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S、MBR、PBR等基础知识,兼谈U盘、移动硬盘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移动硬盘实现windows 和 linux系统安装和dos引导

移动硬盘实现windows 和 linux系统安装和dos引导

移动硬盘实现windows 和 linux系统安装和dos引导利用工具BOOTICE在磁盘(硬盘、移动硬盘、U盘、SD卡等存储介质)上安装某种引导程序,可用于安装、修复、更改 MBR 或 PBR,可选的引导程序有 Grub for DOS、SYSLINUX、Lvyanan 1JF9K 以及 MS-DOS、WinNT 5/6 默认的引导程序等,此外还具有对优盘的重新分区和格式化等功能,这里介绍一下在移动硬盘上利用此工具实现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安装及dos引导的移动硬盘的步骤:1.运行boottice工具,在目标磁盘里选择usb移动硬盘2.点击分区引导记录,对存放系统光盘文件的分区进行可引导设置3.这里选择第一个分区,点击写入磁盘,则移动硬盘的第一个分区的引导功能已经实现。

4.要从这个分区启动,可以有多种方法,如将MBR 修改为GRUB4DOS设置磁盘主引导记录,如下图操作:5.我们将主引导记录设置为grub for dos,选择后点击安装/配置6.所有选择默认值,单击写入磁盘7.完成上述这些设置后,将grldr文件和menu.lst文件拷贝入移动硬盘第一个分区。

编辑menu.lst文件如下:(以windows 7安装和redhat 5.2 安装为例)color black/cyan yellow/cyantimeout 30default /defaulttitle RedHat Linux AS5up2 Installroot (hd0,0)kernel /as5.2/vmlinuz linux dd (需要加载驱动时添加此参数)initrd /as5.2/initrd.imgboottitle Microsoft Windows 7root (hd0,0)find --set-root /bootmgrchainloader /bootmgr8.实现windows 7、vista类windows系统的安装将安装光盘ISO 文件里的 BOOT 和 SOURCES 文件夹解压到移动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根目录下(或设置为pbr的分区,此处以刚才操作的移动硬盘第一个分区为例),然后将安装光盘根目录下的BOOTMGR文件也解压到移动硬盘第一个分区根目录下。

硬盘主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

硬盘主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

硬盘主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

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

硬盘主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引用:网上收集的资料,放到这里来学习,这方面登山人大哥是高手,有空指点一下喽硬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称为主引导扇区(也叫主引导记录MBR),该记录占用512个字节,它用于硬盘启动时将系统控制权转给用户指定的、在分区表中登记了某个操作系统分区。

MBR的内容是在硬盘分区时由分区软件(如FDISK)写入该扇区的,MBR不属于任何一个操作系统,不随操作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即使不同,MBR也不会夹带操作系统的性质,具有公共引导的特性。

但安装某些多重引导功能的软件或LINUX的LILO时有可能改写它;它先于所有的操作系统被调入内存并发挥作用,然后才将控制权交给活动主分区内的操作系统(图一)。

MBR由三部分构成:1.主引导程序代码,占446字节2.硬盘分区表DPT,占64字节3.主引导扇区结束标志AA55H一、硬盘的主引导程序代码是从偏移0000H开始到偏移01BDH结束的446字节;主引导程序代码包括一小段执行代码。

启动PC 机时,系统首先对硬件设备进行测试,成功后进入自举程序INT 19H;然后读系统磁盘0柱面、0磁头、1扇区的主引导扇区MBR的内容到内存指定单元0:7C00 首地址开始的区域,并执行MBR程序段。

主引导代码实现下列功能:1.扫描分区表查找活动分区;2.寻找活动分区的起始扇区;3.将活动分区的引导扇区读到内存;4.执行引导扇区的运行代码。

如果主引导代码未完成这些功能,系统显示下列错误信息:Invalid partition table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Missing operating system二、硬盘分区表DPT是从偏移01BEH开始到偏移01FDH结束的64字节(图二);硬盘分区表分为四小部分,每一小部分表示一个分区的信息,占16字节。

bios设置与启动U盘移动硬盘的制作

bios设置与启动U盘移动硬盘的制作

bios设置与启动U盘移动硬盘的制作bios设置与启动U盘移动硬盘的制作[摘要]计算机硬件在不断更新换代,各种主板bios多种多样。

对于上网本等无光驱电脑安装系统,可以用U盘、移动硬盘启动来解决。

我们要正确设置bios,使用恰当的启动制作工具,选择恰当的启动文件,还要注意数据备份等问题。

[关键词]bios U盘移动硬盘制作启动计算机硬件在不断更新换代,各种主板bios多种多样;使用上网本的用户多了,无光驱的电脑也多了。

对于无光驱电脑如何安装操作系统?以前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现在,随着大容量的U盘以及移动硬盘的普及化,这些问题都可以用U盘、移动硬盘启动来解决。

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用U盘、移动硬盘来制作启动盘吧。

这里我主要谈四个问题:一、如何确定主板是否支持U盘、移动硬盘启动其实,只要你的主板是03年以后生产的,基本都可以支持U盘启动!那时候,Intel平台还是478针奔四/赛扬的天下;AMD平台则是462针的速龙/毒龙的天下。

芯片组主要是三家:Intel芯片组有845D/E/PE/GL/GV/GE等,除少量845D搭配ICH2南桥不支持U盘启动外,其它都是搭配ICH4南桥(大芯片),支持U盘启动没问题;VIA芯片组基本是KT266/333/400和P4X333/400/533,只要南桥是VT8235就没问题,8237就更不用说了;SIS芯片组则有SIS740/745/746/748和SIS650/651/648/655,只要南桥是SIS962以上的也没问题。

以上提到的三种南桥都是三家各自的第一款支持USB2.0的南桥芯片,只要主板支持USB2.0,bios设置中的启动设备选项里有USB设备可选,就可以支持U盘启动。

此后的主板不管是英特尔的LGA775/LGA1156/LGA1366/Atom平台还是AMD的754/939/940/AM2/AM3平台,支持U盘启动更是不在话下。

二、U盘、移动硬盘启动文件的制作(一)现在的USB启动方式主要有USB-FDD、USB-ZIP、USB-HDD和USB-CDROM等。

硬盘(U盘、移动硬盘)MBR、DBR简介

硬盘(U盘、移动硬盘)MBR、DBR简介

硬盘(U盘、移动硬盘)MBR、DBR简介(摘自无忧)一、几个概念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全称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它实际是一组被固化到电脑中,为电脑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在计算机领域,CMOS常指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如日期、时间、启动设置等)的芯片。

CMOS 的功耗很低,计算机主板上一个纽扣电池就可以给它长时间地提供电力,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

而当主板电池供电不足时CMOS的信息会丢失,此时启动机器会有一些特殊的现象,如启动时提示 CMOS 参数丢失需重新设置,甚至机器黑屏,不能启动,更换主板上的纽扣电池即恢复正常。

有时人们会把CMOS和BIOS混称,其实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是用来保存BIOS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

而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现在多数厂家将CMOS设置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按下某个特定键就可进入CMOS设置程序而非常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这种CMOS设置又通常被叫做BIOS设置。

ESCD(Extended System Configuration Data)扩展系统配置数据,ESCD是系统BIOS用来与操作系统交换硬件配置信息的一种手段,这些数据被存放在CMOS(一小块特殊的RAM,由主板上的电池来供电)之中,通常ESCD数据只在系统硬件配置发生改变后才会更新扇区(Sector)硬盘划分的最小单位,一个扇区固定为 512 个字节(Byte)MBR(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有时也称主引导扇区。

位于整个硬盘的 0 扇区(硬盘的 0~62 即前 63 个扇区为保留扇区,目前只有 MBR 占用其中的第一个或前几个扇区),可以看作是硬盘的第一个扇区,通常只占用这一个扇区,如 XP 的 MBR,grub4dos占用 0~17 共 18 个扇区DBR(DOS boot record)即操作系统引导记录区,也称分区的主启动代码,位于分区的第 0 扇区,通常只占用这一个扇区,特殊情况也要占用其它保留扇区,而 grub4dos 如果是写入硬盘 MBR 方式则不修改也不使用 DBR以 H 结尾或以 0x 开头的数字表示该数字为十六进制数二、主机启动过程1. 内部电源打开,初始化,等待一小段时间用来产生稳定的电流。

U盘MBR、DBR的基本知识

U盘MBR、DBR的基本知识

U盘MBR、DBR的基本知识点击: 次时间:2011-11-23 08:30一、几个基本概念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全称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它实际是一组被固化到电脑中,为电脑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大白菜官网本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一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在计算机领域,CMOS 常指保存计算机基本启动信息(如日期、时间、启动设置等)的芯片。

CMOS 的功耗很低,计算机主板上一个纽扣电池就可以给它长时间地提供电力,即使系统掉电,信息也不会丢失。

而当主板电池供电不足时CMOS的信息会丢失,此时启动机器会有一些特殊的现象,如启动时提示CMOS 参数丢失需重新设置,甚至机器黑屏,不能启动,更换主板上的纽扣电池即恢复正常。

有时人们会把CMOS和BIOS混称,其实CMOS是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是用来保存BIOS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

而对CMOS中各项参数的设定要通过专门的程序,现在多数厂家将CMOS设置程序做到了BIOS芯片中,在开机时通过按下某个特定键就可进入CMOS设置程序而非常方便地对系统进行设置,因此这种CMOS设置又通常被叫做BIOS设置。

ESCD(Extended System Configuration Data)扩展系统配置数据,ESCD是系统BIOS用来与操作系统交换硬件配置信息的一种手段,这些数据被存放在CMOS(一小块特殊的RAM,由主板上的电池来供电)之中,通常ESCD数据只在系统硬件配置发生改变后才会更新。

扇区(Sector)硬盘划分的最小单位,一个扇区固定为512 个字节(Byte)。

MBR(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有时也称主引导扇区。

BIOS文件结构概述

BIOS文件结构概述

BIOS文件结构概述BIOS,全名为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是计算机系统的一项基础软件,它位于计算机中的固化芯片中(通常是ROM或EEPROM),负责在计算机启动时进行初始化和自检,并提供最基本的硬件控制和操作支持,以便让操作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一个典型的BIOS文件结构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引导扇区(Bootstrap Sector):BIOS文件的第一个扇区通常被称为引导扇区,它存储了计算机启动所需的最基本代码和数据。

引导扇区负责在计算机开机时加载并启动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以便从硬盘、光盘或网络等介质中加载系统引导文件。

2. 基本输入输出服务(Basic Input Output Services, BIOS):BIOS文件中的主要部分是基本输入输出服务,它提供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操作和控制接口。

BIOS中存储的代码包含了一系列的中断服务例程和子程序,通过这些程序,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可以与硬件设备进行通信。

例如,读取键盘输入、显示字符、读写硬盘、读写内存等操作都通过调用BIOS中提供的服务来完成。

3. 系统配置信息(System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BIOS还存储了一些与计算机硬件配置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系统中安装的设备的类型、数量和基本配置等,以及一些在启动过程中进行硬件初始化和自检的参数。

4. 扩展自检(POST):BIOS还包含了计算机开机自检程序(POST,Power-On Self Test)。

这些程序负责检测计算机硬件是否正常工作,并报告任何错误。

例如,检测主板、内存、硬盘、键盘、显示器等设备的状态和配置是否正确。

如果发现硬件故障,POST程序通常会发出警告音或在显示器上显示错误信息。

总结起来,BIOS文件结构包含了引导扇区、基本输入输出服务、系统配置信息、扩展自检和CMOS设置等组成部分。

这些结构使BIOS能够实现计算机启动和硬件初始化的功能,为操作系统的正常加载和运行提供基础支持。

关于各种USB启动模式的解读 MBR、PBR

关于各种USB启动模式的解读 MBR、PBR

分区启动
启动成功 动
DD 的
过程:MBR → 分 区 PBR → 引导 文件
率很高 与 USB-HDD +接近
电脑 会将 此模 式的 U 盘认 为是 USB-Z IP 来 启动, 从而 导致 4GB 以 上大 容量 U 盘的 兼容 性有 所降 低
但对
大部
ZIP
直接从分区引导扇区启动
USB- 无 MBR 和分
【5】. USB-FDD:
是指把 U 盘模拟成软驱模式,启动后 U 盘的盘符是 A:,
引导过程为:分区 PBR → 引导文件
【6】、USB-CDROM:光盘仿真模式,DOS 启动后可以不占盘符,兼容性比较高, 新老主板一般都可以。优点可以像光盘一样使用(如,进行 Windows 系统安装)。 缺点,把 U 盘量产成该模式时,我们将失去对这部分 U 盘空间的写权利,剩余空 间会被识别成为一个独立的 U 盘,可以为 Removable 盘,当然也可以做成 Fixed 盘,进一步分区。制作时一般需要具体 U 盘型号/批号所对应的量产工具来制作, 对于 U 盘网上有相应的量产工具。
1.跳转指令,占用 3 个字节的跳转指令将跳转至引导代码。 2.厂商标识和 DOS 版本号,该部分总共占用 8 个字节。 3.BPB(BIOS Parameter Block, BIOS 参数块)。 4.操作系统引导程序。 5.结束标志字,结束标志占用 2 个字节,其值为 AA55 DBR 中的内容除了第 5 部分结束标志字固定不变之外,其余 4 个部分都是不确定的,其内容 将随格式化所用的操作系统版本及硬盘的逻辑盘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7】.FBINST:
(占用 64 个扇区)FBINST 在 MBR 的每个扇区(前 64 扇区)

EFI、UEFI主板BIOS 和 MBR、GPT硬盘分区技术详解

EFI、UEFI主板BIOS 和 MBR、GPT硬盘分区技术详解

EFI、UEFI主板BIOS 和 MBR、GPT硬盘分区技术详解一、EFI (可扩展固件接口,英文名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 或EFI)由英特尔,一个主导个人电脑技术研发的公司推出的一种在未来的类PC的电脑系统中替代BIOS的升级方案。

BIOS技术的兴起源于IBM PC/AT机器的流行以及第一台由康柏公司研制生产的“克隆”PC。

在PC启动的过程中,BIOS担负着初始化硬件,检测硬件功能,以及引导操作系统的责任,在早期,BIOS还提供一套运行时的服务程序给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使用。

BIOS程序存放于一个掉电后内容不会丢失的只读存储器中,系统加电时处理器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会被定位到BIOS的存储器中,便于使初始化程序得到执行。

EFI的产生众所周知,英特尔在近二十年来引领以x86系列处理器为基础的PC技术潮流,它的产品如CPU,芯片组等在PC生产线中占据绝对领导的位置。

因此,不少人认为这一举动显示了英特尔公司欲染指固件产品市场的野心。

事实上,EFI技术源于英特尔安腾处理器(Itanium)平台的推出。

安腾处理器是英特尔瞄准服务器高端市场投入近十年研发力量设计产生的与x86系列完全不同的64位新架构。

在x86系列处理器进入32位的时代,由于兼容性的原因,新的处理器 (i80386)保留了16位的运行方式(实模式),此后多次处理器的升级换代都保留了这种运行方式。

甚至在含64位扩展技术的至强系列处理器中,处理器加电启动时仍然会切换到16位的实模式下运行。

英特尔将这种情况归咎于BIOS技术的发展缓慢。

自从PC兼容机厂商通过净室的方式复制出第一套BIOS源程序,BIOS就以16位汇编代码,寄存器参数调用方式,静态链接,以及1MB以下内存固定编址的形式存在了十几年。

虽然由于各大BIOS厂商近年来的努力,有许多新元素添加到产品中,如PnP BIOS,ACPI,传统USB 设备支持等等,但BIOS的根本性质没有得到任何改变。

了解电脑的BIOS和UEFI

了解电脑的BIOS和UEFI

了解电脑的BIOS和UEFI电脑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为了使电脑能够正常运行,我们需要了解其中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组成部分。

其中,BIOS和UEFI作为电脑系统的核心组件,对于电脑的启动和配置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和解读电脑的BIOS和UEFI,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BIOS的定义和功能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电脑系统中的一块固化在主板上的固件芯片,主要负责计算机系统的自检和启动操作。

BIOS在计算机通电后首先运行,它通过对硬件的初始化和检测,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BIOS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自检(POST):在计算机启动时,BIOS会进行一系列自检操作,检测硬件设备的正常性,例如检测内存、显卡、硬盘等是否正常。

2. 启动顺序设置:BIOS提供了设置启动顺序的选项,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来决定电脑首先从哪个存储介质(如硬盘、U盘或光盘)进行启动。

3. 硬件参数配置:BIOS还提供了一些选项,用于配置硬件参数,如调整CPU频率、电源管理等。

4. 硬件设备信息:BIOS能够提供诸如硬盘容量、内存信息等硬件设备的基本信息,方便用户了解计算机的硬件情况。

5. 跳转到启动加载程序:BIOS最重要的功能是跳转到启动加载程序(Boot Loader),该程序进一步加载操作系统,并将控制权移交给操作系统。

二、UEFI的定义和优势UEFI(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即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是传统BIOS的替代品。

与BIOS不同,UEFI使用基于图形的界面,提供了更加现代化和用户友好的操作体验。

UEFI相对于BIOS的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1. 64位支持:UEFI支持64位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提供更加高效的运行环境。

2. 多硬盘支持:相对于传统BIOS只支持2.2TB硬盘容量的限制,UEFI能够支持更大容量的硬盘,满足用户对存储空间的需求。

了解电脑BIOS与UEFI对计算机启动有深入了解

了解电脑BIOS与UEFI对计算机启动有深入了解

了解电脑BIOS与UEFI对计算机启动有深入了解计算机启动是每个计算机用户都会遇到的基本问题,而电脑的BIOS和UEFI是关键的组成部分。

了解电脑BIOS和UEFI对计算机启动的作用以及其深入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脑BIOS和UEFI的概念、功能以及它们对计算机启动的影响。

1. 电脑BIOS的概念与功能电脑BIOS,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是一种位于计算机主板上的固件程序。

它负责初始化硬件设备、加载操作系统,并提供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交互接口。

BIOS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 硬件初始化:BIOS负责对计算机的硬件进行初始化,包括CPU、内存、硬盘等设备的检测和配置。

- 启动顺序管理:BIOS确定计算机启动时的设备顺序,例如优先从硬盘启动还是从光驱启动。

- CMOS设置:BIOS将计算机的配置信息保存在CMOS芯片中,包括日期、时间、硬件配置等。

- 系统管理:BIOS提供了一些系统管理功能,如电源管理、硬件监控等。

2. 电脑UEFI的概念与功能电脑UEFI,即统一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是BIOS的现代替代品。

UEFI是一种更现代化的固件接口,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灵活性。

UEFI相较于传统的BIOS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图形化界面:UEFI提供了图形化的用户界面,相比于BIOS的文本界面更加直观和易用。

- 大容量支持:UEFI支持更大的硬盘容量,能够充分利用大容量硬盘的存储空间。

- 安全性增强:UEFI具备更强的安全性特性,如安全启动、固件签名等,可以有效防止恶意软件的攻击。

- 快速启动:UEFI相较于BIOS具有更快的启动速度,能够更高效地加载操作系统。

- 扩展性:UEFI支持插件式的驱动程序,可以根据需要加载特定的驱动程序,增强硬件的兼容性。

3. BIOS与UEFI对计算机启动的影响BIOS和UEFI在计算机启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BIOS、CMOS、MBR、PBR 的概念

BIOS、CMOS、MBR、PBR 的概念

BIOS、CMOS、MBR、PBR的概念BIOS是什么?BIOS概念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由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中断服务程序、系统设置程序、上电自检程序和系统启动自举程序构成。

BIOS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

形象地说,BIOS是连接软件程序与硬件设备的一座“桥梁”,它既负责解决硬件设备的即时要求,也按程序软件对硬件设备的操作要求对硬件设备执行具体操作。

BIOS是集成(储存)在计算机主板上的BIOS芯片中的。

BIOS芯片或许是主板上唯一贴有标签的芯片,一般它是一块32针的双列直插式的集成电路芯片,上面印有“BIOS”字样。

BIOS芯片发展历程如下:ROM在计算机(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 System)的发展初期,BIOS都存放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中。

ROM内部的资料是在ROM的制造工序中,在工厂里用特殊的方法被烧录进去的,其中的内容只能读不能改,一旦烧录进去,用户只能验证写入的资料是否正确,不能再作任何修改。

如果发现资料有任何错误,则只有舍弃不用。

EPROM为了解决了ROM芯片只能写入一次的弊端,发展出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编程ROM)芯片,可重复擦除和写入。

EPROM芯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在其正面的陶瓷封装上,开有一个玻璃窗口,透过该窗口,可以看到其内部的集成电路,紫外线透过该孔照射内部芯片就可以擦除其内的数据,完成芯片擦除的操作要用到EPROM擦除器。

EPROM内资料的写入要用专用的编程器,并且往芯片中写内容时必须要加一定的编程电压(VPP=12—24V,随不同的芯片型号而定)。

EPROM的型号是以27开头的,如27C020(8*256K)是一片2M Bits容量的EPROM芯片。

浅谈BIOSLegacy+MBR及UEFI+GUID(GPT)安装系统方法

浅谈BIOSLegacy+MBR及UEFI+GUID(GPT)安装系统方法

浅谈BIOS/Legacy+MBR及UEFI+GUID(GPT)安装系统方法目前常见电脑安装Windows系统有上面两种安装模式,老电脑基本采用BIOS+MBR模式,新电脑几乎都采用UEFI+GPT模式,这二货都是啥,先来了解一下这几个英文的概念,如果看不懂,也可以直接跳过。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写,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称,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它可从CMOS中读写该系统设置的具体信息。

UEFI: 全称“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是一种详细描述类型接口的标准。

这种接口用于操作系统自动从预启动的操作环境,加载到一种操作系统上,也可以看成是传统BIOS的一种新模式。

MBR:MBR的意思是“主引导记录”,这里可看成是硬盘分区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只能支持单块硬盘最大2T,在该模式下的分区有主分区及扩展分区之分,MBR 下最多只能支持4个主分区,一般我们采用一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再细分出多个逻辑分区,就看到了电脑有CDEF等多个盘符了,如果想在MBR 下安装系统并能引导启动,必须有一个活动分区(系统引导文件必须放在活动分区方能启动),一般情况下第一主分区自动默认设置为活动分区,也可以简单的认为C盘即是第一活动主分区,系统安装处及系统引导存放处。

GUID/GPT:GPT也是硬盘分区的一种模式,跟MBR对应,GPT比MBR就先进一些,GPT支持单块硬盘大于2T,在该模式下分区不分主次,可以简单认为所有分区均是主分区,当然也不存在活动分区,如果GPT想安装系统并能正常引导启动,必须存在一个专属引导分区,即ESP分区,或者称EFI分区,该分区用来存放系统引导文件,该模式下安装的系统,系统跟系统引导文件存放在不同分区内。

硬盘主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

硬盘主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
一、FAT32 的分区引导扇区
为了使加载文件的操作更加灵活,加上 FAT32 文件系统采用"活动"
的 FDT 表,,同时考虑到引导程序的代码量和为今后发展保留适当的余量,FAT32 文
件系统分区引导扇区占据了 6 个扇区,只有前 3 个扇区作为系统的分区引导扇区,其
余 3 个扇区保留暂未使用。分区引导扇区对于操作系统的启动和磁盘文件的访问具有至 关重要的作用;引导程序代码的损坏将导致操作系统不能正常启动,磁盘读写参数的破 坏将造成存储在磁盘上的文件不能正常读写。
硬盘分区表分为四小部分,每一小部分表示一个分区的信息,占 16 字节。在这里我们 可以看出,硬盘的总分区数为什么不能大于 4。其中可激活分区数不得大于 3,扩展分 区数不得大于 1,当前活动分区数必须小于等于 1。
分区表的每一分区的第 0 个字节是自举标志,其值为 80H 时,表示该分区是当前 活动分区,可引导,其值为 00H 时,表示该分区不可引导。
扩展分区中的每个逻辑驱动器都存在一个类似于 MBR 的扩展引导记录(Extended Boot Record,EBR)(图四)。
扩展引导记录包括一个扩展分区表和扇区结束标志 55AA。一个逻辑驱动器中的引 导扇区一般位于相对扇区 32 或 63。
如果磁盘上没有扩展分区,那么就不会有扩展引导记录和逻辑 驱动器。第一个逻辑驱动器的扩展分区表中的第一项指向它自身的引导扇区;第二项指 向下一个逻辑驱动器的 EBR,如果不存在进一步的逻辑驱动器,第二项就不会使用,而 被记录成一系列零。如果有附加的逻辑驱动器,那么第二个逻辑驱动器的扩展分区表的 第一项会指向它本身的引导扇区,第二个逻辑驱动器的扩展分区表的第二项指向下一个 逻辑驱动器的 EBR。扩展分区表的第三项和第四项永远都不会被使用。

解读BIOS+MBR以UEFI+GPT及电脑小白科普篇

解读BIOS+MBR以UEFI+GPT及电脑小白科普篇

解读BIOS+MBR以UEFI+GPT及电脑小白科普篇在前几篇文章我给大家详细的将了多种的系统安装教程,很多在评论下留言说:怎么不用“UEFI+GPT”,或者说在我在'“GPT”下什么软件不能用了,这里我给大家普及一篇关于“BIOS+MBR“”以及“UEFI+GPT”的知识,我会把“BIOS,MBR,UEFI,GPT分开解读以及总结说明,能够让大家尽量理解”什么是BIOS?看下官方解释先:BIOS是英文"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的缩略词,直译过来后中文名称就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其实,它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ROM芯片上的程序,它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开机后自检程序和系统自启动程序。

其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

(对于小白来说貌似有些难理解呀,还不如我来说哈哈)BIOS:他是电脑主板里面的一个程序,或者说是主板里面的系统(就像我们把系统安装在硬盘里一样他是安装在主板的小型硬盘里的)他主要的功能是,开机检测硬件是否有问题,以及控制硬件的参数(例如CPU的超频,内存条的超频,USB开关,设置从U盘启动还是从硬盘启动等等)对一台刚组装的电脑,首先要进行主板CMOS设置,这里的CMOS是主板上的一个存储芯片,存储着一些参数,修改这些参数需要通过BIOS中的存储的程序。

电脑的整个系统可以看作(从底层起):电脑硬件——BIOS——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应用程序。

什么是UEFI?以及UEFI启动还是先看看官方解释吧!新型UEFI,全称“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U 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是一种详细描述类型接口的标准。

这种接口用于操作系统自动从预启动的操作环境,加载到一种操作系统上。

可扩展固件接口(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EFI)是 Intel 为 PC 固件的体系结构、接口和服务提出的建议标准。

了解电脑中的BIOS和UEFI启动引导的关键

了解电脑中的BIOS和UEFI启动引导的关键

了解电脑中的BIOS和UEFI启动引导的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电脑的运行机制和启动引导系统,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脑中的BIOS和UEFI启动引导的关键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脑。

一、BIOS的概念和作用BIOS,全称为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它是一种固化在计算机主板上的固件,负责在计算机启动时进行硬件初始化和自检,以及提供基本的输入输出功能。

BIOS是计算机系统的底层软件,它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紧密相关。

BIOS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 硬件初始化:BIOS负责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初始化,包括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它通过检测硬件设备的状态和配置信息,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工作。

2. 自检功能:在计算机启动时,BIOS会进行自检,检测硬件设备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硬件故障或错误,BIOS会发出警报或显示错误信息,帮助用户排除故障。

3. 启动引导:BIOS负责启动引导程序的加载和执行。

它会在计算机启动时搜索可启动设备,如硬盘、光驱、USB设备等,并加载引导程序,将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

二、UEFI的概念和特点UEFI,全称为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即统一可扩展固件接口。

它是一种新一代的固件接口标准,取代了传统的BIOS。

与BIOS相比,UEFI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图形化界面:UEFI支持图形化界面,使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相比之下,BIOS只能通过键盘进行操作,操作界面较为简陋。

2. 安全性增强:UEFI引入了安全启动功能,可以防止恶意软件在启动过程中进行篡改。

它使用数字签名验证引导程序的合法性,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 多硬盘支持:UEFI支持多硬盘启动,可以同时安装多个操作系统在不同的硬盘上。

而BIOS只能通过设置启动顺序来选择启动硬盘,不支持多硬盘启动。

BIOS、MBR、PBR等基础知识,兼谈U盘、移动硬盘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基本原理

BIOS、MBR、PBR等基础知识,兼谈U盘、移动硬盘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基本原理

BIOS、MBR、PBR等基础知识,兼谈U盘、移动硬盘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基本原理一、基本概念1、BIOS的概念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全称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它实际是一组被固化到电脑中,为电脑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它是连通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的枢纽,通俗地说,BIOS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转换器”或者说是接口(虽然它本身也只是一个程序),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要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要求具体执行。

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块主板性能优越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板上的BIOS管理功能是否先进。

BIOS芯片,在主板上表现为一块长方型或正方型芯片,BIOS中主要存放: 1、自诊断程序:通过读取CMOS RAM中的内容识别硬件配置,并对其进行自检和初始化;2、CMOS设置程序:引导过程中,用特殊热键启动,进行设置后,存入CMOS RAM中;3、系统自举装载程序:在自检成功后将磁盘相对0道0扇区上的引导程序装入内存,让其运行以装入DOS系统;主要I/O设备的驱动程序和中断服务;由于BIOS直接和系统硬件资源打交道,因此总是针对某一类型的硬件系统,而各种硬件系统又各有不同,所以存在各种不同种类的BIOS,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同一种BIOS也先后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新版本的BIOS比起老版本来说,功能更强。

2、MBR的概念主引导扇区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共512bytes,由三大部分组成:硬盘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占446bytes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占64bytes硬盘有效标志(Magic Number)占2bytes。

AA和55被称为幻数(Magic Number),BOIS读取MBR的时候总是检查最后是不是有这两个幻数,如果没有就被认为是一个没有被分区的硬盘主引导扇区包含的MBR、DPT、MN,这3个区域是操作系统无关的,在每块硬盘上都存在;MBR是一段可执行程序,由各个操作系统写入不同的代码。

硬盘主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

硬盘主引导扇区(MBR、DPT、DBR、BPB)详解
2
在FAT16中存放系统根目录中允许登记的目录项个数,FAT32中用于标注系统采用的是否为FAT32文件系统。其值为0000H表示磁盘使用FAT32文件系统。
13H
2
值为00H,为保持兼容性而保留,未使用。
15H
1
磁盘介质标志,硬盘为F8。
16H
2
未使用,值为00H。
1024 × 256 × 63 = 16,515,072
这个扇区之前的所有物理扇区所包含的字节数为:
16,515,072 × 512Bytes ≈ 8.46×109Bytes = 8.46GB。
由此可知硬盘的容量设计为什么会有8.4GB这一档,分区表每一分区的第1至第3字节以及第5至第7字节的数据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大于8.46GB的大容量硬盘的需要。考虑到向下兼容的需要,业界并未对从DOS时代就如此定义的硬盘分区表提出更改意见,否则改动所牵涉的面太广,会造成硬件和软件发展上的一个断层,几乎无法被业界和用户所接受。硬盘厂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定义了新的INT 13服务扩展标准。新的INT 13服务扩展标准不再使用操作系统的寄存器传递硬盘的寻址参数,而使用存储在操作系统内存里的地址包。地址包里保存的是64位LBA地址,如果硬盘支持LBA寻址,就把低28位直接传递给ATA接口,如果不支持,操作系统就先把LBA地址转换为CHS地址,再传递给ATA接口。通过这种方式,能实现在ATA总线基础上CHS寻址的最大容量是136.9 GB,而LBA寻址的最大容量是137.4GB。新的硬盘传输规范ATA 133规范又把28位可用的寄存器空间提高到48位,从而支持更大的硬盘。
三、主引导扇区的最后两个字节(偏移1FEH和偏移1FFH),其值为AA55H,它表示该扇区是个有效的引导扇区,可用来引导硬磁盘系统。

系统启动流程

系统启动流程

系统启动流程为了进一步灵活的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我建议您熟悉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

当然,这里我们暂只讨论Windows平台(Windows 8开始提供了ARM的支持,其在ARM架构上亦采用UEFI)。

现今的PC分为传统BIOS和UEFI两种启动方式。

其中BIOS为旧技术,存在很大局限性,目前正处于从BIOS到UEFI的过渡阶段,因而多数采用UEFI的PC依然可以使用BIOS 兼容模式(这里指PC的x86平台,在ARM平台上不作这种兼容,另外ARM上的Secure Boot是不可关闭的)。

BIOS下的启动过程:加电自检->按顺序尝试启动项->主引导记录(mbr)->分区引导记录(pbr)->启动管理器(bootmgr)->配置文件(bcd)->winload.exe->ntoskrnl.exe->注册表UEFI下的启动过程:加电初始化->efi shell->启动管理器(*.efi)->配置文件(bcd)->winload.efi->ntoskrnl.exe->注册表从流程上可以看出UEFI的启动步骤有所减少,另加上BIOS工作在16位实模式下,而UEFI 则有32位和64位版本(现今常见的都是64位版本,32位未普及就已被抛弃),因此理论上的开机速度自然更快,这点在网络启动时差异非常明显(后续我们也将介绍这种方式)。

当您的计算机支持UEFI并且您想使用64位系统时建议使用UEFI启动方式。

在UEFI方式下没有经过主引导记录和分区引导记录这两个环节而是直接转到UEFI可识别的分区下的启动管理器。

通常我们需要一个FAT32格式的分区(NTFS是不被直接支持的),而启动管理器通常位于分区中的efi文件夹下的boot文件夹中并以efi结尾(您也可以在efi shell中修改路径,但部分主板并不直接提供efi shell)。

操作系统引导程序的类型及硬盘分区概念

操作系统引导程序的类型及硬盘分区概念

操作系统引导程序的类型及硬盘分区概念一、写入主引导记录MBR的引导类型有:1、GRUB4DOS MBR(grldr.mbr)灵活而强大的引导程序,具有多种引导方式,可引导多种操作系统或映像文件。

(占用18个扇区)功能:其MBR引导代码并非固定地指向某个分区,而是搜索所有分区,查找并加载grldr,只要某分区上存有一份grldr,就能启动。

而且安装时可以将原MBR备份,启动时如果找不到grldr,便自动加载备份的MBR。

2、UltraISO USB-HDD+增强的USB-HDD,兼容USB-HDD方式.(占用一个扇区)功能:UltraISO的MBR的功能是从活动分区(就是激活的分区)的引导扇区启动,这点上与fdisk的mbr功能相同。

3、Windows NT 5.X 默认引导程序功能:搜索并启动第一个激活的主分区。

(占用一个扇区)4、Windows NT 6.X 默认引导程序功能:搜索并启动第一个激活的主分区。

(占用一个扇区)5、UltraISO USB-ZIP+兼容USB-ZIP和USB-HDD方式。

(占一个扇区)功能:不确定6、Plop Boot Manager一个界面很酷的启动管理器,可实现从硬盘/软盘/光盘/USB磁盘启动(即使BIOS不支持)。

(占用62个扇区)功能:不确定7、Lvyanan1JF9K 引导程序无忧启动论坛Lvyanan原创。

可选中英文提示,可管理三个主分区及一个扩展分区的启动。

(占用两个扇区)二、写入分区引导记录PBR的引导类型有:1、GRUB4DOS(FAT/NTFS/Ext2)GRUB4DOS分区引导程序,引导根目录下的GRLDR。

然后GRLDR会从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寻找MENU.lst配置文件2、NTLDR引导程序(FAT/NTFS)Windows 2000/XP/2003引导程序,引导根目录下的NTLDR。

3、BOOTMGR 引导程序(FAT/NTFS)Windows Vista/2008/7 引导程序,引导根目录下的NTLDR或BOOTMGR(优先尝试BOOTMG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引导扇区包含的MBR、DPT、MN,这3个区域是操作系统无关的,在每块硬盘上都存在;MBR是一段可执行程序,由各个操作系统写入不同的代码。MBR的存储空间限制为446字节,MBR所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装载第二引导装载程序。Windows产生的MBR装载运行PBR;GRUB产生的MBR装载运行grldr。
BIOS,它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块主板性能优越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板上的BIOS管理功能是否先进。
BIOS芯片,在主板上表现为一块长方型或正方型芯片,BIOS中主要存放:
1、自诊断程序:通过读取CMOS RAM中的内容识别硬件配置,并对其进行自检和初始化;
2、CMOS设置程序:引导过程中,用特殊热键启动,进行设置后,存入CMOS RAM中;
3、系统自举装载程序:在自检成功后将磁盘相对0道0扇区上的引导程序装入内存,让其运行以装入DOS系统; 主要I/O设备的驱动程序和中断服务;
由于BIOS直接和系统硬件资源打交道,因此总是针对某一类型的硬件系统,而各种硬件系统又各有不同,所以存在各种不同种类的BIOS,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同一种BIOS也先后出现了不同的版本,新版本的BIOS比起老版本来说,导记录(MasterBootRecord,MBR):512字节,位于硬盘的第一个扇区;可存放一小段程序及主分区表。MBR的boot code占用其中的前446个字节,随后的64个字节为DPT(Disk Partition Table,硬盘分区表)。
XP系统引导过程是,BIOS自检后,DPT把系统控制权交给硬盘第一个分区的PBR(Partition Boot Record),XP的PBR会去找这个分区的ntldr,之后是boot.ini,选择启动的系统后load注册表,交控制权给ntoskrnl,然后加载驱动,系统配置等等。
BIOS、MBR、PBR等基础知识,兼谈U盘、移动硬盘以及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启动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1、BIOS的概念
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全称是ROM-BIOS,是只读存储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它实际是一组被固化到电脑中,为电脑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的程序,它是连通软件程序和硬件设备之间的枢纽,通俗地说,BIOS是硬件与软件程序之间的一个“转换器”或者说是接口(虽然它本身也只是一个程序),负责解决硬件的即时要求,并按软件对硬件的操作要求具体执行。
2、扩展分区
因为主分区有先天的限制(最多只能有4个),扩展分区就是为了解决这种限制应运而生的,但是需要记住的是:它可是不能直接用来保存资料的,扩展分区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你在其中建立逻辑分区,而且事实上只能建立20多个。
3、逻辑分区(逻辑驱动器)
从上面的介绍你可以了解到,逻辑分区并不是独立的分区,它是建立在扩展分区中的二级分区,而且在DOS/WINDOWS下,这样的一个逻辑分区对应于一个逻辑驱动器(Logical Driver),我们平时说的D: E:........一般指的就是这种逻辑驱动器。
三、一般单操作系统启动过程
1.BIOS加载并启动保存在硬盘MBR中的引导程序,该引导程序一般在操作系统安装时写入
2.MBR引导程序扫描所有分区表,找出活动分区(WindowsMBR程序只会在MBR中的分区表中查找活动分区,即Windows只能安装在主分区;Linux无此限制)
3.MBR引导程序加载并启动保存在活动分区PBR中的引导程序
DBR : DOS引导记录(DOS Boot Record)应称为OBR(OS Boot Record),意思是活动分区的PBR,即操作系统引导记录。
二、分区概念
一个硬盘的分区有Primary(主分区)、Extended(扩展分区)、Logical(逻辑分区)三种。
1、主分区
四、修改标准过程实现按需启动指定操作系统
使用BootLoader等软件置换MBR中的引导程序或PBR中的引导程序,如Windows的NTBoot Loader,Linux下的Lilo、Grub等。Windows NTBoot Loader一般用于在一台机器上安装多个Windows系统;Lilo或Grub用于在一台机器上安装多个Linux系统或同时安装Linux和Windows系统。
Vista的PBR不再找ntldr,而是找bootmgr,这个文件也是保存在硬盘第一个分区的根目录下.之后,bootmgr去找同路径下的\boot\BCD. BCD这个文件实际是一个注册表文件,里面的数据保存了系统的引导信息,如果是多系统引导,会提供引导的界面内容. 如果是单Vista系统,控制权会交给winload.exe,之后再去找ntoskrnl.exe.
扩展引导记录(ExtendedBootRecord,EBR):512字节,位于扩展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存放逻辑分区信息。
分区引导区(PartitionBootRecord,PBR):512字节,位于每个非扩展主分区及每个逻辑分区的第一个扇区;可存放小段程序。
活动分区(ActivePartition):可将所有主分区和逻辑分区中的一个标识为Active,表示系统启动时即加载运行其PBR程序的分区。
4.活动分区PBR中的引导程序加载并启动安装在其上的操作系统(例如对Win98,定位并执行io.sys;对WinXP,定位并执行ntoskrnl.exe;对于Linux,定位并执行vmlinuz-xxx内核映像)。显然PBR引导程序与操作系统密切相关,一般在操作系统安装时写入。
总结为:BIOS–>MBR—>;PBR–>OS files
五、MBR损坏及修复
mbr的损坏不会危及数据,复也很简单,重写mbr就是,dos下面的fdisk/mbr即可修改DOS引导,像DISKGEN等工具修改MBR更是随手拈来。
六、从U盘或移动硬盘启动操作系统的步骤
1、U盘格式化后(FAT32或NTFS都可以),把U盘激活成活动分区(可使用DiskGenius硬盘分区软件)
2、写入U盘活动分区的PBR,以达到PBR读取bootmgr文件的目的(可使用Vista或windows7自带的 bootsect.exe 进行操作)
3、复制相应启动文件到U盘根目录
4、修改bios启动顺序从U盘启动即可
移动硬盘:开机识别成 USB-HDD
在XP中格式化成FAT32、NTFS格式的U盘:开机出现在BIOS的Removable Device中,识别成USB-ZIP,默认为主分区非活动分区。可以用DiskGenius激活为活动分区,再开机识别为USB-HDD。
如果你只有一个硬盘,那么这个硬盘肯定应该有一个主分区,以前DOS必须在主分区才能启动。建立主分区的最大用途便是安装操作系统,另外如果你有多个主分区,那么只有一个可以设置为活动分区(Active),操作系统就是从这个分区启动的,当然了,只允许有一个活动分区,所谓的“激活分区”就是将某个主分区设置为活动分区。
4、分区的限制
一个硬盘最多只能划分为4个主分区,或者是3个主分区加上一个扩展分区,这是因为在硬盘的开头,也就是主引导扇区总共512字节存放着MBR占446bytes,DPT分区表占64bytes以及硬盘有效标志占2bytes,由于记录空间只有那么大,所以也只能记录这4个分区的信息。
量产成HDD的U盘:开机出现在BIOS的Hard Disk中,识别成USB-HDD,默认自动设置为活动分区。
2、MBR的概念
主引导扇区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共512bytes,由三大部分组成:
硬盘主引导记录MBR(Master Boot Record)占446bytes
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占64bytes
硬盘有效标志(Magic Number)占2bytes。AA和55被称为幻数(Magic Number),BOIS读取MBR的时候总是检查最后是不是有这两个幻数,如果没有就被认为是一个没有被分区的硬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