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鲁科版选修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word教案1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1节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案1鲁科版选修3_2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1节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案1鲁科版选修3_2](https://img.taocdn.com/s3/m/336d6d3849649b6649d747d4.png)
第1节感应电流的方向
例2、假定导体棒AB向右运动,试用楞次定律半段感应电流的方向?
做了一下练习,我们来总结一下应用楞次定律
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
(1)明确穿过闭合电路原磁场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课后思考题:让磁铁穿过线圈,感应电流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小结
1、实验探究磁通量变化与感应电流方向的关系
2、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3、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步骤:
(1)明确穿过闭合电路原磁场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3)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反思。
感应电流的方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图文.doc
![感应电流的方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图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b1b5f8558762caaedc33d414.png)
第三节感应电流的方向——第一课时宜春一中物理组教材: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选修3-2)一、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倡导教学方式从“教师教授、学生接受”向“自主学习”、“重视科学探究”转变。
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上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和生活现象开始,探索和认识物理知识,研究方法以及科学观点,并以此联系实际,扩展视野,观察更广阔的自然与社会。
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教学内容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培养追求真、善、美的健全人格。
本节釆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从有趣的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参与到讨论中来,确定要探究的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变化间的关系的(在实验中,通过自行绕制的线圈,让学生可以清晰、快速判断线圈绕向和感应电流流向,使得这一难点得以突破)。
生一起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传感器,对实验结论进行验证,进而得到楞次定律的表述。
最后引导运用楞次定律分析实例,加深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并结合楞次定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物理知识在社会中的应用。
二、分析教材“感应电流的方向”这一节研究的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其涉及的因素多(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线圈绕向、电流方向等),关系复杂;二是规律比较隐蔽,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
如果不明确指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势必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影响学生对该定律的理解。
因此,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较大的难度。
本节内容是以电流、磁场等知识为基础,又为以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奠定了基础,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分析学生在学习这节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掌握了“磁生电”的基本实验方法。
在上一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中,学生不难发现感应电流有方向区分,对感应电流方向的确定产生了兴趣。
鲁科版选修(3-2)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word教案
![鲁科版选修(3-2)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ca5a7e783e0912a2162afb.png)
《第二节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案设计 吉林省柳河县职教中心 黄志芳一.教材的分析:(一)教材的职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全国中等教育教材《电工基础》第六章《电磁感应》中的第二节,第一节主要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本节学习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两个法则——右手定则、楞次定律。
本节是这一章的关键,也是交直流问题的过渡,有着承上启下、桥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掌握右手定则和楞次定律并会运用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 理解楞次定律的实质,右手定则是楞次定律的特殊情况。
(3)能用能量,相对运动等方面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的演示、思考、分析、练习、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客观的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德育目标: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念教育,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严谨的学风。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楞次定律与右手定则的推导与应用,难点是楞次定律的推导过程。
二.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探究式教学本节课先以实验引入课题、再以动画课件的演示把抽象的具体化,让学生观三.教学程序:1.复习提问:思考题:1、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什么是感应电流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复习旧知识,稳定学生上课情绪)2.引入课题:按图1实验,可以看到能产生感应电流,但方向这样判断? (在确定感应电流的存在后,提出新问题以便引入新课。
)3.讲授新课:(由于实验的效果不是太明显,又利用磁铁N 极向下插入的动画课件来分析实验)演示:如图3,当磁铁N 极向下插入线圈时,引导学生思考观察:①磁铁N 极(即原磁场)方向向哪?(向下)②穿过线圈中的磁通量(即磁场线条数)如何变化?(增加) ③电表指针向哪偏?(向负柱)④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如何?(看绕向) ⑤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向哪?(上N 下S )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吗?(相反)⑦感应电流的磁场对磁铁(即原磁场)的靠近是吸引还是排斥?(排斥,即阻碍原磁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增加) N 图1 N图3 N图4(再次利用磁铁N 极向上抽出的动画课件来分析实验)演示:如图4:当磁铁N 极向上抽出时,引导学生思考并观察:(利用以上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填写下列表格)实验分析:(填写表格后,老师做出下列结论)不论N 极插入还是抽出,不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大还是变小,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高中物理第2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1节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案鲁科版选修1(1)
![高中物理第2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1节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案鲁科版选修1(1)](https://img.taocdn.com/s3/m/cffe1a2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2.png)
第 1 节感觉电流的方向1.感觉电流的磁场总要阻挡惹起感觉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也是判断感觉电流方向的依照。
2.阻挡不是阻挡,也不必定是相反,不过延缓了磁通量变化的过程。
3.判断切割类感觉电流方向用右手定章:张开右手,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导游体运动方向,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觉电流的方向。
4.楞次定律的三种广义描绘:阻挡原磁通量变化 ( 增反减同 ) 、阻挡导体相对运动 ( 来拒去留 ) 、阻挡面积变化 ( 增减少扩 ) 。
一、研究感觉电流的方向1.实验研究将螺线管与电流计构成闭合回路,分别将条形磁铁的N 极、 S 极插入、抽出线圈,如图2- 1- 1 所示,记录感觉电流方向。
图 2-1- 12.实验记录图号磁场方向感觉电流方向感觉电流的概括总结(俯视)磁场方向甲向下逆时针向上感觉电流的磁场阻挡磁通量乙向上顺时针向下的增添丙向下顺时针向下感觉电流的磁场阻挡磁通量丁向上逆时针向上的减少3.实验结论(1)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添时,感觉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2)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觉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
二、楞次定律1.内容感觉电流的磁场总要阻挡惹起感觉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理解当磁铁凑近导体线圈上端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添,感觉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因为同名磁极互相排挤,阻挡磁铁相对线圈向下运动;当磁铁远离线圈上端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感觉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因为异名磁极互相吸引,阻挡磁铁相对线圈向上运动。
三、右手定章1.内容张开右手,让拇指与其余四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使拇指与并拢的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下手心,使拇指指导游体运动的方向,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觉电流的方向。
2.合用范围合用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觉电流的状况。
1.自主思虑——判一判(1)决定感觉电流方向的要素是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的大小。
( ×)(2)决定感觉电流方向的要素是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的变化状况。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1节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案鲁科版选修3_2
![2020_2021学年高中物理第二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1节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案鲁科版选修3_2](https://img.taocdn.com/s3/m/ddafbb17f705cc1754270963.png)
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一)——楞次定律一、教材分析电磁感应作为联系电场和磁场的纽带,不仅是学过的电场和磁场知识的综合和扩展,也是以后学习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
本节教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多个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得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
二、学情分析本班为学校C类班级,学生基础一般,在接受“楞次定律”这一新鲜事物时,肯定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因而,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理解“楞次定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我们的教学就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学进程就要受到学情的控制。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把《感应电流的方向》分成两个课时,用学生多做实验的手段来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
(2)能初步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
(3)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是相符的。
(4)理解楞次定律中“阻碍”二字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探索和总结出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2)通过实验教学,感受楞次定律的实验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总结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学会由个别事物的个性来认识一般事物的共性的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应用楞次定律(判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难点】理解楞次定律(“阻碍”的含义)【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具准备】灵敏电流计,线圈(外面有明显的绕线标志),导线若干,条形磁铁,线圈【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1、要产生感应电流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答: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2、磁通量的变化包括哪情况?答:根据公式Φ=BS sinθ(θ是B与S之间的夹角)可知,磁通量Φ的变化包括B的变化,S的变化,B与S之间的夹角的变化。
高中物理_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ca93a1f551810a6f4248699.png)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感应电流的方向》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主体服务的。
而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基础不一,知识水平和认识水平不同,在接受“楞次定律”这一新鲜事物时,肯定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因而,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理解“楞次定律”,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我们的教学就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我们的教学进程就要受到学情的控制。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事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比如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等)应采取什么措施,用什么样的手段来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比如说重点班级和普通班级、基础好与基础差等,要事先有一定的了解,做到胸中有数。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感应电流的方向》效果分析“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传统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楞次定律→讲解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
这样学生还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即使学会了,也不能算会学。
而且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难以得到进一步培养,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分析归纳方法由于涉及相关因素太多,学生找出规律较为困难。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本节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巩固练习”这样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互相启发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思想方法,受到教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练习题的设计紧密联系本节课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习题的编排,体现由易到难得层次性,选取的素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材分析1.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电磁感应作为联系电场和磁场的纽带,不仅是学过的电场和磁场知识的综合和扩展,也是以后学习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方案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94c5cb376baf1ffd4fad4e.png)
第二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一、教学设计思路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主要用于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材重在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而在探究的细节和过程上,留给了教师和学生广阔的思考设计空间,有助于发现方法,激发思维。
从教材内容来看,楞次定律将学生知识范围内有关“场”的概念从“静态场” 过渡到“动态场”,而且它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识规律,楞次定律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
由学生主动设计实验,并动手操作,集体讨论,在实验中观察感应电流方向与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但是得不出确切结论,这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把只观察感应电流的方向转变为观察感应电流的磁场,将楞次定律的认知难度大大降低,学生可自主讨论出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具体关系,这样分化了难点,降低了学生学习楞次定律的难度,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通过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2、通过实验过程的回放分析,体会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二字的含义,感受“磁通量变化”的方式和途径(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实验,体验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存在方向问题。
2、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实验方案,并动手操作。
3、结合实验现象,自主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运用多媒体手段,在对静态动态展示的物理过程进行综合观察分析中,在对物理结论的肯定又否定中,认识科学发现过程的艰难曲折,渗透对学生进行意志力的培养;2、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气氛中探究交流,互相配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感应电流的方向》优秀教案(鲁科选修)
![《感应电流的方向》优秀教案(鲁科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043a6ea0d5bbfd0a78567365.png)
第1节《感应电流地方向》学案[要点导学]1.要正确理解楞次定律中地“阻碍”两字地意思:(1)阻碍不是阻止.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地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阻碍原磁场地减弱,但原磁场毕竟还在减弱.在直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地出现一定阻碍切割磁感线地运动,但不是阻止这种运动,因为这种运动还在进行.(2)阻碍不一定是反抗,阻碍还可能有补偿地意义.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地磁场就补尝原磁场地磁通量地减少.这里关键是要知道阻碍地对象是磁场地变化,阻碍地对象不是磁场.(3)阻碍是能量守恒地必然结果,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克服感应电流地阻碍作用做多少功就有多少其它形式地能转化为感应电流地电能.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地四个步骤.(1)明确原磁场地方向;(2)明确穿过闭合回路地磁通量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3)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地磁场方向;(4)利用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地方向.[范例精析]例1如图所示,当长直导线中电流减小时,两轻质闭合导体环a 、b 将如何运动?解析:当长直导线中地电流减小时,它在其周围产生地磁场将减弱,两导体环中地磁通量亦将减少.因而,两环中产生感应电流地原因都是穿过其中地磁通量在减少,所产生地感应电流地结果必将“反抗磁通量地减少”.又因越靠近直导线处,磁场越强,所以,导体环a 和b 都向直导线靠近.即a 环向右移动,b 环向左移动.拓展:本题中如果两环地平面与长直导线垂直,则无论长直导线中地电流如何变化环中地磁通量都不变化,环中均无感应电流,两环均不会因长直导线中地电流变化而运动.例2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从线圈上方落下,试问,在磁铁接近线圈和离开线圈地两过程中,其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g地关系分别如何?解析:当磁铁在上方落下接近线圈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地原因是二者相互接近,其中所产生地感应电流地磁场必然将“阻碍二者地相互接近”.因而,它们间产生斥力,磁铁下落地加速度必小于g.当磁铁离开线圈继续下落时,产生感应电流地原因则是二者相互远离,此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地磁场必然是“阻碍二者相互远离”,因而,它们间产生引力,故磁铁下落地加速度小于g.拓展:上述地结论与磁铁地极性无关.由于磁铁都有两个极,所以在磁铁穿过线圈地过程中线圈中地电流一定会改变方向.假如磁铁先是N极插入则感应电流使线圈地上端出现N 极,等到磁铁穿出线圈离开时一定是S极远离线圈,感应电流在线圈地下端产生N极,这时地电流方向肯定与前述地电流方向相反.例3图中A是一个边长为L地方形线框,电阻为R,今维持线框以恒定地速度v沿x轴运动,并穿过图中所示地匀强磁场B区域.若以x轴为正方向作为力地正方向,线框在图示位置地时刻作为时间地零点,则磁场对线框地作用力F随时间t地变化图线为()解析:线框刚进入磁场时它右边地一条边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磁场对线框地作用力F阻碍线框向右地运动,磁场对线框地作用力F向负X轴方向;线框全部进入磁场开始磁通量不变,无感应电流磁场对线框地作用力F=0,线框地右边地一条边出了磁场,它地左边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磁场对线框地作用力F还是向负X轴方向,所以磁场对线框地作用力F总是阻碍线圈A地运动,总是向负X轴方向,所以正确答案是B.拓展:本题从相对运动地角度分析更加简单,磁场对线框地作用力F总是阻碍线框A 向X轴正向运动,所以在有感应电流地时间内磁场对线框地作用力F都向负X轴方向.[能力训练]1、如图中矩形线框ab边长l1=20cm,bc边长l2=10cm,电阻为20Ω,置于B=0.3T地匀强磁场中,磁感线方向与线框平面垂直,若用力拉动线框,使线框沿图中箭头方向以v=5.0m/s地速度匀速运动,求在把线框从如图位置拉出磁场过程中,通过导体回路某一截面地电量是多少?在此过程中外力做功是多少焦耳?3×10-4C,4.5×10-5J2、如图,水平金属滑轨MN与PQ平行,相距d=0.4m,电阻R=1Ω,匀强磁场地磁感强度B=2T,其方向垂直矩形平面MNQP且向外,金属棒ab与MN垂直,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滑轨向右匀速移动,此时电压表地示数为U=0.5V,若ab棒与两滑轨接触点之间棒地电阻为r=0.2Ω,其余导体电阻不计,试求:(不计摩擦)⑴ab棒移动地速度v地大小;⑵在时间t=2s内拉力F 所做地功.0.75m/s 0.6J3、如图所示地一个导体回路内,连接着一个电容器C,若有一垂直穿过回路平面地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正在减小,则电容地上极板带何种电荷?负电4、一个由导线组成地矩形线圈长为2L,以速率v匀速穿过有理想界面地宽为L地匀强磁场,如图所示.图乙中地哪幅能正确地表示矩形线圈内地电流随时间变化地关系?简述理由.C能正确表示线圈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地规律;线圈地右边匀速切割磁感受线和线圈地左边切割磁感受线地过程时电流地大小不变,但方向相反,一圈不切割磁感线时无感应电流.5、如图所示,让线圈A自由落下,并通过一段有足够长地匀强磁场地空间,试定性讨论线圈运动地加速度变化情况.(不考试空气阻力)进入磁场开始a先减小,全部进入磁场后a=g,移出磁场时a减小,移出磁场后a=g.6、如图所示,一个水平放置地矩形闭合线框abcd,在水平放置地细长磁铁极中心附近落下,下落过程中线框保持水平且bc边在纸外,ad边在纸内.它由位置甲经乙到丙,且甲、丙都靠近乙.在这下落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地方向为(B )A.abcdaB.adcbaC.从位置甲到乙时,abcda,从位置乙到丙时adcbaD.从位置甲到乙时,adcba,从位置乙到丙时abcda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eUts8。
2021鲁科版选修第一节《磁生电的探索》word教案1
![2021鲁科版选修第一节《磁生电的探索》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bb100e2a32d7375a5178060.png)
第一节2021鲁科版选修第一节《磁生电的探索》word教案1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明白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觉相关的物理学史;(2)明白电磁感应、感应电流的定义。
(3)明白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4)会使用线圈以及常见磁铁完成简单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领会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观看实验、分析论证、归纳总结等要素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会科学家对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某些猜想在科学发觉中的重要性;(2)以科学家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鼓舞自己。
教学重点:明白与电流磁效应和电磁感应现象的发觉相关的物理学史。
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巨历程。
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艰巨历程。
培养不怕失败、勇敢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摸索,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运算机、投影仪、录像片。
教学过程:一、电磁感应的探究历程1、奥斯特梦圆“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奥斯特发觉电流磁效应的内容。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摸索并回答:(1)是什么信念鼓舞奥斯特查找电与磁的联系的?在这之前,科学研究领域存在如何样的历史背景?(2)奥斯特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奥斯特面对失败是如何样做的?(3)奥斯特发觉电流磁效应的过程是如何样的?用学过的知识如何说明?(4)电流磁效应的发觉有何意义?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结合摸索题,认真阅读教材,分成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法拉第心系“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法拉第发觉电磁感应的内容。
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摸索并回答:(1)奥斯特发觉电流磁效应引发了如何样的哲学摸索?法拉第持如何样的观点?(2)法拉第的研究是一帆风顺的吗?法拉第面对失败是如何样做的?(3)法拉第做了大量实验差不多上以失败告终,失败的缘故是什么?(4)法拉第经历了多次失败后,终于发觉了电磁感应现象,他发觉电磁感应现象的具体的过程是如何样的?之后他又做了大量的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他认为成功的“要领”是什么?(5)从法拉第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历程中,你学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体会。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案2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8c00df316edb6f1aff001f53.png)
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师的演示,让学生探索出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用实验的方法得到楞次定律的内容。
(2)通过典型题目的练习,让学生自己在练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应用楞次定律,进而转化为技能技巧,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分析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实验操作的乐趣,提高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养成探究物理规律的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理解楞次定律内容;2.理解楞次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相符合;3.会用楞次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楞次定律内容;2.会用楞次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3.理解:磁通量的变化、磁通量的多少、原磁通量,原磁通量的变化、阻碍与阻止;[教学器材]:演示电流计、学生电流计、线圈(导线有绕向标志)、条形磁铁,导线[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提问2.磁铁怎样才产生感应电流?提问3.上面实验中,线圈中的磁通量发生怎样的变化?(二)新课教学1.引出课题:演示22页图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得出结论:感应电流方向不同,但有规律;2.学生讨论问题:(1)电流方向是否只与磁铁插入和拔出有关?(2)磁铁在线圈中的磁通量和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分别如何变化?(3)线圈中感应电流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力如何?3.学生回答问题,帮助学生总结规律:(1)电流方向是否只与磁铁插入和拔出有关?(2)磁铁在线圈中的磁通量和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方向关系分别如何变化?(3)线圈中感应电流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力如何?(1)条形磁铁移近螺线管①确定线圈所在区域磁场分布,及磁场方向;(判断:原磁场方向向上,有向上的磁感线穿过螺线管)②确定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判断:当S极靠近螺线管时,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增加)③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判断:由于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磁通量的增加,因此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原来的磁场方向相反)④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013鲁科版选修(3-2)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word教案1
![2013鲁科版选修(3-2)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d70876f998fcc22bcd10dd2.png)
第二章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发现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手段:干电池、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
(一)基本知识1、实验(1)选旧干电池用试触的方法查明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明确:对电流表而言,电流从哪个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哪边偏转。
(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情况。
磁场方向不变,两次改变导体运动方向,如导体向右和向左运动;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
根据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分别确定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都有关系,感应电流的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则加以判定。
右手定则:伸开右手,让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从手心进入,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其余四指指的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3)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情况:实线箭头表示原磁场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鲁科版高二物理3 2感应电流的方向学案
![鲁科版高二物理3 2感应电流的方向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fa8f8dfe4733687f21aaad.png)
班级:姓名:
科学在于探索 1
感应电流的方向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探究实验总结出楞次定律
2、理解楞次定律并初步应用来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3、知道右手定则及简单应用
二、知识储备:1、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定则) 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三、学习过程:
动手实验、总结规律
利用所给仪器,探究闭合电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的关系。
1、探究实验,填写表格:
2、楞次定律
(1)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
(2)思考讨论:在楞次定律中
①谁起阻碍作用?阻碍的是谁?
②“阻碍”是阻止吗?
科学在于探
索 2
A
BC
D (3)楞次定律的另几种表述:
(4)尝试总结应用楞次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①
②
③
④
练一练:如上图,在长直导线电流向上,其附近有一个矩形线圈ABCD,线圈与导线
始终在同一个平面内。
线圈在导线的右侧向左平移时,请判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已知距离载流直导线较近的位置,磁场较强。
3、右手定则:
伸伸手、试一试
]
[例题]金属杆AB紧贴着固定的金属轨道向右运动,则闭合电路ABCD 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如何?
四、理论与实践班级:姓名:
科学在于探索 3。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学案
![2021-2022学年鲁科版选择性必修2 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d2774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c.png)
第1节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感应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2.理解楞次定律,会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3.理解右手定则,会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基础知识:一、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实验目标:1.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习利用电流计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实验器材电流计、干电池、开关、保护电阻、导线、螺线管、条形磁铁。
实验原理与设计如图所示,将磁铁的不同磁极插入、拔出螺线管,观察感应电流方向的变化。
通过分析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铁的磁场方向、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实验步骤1.先明确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通过电流计的电流方向的关系。
2.观察螺线管上漆包线的绕向。
3.将电流计与螺线管按上图连接好,依次完成以下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填入表中。
项目磁铁运动及电流方向相对运动情况感应电流在线圈中的方向数据处理项目现象及结论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
二、楞次定律1.实验现象分析将螺线管与电流表组成闭合回路,分别将条形磁铁的任一极插入、抽出螺线管,如图所示,记录感应电流方向。
(a) (b)当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当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
3.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三、右手定则1.内容: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线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如图所示。
2.适用范围:适用于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
重难点理解:一、楞次定律的理解1.因果关系闭合导体回路中原磁通量的变化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而感应电流的磁场的产生是感应电流存在的结果,即只有当闭合导体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才会有感应电流的磁场出现。
《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课件【物理鲁科版高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新课标)】
![《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课件【物理鲁科版高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d7544dd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d.png)
典例剖析
例2.某学生做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将电流计、线圈A和B、蓄电池、开 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它接通、断开开关时,电流表的指 针都没有偏转,其原因是___开__关__位__置__接__错____。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
相反
相同
相反
相同
一、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2)请写出实验结论 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
的方向相反; 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
的方向相同。
一、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5.讨论: 若磁铁不动、螺线管动,实验结果如何?若磁铁与螺线管一起
动,并保持相对静止,实验结果又如何? 分析:
A.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与原电流的方向相反 B.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与原电流的方向相同 C.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闭合电路内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 D.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线圈内的磁场方向相反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闭合电路内部原磁场的磁 通量的变化,故C正确;如果原磁场中的磁通量是增大的,则感应电流的磁场 方向就与它相反,来阻碍它的增大,如果原磁场中的磁通量是减小的,则感 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就与它相同,来阻碍它的减小,故A、B、D错误。
二、其他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电流计、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大螺线管、小螺线管、开 关、导线。
2.实验电路:
3.基本原理: 小通电螺线管相当于条形磁铁,通过开关的通断、滑动变阻器电阻的改 变,改变通过通电螺线管的电流,从而达到改变小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的目 的。
中正确的是(C )
增加增加减少减少逆时针俯视逆时针俯视顺时针俯视顺时针俯视相反相反相同相同一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2请写出实验结论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 第2章 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 第1节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案 鲁科版选修32
![高中物理 第2章 楞次定律和自感现象 第1节 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案 鲁科版选修32](https://img.taocdn.com/s3/m/e95c46c504a1b0717fd5ddee.png)
第1节 感应电流的方向一、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1.实验探究将螺线管与电流计组成闭合回路,分别将条形磁铁的N 极、S 极插入、抽出线圈,如图211所示,记录感应电流方向。
图2112.实验记录1.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也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依据。
2.阻碍不是阻止,也不一定是相反,只是延缓了磁通量变化的过程。
3.判断切割类感应电流方向用右手定则:伸开右手,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4.楞次定律的三种广义描述:阻碍原磁通量变化(增反减同)、阻碍导体相对运动(来拒去留)、阻碍面积变化(增缩减扩)。
3.实验结论(1)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2)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
二、楞次定律1.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理解当磁铁靠近导体线圈上端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由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阻碍磁铁相对线圈向下运动;当磁铁远离线圈上端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由于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阻碍磁铁相对线圈向上运动。
三、右手定则1.内容伸开右手,让拇指与其余四指在同一个平面内,使拇指与并拢的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使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2.适用范围适用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是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的大小。
(×)(2)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是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3)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4)感应电流的磁场一定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高中物理第章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第1节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选择性
![高中物理第章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第1节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第1课时学案鲁科版选择性](https://img.taocdn.com/s3/m/535144c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2.png)
第1节科学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第1课时)实验目标:1。
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习利用电流计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一、实验原理与设计如图所示,将磁铁的不同磁极插入、拔出螺线管,观察感应电流方向的变化。
通过分析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铁的磁场方向、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二、实验器材电流计、干电池、开关、保护电阻、导线、螺线管、条形磁铁。
三、实验步骤1.先明确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与通过电流计的电流方向的关系。
2.观察螺线管上漆包线的绕向.3.将电流计与螺线管按上图连接好,依次完成以下实验操作,记录观察到的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填入表中.项目磁铁运动及电流方向相对运动情况感应电流在线圈中的方向四、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过程中现象记录表格,逐项分析项目现象及结论相对运动情况感应电流在线圈中的方向原磁场方向Φ的变化情况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线圈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的关系2。
实验结论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当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
五、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首先明确线圈中电流的流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之间的关系。
2.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由于电流表量程较小,所以把一节干电池与电流表及线圈串联,且在电路中应接入限流变阻器R。
【例1】为判断线圈绕向,可将灵敏电流计G与线圈L连接,如图所示.已知线圈由a端开始绕至b端;当电流从电流计G左端流入时,指针向左偏转.(1)将磁铁N极向下从线圈上方竖直插入L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
俯视线圈,其绕向为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2)当条形磁铁从图中的虚线位置向右远离L时,指针向右偏转。
俯视线圈,其绕向为__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解析](1)磁铁N极向下从绕圈上方竖直插入L时,线圈的磁场向下且增强,感应磁场向上,且电流流入电流计左端,根据右手定则可知线圈顺时针绕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鲁科版选修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word教
案1
第一节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把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看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4)把握右手定则,并明白得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看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截了当参与物理规律的发觉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觉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独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楞次定律的获得及明白得;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利用右手定则判定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楞次定律的明白得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发觉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手段:干电池、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
(一)差不多知识
1、实验
(1)选旧干电池用试触的方法查明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明确:对电流表而言,电流从哪个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哪边偏转。
(2)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的情形。
磁场方向不变,两次改变导体运动方向,如导体向右和向左运动;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不变,改变磁场方向。
依照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形,分别确定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都有关系,感应电流的方向能够用右手定则加以判定。
右手定则:伸开右手,让拇指跟其余四指垂直,同时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从手心进入,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其余四指指的确实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3)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情形:
实线箭头表示原磁场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分析:
(甲)图:当把条形磁铁N极插入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
(乙)图:当把条形磁铁N极拔出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
(丙)图:当把条形磁铁S极插入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
(丁)图:当条形磁铁S极拔出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
通过上述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凡是由磁通量的增加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一定阻碍原先磁通量的增加;凡是由磁通量的减少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一定阻碍原先磁通量的减少.在两种情形中,感应电流的磁场都阻碍了原磁通量的变化。
2、实验结论: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如此的方向,确实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说明:对“阻碍”二字应正确明白得.“阻碍”不是“阻止”,而只是延缓了原磁通的变化,电路中的磁通量依旧在变化的.例如:当原磁通量增加时,虽有感应电流的磁场的阻碍,磁通量依旧在增加,只是增加的慢一点而已.实质上,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二字,指的是“抵抗着产生感应电流的那个缘故。
”
3、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步骤(四步走)
(1)明确原磁场的方向;
(2)明确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增加依旧减少;
(3)依照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4)利用安培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推论:
当导线切割磁感线时可用右手定则来判定,即大拇指与四指垂直,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大拇指指向导线的运动方向,则四指的指向为感应电流的方向。
5、例题分析
例1、在匀强磁场中放一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跟大
线圈M相接,如图,导轨上放一根导线ab,磁感线垂直于导轨
所在平面。
欲使M所包围的小闭合线圈N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
应电流,则导线的运动情形可能是
A.匀速向右运动
B.加速向右运动
C.减速向右运动
D.加速向左运动
例2、如图,水平地面上方有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电场竖
直向下,磁场垂直纸面向里,半圆形铝框从直径出于水平位置时开
始下落,不计阻力,a、b两端落到地面的次序是()
A.a先于b
B.b先于a
C.a、b同时落地
D.无法判定
例3、如图,电容器PQ的电容为10μF,垂直于回路的磁场的磁感应
强度以5⨯10-3T/s的变化率平均增加,回路面积为10-2m2。
则PQ两极
电势差的绝对值为 V。
P极所带电荷的种类为,带
电量为 C。
6、练习与作业
1、一根沿东西方向的水平导线,在赤道上空自由落下的过程中,导线上各点的电势()
A.东端最高
B.西端最高
C.中点最高
D.各点一样高
2、如右图,匀强磁场垂直于圆形线圈指向纸里,a、b、c、d为圆形
线圈上等距离的四点,现用外力作用在上述四点,将线圈拉成正方形,
设线圈导线不可伸长,且线圈仍处于原先所在的平面内,则在线圈发
生形变的过程中()
A.线圈中将产生abcd方向的感应电流
B.线圈中将产生adcb方向的感应电流
C.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先是abcd,后是adcb
D.线圈中无感应电流
3、如右图,一平均的扁平条形磁铁的轴线与一圆形线圈在同一平面内,磁铁中心与圆心重合。
为了在磁铁开始运动时在线圈中得到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磁铁的运动方式应是()
A.N极向纸内,S极向纸外,使磁铁绕O点转动
B.S极向纸内,N极向纸外,使磁铁绕O点转动
C.使磁铁在线圈平面内绕O点顺时针转动
D.使磁铁在线圈平面内绕O逆时针转动
4、如右图,ab是一个可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转动的闭合距形导线框,E是电源,当滑线变阻器R的滑片P自左向右滑行时,线框ab将()
A.保持静止不动
B.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C.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D.发生转动,但电源极性不明,无法确定转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