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范文4篇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ec496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4.png)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范文4篇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范文1本课学习中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读得个性到位,教后我感到十分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
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扎实,主要在于利用了观察法和范读法。
观察法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我没有对课文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不用再进行指导朗读技巧,学生却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朗读技巧来传递感悟到的文字间包裹着的思想感情。
范读法除了运用课文形象的插图外,教师的范读也起到不小的作用。
教师范读时的情感就直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一些朗读的技巧渗透到教师的读中,学生在无意地模仿中就学会了朗读的技巧,在多次地练习里构成朗读的技能。
这样做比纯粹地教给学生空洞的朗读技巧的效果要理想得多。
教师教得简单,学生学的愉快(精神的愉悦)。
在这堂课上,教师范读的地方不少,谈话煽情的地方也有几处,但是并没有妨碍学生学习的用心性、主动性,学生学得很自主。
教学的资料比形式更重要,范读、谈话,这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同样让学生学得自主。
在课改的这天,在崇尚新形式的课堂上,却得不到好效果的困惑里,我们该反思什么才算真正的自主学习。
二年级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范文2我请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想一想,你读了本课知道了什么。
没有想到,学生的语言虽然不太规范,可是还是有人能说得出来,只关心葫芦不关心叶子是不对的。
可是原因呢,却不好说,因为孩子们毕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呀。
只是明白,但说不来道理。
这已经不错了。
请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的感想。
学生说得也不错。
在朗读指导时,还是注重训练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感知。
原来在读的时候,虽然也教给他们方法,可是学了一个文章之后,才知道符号的作用,和具体的指导方法。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d99cc9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a.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通用9篇)1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新课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14课,这是一篇寓言性质、趣味地介绍植物自然生长规律的课文。
课文主要写了种葫芦的人不懂的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懂得葫芦的生长规律,一味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不去治,邻居劝他也不听,结果小葫芦渐渐变黄,一个个都落了的故事。
从而告知人们做事情要留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
在教学中,我留意以下几点。
新课标强调,低年级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本课要写的生字比较有规律,因此,我引导学生对本课要写的子进行细致视察。
比如:视察生字的结构。
相同偏旁的字:怪、慢;相同部件的字:挂、哇;相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然后再视察每个字的重要笔画。
进行练写、评议。
同时,还要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让学生逐步品尝课文语句里包袱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学生朗读感悟的基础上,我引到学生,“真惋惜,小葫芦都落了!这是不是种葫芦的人的错误所导致的呢?错在哪里呢?”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到(种葫芦的人错了,他错在:①他没有听邻居的劝说;②他不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叶子都落了,小葫芦也没了,种葫芦的人望见这个景象,会想什么呢?(让学生充分自由发言。
)改进之处,教学评价还要接着到位,有时为了赶时间,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刚好地评价,不利于课堂问题的生成,应围绕教学目标,充分确定,刚好引导学生。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通用9篇)2 由叶校长指导的“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制定核心目标”的试验课第一轮磨课结束了,从刚起先分析别的老师的案例,到在叶校长的指导下,自己分析教材尝试制定一个单元的核心目标,再到自己备课上课,这一轮的尝试走下来,虽也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但也有了些许的收获。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1ed1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第【1】篇〗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我要的是葫芦》课文共四个自然段,主要讲述了一个种葫芦的人,眼睛只盯着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也不治,结果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都落了。
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忽略了“过程”。
任何的朗读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理解基础。
没有理解便读不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感情色彩。
但我们知道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只是使孩子喜欢阅读,培养阅读的兴趣,并没有要求具备一定的朗读技巧,故教师这时应起到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使学习渐渐地积累起朗读的技巧,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通过这堂课,我明白了做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不足之处:课堂节奏的把握,重难点的把握上不能游刃有余。
今后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第【2】篇〗《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
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
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至三年级“要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能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语。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文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于是当叶子上长了蚜虫,他觉得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后来当邻居劝说时他也是漫不经心,不加理睬。
到最后,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
本课的优点是:(1)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得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
(2)充分发挥学生质疑的能力。
弄清这篇课文,主要是弄清两个问题: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在这个问题的引出,我是让孩子自己读标题,质疑的基础上得出这一核心主线问题,进而层层探究没得到葫芦的原因。
种葫芦人得到葫芦了吗?导出最后一个自然段“葫芦都落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3b29d0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11个汉字,会写“棵、谢、想”等8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
2.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葫芦吗?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吧!生:教师给学生呈现课件内容,结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葫芦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1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那么题目中的“我”是谁啊?他得到葫芦了吗?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师可以结合PPT资源,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初步感知与思考。
2.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识字。
三、学习生字,了解词语1.教师播放课件,给学生呈现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词:葫(葫芦)(西葫芦)芦(芦苇)(芦荟)藤(草藤)(藤蔓)谢(感谢)(谢谢)哇(好哇)(对哇)蚜(蚜虫)(棉蚜)盯(盯住)(盯着)赛(比赛)(决赛)感(感觉)(感受)怪(怪事)(奇怪)慢(缓慢)(快慢)2.学生自学(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放声朗读,要求想办法把音读准。
(2)自学检查师:抽4位小朋友每人读一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5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d37b27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1.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5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一心只想得到葫芦,却不管叶子上长的蚜虫,结果蚜虫把叶子吃光了,刚长出来的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只顾葫芦,不管叶子,最后葫芦也长不成。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
语言朴实,用词准确。
如:“长满了绿叶”,“满”是说叶子长得很多,郁郁葱葱,十分茂盛的样子。
“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挂”就是“结”的意思,但用“挂”比“结”更准确,因为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落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十分可爱。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盯”是注意力十分集中地看,用“盯”突出那个人只要葫芦的形象。
本课还有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的是课文第一段的内容,种葫芦的人盯着可爱的小葫芦,非常高兴。
第二幅图画的是课文的最后一段,种葫芦的人不听邻居的劝告,不给叶子治病,结果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要抓住第一段与第四段中写葫芦的句子,使学生知道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抓住写种葫芦人所想、所为、所说的句子,使学生在具体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之后,知道不了解或不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光顾葫芦,不顾叶子,是得不到葫芦的。
教学过程中,我试图通过“生本”理念,先学后教,不教而教。
教师确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让学生自己学,对学生的学给予恰当而不过分的指导,确定学生在课堂上的根本性地位。
具体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我是这样安排的。
预习:学习生字,通读课文。
通过各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
第一课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4a5bdb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2篇)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葫、芦”等6个生字,会写“言、每”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吸取种葫芦的人的教训,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难点:1、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第二声。
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6、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2、看投影,读词语。
我要的是葫芦简短教学反思(通用5篇)
![我要的是葫芦简短教学反思(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66f91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9.png)
我要的是葫芦简短教学反思我要的是葫芦简短教学反思(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要的是葫芦简短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要的是葫芦简短教学反思1在设计《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前,定位其基本思想就是多尝试、多思考。
这源于假期读书富脑行动,想把从书中学到的教育思想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
于是有了这一课的设计,写下收获几点:一、打破常规,有选择地预习预习的好处多多,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而出。
以前为了追求相对完美的教学效果,避免课堂上的意外冷场,布置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成了教学之前的铺垫。
的确,有了预习的读书,课堂上各个环节就会顺畅很多。
这对于有深度的、有难度的或者长篇阅读文来讲是有益的。
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篇幅短,内容浅,唯一的教学难点就是“明白那个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略有难度的阅读内容就是第一自然段关于葫芦的描写,只要处理好这两个问题,整篇课文就会通透。
想到平铺直叙的课堂是乏味的,于是决定放弃预习环节,尝试不提前读书,让学生们充满新鲜感、怀着期待上课,当然,我也是。
在处理第一自然段关于葫芦的描写时,由实物葫芦引入,出示在黑板上,不认识的“藤”字标注了拼音,在充足的时间里,让学生反复练读,由于是起点相同的初读,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的投入,在读准字,读通句子后,再略加指导,一部分同学就读出味道了。
如果把读书比做走步的话,我真实地感受到学生们从蹒跚学步到疾走如飞这一质的转化过程。
这种尝试是喜悦的,因为有选择地预习也收到了预约的精彩。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难点是:那个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实质上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我猜测这个植物知识学生知道的可能性很小,如果知道,学生能不能表述清楚?怎样化难为易?我想到了打比方。
把叶子比作人的嘴巴,把葫芦比作人的身体。
人通过嘴巴传输营养供身体生长需要,叶子传输的养分就是供葫芦生长需要,叶子被蛀好比嘴巴不能吃饭,身体会垮掉,葫芦也如此。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6篇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95930c04a1b0717ed5dd69.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6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一):《我要的是葫芦》反思首先,这是一篇寓言,讲一个种葫芦的人十分喜爱小葫芦,但葫芦叶上生虫了,他认为叶子上的虫子和他要的葫芦没有关系。
结果小葫芦掉光了。
这则寓言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正确全面地看问题。
这篇课文的语言很丰富,语言点很多,加之语言描述,细节描述,情态描述,反问句、感叹句的语气变化及应用。
如何能够在让孩子们在一节课中掌握这些语言点,并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设制了一个情境,让学生把自己就当成那个种葫芦的人,从种葫芦人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人物的语言描述,心理活动,神态。
并能够让孩子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之中。
课堂的整体气氛及效果都还不错,对语言点的落实及把握也能够落实到位。
但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导语及过渡语有点生硬,不够童趣,没有思考到二年级小朋友的理解潜力和词汇量。
像在强调反句语“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的朗读时,为了突出反句语语气,我问他们,这个种葫芦的人认为有几个虫子没关系,不可怕,不用怕。
就应读出怎样的语气来,有些人说要不当一会事,有些人说,他不把蚜虫放在眼里。
其实这样已经够了,说明孩子已经理解了。
结果我总结了一下“要读出不屑的语气”,他们不理解“不屑”的好处,反而不知所措。
课程在细节上的处理有些不足之处,比如由葫芦的图片导入课文,让孩子看图来说说葫芦的样貌。
意图第一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观察潜力,第二为了强调细节描述,怎样把物体描述得更具体,更生动。
第三为了引入课文,看看课文中的葫芦是什么样貌的。
再一次强调对事物的细节描述。
但在操作上出现了问题,课文中描述葫芦的语言是一句话,而我为了能让孩子说出葫芦的样貌,给孩子的语言提示也是一句话,这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还说,难度有点高。
许多孩子说不出来。
如果当时给出的语言提示是词语,比如()的葫芦藤()的葫芦叶……他们回答的用心性也就会更高了。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我要的是葫芦》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一个个都落光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34b7b2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习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了解葫芦。
(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提问: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
巩固生字认识。
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朗读课文试回答:1、葫芦长的怎么样啊?后来有什么变化?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三、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词。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
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小葫芦。
3、比较句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
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
4、朗读体验。
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5、设疑导出第4段。
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
1、导读课文2、3段。
(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的?)2、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的?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0baccb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f.png)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范文(通用6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我要的是葫芦》是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讲一个人种葫芦,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有蚜虫他不治,邻居劝他他不治,最后葫芦都落了。
教学这篇课文时,主要是要引导学生研究两个问题:1、种葫芦的很喜欢葫芦。
2、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么喜欢葫芦,最后葫芦还是一个个落了。
在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上,我都是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的引出,我以让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生通过自己阅读,能自己想到:种葫芦的人很喜欢葫芦;我再顺延让学生找出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很喜欢葫芦,再抓词语“每天”“看几次”“越看越喜欢”来领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整个过程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启发的角色,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会,充分发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自然段学完后,我又从图导出最后一个自然段“葫芦都落了。
”让学生谈谈听到这个消息,有什么问题。
生提出了“葫芦为什么都落了”等问题,师再引入“种葫芦的人那么喜欢葫芦,那他都在做什么呢?”通过师生质疑,引出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2、3自然段的学习。
在探究葫芦落的原因中,我通过让学生读,在读中画出种葫芦人的想、说的句子,分析种葫芦人的心理,找到葫芦掉落的原因是因为种葫芦的无知与不听劝告,蚜虫吃光了叶子,最后葫芦就落了。
两个问题串起一堂课,简洁有效,学生学得快乐,老师引得自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2《我要的是葫芦》是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有趣,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d7bf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a7.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语文学习重点还是字词教学,为了能落实这一重点。
在字词教学注意音形义的结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孩子们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自学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觉得不仅要让学生会读、会认、会写,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葫”“藤”“邻”和“盯”是形声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根据“盯”的偏旁猜猜它的意思,有意识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形声字的特点,因为在汉字当中,形声字占了很大一部分。
这也是学习、记忆汉字的一种方法。
其中“邻”是一个特殊的形声字,在这节课中舍得花时间扎扎实实地进行学习。
“哇”,仅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语气词,同时与前面学过的语气词联系起来,既学到了新知,又巩固了旧知。
换一换偏旁、编字谜等方式都在无形中交给孩子趣味性识字的方法。
二、教材解析《我要的是葫芦》是一篇看图学文,这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共有四个自然段,简短精悍。
讲一个人种葫芦,眼睛只盯着葫芦,不听邻居的劝告,不去管理叶子上的蚜虫,却只想得到葫芦。
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葫芦慢慢变黄,最后葫芦都落了,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三、设计思想本设计基于故事性文本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考虑低年段阅读教学的关键,努力实现识字与写字、朗读中随文识字、理解词语与指导朗读的巧妙融合,于情趣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以及学生言语表达的生长。
四、教学目标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
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谢、盯”等8个生字。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6篇)
![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546913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7.png)
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6篇)二班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课后教学反思1我10月25日在147班执教了一堂公开课,内容是二班级上册第四单元的14课《我要的是葫芦》的第一课时。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中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
通过教学,使同学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留意结果,懂得做任何事都得留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教学设计以此问题为突破口,采纳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终一自然段,再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缘由: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亲密联系的。
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
教学时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朗读体会,并进行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将教学设计付诸课堂实践后,我做了如下反思:1、字词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简短精悍,生字较少,共6个。
教学中,我重点是学习“葫、芦”,读好轻声,并通过读“葫芦叶、葫芦藤、葫芦花、小葫芦”四个词,稳固“葫芦”的读音。
在教学“哇”字是我让同学用换一换的方法把形近的“挂、桂、娃、洼”进行比较记忆,用动作理解“盯”这个重要的生字,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体会那个种葫芦的人的思想。
在教同学字词的过程中,我重视记字方法的渗透,注意让同学自己学习生字的力量训练。
2、课文教学教学课文时,我注意好词好句的积累。
比方教学“瘦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洁白的小花。
”抓住句子中“细”“满””、“绿”“几朵”“洁白”词语,让同学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加上这些词语把葫芦藤的样子、叶子的茂密、花的颜色、大小都描绘了出来。
为写话中加修饰词语作一个预备。
再通过反复的指导同学朗读,读出对葫芦的宠爱之情。
让同学体会种葫芦人的心情。
弄清这篇课文,主要是弄清两个问题:1、种葫芦的很喜爱葫芦,2、为什么种葫芦的那么喜爱葫芦,最终葫芦还是一个个落了。
部编版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b7576d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2.png)
部编版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部编版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插图入手学习第一自然段,然后导出第四自然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在第2课时再学习二、三两段,探究其缘由“葫芦为什么落了”。
这篇寓言,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深受孩子们喜爱。
我结合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如下的思考:一、对比插图,产生疑问。
1.谁能用刚才读过的短语: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借助第一幅图,回忆一下,这棵葫芦是什么样的?2.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是怎样的呢?(请看第二幅图)3.是啊,这么好的一棵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教学资源,结合课文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抓住题目,探究原因。
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我从课题入手:“我要的是葫芦,言外之意是我不要叶子”。
因为切入点选得准,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他们似乎已经明白:那个人为什么得不到葫芦?但是在后面的学习中,我发现学生心中有一个疑惑――“蚜虫吃的是叶子,可落下的为什么是葫芦?”因为孩子们和那个种葫芦的人一样不懂植物的果实和叶子之间的关系,这恰恰激发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抓住课文中重要词句,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朗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情,例如: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以读悟文,品析词句。
本课学习中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读得特别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
同时,我还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学生能感悟到的文字间包含着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精推2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精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e09e3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精推2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下面是关于《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了解!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
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图画-- 葫芦,这是什么葫芦可以入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想一想怎么记3、范读课文。
认真听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自学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树叶里的生字读正确,并想一想该怎么记。
2、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3、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读课文,评议。
我在每个组请一个同学读每人读一节其他同学当一当小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四、学习课文,知其意1、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人的葫芦园去看看吧!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葫芦一开始长得好吗你从那里看出来(细长的葫芦藤“藤”藤字怎么记:这长长的顺着竹竿爬上去的就是葫芦藤。
点雪白的葫芦花绿色的葫芦叶可爱小葫芦)你知道可爱的小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吗你能用先……再……最后……来说一说吗绿色的葫芦叶和可爱的葫芦有关系吗看课件葫芦的叶、果的关系。
葫芦根葫芦茎和葫芦叶向小葫芦输送养分小葫芦渐渐长大了。
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他从心底里发出感叹。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记“哇”字这是什么句应该怎么读。
谁来试一试。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优秀9篇)-最新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优秀9篇)-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56ab9cc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f.png)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优秀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9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篇一《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三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面对这样一篇文章,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怎样把老的文言文教学传统传承,即对字词方面的掌握和要求,又怎样把新课标要求的方式加以体现,成为了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教学试验后,我的第一课时教法仍然比较传统,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4、教师范读课文。
5、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
第二三课时我用了一种传统文言文很少使用的教学方法,我决定从文章的最后一段入手,引出李蟠的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然后再牵动文章的其他段落,这样文章的教学实际上就变成4-1-2-3的顺序,这样的安排既可以让同学们拿到一篇完全陌生的文言文有话可讲,又打破了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按部就班的模式,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仔细研读文章的第一、二、三段,用问题的串联贯穿整个文言文的教学,如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所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故事。
下面是作者整理的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一起来看一下吧!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1
语文课堂教学是儿童心灵成长的反映,它是童眼观察世界、童心感悟世界、童心描绘世界的自然产物,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自由的、宽泛的,是没有什么规矩可言的。
今天在赵老师的课堂我觉得老师是轻松的,学生是畅怀的、自由的,好比天空一只只自由飞翔的小鸟,而我是幸福的,一节真实、愉快的常态课,让我从中听有所获:
一、字词教学扎实到位
赵老师由复习生字教学导入新课,形式多样、活泼有趣。
1、老师说词语学生评记忆说出这个字的组成部分。
2、一个字左边是目,右边是丁猜谜语加深字形教学。
3、对比教学,提醒记住字音字形:邻——令。
4、换服装,找伙伴,文中有对双胞胎字“挂——哇”赵老师通过让学生给它们换偏旁找出更多的字词朋友,学生哗一下找了很多,个个激情高涨,学的有趣。
5、用手当尺,为字量身教学“言”时,赵老师让学生先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学生发现写这个字时第一横最长,而下面的两横要比它短,这时赵老师拿出手进行比划,上面一横是下面一横的三倍,这样比划之后学生就不会出现上短下长的情况,更加在脑中形象的记住了。
有了这样的教学,还怕学生不会写、写错误吗?
后来在赵老师的课堂作业批改中,我发现他们班的孩子很少有错字,而且个个字都写得很漂亮、很工整,有棱有角。
我想这和赵老师平时扎实的教学是分不开的。
二、朗读教学有声有色
1、抓重点句品读体会语意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中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有好多处,赵老师在
学生齐读完课文之后进行了纠正,其中有这样一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自然地和文后的学习园地当中的“我会读”一项结合起来,赵老师采用个人读、男女生读体会感叹句与陈述句、疑问句与陈述句的区别,学生通过多次的品读,感悟到句子的意思一样,只是表达的语气不同。
2、换角色体会作者心理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都不一样,不刻意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
赵老师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采用角色换位学习体验,“假如你是他的邻居,你怎么劝他?”一个孩子说:“快请医生给树叶治病吧,要不然你的葫芦真的没有了”,还有个孩子居然用上了“唇亡齿寒”这个成语,体会可谓独到深刻。
当“这个人看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往下掉时……”你觉得这个人会怎么想?一个孩子说:“很后悔,要是当初听了邻居的劝告,葫芦野就不会这样了。
”有一个孩子说:“很悲哀,当初付出了那么多的辛勤汗水,到头来自己却徒劳无功”……后来孩子们在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时,水到渠成。
三、和孩子“打成一片”
课结束了,孩子们来到了赵老师的办公室,有的是来交作业的,有的是来订正作业的,有的是来问老师问题的,还有的是来和老师说话聊天的,其中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手里拿着一个爆炸形的“头帽”,说是她妈妈在“万圣节”这天给她买的,她在自己的头上戴了一会儿,旁边的桂老师说她戴了很好看,这时她就想给老师戴戴,说着就往老师头上戴,老师退让开了,没有生气,而且满脸的笑容,当时我在想我的身边……
在赵老师的身上让我看到了宽容、热心、快乐,像这样的老师学生怎么会不喜欢他呢?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2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做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15课《我要的是葫芦》,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学词、学句,结合图画理解葫芦叶子和果实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一、关注识字的情境,让字词句教学有生命力
语言文字的学习一定离不开具体的语境。
如果脱离了语境,让孩子单纯地去识某个字,不但字形不容易记,而且字音也很容易遗忘,字义的理解也就更难了。
所以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识字,真正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比如:学习“藤”字时,我先引导学生看图认识藤,直观了解藤的特点,再由“葫芦藤”拓展到生活中学生见过的黄瓜藤、葡萄藤等,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识记这个“藤”字;在“谢”字教学中,我在和学生的交流中给学生创造一种语言环境,让学生明白在“谢谢”这个词中,“谢”表示感谢的意思,在“花谢了”这个词中,就表示的枯萎凋落的意思,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谢”的字义。
二、关注语言的应用,让字词句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语言。
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语言文字的理解应用。
比如,在“慢”字的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比较句子体会小葫芦慢慢变化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想想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什么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这个问题一下子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他们想到了----,想到了----,想到了----,我想,孩子们在用慢慢说句子的时候,他们的脑子里面是有画面的,是有情境的,这样的字词句教学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的,是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也是有生命有活力的。
三、关注汉字文化,让字词句教学增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每个汉字都承载了及其丰厚的文化内涵。
本节课在“慢”字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古文字深入理解“慢”的字义,同时了解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由于本人经验有限,课堂上还有很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3
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不断应用,学生在学习上兴趣越来越浓了,课堂上不再是那种沉闷、冷言寡语的场面了,而是充满生气、你争我抢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解答别人的问题。
这样的学习氛围使作为老师的我不得不动手动脑,尽力做到能用多媒体上课就用多媒体上,使学生和老师都能从中受益。
《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我就应用了课件,学生理解课文容易了,老师教着也省力了。
这一课我是这样上的,先是屏幕边展示画面,同时阅读与画面相关的课文内容,而学生是边听边看,当读完一遍课文后,我问学生:“通过边年看画面边读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几乎都举起了小手。
甲说:“我知道种葫芦的人都非常喜欢小葫芦。
”乙说:“我知道小葫芦一开始长得非常好,后来叶子上生了虫子,小葫芦全掉了。
”丙说:“我知道了种葫芦的人没有治葫芦叶子上的虫子。
”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几乎把课文内容全说出来了。
这比不用课件多读三遍课文都管用。
首先学生认真看图,也认真听读的内容;其次画面栩栩如生,一目了然,不用再费尽心思去想。
我们农村使用的是黑白版课本,学生就更不容易看明白书中插图,通过课件使用,弥补了这些不足,学生自然而然也就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的过程快了,再解决其他问题也就容易多了。
这一课当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后,理解“事物间各部分是有联系的”时,回答问题比较贴切。
还有,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在低年级段识字方面也是省时省力,在这方面我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快乐。
现在我不再感到使用课件费劲而又麻烦了,而是感到其中的方便和省力,同时也体验到了什么是一堂课40分钟的真正艺术。
希望我们都抽出一些时间下一些功夫制作一些课件,来达到课堂上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