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带答案)
2019年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9年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2853dc0029bd64793e2c7d.png)
2019年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 ,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吾尝跂而望矣, 。
(荀况《》)(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营造凄冷氛围,蕴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B.小钱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老师告诫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小孙对上司指出缺点耿耿于怀,同事劝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小李被训斥之后才安心读书,父亲抱怨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学与问相连, ,,,,所以思想究竟须从记忆出发,创造究竟须从因袭出发。
①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②凡是思想都是由已知推未知③创造都是旧材料的新综合④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是思想A.②④①③B.④①②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人是否有权想信什么就信什么?①人有权利相信任何他想要相信的东西吗?常有人称这种“权利”是固执无知者的最后避难所,当这些顽固分子被如山的证据和汹涌的意见包围时,他们会说:“我就是相信气候变化是场骗局,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我有这样相信的权利!”问题是,他们真有这个权利吗?②我们承认,人都有“知道”某些事情的权利。
我有权知道自己的雇佣合同条款,医生对我的病情诊断,我在学校里得的分数,是谁在控告我,我的罪名又是什么等等。
③然而,信仰..并不是知识。
就像分析哲学家摩尔在20世纪40年代指出的那样,你不能说“天在下雨,但我不相信天在下雨”,这么说是荒谬的。
信仰渴望真相,但并不蕴含真相。
信仰可以是错误的,可以缺乏证据或逻辑思者的支持。
它们还可以是道德败坏的,比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恐俱同性恋的信仰,比如相信养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消灭意志”、严厉体罚,比如相信老人应该一律安乐死,又比如相信“种族清洗”是一种政治解决方案等等。
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语文模考试卷
![上海市崇明县高三二模语文模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12d88dadd36a32d7275818b.png)
上海市崇明县高三语文模考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含试题与答题要求,全部答案一定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可以错位。
3.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80 分(一)阅读下文,达成第1-6 题。
( 17 分)电影责备戴锦华①电影研究、电影责备能够成为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个学科。
早在半世纪从前,作为电影研究重要分支的电影责备,已开始离开对电影工业的附庸,成为一种独立的写作和表意的实践。
②一个风趣的事实是,只管电影艺术已历经百年,却仍有很多人不相信“看电影” 是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相反,人们认定观影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事。
这第一因为电影,尤其是主流商业电影的影像构成的基本特色,是隐蔽起摄像机,隐蔽起电影的叙事行为,使之充足“透明化” :犹如透过一扇窗看见了窗外的景色。
在银幕世界眼前,电影视听语言的编码,难于为观众直观地发现、辨别,于是,人人都能够看懂电影。
更加风趣的是,假如说,人们认定银幕上的故事仿佛现实生活的场景般“自动”地体现,讨论、谈论电影便仿佛谈论社会生活中的风趣事件同样带着主观性和任意性。
但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在讨论电影时却常常使用着相当“专业化”的术语。
这类情况仿佛只属于电影,而绝少出此刻音乐、绘画、雕塑等古老的艺术之上。
③这无疑说明,电影这门年青的、独一一门人类了解其出诞辰的艺术,从一开始便作为大众艺术而出现。
透明性、平常性与娱乐性无疑是初期电影和绝大部分商业电影追求或试图保持的特色。
并且,作为一个以后者,电影确实不停地从其余古老的艺术门类,诸如戏剧、音乐、美术、建筑,特别是小说的叙事艺术中挪用其艺术手段。
所以,人们仿佛也能够无障碍地借助得自其余艺术的知识或知识,对电影作出“威望”的谈论。
④其中,人们对于电影的茶余饭后的“专业化”谈论,常常集中在电电影中的故事、情境、演员的表演能否“真切”的谈论之上,忧如“真切”是一个永久存在、不言自明的参照系统。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c2b5d34e518964bce847c47.png)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40分)1.(15分)默写(1),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2)满面尘灰烟火色,。
(白居易《卖炭翁》)(3),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4)向吾不为斯役,。
(柳宗元《捕蛇者说》)(5)东边日出西边雨,。
刘禹锡《竹枝词》)2.(4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在元曲中极负盛名,被誉为“”,作者是元朝的(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枯藤老树昏鸦”烘托了村落的古朴恬静和温馨。
B.“小桥流水”是游子对家乡的美好记忆。
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了游子悲凉的境况。
D.“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远在天涯的亲人因思念游子而无限悲伤。
3.(9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登泰山记(节选)姚煎戊中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撐蒲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戊申”是指阴历每个月的最后一天。
B.旧时把一夜分为五更,文中的“五鼓”相当于第五更C.“子颖”是以字称呼知府朱孝纯,以此表示尊重。
D.“东海”这里指想象中泰山东面的海。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3)作者在日观峰上观日出,不但有可“穷千里目”的视野,而且有“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受,可见,日观峰在众峰之中最。
4.(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王著教帝学书王著学右军①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②,帝③听政之余,留心笔札④,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
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
”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卷(含答案)
![2024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3f34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6.png)
2023学年第二学期学业质量调研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明明如月,。
(曹操《短歌行》)(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陈情表》)(3)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中以夸张手法描述阿房宫内情形,衬托阿房宫之宏大的诗句有“,”等句。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社会科学要给普通人提供观察世界、为人处世的办法,不是通过简单的道德教化,而是通过分析。
,。
,,。
可能会有大的图景,但没有所谓的规律。
①社会科学告诉你,其实没有什么很强的规律②问题就解决了③都在于自己怎么样去理解这个世界,怎么样主动地采取行动④它不像自然科学,发现自然规律⑤它可能是倒过来A.④⑤①②③B.①④⑤②③C.④②⑤①③D.①②④⑤③(2)小明同学拟就“崇明区清明节文化”展开专题调查,以下是他制订的调查方案,请找出画线部分不适合...的一处,并说明理由。
(3分)崇明区清明节文化调查方案【】处,理由:。
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3-7题。
(16分)材料一:①据说学术界有人对“新闻自由”的概念提出质疑,认为我们只能用“出版自由”的提法,不该说“新闻自由”。
在他看来,新闻是个名词,并不表示动作,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有什么自由不自由的问题呢?②听到这种“新论”,笔者很有些愕然。
③对于已经约定俗成、广泛使用的概念,并不是不可以重新讨论。
但是像上面提到的那种说法、那种推理....逻辑..,却很让人困惑。
因为循着这一逻辑推论,我们岂不可以对一系列含有“新闻”二字的复合概念提出同样的反问:既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有什么讲不讲道德的问题,何来“新闻道德”“新闻伦理”之说?既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它也不会有“律”与“不律”的问题,何来“新闻自律”“新闻他律”的说法?看来问题首先在于整个推理的大前提能否成立,即“新闻”究竟是不是“事实”上。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一)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一)](https://img.taocdn.com/s3/m/25ca658d6137ee06eef91815.png)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现代文一【奉贤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4-9题。
(17分)评论家的角色①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虽有专业评论家,但没有职业评论家。
职业评论家的养成,有赖于激浊扬清的舆论环境,相对优渥的稿酬回报,实施完善的版权法制,以及不为人情所累的公序良俗。
而国内普遍存在的是“兼职”评论家,主要有三类: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员;二是各级政府部门主管的学会和课题评委,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构成一个特别的要津序列;三是体制内外的“独立”评论家,有其他“谋生”之道以全身。
至于纯为宣传炒作的吹鼓手和段子手,则不堪评论家之誉。
局面如斯,评论家要拭亮本真的性命颜色,发出坚韧的真理之声,认清守持的身份角色,就显得尤为可贵。
②然而当下,在社会泛娱乐、全民爱表演的大舞台,身处一隅的评论家,如尚能不为秀场所动,恐怕已是难得的操守。
时髦华丽的影视圈,“捧杀”与“棒杀”仍轮番不倦;外热内虚的戏剧圈,为绵续“家业”而彼此加持,其所余留的“捧杀”,也许还算是一种温柔的进步。
实际上,爱“看戏”与爱“演戏”的交会,向来都传统有自。
但站在现代文明的立场上,无论戏里戏外,这种观演互动所应有的边界理性与高尚格调,始终没有健全起来。
一个尴尬的视盲在于,“经院派”的理论家尽可高蹈于书斋,“经世派”的评论家却必须出入红尘,近察遥观,针砭冷暖。
但如果一个评论者的出场只有“姿态”而没有“态度”,如果他的言说只安逸于贩卖仿制古董的山寨货,或沉溺于拼装舶来术语的二手货,他在文艺群芳谱中能获取什么令人尊重的角色?③评论家的存在感,不在于扮一个在海边数贝壳的渔夫,有太多文秘和娱记可以胜任;评论家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冒险家”,他要在艺术家们筑起的作品群屿中,开辟自己的航路,树立自己的旗杆,绘制自己的地图。
换言之,评论也是创造。
这就意味着,勇于发现、探求真理、秉笔直书,是评论家的天职。
④但是,为什么各种作品盈耳夺目,各种评论也浩如烟海,优秀之作却越发稀见?有人说,国民文化素质不高,艺术创作不理想,文艺批评也就好不到哪儿去。
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d57c4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7.png)
上海市崇明区2019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崇明区2019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英语(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4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Section ADirections: In Section A, you will hear ten short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speaker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a question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The conversations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you hear a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 about it,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1. A. A pilot. B. An airhost. C. A passenger. D. A taxi driver.2. A. In a bank. B. In a hotel. C. In a clinic. D. In a university.3. A. Order for the man. B. Recalculate the bill.C. Refuse to pay the bill.D. Give the man a discount.4. A. He forgot about the football game. B. He can’t endure the loud noise from the game.C. He thought the game was disappointing.D. He doesn’t think football games make any sense.5. A. She’d like the man to touch the report for her.B. She’s already finished h er report on the movie.C. She’ll be unable to see the movie with the man.D. She prefers a different type of movie to a comedy.6. A. He’s got an extra train schedule. B. He’s going to Philadelphia by train.C. He’s already missed his train.D. He’s familiar with the train station.7. A. He’s satisfied with his job. B. He’s got trouble findinga job.C. He likes working in hot summer.D. He gets more pay than expected.8. A. The man and the woman did the research together.B. The woman didn’t work hard enough on her paper.C. The professor was content with the woman’s paper.D. The paper wasn’t as good as the woman had thought.9. A. She’ll consider the man’s invitation. B. She doesn’t want to join a gardening club.C. She doesn’t hav e time to work in a garden.D. She’s never been formally invited into a club.10. A. He won’t vote for the woman.B. He may also run for class president.C. The woman shouldn’t have asked him for his vote.D. The woman should ask his roommate to vote for her.高三英语共15页第1页Section BDirections: In Section B, you will hear two short passages and one longer conversation, and you will be asked several questions on each of them. The passages and the conversation will be read twice, but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When you hear a question, read the four possible answers on your paper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ave heard.Questions 11 through 13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11. A. Crows are particularly clever birds. B. Crows have been trained to work for a park.C. Crows are popular with theme parks.D. Crows have long been seen as symbols of evil.12. A. Collecting garbage. B. Giving gifts to visitors.C. Using various tools.D. Remembering visitors’ f aces.13. A. To show visitors can be more careful to keep the park clean.B. To train more crows to clear up the park in a more rapid way.C. To communicate with crows and establish a relationship with them.D. To indicate humans can learn from nature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Questions 14 through 16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14. A. To save space. B. To reach for the sky. C. To attract tourists. D. To be seen miles away.15. A. They fail to inspire the culture. B. They threaten the cit y’s development.C. They have rather odd nicknames.D. They make old landmarks hard to see.16. A. Skyscrapers are usually ugly. B. The Shard is the world’s tallest building.C. London’s upward expansion is continuing.D. L ondon’s replaced office blocks with high-rises.Questions 17 through 2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conversation.17. A. The expansion of the cafeteria. B. The cost of meals in the cafeteria.C. The food served in the cafeteria.D. The job opportunities in the cafeteria.18. A. Cooking food for the students. B. Serving food for thestudents.C. Improving meals’ nutritional value.D. Listening to complaints about service.19. A. To give nutrition lessons to students.B. To collect students’ opinions about mea ls.C. To find more students to work in the cafeteria.D. To ask students to try a new dish she has made.20. A. A little curious. B. Very amazed.C. Quite confused.D. A bit doubtful.高三英语共15页第2页。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一诗歌鉴赏(精校版含答案)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一诗歌鉴赏(精校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9ef6c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b.png)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一诗歌鉴赏(精校版含答案)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诗歌鉴赏(一)2019年宝山区高三二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 14题。
(8分)临江仙·寒柳①(清)纳兰性德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
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②。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
湔裙③梦断续应难。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注释】①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悼亡之作。
②相关: 美心。
③灌(jiān)裙:溅湿了衣裙。
这里用遇柳枝姑娘的典故,柳枝表示三天后将涉水湔裙来会。
12.这首词押韵的字数正确的一项是( ) (1分)A.4B.5 C .6 D81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杨花飞絮飘泊零落。
又遭冰雪摧残,以物喻人,形象写出凄苦命运。
B、“春山”往往比喻女子眉毛,这里指代女子,由咏柳引出怀念之人。
C、两人无缘相会,面“梦断”之后连梦中的欢会也不可得,更添愁苦。
D.“眉弯”即柳叶,这是拟人修辞,言西风有恨却无法吹去枝头柳叶。
14.鉴赏上阙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4分)参考答案:12.C (1分)13.D (3分)14、“疏疏”正面描写寒柳萧条、稀疏的形态,又以“憔停”刻画其弱不禁风、惹人爱怜的情态。
“五更寒”“明月”写出夜阑天寒,明月映照的环境,侧面烘托寒柳的萧瑟之状。
写明月关心寒柳,运用拟人手法(移情),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
更表现作者对寒柳的挚爱之情(也可以说:以树喻人,寄托词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4分。
正面描写1分:侧面描写1分:修辞或写作手法1分:效果1分)2019年崇明区高三二模(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咏怀(其十四)(魏)阮籍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注释】肇:初始。
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一)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一)](https://img.taocdn.com/s3/m/90ac8ce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2.png)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一)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一【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17—24题。
(18分)独孤信传(唐)令狐德棻①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
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北州咸敬服之。
信美容仪,善骑射。
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
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
②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
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
频典二部,皆有声绩。
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
从胜攻梁下溠戍,破之,迁武卫将军。
及胜弟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胜乃令信入关,抚岳余众。
属太祖①已统岳兵,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
因令信入洛请事,至雍州,大使元毗又遣信还荆州。
寻征信入朝,魏孝武②雅相委任。
③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
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
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
”即赐信御马一匹,进爵浮阳郡公,邑一千户。
④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
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
及信在州,事无壅滞。
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
流民愿附者数万家。
太祖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
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
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
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
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
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
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
⑥赵贵诛后,信以同谋坐免。
居无几,晋公护又欲杀之,以其名望素重....,不欲显其罪,逼令自尽于家。
时年五十五。
(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有删节)注:(1)太祖:北周宇文泰。
(2)魏孝武:北魏孝武帝元修。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
()(2)政令乖.方,民有冤讼()18.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一(积累运用)(word精校版含答案)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一(积累运用)(word精校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f6922fb0717fd5360cdc92.png)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积累与运用(一)2019年宝山区高三二模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5分)(1),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1分)(2)又有清流激园,映带左右,,列坐其次(《兰亭集序)》)(2 分》(3)杜甫(《月夜)中描写妻子美好形象的“______,”两句诗。
(2 分)2.按要求选择(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2分)A父母要求小孙独自安心读书。
小孙反驳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小孙根嫉妒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开导他:“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
”C.听爸爸讲当年眼难创业的故事,小黄感慨说:”真是“年路蓝缕,以启山林”。
D.小黄刚考上高中就放松学习,妈妈告诚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松懈!(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项是()(3分)要改良教育,必须从养成良好风格下手。
有了良好的风备,应几对于民众和青年学生。
才能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见转移风俗与陶铸人才,实是一事的两面。
①施之以无官之教②不知不觉中可以陶冶出许多人才③熏陶感化于无形④如春风之普被、细雨之滋润,A③①④② B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② D. ③④①②参考答案;1. (5分,每空1分)(1)遥岑远目 (2)引以为流觞曲水王羲之(3)香雾云餐湿,清辉玉臂寒2. (5分)(1)D (2分) (2)A(3分)2019年崇明区高三二模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吾尝跂而望矣,。
(荀况《》)(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营造凄冷氛围,蕴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5分)(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2019二模语文答案(修改版)
![2019二模语文答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4e973516fc700abb68fca9.png)
语文参考答案1.D 2.B 3.B 4.C 5.B 6.A 12.C 15.A 16.D 18.D 19.D 7.(1)高大的松树椿树(一类的祝寿画),是你自己所有的东西(你自己也能画),我用什么来为你祝寿呢?(4分)(2)平时常以恪尽忠孝礼义为誓言,路上拾到别人遗失的银子一定会还给那人,(失主想)分一点银子给他,他没有答应。
(6分)8.有天赋,悟性好;得到名家指点;博采众长;努力学习。
(4分)译文:我家乡的吕水山先生,通达渊博,才能特出,稍一接触艺术之事,就能达到最高境界。
书法精妙遒劲,绘画没有尘俗之气。
我曾经得到他所画的《双柑图》,枝叶交映,栩栩如生,好像可以摘下来一般。
他性喜助人成材,凡有微小的长处,推荐提拔不感到厌倦。
盛世,是安溪人,躲避仇人而居住在先生家前面的屋子里。
盛世本来擅长画人物形象和神像佛像,借此糊口谋生。
吕先生仔细察看他,极有才思情致。
一天,(先生)在堂上悬挂子昭的《四时图》,催促盛世到后说:“你能执笔一画吗?”盛世向来有胆识,又加折服于先生,就随口答应说:“好!”(盛世)关上门临摹,三天后才画成功。
吕先生笑着说:“你是可教之人啊。
”于是和他说山水的去就曲折、草木舒结芊绵的道理。
盛世恍然大悟,作画的笔法顿时有了进步。
从此,模仿东村就没有不像东村的,模仿徵仲就没有不像徵仲的。
只要他自己构思布局,自己,就也是他盛溪绿的画而已。
一天他和我在斋中吃饭,这一年正是他六十岁出生的那一年,我跟他开玩笑说:“那些高大的松树椿树之类的贺寿画,是你自己就有的东西,我拿什么来为你祝寿呢?”盛世立在院子中,悲痛呜咽,好像无法承受。
我感到奇怪而害怕。
(盛世)擦着眼泪说:“我哭我的母亲啊。
我出生刚满一岁,痘症发作迅猛,面孔眼部,接连成串的,到处都是,瞳仁肿得像倒扣的盂。
我母亲日夜为我舔吮,一只眼睛才重新睁开,能见到日月之光,不至于糊里糊涂地成为死人,都是我母亲舔舐我的结果啊。
(现在我的)母亲去世了,我虽然有眼睛,但已看不见(母亲)了,我能用什么来报答我的母亲呢?您能写文章,怜惜我而写下我的痛苦,我即使死了也会因你的文字而不朽,哪里用得着为我祝寿呢?”我局促不安,答应了他。
上海市四区2019届高三语文4月质量调研测试(二模)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四区2019届高三语文4月质量调研测试(二模)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5d5113968011ca300919d.png)
2019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中医不必“死乞白赖”地宣称“我也是科学”江晓原①虽然传统医学几千年来一直卓有成效地呵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但是从鸦片战争之后,西医挟欧风美雨之狂暴,君临华夏大地,将中医打得节节败退。
国民党统治时期,“取消中医论”一度甚嚣尘上。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对中医采取保护和扶持态度,这一态度迄今为止并无改变。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从理论上对中医的攻击,“取消中医论”居然重新出现,而某著名院士“中医是伪科学”的论断,更让广大中医界人士痛心疾首。
②中医面对这一攻击,能够做出的辩护,往往只是非常软弱无力地辩称“我也是科学”。
③其实,我们可以指出:如果中医不是科学,那西医也不是;如果西医是科学,那中医就也是。
④在西方现在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经常是科学、数学、医学三者并列,医学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因为在这种分类中,“科学”是指天文学、物理学等等“精密科学”,而人类对人体奥秘所知仍非常之少,故医学远远没有达到“精密科学”的地步。
事实上,至迟到17世纪,西医仍然停留在与星占学、炼金术紧紧纠缠在一起的巫术阶段,那时西医中“□□□□”的信念与《黄帝内经》相比如出一辙。
⑤但是在中国,似乎人人——包括中医界的人士——都承认西医是科学,这是由于当初西医就是在强大的唯科学主义.....语境下输入中国的,所以这个在西方至今也没有被视为科学的西医,到了中国却天经地义地成了科学。
⑥那么,如果使用宽泛一点的“科学”定义呢?在那样的定义中,就可以将西医包括进去。
但是,如果使用了宽泛的“科学”定义,那应该宽到何处呢?只要适度加宽“科学”的定义(比如“对自然界的有系统的知识”),马上就能将中医也包括进去,又怎么能再说“中医不是科学”呢?⑦此外,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至今仍然习惯于一种一元价值观,即“是科学则存,非科学则亡”。
崇明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
![崇明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a5057a1f242336c1fb95e4f.png)
崇明区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1. (16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影片《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地球计划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而使自己加速飞出太阳系“流浪”的故事。
当地球接近木星时,木星引力激增,地球与木星相撞,危机出现,最终人类为了希望而奋力化解危机。
该片在叙述地球流浪的过程中,注意刻画同一家族中三代人即老韩、刘培强、刘启之间的认同关系,突出了中国式家族认同传统的当代魅力。
可以说,《流浪地球》称得上中式科幻大片的开山之作,为世界科幻电影宝库奉献出中国电影人的无可替代的独创性建树。
此外,与国际一流电影科技水准相对接的制作水平,极大地促成了《流浪地球》创造的科幻奇观。
在电影院里,超强的视听感受让观众体验到了中国电影科技水平的巨大提升,这反映出在近年来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影的类型化探索、工业化水准都跃上了新台阶,昭示着中国电影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王一川《中式科幻大片的开山之作》)材料二2015—2019年贺岁片票房变化及影片占比统计图(资料来源于猫眼电影)材料三中国科幻电影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流浪地球》的导演郭帆认为,科幻片是和国家实力挂钩的,如果国家不够强大,普通观众没有自信去看本国人解救世界危机。
此论引发了《流浪地球》小说作者刘慈欣的共鸣。
在刘慈欣的印象中,即便是韩国和印度拍摄的科幻电影,影响力都相对有限。
2016年,郭帆拜会为《星球大战》制作视觉特效的工业光魔,这家顶级视效公司感兴趣的是文化差异: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时,你们逃跑都得带着家人?在好莱坞电影里,地球遭遇灭顶之灾时通常有两种解决途径:超级英雄解救全人类,或者建造“诺亚方舟”带人类逃出地球。
郭帆这才意识到中国科幻电影的内核或许和中国的文化有关,即对故土家园的情感和依恋,是中国的价值观。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一 现代文阅读二(精校版含答案)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语文汇编一 现代文阅读二(精校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503af7bceb19e8b8f6baf2.png)
2019年上海各区高三二模汇编—现代文阅读二(一)2019年宝山区高三二模(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重回日本记(作选) 凌程华①到京都后一连看了好几处的寺院,也许因为我对一切宗教向来不热心,所以未免感到有点沉重的气息,又因是冬季没有香客游人,到处冷凄凄的,有一点令人寡欢。
我于是决定先到岚山游玩一天。
女青年会书记叹口气说:“这样冷天,你去岚山吗?”②去岚山有京福岚山电车,不到一小时即到了。
这电车也小也旧,但却准时到。
车资很便宜。
○3我在电车中曾站起数次,以为是要到了,很显得兴奋,但我始终不肯问人,现在知道唐人所说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诗句之美了。
○4岚山是在我童年即深深的爱上的一座山,非但它青翠的山色,时萦梦寐,那绿酒似的保津川,回想时还十分醉人,还有那唐朝样式的渡月桥和那小渡月桥——我们只须听那迷人的名儿,也就够令人想念的了。
○5我居然又看见岚山了!电车到站时我对自己说。
先是走到一条专售纪念品的小街,五颜六色的摆满路之两旁,冷清清的很少顾客,大约因早晨有点雾吧。
我约五分钟后,已出了小街,望见那条渡月桥,对面就是岚山了?我迷迷棚糊的走上长长的木桥,纵目四望。
○6“啊!这真是岚山了?”我问自己。
每次我到了所爱的山水胜地时,我就想起司空图的《诗品》:“若有真境,如不可知,水流花开,清露未晞,去路愈远,幽行为迟??”我这时的心境,确是“如不可知”,没有别的话语可以描写得再逼真的。
○7岚山仍是那样温柔甜静,它似乎用一双像蒙那丽莎那样的妙目对着我!它的晨妆是翠绿轻纱的袍子,头上披了白的薄绡,微风吹着,远远飘来晨鸟歌唱。
○8川上的游船静悄悄的泊在树荫下,船身长长的两头微翘起来,上面有个玲珑的木棚,象明代的“西湖十景”所描的楼船或花船格式,关注“儒愿学堂”,获取更多语文资料,儒愿学堂,专注语文培优堤边芦苇都黄了,有些上面还留着白的花,迎风摇曳,岸上的松树有几处虬曲伸向溪流,有几株三五成群疏落的槎峨的松杉,似乎是几个舞蹈者的造像,塑在沙滩上。
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标准
![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d157366a0116c175e0e48be.png)
2019 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含试题与答题要求,全部答案一定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可以错位。
3.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一、累积应用 10 分1.按要求填空。
( 5 分)( 1),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吾尝跂而望矣,。
(荀况《》)( 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创建凄冷气氛,包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
2.按要求选择。
( 5 分)( 1)以下选项中,名句使用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 .小赵乔迁新居,街坊们前来道贺,庆祝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B .小钱做事不扎实,眼高手低,老师劝告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小孙对上级指出弊端念念不忘,同事劝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 .小李被训诫以后才放心念书,父亲诉苦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2)将以下编号的语句挨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接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学与问相连,,,,,所以思想终究须从记忆出发,创建终究须从因袭出发。
①不不过因袭而必是创建②凡是思想都是由已知推未知③创建都是旧资料的新综合④所以学识不不过记忆而必是思想A .②④①③B.④①②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二、阅读 70 分(一)阅读下文,达成第3- 7 题。
( 16 分)人能否有权想信什么就信什么?①人有权益相相信何他想要相信的东西吗?常有人称这种“权益” 是执拗无知者的最后逃难所,当这些固执分子被如山的凭证和汹涌的建议包围时,他们会说:“我就是相信天气变化是一场骗局,他人怎么说我不论,我有这样相信的权益!”问题是,他们真有这个权益吗?②我们认可,人都有“知道”某些事情的权益。
我有权知道自己的雇用合同条款,医生对我的病情诊疗,我在学校里得的分数,是谁在指控我,我的罪名又是什么等等。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诗歌鉴赏)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b4fb1a59a216147916112815.png)
2019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诗歌鉴赏【奉贤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
(8分)_______ 张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①,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中酒:喝醉酒。
14.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1分)A.踏莎行B.青门引C.诉衷情D.如梦令15.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第一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还”则点出冷暖交替频繁。
B.第二句写词人独处庭轩,面对风雨吹打后的残红狼藉,更是万端愁绪袭上心头,无计自持,只好以酒解闷,以致“中酒”。
C.第三句写词人在雕梁画栋处流连,被凉风吹醒,夜色浓浓、门户重重反衬出周边环境的宁谧,无限凄凉之感随醒而复炽。
D.全词融情于景,虚实交融,抓住“清明”的时令特征,营造了孤苦、寂寞、凄美的意境。
16. 结合全词内容,赏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
(4分)【答案】14.(1分)B15.(3分)C16.(4分)例:词人妙用对比。
下片写眼前寂寞庭轩,入夜后重门深锁,心情愈发沉重;而此时明月朗照,却送来别院秋千影动,今昔虚实对比,以乐衬哀,旧时往事历历涌上心头,秋千影动,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此情此景,情何以堪?突出春日怀人之悲。
【静安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8分)夜渡湘水孟浩然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①歌声识采莲。
榜人②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旅时相问,涔阳何处边?[注]①杜:杜若,芳草名。
②榜人:船夫12.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2分)A.本诗是田园山水诗。
B.本诗是五言律诗。
C.颈联中“岸火”“潭烟”,紧扣了诗题中的“夜渡”二字。
D.尾联中的“时”表达了诗人想到涔阳与朋友相聚的急切心情。
13.以下对本诗风格的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2019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8f7be15022aaea998f0f79.png)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吾尝跂而望矣,______。
(荀况《_____》)(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营造凄冷氛围,蕴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吴宫花草埋幽径 (2).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劝学 (4). 可堪孤馆闭春寒(5). 杜鹃声里斜阳暮【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和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名句采用的是上下句填空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相结合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上句或下句,仔细回忆自己背诵的相关内容,准确书写出答案。
本题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幽、堪、孤、鹃、暮。
按要求选择。
2.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B. 小钱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老师告诫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 小孙对上司指出缺点耿耿于怀,同事劝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 小李被训斥之后才安心读书,父亲抱怨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学与问相连,,,,,所以思想究竟须从记忆出发,创造究竟须从因袭出发。
①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②凡是思想都是由已知推未知③创造都是旧材料的新综合④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是思想A. ②④①③B. ④①②③C. ②①④③D. ④②③①【答案】2. C 3. B【解析】【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弄清楚诗句或名言的意思,然后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仔细判断。
A项,“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出自《诗经》,意思是喜鹊筑成巢,鳲鸠来住它,用来祝贺别人乔迁之喜,显然不恰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1)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吾尝跂而望矣,______。
(荀况《_____》)(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中营造凄冷氛围,蕴含词人孤寂难耐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吴宫花草埋幽径 (2).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 劝学 (4). 可堪孤馆闭春寒 (5). 杜鹃声里斜阳暮按要求选择。
2.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赵乔迁新居,邻居们前来道喜,祝贺他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B. 小钱做事不踏实,好高骛远,老师告诫他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C. 小孙对上司指出缺点耿耿于怀,同事劝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 小李被训斥之后才安心读书,父亲抱怨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学与问相连,,,,,所以思想究竟须从记忆出发,创造究竟须从因袭出发。
①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②凡是思想都是由已知推未知③创造都是旧材料的新综合④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是思想A. ②④①③B. ④①②③C. ②①④③D. ④②③①【答案】2. C 3. B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是否有权想信什么就信什么?①人有权利相信任何他想要相信的东西吗?常有人称这种“权利”是固执无知者的最后避难所,当这些顽固分子被如山的证据和汹涌的意见包围时,他们会说:“我就是相信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我有这样相信的权利!”问题是,他们真有这个权利吗?②我们承认,人都有“知道”某些事情的权利。
我有权知道自己的雇佣合同条款,医生对我的病情诊断,我在学校里得的分数,是谁在控告我,我的罪名又是什么等等。
③然而,信仰..并不是知识。
就像分析哲学家摩尔在20世纪40年代指出的那样,你不能说“天在下雨,但我不相信天在下雨”,这么说是荒谬的。
信仰渴望真相,但并不蕴含真相。
信仰可以是错误的,可以缺乏证据或逻辑思考的支持。
它们还可以是道德败坏的,比如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恐惧同性恋的信仰,比如相信养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消灭意志”、严厉体罚,比如相信老人应该一律安乐死,又比如相信“种族清洗”是一种政治解决方案等等。
④上面这些判断假定了信仰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行为。
但其实,信仰往往不太像有意而坚定的行动,更接近一种态度或者精神状态。
有的信仰(比如个人的价值观)并非出自人的慎重选择,它们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从同侪那里“获取”的,它们要么在不知不觉之间被我们吸收,要么由体制和权威反复灌输,要么通过道听途说为我们接受。
因此我认为,“获取并抱持信仰”未必是错,错的是“明知道信仰不对还要加以维护,不肯怀疑它们、抛弃它们”,这些都是有意的、不道德的行为。
⑤“你算老几,能告诉我该信什么?”狂热的信徒这样反驳。
然而连这个反驳也是错的,它假定了信仰的成立应该依赖某个人的权威,而忽略了“现实”这个角色。
我们的信仰旨在反映现实世界,正是在这一点上,信仰可能陷入混乱。
有些信仰是不负责任的,更具体地说,有些信仰是以不负责任的方式获得和保留的。
比如一个人可能无视证据,接受流言、谣传、或是来源可疑的证词,他可能忽视某个信仰和他的其他信仰互不相容,可能接受一厢情愿的想法,或者表现出对于阴谋论的偏好。
⑥19世纪数学哲学家威廉·克利福德曾宣称:“无论任何时间地点任何人,只要没有充足证据就相信某事,就是错的。
”我倒不是要恢复那种强硬的证据主义。
克利福德这么说,是要阻止不负责任的“过度信仰”,也就是忽视证据,而用一厢情愿的想法、盲目的信念或情怀来刺激或是维护信仰。
⑦詹姆士在探讨各种宗教经验时提醒我们,“信仰的权利”可以营造出一片宗教宽容的氛围。
那些立足于教义的宗教曾对不信教的人施行压迫、折磨,并发动了无数战争,要终止这类暴行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双方承认彼此“信仰的权利”。
然而即使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依然不能宽容那些本身极不宽容的信仰。
任何权利都有限度,而且和责任伴随。
⑧不幸的是,今天的许多人滥用了信仰的权利,对责任却嗤之以鼻。
他们往往用一句“我有信仰的权利”来为自己的顽固不化和错误知识辩解,这并不符合詹姆士对信仰的权利提出的要求。
有人相信人类登月或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是政府虚构的事件,相信巴拉克•奥巴马是穆斯林,相信地球是平的,或相信气候变化是一场骗局。
这些人所宣称的信仰权利是一种消极权利,其目的是排除对话,避免质疑,并禁止别人干涉自己的信仰和忠诚。
这些人的心灵已经关闭,不再向外界学习。
他们或许是“真正的信徒”,但他们不是真理的信徒。
⑨和自由意志一样,信仰是人类自主权的基本成分,也是个人自由的最终根据。
但是克利福德也指出:“在任何情况下,一个人的信仰都不是一件只涉及他自己的私事。
”信仰塑造态度和动机,引导选择和行为。
人的信仰和知识都是在一个认识共同体内形成的,并且反过来影响着这个共同体。
信仰有信仰的伦理,无论是信仰的获得、维护还是放弃,都有规矩可循。
这套伦理既产生了我们信仰的权利,又对它提出了限制。
如果有的信仰是假的、道德败坏的、或不负责任的,那它们就也是危险的。
我们没有信仰它们的权利。
(有删节)4. 第③段加点词语“信仰”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5. 下列对第④段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上文分析的假定前提作辩证思考,使论证更严谨。
B. 采用对比论证,突出明知不对还维护的信仰是错的。
C. 采取以退为进方式,退一步进行论证进而明晰观点。
D. 举例论证,补充论述有的信仰非出自人的慎重选择。
6. 下列各项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A. 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都是有意而坚定的信仰行为。
B. 有的信仰具有继承性,因此个人不必为此担负责任。
C. 宗教宽容强调信仰的权利,是解决暴行的有效方式。
D. 信仰与知识有区别,但二者形成于一个认识共同体。
7. 对第⑤段“狂热的信徒”观点的批驳是否严谨,请做出判断并做简要分析。
8. 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4. 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东西/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5. B 6. D7. 示例一:严谨。
首先,对其假设前提“信仰的成立应该依赖某个人的权威”的荒谬进行批驳,指出其错误的实质在于忽视了信仰旨在反映“现实”,因此信仰可能陷入混乱乃至不负责任。
并引用威廉•克利福德的话论证观点,进一步论证忽视证据的信仰是应该阻止的。
整个批驳过程层次有推进,论证严谨。
示例二:不够严谨。
首先,提出其假定了“信仰的成立应该依赖某个人的权威”,但对这一假定的错误之处未作阐明。
同时,虽然指出其忽略信仰反映“现实”,但是,对信仰反映“现实”的重要性未做分析以及对这一忽略为何能够导致信仰混乱或者不负责任未作分析。
因此,整个批驳过程略显严谨不足。
8. 首先否定“有相信的权利”的观点;之后从“信仰渴望真相,但并不蕴含真相”“明知信仰不对还要加以维护是有意的、不道德的”“信仰是有限度的,要与责任伴随”三个角度批驳对方观点;最后得出结论:我们没有想信什么就信什么的权利。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渔村凉峙施立松我们推门而出,铁艺花门哐当一声,深秋的凉意清脆袭来。
回身关好院门,拢紧衣襟,慢步向海。
不经意间抬头,一声惊呼脱口而出。
满天星斗,镶嵌于夜空,恍若一斛钻石,倾倒在黑丝绒上,滚动,闪耀,无声地喧闹,璀璨地低眸,迷人心魄。
一弯新月如眉,幽幽西斜。
星月相互映照,彼此凝望,在太阳来临之前,共同守护夜的黑,梦的暖。
有多久没见过这样的夜空了。
光污染无处不在的城市和乡村,永远不知道它们失去了多少,比如星空,比如暗,以及暗中的一切。
这是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凉峙村的凌晨四点三十分,听了一夜涛声的我们,要出去找太阳。
这个面向东海的小渔村,三面被山环抱,一条弧形的岸堤,将村庄一分为二,一边是如镜的沙滩,长达数百米,一边是白墙黑瓦的房屋,和错综交杂的小路。
无论形状,还是布局,凉峙,都像极我的家乡洞头后垅渔村。
昨晚饭后,我们曾穿行在村中的小巷,才八点钟,整个村庄已阗静无声。
中年的我们,突然聊发少年狂,就着手机的手电筒,在平坦如砥的沙滩上找不甚明显的突起,然后用手指刨开,看赭色花蟹四下逃散,也不问他们今夜将在何处栖身。
年轻的几个跑去追海浪,风平的夜晚,浪也斯文端庄,追浪的那几个,难免嫌太乏味,一点刺激都没有。
正待转身不玩了,却被新推的浪头,打湿了鞋袜,一声声惊呼,仿佛要把整个村庄都惊醒。
慢慢地,上涨的潮水淹没了沙滩,我们坐到岸边的矮墙上,脱了鞋子,双腿晃荡,身后微弱的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投到海面,一行淡淡的影子随着海浪起起伏伏,想起晚饭时分刚听过的歌: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那些青春岁月里的好时光,那陪伴在身边一起歌一起笑一起玩闹的人,如今都去了哪里?在凉峙,在秋风渐凉的夜里,深深地怀念起,也不能怎么样,只对身边的人轻轻地说:好想好想唱首歌……成年以后,离开了村庄,枕着涛声入梦已成奢侈的事。
猛地再枕涛声,不免难以成眠。
思量着,回忆着,黎明悄然而至,匆匆披衣而起,与朋友一起去看日出。
此时,村庄的左前方,两座馒头似的岛屿之间,有一抹淡淡的绯红。
太阳即将出来了,我们面向着它,等待着,这一场海上日出,又将如何地惊魂动魄。
可是过了良久,那红一点变化也没有,相反的方向,却现出了鱼肚白。
难道,那才是东方?怎么会错得这般离谱?在我的家乡渔村,太阳就是从村庄的左前方出现的。
带着疑惑,连忙向鱼肚白的方向奔去,果然,一枚红日自海平面冉冉升起。
而那抹绯红,竟然是一艘停泊的巨轮。
村庄也苏醒了。
路边,渔嫂们坐在渔网间,织补着渔网。
一家名为时光客栈的民宿后菜园里,鬓发斑白的老奶奶佝偻着身子,在菜地里捉菜青虫,裹过的小脚,走在菜畦间有些踉跄。
她捉得极认真,任由我们喊她,就是不抬头。
村里的八十余家民宿,已自成一道风景。
穿行在村中小路,“拾光时舍”“海映朗庭”“渔人之家”“海蓝之星”“海月小筑”“昨海小憩”“刘三姐渔家乐”“大拇指客栈”,形形色色的“宿招”纷至沓来,每家民宿都刻意营造自己独特的风情。
步入一家蓝色围墙的小院,院子里,橘树挂满了青青黄黄果实,晚饭花端着一个个小酒盏,雏菊沾着晨露的紫花瓣簇拥着嫩黄的蕊,不知名的树举着一串串鲜红的叶,像叫卖着冰糖葫芦。
门上悬着一块木板,白色的油漆写着“诗和远方就在眼前”,不禁莞尔。
想想也是啊,假期时,那一拨一拨来自上海,来自杭州,来自宁波,来自各大都市的旅客,不就为着在这里寻找他们的诗和远方的吗?回到寄住的“海映朗庭”民宿。
院子里,作家们各自捧了书在读。
主人家的孩子,五六岁了,央求着年轻女作家:“陪我玩一会儿呗,陪我玩一会儿呗……”“快过来,别打扰姐姐!”他父亲唤他,又充满歉意地向我们解释道,“村里都是老人和幼儿,能陪他玩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