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1:孙坚金蝉脱壳避险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故事是历史传承的主要途径,故事取材于历史,而将历史故事运用于中学教学中又具有其独特的真实性、趣味性、针对性和教育性特点,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1:孙坚金蝉脱壳避险董卓废杀少帝,擅立献帝,自己专制朝政,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强的共愤。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反对董卓,共推出身世家大族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

这时,威名素着的长沙太守孙坚也举兵参加了讨卓联盟,并被盟主袁绍任命为讨卓联军的先锋。

孙坚率军在汜水关前旗开得胜,杀败董卓部将胡轸。

初尝胜果后,孙坚即屯扎部队于梁东,进行休整。

同时派人向袁绍报捷并向联军粮草官袁术处催粮。

袁术是袁绍从弟,是一个志大才疏且嫉贤妒能之人。

其部下谋士见孙坚前来催粮,便为袁术出谋划策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攻破洛阳,杀了董卓,犹如除狼而得虎。

今不发粮草给他,其军必败。

”这一建议正中袁术下怀,他便故意不发粮草给孙坚军。

孙坚军中缺食,自然慌乱起来。

细作侦知这一情况后,迅即报知汜水关董卓大将华雄。

华雄便采纳了李肃的计策,决定夜袭孙坚军营。

当夜,月白风清,华雄与李肃兵分两路突入孙坚营中。

孙坚部队措手不及,乱作一团,被杀得大败。

孙坚与部将祖茂破重围,纵马而逃。

华雄带领部下兵马紧迫不舍。

孙坚连发箭,都被华雄躲过,再发第三箭时,因用力过猛而拽断了弓,得弃弓纵马落荒而逃。

由于孙坚头上戴着赤帻(红色头巾),光下十分醒目,很好辨认,所以他跑到哪里,华雄就带领部追到哪里。

危急中,孙坚的部将祖茂为了保护孙坚,便让孙坚脱下赤帻,换上自己的头盔。

而由自己戴上孙坚的赤帻。

然后,二人分路而逃。

华雄及其部下只瞄准戴赤帻的追赶,于是孙坚得以脱险。

而祖茂为了引开追兵,拼命向前跑,见敌人快要追上,他便将赤帻挂于人家未烧尽的庭柱上,自己躲于树林中。

华雄率领追兵远远望见赤帻,因畏惧孙坚英勇而不敢近前,只远远用箭乱射。

射了一回,不见动静,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下赤帻。

三国演义中的36计的详细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中的36计的详细故事情节

三国演义中的36计的详细故事情节《三国演义》之36计故事情节概要第一计瞒天过海: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实例: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庞德,这些战绩使他愈发骄傲轻敌。

东吴的年轻将领陆逊利用了这一点。

他备礼呈书给关羽,口气极为谦恭,这使得原就轻视陆逊的关羽放松了警惕,不复有江东之忧,他撤走了荆州的大半兵马去攻打樊城。

结果吕蒙乘机而入,偷袭成功,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荆州。

第二计围魏救赵: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实例:当曹操得知周瑜病逝的消息后,准备再次兴兵进犯江东。

江东闻报之后,立即让鲁肃派使者西上荆州,向刘备求援。

诸葛亮看罢江东的求救信,要刘备修书一封,派人结援马超,让马超兴兵入关。

马超随后便点起西凉兵马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长安。

曹操得到关中警报以后,遂放弃南下攻击孙权的计划,专力对付关中的马超、韩遂之军。

第三计借刀杀人: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以盟友的损失而可以换得自己的利益。

实例:祢衡恃才自傲,反复贬损曹操。

曹操令祢衡去荆州做说客,劝刘表来降。

祢衡到荆州,见刘表之后,表面上颂扬刘表的功德,可实际上尽是讥讽。

刘表不高兴,叫他去见黄祖。

祢衡至黄祖处,酒后乱言,把其比成是土木制作的偶像,于是黄祖杀了祢衡。

曹操借黄祖的手杀了祢衡。

第四计以逸待劳: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实例:吴国杀了关羽,刘备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七十万大军伐吴。

孙权命青年将领陆逊为大都督,率五万人迎战。

陆逊深谙兵法,正确地分析了形势,决定实行战略退却,以观其变。

相持半年,蜀军斗志松懈。

陆逊看到蜀军战线绵延数百里,首尾难顾,在山林安营扎寨,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

烧毁蜀军七百里连营,蜀军大乱,伤亡惨重,慌忙撤退。

第五计趁火打劫:抓住敌方大难临头的危急之时,赶快进兵,肯定稳操胜券。

实例:讨董卓联军攻占洛阳后,联盟迅即瓦解,各路诸侯各自为战,自谋发展。

谋士逢纪向袁绍献计取冀州。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的故事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的故事

“金蝉脱壳”这个故事的本意是: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还挂在枝头。

这个故事被应用于实战中,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的战略目标的谋略。

在三国时期,孙坚和华雄的战斗中,孙坚就是使用了“金蝉脱壳”之计,才得以成功撤退。

他披挂上马与华雄交战,然后故意败退,在背后放火扰乱敌军,自己则从另一条路安全撤离。

这只是“金蝉脱壳”的一个具体应用,这个计策在更多的情况下,被用于更为复杂和危险的战场环境中。

[三国演义孙坚]三国演义的故事简短1:孙坚换帻脱险境3篇

[三国演义孙坚]三国演义的故事简短1:孙坚换帻脱险境3篇

[三国演义孙坚]三国演义的故事简短1:孙坚换帻脱险境3篇三国演义的故事简短1:孙坚换帻脱险境董卓废杀少帝,擅立献帝,自己专制朝政,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强的共愤。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反对董卓,共推出身世家大族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

这时,威名素著的长沙太守孙坚也举兵参加了讨卓联盟,并被盟主袁绍任命为讨卓联军的先锋。

孙坚率军在汜水关前旗开得胜,杀败董卓部将胡轸。

初尝胜果后,孙坚即屯扎部队于梁东,进行休整。

同时派人向袁绍报捷并向联军粮草官袁术处催粮。

袁术是袁绍从弟,是一个志大才疏且嫉贤妒能之人。

其部下谋士见孙坚前来催粮,便为袁术出谋划策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攻破洛阳,杀了董卓,犹如除狼而得虎。

今不发粮草给他,其军必败。

”这一建议正中袁术下怀,他便故意不发粮草给孙坚军。

孙坚军中缺食,自然慌乱起来。

细作侦知这一情况后,迅即报知汜水关董卓大将华雄。

华雄便采纳了李肃的计策,决定夜袭孙坚军营。

当夜,月白风清,华雄与李肃兵分两路突入孙坚营中。

孙坚部队措手不及,乱作一团,被杀得大败。

孙坚与部将祖茂破重围,纵马而逃。

华雄带领部下兵马紧迫不舍。

孙坚连发箭,都被华雄躲过,再发第三箭时,因用力过猛而拽断了弓,得弃弓纵马落荒而逃。

由于孙坚头上戴着赤帻(红色头巾),光下十分醒目,很好辨认,所以他跑到哪里,华雄就带领部追到哪里。

危急中,孙坚的部将祖茂为了保护孙坚,便让孙坚脱下赤帻,换上自己的头盔。

而由自己戴上孙坚的赤帻。

然后,二人分路而逃。

华雄及其部下只瞄准戴赤帻的追赶,于是孙坚得以脱险。

而祖茂为了引开追兵,拼命向前跑,见敌人快要追上,他便将赤帻挂于人家未烧尽的庭柱上,自己躲于树林中。

华雄率领追兵远远望见赤帻,因畏惧孙坚英勇而不敢近前,只远远用箭乱射。

射了一回,不见动静,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下赤帻。

这时,躲在附近林中的祖茂从林中冲出,挥刀欲劈华雄,结果反被剽悍的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三国演义的故事简短2:王允巧使连环计司徒王允一直想为国除害,搞掉董卓。

《三国演义》重要章节内容概要

《三国演义》重要章节内容概要

《三国演义》重点情节梳理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2、张飞鞭打督邮:刘备讨伐黄巾有功为安喜县尉。

上任不到四个月,适有督邮到县,对刘备态度傲慢,有索取贿赂之意,令县吏诬称刘备害民。

刘备和众老几次想拜见督邮,都被门吏拦住。

张飞酒后乘马从馆驿前过,大怒,将督邮揪出门来拴在马桩上鞭打,后被刘备劝阻。

刘、关、张三人放了督邮后弃官另谋出路。

3、何进被杀:董皇后和灵帝皆欲立皇子协为太子,中常侍蹇硕进谏说若想立刘协为太子,必须先诛杀何进。

灵帝因而宣何进进宫,司马潘告密,何进得以脱险。

何进采纳袁绍意见,调外地的兵马进京师诛灭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

4、董卓弄权:外戚与宦官争权,互相攻杀。

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

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自封相国,独掌大权。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5、吕布投靠董卓:吕布原为丁原义子,为人勇猛。

董卓想要除去丁原,但害怕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到丁原帐中,杀之,砍下他的首级,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董卓赐之金子,封他为都亭侯。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6、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恰遇董卓叫吕布去挑好马赐给曹操。

吕布去后,董卓因不耐久坐而侧卧,曹操正要行刺,却被董卓在镜子里看见。

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跪下谎称献刀给董卓,并借口试马,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经去了洛阳。

三国演义三回的主要故事

三国演义三回的主要故事

三国演义三回的主要故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以三国时期为背景,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那个英雄辈出、纷争不断的时代。

三国演义的故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黄巾之乱、战乱时期及统一之战。

下面将主要介绍小说中的三回故事。

第一回:黄巾之乱黄巾起义是三国演义故事的开端。

在这一回中,宦官张角、张宝、张梁等人领导的黄巾军起义,动摇了汉朝的统治。

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曹操、刘备、孙坚等英勇的将领相继崭露头角,在剿灭黄巾军的战斗中展现了过人的智勇和胆识。

第二回:群雄争霸黄巾之乱平息后,中国陷入了一片战乱之中,各路豪杰纷纷借机争夺天下。

刘备、曹操、孙权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三个角色。

刘备募集了一群忠诚的臣子,最终建立了蜀国;曹操借助其聪明才智和军事能力,逐渐收复了中原,并建立了魏国;孙权则以江东水军为基础,建立了吴国。

三国之间互相争斗,形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

第三回:统一之战在三国争霸的大背景下,曹操统一北方,刘备统一西南,孙权统一南方。

统一之战的故事主要集中在东吴与蜀国之间的对峙。

刘备派出自己最得力、最有才华的将领诸葛亮,率领军队北上攻打曹魏,同时与东吴联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刘备最终失败,其子刘禅继位,蜀国名存实亡。

而东吴与曹魏两国则继续争斗,最终刘备的儿子刘禅将蜀国的势力归属于东吴。

以上就是《三国演义》三回的主要故事。

整部小说通过丰富多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那个英雄辈出、纷争不断的年代,展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壮丽的画卷。

金蝉脱壳的故事

金蝉脱壳的故事

金蝉脱壳的故事1、悬挂红帽助逃脱。

公元191年,孙坚率领军队驻扎在梁县东部,意图攻打洛阳。

董卓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派徐荣攻打孙坚,但孙坚没有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因此落荒而逃。

孙坚连夜逃跑,徐荣命令士兵追击,形势非常危急。

因为孙坚头上戴着一顶特别显眼的红帽子,无论他走到哪里,徐荣士兵都会追他。

祖茂是孙坚的部下,把自己的头盔给了孙坚,自己戴着孙坚的红帽子,从孙坚向不同的方向逃跑。

徐荣士兵只看到了红帽子,所以孙坚顺利逃脱,而祖茂成为目标。

在跑的过程中,祖茂注意到了周围的地形。

突然,他看到一个被火烧断的树桩,灵机一动,在树桩上戴了一顶红帽子,不一会儿,追兵到了,围住了红帽子。

但是发现只是一个树桩,不得不愤怒地离开。

2、毕再遇悬羊击鼓退军。

宋将毕再遇与金兵对峙,宋朝只有几千人。

为了保存实力,他们准备撤退,害怕金兵追击,为了不让金兵察觉。

晚上,他命令士兵们把几十只羊的后腿绑在树上,放下几十个鼓,而羊拼命的蹬腿,鼓不停地隆隆作响。

金军以为宋军趁夜抢营,迅速集结兵力准备战斗,但宋兵没有出城,连续几天都是这样,所以金军认为这是一个疲兵之计,便没有理会。

之后去了他们的营地,发现宋军已经转移和撤退。

其实这个策略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惊慌失措,认真研究利用身边的事情,抓住机会,想办法让自己走出困境。

3、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率领第六次北伐中原,司马懿始终坚持不战。

最终,诸葛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队不得不撤回汉中,但是害怕撤退的时候司马懿乘胜追击,给汉军造成损失。

诸葛亮临死前给了姜维了一个秘密计划,叫他不要发讣告。

他带着他的棺材带领他的部队秘密撤退,用诸葛亮的形状和外观雕刻了一个木制的人,并放在军中,迎接司马懿追击的部队。

司马懿一向害怕诸葛的计划,就怀疑撤军是个陷阱,于是他命令部队撤退。

当蜀军队看到司马懿撤退时,主力立即撤退,并迅速转移到汉中,司马懿知道已经太晚了。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概括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概括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概括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小说以黄巾起义为起点,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建立的历史时期,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诸葛亮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故事情节概括如下:1. 黄巾起义。

故事以黄巾军起义为开端,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在此时初现。

官渡之战后,曹操成为了北方的霸主,而刘备、孙权则分别在南方建立了各自的势力。

2. 三顾茅庐。

刘备在桃园结义时结识了关羽和张飞,三人情同手足。

后来刘备流落民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从而建立了蜀汉势力。

3. 赤壁之战。

孙权与刘备联合,成功击败了曹操的大军,这场战役被称为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篇章。

4. 华容道救阿斗。

刘备败走华容道时,关羽放了曹操的妹妹,而曹操也放了刘备的妻子。

这一情节展现了关羽的忠义之心。

5. 三国鼎立。

随着割据势力的崛起,三国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

曹操死后,曹丕篡位称帝,建立了魏国。

孙权也称帝,建立吴国。

而刘备的儿子刘禅继承了蜀汉的江山。

6. 诸葛亮南征北伐。

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多次战败于魏国大将司马懿,最终病逝于五丈原。

7. 吴国灭亡。

孙权逝世后,孙皓继位,但吴国逐渐衰落。

最终,魏国大将司马昭发动伐吴之战,攻破了吴国都城建业,结束了孙吴的统治。

8. 三国合一。

司马家族篡位建立了晋朝,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

以上就是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概括,这部作品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丰富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文章导读:坚就脱帻换茂盔,分两路而走。

雄军只望赤帻者追赶,坚乃从小路得脱。

祖茂被华雄追急,将赤帻挂于人家烧不尽的庭柱上,却入树林潜躲。

相关故事:三国时,姜维带兵攻打魏国。

魏国大将邓艾奉命迎敌。

姜维看到魏军安营扎寨,严阵以待,便对副将说:“魏军既然早有准备,直攻不宜,偷袭可胜,我拨给你一路人马,打着我的旗号,在谷口安下大寨,每天派100人放哨,每放哨一次,更换一回服装和旗帜。

我暗中带大军偷袭南安。

”邓艾不见蜀军出战,便凭高远望,入帐对陈泰说:“据我观察,姜维不在此营中,一定是偷袭南安去了。

”陈泰问,“何以见得?”邓艾说:“你看每天蜀营中的哨马只是这几匹,往来的哨探只是这几人,只不过更换衣旗罢了。

你带一队人马去攻蜀营,肯定会获胜。

然后你再领兵去董亭,先切断姜维的后路。

我带兵去救南安,直取武城山。

我们先占了此山,姜维必然去取上邦。

上邦有一谷,叫段谷,地狭山隘,正好埋伏。

姜维来夺武城山,我军先埋伏在段谷中,一定能破姜维。

”不说陈泰去攻蜀营,单提邓艾带兵急行军赶到武城山,安营下寨,此时蜀军还未到,邓艾又命邓忠领兵先去段谷埋伏。

随后,魏军偃旗息鼓,等待蜀军。

姜维果然带领蜀军大队人马来到武城山,遭到邓艾大军的重创,蜀军死伤无数。

姜维下令收兵,转取上邦。

姜维大军途经段谷时,正中邓忠的埋伏。

前有邓忠伏兵,后有邓艾追兵,姜维处于绝境。

在此危急关头,荡寇张嶷估计姜维受困,率兵杀入重围,救了姜维。

姜维的金蝉脱壳之计本来是很好的,但不想被邓艾识破,险些丢了性命。

故事二:雄副将胡轸引兵五千出关迎战。

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

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

坚挥军直杀至关前,关上矢石如雨。

孙坚引兵回至梁东屯住,使人于袁绍处报捷,就于袁术处催粮。

或说术曰:“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

今不与粮,彼军必散。

”术听之,不发粮草。

孙坚军缺食,军中自乱,细作报上关来。

李肃为华雄谋曰:“今夜我引一军从小路下关,袭孙坚寨后,击其前寨,坚可擒矣。

三国演义的三个小故事

三国演义的三个小故事

三国演义的三个小故事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纷争和英雄们的故事。

以下是三个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小故事:
1.吕布斩杀貂蝉的故事: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武将,
他与貂蝉是一对著名的情侣。

然而,曹操嫉妒吕布的才华,利用计谋将貂蝉送给了董承,使吕布误以为貂蝉背叛了他。

在一次与董承决斗中,吕布无意中杀死了貂蝉,得知真相后悔不已。

2.赵云单骑救阿斗的故事:在赤壁之战期间,刘备的儿子刘
禅被敌军所劫持,在危急关头,赵云单骑奋勇,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敌军,救出了刘禅,并成功将他送回了刘备的军营。

3.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
他希望得到著名智谋家诸葛亮的帮助。

在他三次到诸葛亮位于草庐的茅屋拜访之后,诸葛亮终于被他的坚定决心和诚挚诚意所打动,答应为他效力,并成为后来蜀国的重要谋士。

这些小故事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展示了各个角色的英勇、智慧和忠诚,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纷争和英雄人物的悲壮命运。

它们是《三国演义》中独具魅力的情节之一。

三国演义金蝉脱壳的故事

三国演义金蝉脱壳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金蝉脱壳”。

这个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董卓权倾朝野,百姓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王异的人,他是董卓的手下。

王异看到董卓专横跋扈的行为,决定反叛。

但是,他知道董卓势力强大,自己的反叛可能会被发现,并遭到报复。

于是,王异打算采取一种特殊的计策来保命,他将计划称为“金蝉脱壳”。

王异找到了一位以刺青为生的蜀国艺人,在背上纹了一只看起来非常生动逼真的金蝉。

接着,王异离开了董卓的身边,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躲藏起来。

当他的行踪被董卓发现后,董卓派人前往捉拿他。

然而,当董卓的手下找到王异时,他只看到了一个被火焰包围的背影,看起来像是一只正在蜕变的金蝉。

董卓的手下因为害怕而退缩,认为这个人已经化为灰烬,不敢再接近。

通过这个计策,王异成功地脱离了董卓的追杀,继续寻找机会来反抗董卓的暴政。

这个故事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经典典故,也被形容为巧妙逃脱困境的比喻。

金蝉脱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金蝉脱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金蝉脱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金蝉脱壳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故事,它发生在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军队北伐中原的时候。

在这个故事中,诸葛亮运用了一种巧妙的计策,通过伪装,使敌人误以为自己被包围,从而成功脱离险境。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当时,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伐,敌军的主将司马懿意识到自己实力不足以抵抗诸葛亮,便派遣心腹大将张苞前去追击。

张苞追击诸葛亮的军队,却陷入了一个险境,陷入了一个环形山谷,四面受敌,无法突围。

诸葛亮在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是金蝉脱壳。

他命令部下在山谷的四个方向各设置一支小队,让他们烧起烽烟,鸣金收兵,模仿诸葛亮的大军在四个方向包围张苞的军队。

张苞误以为自己被包围,陷入了恐慌之中,放弃了追击,纷纷溃退。

张苞退兵后,诸葛亮率领大军安然脱困,躲过了一劫,成功击退了敌军的追击。

这个计策被后人称为金蝉脱壳,成为了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故事,也成为了一个典型的军事谋略。

金蝉脱壳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诸葛亮的智谋和军事才能,他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善于制造假象,以小搏大,成功脱离困境,实现了战略目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谋略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只要善于思考,善于变通,就能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化解危机,取得胜利。

在今天,金蝉脱壳的精神仍然对我们有启示意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应该像诸葛亮一样,冷静思考,巧妙应对,善于转变,找到突破口,化解危机,最终取得成功。

只有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总的来说,金蝉脱壳是一个蕴含着智慧和谋略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善于变通,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这个故事不仅在三国演义中流传,也在现实生活中,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借鉴,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愿我们都能像诸葛亮一样,运用智慧,脱下困难的外壳,迎接光明的未来。

三国演义之计谋篇

三国演义之计谋篇
• 无中生有 笑里藏刀
• 攻战计
• 打草惊蛇 欲擒故纵
围魏救赵 趁火打劫
暗渡陈仓 李代桃僵
借尸还魂 抛砖引玉
借刀杀人 声东击西
隔岸观火 顺手牵羊
调虎离山 擒贼擒王
• 混战计 • 釜底抽薪
关门捉贼
• 并战计 • 偷梁换柱
上屋抽梯
• 败战计 • 美人计
苦肉计
混水摸鱼 远交近攻 指桑骂槐 树上开花 空城计 连环计
• 此计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三八.走为上——姜维求计避祸
• 这个智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三九.暗渡陈仓——邓艾奇兵度阴平
•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十 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
二九.火战计——陆逊火烧蜀连营
•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四 回“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
三十.各个击破——孔明安居平五路
•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五 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
三一.先发制人—司马懿出兵破孟达
•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四 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 达”
三二.空城计——孔明智设空城计
•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 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
三三.诱敌深入——木门道张郃中计
•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 回“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三四.忍辱负重——司马懿忍辱取胜
•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三 回“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 此计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用 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金蝉脱壳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金蝉脱壳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金蝉脱壳三国演义主要内容《金蝉脱壳》这段故事啊,真是三国演义中最为机智的一部分之一。

说实话,看过的人都知道,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大戏,一场扑朔迷离的智斗,演得让人眼花缭乱,真的是又惊险又有趣。

要说最关键的就是“金蝉脱壳”四个字,不仅仅是形容一种巧妙的计策,更是勾画出了一种深不可测的智慧。

大家都知道,三国里有个人物非常聪明,那就是蜀汉的卧龙诸葛亮。

人家不是一般的聪明,简直就是“神算子”,不管怎么变化的局面,他总能从中找到生机。

而这“金蝉脱壳”的故事,就是诸葛亮智勇双全的体现。

事情得从诸葛亮带领蜀汉军队北伐开始说起。

为了打破曹魏的防线,他要搞一个虚虚实实的大计,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你看,当时曹魏的防线异常严密,尤其是曹操的侄子曹丕接管了大权,形势更加严峻。

诸葛亮为了不给敌人留下任何机会,决定采用一招“空城计”,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应对曹魏的大军。

结果呢?曹魏的大军被他这招虚晃一枪的计策给迷惑住了。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金蝉脱壳”的妙计:你让敌人以为你有大招,却在背后悄悄地撤退,给他们制造一个假象,让他们自以为掌握了全局。

这就好像你被敌人围困了,而你又不能硬拼,只能聪明地让敌人误以为你有准备,其实你根本没打算硬碰硬。

诸葛亮的这招,真的是既聪明又胆大。

你想啊,一个人单枪匹马,居然能凭借这点小伎俩,逼得曹魏的名将司马懿都感到心虚。

你别看司马懿平时冷静得像个冰块,可面对诸葛亮这份气场,他也不得不疑神疑鬼,害怕中了圈套。

这种情况放到现代,绝对是“心理战”的极致。

说到这里,有个细节挺有意思的,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个深谋远虑的聪明人,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让对方中计的。

他提前做好了各种准备,甚至安排好了自己守城的将领,也就是所谓的“虚实结合”。

他让司马懿看到的只是一个空城,城里的士兵已经准备好随时撤退,而诸葛亮自己则深藏不露,完全不给敌人任何破绽。

这种感觉就像你以为对方手上有炸弹,其实他根本就什么都没有,给你营造了一种万分紧张的气氛,结果一切都只是假的,完全是心理战。

孙坚智退海盗名人故事

孙坚智退海盗名人故事

孙坚智退海盗名人故事
孙坚智退海盗名人故事
东汉末年,朝廷贪腐,天下大乱。

乱世中,江南出了一位名叫孙坚的英雄。

孙坚从小机智勇敢。

他十七岁那年,有一次跟父亲乘坐一条客船前往钱塘。

不料,船到钱塘江口,忽然遇上了一伙海盗。

他们气势汹汹地跳上客船,不由分说,就抢开了乘客的财物。

洗劫一空后,又在岸边吵吵嚷嚷地分赃。

船上的乘客大都是商人,一个个吓得战战兢兢,躲在舱里不敢露面。

这时,孙坚忍不住了,他怒火满腔地对父亲说:“这伙海盗太可恶了。

不过,他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让我去收拾他们。

”父亲一听,连连摇头:“你一个小孩子家,哪是他们的`对手?”孙坚胸有成竹地回答:“放心吧,我自有妙计。

”说着,就提起一把铮亮的大刀上了岸。

他站在一座高高的礁石上,扬起手臂,指东划西,做出一副指挥人马、部署兵力的样子。

海盗们远远望见他神气活现的身影,以为是官兵大队人马来追捕了,慌忙丢下财物,四散逃命。

孙坚乘机追赶,挥刀砍死一个海盗,带着人头回到船上。

父亲看到儿子这样勇敢,又惊又喜。

从此,少年孙坚的事迹就传扬开了。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有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舌战群儒、千里走单骑、火烧上方谷、空城计、计取荆州、望梅止渴、吴下阿蒙等。

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蜀联合抗曹。

因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

庞统假意投奔曹操,提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齐抵御风浪;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

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

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

魏军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齐,死伤无数。

魏军逃跑。

三英战吕布:
八路讨伐董卓的诸侯在虎牢关被吕布拦截,河内名将方悦,北海武安国先后出战,但都被吕布打败。

公孙瓒亲战吕布,眼见吕布要刺中他时,张飞飞马出战,连战50多合,不分胜负。

关羽一见,舞刀夹攻,战了30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一见,也来助阵。

八路人马都看呆了,吕布最终招架不住,骑马逃了。

空城计:
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出兵讨伐魏国,由于要地街亭失手,导致满盘皆输。

诸葛亮被迫撤兵,司马懿大军追至,这时孔明手下的将领士兵基本都分配军务调完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于是他命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独自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疑心有伏兵。

调头就撤兵。

诸葛亮躲过一劫!。

诸葛亮金蝉脱壳的故事

诸葛亮金蝉脱壳的故事

诸葛亮金蝉脱壳的故事三国时诸葛亮曾五次伐魏,都因为粮草不济而退兵,第六次伐魏时,他决定做长期的打算,诸葛亮设计制造了“木牛流马”,这是一种便于走山路的小车,蜀地的粮食因此可以源源不断地运到前方。

他又派部分士兵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与百姓杂居垦荒。

蜀军纪律严明,军民关系很好,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后,诸葛亮下决心与魏军长期作战,表示北伐不成功,决不罢休。

魏军主帅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孤军深入,应坚守不战。

就请魏明帝下旨:蜀军来攻,只准坚守,不许出战!而诸葛亮怕的就是战争的拖延,为此,他几次派人下战书,但司马懿拒不出战。

诸葛亮又派士兵去魏军营前叫骂。

魏军营里的将士们不甘被辱,纷纷向司马懿请命出战。

司马懿便拿出圣旨来制止他们。

过了几天,诸葛亮又命使者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女人穿的衣服,以此来激怒司马懿。

使者传话说:“我家丞相说:将军若再不出战,不如去当千金小姐,免为天下人耻笑!”司马懿听后气得七窍生烟,刚想发火,但转念一想,战略是大事,不可感情用事,就满脸堆笑地说了一声:“多谢你家丞相。

”使者一走,众将士就嚷着要与蜀军拼命。

无奈之下,司马懿向明帝上奏章,请求允许出战。

不几日,明帝传旨,仍然不许出战。

此令正合司马懿之意。

大将在外本无千里请战的道理,他上表请战,不过是做给将士们看的。

司马懿虽说按兵不动,却时时不忘探听诸葛亮的情况。

这天,诸葛亮又派人到魏军营下战书,司马懿很有礼貌地招待使者。

但根本不言战事,只叙家常。

“你家丞相近来公事忙吧身体可好胃口怎么样”司马懿问。

“确实很忙。

他每日起早贪黑,大事小事部亲自过问,只是胃口不好,吃得很少。

”使者回答。

听到这里,司马懿暗自揣测:诸葛亮如此劳累,又吃得这么少,身体能支持住吗寿命还能长久吗事实上,诸葛亮积劳成疾,很快就在军营中卧床不起。

他只得将自己的危急病情上报给后主刘禅。

刘禅得知后,忧心忡忡,立即派大臣李福前去探望。

见到李福,诸葛亮长叹一声,说:“想不到出师未捷身先死,半途而废。

我死后你们要辅佐皇上,多为国家出力。

金蝉脱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金蝉脱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金蝉脱壳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最近我在读一本非常有趣的书,叫做《三国演义》。

这本书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其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情节叫做“金蝉脱壳”。

这个故事讲的是曹操在攻打袁绍的时候,袁绍的谋士田丰建议使用持久战,但是袁绍不听,执意要出兵。

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出奇制胜的好机会。

于是他率领大军出征,准备一举打败袁绍。

然而,曹操在战斗中却遭到了袁绍的伏击,被围困在一个险要的地方。

曹操知道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于是他决定使用“金蝉脱壳”之计逃脱。

曹操命令士兵放火焚烧自己的营帐和粮草,制造混乱。

同时,他率领一小队亲兵从后方突围,成功地逃脱了袁绍的包围。

这个故事非常有趣,让我感受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谋略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故事,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历史和战争的知识。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我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

我想象着自己在三国时期,亲身经历了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我也想像着那些英勇的将士们如何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而战斗。

周公瑾妙计除患的概括

周公瑾妙计除患的概括

周公瑾妙计除患的概括
荆州被刘备所占,周瑜无可奈何,便心生一计,要孙权以妹妹为饵,诱刘备来吴,囚禁之,以交换荆州。

诸葛亮早知其计,便授予跟刘备前往招亲的赵云三个锦囊妙计:第一个锦囊妙计借孙权之母、周瑜之丈人以助刘备,终于弄假成真,使刘备得续佳偶。

周瑜虚以美人赚之不得,便实以美人赚之。

他致书孙权说:莫如软困刘备于吴中,“盛为筑宫室,以丧其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使分开关、张之情,隔远诸葛亮之契——各置一方,然后以兵击之,大事可定矣”。

周瑜的真美人计,又被诸葛亮的第二个锦囊计破了,它以荆州危急,借得孙夫人出头,向国太谎说要往江边祭祖,乃得以逃出东吴。

尽管周瑜早为防备,孙权派人追捕,第三个锦襄妙计又借得孙夫人之助,喝退拦路之兵。

这时,诸葛亮早派船在刘郎浦接应,布置关公、黄忠、魏延三支军马杀退周瑜的追兵。

正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前番在南郡,送了城池折了兵,只是恼怒,暂时气昏,这番赔了夫人又折兵,是嗔羞交加,更见伤心!眼白白望着刘备夫妇平安归去,怎不令周瑜又气得金疮迸裂,昏迷不省。

第一个锦囊:见乔国老,并把刘备娶亲的事情搞得东吴人尽皆知;
第二个锦囊:用谎言(曹操打荆州)骗泡在温柔乡里的刘备回去;
第三个锦囊:让孙夫人摆平东吴的追兵,她是孙权妹妹,东吴将领惧她三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1:孙坚金蝉脱壳避

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1:孙坚金蝉脱壳避险董卓废杀少帝,擅立献帝,自己专制朝政,引起朝臣和各地豪强的共愤。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反对董卓,共推出身世家大族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

这时,威名素着的长沙太守孙坚也举兵参加了讨卓联盟,并被盟主袁绍任命为讨卓联军的先锋。

孙坚率军在汜水关前旗开得胜,杀败董卓部将胡轸。

初尝胜果后,孙坚即屯扎部队于梁东,进行休整。

同时派人向袁绍报捷并向联军粮草官袁术处催粮。

袁术是袁绍从弟,是一个志大才疏且嫉贤妒能之人。

其部下谋士见孙坚前来催粮,便为袁术出谋划策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攻破洛阳,杀了董卓,犹如除狼而得虎。

今不发粮草给他,其军必败。

”这一建议正中袁术下怀,他便故意不发粮草给孙坚军。

孙坚军中缺食,自然慌乱起来。

细作侦知这一情况后,迅即报知汜水关董卓大将华雄。

华雄便采纳了李肃的计策,决定夜袭孙坚军营。

当夜,月白风清,华雄与李肃兵分两路突入孙坚营中。

孙坚部队措手不及,乱作一团,被杀得大败。

孙坚与部将祖茂破重围,纵马而逃。

华雄带领部下兵马紧迫不舍。

孙坚连发箭,都被华雄躲过,再发第三箭时,因用力过猛而拽断了弓,得弃弓纵马落荒而逃。

由于孙坚头上戴着赤帻(红色头巾),光下十分醒目,很好
辨认,所以他跑到哪里,华雄就带领部追到哪里。

危急中,孙坚的部将祖茂为了保护孙坚,便让孙坚脱下赤帻,换上自己的头盔。

而由自己戴上孙坚的赤帻。

然后,二人分路而逃。

华雄及其部下只瞄准戴赤帻的追赶,于是孙坚得以脱险。

而祖茂为了引开追兵,拼命向前跑,见敌人快要追上,他便将赤帻挂于人家未烧尽的庭柱上,自己躲于树林中。

华雄率领追兵远远望见赤帻,因畏惧孙坚英勇而不敢近前,只远远用箭乱射。

射了一回,不见动静,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下赤帻。

这时,躲在附近林中的祖茂从林中冲出,挥刀欲劈华雄,结果反被剽悍的华雄一刀斩于马下。

金蝉脱壳是一个摆脱敌人、转移或撤离的分身之术。

这里的“脱”不是惊慌失措,而是为了迷惑敌人,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2:智取陈仓诸葛亮第二次上表伐魏国,领精兵三十万奔陈仓道口而来。

陈仓口守将郝昭有勇有谋,更得大将王双相助,诸葛亮造云梯,制冲车,填城壕,掘地道,强力攻城,但所有能用上的办法几乎都用上了,陈仓口还是久攻不下。

诸葛亮郁闷至极,一时无措,无奈问计姜维。

姜维仔细分析了陈仓城池坚固,兼守将郝昭坚持防御战,防御工事牢固,更得王双相助,认为不能硬攻,只能智取。

于是建议诸葛亮暂停攻城,派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分兵把守关隘要道防止敌方从街亭进攻,自己派人献书诈降魏国大都督曹真,暗里袭击曹军大本营祁山。

曹真中计,损失兵折将,于是祁山攻克。

祁山一克,攻克陈
仓口指日可待。

其他说法:历史上诸葛亮没有过智取陈仓的经历
一出祁山是诸葛亮几次北伐中原,形势最好的。

赵云和邓芝作为疑兵出箕谷,虽然被曹真击退,但诸葛亮亲自围祁山,声势浩大,南安、天水、安定这三郡不战而降。

可是马谡兵败街亭,蜀军只得退回汉中。

《演义》中那个空城计就不要提了,此时司马懿正在千里之外的荆襄一带,开了城门不晓得给谁看。

曹真率兵围攻反叛的三郡,三郡的判民首领自己绑了出来投降。

曹真考虑到诸葛亮不会死心,于是派郝昭、王生二将整修守备陈仓城。

果然,第二年诸葛亮再出祁山,来到陈仓城下。

“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3:得陇望蜀隗嚣是天水成纪(今甘肃通渭东)人,青年时曾投在王莽国师刘歆的门下。

更始政权建立的消息传人陇中,隗嚣的叔父隗崔起兵攻下天水郡治平襄,拥戴隗嚣为上将军。

隗嚣听从军师方望的建议,出兵攻杀雍州牧陈庆和安定大尹(即郡太守)王向,又遣将略取陇西、武都、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边郡。

更始二年(24),更始朝廷派使者来征召隗嚣入长安,封隗嚣为右将军,而隗崔、隗义得不到官职。

当年年底,崔、义两人商量要逃回天水,隗嚣害怕自己受牵连,就向更始帝告发。

于是,崔、义二人就被诛杀,而隗嚣因忠诚而任为御史大夫。

不久,赤眉从东攻来,又传闻刘秀已在河北称帝,更始派在洛阳的张印、申屠建等将领密谋劫持更始帝逃出长安,回南阳地
区另谋出路。

隗嚣也参与密谋。

更始帝发觉后,捕杀了申屠建,又派邓晔逮捕隗嚣。

隗嚣与手下当夜冲出长安,逃回天水。

隗嚣重新招集旧部,自称西州上将军。

赤眉进入长安,更始政权分崩离析,三辅地区的耆老士大夫,都西来投奔隗嚣。

隗嚣平时就是一个谦恭下士的人物,此时更是一一重用这些前来归附的士人。

所以,在当时的割据者中,隗嚣的名望最大,连山东地区也闻其盛名。

汉将邓禹经营关中,屯兵在云阳(在今陕西淳化西北),裨将冯情反叛,窜入陇地,被隗嚣击败在高平。

邓禹就以光武帝授予的节制大权,任命隗嚣为西州大将军,允许他专制凉州、朔方的事务。

赤眉军撤离长安时,一度想西投陇中,被隗嚣的大将杨广击退。

隗嚣觉得对汉军有功,就上书给光武帝。

光武帝的回信对隗嚣很是尊重,不把他当作属下。

当时,陈仓人吕鲔在公孙述的支持下,袭扰三辅地区,隗嚣又派兵马上配合冯异反击吕鲔。

光武帝对隗嚣更是礼遇有加。

后来,公孙述屡屡出兵汉中,又派人授给隗嚣大司空扶安王的印绶。

隗嚣不甘居于人下,斩杀公孙述的使者。

可是,当光武帝要求隗嚣出兵征讨公孙述,以观其真实态度时,隗嚣又婉言拒绝了。

光武帝知道隗嚣持观望态度,不会真心归附,以后的书信,不再那么尊重,而是改用君对臣的口吻了。

建武五年(29),隗嚣见东方的割据者陆续被消灭,就在汉将来歙的劝导下,派长子隗恂入朝为质。

有一次,隗嚣派使者周游来长安,途经冯异军营,被仇家杀害;而光武帝派卫尉铫期带珍贵礼物去赏赐隗嚣,刚到郑县(今陕西华县)地面,就被盗贼掠去礼品。

光武帝常认为隗嚣是忠厚长者,
一心要招揽他,至此只得叹息说:“我和隗嚣之间的事,看来好不了。

他派来的使者被杀,我送去的礼物被抢!”正好公孙述出兵攻打荆州,光武帝就下诏书,要隗嚣出兵伐蜀。

隗嚣上书说白水关险峻,当地栈道断绝。

光武帝知道隗嚣不可能臣服,就亲自来到长安,派耿弁率七将军,经过陇地去攻打公孙述。

隗嚣立即派大将王元据守陇坂,伐木阻塞道路。

诸将与隗军交战,大败而退,王元乘势入三辅地区,被冯异、祭遵击退。

隗嚣向公孙述称臣;公孙述派兵出蜀,与隗军呼应。

在汉军不断的攻击和劝降下,隗军渐有叛降的将领,隗嚣见形势窘困,派大将王元入蜀向公孙述求救,自己则带着家属,投奔西城守将杨广。

光武帝再次招降不成,就命令吴汉、岑彭包围西城,耿弇、盖延包围上部,自己动身返回洛阳。

月余之后,杨广身亡,隗嚣的处境更加危急。

又捱过了几个月,王元、周宗带着蜀军五千,突然赶到西城,登高大呼:“百万大军来到!”汉军大惊,还未排好战阵,王元就冲入包围圈,把隗嚣接到冀县去。

汉军粮食耗尽,撤兵返回关中。

于是,安定、北地、天水、陇西诸郡,又倒向隗嚣。

建武九年(33),隗嚣财力人力消耗殆尽,处境每况愈下;而且又病又饿,只能以大豆和米,熬成稀饭充饥,终于愤恨而死。

隗嚣部下拥他的少子隗纯为主,据守在落门(在今甘肃甘谷)。

一年后,来歙率军攻克落门,隗纯和诸将投降,只有王元单身入蜀,投靠公孙述为将。

光武帝从陇中东返时,留下一函给围攻西城的岑彭说:“如两座城池都攻下,你就可带兵南下去攻下西蜀。

人心苦于不知足,才平定陇右,又想着蜀地。

”从此,“得陇望蜀”就成为讥讽人心
没有厌足之时的成语。

而光武帝正是在不断的“得陇望蜀”中,完成其“中兴”大业的;这也是历代王朝更迭时,无数次兼并战争的内在动力。

得陇望蜀(东汉建武六年(30),刘秀率兵平西北。

部将岑彭与吴汉把隗嚣围在西城。

在四川的公孙述派兵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鄞(今甘肃天水),刘秀留盖延、耿弇率兵围之。

布置好之后,刘秀便移驾东归。

临行前他曾写信给岑彭,说:“如果攻下两城,就可以率兵南下攻蜀,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又望蜀。

每一发兵,头须发白。

”后来人们把“既平陇、又望蜀”概括为“平陇望蜀”或“得陇望蜀”,比喻人心不知足。

看了三国演义中的3个故事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