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寓言二则-郑人买履

合集下载

北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教案

北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教案

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在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2.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读出韵味。

教学重难点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郑人买履》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你发现今天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习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指导学生简单了解文言文的特点。

)2.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这样的小故事叫“寓言”。

我国古代有许多寓言,你听过或读过哪些寓言?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则寓言。

3.自读《郑人买履》,注意读准字音,想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事?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听朗读磁带读课文,听清语气语调、节奏、句子的停顿,注意自己正音。

注意那些你把握不准的字的读音。

听他读的和你读的有什么不同?指名读,正音(吾wú 、宁nìng、度duó、度dù);再指名读。

提示:有个字出现了3次,两个读音。

你知道是什么吗?(度duó——量长短;度dù——尺码)为什么?(若不知道就留在理解时解决)(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

(3)这是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可不容易,老师相信你一定有办法学会它,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进行学习呢?(师生总结学习方法。

)(4)请大家运用以上读书方法,进一步深入课文内容,发现疑问时多读几遍课文,再解决不了的大家一起来帮你。

(设计自学的环节,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学习、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

)2.小组探究学习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小组中有争议的地方提出来,全班共同研究。

3.交流小组学习情况在学习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哪些疑问?(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重点研究。

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

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郑国有一个人,眼看着自己脚上的鞋子从鞋帮到鞋底都已破旧,于是准备到集市上去买一双新的。

这个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绳量好了自己脚的长短尺寸,随手将小绳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门了。

一路上,他紧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来到集市。

集市上热闹极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种各样的.小商品摆满了柜台。

这个郑国人径直走到鞋铺前,里面有各式各样的鞋子。

郑国人让掌柜的拿了几双鞋,他左挑右选,最后选中了一双自己觉得满意的鞋子。

他正准备掏出小绳,用事先量好的尺码来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绳被搁在家里忘记带来。

于是他放下鞋子赶紧回家去。

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绳又急急忙忙赶往集市。

尽管他快跑慢跑,还是花了差不多两个时辰。

等他到了集市,太阳快下山了。

集市上的小贩都收了摊,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

他来到鞋铺,鞋铺也打烊了。

他鞋没买成,低头瞧瞧自己脚上,原先那个鞋窟窿现在更大了。

他十分沮丧。

有几个人围过来,知道情况后问他:“买鞋时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穿一下,试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那可不成,量的尺码才可靠,我的脚是不可靠的。

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人的脑瓜子真像榆木疙瘩一样死板。

而那些不尊重客观实际,自以为是的人不也像这个揣着鞋尺码去替自己买鞋的人一样愚蠢可笑吗?【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1.中国寓言故事:郑人买履2.郑人买履之后五年级寓言故事续写3.郑人买履改写4.改写《郑人买履》5.郑人买履的改写版本6.郑人买履续写7.《郑人买履》改写范文8.郑人买履扩写1200字。

寓言《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案及教学反思

寓言《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案及教学反思

寓言《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案及教学反思寓言两则《刻舟求剑》《郑人买履》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入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

《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

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读故事—明道理—受教育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和译文对照(或查字典验证)弄懂字义。

2.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3.继续了解古今汉语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4.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

5.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重、难点与关键:能借助释文理解古文,初步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课件)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荒唐、可笑的事,比如自己手里拿着笤帚却去放笤帚的地方找笤帚;正在玩电脑时突然停电了,心想既然玩不成电脑就看电视吧等等。

今天,我们来读两个故事,其中的`人所做的事更荒唐。

(板书:刻舟求剑)二、学习《刻舟求剑》1.自由朗读寓言后指名朗读。

课文文言文翻译郑人买履

课文文言文翻译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持之。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

遂不得履。

人谓郑人曰:“何不试以履?”郑人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以是终不履。

翻译:
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子的人,他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寸,然后把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当他到了市场,却忘记了带上自己的尺寸。

于是他返回家中,去取那个尺寸。

等他再次回到市场,市场已经关闭了,结果他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对郑人说:“为什么不试着穿上鞋子试试呢?”郑人回答说:“我宁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

”因此,他最终没有买鞋子。

译文:
在郑国,有一个人打算购买鞋子。

在出发之前,他先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的尺寸,并将这些尺寸记录下来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当他来到市场上,却因为忘记携带尺寸而未能购买鞋子。

他不得不回家去取那个尺寸。

然而,当他再次回到市场时,市场已经结束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对这个人说:“你为什么不直接穿上鞋子试试呢?”但这个人回答说:“我更愿意相信事先量好的尺寸,而不是自己的直觉。

”因为这个原因,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式,最终没有成功买到鞋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分依赖固定的规则和模式可能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导致错过实际的机会。

在这个例子中,郑人过于相信事先量好的尺寸,而忽视了直接尝试的重要性。

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可能会因为对规则的过度依赖而错失良机的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灵活变通,既尊重规则,又不拘泥于规则,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把握机会。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案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案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北师版《寓言二则》教案请关注北师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栏目。

北师版五年级上册《寓言二则》教案【一】《郑人买履》一、目标导学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郑人买履》的大意,掌握一些重要的词句。

(重点)2.理解《郑人买履》蕴含的道理。

(难点)二、自主预学 1.帮你了解“寓言”。

“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

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思想教育,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

2.一读《郑人买履》,完成下列各题。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买履者()自度其足() 持度( ) 宁信度() 遂不得履()(2)文学常识积累:《郑人买履》选自《》,作者韩非,________时期哲学家, __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3.二读《郑人买履》,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宁信度 ( )无自信也 ( )有欲买履者 ( ) 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 而忘操之( )何不试之以足?( ) 及反 ( ) 市罢 ( ) 遂不得履( )三、互动探究(一)基础训练 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通义:反归取之通义:2.一词多义。

度:先自度其足 ( ) 吾忘持度 ( )之:而置之其坐 ( ) 至之市 ( ) 何不试之以足( )而: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 ) 至之市,而忘操之 ( )(二) 1.翻译下列特殊句式:(1)郑人有欲买履者。

(提示:定语后置)(2)何不试之以足?(提示:状语后置)(3)无自信也。

(提示:宾语前置)2.翻译全文,译文写在下列横线上。

(五)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层:第一层:(六)深入研读课文。

1.《郑人买履》中的买鞋者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寓言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2.说说《郑人买履》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谈它的现实意义。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3篇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3篇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8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2、能用“匆匆忙忙”和“毫不示弱”造句。

3、能讲述“郑人买履”的故事,表演《鹬蚌相争》。

4、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知道这两则寓言所讲的故事。

教学难点:懂得不要墨守成规以及互不相让只能两败俱伤让别人利的道理。

查阅资料:两则寓言的原文。

板书设计:26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鹬蚌相争量——尺码——忘鹬——啄| 蚌——夹取-宁信尺码,不信脚被捉第一课时教学要求:了解《郑人买履》的故事,理解内容,懂得不要墨守成规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寓言二则》2、我们学过那些寓言?简单说说内容。

“寓言”?“则”?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读课文,利用字典或生字表读准字音。

2、读一读(小黑板)集市郑人买履匆匆忙忙尺码宁问:“郑人”指哪的人?“履”?“尺码”指什么?3、同桌互读,检查读书正确、流利。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生朗读,其他人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再读思考:这则寓言先讲了什么?后讲了什么?(事情发展顺序)3、用自己的话讲这则故事?4、读寓言故事。

5、郑人能不能买到鞋?为什么没有买到鞋呢?你觉得这个人怎么样?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小组讨论)四、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

2、表演故事,以小组为单位。

五、课堂小结: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学习寓言《鹬蚌相争》懂得两人一味相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读一读鹬蚌相争毫不示弱啄夹鹬蚌、啄、夹各是什么意思?3、同桌互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指生读课文,其他人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讲故事。

3、有感情朗读。

4、你认为鹬和蚌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去?5、讨论: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如果你是渔夫会怎么想?被捉后得鹬和蚌又会怎样想?四、练习。

26课 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鹬蚌相争》

26课 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鹬蚌相争》
尺码 尺寸 宁愿 宁可
匆匆忙忙
急急忙忙
古时候,一个郑国人想买 双鞋。他在家里量量自己的 脚,做了一个尺码,放在坐 席上。她匆匆忙忙地来到集 市上,找到了要买鞋。他摸 摸口袋,说:“哎呀!我忘 记带尺码了。”转身就往家 里跑。当他拿着尺码赶回来, 集市已经散了。他没有买到 鞋。有人问他:“你为什么 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的大 小呢?”他说:“我宁愿相 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 脚。”
感悟课文
课文简析
《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是按事情的 发展顺序写的。 这个寓言故事讲的是郑国有个人想要买鞋, 结果没有买到。
感悟课文
课文简析
为什么没有买鞋呢? 因为他宁愿相信事先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 自己的脚。
感悟课文
寓意
大家知道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吗? 又有什么现实意义? 郑人的愚蠢可笑正是这则寓言的寓意所在。 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只相信典章制度而不 知变通、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不相信实 际、教条主义的人。
háo bú shì ruò jí shì
毫不示弱 集市
Zhuǎng shēn
转身
巧学字词 二、造句
匆匆忙忙 1、快要到上课的时间了,小红匆匆忙忙的 朝学校走去。 2、妈妈一下班,就匆匆忙忙赶回了家。
毫不示弱
1、别看他是新手,打起篮球来毫不示弱。
2、赛诗会开始了,各代表队竞争激烈,毫 不示弱。
巧学字词 三、近义词
感悟课文
现实意义
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 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 意一切从实际出发,懂得灵活运用 和变通,以突然发现了一个鹬
我看到了 一个蚌
静观其变
我要吃掉你!!!
想的美呀!!!!
它们开始斗争了!!!
鹬说:“今天不下雨, 明天不下雨,你这蚌 就要活活干死。”

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原文

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原文

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原文篇一:郑人买履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郑国人想要买一双鞋子,于是他来到商店挑选,但是他并没有带上自己的脚来试穿,而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和尺码购买了一双鞋子。

故事的寓意是,人们在做决定之前应该先认真思考,不要只是凭借想象和表面信息来做决策。

以下是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原文 (有所拓展):昔者,郑人欲买履,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返,市罢,遂不得履。

君子曰:“夫郑人欲买履,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弗得,遂不得履。

夫以郑人之所为,宜可以观矣。

今乃忘之,何哉?”翻译: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要买一双鞋子,于是他来到商店挑选,但是他并没有带上自己的脚来试穿,而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和尺码购买了一双鞋子。

故事的寓意是,人们在做决定之前应该先认真思考,不要只是凭借想象和表面信息来做决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在做决定之前应该充分了解相关信息,而不能只是凭借自己的想象和直觉来做出决策。

郑人买履的故事也告诫我们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而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篇二:郑人买履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郑国人打算购买一双鞋子,于是他去了市场,但是却没有买,反而回家拿了他的尺码,回家后又发现尺码不够,于是又去市场,但是已经太晚了,最终他没有买到鞋子。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人们应该注重实际行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思考和计划上。

如果郑人只是停留在思考阶段,那么他永远都不会买到鞋子。

相反,如果他采取了行动,那么也许就能够买到鞋子。

这个故事还提醒人们,要谨慎地做出决策,并认真对待他们的后果。

如果郑人在购买鞋子之前没有认真考虑尺码的大小,那么他可能会因此感到失望或者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购买合适的鞋子。

因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出决策之前,我们应该仔细考虑和评估我们的选择,并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后果。

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添,能增加表达效果。用括号括起来。
履:鞋。 置:放.
且:将要,打算。
自度其足:自己量了脚的尺码。度,量长短。 置:放。 之:指量好的尺码。 至:到,等到。
坐:同“座”,座位。 之:往,去。
市:集市。
忘操之:忘了拿尺码。操,拿。 吾:我。 持度:拿尺码。 之:它,指尺码。
反:同“返”,回去。 市罢:集市散了。 宁:宁可。
是:这
之:助词,无义,不译
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 还有类似的结构吗? 所契者:刻的地方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 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 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不亦惑乎? 有个楚国人渡江,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急 忙在船边上刻下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 的地方。”船停了,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落在江底)不会随船前进, 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 者

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
亦惑乎?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
从 到 立即 雕刻
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 者
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
亦惑乎? 也 糊涂
是吾剑之所从坠。
所从坠: 所(从)+动词=所字结构 ……的…… 所从+坠=坠落的地方
自相()() 混淆()() 颠倒()() 只争()() ()()双全 ()()唯谷 ()()交困
拓展训练
阅读下文,回答下面问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 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信!吾为之先行,子随我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 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糊涂

这儿 雕刻 记号 的地 方
三读课文,理解寓意:
1、船靠岸以后,楚人没捞到剑可能 会想些什么? 2、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件事 的看法? 3、刻舟求剑的故事蕴含着一个什么 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寓意:
不懂得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 就不会获得预期的效果。 现实意义: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 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 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对比阅读,合作探究:
这两则寓意有什么共同的寓意? 在揭示寓意的方法上有何不同?
共同的寓意: 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写法评析: 《郑人买履》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 效果大大增强。 《刻舟求剑》通过对比、反问揭示其错误实 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 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对比 议论发人深省。
拓展延伸:
根据意思写成语: 1、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里面凑数,或比 喻以次充好。 2、比喻自己言行前后相互抵触。 3、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多此一举,不但 无益,反而有害。 4、塞住耳朵去偷盗,比喻不能欺骗别人,只 能欺骗自己。

业:
1.背诵、默写并翻译这两篇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3.预习并背诵《古诗词三首》。
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 一则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稀奇古怪两只船, 没有浆来没有帆。 白天载人四处走, 夜晚停靠在床边。
谜底(鞋)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这两则寓言。 2、积累文言词汇,能准确翻译全文,概括文章主 要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寓意,并用来指导现实生 活。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学案及答案7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学案及答案7

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学案及答案7五古代寓言二则(1)《郑人买履》一、目标导学1.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郑人买履》的大意,掌握一些重要的词句。

(重点)2.理解《郑人买履》蕴含的道理。

(难点)二、自主预学1.帮你了解“寓言”。

“寓”:寄托,“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

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思想教育,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

2.一读《郑人买履》,完成下列各题。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买履者()自度其足()持度()宁信度()遂不得履()(2)文学常识积累:《郑人买履》选自《》,作者韩非,________时期哲学家,________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3.二读《郑人买履》,解释下列重点字词。

宁信度()无自信也()有欲买履者()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何不试之以足?()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三、互动探究(一)基础训练1.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通义:反归取之通义:2.一词多义。

度: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之:而置之其坐()至之市()何不试之以足()而: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二)1.翻译下列特殊句式:(1)郑人有欲买履者。

(提示:定语后置)(2)何不试之以足?(提示:状语后置)(3)无自信也。

(提示:宾语前置)2.翻译全文,译文写在下列横线上。

(五)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层:第一层:(六)深入研读课文。

1.《郑人买履》中的买鞋者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寓言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2.说说《郑人买履》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谈它的现实意义。

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郑人最可笑的“言”是:(用课文原句填写)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而置之其坐B.而忘操之C.反归取之D.至之市(二)课内阅读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五年级语文上册 21 寓言二则郑人买履 2课件 语文A

五年级语文上册 21 寓言二则郑人买履 2课件 语文A

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
(1) 至之市而忘操之。 (2) 何不试之以足?
语文A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八单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 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 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72022/1/17January 17,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72022/1/172022/1/171/17/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72022/1/17

寓言二则幼时记趣笔记

寓言二则幼时记趣笔记

《郑人买履》一.课文注释与翻译原文:郑人有①欲买②履③者,④先自⑤度⑥其足,⑦而⑧置⑨之⑩其⑾坐。

注释:①欲:想要。

②履:鞋。

③者:……的人。

④先:事先。

⑤度duó这里作动词用,量长短。

⑥其:他的,自己的。

⑦而:表示承接的连词,然后,就。

⑧置:放置。

⑨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⑩其:自己的。

⑾坐:同“座”,座位。

翻译: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原文:①至②之③市,④而忘⑤操⑥之。

注释:①至:到,等到。

②之:动词,到…去。

③市:集市,交易物品的场所。

④而:转折连词,却,但是。

⑤操:持,拿。

⑥之:代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翻译: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他却忘了带上它(量好的尺寸)。

原文:已得履,①乃曰:“吾忘持②度。

”注释:①乃:于是,就。

②度: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翻译:已经拿到了鞋子,(才发现忘记了带量好的尺寸) 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

原文:①反②归③取④之。

⑤及反,市⑥罢,⑦遂不得履。

注释:①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②归:回家。

③取:拿着。

④之:代词,指量好的尺码。

⑤及:等到。

⑥罢:结束。

⑦遂:终于翻译:就返回家拿尺寸.等到他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

原文:人曰:“①何不试②之③以足?”曰:“④宁信度,⑤无自⑥信也。

”注释:①何不:为什么不。

②之:代词,鞋。

③以:用。

④宁:宁可。

⑤无:不。

⑥自:自己。

翻译:有人问:“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二.常识:韩非,战国时期韩国人,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著作有《韩非子》,本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三.寓意: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刻舟求剑》一.课文注释与翻译原文:楚人有①涉江②者,③其剑④自舟中⑤坠⑥于水。

注释:①涉:搭船渡过。

②者:……的人。

③其:代词,他的。

④自:从。

⑤坠:掉,落。

⑥于:到,在。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2 寓言二则之郑人买履 ▎北师大版(共20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2 寓言二则之郑人买履 ▎北师大版(共20张PPT)

船——舟
猪——豚 蟋蟀——促织
吃——食
追——逐 鞋——履
到——之
郑人买履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子:即韩非。子, 古代对有学问的人的 尊称。他是战国末期 思想家、政治家,哲 学家。是当时思想家 荀子的学生。他的著
作后人称《韩非子》。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 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yuē):“吾(wú) 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 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 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 信度,无自信也。”
理解意思时需要调整顺序的句子: 1、郑人有且置履者 意为:有且置履之郑人 2、何不试之以足 意为:何不以足试之 3、无自信也 意为:无信自也
思考:
1.你觉得郑人可笑吗?从文中什么地方 可以看出来? 2.郑人最终为什么没能买到鞋子?

假如你是下面的这些人,你会给郑人说什么?
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店铺老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 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寸,也不相 信自己的脚。”
古文现象,又称文言文现象。
1. 通假字 2. 一字多义 3. 倒装句
通假字——明明写这个字却用了另一个字。
(1)而置之其坐 :“坐” 通“座” (2)反归取之 : “反” 通“返”
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意义有时相同, 有时不同:
生活中有类似的人吗?
讽刺那些做事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 。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

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

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

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墨守成规。

作品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作品注释郑:郑国且:将要,欲:将要,想要。

者:定语后置,(怎么样)的人。

先:首先,事先。

度(duó):衡量。

动词,用尺子度量的意思。

而:顺承连词,意为然后。

置:动词,放,搁在。

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其:代词,他的,指郑人的。

坐:同“座”,座位。

至:等到。

之:动词,到……去,前往。

操:动词,拿、携带。

已:时间副词,已经。

得:得到;拿到。

履:名词,鞋子,革履。

乃:于是(就)。

持:动词,拿,在本文中同“操”。

度(dù):名词,量好的尺码。

之:代词,代量好的尺码。

操:携带。

及:等到。

反:通“返”,返回。

罢:结束。

遂:于是。

宁(nìng):副词,宁可,宁愿。

自信:相信自己。

以:用。

市罢:集市结束。

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何不试之以足:之,代词,代指他想买的那个鞋子,是特殊句式中的倒装句,正常语序应该是"何不以足试之?" 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脚去试试鞋子呢?作品译文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

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了带尺码。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

《郑人买履》教学设计中心实验小学岳莉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二则》中的《郑人买履》教材分析:《郑人买履》借一个宁可相信自身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身的脚的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这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战略。

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身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能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做事不能墨守成规,要注重实际。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归纳方法,化难为易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学法回顾。

二、初步感知,读通古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将古文读通顺。

三、整体理解,读懂古文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译文、工具书理解难懂的字、词,弄清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组交流汇报。

3.师引导解决通假字“坐”和“反”;多义字“置”和“之”。

4.挑战项目“我问你答”,小组合作演一演。

5.说说故事,内化课文语言。

四、韵味朗读,读透古文1.指名读,评价。

2.师范读。

3.生自由读。

4.齐读。

五、联系生活,理解寓意1.质疑:在《郑人买履》这篇文章中,郑人最终买到鞋子没有呢?为什么?2.给郑人今后的生活提点建议,告诉他今后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3.我们应该怎么做?明寓意。

六、总结全文,深化认识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会默写《郑人买履》。

(必做)2.收集寓言故事,小组内交流(选做)3.小组表演《郑人买履》,注意丰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郑人买履寓言(合集9篇)

郑人买履寓言(合集9篇)

郑人买履寓言(合集9篇)郑人买履寓言(合集9篇)郑人买履寓言1《郑人买履》寓言新编话说郑人自买鞋之事成名之后,已是家喻户晓,成为街头巷尾的人物,有人曰:“此人专爱钻牛角尖,可笑,可悲,可叹。

”有人曰:“此人虽榆木脑袋一个,却好在做事认真,似乎也憨厚得可爱。

”……种种议论不知是否对那人有所影响?却说这天,郑人突然想起,要去集市买个衣柜,他的娘子对他说:“你拿一把尺,把距离量一下。

”郑人想了想:我上次买鞋就是因为在家中自己量了尺码,不相信自己,才被有的人嘲笑,这一次我自己去试试。

于是,他得意洋洋地对他的娘子说:“不用,我去试试就行。

”没等他娘子说,郑人就出门去了。

来自:作文大全郑人来到集市上,到了一间卖衣柜的店铺里。

迎面走来一位文绉绉的先生:“你不是那位专爱钻牛角尖的人吗?怎么,今天你要来买衣柜?”郑人说:“不错,这次我学聪明了,也很自信,我亲自来试试。

”他话刚落,那位先生和在场的人发出一阵狂笑,郑人一头雾水。

郑人还是买了,他买了一个十分漂亮的衣柜。

郑人背着一个笨重的衣柜终于到家了,他正想把衣柜搬进去,但是他怎么搬都搬不进去,他发现他把衣柜买大了。

此时,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不要墨守成规、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

郑人买履寓言2教材分析: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入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

《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

学情分析: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

郑人买履成语典故

郑人买履成语典故

郑人买履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释义】履:鞋子。

郑国人买鞋子只相信自己测量的尺寸,而不自己试穿大小。

讽刺不懂变通、不尊重客观条件的人。

【成语典故】
古时候,郑国有一个人想买一双鞋子,他先在家里量好了自己脚的尺寸,用一根绳子记录下来,他随手将绳子放在座位上,就出门了。

他来到集市上卖鞋的'店铺里,左挑右选,终于看好了一双鞋,正准备买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量尺寸的绳子放在家里忘带了,就说忘了带尺寸,要回家拿来尺寸再买,说完就走了。

他匆匆忙忙地赶回家,拿了放在座位上的绳子后,又匆匆忙忙地赶回集市。

来回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等他返回集市的时候,太阳都要下山了,大多数店铺已经关门了。

他来到卖鞋子的店铺前,看到已经关门了,再看看自己脚上鞋子的大洞,十分沮丧。

旁人问他:“你给自己买鞋,为什么不直接试试大小,非要按量好的尺寸买鞋呢?”他说:“我宁可相信我量的尺寸合适,脚却不一定准确。


【成长心语】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突破定式思维,才能让一切变得更容易、简单。

无论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还是提升自我,善于用变通的思维和方法是有助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

变通决定出路,学会变通,就能在种种困境、麻烦面前游刃有余。

不变通,就无法创造更高的价值;不变通,就只能守在原地,永远无法突破。

从那个已经约定俗成的“框架”中跳出来,别让那个已经量好的“尺码”,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