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励志故事
潘石屹创业的故事_作文素材
潘石屹创业的故事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潘石屹创业的故事,感谢您的阅读!
来自西北贫困农村的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石油管道学院录取,毕业后又顺利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
在那里,他的聪明能干深得领导的赏识,并被确定为“第三梯队”。
很多人都羡慕他,说他“鲤鱼跳龙门”,是个幸运儿。
但是,一张普通的办公桌却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一天,单位里新来了一名女大学生,热心的他帮着去领办公桌,没想到,女大学生竟然挑了一个多钟头都没有挑好。
他有点发急,就说,差不多就算了,不就是一张办公桌嘛!至于这样认真吗?结果对方却一本正经地说:“小潘你知道吗,我刚毕业分来,这张办公桌有可能要陪伴我一辈子呢!”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句话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震动:难道自己这一生将与一张办公桌共同度过吗?以后他只要一想到一张办公桌将要陪伴自己一辈子,就感到不寒而栗。
为此,他毅然地离开了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机关生活,也主动打碎了当时人人艳羡的“铁饭碗”,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开始了自己全新的创业历程。
他是如今鼎鼎大名的地产大鳄——潘石屹。
生活就是这样,也许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将改变我们许多人的一生。
潘石屹价值千万的故事
潘石屹价值千万的故事
潘石屹是一位出生在中国江苏省的普通农民。
他从小就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能够看出普通石头中的价值。
潘石屹的父亲曾经花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去寻找价值高的石头,但是他都没能找到。
有一次,潘石屹和他父亲去一个石头摊子,他父亲买了一块普通的石头,当潘石屹看到这块石头时,他立刻说这块石头有价值,并且可以卖得很高。
潘石屹的父亲没有相信他,但是他还是把这块石头带回家,交给了当地的一位石头专家。
经过仔细检查,这位专家发现这块石头确实是一块珍稀的石头,价值千万。
潘石屹的父亲当时就惊呆了,他们家的财富瞬间就发生了变化,潘石屹也因此成为了当地的名人。
他的故事也被传到了全国,他也成为了中国著名的石头专家。
潘石屹的故事证明,有时候,一块普通的石头也可以带来惊人的价值,只要有眼力和耐心,就可以发现它的价值。
创业人物故事:潘石屹:全部身家只剩80块文案
潘石屹:全部身家只剩80块
●从铁丝网下面爬进深圳开始创业
1988年春节一过,潘石屹变卖全部家当,连睡觉用的棉被也一并卖掉了,毅然辞职南下深圳。
当潘石屹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只剩下80多块钱,这便是多年后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
由于没有特区通行证,潘石屹还不能直接进深圳。
无奈之下,潘石屹还得在这笔少得可怜的“创业资本”中拿出50元找“蛇头”带路,从深圳海关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里偷偷爬进了深圳特区。
●自荐海南当厂长,发电机一月被偷三次
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个砖厂,潘石屹出任厂长。
管理起来却不容易。
“小偷经常光顾,夜里提供照明的小发电机一个月内被偷过三次。
”
“人刚刚躺下,电灯突然灭了,那肯定是发电机被偷了,于是便狂追,直到小偷抬不动了、弃机而逃。
”
“更麻烦的是民工情绪问题,有一天,潘厂长正在自己的卧室(一个废弃的水塔里休息),突然一块砖头破窗而入,水塔下面,聚集了上百位谈工资的民工。
“想跑都跑不了,只能硬着头皮下去跟他们谈!”。
潘石屹创业成功之路的励志故事
潘石屹创业成功之路的励志故事潘石屹,男,1963年11月14日出生于甘肃天水,著名地产商,SOHO中国的董事长,公司掌管着在中国的商业地产领域的开发业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潘石屹创业成功之路的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潘石屹早年工友李勇回忆潘石屹创业成功之路。
这是一段多年前的回忆录,按说早已不算新闻。
但这个与亿万富翁潘石屹有关的故事,却揭示了“富人之所以为富人,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秘密。
对广大创业者来说,其中的启示永不过时。
讲述这段回忆录的是一个叫李勇的打工汉。
26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头边关相识,走深圳、闯海南,一起挑过砖,成了一对共患难的“苦友”。
然而,如今的李勇仍然辗转各地打工,而潘石屹早已成为SOHO中国董事长,2013年,他与妻子张欣的身家高达36亿美元。
钻过铁丝网搬砖李勇是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人,高中文化。
1987年2月,21岁的他到广州打工,可一直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
7月底的一天,他到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碰运气,却没有边防证过关。
他在南头关口徘徊时,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拉着他找了个“蛇头”,各交了50元后,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了过去。
李勇当时还心痛花了50元钱,同伴却兴奋叫道:“深圳,我潘石屹来了!”李勇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大他三岁的潘石屹是甘肃天水人,居然是从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闯深圳的!两人越聊越投缘,很快就以兄弟相称。
一个多星期后,两人只剩下5元钱,仍没找到工作,只得到布吉镇一家工地挑砖,每天10元,晚上加班每小时1元。
一个月后,两人领到了350元工资,潘石屹决定离开。
李勇恋恋不舍:“一年可以存好几千元呢!”潘石屹劝他:“老弟,只要我们找到更好的机会,不要说几千元,就是几万元,也不值一提!”李勇这才决定跟潘石屹走。
推销电话机的纸条1987年11月,两人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贸易公司的业务员。
公司主要销售电话机,底薪200元,按业绩提成。
可两人不懂粤语,普通话中口音又重,业绩始终上不去。
潘石屹:五十岁后,他决定跑步
运动起来潘石屹是个商人,但是他最出名的故事却不只发生在商场上。
55岁的潘石屹,有三件大事儿,第一是跑步,第二是微博,第三才是赚钱。
五十岁后,他决定跑步1963年,潘石屹出生在甘肃天水的潘集寨。
小时候,潘石屹的父亲是“右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
作为长兄,潘石屹在上学之余也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每天背着与自己体重相差无几的羊粪筐,在山岭与田间往返,这成了11岁的潘石屹唯一的“体育运动”。
2012年,潘石屹50岁,坐拥200亿元身家,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常常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工作上也没有什么太操心的事,一切都得到的太容易。
状态就是一个五十多岁的中国商人。
但是,这种平庸的生活状态让潘石屹感到不安。
潘石屹说,他相信村里老人常说的那句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得到太容易就会不珍惜,最后必然失去。
五十岁后,他决定行动起来,重新做一些“吃苦”的事情。
于是,这位高高在上的老板在50岁时选择了跑步。
潘石屹说:“我之所以选择跑步,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运动,只需要一个人。
就连羽毛球、乒乓球这些也需要两个人。
我跑步的时候,可以自己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事情。
一边跑一边思考,自己跟自己对话。
”跑步时,一眼手机都不看潘石屹的健身教练叫Tony ,中文名字叫倪腾。
三年前,潘石屹经时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介绍,认识了明星教练Tony 。
Tony 收“学生”有个原则,只肯教那些希望改变自己人生的学生。
潘石屹回忆与Tony 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当时的他身材臃肿得很,体重达到了79公斤。
见面后,潘石屹就打开了话匣子,开始不停地跟Tony 咨询,怎么样锻炼才能帮助自己减重,回到一个健康的身体状态。
那时候,骆家辉的妻子李蒙给大家拍了一张合照,看着照片里越发臃肿的潘石屹,李蒙和身旁的老公嘟囔着:“Pan 真的该减肥了。
”潘石屹自己也意识到了可怕的“中年危机”正在威胁着他。
潘石屹回忆:“主要是感觉到自己胖了,睡觉就打呼噜,我老婆就给我录下音来,说你打呼噜和别人不一样,好像呼吸的气上不来了,让我去做个手术,我一直没住过院,一听做手术就害怕,于是我下定决心,必须锻炼健身。
关于潘石屹的成功小故事
关于潘石屹的成功小故事两个“盲流”的偶遇李勇是四川绵阳涪城区杨家镇人,1987年2月,21岁的他怀着碰碰运气的想法来到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想去深圳打工,却没有边防证过关。
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个同样没有边防证却也想去深圳的年轻人。
那天上午11点时,李勇正在南头关口徘徊,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对他说,“你也想去深圳吗?我们找个熟悉这里的人带我们去吧!”没多久,他们找到一个专门干这种事的人,各自交上50元钱后,在那人的指点下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了过去。
李勇正心痛花了50元钱,同伴却深深吸了两口气,兴奋地叫道:“深圳,我潘石屹来了”李勇知道了同路人叫潘石屹,比他大两岁,甘肃天水人,是从国家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闯深圳的。
李勇吃惊地说:“你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干,来深圳干吗?”潘石屹说,“深圳发展那么快,我肯定能闯出一片天地来!”在深圳市布吉镇,李勇和潘石屹白天四处找工作,晚上就挤在3元钱一晚的招待所里。
一星期后,两人把口袋翻了个遍,只剩下5元钱了。
李勇沮丧地说:“这可怎么办?明天得饿肚子了。
”潘石屹乐观地说“我们不是还有一身力气吗?明天去卖苦力,暂时解决生存问题。
”第二天,他们在布吉镇一家工地上找了个挑砖头的活儿,每天10元。
一个月后,两人各领了350元的工资,潘石屹对李勇说“老弟,现在我们可以出去寻找更好的机会了。
”李勇有些不舍我们就在这里把工程干完吧,一年可以存好几千块呢“潘石屹说,”只要我们找到更好的机会,不要说几千元,就是几万元也不值一提!“最后,李勇跟他一道辞了工。
1987年11月,他们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贸易公司的业务员。
公司主要销售电话机,底薪200元,再按业绩提成。
潘石屹点子多,他们很快就打开了销售局面,月收入从200元涨到500元。
但潘石屹并不满足,一天,他兴奋地对李勇说,”老弟,报纸上说海南建省,成了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我们一起闯海南吧“李勇大吃一惊”潘哥,去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每月能挣这么多钱吗々“潘石屹笑道:”你放心吧,海南刚刚建省,机会多的是。
中国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6个(2)
中国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6个(2)中国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4:潘石屹潘石屹1979年高考前8天,潘石屹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肩胛骨。
知道自己没考好,他立即偷偷在另外一个县以“石屹”这个名字报考中专,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兰州培黎石油学校。
1981年从培黎学校毕业后,潘石屹又以整个石油部系统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石油管道学院。
1984年,潘石屹毕业被分配到设在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捧上了铁饭碗。
在那里,潘石屹很快找到了让领导重视他的窍门,那就是记清楚所有的工作数据。
处长向局长汇报工作,局长向部长汇报工作,都需要用数字说话,而他们都记不清楚数字,他们需要带一个人汇报数字。
每天下班之后,潘石屹就将各种计划样本拿出来背,最后,这些数字小数点之后的好几位,潘石屹都能记得住。
科长开始欣赏他,处长开始欣赏他,主任也开始欣赏他。
他被确定为“第三梯队”。
并成为领导身边必带的“红人”,仕途看上去很美。
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办公室新分配来一位女大学生,对分配给自己的桌椅十分挑剔。
当潘石屹劝她凑合着用时,对方非常认真地说:"小潘你知道吗,这套桌椅可能要陪我一辈子的。
"这不经意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潘石屹:难道一生将与一套桌椅共同度过?1987年,潘石屹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毅然辞职,揣着80元钱来到广东,在那里度过了他感到压抑的一段时光。
一直到两年之后,新的机会终于出现了——1988年到1989年的海南岛,就像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
中国为理想奋斗的名人故事5:李彦宏李彦宏生于山西阳泉的李彦宏并不觉得自己小时候有多么大志向,像所有心都玩野了的孩子一样,每天看上去也都是忙忙碌碌的,但都不过是在“随大流”罢了。
李彦宏的父母在晋东化工厂工作,家境很普通,李彦宏有3个姐姐1个妹妹,他的腼腆温和或许与姐姐们的宠爱有关。
父亲常常带李彦宏去看戏曲电影,为此他还一度迷上了戏曲。
他的舞台很小,只是家里的那张床。
他常常把床单围在腰里做战裙,拿一根棍子当枪耍,一个人不断亮相。
潘石屹:从甘肃天水到北京的艰辛创业路
潘石屹:从甘肃天水到北京的艰辛创业路
佚名
【期刊名称】《中外企业家》
【年(卷),期】2017(000)023
【摘要】讲述企业家潘石屹的创业故事,SOHO中国10周年的时候,潘石屹接受记者采访时谈起,自己艰辛的创业路。
1963年出生于甘肃天水的潘石屹,从1987年起,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创自己的房地产开发生涯。
【总页数】2页(P6-7)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十年艰辛创业路老有所为写新篇 [J], 段怀慈
2.潘石屹从暴穷到暴富的创业路 [J],
3.史晋芳的艰辛创业路 [J], 李文兵;王东红
4.潘石屹从暴穷到暴富的创业路 [J], 创实
5.农家女艰辛创业路——记秀萍粉条厂经理刘秀萍 [J], 任逢春;许玉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死十年潘石屹艰辛淘金路
作者: 辛京华
作者机构: NULL
出版物刊名: 公关世界
页码: 6-8页
主题词: 万通 房地产业 淘金路 评选委员会 红石 规划专家 光华管理学院 蓝色海岸 海南经济 公司合并
摘要:<正> 潘石屹,1963年出生,甘肃省天水人,大学文化,现任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潘石屹自1987年辞职南下深圳打工,开始经商生涯;1993年创办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1995年创办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并与其他公司合并联合成立北京中鸿天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现代城。
1999年9月以企业家身份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邀请为 MBA 入学评选委员会委员。
潘石屹在中国的房地产界是个风云人物。
在任北京万通总经理时,他创造了万通新世界广场的销售奇迹,被誉为揭开了北京房地产业划时代的一页。
他的SOHO 现代城,打破了城市人的两房一厅、三房两厅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一次城市的住宅革命,在北京引起很多白领的青睐。
现在,潘石屹是惟一一位以房地产商身份受聘为北京市政府组建的21世纪规划专家委员会的委员。
【创业故事1000例(4)】名人创业故事:潘石屹剑走偏锋
名人创业故事:潘石屹剑走偏锋35亿元的天价,三里屯47万平方米的黄金地段,3年零6个月的时光静默,伴随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正式宣布将花巨资在三里屯拿到的地块定名为“三里屯SOHO”,又一个奥运的宠儿横空出世。
不论潘石屹是否想把概念演绎到极致,亦无论这个被视为北京最国际化的区域未来是否真的应验,我们所感受到的是SOHO教父再次出山了。
潘石屹何许人也?在“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介绍里,如此描述:“潘石屹,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中国房地产,他不是最有钱的,他的红石公司也不是规模最大的,但他无疑是最会吸引人眼球的。
”这位来自甘肃的中国房地产界最有争议的人总是以不断的“创新”精神为人们制造新的轰动和概念,从而在房地产界掀起波澜。
每当他娴熟地挑动媒体掀起波澜,结果都会提升外界对他的注意力。
不喜欢安分守己的潘石屹,以自己的行为挑战着中国房地产业的秩序与戒律。
潘石屹档案潘石屹1963年出生于甘肃天水。
大学毕业后到国家石油部工作。
1987年起,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创自己的房地产开发生涯。
1992年,与人合作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出一系列房地产项目,包括北京万通新世纪广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大厦、北京万通理想世界。
1995年,创办SO玻龋现泄(前身为红石实业),先后开发SO玻龋舷执城等多个作品,成为国内最著名的开发商之一。
初涉世事1963年11月,甘肃天水麦积山附近贫困的村子里一个生命悄然诞生。
金秋十月本是收获的季节,但那时上帝留给甘肃天水的人们只有无尽的贫穷、无尽的干旱、无尽的饥饿。
从此,婴儿开始了人生漫长的旅程。
潘石屹回忆:“小时候父亲是…右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一年也只有七八个月的粮食够吃。
荒芜的田地和常年的干旱让我们村的老老小小在痛苦边缘挣扎。
为了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我在上学之余尽量地帮家里做事,虽然没能改变为了全家都能活命而把两个妹妹送给他人抚养的现实,但那时的生活磨练了我坚毅的性格。
潘石屹的励志故事
潘石屹的励志故事潘石屹是老大,他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
二妹一度送给别人,又要了回来。
最小的妹妹因为母亲太饿没有奶水,而送给一户姓董的人家。
当时潘石屹母亲唯一的要求是:“谁家有奶羊,就送给谁。
”这家姓董的,在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家里有一头奶羊。
若干年后,在北京朝外SO-HO,讲到激动之处的潘石屹伸手虚指远处:“天水往东,翻过秦岭,就是八百里秦川。
”那是天水人向往的富裕地区。
离家去读中专的少年潘石屹预料不到15年后的这一天。
当时他烦恼的是,没有一分钱生活费的情况下,如何在中专生活下去。
中专在省城兰州。
潘石屹离家求学,家里一分钱也拿不出来,只给他买了一张上兰州的火车票。
父亲潘诗麟送儿子去火车站。
当时潘石屹只有16岁,因为生活不好,发育慢,长得很瘦小,只有一米五多一点。
他背着一床棉被,被子里包着一件棉衣和一条裤子,这就是他带走的所有家当。
潘石屹瘦小的身躯背着棉被。
一步一步地挪动,慢慢消失在火车站长长的甬道里。
望着儿子的背影,潘诗麟这位中年汉子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啜泣起来。
在潘家始终坚持着的读书人家的骄傲里,隐约可摸索到这种精气神的脉络。
潘诗麟家的客厅有两面墙是书架,书很杂,天文、地理、历史、中医、欧洲文学、日本古典文学……都有。
潘诗麟平常就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练书法,再就是下棋。
和父亲一样,潘石屹也特别爱读书,他最喜欢的书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书他7遍。
无论主人公孙少平还是孙少安,他们的经历和他的经历都特别像。
深深激励并改变着潘石屹。
潘石屹的母亲瘫痪后,潘诗麟想尽办法在农闲的时候挣钱。
他利用下雨天,做木椅子卖。
买2元的木料,做成椅子卖7元,可赚5元。
做椅子得让潘石屹打下手,帮他画线。
这是潘石屹11岁时的事情。
一天,他告诉他母亲:“人家小孩下雨天都去玩了。
只有我爸要我帮着干活。
”潘母严肃地告诉他:“你现在太小不知道,等你长大就知道了,我们再辛苦,吃的也是干净的饭,知道你父母的饭是靠自己劳动、靠本事挣来的。
”妈妈的意思是说,她不一定能看到潘石屹长大。
潘石屹的蓝海战略的名人故事
潘石屹的蓝海战略的名人故事潘石屹是一位成功的房地产商,也是一个传奇。
他把西红柿卖一个水果价的本事一直是房地产从业人员急于探究的秘诀。
在媒体的眼里,潘石屹是一个是非不断的叛逆者,他在举手投足间似乎都透露出另类。
而潘石屹和张欣夫妻的成功,更被看作是我国新时期新政策下成长起来的超级成功的典范,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儒商的新面孔。
潘石屹的创业轨迹和所有的营销案例,正是得益于有意无意间实践的蓝海战略,因此能在生生不息的蓝海里,左右逢源,发展壮大。
其实,潘石屹只能算是一个小地产商:一方面,老潘身不高,体不壮.头发不浓密;另一方面,潘石屹虽然身为SOHO中国的掌门人,但在资本说话、富豪云集的房地产界,潘石屹算不上实力超群。
相较于王石之万科、任志强之华远.甚至以前的搭档冯仑之万通,潘石屹和他的SOHO中国不论是企业规模、资本实力、开发体量都与他们不在同一个级别。
如果与这些地产界的大鳄硬碰硬,潘石屹肯定会陷入割喉式的血腥价格竞争之中,最后血流成河,成为一片红色海洋,即所谓的红海战略。
但是,潘石屹却以四两拨千斤之势,以相对小的公司规模和开发体量却获得令人瞩目的成绩,SOHO现代城、博鳌蓝色海岸、长城脚下的公社、建外SOHO、尚都SOHO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名盘,名利双收。
蓝海战略的精髓在于价值创新。
蓝海战略认为创造蓝色海洋,取决于不以竞争对手为标竿的完全不同的策略逻辑与价值创新上,这是蓝海战略的基石。
而价值创新体现在潘石屹项目运作的方方面面。
潘石屹的蓝海战略之一只为少数人盖房子房地产的定位是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动辄数十亿、上百亿的投资。
如果定位准确,不利的位置反而可能变得有利;反之,黄金地段的项目也可能成为烂尾楼。
聪明的潘石屹十分注重观察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与人们生活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更注重从这些变化和趋势中演绎出人们对房子功能的需求,从而开发出迎合前卫市场需求的产品,开创出无人竞争的蓝色海域。
潘石屹一直强调自己生产的房子不同于市场上纯粹的写字楼或者普通公寓。
潘石屹励志创业史
潘石屹励志创业史英雄莫问出处坐在soho现代城18层宽敞的办公室内,soho中国董事长兼联席总裁潘石屹像说书一样,描述着多年以前的那段落魄淘金史。
1991年下半年,海南的经济正遭受着第一次低潮。
和许许多多的淘金者一样,潘石屹和冯仑几个人成天混迹于海口的街边排档,沙滩浴场,“无聊的时候骑着自行车绕岛一周,回来时已经满脸胡子。
”有一段时间,一位女士和他们几个人走得比较近,大家自认为意气相投,常常一块喝酒聊天。
直到有一天,这位女士来到潘冯注册的“万通公司”办公室参观了一番,从此不辞而别。
多年以后,当潘偶然再次遇到这位女士时,不忘对此问个究竟。
女士坦言,“你们惟一的一张办公桌上都是厚厚一层尘土,和这样的人交往,实在怕惹是非!”在成立海南万通之前,冯仑、潘石屹等人的计划是承包一家叫做“大地公司”的国有小企业,双方约定,冯潘每年向原来的厂长缴纳数千元管理费,大地公司由冯潘经营。
合同签订,冯潘接手了大地公司的印章,正准备开展业务,不料第二天,老厂长便骑车赶了过来,要回了印章,撕毁了合同。
原来,经过一夜反思,想到冯潘的境况,稳重的老厂长还是觉得不妥,“不能因为几千块钱惹了大麻烦!”这也才有了后来重新注册的“万通”。
多年以后,这位老厂长特地跑到已经发迹的潘石屹的办公室里叙旧,“早知道,当年就让你们干了,现在大地也成大企业了!”双方相视大笑。
听着潘石屹说书,大家的笑声不时在数百平方米的办公区内回荡。
窗外的马路上、工地上,到处都是紧张忙碌的身影。
谁又能知道,这其中的哪一位,在多年以后,同样也会在某一个奢华的地方,谈笑风生地讲述自己“当年的落魄故事”!在清水:小潘拉粮等人帮忙1963年,潘石屹生于甘肃天水农村,小时候父亲是“右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
命运的第一次转变出现在1977年,这年秋天,父亲平反了,一家人从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搬往清水县城。
回城之前,潘家必须将家里所有的粮食拉到县城粮站交公,换成甘肃省粮票,这个任务落到了长子潘石屹的肩上。
潘石屹:3个价值亿万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
潘石屹:3个价值亿万的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作者:唐亮来源:《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5年第12期我想讲三个故事,也是我人生三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
1.最简单的成功秘诀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92年。
我们6个人创业,赚到了第一笔钱。
我们创业的时候,还有一个故事。
你们的张教授(张维迎)到了牛津大学去读书,他的宿舍成了我们6个人筹划的地方。
等张教授从牛津大学毕业回来的时候,要占股份,说创业是在他的宿舍里面的。
要是张教授在国内的话,我们一起就算7个人了,在他的房子里面创业,他能不占股份吗?1990年,我们成立了万通公司。
到1991年,我们赚到了第一笔钱。
都是20岁出头的人,赚到第一笔钱非常兴奋。
我记得冯仑常常说一句话:你看看,我们没钱的时候都赚到钱了,现在有钱了,不知道要赚多少钱!这已经成了他的一句口头禅了。
他这句话也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我们也觉着可以赚很多钱,就不断地在海南岛炒房炒地。
炒其中一个楼房的时候,王功权突然提出:这房子有没有产权证啊?我说,你说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我们不能只认钥匙,万一把钥匙拿过来,房产证不是我们的,不也白搭吗?他就派我去海口市规划局去查一下,有没有这个证件。
我去查的时候,海口市规划局的一个干部说不让查。
我想,不让查,王功权给我的任务怎么去完成呢?结果碰到一个朋友,就和他说。
他说:海南岛人你还不知道,我给你出个主意,5斤橘子,两条三五烟,带上去,百分之百让你查。
我按照他说的,买了5斤橘子,两条三五烟,带上去了。
把东西往桌上一放,这小伙子把抽屉打开,橘子倒到里面,烟放到里面,给我一个大本子,说你自己去看去。
我就自己看。
查了一下我们的项目,是有(证件)的。
除了看完自己的,我还要看看别的项目的。
我就一个一个地看,5斤橘子两条三五烟不能看一个数就走啊。
当时海口的常住人口好像是15万人,还有我们这些跑着去的,没有户口的人,大概也有15万人,一共就有30万人。
我把海口市规划局批了的面积加起来,除了一下海口的人口,我记得人均住房面积是49平方米。
中国名人励志演讲稿
中国名人励志演讲稿引言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中国名人励志演讲稿,想必大家都非常期待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梦想,但是成功的人却能够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几位中国名人的励志故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一篇:马云马云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智慧,更是因为他有一颗勇于拼搏的心。
当初创立阿里巴巴的时候,马云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失败,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他坚信自己的理想,坚持向前,最终创造了企业的巨大成功。
马云曾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他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实现我们的梦想的道路上,必然会有风雨和曲折的道路,但是我们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勇于向前。
第二篇:马化腾马化腾是腾讯公司的创始人,他也是中国互联网领域的一位巨头。
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算法和策略,更是因为他的智慧和勇气。
在创立腾讯公司之初,马化腾也遇到了无数的挫折和失败。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并且勇往直前。
马化腾曾说过:“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有决心和毅力。
”他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实现我们的梦想的道路上,必须要有决心和毅力,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篇:李嘉诚李嘉诚在香港被誉为“超级巨星”,他拥有多个产业的控制权,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是一名贫穷的小学生,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放弃,而是奋发向前。
他曾经说过:“天时地利人和,在这三个方面我们必须要有深刻的理解。
”他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实现我们的梦想的道路上,必须要把握好时机,利用好自己的条件和资源,还有和人交往,积累自己的人脉。
第四篇:潘石屹潘石屹是中国的著名房地产商,他是万科集团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创立万科的时候,也经历了许多的挫折和失败。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最终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帝国。
潘石屹曾经说过:“创业就像爬山一样,要有顶峰的信念,要有攀登的劲头。
中国成功人士励志故事
中国成功人士励志故事很多人都对成功的人士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努力才得以取得。
在中国,也有许多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让我们深受启发。
一、李嘉诚:打破困境,创造财富传奇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商业巨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创办了长江和记实业集团。
尽管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但他从小就展露出非凡的商业头脑。
年轻时,他凭借着对国际贸易的热爱和独特的眼光,逐步积累了财富。
然而,他的成功之路并不平坦,曾多次面临重大的商业挑战。
但是,李嘉诚永不言败,通过调整策略和寻求创新,他总能化危机为机遇。
二、马云:相信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天空马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也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
他曾是一个失败的求职者,被大学四次拒绝,甚至连肯德基都不愿意聘用他。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
他相信自己有独特的商业眼光和创业精神,坚定地走上了创业之路。
通过多年的努力,他将阿里巴巴打造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
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相信自己,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三、王健林:从小酒馆到全球房地产巨头王健林是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万达集团的创始人。
他出生在贫穷的家庭,父亲经营着一家小酒馆。
年轻时,他曾经历了一段艰辛的创业路。
然而,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相信只要努力奋斗,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实践创新,逐渐发展壮大了企业,成为了全球房地产巨头。
王健林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丁磊:创新创业,引领互联网时代丁磊是中国著名的互联网企业家,也是网易公司的创始人。
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创业,虽然当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是他从不退缩。
他始终相信互联网的未来,并将自己的创业理念融入到实践中。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积极的市场拓展,丁磊成功地将网易打造成了中国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他的成功鼓舞着无数的年轻人,让他们相信只要敢于创新和努力,就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取得巨大的成功。
最得意的一笔生意是12岁卖香瓜潘石屹励志人物故事
就算是冬天,潘诗麟也带着大儿子顶着刺骨的寒风在外面割干草。他回忆起,用天水话说:“没(mou)办法呀。”
他还动脑筋做一点小生意。他买来两元钱的木料,做成椅子能卖七元钱。木料剩下的边节省柴火,他还将灶改造了一番,用很少的燃料就能把饭做熟。
当时万通六君子做生意,房子什么价格进来、什么价格出去,其他人一看有差价就很高兴。但是潘石屹会算计,用计算器测算后,他会算出差价到底是多少,扣除税、成本之后到底能赚多少,算得很细。王功权说,潘石屹很在意这些细节,如果说略有一点问题,就是潘石屹与分公司经理或者总部其他干部对质时,丁是丁,卯是卯。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万通有些分公司经理和其他高层,都觉得潘石屹太抠门了。
这是潘石屹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经商经历。用卖瓜的钱,他买了冰激凌。那时候的冰激凌和现在不一样,没有牛奶,冰特别多。他买了两个,老头说:“这是什么,能吃吗?”潘石屹告诉他这是冰激凌。
放牛老头年龄大了,记性不好。多年后,潘石屹从北京回天水,他还问潘石屹:“那次我们吃的是啥呀?”
潘石屹讲他少年卖瓜,讲到兴奋处,探着头,眼睛睁圆,右手轻轻敲了敲桌子:“这是我第一次吃冰激凌。”
潘集寨有个放牛的老头,小名叫巴娃子。他对12岁的潘石屹说:“要不咱俩出去卖吧?”潘石屹说:“我们老的老、小的小,能行吗?”老头说:“咱们不要拉太多,试一试。”潘石屹和放牛老头第二天用板车拉了两百来斤香瓜,去火车站卖瓜。当时没有公路,上上下下的山路,有七八公里。
到了火车站,潘石屹把瓜摆到大太阳下卖。他说:“卖瓜千万不能在阴凉处,再好看的瓜被阴影一遮,也不好看了。要在太阳下,晒得发亮、反光,看起来让人感到口渴、有食欲。”当时火车站也有类似城管的工作人员维持火车站秩序,但是没人管他们。因为卖瓜的两人老的老、少的少。放牛老头50多岁,头发白了,牙也掉了,看起来特别苍老。潘石屹12岁,瘦瘦小小的。两人形象很容易博得同情。
潘石屹的让和少名人故事
潘石屹的让和少名人故事引言潘石屹,中国著名地产商、SOHO中国创始人,在地产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然而,他以其与让和少名人的故事闻名于世。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潘石屹在商业上的智慧和成功,更体现了他独特的价值观和慈善精神。
本文将带您一起了解潘石屹的让和少名人故事。
潘石屹与让故事一:让路有一次,潘石屹正驾驶着他的豪车在市区行驶,突然他发现前方有一个路口,一个老奶奶正想要穿过马路。
潘石屹看到这个情景后,立即停下了车,走下车来,亲自为老奶奶扶着手过马路。
这个小小的举动虽然不起眼,但却让潘石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潘石屹不仅在商场上善于让利,也在生活中善于让路。
他懂得尊重他人,关心弱者,这正是他获得成功的秘诀之一。
潘石屹与少故事二:惜才之道在SOHO中国创立初期,潘石屹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建筑师少为。
潘石屹对于少为的才华和潜力赞不绝口,决定将他招聘进公司。
不仅如此,潘石屹还给予了少为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让他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在潘石屹的帮助和指导下,少为不仅成为了SOHO中国的核心设计师,还斩获了多个国际设计大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潘石屹懂得欣赏和培养人才。
他相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力,只要给予他们机会和合适的环境,就能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和才华。
这种惜才之道成为了潘石屹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故事三:慈善之心潘石屹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慈善事业。
他积极参与各类慈善活动,并成立了SOHO中国慈善基金会,致力于资助教育、环保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的项目。
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潘石屹向灾区捐赠了数亿元人民币和大量物资,帮助灾区重建。
此外,他还发起了“大型地震救灾公益行活动”,呼吁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救灾行动中,为灾区人民提供支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潘石屹不仅注重商业上的成功,更关怀社会和弱势群体。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慈善之心,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结论潘石屹的让和少名人故事展现了他在商业和生活中的智慧和成功,以及他的独特价值观和慈善精神。
潘石屹的成功故事_750字
潘石屹的成功故事_75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在甘肃天水农村长大的潘石屹,从小就要直面贫穷和疾病,死亡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沉重的阴影。
有一年秋天,潘石屹在去上学的路上,突然有一个同学叫住了他,要他帮忙请一下假,说要去田里拔一些谷子秆。
潘石屹问他用来干嘛,这个同学说,我弟弟昨天死了,我要用谷子秆把他包起来埋进地里。
潘石屹至今心有余悸地回忆道:“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三十几个同学,到小学毕业时,就只剩下13个人了,大部分都被贫穷和疾病夺去了生命。
”而潘石屹家他这一辈的孩子,原来有七八个,最后也只剩两个了。
也许正因为活下来太不容易,潘石屹在以后的人生中小心翼翼,费尽心思琢磨生存的技巧。
20世纪90年代初,他
跟随冯仑等人在海南闯天下,创办了万通公司。
经过短短4年的时间,万通的资产已经从当初七拼八凑的3万元发展到近50亿元。
冯仑等人主张继续扩张,但负责管钱的潘石屹却生性谨慎,不肯给钱,于是6个创始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最后只得分家。
即使后来在北京的房地产业内干得热火朝天,潘石屹也从来没有头脑发热过,他的公司可以说是所有一线房地产公司中土地储备最少的一家,因为在招标拿地的时候,潘石屹心惊胆战报出的“天价”,却总比别人少几个亿。
连他老婆张欣有时都埋怨道:“他投资非常保守,有20元永远只会投10元。
”。
潘石屹:德国之旅后当了一次手电筒_名人故事
潘石屹:德国之旅后当了一次手电筒潘石屹,甘肃天水人,地产界大腕,是SOHO中国的董事长,其环保意识还是很强的,时常利用自己的公众形象,提醒大家爱护环境,使用车辆要注意减少雾霾的发生。
2010年潘石屹去德国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为了出行方便,也为了开会之余深入了解一下德国,就租了一辆车,这天,他开车出去了,想到德国的乡村去看看,就把车停下来,想问一下路人乡村怎么走。
这时候,一个路人赶紧跑过来,没等潘石屹开口,路人大声地说:“你好,请把你的车熄火。
”潘石屹惊讶地问:“为什么啊?我立刻就走,只想问一下乡村怎么走?”路人摇了摇头说:“不,问路是另一个问题,只关系到你自己,一会我会告诉你,可是你不熄火,就是污染环境,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
”潘石屹感慨连连,回来不住地说这件事,认为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深入骨髓。
2014年,网友们在潘石屹的微博上惊奇地看到,他自曝在高速收费处拍照被阻止,当然,他还是拍了一些图片,网友看图却发现他开的5。
7升排量的SUV根本就没有熄火。
网友们调侃潘石屹,你难道忘了德国之旅吗?虽然两则故事很小,两相对照却能说明一些问题,督促环保,整治雾霾,不能像手电筒只照别人,而忘记或者忽略自己,我们要见贤思齐、付诸行动,这样才会真正拥有一片美好的大自然。
【素材分析】汽车不熄火,就是污染环境,德国之旅让潘石屹认识到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回到国内,在高速收费处,他开的大排量的SUV却根本没熄火。
作为公众人物,潘石屹督促他人环保,自己却无法身体力行,其前后所为明显缺乏自律。
在环保行动中,唯有每个人都身体力行,自我约束,方能还蓝天一片湛蓝。
【速用名言】1。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现代文学家鲁迅2。
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
——唐代诗人吴叔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石屹的励志故事潘石屹是老大,他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
二妹一度送给别人,又要了回来。
最小的妹妹因为母亲太饿没有奶水,而送给一户姓董的人家。
当时潘石屹母亲唯一的要求是:“谁家有奶羊,就送给谁。
”这家姓董的,在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家里有一头奶羊。
若干年后,在北京朝外SO-HO,讲到激动之处的潘石屹伸手虚指远处:“天水往东,翻过秦岭,就是八百里秦川。
”那是天水人向往的富裕地区。
离家去读中专的少年潘石屹预料不到15年后的这一天。
当时他烦恼的是,没有一分钱生活费的情况下,如何在中专生活下去。
中专在省城兰州。
潘石屹离家求学,家里一分钱也拿不出来,只给他买了一张上兰州的火车票。
父亲潘诗麟送儿子去火车站。
当时潘石屹只有16岁,因为生活不好,发育慢,长得很瘦小,只有一米五多一点。
他背着一床棉被,被子里包着一件棉衣和一条裤子,这就是他带走的所有家当。
潘石屹瘦小的身躯背着棉被。
一步一步地挪动,慢慢消失在火车站长长的甬道里。
望着儿子的背影,潘诗麟这位中年汉子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啜泣起来。
在潘家始终坚持着的读书人家的骄傲里,隐约可摸索到这种精气神的脉络。
潘诗麟家的客厅有两面墙是书架,书很杂,天文、地理、历史、中医、欧洲文学、日本古典文学……都有。
潘诗麟平常就待在家里看书、看电视、练书法,再就是下棋。
和父亲一样,潘石屹也特别爱读书,他最喜欢的书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书他7遍。
无论主人公孙少平还是孙少安,他们的经历和他的经历都特别像。
深深激励并改变着潘石屹。
潘石屹的母亲瘫痪后,潘诗麟想尽办法在农闲的时候挣钱。
他利用下雨天,做木椅子卖。
买2元的木料,做成椅子卖7元,可赚5元。
做椅子得让潘石屹打下手,帮他画线。
这是潘石屹11岁时的事情。
一天,他告诉他母亲:“人家小孩下雨天都去玩了。
只有我爸要我帮着干活。
”潘母严肃地告诉他:“你现在太小不知道,等你长大就知道了,我们再辛苦,吃的也是干净的饭,知道你父母的饭是靠自己劳动、靠本事挣来的。
”妈妈的意思是说,她不一定能看到潘石屹长大。
但是要让他知道,父母亲是正派人,靠劳动吃饭,饭是干净的。
这次过后,潘石屹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懂事了,他再也不抱怨了。
每逢下雨天,他就主动把木料搬出来,帮父亲做椅子。
潘诗麟说:“在农村,不努力就没法存活下去。
所以,就千方百计地往前走。
但是要走正道,从不想歪的、邪的点子。
”贫穷对于,当年的潘石屹,以及他的父母、他的弟弟妹妹来说,意味着困厄、煎熬、羞耻,甚至屈辱。
也正是那些贫穷磨练出了这个身家200亿元的中国富豪。
这是一段多年前的回忆录,按说早已不算消息。
但讲述并登载这段与亿万富翁潘石屹有关的回忆,揭示“富人之所认为富人,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机密,对宽大读者来说,有主要的启发作用!讲述这段回忆录的是一个叫李勇的打工汉。
21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头边关相识,走深圳、闯海南,一起挑过红砖,一起抬过预制板,同吃过一份盒饭,同喝过一瓶矿泉水,成了一对共患难的“苦友”。
然而,现在的李勇依然辗转各地打工,而潘石屹却成了占有300亿元的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
他们的运气、人生途径为什么会有如斯大的落差呢?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打工汉的回忆和反思,从中寻找谜底吧!深圳,两个“盲流”南头边关检查站偶遇李勇是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人,高中文明。
1987年2月,21岁的他来到广州打工,可始终不找到正式的工作。
7月底的一天,他怀着碰碰福气的主意,来到深圳南头边关检讨站,想去深圳打工,却没有边防证过关。
没想到,在这里他意识了同样没有边防证却也想去深圳的一个年青人,两人从此成了共患难的铁哥们。
那是上午11时,李勇在南头关口彷徨时,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人忽然拉着他的手说:“你想去深圳吗?我们去找个熟习这里的人带我们去吧!”没多久,他们找到了一个专门干这种事的人,各交了50元钱后,在那人的指导下,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了从前。
李勇当时还肉痛花了50元钱,错误却深深吸了两口吻,高兴地叫道:“深圳,我潘石屹来了!”过了边防站,他俩这才开始了交谈。
李勇得知,同路人叫潘石屹,比他大两岁,甘肃天水人,居然是从北京国度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造研讨室辞职来闯深圳的!李勇吃惊地说:“你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干,来深圳啊?这不是瞎折腾吗?”潘石屹满不在乎地说:“深圳发展那么快,我们确定能闯出一片更好的天地!”他俩越聊越投缘,很快就以兄弟相当。
李勇和潘石屹来到深圳市布吉镇。
白天,他们到处找工作,晚上,就挤在3元一晚的接待所里。
然而,他们走遍了布吉镇,也没找到工作。
一个多礼拜后,两人把口袋翻了个遍,只剩下5元钱了。
李勇懊丧地说:“这可怎么办哪?明天就得饿肚子了!”潘石屹看着桌上的5元钱,地说:“我们不是有一身力量吗?明天去卖苦力,临时解决生存问题吧!”第二天,他们在布吉镇的一家工地上找到了挑砖头的活儿,天天10元;晚上假如加班,每小时1元。
李勇算了算,满意地说:“潘哥,咱们在这里长干吧,每月能赚300多元呢!”潘石屹却说:“先在这干吧,解决了肚皮问题,当前再想其余方法。
”潘石屹以前没干过粗活,第一天便磨得肩头出血……令李勇想不到的是,潘石屹很快适应了这种苦生涯。
而且有一天干完活儿,当李勇筹备休息时,潘石屹却向包工头支了30元钱,拉着李勇来到街头的一家书店,他一下买了3本经济方面的书,李勇却买了一本武侠小说《白发魔女传》。
回工地后,李勇见潘石屹把经济书也看得津津乐道,不禁好奇地问:“潘哥,这书有什么意思?你为什么看得这么带劲?”潘石屹笑了笑,说:“我看书,是学习;你看书,是消磨时光哪!”两人在工地上干了一个月,每人领到了350元的工资。
潘石屹对李勇说:“老弟,当初我们有些钱了,立刻出去寻找更好的机遇吧!”李勇认为这年头能挣300多元钱,已经很不错了,不舍地说:“我们仍是留在这里把工程干完吧,一年就能够存上好多少千元呢!”潘石屹却说:“老弟,只有我们找到更好的机会,不要说几千元,就是几万元,也不值一提!”经由潘石屹一再开导,李勇才随着他一道向工头辞了工。
1987年11月,他们终于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商业公司的业务员。
公司重要销售电话机,底薪200元,再按业绩提成。
然而,因为两人不懂粤语,普通话也带着浓重的方言,只管他们很拼命,事迹却并不佳。
有一次,他俩来到一家公司推销时,说了几遍人家也没听清楚。
对方恼了,说:“你们普通话都不会说,捣什么乱?出去!”李勇涨红着脸,背着电话机就预备走,可潘石屹示意他等一等,而后取出笔和纸,飞快地写道:我们是倾销电话机,而不是推销一般话,我们的普通话说得不好,但电话机的品质很好。
对方接过字条看,拍板说:“嗯,你说的有道理,那就看看产品吧!”后来,对方竟然一下买了5部电话机。
第一个月,他俩一共只推销了20部电话机,一分钱的提成都没有。
李勇埋怨道:“以前每月能挣300多元,钱来得多安稳,可现在,唉……”潘石屹却不以为然,说:“你眼界放开些,在工地上靠卖苦力,每天挣10多元钱,就满足了吗?只要找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每天何止10元,挣1万元也难能可贵!”李勇尽管觉得潘石屹的说法有点胡思乱想,但还是受到了沾染,最终留了下来。
他俩随后果然翻开了局势,月收入涨到了500多元,潘石屹还由于点子多,被选拔为业务经理。
可李勇哪能料到,潘石屹还是不安心、不知足。
有一天,潘石屹高兴地对他说:“老弟,报纸上说海南建省了,成了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我们一起闯海南吧!”李勇大吃一惊,皱着眉头说:“潘哥,留在这里吧!去海南人生地不熟的,每月能挣五六百元钱吗?”潘石屹却说:“你释怀吧,海南刚建省,机会多的是。
我们去,必定不会错!”在潘石屹的劝告下,1988年5月底,两人各自带着1000多元的积蓄闯到了海口。
恨逝世“潘哥”,他除了折腾还是爱折腾然而,他俩到海口住了半个月,还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李勇埋怨道:“潘哥,你就是爱好瞎折腾。
在深圳,你都是经理了,可你不满足,偏偏来海南。
现在工作都找不到了……”潘石屹只得抚慰他:“老弟,机会不需多,一个就可以转变我们的窘况,缓缓等吧!”两个月过去了,他俩仍没找到好机会。
眼看带的钱又要花光了,李勇心急如焚,看到潘石屹每天都要买报纸看,他又开始埋怨:“我们饭都没钱买了,你还看报?看报能赚到钱吗?”潘石屹却说:“我们不怕刻苦,有什么恐怖的?万一没钱吃饭,就去卖苦力呗!”8月26日中午,李勇和潘石屹两人仍没找到途径,手中仅剩下6元钱了。
潘石屹拿着5元钱,去买了一份盒饭,两人分吃了盒饭后,冒着太阳持续走在大巷上找工,渴得嗓子都冒烟了。
潘石屹拿着最后的1元钱,买了一瓶矿泉水,说:“兄弟,喝两口吧,太渴了!”就这样,两人你一口我一口,很快就把一瓶水喝得一滴不剩。
潘石屹擦了擦嘴巴,提议说:“这里到处办砖厂,去砖厂打工吧!”当天下战书,他们来到海口市东英镇的一家砖厂寻工。
砖厂的老板姓王,对他俩说:“你们穿得清清新爽,一看就不是做砖的样子,走吧!”李勇见人家连卖苦力的机会也不给,急得快哭了。
潘石屹却挽起裤管,往黄泥中一站,对王老板说:“我这样像做砖的样子了吧?你放心,只要来了砖厂,我们就不会比其别人差!”老板来了兴致,收容了他们。
砖厂建在山上,不通电,只能点煤油灯照明,挖土、和泥、脱砖坯和垒砖墙全靠人力,一天下来,岂但满身满脸是泥,而且全身酸痛。
李勇很懊悔,说:“潘哥,在深圳时平稳轻松,挣的钱也多。
现在倒好,这活既脏又累,而且挣不了几个钱……”潘石屹还是乐观地说:“老弟,闯天下哪有一路顺风的呢?我以前基本没做过什么苦力活,都没抱怨,你还埋怨什么呀?休息吧!”固然潘石屹一直硬扛着,但他究竟身材薄弱。
李勇看到他切实吃不消,便劝他少干点,本人等一会儿帮他干。
没想到潘石屹说:“我们这样干下去,确实不是措施。
明天我去和老板谈谈。
”李勇不解地问:“我们刚来这里,能谈什么?”潘石屹笑了,说:“现在不告知你,你来日跟着我去就知道了!”第二天,潘石屹就叫上李勇一起找到了王老板,他一条一条地给老板提提议:把水引到砖厂,进步工作效力;雨季搭建雨篷烧砖……最后,他说:“老板,我不会一辈子都在这里卖苦力,如果你信任我,就让我帮你来管理这个砖厂,第一个月暂时付200元钱的工资,保障比现在的效益好得多!一个月后,我让你迫不得已地付我500元一个月!如果你不信赖我,那就算我没说!”王老板听了,说:“我想想,明天再给你们回答吧!”离别王老板后,李勇说:“潘哥,你可真勇敢,和老板刚见了一面,就向他提倡议,要当厂长……”潘石屹说:“他如果许可,我感到我能治理好;不允许,我也不会亏什么。
但不尝尝,怎么晓得呢?”第二天,王老板叫潘石屹跟李勇一起去吃饭,说有事件磋商。
饭桌上,王老板表现潘石屹说得有情理,准许让他做砖厂的厂长。
就这样,潘石屹刚到砖厂20多天,摇身一变成了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