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合集下载

外科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涵

外科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涵

外科分级护理标准及服务内涵一级护理分级标准:1、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2、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的患者;3、神经外科病人的急性期,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的;4、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急腹症患者;5、其他有生命危险,需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护理服务项目及内涵1、每小时巡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2、根据医嘱正确执行治疗,用药措施,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3、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物品、器械等。

4根据外科患者病情,提供生活护理:(1)保持患者卫生、清洁、舒适: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协助更换衣裤,刷牙漱口,协助面部足部清洁、梳头,剪趾(指)甲,每周必要时清洗头发、刮胡须;协助患者入厕;(2)协助卧床患者翻身及叩背,促进有效咳嗽,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3)满足患者营养需求,根据病情、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协助或指导非禁食患者进食/水;4根据外科患者病情,提供专科护理:(1)留置胃管和尿管患者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和会阴护理,保持清洁无异味;(2)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根据病情及时更换引流袋;(3)牵引及石膏固定患者,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动脉搏动情况;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6、根据外科疾病特点,动态的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及心理支持;执行相关告知制度;7、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进行健康指导、功能锻炼。

8、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清新。

二级护理分级标准: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理服务项目及内涵1、每2时巡视患者1次,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3、根据外科患者病情,实施生活护理和专科护理:(1)做好患者清洁工作,根据患者需要更换被褥,每日刷牙漱口2次,协助面部足部清洁,保持手部及趾(指)甲清洁,必要时协助患者清洗头发、刮胡须,协助患者入厕;(2)留置胃管和尿管患者,每日根据病情给予口腔护理和会阴护理;(3)保持引流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根据病情及时更换引流袋;(4)满足患者营养需要,根据病情、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协助非禁食患者进食/水;(5)牵引及石膏固定患者,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及动脉搏动情况;4、保持患者功能体位及卧位舒适,协助患者床上、下床活动;5、关注患者安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预防措施;6、根据外科疾病特点,动态的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及心理支持;执行相关告知制度;7、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进行健康指导、功能锻炼;8、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整齐,空气清新。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测病情的患者4.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5.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如胸部和开颅手术烧伤烫伤面积50以上失血休克、气管切开失血性休克。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班。

1每日整理床单元2次 2每日面部清洁、口腔护理各2次 3每日梳头、会阴冲洗、足部清洁各1次 4每周洗头1次 5每周修剪指/趾甲1次 6协助患者使用便器对两便失禁的患者进行护理 7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者除外 8为留置尿管患者每日进行2次尿道口消毒。

一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危患者 2.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如肠破裂、胃穿孔、肠梗阻肠粘连等及各种手术术后的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1每日整理床单元2次 2每日协助患者面部清洁和梳头、会阴冲洗、足部清洁各1次 3患者需要时协助洗头 4每周修剪指/趾甲1次 5协助、指导患者使用便器及更衣对两便失禁者进行护理 6必要时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吸痰及有效咳嗽 7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者除外 8留置尿管患者每日进行1次尿道口消毒。

9排泄护理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失禁病人给予失禁护理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10管路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根据情况更换引流袋。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一、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细化要点(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1、晨间护理(1)采用湿扫法清洁并整理床单元,必要时更换床单元,手术病人更衣。

(2)腹部手术后半卧位(护士摇床到适当高度),必要时协助患者洗漱。

(3)晨间交流:询问夜间睡眠、疼痛、肠道通气等情况,了解肠功能恢复情况和患者活动能力。

(4)进食期间暂停晨间.2、晚间护理(1)整理床单元,必要时予以更换。

整理、理顺各种管道,行健康教育。

(2)根据季节开窗通风,出院后床单元行清洗消毒。

(3)自理患者指导,督促行晚间护理;行动不便患者,协助操澡、洗脸、洗脚、会阴护理等。

卧床病人每周行洗头一次。

3、饮食护理(1)根据医嘱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

(2)积极主动协助患者打饭,为肠内营养患者做好饮食指导、调配、卫生、温度、速度等服务。

(3)根据病情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

4、排泄护理(1)做好失禁的护理,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做到随脏随换。

(2)指导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

每日会阴护理2次。

5、卧位护理(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卧位。

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和肢体的功能锻炼。

(2)按需要给予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吸痰。

指导有效咳嗽。

(3)加强巡视压疮高危患者,有压疮警报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每2-3h 翻身一次,进行背部及骨突出防压疮护理每日两次。

6、舒适护理(1)患者每周一或入院时剪指、趾甲一次;行动不便患者,每天协助擦澡或洗脚一次。

(2)协助生活不能自理者更换衣物。

(3)提供适宜的病室温度,嘱患者注意防寒保暖。

(4)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操作要尽量集中,以保证患者良好睡眠。

(6)夜间护理做到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

7、术前护理(在手术前一天和术前一小时进行)(1)给予心理支持。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

分级护理工作制度一、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

二、依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在患者床头卡上显示相应的护理级别,一栏表和床头卡同医嘱的护理级别相一致。

三、分级方法:1、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2、根据患者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3、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的护理分级。

4、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医师依据患者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的护理分级。

四、特级护理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3)准确测量24小时出入量;(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五、一级护理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3)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每日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4)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护理措施,实施安全措施;(5)对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和康复、健康指导。

六、二级护理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外科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

外科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外科护理人员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外科护理人员的岗位设置、职责分工、权利义务、晋升考核等内容。

第三条外科护理人员分级管理制度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应该与护理质量评价、职称评定体系等相关管理制度密切结合。

第二章岗位设置第四条外科护理人员分为主任护师、护师、主管护士、护士和护理助手五个级别。

第五条外科护理人员的岗位设置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门有关规定进行,符合医院实际情况。

第六条外科护理人员的岗位设置应当兼顾临床护理工作、护理管理工作以及护理教育工作,保证医院各级外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章职责分工第七条主任护师是外科护理人员的第一护理管理人员,负责该科室护理工作的统筹安排、组织指导、检查考核、质量评估等工作。

第八条护师是外科护理科护理管理的副职,负责该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执行、协调安排、一线指导等工作。

第九条主管护士是外科护理科护理的业务骨干,负责该科室护理人员的培训、考核、质控等工作。

第十条护士是外科护理科的主力军,负责该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执行、床位护理、患者教育、疾病防治等工作。

第十一条护理助手是外科护理科的辅助人员,负责该科室护理工作的协助执行、清洁卫生、文档整理等工作。

第四章权利义务第十二条外科护理人员应当依法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严格遵守医疗护理纪律,维护医院的声誉。

第十三条外科护理人员应当维护职业操守,遵守护理伦理,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做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

第十四条外科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五章晋升考核第十五条外科护理人员的晋升考核应当依据国家和医院的相关规定,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晋升或者特殊奖励。

第十六条外科护理人员的晋升考核应当兼顾护理技能、服务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评定内容,确保晋升的公平和公正。

第六章其他第十七条外科护理人员应当遵守医院的其他相关管理制度,服从医院领导的指挥,配合其他科室的工作。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简介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用于外科病房的护理管理制度,旨在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优化资源利用和增强患者安全。

该制度将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护理需求进行分级,以便在不同的护理级别中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

分级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基于以下标准进行患者分类和分级:
1. 疾病严重程度: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

2. 护理需求: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如手术后的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和生命体征监测,将患者分为不同护理级别。

分级护理服务
根据患者的分级,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1. 轻型患者:轻型患者通常需要较少的护理关注,护士会定期
进行基本护理,如体温测量和药物管理。

2. 中型患者:中型患者需要更多的护理服务,护士会提供手术
后的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和生命体征监测等护理服务。

3. 重型患者:重型患者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密切监护和高级护
理技术,护士会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制度优势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具有以下优势:
1. 提高护理效率:通过对患者实施分级,将资源合理分配,提
高了患者的护理效率和护士的工作效率。

2. 增强患者安全:根据患者的分级,能够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减少了医疗事故和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3. 优化资源利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合理安排床位
和医疗资源的使用,有效利用了医院资源。

结论
外科分级护理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制度,可以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增强患者安全,同时优化资源利用。

在外科病房中实施该制度,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一级二级三级特级护理服务标准

一级二级三级特级护理服务标准

分级依据: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如:肾移植术后患者、膀胱全切术后伴随严重合并症的患者、各类泌尿外科大手术有严重合并症、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根据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措施,并观察患者反应。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实施安全措施,给予健康指导。

4、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

5、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

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内容: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梳头、会阴护理、口腔护理每日1次。

2、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每日1次。

3、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饮食患者除外)。

4、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必要时协助床上移动,做好压疮预防及护理。

全麻术后平卧位,投偏向一侧,病情稳定后给予适当卧位。

5、排泄护理:需要时协助患者床上使用便器,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进行护理,留置尿管患者尿管护理每日2次。

6、每周床上温水擦浴2次。

7、其他护理:需要时协助患者更衣及每周洗头1次、修剪指/ 趾甲1次。

8、患者安全管理:防范坠床、跌倒、压疮、烫伤、导管脱落等发生,对有潜在危险行为的住院患者(心理抑郁、自杀倾向、走失等)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意外。

专科护理服务项目:1、气道护理:术前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术后每2小时协助患者进行一次翻身、叩背,并指导有效咳嗽排痰,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2-3次/ 日,雾化后协助漱口、洁面。

2、管路护理:保持各种管路通畅,妥善固定。

观察引流管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每周更换抗返流引流袋一次。

一级护理服务标准分级依据: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分级护理工作及规范--普外

分级护理工作及规范--普外

分级护理工作及规范普外二病区一级护理的适用对象(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如胃肠道、肝、胆、胰、甲状腺、乳房肿瘤根治术后、腹部手术后、门脉高压、休克、高热、大出血、腹部损伤等患者(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急腹症、年老体弱等患者(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有合并症的患者一级护理规范内容、、(一)每小时巡视患者,在护理巡视卡记录巡视的时间及签名,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记录。

(二)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三)根据医嘱,给药及时准确。

安排合理(时间、顺序、滴速、方法)正确实施各项治疗(吸氧、雾化吸入、鼻饲、胃肠减压、灌肠等)(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础护理做到:(1)床单位整洁、舒适。

(2)病人卧位舒适,符合病情和诊疗的要求。

(3)病人清洁舒适。

五官、皮肤、指趾、头发、会阴清洁。

4)实施安全的护理措施:护栏的使用、正确实施气道及管道护理(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运用多种形式针对病人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服务标准:1.协助面部清洁2次/日,协助整理床单位两次,协助梳头,会阴擦洗及足部护理1次/日,协助温水擦浴更衣,病人需要时洗头,进行指趾甲清洁,协助患者使用便器,进行大小便失禁的护理。

2.协助患者翻身排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做好压疮的预防及护理(3.协助患者进食、水。

4.留置导尿者每日进行2次的尿道口消毒。

5.胃肠减压者每日进行2次的口腔护理。

二级护理的适用对象(一)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如手术后体质虚弱。

有并发症等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如各种手术后康复期患者二级护理规范内容(一)每两小时巡视患者,在护理巡视卡记录巡视的时间及签名。

观察病情变化。

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记录。

(二)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三)根据医嘱,给药及时准确。

外科分区分级救治管理制度

外科分区分级救治管理制度

外科分区分级救治管理制度摘要本文档旨在制定外科分区分级救治管理制度,以确保外科病房的有序运作和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护理。

该制度将包括分区分级的划分、医生和护士的职责和权限、病房设备和资源的分配等内容。

1. 引言外科病房是医院中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处理各种外科疾病和手术。

为了提高外科病房的运作效率和病人的治疗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2. 分区分级的划分原则外科病房将根据病人的疾病和治疗需求进行分区分级划分。

划分的原则包括:- 病情严重程度:将病人分为重症、中症和轻症三个级别;- 手术类型:将病人分为不同的手术类型,如普通手术、微创手术和重大手术等。

3. 医生和护士的职责和权限根据分区分级的划分,医生和护士的职责和权限也将有所不同。

具体内容包括:- 重症病房的医生和护士应具备更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提供紧急治疗和监护;- 普通病房的医生和护士应具备基本的外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完成常规治疗和护理任务。

4. 病房设备和资源的分配为了保障各个分区的治疗效果和病人的安全,病房设备和资源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

具体包括:- 重症病房应配置先进的监护设备、急救药品和病房护理设备;- 普通病房应配备常用的外科治疗设备和护理资源。

5. 标准操作程序为了保证外科分区分级救治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效果,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这些程序应包括:- 病人的分区和分级标准;- 医生和护士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病房设备和资源的配置标准;- 病人转科、出院和转院的程序;- 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

6. 总结外科分区分级救治管理制度是确保外科病房有序运作和患者得到适当治疗的重要保障。

通过明确分区分级的划分、医生和护士的职责和权限、病房设备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制定标准操作程序,可以提高外科病房的效率和病人的治疗质量。

普外科分级护理

普外科分级护理

普外科分级护理标准特级护理护理对象:1.病情危重,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休克、大出血、重症复合伤等)2。

重症监护患者.(重症化脓性胆管炎、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绞窄性肠梗阻、甲亢危象)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胃癌根治术、直结肠癌根治术等)4。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

2。

根据医嘱,及时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准确记录出入量.3。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道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4.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5.备好急救物品、药品及设备,专人护理,严格实施床头交接班。

服务标准:1.每日晨午晚间护理各1次,保持床单位、衣物清洁、做好病房环境管理工作。

2。

落实“三短九洁”:指(趾)甲、头发、胡须短,颜面、口腔、头发、手、足、会阴、臀部、肛门、皮肤清洁.3.根据病情酌情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床上移动,指导有效咳嗽、咳痰、落实压疮预防及护理4。

做好专科管道护理,各种管道妥善固定并标识明确,准确记录引流夜的颜色、性状及量,每日更换引流袋。

5.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管道滑脱、防压疮、防坠床、防跌倒、防烫伤、防自杀等)6.协助患者进食、饮水、服药(禁食者除外),鼻饲者做好鼻饲护理.7。

为患者提供正确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心理、体位、饮食、活动、休息等). 一级护理护理对象:1.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

2。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急腹症术后、胃肠道、肝、胆、脾、胰、甲状腺、阑尾、疝、下肢静脉曲张、痔术后3天的患者)3。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者。

(局麻术后6小时以内的患者)护理要点: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及时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的级别的护理,分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护理4 个级别。

在住院患者一览表上采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特级和一级护理用红色标志,二级护理用黄色标志,三级护理可不做标识,患者床头卡标注相应的护理级别,护士按要求执行分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求:(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求:(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1.病情依据(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求:(1)每2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服务公示标准(普外科)

分级护理服务公示标准(普外科)

普外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亲爱的病友: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特级护理】分级标准: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抢救的患者;各种复杂手术及新开展手术后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监护的患者;严重颅脑创伤及复合伤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

护理服务标准: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

2.根据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及用药,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3.正确实施专科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

4.做好各种管路的观察与护理。

5.安全护理措施到位,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6.严格进行床头交接班。

7.根据患者病情,适时的进行健康指导。

8.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保持患者清洁、舒适。

(1)患者清洁:每日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各2次;每日梳头、会阴冲洗、足部清洁各1次;每周床上擦浴2-3次;每周洗头1次;根据患者情况完成指(趾)甲清洁,帮助患者使用便器及更衣。

(2)每2小时协助进行患者翻身、叩背及有效咳嗽;必要时完成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等工作。

(3)协助患者进食、进水(禁食患者除外)。

(4)为留置尿管患者每日进行2次尿道口消毒。

【一级护理】分级标准:病情趋于稳定的重症患者,仍需卧床严密观察;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各种手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给予帮助的患者;生活能够自理,但是病情有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服务标准:1.每小时巡视患者一次,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医嘱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及出入量记录。

3.根据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观察患者反应。

4.正确实施专科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

5.做好各种管路的观察与护理。

6.安全护理措施到位,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7.提供与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

8.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保持患者清洁、舒适。

(1)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标准要求与特级护理相同。

(2)生活部分自理:①每日协助面部清洁2次;②每日整理床单位、协助梳头、会阴冲洗、足部清洁1次;③每周协助温水擦浴2-3次,协助患者进行(趾)甲护理,协助患者使用便器及更衣。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外科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将患者进行不同级别的护理,以确保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得到最合适的护理和关照。

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是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文件,它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适用于一般外科手术患者,包括腹部手术、胸部手术等。

在一级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等情况,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此外,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处理患者的疼痛问题,保持患者的伤口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在一级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康复。

二、二级护理。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复杂的外科手术患者,包括心脏手术、脑部手术等。

在二级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异常情况。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更为细致的疼痛评估和疼痛管理,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在二级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三、三级护理。

三级护理适用于病情危重的外科手术患者,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创伤等。

在三级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监护和护理,包括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行血液透析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危急情况。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管理,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在三级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护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专业的护理和治疗。

总之,外科分级护理细化标准是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文件,它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进行相应级别的护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合适的护理和关照。

分级的护理制度范本

分级的护理制度范本

分级的护理制度范本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展动态调整。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展抢救的患者;②重症监护患者;③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④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⑥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⑦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②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③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根底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平安措施;⑤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⑥实施床旁交接班。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①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②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根底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平安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安康指导。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点:①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平安措施;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安康指导。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外三科分级护理标准

外三科分级护理标准

二级护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四肢骨折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小面积院外压疮患者、择期手术患者、软组织伤患者入院 标准 第一天 2) 骨折内固定拆除术、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术日及各种牵引患者 3) 骨科手术后恢复期病情平稳的患者 入院 备好床单位,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身高,安置病人至病床,更换病员服,评估病情,通知 医生接诊,完成入院宣教。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过敏史)完成入院护理记录,本班内协 交接班 床头交接 护理 每2小时巡视一次观察患者有无心前区不适及胸闷气短等不适 1)给予晨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需要时更换病员服 2)给予或协助患者生活护理,保持三短(指/趾甲、胡须、头发)六洁(头发、 皮肤、口腔、会阴、手足、床单位)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给予指导,生活部分自 理的患者给予口腔护理、会阴清洗,协助进食、入厕,绝对卧床的患者给予压疮 预防及护理 3)晨晚间护理,给予或协助患者洗脸、漱口、梳头、洗脚 4)清洁皮肤电极片印记 5)需要时给予卧床患者床上洗发、擦浴 生 命 体 新入及术后3日内体温37.5度以上者,每日测量6次体温,脉搏、呼吸,至体温连 征监测 续3天均低于37.5度。 询问大小便的次数,准确记录24小时大小便次数,每周测量1次体重及血压 住院 术前准备 遵医嘱正确按时完成术前准备并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 术后护理 遵医嘱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情况,患肢的末梢循环、神经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措施 治疗 遵医嘱给予合理安排准确执行骨科专科治疗(骨牵引、皮肤牵引、石膏外固定、 支具外固定、骨创伤治疗仪等)及常规治疗项目。并将口服药物看服入口中,告 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药物反应 管道 保持各种管路固定通畅,准确记录各种引流量及性状,床头悬挂醒目标识 卧位 患者卧位正确、舒适、安全。 健康教育 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骨科疾病进行健康教育以及术前、术后指导 饮食 根据患者的疾病遵医嘱指导饮食 心理护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帮助患者解决,遇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反映 护理记录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完相关成护理记录 转归 转入相关护理级别 1)完成出院指导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2)将腕带帮助患者取下 出院 3)完成出院护理记录 4)按出院常规对床单位进行终末处理 1)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以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 备注 进行动态调整2)针对不同的护理级别,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行为包括给予、协助、指导。 3)临床护士应以整体护理的理念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 骨科专业技术服务。

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一、总则住院病人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分为I、II、III级护理及特别护理四种。

护理人员要在病人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按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标记。

二、特别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和监护的病人。

2.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

3.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

(二)护理要求:1.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

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休征变化,并记录出入量。

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三、一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重病、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

3.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

(二)护理要求:1.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

2.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

3.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休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4.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5.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

防止交叉感染。

四、二级护理(一)病情依据: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行骨牵引,卧石膏床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休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等。

(二)护理要求: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度活动。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一次。

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4.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

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

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曲阳县中医医院外科分级护理制度第一章分级护理原则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6、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1、病情稳定的普外科疾病患者;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第二章外科分级护理要点外科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2、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4、提供外科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及给药措施,准确记入出入量。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4、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位。

5、实施床旁交接班。

6、满足患者基本生命需要,使患者清洁舒适。

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变化,有无大出血,休克、甲亢危象、窒息和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等。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包括雾化吸入,各种注射、胃管注入,鼻肠管滴注等)。

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考试试题

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考试试题

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考试试题您的姓名:层级:一.选择题:(每题 4分)1.患者人院后确定病情等级的根据是:()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自理能力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2.如何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A.barthel指数B.患者的自理能力C.病情D.日常生活活动3.如何确定患者护理分级()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B.病情或自理能力的变化C.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D.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4.自理能力为重度依赖 barthel 指数总分为()A.总分< 40B.总分41-60C.总分61 -99D.总分1005.自理能力为轻度依赖 barthel 指数总分为()A.总分< 40B.总分41-60C.总分61 -99 dD.总分1006.自理能力为中度依赖 barthel 指数总分为()A.总分< 40B.总分41-60C.总分61 -99D.总分1007.自理能力为中度依赖需要照护的程度是()A.全部需要他人照护B.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C.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D.无需要他人照护8.自理能力为轻度依赖需要照护的程度是()A.全部需要他人照护B.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C.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D.无需要他人照护9.自理能力为重度依赖需要照护的程度是()A.全部需要他人照护B.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C.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D.无需要他人照护10.特级护理病情依据:()A.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B.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C.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D.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11.下列哪项不是特级护理依据:()A.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B.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C.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D.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12.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几级护理:()A.特级护理B.一级护理C.二级护理D.三级护理13.下列哪项不是一级护理情况:()A.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B.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C.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D.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14.下列哪项不是二级护理情况:()A.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B.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的患者C.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D.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15.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几级护理:()A.特级护理B.一级护理C.二级护理D.三级护理16.患者进食时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或留置胃管,其barthel 指数评定中进食项目为多少分()A.15B.10C.5D.017.患者穿衣时需部分帮助,其 barthel 指数评定细则中穿衣项目为多少分()A.15B.10C.5D.018.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行骨牵引,卧石膏床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可确定为几级护理()A.特级护理B.一级护理C.二级护理D.三级护理19.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可确定为几级护理()A.特级护理B.一级护理C.二级护理D.三级护理20.各种内出血或子痫、病危、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可确定为几级护理()A.特级护理B.一级护理C.二级护理D.三级护理二.多选题:(每题5分)1.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A.特级护理B.一级护理C.二级护理D.三级护理2.Ⅰ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求()A.每小时巡视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B.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D.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3.Ⅲ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求()A.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B.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C.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D.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4.根据总分,将自理能力分为()A.重度依赖B.中度依赖C.轻度依赖D.无须依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分级护理制度
第一章分级护理原则
第一条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第二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一)病情危重,随时发生大出血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消化道大出血、脾破裂保守治疗时、颈部巨大肿块伴出血、甲状腺癌侵犯气管伴出血等);
(二)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的急腹症患者(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破裂、消化道梗阻、肠系膜病变、腹股沟疝嵌顿等);
(三)病情危重,随时发生病情变化其他急症的患者(乳腺癌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急性乳腺炎、颈部脓肿、急性淋巴管炎等);
(四)各种复杂的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急腹症手术、甲状腺癌根治手术);
(五)手术后需严密观察病情的患者(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肠梗阻、大隐静脉曲张、腹股沟疝等);
(六)生活部分自理,年老体弱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患者;
(七)需绝对卧床的患者(脾破裂保守治疗等);
第三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一)病情稳定的普外科疾病患者;
(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第四条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二)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第二章普外科分级护理要点
第五条普外科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
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二)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三)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四)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六条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意识和瞳孔变化,有无大出血,休克、甲亢危象、窒息和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等。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包括雾化吸入,各种注射、胃管注入,鼻肠管滴注等);(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备皮,管路护理,鼻饲护理、胃肠减压,灌肠,PICC管护理等;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烫伤、防压疮、防坠床、防跌倒、防自杀等);
(六)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专科检查,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指导,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

(七)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第七条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情况及需要;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包括雾化吸入,各种注射、胃管注入,鼻肠管滴注等);(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如口腔护理、备皮,管路护理,鼻饲护理、胃肠减压,灌肠,PICC 管护理等;
(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安全措施,(防烫伤、防压疮、防坠床、防跌倒、防自杀等);
(六)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专科检查,乳腺癌患肢功能锻炼指导,饮食指导,PICC管相关指导,乳腺癌康复操,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
(七)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第八条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一)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四)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

(专科检查,PICC管相关指导,饮食指导,乳腺癌康复操,入院,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
(五)根据患者心理状态,正确实施有效心理护理;
第九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第三章普外科分级护理工作标准
一、普外科一级护理工作标准
(一)护理人员要求:病房护士与床位之比达到1:0.4~0.5。

一级护理中的重症患者的护理原则上由本院注册N2-N4护士负责,进修和试用期护理人员必须在注册N2-N4护士的指导下工作。

(二)工作内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重患者每2天记录一次,病危监护患者每小时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通知医师处理并记录。

必要时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给予护理会诊。

2、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按时准确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3、根据医嘱,给药及时准确,安排合理(时间、顺序、滴速、方法等)。

输液通畅、无外渗,输液卡记录清晰准确,留置针护理符合要求。

正确实施各种治疗(吸氧、雾化、鼻饲、换药等),实际操作与记录相符。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

基础护理应做到:
(1)床单位整洁、舒适,床上、床下床头柜物品摆放有序。

(2)病人卧位适当,符合病情和诊治要求。

(3)病人清洁舒适:五官、皮肤、指、趾、头发、会阴清洁。

(4)实施安全的护理措施,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管路护理等(参照医院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执行),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烫伤、压疮、坠床、口腔炎)。

5、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运用多媒体、口头宣教、健康处方多种形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把握入院、住院过程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三)质量标准
1、完成规定的工作内容,90分为合格。

2、病人及家属满意。

二、普外科二级护理工作标准
(一)护理人员要求:病房护士与床位之比达到1:0.35~0.4。

由本院注册N1、N2护士执行观察、治疗和护理记录,进修和试用期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措施,其它工作必须在注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二)工作内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病情变化随时通知医师处理并记录。

2、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3、根据医嘱,给药及时准确,安排合理(时间、顺序、滴速、方法等)。

输液通畅、无外渗,留置针护理符合要求。

正确实施各种治疗(吸氧、雾化、鼻饲、换药等)。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运用多媒体、口头宣教、健康处方多种形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把握入院、住院过程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三)质量标准
1、完成规定的工作内容,90分为合格。

2、病人及家属满意。

三、普外科三级护理工作标准
(一)护理人员要求:病房床位与护士之比达到1:0.25~0.3。

由本院注册轮转、N1、N2护士执行观察、治疗和护理记录,进修和试用期护理人员可以直接为患者提供生活护理措施,其它工作必须在注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

(二)工作内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通知医师处理并记录。

2、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

3、根据医嘱,给药及时准确,安排合理(时间、顺序、滴速、方法等)。

输液通畅、无外渗,留置针护理符合要求。

正确实施各种治疗(吸氧、雾化、鼻饲、换药等)。

4、提供普外科相关的健康指导:运用多媒体、口头宣教、健康处方多种形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把握入院、住院过程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三)质量标准
1、完成规定的工作内容,90分为合格。

2、病人及家属满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