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化学与生活: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教案素材

合集下载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教案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教案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选修一教材,主要围绕“装备一个小药箱”这一主题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第二节“家庭常用药物的分类与作用”,重点介绍内服药、外用药的分类及用途;以及第三章第五节“家庭急救常识”,着重讲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使用小药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常用药物的分类、用途及储存方法,提高安全用药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家庭急救知识,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健康,主动参与家庭保健活动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急救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药物分类、用途及储存方法;常见急救技能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各类常用药物、急救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小药箱(内含常用药物、急救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家庭急救案例,引发学生对药物及急救知识的关注。

2. 讲解:介绍药物分类、用途及储存方法,结合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讲解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和进行急救。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药物及急救知识。

5. 实践操作:模拟家庭急救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家庭常用药物分类内服药:消炎药、止痛药、感冒药、消化药等外用药:创可贴、烫伤膏、红花油、酒精等2. 家庭急救知识意外伤害: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心肺复苏等突发疾病:心脏病、中风、癫痫、哮喘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份家庭小药箱清单,包括药物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2. 答案示例:家庭小药箱清单内服药:(1)消炎药:阿莫西林用途:治疗细菌感染使用方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1片(2)止痛药:布洛芬用途:缓解疼痛使用方法:口服,每日3次,每次1片外用药:(1)创可贴用途:处理小伤口使用方法:贴于伤口处(2)烫伤膏用途:缓解烫伤疼痛使用方法:涂抹于烫伤部位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家庭常用药物及急救知识。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章节,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常用药物的认识与使用、家庭药箱的配置与管理。

详细内容涉及第一章第三节“家庭常用药物”,重点介绍消炎药、止痛药、感冒药等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机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方法,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能力。

2. 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的意识。

3. 学会配置和管理家庭药箱,提高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药物的作用机理、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家庭药箱的配置与管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药品模型、药品说明书、家庭药箱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家庭药箱,引发学生对药箱配置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讲解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病症的症状,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诊断。

教学环节:讲解病症→举例说明→学生练习诊断。

(2)常用药物的认识与使用:介绍消炎药、止痛药、感冒药等常见药物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

教学环节:讲解药物知识→展示药物模型→学生识记。

3. 实践操作:(1)配置家庭药箱:讲解药箱配置原则,指导学生动手配置。

教学环节:讲解配置原则→学生分组讨论→动手配置→教师点评。

(2)药品使用练习:发放药品说明书,让学生学会阅读并正确使用药物。

教学环节:发放说明书→学生阅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环节:发放练习题→学生作答→教师批改、讲解。

六、板书设计1. 家庭药箱配置原则2. 常见病症自我诊断方法3. 常用药物作用机理及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为自己的家庭配置一个小药箱,列出所需药物及用途。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选修1,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第三节《装备一个小药箱》。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了解常用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掌握基本的药物存储和使用方法,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急救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及用途,能够合理装备小药箱。

2. 培养学生安全用药的意识,掌握基本的药物存储和使用方法。

3. 提高学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增强急救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及用途;药物的正确存储和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模型。

2. 学具:小药箱、常用药物样本、急救手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药物使用的关注,提出本节课的主题——装备一个小药箱。

2. 新课导入:讲解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及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各种药物的特点。

3. 实践操作: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一个小药箱挑选合适的药物。

4.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药物误用的案例,讲解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装备小药箱,选择合适的药物,并解释原因。

六、板书设计1. 装备一个小药箱2. 内容:常用药物分类药物作用及用途药物存储与使用方法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常用药物,并说明其作用和用途。

(2)简述药物的正确存储方法,并说明原因。

案例一:误食过量感冒药案例二:被蜜蜂蜇伤2. 答案:(1)略。

(2)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受潮、高温、阳光直射等,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案例一:立即催吐,并送往医院就诊。

案例二:用碱性溶液(如肥皂水)涂抹伤口,缓解疼痛,如有过敏反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常用药物的分类、作用、存储和使用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选修1,主题为《装备一个小药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走近药物》的第二节“家庭小药箱的配置”,详细内容涉及常见病症的家庭用药选择、药品的正确保存方法、用药安全常识,以及简易急救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病症的家庭用药知识,能合理配置家庭小药箱。

2. 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用药的意识,提高用药安全常识。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简易的急救处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正确选择家庭用药,以及药品的正确保存方法。

教学重点:用药安全常识,简易急救措施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药品模型、急救器材。

2. 学具:笔记本、药品说明书、家庭小药箱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家庭小药箱,引发学生对药品配置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何装备一个小药箱?”2. 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常见病症的家庭用药选择、药品保存方法、用药安全常识以及简易急救措施。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设计一个合理的家庭小药箱配置方案。

4. 例题讲解:针对感冒、发烧、咳嗽等常见病症,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或家人设计一个家庭小药箱配置清单。

6.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小药箱配置清单,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家庭用药选择原则2. 药品保存方法3. 用药安全常识4. 简易急救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家庭设计一个合理的家庭小药箱配置方案。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列出药品清单,并说明理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药品保存方法的理解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家庭用药的知识,提高安全用药意识。

同时,组织一次急救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简易急救措施掌握程度。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优质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优质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选修1,第四章《身边化学》,第三节《装备一个小药箱》。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家庭常备药箱必要性、常用药物分类及用途、正确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家庭常备药箱必要性,认识到合理用药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常用药物分类、用途、用法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具备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用药物分类、用途、用法和注意事项。

难点:正确使用药物,处理常见突发疾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药品模型、实物展示。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以生活中常见突发疾病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自我救治,从而引出家庭常备药箱必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家庭常备药箱种类、用途和选购原则。

(2)详细讲解常用药物分类、用途、用法和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感冒药、止痛药、消炎药等为例,讲解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些药物。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讨论在家庭常备药箱中应储备哪些药物,并说明理由。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正确用药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六、板书设计1. 家庭常备药箱必要性2. 常用药物分类、用途、用法和注意事项3. 正确用药方法和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家庭常备药箱必要性。

(2)列举三种常用药物,并说明其用途、用法和注意事项。

(3)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家庭常备药箱清单。

2. 答案:(1)家庭常备药箱可以在突发疾病时进行自我救治,避免因就医不及时而加重病情。

(2)示例:感冒药、止痛药、消炎药。

感冒药:用于缓解感冒症状,如发热、头痛、鼻塞等。

止痛药:用于缓解轻微疼痛,如头痛、牙痛、关节痛等。

消炎药:用于消炎、抗菌,如红霉素、莫西林等。

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用药,避免过量、滥用,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选修教材第四章《药物化学与生活》第三节“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及使用方法;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装备小药箱;探讨药物的正确储存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及使用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装备小药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药物安全意识的认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合理使用药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及使用方法。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装备小药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各类常见药物)。

2. 学具:小药箱、药品说明书、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药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装备一个小药箱。

2. 新课内容:(1)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及使用方法。

(2)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装备小药箱。

(3)药物的正确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实践情景引入:(1)给出一个情景:小明要外出旅行,需要准备一个小药箱。

(2)学生分组讨论,给出装备建议。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常见药物的分类、作用及使用方法。

2. 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装备小药箱。

3. 药物的正确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所了解的常见药物及其作用。

(2)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一个小药箱装备清单。

2. 答案:(1)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药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研究如何针对不同人群,合理装备小药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作业设计。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优质教案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优质教案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第四章“药物与生活”第一节“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病症的药物治疗原理、常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家庭小药箱的配置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病症的药物治疗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掌握常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学会配置家庭小药箱,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药物治疗原理的理解、家庭小药箱的配置原则。

教学重点:常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常用药物样品)。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家庭小药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配置一个合理的家庭小药箱?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 教学内容讲解(1)常见病症的药物治疗原理。

(2)常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3)家庭小药箱的配置原则和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以感冒为例,讲解药物治疗原理及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

4. 随堂练习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2. 内容:(1)常见病症的药物治疗原理(2)常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3)家庭小药箱的配置原则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感冒的药物治疗原理。

(2)列举三种常用药物,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3)根据家庭需求,配置一个合理的家庭小药箱。

2. 答案:(1)感冒的药物治疗原理:解热镇痛、抗病毒、抗炎等。

(2)示例:①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②维生素C,用于增强免疫力;③板蓝根冲剂,用于抗病毒。

(3)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药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常见病症的药物治疗原理掌握较好,但在家庭小药箱配置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在课后加强实践操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药物滥用的危害,提高安全用药意识。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第二章“身边的化学”,主要内容为“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

具体包括: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及储存方法;掌握药物分类和使用原则;熟悉家庭常备药物的基本配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分类、储存方法,能正确使用家庭常备药物。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用药物的作用、分类、使用原则。

难点:如何正确使用家庭常备药物,处理突发状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常用药物、药箱等)。

2. 学具:每组一份药物分类卡片、药箱、常用药物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场景(如感冒、发烧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

2. 新课导入:介绍常用药物的作用、分类、储存方法。

(1)药物作用:解热镇痛药、消炎药、抗生素、抗过敏药等。

(2)药物分类:处方药、非处方药、外用药、内服药等。

(3)储存方法:干燥、阴凉、避光、密封等。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药物分类卡片,配置一个小药箱。

4. 课堂讲解:讲解药物使用原则,强调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5.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配置小药箱,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常用药物作用、分类、储存方法。

2. 家庭常备药物配置原则。

3. 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家庭配置一个小药箱,列出药物清单,并说明每种药物的作用。

答案示例:(1)药物清单:感冒灵颗粒、创可贴、烫伤膏、维生素C片等。

(2)作用:感冒灵颗粒——解热镇痛;创可贴——止血消炎;烫伤膏——清热解毒;维生素C片——增强免疫力。

2. 拓展作业:了解家庭常见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编写一份家庭健康手册。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精品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精品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鲁科版化学选修1第四章《生活中化学》第二节“装备一个小药箱”中,深入学习家庭常备药物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解常见病症药物治疗,认识常用药物种类、作用及使用方法,探讨药物正确储存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解并掌握常见病症药物治疗知识。

2. 学会正确使用常用药物,具备初步药物储存与保管能力。

3. 培养安全用药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常见病症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正确使用方法。

难点:药物作用机理,药物正确储存与保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药品模型、药品说明书、药箱。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个家庭药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我们需要一个药箱?如何正确装备一个小药箱?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常见病症及药物治疗。

(2)讲解常用药物作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道关于药物使用例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药物。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道关于药物储存练习题。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药物正确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每组汇报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家庭常备药物种类及作用2. 常用药物正确使用方法3. 药物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三种常见病症药物治疗。

(2)列举五种常用药物正确使用方法。

(3)说明药物储存注意事项。

2. 答案:(1)感冒: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抗病毒药(如奥司他韦)。

(2)消化不良:助消化药(如多酶片)、胃肠道动力药(如莫沙必利)。

(3)轻微烧伤:外用药膏(如红霉素软膏)、消毒剂(如碘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药物正确使用和储存方法?2. 拓展延伸:解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对能力。

2024年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精彩教案

2024年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精彩教案

2024年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鲁科版化学选修1第三章《身边的化学》,具体内容为《装备一个小药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常见病症的简易处理方法,掌握基本的药品分类、用途及储存方法。

教材涉及章节:第三章第二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病症的简易处理方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 让学生了解药品的分类、用途及储存方法,培养安全用药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药品的分类、用途及储存方法。

教学重点:常见病症的简易处理方法及安全用药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药品实物、药箱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引发学生对药品使用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1)药品分类:讲解药品的分类及各类药品的特点。

(2)常见病症处理:介绍感冒、发烧、腹泻等常见病症的简易处理方法。

(3)药品储存:讲解药品的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装备一个小药箱,列出必备药品清单。

(2)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药品分类、储存的实验操作。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药品分类内服药外用药生物制品2. 常见病症处理方法感冒发烧腹泻3. 药品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药品的分类及各类药品的特点。

(2)列举至少5种常见病症的简易处理方法。

(3)说明药品储存的注意事项。

2. 答案:(1)药品分类及特点见板书。

(2)常见病症处理方法见板书。

(3)药品储存注意事项:密封、干燥、避光、防潮、防高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药品的知识,提高安全用药意识。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教案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教案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鲁科版选修一《装备一个小药箱》。

具体章节内容如下:1. 了解家庭小药箱的常见药品及其作用;2. 学习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掌握家庭小药箱的管理和使用技巧;4. 学会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和简易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家庭小药箱的常见药品及其作用,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 培养学生具备家庭小药箱的管理和使用能力;3. 提高学生对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和简易处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家庭小药箱的常见药品及其作用,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难点:家庭小药箱的管理和使用技巧,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和简易处理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药品模型、药箱;学具:笔记本、药品说明书、家庭小药箱清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家庭小药箱,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药品;2. 讲解家庭小药箱的常见药品及其作用: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药品模型,讲解家庭小药箱中常见药品的作用;3. 讲解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教师通过实例和药品说明书,讲解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4. 讲解家庭小药箱的管理和使用技巧: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和讲解,教授家庭小药箱的管理和使用技巧;5. 讲解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和简易处理方法:教师通过实例和讲解,教授学生如何判断和处理常见疾病;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家庭小药箱清单,检查自己是否掌握了家庭小药箱的药品和管理方法;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家庭小药箱的常见药品及其作用;2. 正确用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家庭小药箱的管理和使用技巧;4. 常见疾病的自我判断和简易处理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列出家庭小药箱中你认识的药品,并说明其作用;2.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家庭小药箱清单,并说明自己是否掌握了家庭小药箱的药品和管理方法;3. 举例说明如何判断和处理常见疾病。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精品教案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精品教案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选修一教材第二章《生活科技》,具体内容为“装备一个小药箱”。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见药品分类、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学会正确装备小药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药品的分类,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 学会正确装备小药箱,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安全用药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正确装备小药箱,合理选择药物。

重点: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培养安全用药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药品实物、小药箱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药品,引发学生对药品分类及使用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常见药品的分类、作用及使用方法。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际需求,装备一个小药箱。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常用药物,强调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药物使用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六、板书设计1. 装备一个小药箱2. 内容:药品分类:内服药、外用药、中成药、生物制品等。

常用药物作用及使用方法:感冒药、消炎药、止痛药、创可贴等。

小药箱装备原则:实用、安全、便于存放、分类清晰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常见药品的分类及作用。

(2)列举至少5种常用药物,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a. 常见感冒b. 创伤处理c. 肠胃不适2. 答案:(1)答案见板书设计。

(2)答案见板书设计。

(3)示例:a. 感冒药:板蓝根颗粒、维生素C片、退烧药等。

b. 创伤处理:创可贴、碘伏、纱布等。

c. 肠胃不适:胃舒平、黄连素片、乳酸菌素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部分学生对药品分类及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常见病症的药物治疗方法。

(2)探讨如何正确存储药品,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选修1第二章《生活中的化学》,具体内容为《装备一个小药箱》。

本节课将围绕家庭常备药箱的组成、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家庭常备药箱的必要性,掌握其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学会正确使用家庭常备药物,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 培养安全用药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家庭常备药物,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家庭常备药箱的组成、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药箱、常见家庭药物。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药箱,引发学生对家庭常备药箱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家庭常备药箱的必要性。

(2)讲解家庭常备药箱的组成和功能。

(3)讲解常见家庭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一个家庭用药场景,让学生判断所需药物及使用方法。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正确使用家庭药物的例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完成一道关于家庭用药的选择题。

六、板书设计1. 家庭常备药箱的必要性2. 家庭常备药箱的组成与功能内服药外用药保健用品3. 常见家庭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4. 安全用药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家庭常备药箱的必要性。

(2)列举三种家庭常备药物,并说明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3)谈谈你对安全用药的认识。

2. 答案:(1)家庭常备药箱可以在突发情况下提供及时救治,减少因用药不当造成的伤害。

(2)示例:①创可贴:用于小面积创伤的止血和保护;②风油精:用于蚊虫叮咬、头晕头痛等症状的缓解;③体温计:用于测量体温。

(3)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家庭常备药箱的组成、功能及正确使用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用药意识。

选修1 化学与生活: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教案素材

选修1 化学与生活: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教案素材

课题1 装备一个小药箱教学资源1.药物化学具有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地化合物,称化学药物.化学药物一般分为无机药物、合成有机药物、天然药物三类.药物化学地研究对象是药物.研究内容包括化学药物地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化学制备,化学结构与药效地相互关系,药物作用地化学机制,以及寻找新药地途径和方法.早期地药物化学以化学学科为主导,主要研究化学药物地性质、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等内容,是应用化学地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研究化学药物地一门综合性学科.现代药物化学则是以化学学科与生物学科互相渗透为主要特征地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任务是创新新药,发现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前景地先导化合物.研究内容包括基于生命科学研究开发前景地先导化合物,基于生命科学研究所揭示地药物作用靶点(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等>,参与天然药物地结构特征,设计新地药物分子,以寻找选择性地作用于靶点地新药;通过各种途径和技术寻找先导化合物,如内源性活性物质地发掘,天然有效成分或现有药物地结构改造和优化,活性代谢物地发现;利用其他现代科技地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新药研究水平和速度,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构效关系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药物化学研究中地应用等.2.非处方药地特点(1>安全生高.根据文献和长期临床使用证实安全|生高;无潜在毒性,药品残留物在体内代谢快,不会引起积蓄作用,不会掩盖其他疾病症状;基本上无不良反应;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无“三致”作用;组方合理,无不良相互作用,中药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2>疗效确切.药物作用针对性强,功能与主治或适应症明确;使用剂量一般不需要调整,用量较为固定;连续使用不会发生耐药性、抗药性,使药品失去治疗效果.(3>质量稳定.非处方药质量必须可以控制,性质稳定,不需要特殊保存条件.(4>使用方便.使用时不需要进行特殊检查与实验;剂型、规格便于自用与携带,以口服、外用、吸人、肛塞等剂型为主.3.人类认识与使用阿司匹林地历史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它是一种有着一百多年应用历史地常见药,且近年来使用地范围又在不断扩大.早在公元前,古希腊人就掌握了使用某些天然产物治疗疾病地成功经验.当时在希腊就流行着使用柳树皮治疗疼痛及风湿痛地医疗方法;而古印度人以及美洲印第安人也把柳树视为一种镇痛地有效物质.进入19世纪后,有机化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化学工作者成功地从柳树皮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新地有机化合物——水杨酸.经过分析得知水杨酸是消除疼痛病症地良药.实际上,柳树之所以能镇痛是因为其中含有“水杨酸”这一药物成分.后来人们发现在一类叫做绣线菊属(英文名spiraea>地灌木植物中也可得到这种物质.水杨酸地清热、消炎及止痛作用甚好,但因其呈酸|生,故对胃肠黏膜可产生强烈刺激作用.那么如何解除水杨酸地副作用?经研究发现,利用水杨酸地各种衍生物代替水杨酸便可以了.在水杨酸多种衍生物地使用中,乙酰水杨酸可谓是有口皆碑了.乙酰水杨酸最初是由德国化学家冯·盖哈特于1853年首次合成出来地.其方法与现在地生产方法基本相同,即以水杨酸为原料,经过硫酸地催化,用醋酸酐使水杨酸乙酰化.由于当时冯·盖哈特未对乙酰水杨酸地药物特性进行研究,所以它地应用时间便滞后了若干年.19世纪末,德国化学科研中心——拜耳实验室地一行人员与医学界共同对乙酰水杨酸地药物性能开展研究,结果发现这一物质地解热镇痛作用超过了水杨酸,同时产生地副作用更少且没有毒性,于是从1898年起,乙酰水杨酸便成为一种重要地特效药物. 4.毒品地危害吸毒严重地危害人体健康与社会安定,是社会地一大公害.关于毒品地毒性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但科学研究表明,毒品进入人体后,会使机体发生生理变化,产生一种新地机能.吸毒一次以上者,随着毒品在其体内代谢速度地加快而降低血液中地有效成分,使之作用减弱,有效时间缩短,从而被迫增加吸毒次数和毒品数量,以求得快感.同时,神经细胞已适应吸毒后地生理、生化变化.毒品在体内浓度不高时,会出现精神、身体上地不适,这就会造成人体对毒品地依赖性,而且越吸越多,越吸需要量越大.吸毒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如可造成血压降低、造血功能受损、新陈代谢减退、体内循环和呼吸减弱、引发肺炎等疾病.又如用注射方式吸毒会使皮肤感染,形成脓肿、糜烂等.长期吸毒者普遍都会出现反应迟钝、思维记忆功能减退,眼神痴呆,视力下降等症状.吸毒还会引发身体其他器官地许多疾病,如心脏、生殖、免疫等系统地疾病,使吸毒者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吸毒者体质极差.吸毒者对毒品地依赖性极强,如果中止毒源,马上便引起一系列地生理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从而出现过敏、震颤、周身无力、精神恍惚、打哈欠、涕流泪淌、恶心、呕吐、周身发凉、骨头发痒等症状.严重者有痉挛性腹痛、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瞳孔放大、白细胞增多、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吸毒者往往无法自拔,或抱头乱窜,或发狂自杀等.吸毒者成瘾后对毒品有一种极为强烈地渴求,为了满足毒瘾,会不择手段,诈骗、偷盗、卖淫,伤天害理地去获取毒品,严重地扰乱社会治安,造成国家和民族地危机.我们对毒品一定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深刻认识吸毒地危害性,关注自己地身心健康,爱惜自己强健地体魄,维护自己纯洁地灵魂.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2024年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

2024年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

2024年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棒棒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化学装备》教材第十一章“生活中的化学”,具体内容为“一个小药箱”。

详细内容包括药品的分类、储存方法、使用原则及常见药品的识别与使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药品的分类、储存方法、使用原则,掌握常用药品的识别与使用。

2. 培养学生安全用药的意识,提高他们在生活中处理突发疾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药品的分类和使用原则。

重点:常用药品的识别与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药品模型、实验器材等。

学具:笔记本、药品分类卡片、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如户外活动时遇到突发疾病,引出药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药品的分类、储存方法、使用原则,配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案例。

3. 实践操作: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识别常用药品,并展示讨论成果。

b.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判断正确的用药方法。

c.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药品分类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药品分类和使用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药品分类、储存方法、使用原则。

2. 常用药品的识别与使用。

3. 安全用药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种药品分类,并给出具体实例。

b. 描述药品储存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

c. 论述安全用药的原则,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2. 答案:a. 内服药、外用药、注射药;如:感冒药、创可贴、胰岛素。

b. 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注意药品的有效期,定期检查。

c. 安全用药原则:遵循医生指导,按时按量服药;不滥用抗生素;不随意改变用药剂量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药品分类和使用原则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操作的参与度。

2. 拓展延伸:a.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药品知识讲座,提高学生的安全用药意识。

鲁科版选修一《装备一个小药箱》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选修一《装备一个小药箱》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科版选修一《装备一个小药箱》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理解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常见伤病;•学会使用基本的急救方法和常用药品;•能够制作一个小药箱并知道如何使用其中的药品。

1.2 教学重点•常见伤病的识别和急救方法;•常用药品的介绍和使用方法;•小药箱的制作。

1.3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使用各种药品;•如何根据不同的伤病情况快速做出正确的急救决策。

1.4 教学内容及流程第一部分:引入1.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2.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伤病有哪些。

第二部分:学习知识点1.介绍常见伤病,如鼻血、普通感冒、扭伤等情况的急救方法。

2.介绍常用药品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如:感冒药、创口贴、止痛药等。

3.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制作一个小药箱,并让他们自己购买所需的药品。

第三部分:巩固训练1.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模拟伤病情况,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急救处理。

2.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伤病情况,并对应使用相应的药品进行急救。

第四部分: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选择药品并为自己的小药箱添置相应的药品。

2.鼓励学生在家庭、班级中分享急救知识,帮助更多的人。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所设置的主题是“装备一个小药箱”。

相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一些小的受伤情况,当我们遇到突发状况时,有一个备有基本药品的小药箱可以为我们提供第一时间的应急措施。

同时,本课程也关注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伤病和基本的急救知识,为学生提供了在家庭、社交场合中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在教学实施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包括举例、制作小药箱、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得到了较好的保证。

同时,我也针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并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基本药品的效用和使用方法。

不足之处也是有的。

例如,由于时间问题,我们只能选取了一些常见的伤病情况进行讲解,对于一些特殊病情的处理,学生还需要在学习后仔细研究和掌握。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教案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教案

1、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选修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选修一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生活技能》中的“装备一个小药箱”。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常见药品的分类及用途,掌握家庭常备药箱的配置原则,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并了解常见药品的分类、用途及保存方法,掌握家庭常备药箱的配置原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救互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药品的分类、用途及保存方法;家庭常备药箱的配置原则。

2.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药品的使用方法,掌握家庭常备药箱的配置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药品图片、急救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家庭药箱,引发学生对药品配置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药品的分类、用途及保存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家庭常备药箱的配置原则。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家庭配置一个合适的药箱。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处理常见的家庭意外伤害,如:烧伤、烫伤、骨折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药品分类及用途2. 家庭常备药箱配置原则3. 常见意外伤害处理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家庭配置一个合适的药箱,列出所需药品及用途,并说明配置原则。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药品保存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下节课加强讲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急救知识的内容,提高自身自救互救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药品的分类、用途及保存方法;家庭常备药箱的配置原则。

2.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家庭配置一个合适的药箱。

2024年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

2024年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

2024年鲁科版化学选修1《装备一个小药箱》word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鲁科版化学选修1第三章《生活中的化学》,具体内容为《装备一个小药箱》。

教材从日常用药安全出发,介绍了小药箱的必要性、常见药品的分类及储存、使用注意事项等,旨在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药箱的必要性,掌握常见药品的分类、储存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安全用药意识,提高在生活中遇到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药品,降低家庭用药风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药品的分类、储存和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小药箱的必要性、安全用药意识、正确使用药品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药品实物、小药箱、储存药品的容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如家中有人突然发烧,我们应该如何快速找到合适的药品并正确使用。

2. 新课内容学习:(1)介绍小药箱的必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讲解常见药品的分类、储存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3)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学生对药品分类、储存和使用方法的理解。

3.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判断需要使用哪种药品,并说明使用方法。

4. 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动手装备一个小药箱,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六、板书设计1. 小药箱的必要性2. 常见药品分类内服药外用药眼药水etc.3. 药品储存方法防潮防晒防高温etc.4. 使用注意事项严格按说明书使用注意剂量避免过期etc.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小药箱的必要性。

(2)列举三种常见药品分类,并说明其储存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a. 感冒b. 轻微烫伤c. 胃痛2. 答案:(1)略。

(2)略。

(3)a. 感冒药,如板蓝根颗粒,按说明书服用。

b. 烫伤膏,涂抹在烫伤部位,注意保持伤口清洁。

c. 胃舒平,咀嚼后吞服,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调整剂量。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第五章“药物与人体的健康”,具体内容为第一节的“小药箱里的化学”。

本节详细介绍了小药箱中常见药物的分类、成分、作用机制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药箱中常用药物的分类、成分、作用原理,了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药物使用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安全用药意识,增强化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药箱中常用药物的分类、成分、作用原理。

难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药品(如阿司匹林、维生素C等)。

学具:实验器材、记录本、药箱模型。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药箱,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药箱里都有些什么药吗?这些药都是怎么工作的?”引发学生对药物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小药箱的组成及功能。

(2)详细讲解常用药物的分类、成分、作用原理。

3.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生活中正确使用药物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药物作用机制。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有关药物分类、成分、作用原理的选择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5. 实验演示(15分钟)进行药物作用原理的实验演示,如阿司匹林的抗炎作用、维生素C 的还原作用等。

6.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使用药物,分享安全用药的经验。

六、板书设计1. 小药箱的组成与功能2. 常用药物的分类、成分、作用原理3. 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感冒药:扑热息痛(2)消炎药:头孢拉定(3)胃药:胃舒平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提高安全用药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更多药物知识,关注生活中的化学,提高自身科学素养。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精品教案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精品教案

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选修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鲁科版化学选修教材《化学与生活》第四章,主题为“化学装备一个小药箱”。

具体内容包括: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常用药物的认识与使用、家庭药箱的配置与管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方法,培养学生对自身健康的关注。

2. 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与用量,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合理用药的能力。

3. 学会配置和管理家庭药箱,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药物的作用机理、用法与用量。

教学重点: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家庭药箱的配置与管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常用药物、药箱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家庭药箱,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装备一个小药箱。

2. 新课导入:讲解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方法,如感冒、发烧、咳嗽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药物。

4. 例题讲解:介绍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与用量,如感冒药、消炎药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或家人配置一个小药箱。

六、板书设计1. 常见病症自我诊断感冒发烧咳嗽2. 常用药物感冒药消炎药创可贴3. 家庭药箱配置与管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或家人配置一个小药箱,列出所需药物清单。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列出符合家庭需求的药物清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和药物使用方法掌握较好,但对家庭药箱配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药物知识,关注健康生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家庭药箱的更新与淘汰,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2. 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与用量3. 家庭药箱的配置与管理一、常见病症的自我诊断1. 病症描述:详细讲解各类常见病症的症状,如感冒的发热、咳嗽、流鼻涕等。

2. 诊断方法:介绍如何通过观察症状、测量体温等手段进行自我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化学与生活:装备一个小药箱(鲁科版)教案素材
作者: 日期:
课题1 装备一个小药箱
教学资源
1•药物化学
具有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或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并经政府有关部门
批准的化合物,称化学药物。

化学药物一般分为无机药物、合成有机药物、天然药物三类。

药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是药物。

研究内容包括化学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化学制备,
化学结构与药效的相互关系,药物作用的化学机制,以及寻找新药的途径和方法。

早期的药物化学以化学学科为主导,主要研究化学药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等内容,是应用
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研究化学药物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现代药物化学则是以化学学科
与生物学科互相渗透为主要特征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创新新药,发现具有进一
步研究开发前景的先导化合物。

研究内容包括基于生命科学研究开发前景的先导化合物,基于生命科学研究所揭示的药物作用靶点(受体、酶、离子通道、核酸等),参与天然药物的
结构特征,设计新的药物分子,以寻找选择性地作用于靶点的新药;通过各种途径和技术寻找先导化合物,如内源性活性物质的发掘,天然有效成分或现有药物的结构改造和优化,活性代谢物的发现;利用其他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新药研究水平和速度,如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和构效关系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药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2•非处方药的特点
(1)安全生高。

根据文献和长期临床使用证实安全|生高;无潜在毒性,药品残留物在体
内代谢快,不会引起积蓄作用,不会掩盖其他疾病症状;基本上无不良反应;不会引起药物依赖性,无“三致”作用;组方合理,无不良相互作用,中药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
(2)疗效确切。

药物作用针对性强,功能与主治或适应症明确;使用剂量一般不需要调
整,用量较为固定;连续使用不会发生耐药性、抗药性,使药品失去治疗效果。

(3)质量稳定。

非处方药质量必须可以控制,性质稳定,不需要特殊保存条件。

(4)使用方便。

使用时不需要进行特殊检查与试验;剂型、规格便于自用与携带,以口服、外用、吸人、肛塞等剂型为主。

3•人类认识与使用阿司匹林的历史
阿司匹林学名乙酰水杨酸,它是一种有着一百多年应用历史的常见药,且近年来使用的
范围又在不断扩大。

早在公元前,古希腊人就掌握了使用某些天然产物治疗疾病的成功经验。

当时在希腊就
流行着使用柳树皮治疗疼痛及风湿痛的医疗方法;而古印度人以及美洲印第安人也把柳树视
为一种镇痛的有效物质。

进入19世纪后,有机化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化学工作者成功地从着柳树皮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新的有机化合物一一水杨酸。

经过分析得知水杨酸是消除疼痛病症
的良药。

实际上,柳树之所以能镇痛是因为其中含有“水杨酸”这一药物成分。

后来人们发现在一类叫做绣线菊属(英文名spiraea)的灌木植物中也可得到这种物质。

水杨酸的清热、消炎及止痛作用甚好,但因其呈酸|生,故对胃肠黏膜可产生强烈刺激
作用。

那么如何解除水杨酸的副作用?经研究发现,利用水杨酸的各种衍生物代替水杨酸便
可以了。

在水杨酸多种衍生物的使用中,乙酰水杨酸可谓是有口皆碑了。

乙酰水杨酸最初是
由德国化学家冯•盖哈特于1853年首次合成出来的。

其方法与现在的生产方法基本相同,
即以水杨酸为原料,经过硫酸的催化,用醋酸酐使水杨酸乙酰化。

由于当时冯•盖哈特未对乙酰水杨酸的药物特性进行研究,所以它的应用时间便滞后了若干年。

19世纪末,
德国化学科研中心一一拜耳实验室的一行人员与医学界共同对乙酰水杨酸的药物性能开展研究,结果发现这一物质的解热镇痛作用超过了水杨酸,同时产生的副作用更少且没有毒性,于是从1898年起,乙酰水杨酸便成为一种重要的特效药物。

4.毒品的危害
吸毒严重地危害人体健康与社会安定,是社会的一大公害。

关于毒品的毒性机理尚不完
全清楚,但科学研究表明,毒品进入人体后,会使机体发生生理变化,产生一种新的机能。

吸毒一次以上者,随着毒品在其体内代谢速度的加快而降低血液中的有效成分,使之作用减弱,有效时间缩短,从而被迫增加吸毒次数和毒品数量,以求得快感。

同时,神经细胞已适应吸毒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毒品在体内浓度不高时,会出现精
神、身体上的不适,这就会造成人体对毒品的依赖性,而且越吸越多,越吸需要量越大。

吸毒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如可造成血压降低、造血功能受损、新陈代谢减退、体内循环
和呼吸减弱、引发肺炎等疾病。

又如用注射方式吸毒会使皮肤感染,形成脓肿、糜烂等。

长期吸毒者普遍都会出现反应迟钝、思维记忆功能减退,眼神痴呆,视力下降等症状。

吸毒还会引发身体其他器官的许多疾病,如心脏、生殖、免疫等系统的疾病,使吸毒者免疫
功能下降,造成吸毒者体质极差。

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性极强,如果中止毒源,马上便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和生物化学
变化,从而出现过敏、震颤、周身无力、精神恍惚、打哈欠、涕流泪淌、恶心、呕吐、周身发凉、骨头发痒等症状。

严重者有痉挛性腹痛、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瞳孔放大、白细胞增多、体液丢失、电解
质紊乱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此时吸毒者往往无法自拔,或抱头乱窜,或发狂自杀等。

吸毒者成瘾后对毒品有一种极为强烈的渴求,为了满足毒瘾,会不择手段,诈骗、偷盗、
卖淫,伤天害理地去获取毒品,严重地扰乱社会治安,造成国家和民族的危机。

我们对毒品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深刻认识吸毒的危害性,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爱惜自己强健
的体魄,维护自己纯洁的灵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