水“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龙门又叫禹门口,在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

春秋时期,山西境内主要的诸侯封国是“晋”。

公元前453年发生了晋阳之战,赵、魏、韩三家联合消灭了智氏,三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所以山西又称“三晋”。

隋末,任隋韩河东道抚尉太原留守职务的李渊,在他儿子李世民和晋阳令刘文静等策划下,从太原起兵3万反隋,建立唐朝,把晋阳城定为北都。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为晋国,故简称晋。

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400多处。

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

其中,以我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南禅寺。

集北魏至清代多种建筑为一体的佛光寺及显通寺,塔院舍利塔最为有名;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悬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惊险奇特著称;太原的晋祠是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的游览胜地;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芮城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道观建筑群,宫内壁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珍品;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情知识:
1、山西发展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赶超发展为战略,以跨越发展为目标,推动又好又快发展。

2、山西省产业结构不合理,究其原因:一是能源重、化工轻;二是采冶重、制造轻;三是生产重、服务轻;四是材料重、加工轻。

3、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是对原有发展的扬弃,是一个整合、提升、深化、创新的过程,是发展的发展。

4、我省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定位是,以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为基础,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早日建成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

5、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是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这是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

6、所谓工业新型化,从趋势上讲,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从粗放能耗型增长到集约节能型发展的工业化;从驱动上讲,是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工业化;从产业上讲,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从形态上讲,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的工业化;从经济学角度讲,是投入产出比高、经济效益好、增长速度快的工业化;从目标上讲,是落后生产力得到淘汰,先进生产力得到发展,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工业化。

7、山西的优势在煤,山西的潜力和希望也在煤。

所以我们要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

8、工业新型化的七条路径:路径之一是围绕传统产业实行循环化,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

路径之二是围绕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实现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的转变。

路径之三是围绕煤炭运销形成的巨大运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经济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路径之四是围绕煤焦冶电等高耗能产业的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实现环境压力向发展动力的转化。

路径之五是围绕能源资源优势做大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把一个优势变成两个乃至多个优势。

路径之六是围绕煤炭及关联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路径之七是围绕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发展步伐,培育新的经济支撑点。

9、做大做强我省的文化旅游产业要做到:大片大作大戏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

10、农业现代化:山西不是粮食大省,农业之长在特色。

要坚持农业产业化这个主题。

要突出县域工业化这个核心。

要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个基础。

要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

11、市域城镇化:我省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加快期、关键期。

“一核一圈三群”的格局。

“一核”即由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一圈”即太原大都市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离柳中城镇组群的大都市圈;“三群”,一是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中部城镇群,二是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中部城镇群,三是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

12、城乡生态化:努力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
13、解放思想: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守成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
14、实现发展转型,关键是干部要转型;干部转型,首先是思想要转型
15、领导干部要做到以下六点:一要有世界的眼光,二要有战略的思维,三要有“结合”的本领,四要有敢闯的勇气,五要有学习的自觉,六要有高尚的操守。

16、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已成定局。

17、转型跨越发展,实质是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山西的具体体现。

18、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巨大成绩,但是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左右,在全国和中部地区居靠后位置。

到2016年有一批市县实现全面小康,全省总体实现程度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19、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总体战略,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龙头,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创新创业,以煤为
基、多元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团结带领全省党员干部群众,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20、新山西的七个新:经济总量有新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排位前移)。

产业发展有新体系。

区域发展有新格局(城镇化率接近60%)。

民生福祉有新水准(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以上和1万元以上,一批县(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基本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的县,现有贫困人口一半以上实现脱贫)。

社会管理有新作为。

生态环保有新局面。

发展环境有新气象。

21、2010年12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我国设立的第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也是全国第1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转型期初步设定为10年,从2011年到2015年,经过5年实践,初步建立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巩固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初步建立以煤和煤炭加工转化为基础,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旅游和现代物流等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60%;到2020年,
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全国重要能源基地战略地位全面提升,现代煤化工等非煤产业比重大幅提高,多元化产业体系形成。

在转型发展上,国家允许山西“先行先试”,体现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等多方面。

具体为,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政策、财税体制改革、煤炭行业资源税从价征收试点、完善采矿权市场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深化金融改革、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等方面。

22、全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核心在转型,根本在改革,关键在实践。

23、推进工业新型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一要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

二要提升传统产业循环率。

三要提升新兴产业占比率。

四要提升节能减排率。

五要提升科技贡献率。

24、推进农业现代化,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一是把确保农民收入翻番作为核心任务(在山老区实施“一村一井”工程,发展“五小”水利,使农业人口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

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重点解决6000余个低收入村的农民收入翻番问题。

)二是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主攻方向(建设1万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6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深入推进“513工程”,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基础上建设特色农产品强省;打造20个以上中部和全国百强县;每年推进100个新农村连片示范区、3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省农村都达到重点村建设标准)。

25、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生态并重。

26、重视资源的交换价值,利用地下地上优势资源换市场、换技术、换资本、换项目,形成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机制,“四位一体”抓好项目的储备、签约、落地、建设,吸引更多有利于转型的生产要素进入山西。

27、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超过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左右。

28、两年内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人民,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覆盖所有从业人员,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29、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占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

30、实施“党员干部读书工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学习中提高理论水平,提升思想境界,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综合素质。

31、狠刹闲话生非的不良风气,拉拉扯扯的庸俗风气,吃拿卡要的恶劣风气。

32、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们要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件是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33、2011年12月确定为“全省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月”(以下简
称“教育整顿月”)。

集中一个月时间,以“正风肃纪、创优环境”为主题,以加强教育为基础,以典型示范为引导,以正风肃纪为手段,以健全制度为重点,在全省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一次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

34、山西全省总面积15.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19位。

35、山西最高峰为五台山的北台叶斗峰,海拔为3058米;最低点在垣曲县境内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仅180米。

36、山西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37、山西境内有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河东煤田、沁水煤田、霍西煤田等六大煤田。

38、山西保留有全国70%的地面古建筑,居全国之首。

39、黄河壶口瀑布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全国第二大瀑布。

40、山西迄今为止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年之久。

41、全省有55个民族,没有塔塔尔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