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儿童类型及其构建救助机制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做好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工作的提案

关于做好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工作的提案

关于做好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工作的提案在当今社会,困境儿童的关爱救助工作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困境儿童指的是那些因家庭困难、生活贫困、疾病等原因无法得到基本生活保障的儿童。

他们往往面临着教育、健康、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救助。

如何做好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工作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在探讨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工作时,首先我们需要从他们面临的问题出发,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困境。

困境儿童往往由于家庭贫困、父母离异、残疾、失独等原因面临着缺乏基本生活保障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甚至心理问题也会长期困扰着他们。

我们需要向社会呼吁加大对困境儿童的关注和救助,积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针对困境儿童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关爱救助的提案。

建立健全的困境儿童救助体系。

当前,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尚存在诸多不足,缺乏全面、统一的救助体系。

我们需要倡导建立健全的困境儿童救助体系,统一资源、优化服务,确保困境儿童能够得到及时、全面的帮助。

加强对困境儿童的关爱和教育。

教育是关爱儿童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加大对困境儿童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改变命运。

我们还应积极筹措资金,为困境儿童提供医疗和心理方面的援助,让他们健康成长、快乐生活。

从个人观点来看,我认为做好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工作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是每个人应该尽的义务。

困境儿童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困境儿童的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困境儿童关爱救助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困境儿童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关爱救助提案,加强对困境儿童的关注和救助。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困境儿童的关爱救助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困境儿童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群体,他们由于家庭困难、生活贫困等原因无法得到基本生活保障,面临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各种困难。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的心理性困境儿童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心理性困境儿童是指因家庭、社会环境等原因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儿童,包括孤儿、流浪儿童、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儿童等。

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心理健康的风险,需要社会的关怀和支持。

而建立起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为了构建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入手,包括政策法规的制定、社会资源的整合、专业机构的建设、社会组织的参与等方面着手,为心理性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帮助和支持。

政府需要加大对心理性困境儿童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力度,在相关领域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该制定针对心理性困境儿童的保护政策,明确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

政府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心理性困境儿童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改善。

社会资源的整合也是解决心理性困境儿童问题的关键。

社会资源包括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专业帮扶团队等。

政府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统一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心理性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

社会组织和慈善机构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心理性困境儿童问题的解决,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建设专业机构也是构建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

政府可以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提升其服务水平和能力,为心理性困境儿童提供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帮助和支持。

构建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专业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心理性困境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切实关注和解决心理性困境儿童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全力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为心理性困境儿童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与思考

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与思考

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与思考调研报告标题:困境儿童工作的调研报告摘要:本调研报告对困境儿童工作进行了综合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困境儿童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以及相关的政策与实践。

报告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完善困境儿童工作。

1. 引言困境儿童是指身处贫困、家庭不稳定、受虐待或被忽视等困境中的儿童。

他们面临着教育、健康、保护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社会关注和提供帮助。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困境儿童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针对困境儿童工作的相关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3. 调研结果3.1 困境儿童问题的多样性调研发现,困境儿童问题的多样性是一个重要的特点。

不同儿童可能面临的问题包括贫困、教育缺乏、家庭不稳定、虐待和忽视等。

3.2 政策与实践的不足据调查,困境儿童工作在政策与实践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相关政策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另一方面,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资源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和服务不均等。

4. 结论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4.1 困境儿童问题的复杂性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解决方案。

4.2 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协调,以更好地支持困境儿童工作。

4.3 资源、人才和服务等方面的不足需要得到改善,以提供更好的困境儿童工作。

5. 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和结论,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5.1 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促进困境儿童工作的整体发展。

5.2 加强困境儿童工作的资源调配,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5.3 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困境儿童工作的专业化和持续性。

5.4 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困境儿童工作的综合效益。

6. 思考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思考了一些问题:6.1 如何提高社会对困境儿童工作的认知和关注?6.2 如何平衡资源分配和服务质量?6.3 如何培养困境儿童工作的专业人才?6.4 如何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综上所述,困境儿童工作是一个复杂且需关注的领域,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来推动工作的发展和改善。

分析农村困境儿童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社会救助论文-社会学论文

分析农村困境儿童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社会救助论文-社会学论文

分析农村困境儿童社会救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社会救助论文-社会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儿童是家庭的希望, 国家、民族的未来,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强城乡困境儿童保障。

这些年我国儿童权益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生存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但也有一些儿童因自身残疾、家庭贫困或缺乏有效监护等问题陷入生活、安全等困境,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为农村困境儿童提供保障, 是社保兜底机制的重要内容, 也是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要加强领导, 强化措施, 加大工作力度。

从分析农村困境儿童面临的问题出发, 找出解题对策, 切实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关键词:农村; 困境儿童; 社会救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 总体来看, 我国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在不断优化, 在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但也有一些儿童尤其是身在农村地区的儿童, 因自身残疾、家庭贫困或父母常年外出务工而缺乏有效监护等原因陷入生活、安全、教育等困境, 由此冲击社会心理底线的极端时有发生,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亟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困境儿童保障工作, 编密织牢社会救助这张兜底保障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强城乡困境儿童保障。

显然, 在城乡困境儿童中, 农村困境儿童的处境更加不利。

1 界定农村困境儿童困境儿童这一概念自上世纪80~90年代在我国出现以来, 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2016年6月, 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号, 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中指出, 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 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 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农村困境儿童是困境儿童中的特困群体, 本文中将农村困境儿童界定为包括农村孤儿和农村事实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农村残疾儿童、农村儿童及农村困难家庭儿童等在内的所有处境困难的儿童。

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现状与思考

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现状与思考
背景
困境儿童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他们的基本权利 和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面临着生存、发展、保护和参与等方面的挑战。
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全面评估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 议,促进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的有效进行。
意义
通过报告,可以唤起社会各界对困境儿童的关注和重视,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加 大投入,完善救助体系,保障困境儿童的基本权益,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现状
救助政策与制度
政策覆盖不全
当前困境儿童救助政策在各地执 行情况不一,部分地区政策覆盖 不够全面,导致部分困境儿童无 法获得有效救助。
制度衔接不畅
困境儿童救助涉及多个部门和制 度,目前制度间的衔接不够顺畅 ,存在救助资源重复投入或救助 空白的情况。
救助机构与设施
机构数量不足
随着困境儿童数量的增加,现有救助 机构数量相对不足,无法满足所有困 境儿童的救助需求。
综上所述,当前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在 政策、机构、人员等方面都存在一定 的问题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改善困境 儿童的生活状况,需要政府、社会各 方面共同努力,完善救助政策,增加 救助机构数量,提高救助人员配备, 拓宽资金筹措渠道,确保每一个困境 儿童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03
困境儿童救助工作问题分析
政策与制度问题
04
困境儿童救助工作改进思考
政策与制度改进方向
01
02
03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困境儿童权益保护的 法律法规建设,明确各级 政府的责任,确保救助工 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强化政策引导
制定针对困境儿童的专项 政策,明确救助目标、措 施和资金保障,推动救助 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困境儿童的保护与救助研究——流浪儿童机构救助的困难、困惑与思考

困境儿童的保护与救助研究——流浪儿童机构救助的困难、困惑与思考

与 思 口
1救助能 力不足 .
据 中 国民政 部副部长李立 国透露 , 自救助办法实 施 ( 0 3 8 ) 20 年 l 月 , 国共救 助 1.万 2 0 年 月 至 04 2 全 1 4 1 岁以下少年儿童( , 6 2 平均年救助 715 1 . 万人 。 2 据最保
守 的估计 , 国城市每年有 1万流浪儿童f 因此 , 我 5 。 我
维普资讯
’’L ’r ’_ I

盟 \■ ' l r
助 研 究
o o o o o o o
意 、策 划主持 I 方 奕

\4 /
! 巡
维普资讯
流浪 I 乙

童 儿难 _目 =/ ]~ 一 一◆ /
讨的有 1 , 人 被父 ( ) 母 打出门的有 2 , 到北 京后 A 带
不愿 回家的顽童故意隐瞒家庭住址 以外 ,还有一些年 龄太 小的幼 童以及 一些弱智儿童说不清家庭住址和情
助 的对象也有所 区别 ,有 的限制在 3~1 ,有的限 6岁 制在 3~1 ,不一而论 。尽管情况各异 ,以救助 中 8岁 心为依托的机构救助模式 已经成 为我 国流浪儿 童救助 保护工作的主流模式 。自2 0 年 3 05 月开始 , 课题组在 北京 市未 成年人救 助保护 中心进行 了 以 “ 中心救助 ” 为内容的行动研究 。期 间 , 我们选派 了 1 名 同学 ( 2 3 1
置不到位 ,往往导致流浪儿童送 回家 ,留不住 ,再 次
1 . 返家是不是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的目标取向
家庭是孩 子成长 的摇篮 ,是儿童社会化 的主要场
所 。因此 ,在 实务当中 ,救 助中心在帮助孩子联 系家

困境儿童救助中的难点和应对措施

困境儿童救助中的难点和应对措施

215作者简介:黄园园(1979— ),女,汉族,河南汝南人,中级经济师。

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关于“困境儿童”这一概念的界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困境”包含客观环境,也包含内在原因。

困境儿童的特征是,即使父母健在,但其基本生活需求和权利仍然无法得到满足。

困境儿童的成长与家庭及所生活的社区环境息息相关,他们需要安全的生活环境、父母精心的照料、满足生存的食物等等。

在我国,关于 “困境儿童”这一概念未有明确的规定,包括身体残疾、被虐待、被不法侵害、缺乏家庭监护、就医就学困难的儿童等等。

一、困境儿童救助中的难点所在(一)缺乏关于困难儿童完善的法律法规,救助工作难以操作困难儿童的救助涉及儿童的许多方面,虽然我国现阶段有关于儿童的相关法律条文,但是并没有针对困难儿童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且法律不够细化,造成在实际救助工作中,操作起来仍有很多困难之处。

首先,各地区关于困难儿童的权威性法律法规相对较少,覆盖面不够,在救助工作中,许多问题不知应该依据什么法律法规去落实,救助效率不高。

其次,关于困境儿童的法律法规不够细化,一些具体措施和标准无法落实。

例如,某地区落实一项关于困境儿童救助的内容,要求救助部门落实困境儿童的监护权,依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当困境儿童的父母不具备监护能力,则需重新落实监护人,那么第一监护人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第二监护人是兄、姐,第三监护人是亲戚或朋友。

在实际操作中,关于如何界定祖父母和外祖母是否具备监护能力没有明确的量化标准,救助工作难以展开。

(二)缺乏专业化的救助队伍,救助工作效果不好关于困境儿童的救助,精神救助与物质救助同样重要,就我国当前困境儿童的救助现状来看,政府救助方面,困境儿童救助形式以财政拨款为主,缺乏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不能真正解决困境儿童的救助问题,不能满足困境儿童未来发展需要。

社会救助方面,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参与社会救助的志愿者多以学生、工人、文体明星等为主,大多数人缺乏专业的救助知识,并且多为临时性工作,救助队伍不具有专业性。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一些心理性困境儿童,他们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需要社会保护和支持。

构建一套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对于中国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至关重要。

一、心理性困境儿童的定义和类型心理性困境儿童是指在心理健康方面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儿童群体,在中国的心理性困境儿童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孤儿:由于父母早逝、失散、拐卖等原因失去父母监护或者父母无法履行监护职责的儿童。

2. 流浪儿童:由于家庭原因或其他原因无法居住在固定的地方,没有正常家庭监护的儿童。

3. 被虐待儿童:在家庭或监护环境中受到虐待或忽视,导致心理健康受损的儿童。

4. 弃婴和弃婴残疾儿童:被父母抛弃在外或者被遗弃在孤儿院的婴儿和残疾婴儿。

5. 遭受意外创伤或灾害的儿童:遭受交通事故、山洪泛滥等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引发心理性困境的儿童。

以上这些心理性困境儿童可能会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保护和支持。

当前,中国的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不完善:虽然中国有一些法律法规对儿童的保护做了规定,但是在心理性困境儿童的具体保障上还有很多空白和不足。

2. 资源匮乏:在心理性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现有的资源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缺乏专业人员和心理咨询机构。

3. 保护机构不足:中国的心理性困境儿童保护机构相对不完善,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保护和支持机构更是匮乏。

4. 社会认知不足:一些人对于心理性困境儿童的问题认知不足,导致对他们的保护和支持不够。

为了解决心理性困境儿童面临的问题,中国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1. 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心理性困境儿童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心理性困境儿童的权利和义务。

2. 增加资金投入:增加对心理性困境儿童的保障资金投入,用于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培训专业人员和为心理性困境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是指因心理健康问题而面临困境的儿童,他们可能遭受家庭暴力、校园欺凌、性侵害,或者自身存在学习障碍、行为问题等。

这些儿童需要社会的关爱和支持,而构建一套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构建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需要多部门合作。

心理性困境儿童问题涉及到教育、家庭、卫生等多个领域,因此需要教育部门、司法部门、卫生部门等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共同关注与支持心理性困境儿童。

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一个有力的保护体系。

构建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与宣传。

目前,中国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相对薄弱,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也存在不足。

需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等方式,加强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

在学校、家庭等场所也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从而扩大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的影响力。

构建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

目前,针对心理性困境儿童的监测工作相对滞后,导致问题往往被忽视或者被发现时已经严重。

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心理性困境儿童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还需要对心理性困境儿童问题进行专业化的研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构建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还需要加强心理性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

当前,中国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尚不够完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存在严重短缺。

为了有效支持心理性困境儿童,需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力度,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为心理性困境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构建一个完善的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是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于困境儿童保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困境儿童保障的实践与思考

二、沛县保障困境儿童 权益的基本做法
(一) 建 立 制 度 平 台 。 成 立 困境儿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 小组,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 度,统筹协调全县困境儿童保障 工作。政府相继出台了 《困境儿 童分类保障制度实施意见》 、 《未 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实施方 案》 , 并 通 过 《爱 心 帮 扶 结 对 制 度》 、 《儿童信息管理制度》 、 《儿 童福利督导制度》 等具体制度性 文件的细化,构建儿童成长的保
问题探讨
Hale Waihona Puke 关于困境儿童保障的实践与思考
□ 王书勤
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生存 发展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重视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 困境儿童及困境儿童家庭,成为 当务之急。近年来,江苏省沛县 在保障困境儿童的权益方面做了 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 效。
总体来看,这些困境儿童具 有以下特点:一是学习水平差。 从调查情况看,55%以上的困境 儿 童 学 习 成 绩 一 般 较 差 , 2% 的 儿童甚至没有上学。二是生活质 量不高。困境儿童的父母 (监护 人) 90%以上都是需要并接受政 府救助的贫困群体,家庭收入极 低,家庭生活环境复杂困难,远 不能满足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 造成部分儿童营养严重不良,身 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三是心理 发展不平衡。困境儿童处于社会 的底层,父母和家庭的困境对其 心理正常发展产生了较严重的负 面影响。据调查, 80%以上的困 境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 和心理障碍,内心封闭、情感冷 漠、行为孤僻,自卑心理严重, 交往意愿和能力很低。
41
问题探讨
育、住房及成年后就业等相关优 惠政策,指导并负责基本生活费 发放工作,为困境儿童成长提供 必要的服务和支持。 (五) 开 展 爱 心 牵 手 。 2012 年以来,政府为加大对困境儿童 的帮扶力度,开展了“爱心父母 牵手困境儿童志愿者行动” ,采 取助学、助困、助教的形式进行 帮扶。助学,即从学习上帮扶, 一 年 资 助 小 学 生 400 元 , 中 学 生 600 元 , 用 于 补 贴 困 境 儿 童 的 学 习生活费;助困,即从生活上帮 扶,一年资助 1500 元,用于困境 儿童家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环 境;助教,即从情感上帮扶,以 走访、电话、书信等多种形式关 心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目前爱 心牵手 1050 名困境儿童,资助善 款 470 万余元。 救助少之又少。 二是社会救助政策整合度 低。 对孤残、流浪等困境儿童的 保 护, 需 要 政 府 和 社 会 多 方 资 源 的 整 合, 目 前 尚 无 专 门 的 儿 童 福 利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整合度 低,成“碎片化” 、 “条块化” 。 目前,儿童教育归教育部门,医 疗归卫计部门,福利归民政部 门,康复归残联部门,分散在众 多 部 门, 这 样 不 仅 使 困 境 儿 童 保 护 工 作 得 不 到 应 有 的 重 视, 而 且 造成资金分散,不能形成合力, 制约了救助资金效力的发挥,大 大影响了救助效果。 三是机构建设和管理水平 低 。 资 料 显 示, 我 国 现 有 失 去 父 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 18 周 岁 的 未 成 年 人 ( 即 “ 孤 儿 ”)61.5 万 名, 收 养 主 体 目 前 有 政 府 、 个 人 、 社 会 组 织 。 其 中, 民 政 部 门 儿童福利机构养育的孤儿有 10.9 万 名, 由 亲 属 养 育 、 其 他 监 护 人 抚养和一些个人、民间机构抚养 的 孤 儿 有 50 多 万 名 。 目 前, 省 一 级有独立儿童福利机构 9 家,市一 级有独立儿童福利机构 333 家,县 一 级 有 独 立 儿 童 福 利 机 构 64 家, 800 多 家 社 会 福 利 机 构 设 立 了 儿 童 部 。 但 多 数 县 ( 市 、 区) 没 有 专 门的儿童社会福利机构。虽然全 国 有 2000 个 救 助 站 , 但 只 有 130 个儿童保护中心,且多数儿童保 护中心和救助站是一套机构、两 块牌子,专业化水平较低、管理 体制不健全等。 议事日程,切实强化领导,加大 政府投入,上级财政应加大对县 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困境儿 童保障资金应列入财政预算,逐 年加大投入,为救助困境儿童提 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逐步实现 儿童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 惠型转变。 二是完善平台,动态管理。 应建立专门的儿童工作机构,统 筹协调儿童福利工作,加强部门 协作,构建困境儿童福利服务平 台,建立无缝衔接的儿童管理服 务网络。同时,对困境儿童情况 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摸底,详细 了解困境儿童的现状,做好综合 分析,登记造册,建立基础信息 资料库,实现动态化管理,进而 通过技术性的分析对不同的儿童 实施分类保障。 三是多元参与,结对帮扶。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社会福利 观念也有较大的进步,由补缺型 逐渐向普惠型转变。全社会应重 视和关注儿童事业,树立尊重儿 童权利、提倡儿童优先、儿童全 面发展和儿童参与社会的发展理 念。儿童福利仅仅靠政府是远远 不够的,需要家庭、社区、学 校、企业、公益组织、个人等共 同参与努力。一方面,政府需要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通过政府购 买服务的方式促进专业的社会组 织发展,畅通社会力量参与儿童 福利领域的渠道;另一方面,应 建立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制度,促 进关爱帮扶困境儿童进入制度 化、常态化的轨道,积极发动更 多社会力量参与爱心接力。相关 部门和社会公益组织应通过组织 困境儿童开展“手拉手” 、 “一帮

困境儿童类型及其构建救助机制几点思考

困境儿童类型及其构建救助机制几点思考

困境儿童类型及其构建救助机制几点思考汇报人:日期:•引言•困境儿童类型及特点•构建救助机制的几点思考目录•实践案例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困境儿童问题逐渐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困境儿童问题救助机制的重要性研究目的与意义建立有效的救助机制对于困境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

本研究旨在探讨困境儿童的类型及其构建救助机制的几点思考,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参考。

030201背景与意义通过对困境儿童类型的梳理和分析,提出构建救助机制的建议和思考。

研究目的如何界定困境儿童类型?如何构建有效的救助机制?救助机制在实践中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问题02困境儿童类型及特点经济困难、生活拮据详细描述贫困型困境儿童是指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拮据,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儿童。

他们可能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或获得足够的生活保障。

身体或智力残疾、生活自理能力受限详细描述残疾型困境儿童是指身体或智力存在残疾,生活自理能力受限的儿童。

他们可能因为残疾而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和生活,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总结词失学、缺乏教育机会详细描述失学型困境儿童是指因为家庭贫困、地区偏远或其他原因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的儿童。

他们可能因为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而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总结词无家可归、缺乏稳定的生活来源详细描述流浪型困境儿童是指无家可归,缺乏稳定的生活来源的儿童。

他们可能因为家庭破裂、社会排斥或其他原因而流落街头,需要更多的社会救助和关怀。

03构建救助机制的几点思考针对困境儿童的不同类型,制定相应的专项政策,确保政策覆盖全面、有针对性。

制定专项政策确保各项政策之间的协调性,避免政策冲突或重复,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政策协调定期对政策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政策评估与调整政府主导,完善政策体系社会参与,形成多元救助格局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公益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困境儿童的救助工作。

对困难儿童类型及其救助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调查报告.doc

对困难儿童类型及其救助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调查报告.doc

对困难儿童类型及其救助机制构建的几点思考——调查报告2013年6月,南京两个孩子的不幸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两个孩子的父亲正在服刑,母亲吸毒成瘾,他们被单独留在家里饿死。

留守儿童溺水和城市街头儿童在垃圾箱中窒息.每一个悲剧事件的背后都有与儿童有关的社会问题,暴露出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保护。

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不仅是新时期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崇高使命,也是时代赋予妇女儿童事业的历史责任。

困境儿童是指流浪未成年人和因其他原因暂时失去生计的未成年人,主要包括孤儿、单亲家庭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残疾儿童、艾滋病儿童、父母正在服刑或戒毒的儿童、患有严重罕见疾病的贫困家庭儿童和弃婴。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总人口的16.6%。

在这2.2亿儿童中,处于困境的儿童是党和国家不得不正视并需要用心救助的弱势儿童群体。

贫困家庭的孩子。

贫困家庭儿童是指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靠生活补贴生活并临时帮助家庭的儿童群体。

根据民政部2012年4月社会服务发展月度统计报告,中国城镇居民2197.3万人,农村居民5249万人,城乡居民总数3809.4万人。

按每个家庭一个孩子计算,至少有3809.4万儿童应该在低收入家庭中成长。

例如,那些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孩子要走很长的路去上学,冬天没有鞋子穿,吃发霉的食物,坐在通风的教室里。

他们的生活条件如此恶劣,国家急需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

留守儿童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以改变他们的生活状况。

他们大多数人和他们的丈夫和妻子一起出去。

由于经济原因,他们不能带孩子一起去,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的问题。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接近2000万,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超过5800万。

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现状与思考

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现状与思考

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现状与思考篇一:困境儿童救助工作现状与思考近年来,**市始终把关注、推动儿童健康成长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多措并举为儿童特别是困境儿童办好事、办实事,全市儿童生存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但是,由于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和制约,**市仍有部分儿童还存在生活困难、家庭教育缺失、学习受阻、身心发展不健全等诸多不容乐观的问题。

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市困境儿童生存现状和发展需求,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今年4月**市妇联有针对性的对全市困境儿童生活学习等发面状况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困境儿童现状**市现有总人口14万,约有儿童4.2万人。

2019年4月数据统计,全市共有困境儿童2431人,其中贫困家庭儿童1746人,残疾家庭儿童153人,单亲家庭儿童409人,留守儿童100人,流动儿童179人。

二、**市困境儿童面临的主要困难1.贫困家庭儿童。

据统计,**市现有贫困家庭儿童1746人,大多分布在农村各学校。

此类家庭经济来源单一、不稳定,且具有双重性,即大多数家庭属于残障、单亲或因病返贫家庭。

这些儿童不仅面临物质生活匮乏,进一步生存发展空间狭小,同时也存在性格障碍、心理偏差失衡等问题,无法持续完成学业,易与社会发展脱节,出现贫困导致教育的缺乏,教育的缺乏又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

2.智障及患病儿童。

我市目前在册残疾家庭困境儿童约150人,目前均能就学接受义务教育。

为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市专门建立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特教班现有学生16名,其中多是生理缺陷儿童或智障儿童,如盲哑儿童、残疾儿童,这部分儿童上学不仅要有专人看护,还要进行行为训练等形式的技巧培训,一方面家庭负担重,无力再让儿童继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教育资源不足,经费紧张,无法满足儿童成长各项需求。

3.留守流动及单亲家庭儿童。

家庭结构不全、家庭环境不稳定形成了留守、流动、单亲家庭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这类儿童由于缺乏社会重视、家庭关爱、家长监管和专业心理辅导,普遍存在学习成绩不佳、性格发育不健康、生活习惯差等问题。

困境儿童社会救助制度的不足与对策建议

困境儿童社会救助制度的不足与对策建议

人文历史Human History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和福利型国家相比,中国对于困境儿童的救助问题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

在我国困境儿童基数较大,同时身处困境的儿童很难得到正常或者良好的关照,所以导致在成长过程中会有某些方面的缺失,如亲情的陪伴、心理上的慰藉以及刚需的营养需求。

本文从社会保障模式的分类出发,通过对不同社会保障模式国家的困境儿童的救助问题以及福利制度的比较分析,从而归纳出我国困境儿童救助制度的不足之处以及一些建议启示。

儿童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国家越来越看重儿童的发展。

同时,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对于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方面的政策并不完善和齐全,并且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困境儿童社会救助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对于困境儿童社会救助的对象存在局限性和儿童福利机构的医护人员缺乏足够专业的医疗护理照料水平等。

因此完善和改革我国困境儿童的社会救助制度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困境儿童救助的现实需求和意义(一)相关概念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对于困境儿童有一个较为详细说明,困境儿童包括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因自身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以及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导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或侵害的儿童。

(二)困境儿童救助的意义截止到2020年,“年度性困境儿童关注日之十大进步事件”的评选已有10年,从2021年起将其升级更名为“年度性全国儿童福利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十大事件”。

从更名的角度可以看出,对于困境儿童的救助有了从微观到宏观的改变,一是不再仅仅关注特殊的个案,而是转到了政策制度上来;二是从困境儿童转换到了儿童福利,不是只关注困境儿童,从儿童福利政策这一点也包含了对于普通儿童的福利。

这次升级更名对于困境儿童救助来说是一种积极的影响。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

中国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的构建心理性困境儿童是指因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不良因素导致其心理健康受到伤害的儿童,常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学习成绩下降、人际交往问题等。

建立心理性困境儿童社会保护和支持体系,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社会心理教育和宣传对于心理性困境儿童的家长和社会大众,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升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知和重视。

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加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理解。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学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心理性困境儿童所面临的困境,并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心理支持。

二、完善儿童心理健康评估机制心理性困境儿童的存在,往往是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干预。

建立儿童心理健康评估机制,对心理障碍的儿童进行评估,并对其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方案。

评估机制需要包括问卷、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建立心理检查数据库,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推动评估工作的动态化和精细化。

三、建立多元化的心理支持服务机构建立多元化的心理支持服务机构,为心理性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咨询和治疗,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治疗机构、社工服务中心等。

同时,针对不同的儿童心理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心理治疗、行为疗法等,帮助儿童更好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升他们的自我调节和抗压能力。

四、建立全面保护机制对于心理性困境儿童,除了心理支持和咨询,还应该建立全面的保护机制,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应该加强儿童保护法的宣传和执行,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保护儿童利益不被侵犯,推动完善监管制度,加大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和教育。

同时,应该加强对护理人员、教师和社工等职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五、强化各方面的联合合作心理性困境儿童的问题往往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协作才能解决。

需要加强协同机制的建立,筛查、干预和治疗工作的协同,切实加强家长、教师等的教育,推进家庭学校社区心理教育的全面发展。

困境儿童类型及其构建救助机制几点思考

困境儿童类型及其构建救助机制几点思考

2013年6月,南京两名儿童的不幸遭遇引起广泛关注。

这两个孩子,他们的父亲在狱中服刑,母亲是吸毒者,无人照看,最后竟活活饿死家中......留守儿童的溺水,到城市流浪儿闷死垃圾箱中……每一个悲剧事件背后,都关联着与孩子有关的社会问题,暴露了困境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缺失。

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既是新时期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崇高使命,更是时代赋予妇女儿童事业的历史责任。

一、困境儿童的定义困境儿童是指流浪的未成年人和因其他原因暂时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主要包括孤儿、单亲家庭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残疾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父母服刑或戒毒期间的儿童、贫困家庭患重病和罕见病儿童及弃婴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6%,在这2.2亿儿童中,困境儿童是党和国家不得不正视其存在并需要用心去救助的弱势儿童群体。

二、困境儿童的类型及存在的现实问题贫困家庭儿童问题。

贫困家庭儿童是指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家庭的儿童群体。

据民政部2012年4月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月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城市低保人员2197.3万人,农村低保人员5249万人,城乡低保家庭合计3809.4万户,以每户一个孩子计算,至少应该有3809.4万名儿童生长在低保家庭。

比如那些生活在边缘山区的孩子,走很远的路去上学,大冬天没有鞋穿,吃着霉变饭菜席地而坐在四处透风的教室里。

他们的生活条件是那么的恶劣亟需国家对他们的生活生存环境给予必要的救助。

留守儿童问题。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活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近2000万,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

困境儿童种类与政策保障未保工作重点和解决思路

困境儿童种类与政策保障未保工作重点和解决思路

困境儿童种类与政策保障未保工作重点和解决思路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困境儿童的种类、政策保障及未保工作的重点与解决思路在当今社会,困境儿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困境儿童救助实施方案

困境儿童救助实施方案

困境儿童救助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困境儿童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儿童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如贫困、失学、家庭暴力等。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套科学合理的困境儿童救助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困境儿童救助实施方案进行探讨。

首先,对于困境儿童的救助,我们应该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息收集和筛查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通过学校、社区、医院等渠道收集困境儿童的信息,包括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筛查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困境儿童,并制定相应的救助方案。

其次,困境儿童救助实施方案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帮扶体系。

这个帮扶体系可以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

政府部门可以提供经济援助、教育资源等方面的支持,社会组织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帮助,志愿者可以提供陪伴、关爱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这些力量的共同努力,可以为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帮助。

此外,困境儿童救助实施方案还需要建立起一套全面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这个机制可以通过定期对救助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还可以建立起一套监督机制,对救助工作进行监督,确保救助工作的公正、透明和有效性。

最后,困境儿童救助实施方案需要建立起一套长效机制。

这个长效机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困境儿童的权益,同时还可以通过教育宣传来增强社会对困境儿童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建立起这样一套长效机制,才能够真正解决困境儿童面临的问题。

总之,困境儿童救助实施方案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筛查系统、建立完善的帮扶体系、建立全面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够真正为困境儿童提供有效的帮助,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努力,为困境儿童的救助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加强困境家庭儿童保护的思考

关于加强困境家庭儿童保护的思考

关于加强困境家庭儿童保护的思考
困境家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提供正常、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给儿童的家庭。

这些原因包括贫困、疾病、家暴、缺乏教育意识等。

对于这些困境家庭的儿童来说,保护措施的加强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加强困境家庭儿童保护的思考。

首先,加强困境家庭儿童保护需通过政策和法律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投入,制定有力的政策和法律,确保困境家庭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和受到充分的保护。

政策和法律的颁布需要充分参考专家的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

此外,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也是重要的手段。

困境家庭儿童的保护不仅仅依赖于政府和专业机构,家庭和社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需要强调父母责任和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提高父母对子女的投入和关注。

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经济援助、帮助找到合适的工作、提供相关的培训等。

家庭和社区的关怀和支持将为困境家庭儿童的保护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幼儿园困境儿童支援策略 幼儿园帮扶策略分析

幼儿园困境儿童支援策略 幼儿园帮扶策略分析

幼儿园困境儿童支援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幼儿园教育中,困境儿童的存在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困境儿童可能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或者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学习障碍、行为问题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欠缺等。

针对这些问题,幼儿园需要制定有效的帮扶策略,以帮助这些困境儿童顺利融入教育环境。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幼儿园帮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一、识别困境儿童在制定帮扶策略之前,首先需要对困境儿童进行准确定义和识别。

困境儿童的定义有很多种,包括贫困儿童、残疾儿童、流动儿童等。

幼儿园可以通过与家长和社会工作者的沟通,了解儿童们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成长过程,同时也要结合教师的观察和评估,及时发现困境儿童的存在。

只有准确识别了困境儿童,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策略。

二、个性化关怀针对不同类型的困境儿童,幼儿园应制定个性化的帮扶策略,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和个体差异。

对于贫困儿童,可以通过设立助学金、提供免费午餐等,帮助他们解决物质困难,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对于残疾儿童,可以配备专业的康复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帮助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和学习辅导;对于行为问题儿童,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行为管理等,帮助他们克服自身问题,顺利融入集体生活。

个性化关怀是幼儿园帮扶策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最为有效的帮扶手段。

三、提供专业支持困境儿童往往需要更多的专业支持,幼儿园需要配备专业的教育和康复人员。

这些专业人员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认识困境儿童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康复服务。

幼儿园还可以与社会相关机构合作,引入更多的专业支持,如心理咨询服务、学习障碍辅导等,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支持。

专业支持可以帮助幼儿园更好地应对困境儿童的特殊需求,提升帮扶效果。

四、家校合作困境儿童的帮扶不仅需要幼儿园的支持,家庭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

幼儿园需要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困境儿童的成长进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6月,南京两名儿童的不幸遭遇引起广泛关注。

这两个孩子,他们的父亲在狱中服刑,母亲是吸毒者,无人照看,最后竟活活饿死家中......
留守儿童的溺水,到城市流浪儿闷死垃圾箱中……每一个悲剧事件背后,都关联着与孩子有关的社会问题,暴露了困境儿童权益保护方面的缺失。

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既是新时期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崇高使命,更是时代赋予妇女儿童事业的历史责任。

一、困境儿童的定义
困境儿童是指流浪的未成年人和因其他原因暂时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主要包括孤儿、单亲家庭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残疾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父母服刑或戒毒期间的儿童、贫困家庭患重病和罕见病儿童及弃婴等。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6.6%,在这2.2亿儿童中,困境儿童是党和国家不得不正视其存在并需要用心去救助的弱势儿童群体。

二、困境儿童的类型及存在的现实问题
贫困家庭儿童问题。

贫困家庭儿童是指城乡低保和临时救助家庭的儿童群体。

据民政部2012年4月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月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城市低保人员2197.3万人,农村低保人员5249万人,城乡低保家庭合计3809.4万户,以每户一个孩子计算,至少应该有3809.4万名儿童生长在低保家庭。

比如那些生活在边缘山区的孩子,走很远的路去上学,大冬天没有鞋穿,吃着霉变饭菜席地而坐在四处透风的教室里。

他们的生活条件是那么的恶劣亟需国家对他们的生活生存环境给予必要的救助。

留守儿童问题。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活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近2000万,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孩子聚少离多,缺少基本的沟通交流,根本达不到合法监护人的基本要求,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流浪儿童问题。

当前,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人分配差距大、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步凸显,对家庭稳定和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儿童外出流浪现象不断发生。

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数量在100—150万左右的流浪未成年人,80%曾有过盗窃、抢夺、抢劫等违法行为,45%的流浪未成年人常年以犯罪行为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

但是,我国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基础薄弱,尚未形成有效覆盖的救助体系救助保护能力因设施数量少、规模小、功能单一而受到极大限制。

2012年11月16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街头垃圾箱的5名男童就未能幸免于难。

全国仅有130个流浪未成年救助保护机构,其中128家设在救助管理站内,基本救助设施条件较差床位较少,饮食不足等问题严重。

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或许都有各自的幸与不幸,但是经由父辈们构建的美好型社会起码让出生不平等的儿童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亟待国家对流浪儿童给予必要的生存救助。

孤儿和弃婴问题。

孤儿是指失去父母亲的儿童或未成年人。

2006年,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民政部对暂时查找不到家庭的流浪未成年人对于确实无法查明身份的流浪未成年人对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为重度残疾人、失去生活依靠的儿童父母双方服刑或其他原因暂时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纳人孤儿范畴。

他们失去父母、生活无着处于生存、发展的困境,是社会福利事业和国家救助工作的重点对象。

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领取儿童福利证书的孤儿有25.2万人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共收养儿童10万人。

孤儿、弃婴在供养、教育、医疗、康复以及成年后的就业、住房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残疾儿童问题。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残疾人8296万人其
中,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人,占4.66%。

视力残疾儿童有13万人,听力残疾儿童有11万人,言语残疾儿童有17万人,肢体残疾儿童有48万人,智力残疾儿童有76万人,精神残疾儿童有6万人,多重残疾儿童有75万人。

在246万6-14岁的学龄残疾儿童中,63.19%的儿童正在普通教育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众多的残疾儿童在基本生活福利、教育、医疗、康复、住房、就业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三、对构建困境儿童帮扶解困机制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成为社会的共识,妇女儿童工作着力于注重民生,注重社会和谐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经济实力的逐步壮大,能够也应该让全社会的公民特别是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诸如我市当前实行的城镇和农村低保金、大病救助资金、困境儿童资助金、人口公益金和关爱女孩基金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帮扶资助等等为困境儿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生产发展动力,惠民政策的导向作用逐步显现。

同时,我们要看到,迄今为止,我国尚没有一个完备齐全规范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救助机制,政出多门,各不相属,一时解困易,长期作为难。

有鉴于此,每一个关注妇女儿童事业长期发展的人都有责任为构建一个行之有效的困境儿童帮扶救助机制精心筹划,献策献力。

笔者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建立和完善困境儿童解困帮扶决策调控机制。

实行困境儿童帮扶解困应是一个政府行为,因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困境儿童及其家庭解困帮扶纳入各级政府的行政职能,建立和完善困境儿童解困帮扶决策调控机制,对其予以救助。

政府应聚全社会之力,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形成整体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帮扶救助体系。

我们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弃婴等困境儿童的产生:
1、政府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同时,要做好日常优生优育宣传与服务工作,提高乡镇、街道相关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对重(病)残儿童做到早预防、早检查、早发现和早处理,确保新生儿出生质量,降低残疾儿童出生率。

2、政府要为新生残疾婴儿家庭排忧解难。

要制定相关的制度对新生残疾婴儿的家庭及时提供经济、医疗方面的援助与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与长远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困难,提高困境家庭的抚养能力,并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给予照顾,以预防弃婴现象的发生。

3、加强对残疾人的权利保护,以减少残疾儿童父母的忧虑与负担,进而减少遗弃的发生。

4、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确实无力抚养重病残疾子女的家庭,当事人可以与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取得联系,由民政部门负责帮助协调解决。

(二)开展解困帮扶要善于顺势借力。

开展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解困帮扶是一项牵涉面广、资金需求多、纷繁复杂的工作,要充分发挥各级妇联及公益慈善组织的力量,发挥民间组织联系面广、能人众多的优势,挖掘社会资源。

发动企业主、种植养植大户实行生产性帮扶。

吸收困境儿童家庭的无业父母进厂、进种植、养植园务工,或对口帮扶带动从事大棚蔬菜、特色农副产品生产等。

要在与民建、慈善总会的合作中,将筹措的善款、关怀资金足额用于困境儿童及其家庭,并为他们优先提供劳务输转信息,协调办理小额创业贷款等等,扬长避短,借力发挥,做好解困帮扶工作。

(三)开展解困帮扶要切合实际,务求实效。

组织开展解困帮扶要切合实际,有针对性、计划性和可行性。

对缺乏资金来源的,要在诚信的基础上帮助筹资或贷款,务求取得有效收益,避免营收失败产生亏空;对缺乏劳力和技术的,要安排专人结对帮扶,解决实际困难;对缺失亲情慰藉的,要约请专家开展心理疏导,做好沟通联络。

要通过宣传服务,提高群众战胜困难的的信心,坚定迈向新生活的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