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的生物力学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Creep
36
37
38
定义
蠕变:载荷不变,形变随时间而增加 松弛:形变恒定,载荷随时间而减少
39
40
蠕变与椎间盘的变性程度有关
41
42
43
椎间盘退变
最初阶段
软骨终板骨折 和/或
纤维环破裂
1-3周疼痛消失,X线表现阴性
44
椎间盘退变
发展阶段
急性椎间盘突出 退行性改变
20
椎间盘
构成脊柱高度的20-33% 对抗压缩力 对脊柱活动有决定性影响
21
22
椎间盘的受载情况
与小关节共同承受躯干的压缩载荷 坐位:载荷约为躯干重量的3倍 活动时:动力性载荷+静态载荷=静态载荷
的 2倍
23
24
椎间盘的机械性能
有利于对抗压缩力 对张力和扭力的耐受较差 在横截面上的剪切刚度约为260N/mm2 扭力+压缩力→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55
椎体
四十岁以后随年龄增加强度下降 骨组织减少25%,强度下降50%
56
57
载荷传导
载荷 上方软骨终板 椎体皮质骨 椎体松质骨 下方软骨终板
58
59
青年
老年(松质骨明显减少)
60
61
与横截面
颈椎 胸椎
与冠状面
腰椎
62
63
64
脊柱的后部结构
对脊柱活动起控制作用 承担脊柱压缩载荷的0-33% 抗剪切力 肌肉的附着点,提供脊柱的外源性稳定
25
26
27
28
身体姿势对腰段脊柱载荷的影响
A 放松站直 B 无靠背放松端坐 C 挺直端坐
A<C<B
29
A体积小于B体积,重量约为20公斤 力臂不同,弯矩不同
30
直立 身体上部亦屈曲
31
屈腰 屈腰挺背 上部前屈
Lw身体重量产生的弯矩
32
33
34
粘弹性特征
椎间盘为粘弹性物质 具有蠕变和滞后现象
脊柱的生物力学
1
2
3
4
5
6
University of Iowa
7
University of Iowa
8
University of Iowa
9
脊柱的生物力学功能
传导载荷 空间活动 保护脊髓
10
脊柱的稳定性
韧带和椎间盘:内源性稳定
肌肉:
外源性支持
11
脊柱的活动
多个活动阶段的联合动作 -------三个节段上的旋转和平移
保持一定的内压 提供内源性稳定
68
69
肋骨框架的生物力学功能
使脊柱免受前方和侧方的直接打击 加强脊柱对位移的抗拉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 增加惯性矩 增强胸段脊柱对旋转力的对抗能力
70
71
肌肉
保持姿位 提供外源性稳定 产生脊柱活动 主动肌 引发和进行活动 颉抗肌 控制和调节活动
72
躯干屈伸
65
脊柱后部失去支持
纤维环所受剪力增加 因蠕变作用而被拉长 脊髓滑脱症的疼痛:椎间盘拉伸变性
神经根受压
66
脊柱的韧带
承担脊柱大部分张力载荷,延伸率低 与椎间盘一起提供脊柱的内源性稳定 粘弹性能:允许生理活动,保持姿位 吸收能量,保护脊髓
67
黄韧带
含弹性纤维多,具有较大的弹性 在伸屈活动中保持较恒定的张力 使椎间盘内有持续的预张力
81
第二阶段代表脊髓的组织特性
展开—褶叠已达极限 脊髓组织直接承受外力 阻力以103为指数迅速增加
82
83
初始阶段代表脊髓的结构特性
手风琴样可褶叠 褶叠—展开机理
使脊髓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84
脊柱轴性旋转或水平位移时,椎管有效横截面积将随同变化 脊柱的横截面积
受压时增大 拉伸时减小 屈伸→拉伸时:圆形→椭圆形
腹肌,腰肌-----启动 躯干重力使屈曲继续增加 骶棘肌的活动随屈曲增加活动增加,以控制活动 骨盆前倾------由髋部肌肉控制 完全屈曲后,肌肉放松
由韧带保持被动性平衡
73
74
脊柱后面的肌肉
75
脊柱前面的活动肌
76
77
脊髓的生物力学
脊髓同时受到:
骨性椎管的保护 周围软组织的保护 自身力学特性的保护
伴疼痛
45
病理改变
纤维环裂隙发展 透明软骨剥融 髓核内胶原纤维含量增加 透明软骨沿纤维环附着部分离 髓核(或与邻近透明软骨一起)疝出
46
治疗
髓核摘除 髓核化学溶解 融合术
有效率90% 有效率70% 无效
47
椎间盘退变
第三阶段
退变加重 伴或不伴疼痛(休息后加重-稍微活动减轻-过多活动又加重) X线表现:骨赘形成,间隙狭窄,终板硬化,小关节退变
48
椎间盘退变
第三阶段
治疗:抗炎,支架,温和操练 融合术:1、使用支架有效 2、不多于两个活动节段 3、无坐骨神经症状 4、椎间皮质激素注射可 缓解症状 椎间盘突出者不做
49
50
来自百度文库
51
52
脊柱融合术 后路: 1、Rollander:椎间关节在正常负
荷下仍有一定活动 2、继发性椎板增生→继发性椎管狭窄
脊柱某部分活动受到限制时 可导致其他部分活动增加
12
13
影响脊柱活动的因素
小关节面的方向 肋骨框架 骨盆的倾斜
14
15
脊柱不同平面的活动度
16
侧屈:颈、腰为主,胸部甚少
17
旋转:腰部参与甚少
18
屈曲分为两期 0-60度脊柱,>60度髋
19
脊柱活动度的共轭性
侧屈总是伴有旋转 颈椎,上胸椎:侧屈时棘突转向凸侧 下胸椎、腰椎:侧屈时棘突转向凹侧
78
硬膜外脂肪 脑脊液
减少摩擦,吸收能量
79
保留软脊膜的脊髓,去除周围软组织,悬吊后可 延长10%
如进一步使其变形,将突然出现非弹性阻力
无软脊膜包裹的脊髓, 其特性如半流体性粘聚体
80
脊髓的负荷-位移曲线
两个明显不同的阶段
初始阶段:很小的拉伸力产生较大的位移 <0.01N 第二阶段:较大的拉伸力只产生较小的位移 20-30N
85
脊髓损伤的力学因素
前方或后方的压缩力,特别是在过伸时,脊髓的中央部分受害最大
86
87
88
齿状韧带的轴向分力
与脊髓所受张力相平衡 有助于减少脊髓受拉
89
90
91
齿状韧带
相互平衡以保持脊髓位于椎管中央 防止骨性碰撞或震荡,犹如安全帽内的放射状头带
前路: 1、融合率低 2、创伤大
53
脊柱融合术
后外侧,横突间: 融合率高(90%) 牢固,抗旋转,安全 更适合于椎板已截除者
54
椎间盘退变
最后阶段
40-50年后 增生骨压迫神经→疼痛,功能障碍 单个神经根(外侧隐窝狭窄) 马尾受压(椎管狭窄,出现假性跛行) 减压治疗,有效率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