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设计说明书 (3)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3)二、热力计算 (6)三、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7)四、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8)五、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2)六、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七、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4)八、管径的确定 (14)九、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5)十、制冷机组与管道的保温 (17)十一、设备清单 (18)十二、参考文献 (18)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本市某空调用制冷机房二、原始数据1.制冷系统采用空冷式直接制冷,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氨(R717)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卧式壳管)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1、初参数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根据设计的要求,本制冷系统为100KW 的氨制冷系统,一般用于小型冷库,该制冷机房应设单独机房且远离被制冷建筑物。
因为制冷总负荷为100KW,所以可选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8)。
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蒸发器使用强制循环对流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即末端制冷设备)。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制冷站总负荷计算制冷站总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2。
制冷机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根据装机容量、运行工况、节能环保、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和运行调节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选择同型号2—3台的机组.3.水系统设计(1)确定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形式,进行水管路设计,计算并确定管径,拟定系统草图(2)选择冷冻水泵的规格和台数(3)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规格和台数(4)使用分、集水器时,决定分、集水器直径。
(5)选择主要阀门4。
制冷机房设备工艺布置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维修的方便,同时尽可能是设备布置紧凑以节省建筑面积(1)制冷机组设备布置。
(2)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布置(3)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4)绘制布置简图。
5。
制冷机控制安全保护6。
采用溴化锂制冷机时能源供应系统设计7.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设计简图等全部内容;计算部分可用表格形式.(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冷水机组选型计算及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型号及台数的选型计算;制冷站内水力计算;等几个部分。
②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8。
图纸要求(1)图纸要求课程设计图纸绘制要符合现行的制图和空调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工艺图要求;图纸量一般不少于2张,出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课程设计图纸采用CAD制图或手工绘图。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空调用制冷机房设计二、原始数据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冷负荷12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6.5℃/35.1℃。
4.某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氟利昂(R22)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
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确定设计方案 (1)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 (1)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 (3)四、冷凝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4)五、蒸发器的选择与传热计算 (8)六、辅助设备选型 (9)七、管径的计算 (10)八、水泵系统 (12)九、保温层 (12)十、噪声控制 (12)十一、所选设备汇总表 (14)十二、参考资料 (14)一、确定设计方案本制冷系统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空调冷负荷1200kW 。
冷冻水供水温度为7℃,回水温度为12℃。
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6.5℃,出口温度为35.1℃。
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即:℃71=z t ℃122=z t ℃5.261=l t ℃1.352=l t kW Q 1200=二、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表示2.1确定蒸发温度0t :蒸发温度0t 比冷冻水供水温度℃71=z t 低3℃,即:℃4 37 310=-=-=z t t 2.2 确定冷凝温度k t :冷凝温度k t 比冷却水出口温度℃1.352=l t 高3.5℃,即:℃6.38 5.31.35 5.32=+=+=l k t t2.3 确定吸气温度吸t :过热度一般为5~8℃,选取6℃,即:℃吸10 64 60=+=+=t t 2.4 确定过冷温度过冷t :再冷度一般为3~5℃,选取5℃,即:℃过冷6.33 56.38 5=-=-=k t t 2.5查R22的压焓图根据℃40=t 、℃6.38=k t 、℃吸10=t 、℃过冷6.33=t 查R22的压焓图得: kg kJ h /5.4111= kg kJ h /8.4061=' kg kJ h /0.4372= kg kJ h /8.2414=kg dm v /4231=' kg dm v /4331= kg dm v /2.1832= kg dm v /880.033=MPa p 568.00= MPa p k 5.1=2.5.1 单位质量制冷量0q :kg kJ h h q /1658.2418.406410=-=-=' 2.5.2 单位容积制冷量v q :kg kJ v q q v /21.3837043.016510=== 2.5.3冷负荷的计算0Q :间接冷却系统附加系数为7%~15%,取附加系数10%,则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为:kW Q Q 132012001.10=⨯==ϕ2.5.4制冷剂的质量流量r M :s kg q Q M r /8165132000===2.5.5制冷剂的体积流量r V :s m v M V r r /344.0043.0831=⨯==三、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并校核制冷量和电动机3.1根据℃40=t 、℃6.38=k t 查8FS12.5型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曲线图得:该工况下的制冷量g Q :kW Q g 475=; 该工况下的轴功率e N :kW N e 115=。
空调制冷系统课程设计
空调制冷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空调制冷系统的基础工作原理,掌握制冷循环的关键部件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制冷剂在空调系统中的作用,并解释其热力学特性。
3. 学生能够掌握空调制冷系统中能量转换的基本过程,以及影响制冷效率的主要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模型或实物演示,分析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流程,正确解读系统图。
2. 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物理原理,计算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和功率消耗。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制冷系统,并对系统进行模拟优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空调制冷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培养对节能减排的重视。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学生通过学习空调制冷系统,激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物理与技术实践相结合的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注意引导他们从直观的操作体验上升到理论的认识。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发展趋势相结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空调制冷原理概述:包括制冷剂的选择、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逆卡诺循环)的基础知识,以及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
- 教材章节:第三章“制冷原理与制冷剂”2. 制冷循环关键部件:深入讲解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制冷系统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制冷系统关键部件”3. 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探讨制冷剂的压力-温度图、焓-熵图,以及制冷剂在系统中的状态变化。
- 教材章节:第五章“制冷剂及其热力学性质”4. 空调制冷系统的能量转换与效率:包括能效比(COP)的计算,以及影响制冷效率的因素分析。
关于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
关于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3篇空调制冷机房课程设计篇1《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北京某建筑空气调节系统制冷机房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姓名:陈兰东学号:__106指导教师:刘焕胜2015 年12月15日1原始条件1.1工况本工程为北京某建筑空气调节系统制冷机房设计,空调建筑所需冷量为1200KW,冷冻水供水温度7℃,回水温度12℃。
1.2原始资料北京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为33.5℃,空调室外湿球温度为26.4℃。
2方案设计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通过冷冻水供水管到达分水器,再通过分水器分别送往旅馆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后的12℃的冷冻水回水经集水器再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与制冷剂换热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降温后再返回冷水机组冷却制冷剂,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电子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3负荷计算3.1制冷机房负荷一般对于间接供冷系统,当空调制冷量小于174KW时,A=0.15~0.20;当空调制冷量为174~1744KW时,A=0.10~0.15;当空调制冷量大于1744KW时,A=0.05~0.07;对于直接供冷系统,A=0.05~0.07。
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这里选取10%。
= (1+10%)=1200×(1+10%)=1320kW4设备选择4.1制冷机组4.1.1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考虑到机场对卫生及安全的要求较高,宜选用R22为制冷剂,R22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如下表4-1所示:R22适用范围表4-14.1.2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
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设计1.前言近年来,空调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它帮助我们度过了许多炎热的夏季。
然而,在使用空调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其制冷技术,了解空调的运作原理以便更好地维护和使用。
2.目标在本次教学中,我们旨在让学生了解空调的制冷技术,掌握空调的基本原理、构造和维护要点。
3.教学内容3.1 空调制冷原理空调制冷原理主要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组成。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到空调的制冷过程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素。
3.2 空调的组成空调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节流装置、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这些部件的作用和构造原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空调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3 空调的维护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介绍空调的维护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对空调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清洗滤网,除湿结霜等,以确保空调的长期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4.教学过程4.1 教学环节设计1.介绍空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介绍空调的构造和部件3.介绍空调的维护方法4.空调维修实操练习4.2 教学方法1.讲解法2.经验分享3.实例演示4.互动答疑4.3 教学辅助材料1.PPT课件2.实物模型3.录像介绍4.教材和教辅资料5.评价方式1.做好课堂笔记2.参加模拟操作3.完成相关维修作业4.进行相关知识测试6.教学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教学,希望学生们能够:1.理解空调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空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熟悉空调的维护方法和注意事项4.能够进行基本的空调维修和维护工作。
7.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我们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份全面的空调制冷技术学习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空调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空调的使用与维护方法,进而提高自身的维修技能和生活质量。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空调用制冷站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运算和制图能力,增强对制冷站中所应用的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认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制冷站总负荷计算制冷站总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2.制冷机组类型及台数的选择根据装机容量、运行工况、节能环保、以及负荷变化情况和运行调节要求等因素确定。
一般选择同型号2—3台的机组。
3.水系统设计(1)确定冷冻水和冷却水系统形式,进行水管路设计,计算并确定管径,拟定系统草图(2)选择冷冻水泵的规格和台数(3)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的规格和台数(4)使用分、集水器时,决定分、集水器直径。
(5)选择主要阀门4.制冷机房设备工艺布置机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保证操作维修的方便,同时尽可能是设备布置紧凑以节省建筑面积(1)制冷机组设备布置。
(2)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和冷却塔布置(3)主要汽水管道布置。
(4)绘制布置简图。
5.制冷机控制安全保护6.采用溴化锂制冷机时能源供应系统设计7.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书按设计程序编写,包括方案确定、设计计算、设备选择和设计简图等全部内容;计算部分可用表格形式。
(1)设计成果:包括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图纸(2)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要求:①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一般包括冷水机组选型计算及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等设备型号及台数的选型计算;制冷站内水力计算;等几个部分。
②课程设计说明书文字要通顺、层次清楚、工艺方案选择合理、选定的参数要有依据、计算正确、各种符号应注有文字说明、必要时列出计算数据表格;8.图纸要求(1)图纸要求课程设计图纸绘制要符合现行的制图和空调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工艺图要求;图纸量一般不少于2张,出图图幅大小根据具体要求确定;课程设计图纸采用CAD制图或手工绘图。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工作过程以及应用。
学生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空调用制冷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行业或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课程目标:1. 理解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2. 掌握空调用制冷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种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3. 学习空调用制冷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4. 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实验操作和调试。
课程大纲:第一单元: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循环过程与热力学基础- 制冷剂的选择和性质- 制冷设备的分类与选择第二单元:空调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空调系统的分类与应用领域- 制冷机组、风机盘管和空气处理机组的工作原理- 蒸发器、冷凝器和节能装置的原理第三单元: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安装- 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与计算方法- 空调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技术- 空调系统的质量检测与验收方法第四单元:空调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 空调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方法- 空调系统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空调系统的判断与故障分析技巧第五单元:实践操作与实验设计- 空调系统的实验操作与调试方法- 空调系统的故障排除与维修实践- 空调系统的设计与组装实践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
2. 实验操作:设置实验室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将学习空调用制冷系统的实验操作和调试。
3. 实践项目:安排实践项目,学生参与空调系统的设计、组装和调试。
4. 讨论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方式:1. 学生平时表现: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
2. 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撰写。
3. 期末考试:对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4. 实践项目评估:对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表现和成果评估。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简单的制冷系统,了解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以及掌握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1.理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和制冷系数。
2.掌握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
3.了解常见的制冷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能够分析简单的制冷系统,判断系统中的问题。
5.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6.掌握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使学生认识到制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制冷循环和制冷系数。
2.制冷剂的性质和选择原则。
3.常见的制冷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4.制冷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制冷剂的选择原则以及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制冷系统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制冷技术。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制冷技术基础》。
2.参考书:制冷技术相关论文和书籍。
3.多媒体资料:制冷系统工作原理动画、制冷设备实物图片等。
4.实验设备:制冷实验装置、制冷剂样品等。
以上教学资源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相关的制冷技术练习题,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一次制冷技术知识的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部分设计原始资料建筑地点建筑概况室外气象参数空调夏季负荷第二部分确定冷水机组的型号、台数总冷负荷的确定确定冷水机组的型号和台数第三部分冷却水系统设计冷却塔型号、台数的确定冷却塔补水量的计算冷却水系统各管段管径确定冷却水泵型号、台数的确定水处理设备的确定第四部分冷冻水系统设计集水器、分水器管径、管长的确定冷冻水系统各管段管径确定冷冻水泵型号、台数的确定膨胀水箱选型水处理设备的确定第五部分制冷机房布置第六部分设备明细表第七部分参考文献附录冷却水系统管径及流速计算表(附表1)冷却水系统最不利环路沿程阻力计算表(附表2)冷却水系统最不利环路局部阻力计算表(附表3)冷冻水系统管径及流速计算表(附表4)冷却水系统计算草图(附图1)冷冻水系统计算草图(附图2)制冷机房平面图(附图3)制冷机房剖面图(附图4)第一部分设计原始资料1.1 建筑地点南京1.2 建筑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为35000m2,由地下一层(底下停车场,设备用房等),地面二十七层(办公,会议,餐厅,动功能厅等)组成。
1.3 室外气象参数地理位置:北纬32°00′,东经118°48′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0℃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8.3℃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2.0℃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6.0℃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73%冬季通风室外设计干球温度:2.0℃夏季室外风向及风速:SE2.5m/s冬季室外风向及风速:NE2.6m/s1.4 空调夏季负荷本建筑空调计算冷负荷为:3663kW根据负荷要求选用冷水机组作为空调冷热源冷水供回水温度:夏季t g=7℃,t h=12℃,第二部分确定冷水机组的型号、台数2.1 总冷负荷的确定总冷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失。
冷损失以附加值计算,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这里取12% 计算冷负荷:Q L =3663kW总冷负荷:Q= Q L×(1+12%)=4103kW2.2 确定冷水机组的型号和台数单台制冷量Q d=4103/3kW=1368 kW综合考虑各冷水机组性能,由于螺杆式冷水机组适用于大、中型空调制冷系统,且其单机制冷量较大、运行可靠、能量调节方便,本系统采用螺杆式冷水机组。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制冷循环的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制冷剂特性,及其对制冷效果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3. 帮助学生理解制冷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如能效比、制冷量和功耗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制冷循环。
2. 提高学生进行制冷系统故障诊断和性能优化的实践技能。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手册,获取制冷技术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制冷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小组讨论和实验中学会相互尊重、协同工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技术类课程,结合理论与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实验技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需兼顾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理解制冷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制冷技术基础理论:- 制冷原理与制冷循环- 制冷剂的物理性质和热力学特性- 制冷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制冷系统类型与结构:- 不同类型的制冷系统介绍(如蒸气压缩式、吸收式等)- 制冷系统的关键设备及其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3. 制冷剂与环境:- 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型制冷剂的选择与应用- 制冷剂的替代和回收技术4. 制冷系统性能评价:- 制冷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制冷系统的能效分析与评价方法- 提高制冷系统性能的技术途径5. 实践教学环节:- 制冷循环的模拟与实验- 制冷系统故障诊断与性能优化- 节能减排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制冷技术基础理论第二周:制冷系统类型与结构第三周:制冷剂与环境第四周:制冷系统性能评价第五周:实践教学环节(实验与案例分析)教材章节关联:《制冷技术》第一章:制冷原理与制冷循环《制冷技术》第二章:制冷剂与制冷系统《制冷技术》第三章:制冷系统性能评价与优化《制冷技术》附录:实验指导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确保了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制冷技术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空调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
《空调制冷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设计步骤:第一步:确定方案和选择设备(3)1、确定制冷机房的总冷负荷(1)总冷负荷的确定①总冷负荷应包括用户实际所需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的冷损失。
冷损失一般用附加值计算,对于直接供冷系统通常附加5%-7%,对于间接供冷系统一般附加7%-15%。
②由于空调系统的负荷的峰值不可能同时出现,所以不应采用系统总负荷作为装机容量,应乘以系数0.6~0.8。
建筑总冷负荷:商场W标准层W非标准层W(2)总热负荷的确定商场W标准层W非标准层W2、确定制冷机组类型(1)确定制冷方式①电力等一次能源充足时应选择电力驱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组(能耗低于吸收式制冷机组);当地电力供应紧张或有热源可以利用,应优先选择吸收式制冷机组(特别是有余热废热场合)。
②从能耗、单机容量和调节等方面考虑,对于相对较大负荷(如2000kw左右)的情况,宜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选择空调用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时,单机名义工况制冷量大于1758kw时宜选用离心式;制冷量在1054-1758 kw时宜选用螺杆式或离心式;制冷量在700-1054 kw时宜选用螺杆式;制冷量在116-700 kw时宜选用螺杆式或往复式;制冷量小于116活塞式或涡旋式。
(2)确定制冷剂种类直接供冷系统或对卫生安全要求较高的用户应采用氟利昂;大中型系统,如对卫生要求不十分严格或间接供冷时,可采用氨。
目前空调用制冷机组主要采用氟利昂,氨制冷机组主要用于食品的冷藏冷冻。
(3)确定冷凝器冷却方式①采用水冷、风冷、还是蒸发式冷凝器;(根据总制冷量大小和当地条件)②如采用水冷冷凝器,应同时考虑水源和冷却水的系统形式。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冷凝温度、蒸发温度)(1)冷凝温度根据冷凝器的冷却方式和冷却介质的温度确定。
(2)蒸发温度应根据用户使用温度确定,一般情况下,蒸发温度应比冷冻水供水温度低2~3℃。
4、确定制冷机组容量和台数(1)设计制冷机房时,一般选择2~3台同型号制冷机组,台数不宜过多。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冷技术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
然而,对于制冷技术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方法却有待提高,尤其是空调制冷技术的学习,需要更
好的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学习模式,使学生能
够更好、更快地掌握空调用制冷技术。
本课程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在此期间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如专业书籍、技术文章等,学习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二部分则是实践训练,学习设置
空调系统的几种方法,例如排热分配的调整,制冷剂的除湿等。
最后,学生需要做一个全
面的评估实验,以及一个个人创新设计,进行对空调使用制冷技术的深入思考。
在实践训练中,学生将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来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让学生更好地了解
实际应用中各种技术参数,学会应用制冷技术,在系统调整中保证系统的节能效果,保障
制冷系统的正常使用。
实验室内将采用现场模拟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具体地体会和感受实
际的空调制冷使用的技术,加强对制冷使用时运行状态的认知,用最小的能量投入换取最
大的效率回报。
本课程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运用制冷技术,能够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制冷技
术的规律,更好地熟悉设备,更有效地使用制冷技术。
通过完善理论知识、实践训练和评
估性实验,学生能够掌握制冷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运用,从而提高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应用能力。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一、前言空调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设备,其制冷技术是其可靠性和能效的关键。
因此,空调用制冷技术的课程设计是空调制冷原理的重要学习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同学们通过自主设计和调试,掌握空调制冷原理以及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二、设计内容2.1 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为让同学们掌握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同时通过自主设计和调试,加深对制冷系统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2 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需要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空调制冷系统,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合适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制冷设备。
2.根据制冷设备和冷媒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3.设计制冷回路,包括连接方式、管道布局、管道直径等。
4.设计控制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电磁阀、电器控制元件等。
5.调试整个制冷系统,测试其运行情况并记录数据。
2.3 设计要求1.系统制冷效果良好,制冷效率高,能够达到所设计的制冷负荷。
2.制冷系统运行平稳,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制冷系统设计合理,连接紧凑,美观大方。
4.能够准确记录和分析制冷系统的运行数据。
三、设计流程3.1 设计流程图下面是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的设计流程图:graph TBA[选择制冷设备和制冷剂] --> B[设计制冷回路]B --> C[设计控制系统]C --> D[调试制冷系统]3.2 设计步骤1. 选择制冷设备和制冷剂根据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负荷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制冷设备。
同时根据制冷设备和冷媒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制冷剂。
2. 设计制冷回路设计制冷回路时需要考虑制冷设备的连接方式、管道布局、管道直径等因素,确保制冷回路的通畅和流量充足。
3. 设计控制系统根据制冷系统的要求,设计温度传感器、电磁阀、电器控制元件等控制系统。
确保控制系统稳定、可靠、灵敏,能够准确控制制冷系统的运行。
4. 调试制冷系统完成整个制冷系统的设计和组装后,对制冷系统进行调试,测试其运行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
空调制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理解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的作用;2. 使学生了解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掌握各部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3. 引导学生掌握空调能效比的概念,了解提高空调能效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制冷原理分析空调系统故障的能力;2. 使学生能够根据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正确操作和维护空调设备;3. 培养学生运用能效比知识,为家庭或单位选择合适空调产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空调制冷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引导学生关注节能环保,树立绿色消费观念;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用技术类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或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新技术和新知识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空调制冷原理:讲解空调制冷的基本循环过程,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四大部件的工作原理及相互配合,使学生理解制冷剂在循环中的作用和状态变化。
- 教材章节:第三章“制冷原理及制冷剂”2. 空调系统组成与功能:详细介绍空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室内外机、控制系统等,讲解各部分的功能及在制冷过程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空调系统组成及其功能”3. 空调能效比及节能措施:阐述能效比的概念,分析影响空调能效比的因素,介绍提高空调能效比的措施,如选用合适型号的空调、优化使用习惯等。
- 教材章节:第五章“空调的能效与节能”4. 空调操作与维护:讲解空调的正确操作方法,包括开关机、模式选择、温度设定等,以及日常维护和清洁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空调用制冷站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空调用制冷站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制冷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制冷剂的选择标准,以及不同制冷剂对制冷效果和环保性能的影响。
3. 学生能够解释空调制冷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热量等,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一个简单的空调用制冷站系统。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测试并优化制冷站的运行性能,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3. 学生能够运用制冷站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空调制冷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及环境保护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学会在制冷站设计与实践中相互沟通、合作。
3. 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制冷站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制冷技术原理与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需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程实践。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掌握制冷站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制冷原理概述:介绍空调用制冷站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制冷循环、制冷剂等,对应教材第2章。
2. 制冷剂的选择与应用:讲解制冷剂的选择标准,不同制冷剂的特性及其对制冷效果和环保性能的影响,对应教材第3章。
3. 制冷站主要参数:阐述温度、压力、热量等参数在制冷过程中的作用,介绍相关计算方法,对应教材第4章。
4. 制冷站系统设计:分析制冷站关键组成部分,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制冷站系统,对应教材第5章。
5. 制冷站性能测试与优化:通过实验操作,教授学生如何测试和优化制冷站的运行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应教材第6章。
6.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空调制冷问题,分析制冷站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7章。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制冷机组的参数与系统的选择1 初参数(1)、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Q=100KW。
(2)、制冷剂为:氟利昂(R22)。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7.1/36.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28.4℃,湿球温度为25℃。
2 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本制冷系统为100KW的氟利昂空调系统,选用活塞式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
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冷凝器使用水冷式冷凝器,蒸发器卧式壳管式蒸发器。
二制冷工况及压焓图表示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1冷凝温度(t k)的确定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冷凝温度t k比冷凝器内冷却水出口温度高3~5℃,取t k=36.1+3.9=40℃2蒸发温度(t0)的确定以水为载冷剂,蒸发温度t0比冷冻水出口温度低2~5℃,取t0=7-4=3℃3 再冷温度 (t s.c )再冷度△t s.c 取3℃,则 t s.c = t k -△t s.c =40-3=37℃4 过热温度 (t s.h )过热度△t s.h 取5℃ ,则 t s.h = t 0+△t s.h =3+5=8℃根据绘制的p-h 图查表求得各状态参数:压力:P k =1.53MPa P 0=0.55MPa比容:v 1= 0.043m 3/kg v 2=0.016 m 3/kg焓值:h 1’=406 kJ/kg, h 1= 410kJ/kg ,h 2= 436 kJ/kg ,h 3= h 4=242kJ/kg三 理论热力计算1单位质量制冷量q 0:q 0=h 1- h 4=410-242=168kJ/kg2单位冷凝负荷k q :194kJ/kg 242-436h -h 32k ===q3单位容积制冷量v q :m3 /98.9063043.081610kJ v q q v ===4冷负荷Q 0:Q 0=ϕQ=1.1⨯100=110kw5制冷剂的质量流量:s kg q M r /56.0816110Q 00===6制冷剂的体积流量r V :s m v M V r r /802.0043.056.031=⨯==7冷凝器的热负荷k Φ:=Φk r M k q =0.65 ⨯194=126.1kw8压缩机理论耗功率P th :P th =Mr (h 2- h 1)=0.65⨯(436-410)=16.9kw9理论制冷系数:5.69.61110P th 0===φεth四 压缩机计算和型号、台数、电动机的选择1 压缩机形式的选择与计算根据已知参数,预活塞式压缩机。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目录目录 (1)设计任务书 (2)设计说明书 (3)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 (3)二、热力计算 (6)三、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7)四、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8)五、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2)六、冷却水系统的选择 (14)七、冷冻水系统的选择 (14)八、管径的确定 (14)九、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计算 (15)十、制冷机组与管道的保温 (17)十一、设备清单 (18)十二、参考文献 (18)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本市某空调用制冷机房二、原始数据1.制冷系统采用空冷式直接制冷,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湿球温度为25℃。
三、设计内容1.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制冷剂为:氨(R717)确定制冷系统型式。
2.根据冷冻水、冷却水的要求和条件,确定制冷工况并用压焓图来表示。
3.确定压缩机型号、台数、校核制冷量等参数。
4.根据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选择蒸发器(卧式壳管)冷凝器(水冷或空冷),并做其中一个设备(蒸发器或冷凝器)的传热计算。
5.确定辅助设备并选型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制冷机组的类型及条件1、初参数1)、制冷系统主要提供空调用冷冻水,供水与回水温度为:7℃/12℃,空调制冷量定为100KW 。
2)、制冷剂为:氨(R717)。
3)、冷却水进出口温度为:28℃/31℃。
4)、大连市空调设计干球温度为℃,湿球温度为25℃。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根据设计的要求,本制冷系统为100KW 的氨制冷系统,一般用于小型冷库,该制冷机房应设单独机房且远离被制冷建筑物。
因为制冷总负荷为100KW,所以可选双螺杆制冷压缩机来满足制冷量要求(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8)。
某商场空调制冷课程设计
某商场空调制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制冷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和工作流程,了解不同类型的空调制冷系统的特点和应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制冷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制冷系统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其认识到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空调制冷原理、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空调制冷系统的应用和维护。
1.空调制冷原理:包括制冷循环的基本概念、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
2.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及其工作原理:包括空调压缩机、膨胀阀、干燥瓶、四通阀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功能。
3.空调制冷系统的应用和维护:介绍不同类型的空调制冷系统的应用场合,以及系统的维护保养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空调制冷的基本原理、制冷循环等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制冷系统的应用和维护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制冷系统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调制冷知识。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制冷系统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空调制冷原理与应用》。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制冷技术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用于辅助课堂教学。
4.实验设备:提供空调制冷系统的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空调冷热源—制冷”课程设计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20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军陈雁
课程设计地点: 32518 课程设计时间: 2015.12.25至2016.1.7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2)
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4)
方案设计 (4)
冷负荷的计算 (4)
制冷机组的选择 (4)
水力计算 (5)
设备选择 (6)
设计总结 (9)
参考文献 (9)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与原始条件
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气调节用制冷机房设计。
本工程为鹤壁市完达中学公寓空调用冷源——制冷机房设计,公寓楼共五层,建筑面积5026.41m2,所供应的冷冻水温度为7/12℃。
二、方案设计
该机房制冷系统为四管制系统,即冷却水供/回水管、冷冻水供/回水管系统。
经冷水机组制冷后的7℃的冷冻水公寓楼的各个区域,经过空调机组的12℃的冷冻水回水由冷冻水回水管返回冷水机组,通过冷水机组中的蒸发器实现降温过程。
从冷水机组出来的37℃的冷却水经冷却水供水管到达冷却塔,经冷却塔冷却后返回冷水机组,如此循环往复。
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系统中配备补水系统,软化水系统,水处理系统等附属系统。
三、冷负荷的计算
1.面积冷指标
q=150W/m2
2.根据面积热指标计算冷负荷
Q=A×q=150×5026.41=753961.5w (1--1)
四、制冷机组的选择
根据标准,宜取制冷机组2台,而且2台机组的容量相同。
所以每台制冷机组制冷量Q’=Q/2=754/2=377Kw (1--2)
根据制冷量选取HX系列螺杆式制冷机,型号为HX110,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制冷机组性能参数表1--1
表1-1 续
五、水力计算
(一)冷冻循环水的管路水力估算
假定冷冻水的流速为2.5m/s 1.根据公式
d=103 (1--3)
L=66×2=132m 3/s, 两台机组总管d 1=137mm,取150mm,则管段流速为v=2.10m/s ,满足流速要求。
单台机组流量L 1=66m 3/s,其管径为97mm,取100mm,则管段流速v=2.30m/s ,满足流速要求。
(二)冷却循环水的管路水力估算
假定冷却水的流速为2.5m/s
v 3600785.0⨯⨯L
根据公式
d=10
3 (1--4)
所以L ’=80x2=160m 3/s, 两台机组总管d1’=150mm,取150mm,则管段流速v=2.50m/s ,满足流速要求。
单台机组流量L1’=80 m 3/s, 其管径为106mm ,取125mm ,则管段流速v=1.8m/s 。
六、设备选择
(一)冷却塔的选择
冷却塔选用闭式冷却塔,且为逆流式冷却塔,特点是安装面积小,高度大,适用于高度不受限制的场合,冷却水的进水温度为32℃,出水温度为37℃,冷却塔的补给水量为冷却塔的循环水量的2%~3%。
冷却塔的冷却水量和风量的数学计算表达式
G=3600Q c /(C △t w ) (1--5) △t w = t w1- t w2=37-32=5℃ (1--6) Q c =1.3Q (活塞式制冷机组) (1--7) Q c —冷却塔冷却热量 Q —制冷机负荷
每台制冷机配一台冷却塔 则 Q c =1.3×387=503.1KW 每台冷却塔的水量计算:
G=3600 Q c /(C △t w )=3600×503.1÷(4.2×5)=86.2m 3/h
选用2台型号一样的冷却塔。
查说明书,选用单台BFL 系列闭式冷却塔,型号为BFL-450,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
冷却塔参数 表1--2
(二) 冷却水泵的选择(开式系统) (1)扬程的计算:
v
3600785.0⨯⨯L
H=1.2(H1 + H2 + H3+ H4) (1--8)
H—冷却水泵的扬程
H1—冷却水系统的沿程及局部阻力水头损失8.0m
H2—冷凝器内部阻力水头损失(m),这里取5.0m
H3—冷却塔中水的提升高度(m),这里取4.0m
H4—冷却塔的喷嘴雾压力水头,常取5.0m
因此冷却水泵所需的扬程 H=1.2(H1 + H2 + H3+ H4)=26.4m。
(2)流量的确定:
由制冷机组性能参数得板式冷凝器水量为80 m3/h,考虑到泄漏,附加20%的余量即为80×(1+20%)=100m3/h (1--9)
(3)冷却水泵的选择:
根据以上所得流量和扬程,选择三台(两用一备)ISG系列型号为100-160的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主要参数如表3所示。
冷却水泵参数表1--3
(三)冷冻水泵的选择
(1)流量的计算
由制冷机组性能参数得板式冷凝器水量为66 m3/h,考虑到泄漏,附加10%的余量即为,66×(1+10%)=72.6 m3/h (1--10)
(2)扬程的估算,估计冷冻水泵的扬程约为28m;
(3)冷冻水泵的选择:
根据以上计算的流量和扬程,选择三台(两用一备)ISG系列型号为100-200B的单级单吸立式离心泵,主要参数如表4所示。
冷冻水泵参数表1--4
(四)补水系统的确定
1.水箱的选择
冷冻水的补水量为循环水量的3%—4%,这里取4%。
所以补水量为 66×2×4%=5.3m3/h (1--11)
又补水箱的大小应满足补水泵能连续运行1.5—2.5小时,这里取1.5小时。
所以补水箱的容积为V=1.5×5.3m3=8m3 (1--12)
2.补水水泵的选择
冷冻水系统是闭式的,补水泵即起补水的作用又能对冷冻水系统起定压作用。
根据以上可知补水流量为5.3m3/h
根据流量选择两台(一用一备)ISG系列型号为32-160的离心式清水单级泵,主要参数如表5所示
补水泵性能参数表1--5
3.软化水设备型号的选择
选用单罐时间控制全自动软化水设备,主要参数如表6所示。
软化水设备性能参数表1--6
(五)除污器的选择
除污器和水过滤器的型号可以按连接管管径选顶,连接管管径与干管的管径相同。
七、设计总结
对于课程设计,我觉得这是理论知识与真实实践训练的统一,在四年的大学时光里,
仅仅依靠学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进行一系列的完整的课程设计,不仅使我们更早的体会到了将来的工作,并且有利于我们在脑海里形成一种较为具体的,可以运用的实践中去的知识体系,从而使我们对专业课程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们意识到了真正的施工设计要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是施工手册,设计规范等资料,还要考虑当地的特殊情况及要求,满足不同地区的经济适用性。
有些甚至没有明确的规范或准则,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以提出最佳的设计施工方案。
经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不仅仅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而且还深深的意识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积累了一定的设计经验,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最后,感谢两位老师在这两周的时间里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使我们顺利完成这一次的课程设计。
八、参考文献
1.陆耀庆等,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6;
2.郭庆堂等,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4;
3.路延魁等,空气调节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1;
4.戴永庆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技术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
5.董天禄等,离心式/螺杆式制冷机组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
6.马最良等,民用建筑空调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7;
7.尉迟斌等,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8.宋孝春等,民用建筑制冷空调设计资料集——蓄冷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
9.宋孝春等,民用建筑制冷空调设计资料集——办公、公寓空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9;
10.长沙泛华空调所等,中央空调工程精选图集.北京:机械电力出版社,2004.1;
11.袁东立等,水源热泵设计图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
1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
13.《给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14.《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1993;
15.《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
16.《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