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建设史(快速记忆版)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5、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特点(1)受中国特有的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的影响深刻;(2)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一直遵循比较稳定的基本范式,虽然结合具体的时空背景出现了许多变异,但传统中华文明的主体的内涵及其在城市空间营造模式中的外在表现都始终保留、继承和发扬。
第一章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和城市的产生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1、旧石器时代狩猎、采集树果;树巢、洞穴。
著名的北京猿人居住的岩洞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2、新石器时代:农业从狩猎、牧业中分离出来,实现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农业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有了较可靠的物质基础,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修建房屋,从而形成固定的居民聚居点——村落。
二、原始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四类。
三、原始居民点的特点1、位置:背山石水高爽地带,土壤肥沃松软地带2、规模:原始居民点规模大小不等,一般范围较大的居民点,分布、居住比较密集,如甘肃渭河台地沿岸70公里范围内发现村落69处,最大遗址20多万平方米。
3、由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由于全国各地南北气候、地形、材料不同,建筑房屋方式也多种多样。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2种方式:1)木骨泥墙房屋:2)干阑式建筑: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从书中西安半坡遗址图中看到这种简单的功能分区:南面居住区,西北是墓葬区,东北是烧制陶器的窑场,居民区和窑场、墓地之间有一道壕沟隔开。
城市最基本的表现在于集中,这些固定的居民点初步具有集中的特征:人口集中,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剩余产品集中。
由于这些固定居民点的出现,才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四、中国城市的产生1、产生时间: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公元前3000-前2000年),相当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经尧、舜、禹到夏朝前期,其间经历数百年之久。
2、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基本条件;2 )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直接条件;3 )精神文化繁荣发展----重要条件;4 )频繁的战争;5 )夯筑技术的发展对这一时期城池的建设有很大影响。
中国城市建设史-2
4、宫庙一体,以庙为主构成这一时期宫室建制的一大显著特色。
5、最具特色的是地缘政治并未伴随文明时代的到来而立即出现,城市 居民仍聚族而居。
6、城垣都具有“卫君”(含统治阶层)的性质,而不是为了保卫邦国 中全体成员的安全。城垣并非构成夏商西周三代都邑的必要条件。
3)转型期
1.时间:约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2.社会特征:列国分立、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经济 长足进步。 3.城市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形势促进城市的进一 步发展,导致其功能与性质的巨大转变。这种变革可 归纳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和城郭布局的形成两大方面。
5、城市性质的转变。从以宫庙为核心的政治性都邑,到由政治中心城 和经济中心共同组成城市,标志着春秋战国城市性质转变的最根本性的 要素之一。 6、特别是“市”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7、城市作为商业贸易中心的经济职能的大幅增强,是春秋战国时期城 市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8、居住形态的变化:居民从分散的状态集中到城郭之内;城郭内以 “里”为居住单位;夏商西周时期的以血缘为纽带的聚族而居瓦解,变 为以职业划分居住区域。
(1)、转型期的代表城市 1、燕下都(公元前4—前3世纪)
特点:
1)是现存战国城址中最大的。
2)出现了“内”、“外”城。
3)建筑技术几建筑材料进一步发 展。
2、赵邯郸(公元前4—前3世纪)
我国著名文学家刘邵 在<<赵都赋>>中写道, 赵王城,"百里周回,九 衢qú 交错,三门旁开, 层楼疏阁,连栋结阶。
1)平面近似长方形
2)北城墙长约1690米,
西约1700米,南、东约1870 米,周长近7公里。 3)城内外包括宫殿、平民住 宅、手工业做坊、墓葬区等。 4)奴隶主住宅及城墙出现了 “版筑墙”。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篇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章中国城市的产生与先秦时期的城市一原始居民点1.形成:流动的原始群落发展而来。
2.特点:1)位置:背山面水,高爽地带,靠近河流的二级台地。
2)规模3)由成群成片的房屋组成。
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
二城市的形成1.中国城市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原始——奴隶。
2.城市产生的条件:1)社会三次大的分工(畜牧业,手工业,商人)2)城市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私有制的产生3.中国城市产生的分析:1)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3)精神文化的繁荣发展4)频繁的战争三夏商周时期的中国城市1.夏2.商(郑州商城)3500年前1)长方形(1700~1800半,周长7公里)2)宫殿区东北角,台地3)城市外围散布手工业作坊3.周:1)城市发展快速原因——分封诸侯2)《周礼考工记》手工业技术3)营国制度对后世的影响A.确立城市主力规划结构以宫为中心,旁三门,左祖右社,前朝后寝。
B.将规划的方法与社会“礼制”很好配合C.经纬涂制的干道网系统四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城市1.春秋战国时期的规划思想1)管子《管子》法家重要著作之一2)商鞅以农业为主3)墨子城市建设从军事观点出发2.城市发展和建设特点1)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2)工商业发达,城市经济职能增强3)在城市建设上出现的较新的科学理论4)都城一般由大小两城组成第二章秦汉时期的城市一城市发展的背景和特点1.郡县制的推行使城镇得到大力发展首都——郡——县2.城市分布地域大为扩展3.众多商业中心城市的兴起4.国际贸易城市有所发展二秦咸阳1.渭水北岸上,造土台2.规模很大,布局上比较松散,绵延地域很广的城市3.人口规模,七八十万人三汉长安1.利用秦处离宫兴乐宫修建而成2.兴乐宫——长乐宫,未央宫,武库,北宫,桂宫,建章宫3.汉长安城内部的宫殿功能4.城市四周每边开三门,共十二座城门,全城36平方公里5.东西两市6.建设的特点:1)将宫殿,官署,市场,居民区置于同一大城之内2)形式和布局一定程度附会《考工记》3)宫殿占据城市很大空间四第一阶段城建活动的表现1.改革营国制度的城邑体制,建立新的郡县制2.在城市建设中增加经济的成分3.按经济要求确定城市规模4.打破井田制的概念,结合地形确定城市形制第三章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一城市发展的背景和特点1.发展和分布的重心南移2.东南沿海港口城市兴起3.中轴对称布局发展到全城4.由单一宫城发展到三重城结构5.城市要素中宗教建筑大量增加6.市场的位置由城北移到城南,“前朝后寝”二曹魏邺城1.规模:“东西七里,南北五里”2400*1500 36平方公里2.功能布局:1)东西向通向城门干道,南北两部分北部整治活动区,南部居住经济区2)北部:正中宫殿区,前朝后寝,东区后宫东侧戚里,西侧铜雀苑,西墙北端有三个高台南部:划分若干,规整的坊里宫城南为大宅弟,内设3市,手工业作坊3.道路系统:1)采用传统经纬涂制,呈方格网形2)东西向一条主干道,南北向三条干道3)全城共开城门7个(3+2+1+1)4.园林水系:1)由城西北角引水入城2)城西城北建设苑囿5.规划特点:1)城市有了明确的功能分区“官民不相参”2)“择中立宫”体现营国制度3)形成了中轴对称布局的艺术手法三北魏都城洛阳1.规模:“南北九里,东西六里”,九六城(内城)54平方里外城面积3万平方里2.功能布局:1)三重城:宫城——内城——外廊2)宫城:南部为大殿,北部为居住内城:全城中轴线钢驼街(正对太极殿)两侧布置重要官署洛阳城共开13座城门,南西各4门,东3门,北2门外城:居住区,共划分323个坊里,呈正方形东西各两市,四通市3.道路系统:1)中轴线铜驼街40米2)内部道路不规则方格网形4.商业宗教建筑:1)大市,小市,四通市2)内城散落布置手工作坊3)寺有1367所5.园林水系:1)城市西北角修筑3个小城堡“金镛城”2)宫城北部修建华林苑3)洛水结合谷水四.隋唐长安城1.城市选址:1)汉长安多朝建都“新气象”2)水质不宜人居住3)分区不明确,防卫管理不便公元583年,修建大兴城(隋)→长安(唐)2.总体布局:1)规模:8700公顷,人口百万以上。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中国城市建设史》1、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第一次历史上的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及狩猎业分开,开始逐渐形成一些以农业为主的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的居住形式有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等。
古代居住:①巢民(南方)竹木杆栏式——长江流域②穴居(北方木骨泯墙式)——黄河流域我国古代原始居民点的居住形式及特点:穴居:凿穴而居:上古穴居而野外发展: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巢居:构木为巢;以避免群居发展:穴居——干阑式建筑规模:成群密集的房屋、居住形式多以穴居为主分区:住宅、墓区、生产区选址原则:择高向阳而居;临近自然水源;村落周围必须有一定范围的适宜农业生产的平原或小盆地。
城市的产生生产力不断的提高,生产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城市职能:1、非农业人口的居住地2、农业生产技术和信息的交流场所3、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4、商品交易的场所5、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
城市选址:1、防御需要2、交通方便3、环境容量4、良好的生活环境2、殷周时代的城市夏代逐渐形成奴隶制社会商部落发源于黄河下游,主要是冶铜技术的发展周部落兴起于渭水上游,以农业为主殷商时代的城市中国选址:1、宗教祭祀中心2、政治军事中心、兴建城墙3、经济中心、交通便利1:商城(郑州):中国最早的城市周代的都城王城和成周:洛阳附近建城目的:方便统治殷商“顽民”,成周集中,殷商遗民王城驻兵(王城)(洛邑)东周首都。
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西周:分封制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春秋战国(周王朝衰落,诸侯增减新城)殷周时代的邑都、市、城、郭、国中国往往是先设城后立市,西周形成了早起城市,但城市的称呼产生于战国邑与市:中等的邑有时设市,故称有邑之市市与井经常连在一起,因为市一定是在居民点中,即在邑中,而居民点中必然有井城与国:当时的城,有的外筑土墙,有的外为沟池,有的外为木栅栏,这也说明城是防御性的构筑物城与廓:内为之城,外为之廓城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只有城市或城的附近设了市的时候才出现了城市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3、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城市的实质:1、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2、一定的区域的中心3、人类文明的摇篮和宝库4、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例:南宋平江城(今苏州)《管子》的思想:“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中国城市建设史—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
1978年大地震后的唐山
唐山总体规划
唐山中心区
唐山抗震纪念馆
三、改革开放后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法制建设 1979年3月国家成立了城市建设总局,即后来的建设部, 同期开始起草《城市规划法》。 1980年颁发了《城市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城市 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1984年颁发了《城市规划条例》。 1990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专业法律《中华人民共 和国城市规划法》正式施行。
(3) 城市规划法制建设:
1956年国家建委颁发的《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这 是新中国第一部重要的城市规划立法。同时,还颁布了 《国家基本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二、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的波动阶段(58年——77年)
1、“二五”时期(58年——60年)
(1)“大跃进”运动:
1958年,在中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确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号召跑步 进入共产主义,出现了城市化的短暂高潮。
(1)压缩城市人口,紧缩城市经济:
1961年中共第八届九中全会提出“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八字方针,压缩城市人口,紧缩城市经济,动员 2000多万人返乡,提高建制镇标准,撤消不够条件的市 镇建制,加强城市设施养护。
城市数量由1961年的208个压缩到1965年的171个,城市 化水平也由19.8%下降到16.8%。
(2)“大跃进”时期的城市规划:
许多大中城市对“一五”期间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根据 工业“大跃进”的指标进行修订。城市规模过大、建设 标准过高;人口迅速膨胀,住房和市政公用设施紧张, 同时征用了大量土地。
60年11月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草草宣布“三年不搞城 市规划” 。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中城市建设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中国城市建设史的重点进行探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城市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城市建设史的几个关键阶段,以及在每个阶段上取得的重要成就。
一、古代城市建设的开端(商周时期)中国城市建设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当时,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一些城市开始慢慢形成。
商周时期的城市主要以都城和商贸城市为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商周时期的都城。
商周时期的都城,如商代的安阳和周代的洛阳,都以宫殿、官府和寺庙为核心建筑,规划布局合理,建筑风格独特。
这些都城往往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仅吸引了大量人口聚居,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二、帝国时代的城市建设(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帝国时代,也是中国城市建设迈向一个新的高度的时期。
当时,中国统一了各个诸侯国,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也得到了大力推进。
秦朝的都城咸阳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其城墙长达数十公里,城内有宫殿、官署、市场等建筑。
这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为秦朝的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汉朝时期,洛阳成为了新的都城,并继承了秦朝的建设风格。
此外,汉朝还开启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如洛阳宫殿和长安城的建设等。
这些城市建设的成就对后来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唐宋时期的城市建设繁荣唐宋时期是中国城市建设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代的长安、宋代的汴京(今河南开封)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唐代的长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城墙周长达三十多公里,有数以万计的建筑物。
长安的建设不仅强调城市规划和布局,还注重建筑的精美和艺术性。
宋代的汴京也是一个著名的城市建设典范。
汴京规模庞大,有数以百计的城门、官署、寺庙和商铺。
城市交通和水利设施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现代城市建设的崛起(20世纪以后)20世纪以后,中国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城市建设史重点整理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城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考⼯工记》 第⼀一章:绪论1.城市史学:⼆二战后重建发展-城市史发展新城市史学(与地⽅方志 城市史有区别)-揭⽰示发展规律 并⾮非单纯纪录2.中国城市史:城市:城墙+市场⻄西⽅方认为中国历史上⽆无真正的城市城:中国:城池雏形-壕沟三城三河版筑-加板填⼟土夯⼟土⼟土外包装-宋代有⽕火药要增强防御(瓮城⻢马⾯面(侧⾯面⽕火⼒力)⽉月城)外国:卡迪夫:英国围绕古城堡古罗⻢马寨城帕尔⻢马诺⽡瓦:意⼤大利⼗十芒星防御性超强市:我国市的产⽣生:⻄西周奴⾪隶社会(奴⾪隶主控制市)-春秋战国(市民可参与市)-汉唐⻓长安(⾥里坊制集中市制规模⼤大不便)-宋汴梁(夜市店种类丰富开放)-明清(庙会商业中⼼心市中⼼心)市是城的基础3.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史:早期:⻩黄河流域-分布不⼲⼴广规模较⼩小职能单⼀一(对外的服务)城市间联系不多城市迁移多-城市重建快设施简单古代:⻄西周:分封⾸首⾢邑(⾸首都多城市建设⾼高潮)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秦汉:统⼀一时期-郡县制-⾏行政中⼼心发展;⽔水利⼯工程-商贸城市形成魏晋南北朝隋唐:江南繁荣港⼝口繁荣隋唐:⼤大运河军事重镇出现草市兴起(集市)-⼩小城镇前⾝身百万⼈人⼝口出现-南京五代宋元:城市⾰革新;政治中⼼心形成-迁向运河附近以求⾜足够供给;出现⼀一些海港城市(泉州);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分离明清:社会发展的相对停滞;边疆地区发展;城市等级规模均衡;近现代:商⾩阜开放-⽔水路贸易发展陆路发展;交通建设-道路铁路兴起交通型城市出现;⼯工矿业城市-外国在中国建⼚厂;沿海城市带发展当代:拉美城市化⾼高-假城市化-⼤大量贫民窟-没有⼟土地的农民城:规划的城市经济基础不牢市:发展的城市要道处⽂文化发展:哲学思想-历法农业天⽂文-北极星不动之星南北轴线北端对应北极星偏紫-尊贵道:天圆地⽅方明堂辟雍城市划为⽅方形⽓气=⻛风⽔水宇宙万物的本质(对于城市脉络⽔水聚⽓气)百尺为形四尺为市对于城市的研究:历史发展格局演变(⽂文献地图资源社会调查城市的产⽣生:⽣生产⼒力提⾼高-有剩余-私有财产产⽣生-商品交换中国城市及其规划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生存的奋⽃斗实践中,⼈人类逐步意识到如何改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安全、⽣生活及⽣生产的需要。
中国城市建设史00
五、道路系统 :
道路系统成严整的方格网系统,共有东西大街11条, 南北大街14条,互相直角相交 道路宽度并没有完全从经常的交通量出发,朱雀大街 那样宽是为了帝王出行 东市和西市里面的街道,宽度仅有16~18米,路面用 石子铺成
六、坊里
唐长安全城共划分有109个坊里 坊里面积很大,中国古代空前绝后,其原因一是坊里 的划分完全由干道网决定,二是为了便于统治管理,坊里 数目太多,不便于管理 坊里四周有夯土的坊墙,墙基厚度2.5~3米左右 一般 居民只能坊内开门,只有贵族和寺庙可以向大街开门 建城之初,只划分了坊里,将土地分给建造这自己建 造,住户之间的小巷坊曲,也是自发性形成的,坊里内部 布置相当凌乱。
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
《周礼 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 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3.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标志是铁工具的出现并在生产上 的广泛应用、土地私有及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手工业 及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发展,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人 口增加 齐国即墨(山东平度)、安阳(山东曹阳) 赵国离石(山西离石) 魏国大梁(开封)、安邑(山西夏县) 韩国的郑(河南新郑)、长子(山西长治) 楚国郢都(湖北江陵)、宛(南阳)、寿春(安徽寿县) 越国吴(苏州)
4:)隋朝势利原来就在这一带
二、隋文帝在长安建都时,决定放弃原来的汉长安 城,在其东南另建新城,原因是:
1:)汉长安历经破坏,难于修复,而且风水不利 2:)汉长安已有多朝建都,不变新地不能体现新王朝的新 气象 3:)汉营此城,经近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4:)汉长安宫殿与一般建筑杂处,分区不明,防卫和管理 也不方便
城内的街道网也以这些干道作骨架,形成完全对称 的布局。由这些路所划分的坊里,也东西对称,使整个城 市布局严整,对称。这种对称布局突出了中轴线,又通过 中轴线而突出占城市统治地位的宫殿。 这种将城市作为一个构图的整体,使道路、坊里、建 筑布局成为一个统一体的规划手法,是中国城市建设的优 良传统,隋唐长安在布局上的整体性,超过以往的任何城 市。
中国城市建设史部分复习资料.
中国城市建设史部分第六章宋元时代的城市1.宋元时期的城市背景和城市概况: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形势持续了近80年,混战主要在北方进行,大量有先进技术的人民向南方迁徙,使南北朝以来开始的经济文化南移形势更加发展,南方地区城市更加繁荣。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采取了有利发展生产的措施,促使城市更加发展繁荣,也影响了城市的布局和面貌,店铺密集的商业街代替了严格管理的坊里和集中的市肆。
南宋控制的地区,长期稳定,经济上占全国重要地位,商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元朝,各民族融合有了发展,东西方的文化经济交流也在长期中断之后再度恢复发展,上都和大都的建设都学习了汉族的传统和经验。
2.宋代的发展对中国城市发展进程的影响(新现象):(从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方面)①随着农业和农村副业的发展,出现定期集市,有些集市逐渐发展为市镇,丰富了中国古代城市体系的层次;②商业发展突破城垣限制,出现城内沿江沿河商业区和“关厢”,手工业出现行会组织,同一行业向街巷制转变,这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③火药的发明使城市攻守技术有所变化;④一些政治中心的大城市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的城市大;⑤城市中的宗教建筑十分发达,对城市面貌有一定影响;⑥受大运河的影响,中原地区经济受到很大影响,一些重要城市逐渐衰落;⑦许多城市扩建商业、手工业中心,城市布局多不规则。
3.北宋东京(开封、汴梁)的改建与变化:北宋东京位于汴河和黄河的交会处,是漕运重要的转运中心。
Ⅰ后周世宗柴荣的汴梁改建诏书:是我国古代由帝王颁发的关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文献。
①结果:扩大城市用地,加筑罗城,使用地相当于原来的4倍;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疏浚河道;制定防火、改善公共环境卫生的具体措施。
②影响:杰出的改建计划,主要力量没放在宫室修建上,也没有受旧的城市规划制度的束缚,而是为了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提出的要求,和以往的都城规划大不相同。
Ⅱ城市平面布局:开封有三套方城(罗城、里城、皇城),三重城墙,平面形状并不方正规则。
中国城市建设史-6
皇城
• 皇城在京城中,包括三海及宫城。周长十八里有奇,缺其 西南角,南北长2.75千米,东西宽2.5千米,面积6.87平 方千米。东部为宫城,西部为西苑(元为西御苑),中部 为太掖池(即元太液池,增开南海)。皇城有六门,“正 南曰大明,东曰东安,西曰西安,北曰北安,大明门东转 曰长安左,西转曰长安右”。清改大明门为大清门,北安 门变化,只是居民的居住地段上 做了较小的调整,宫殿由于种种原 因大都重建。
二、明清北京的形制
• 明清北京城具有京城、皇城和宫城三道城墙,其中京城又 包括内城和外城。 北京城池分四重,即外城、内城、皇城、宫城。城各有门, 有“内九外七皇城四”之说
1926年(民国十五年),北洋政府在宣武门和正阳门之间 开了和平门。1937年日本占领北平后, 为了使东郊和西郊 成为直线道路,又将东单牌楼东面的城墙和西单牌楼下面 的城墙切开,开了复兴门和建国门。
明嘉靖年间为第二阶段,原议环绕 京城四周,一律加筑外垣,后因物力所 限,只修了正南一面,进而使北京城在 平面图上构成了“凸”字形轮廓。对于 外城修建首选南墙的原因,当归于这里 比较稠密的居民和作为帝王祭祀天地的 天坛、山川坛的存在。 在城市总体格局上仍袭元代旧制,既全 城呈现以中轴线为核心的对称形式与以 东西、南北向为主的街区规划风格。
• 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今天北京明清的故宫,位于内城中部偏南地区,周 长六里一十六步,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60米,面积0.72平方千米,为 南北向的长方形。宫城设置八门,南五门,即承天门(清改为天安门)、 端门、午门、左掖门、右掖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 (清改为神武门)。①宫城内压在中轴线上的有七座主要建筑物,以乾清 门为分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即前朝后庭。前三殿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 年改为皇极,清改为太和)、华盖殿(同上改为中极,清改为中和)、谨 身殿(同上改为建极,清改为保和),后三殿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②宫城周围有护城河,宽达52米,称为御河(清称筒子河)。③清代紫 禁城的建筑物多有重建,名称也有变迁,但基本上维持了明代的规模。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的居住形式有四种: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原始的居住点:陕西临潼姜寨遗址,西安半坡村遗址。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商城郑州,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
《尔雅》记载:邑外为之郊,郊外为之牧,牧外为之野,野外为之林。
《左传》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城与廓: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管子度地篇》: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
这里记述的王城规划易将显然与井田制的土地制度有关。
考工记中还记载: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
还记载: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这说明按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其中道路宽度也不同。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管子对城市选址的总结: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
燕下都为现存战国城址中最大者。
齐临淄是目前所知春秋战国时期各古城中规模最宏伟的古城。
《管子大匡》中记载:凡仕者进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战国策齐策》: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临淄之途,车榖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第四章:秦汉时代的城市1、秦在统一全国的基础上,设置了三十六郡。
全国都城虽被拆毁,但这些城市仍然是地区的商业中心,如临淄、邯郸、寿春等。
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都会,如云阳、琅琊、冶铁中心临邛、海上贸易中心南海、会嵇、琅琊、芝罘等。
全国的县城都要修筑城垣,以成为坚固而完善的统率地域的据点。
经过战后的修养生息,劝农扶桑,省赋减役等政策,到汉景帝时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很快出现了著名的文景之治的稳定和繁荣的局面,进一步为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
2、汉武帝时,国际商路的开辟,在河西走廊以西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中国城市建设史整理
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一、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巢居、半穴居、地面建筑二、原始居民点选址1、选在较为高爽地段2、土壤肥沃的松软地段3、一般均在向阳坡4、靠近河湖水面5、背山面水6、围绕中心广场布置,门均朝向中央广场,呈向心布局。
三、城市的产生人类经历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开,出现了聚落。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原始公社生产关系解体,人类慢慢进入奴隶制社会。
随之产生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与商业从农业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
从此出现了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农业为主的乡村。
所以城市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
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周礼考工记》内容.意义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建筑师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城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个城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或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组成,每条是车轨的9倍可并排走三辆车。
以皇宫为中心前面是朝廷后面是集市,左边是祖庙右边是社稷坛。
意义:周礼考工记的这些理论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
很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的修建都能发现周礼考工记的影子。
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朝的长安和北京城。
周礼考工记不但对古代城市建设产生了影响,它对当今的城市规划依然有帮助。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春秋战国时代重要的都城一、燕下都燕下都位于易水岸边,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为现存战国城址中最大者。
城分内城、外城两部分。
内城西侧分布手工作坊,南部为市民居住区,东北角为窑址,西北角为墓葬群。
特点:1、战国城址中最大的2、都城分为内城与外城3、内城建筑多分布于高台上二、赵邯郸位于渚河、滏阳河两岸,由宫城由三个小城组成平面呈“品”形512万平方米,西城近似方形东西宽1362米,南北长约1557米。
特点:1、皇城与主城分开2、出现城市轴线的雏形3、王城的“品”字形构图三、齐临淄濒临淄河,由大、小两城组成小城嵌在大城西南角。
中国城市建设史
一原始居民点:1选址一般都在背山面水的高爽地带,靠近河流的多在二级阶地上,便于取水,又防备水患。
2规模大小不等,一般范围较大,分布和居住也比较密集。
3有成群成片的房屋建筑组合而成4开始形成一定的功能分区初步具有城市集中的特征:人口集中,建筑物集中,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集中等。
这些定居生活和村庄聚落的出现,为城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雏形城市: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已经产生的最早一批的城市。
其产生原因: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城市得以产生的基础;其次是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第三,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发展起来;第四,频繁的战争也是促使这一时期城市产生的原因之一。
城市形成评判标准:1 城市需要有一定的规模;2 须具有一定的永久性大型建筑,如宫殿、宗庙、祭祀建筑,以行使一定的政治文化职能;3 须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或至少提供用于交换贸易的实物见证,以体现城市经济中心的职能;4 须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5 有比较密集的居民居址。
第一条是前提,第二三条是实质,第四五条是基础和保障。
河南偃师二里头:二里头城址位于洛阳市区东20公里,偃师市区西南9公里,伊水和洛水交汇处附近。
布局大体是:宫殿区位于遗址中部,南部为冶铸青铜器的作坊区,东部为制骨器的作坊区,并有大道与宫殿区相连。
交通和贸易方面,遗址中有非本地所产的贝、绿松石等,应该是通过交换和贸易的来。
二《周礼·考工记》春秋战国时写成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这一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这一规划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天子为中心,强调都城方正、对称,宫城居中。
《考工记》还记载:“经途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说明道路宽度有分级,市内宽,环城窄,城郊更窄。
另外,按照封建等级,都城有大小,分成三级城邑网:周天子所居王都——诸侯国国都——卿大夫都,道路宽窄也不同。
城市建设史中国部分
1、城市包括“城”与“市”双重意义:“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
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2、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
3、早期城市产生的两个条件:第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必要前提)第二、血缘以外的社会组织的形成4、城市是由于手工业及商业的产生及发展而从一般的村落居民点中分化出来的。
城市属于社会经济范畴。
5、郑州商城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城市遗址。
6、商城附近有贾鲁河、金水河、须索河等,可见城市与河流有密切关系,也说明早期的城市与农业有密切关系都:凡是有宗庙、君王统治者的邑称为都。
市:中等规模的邑设市,这时的市相当于墟、场等。
邑:泛指所有居民点,奴隶主居住的邑为邑,四野农夫居住的邑为小邑;城:“筑城以为君”明确了城的功能,是为了保护君王统治,或设沟壑、或设夯土城墙,或设木栅栏。
廓:“造廓以守民”说明廓的功能是为了管理劳动人民;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国:在周代国与城意义相同。
国在周代即“或”字,或字象形以戈守土,具有防御意义,而且国与土同义,体现统治阶级的权利。
7、殷周时期的城市特征1、城市政治强于城市经济,城乡差别不大;2、没有完整的城墙及防御设施,一般均为版筑夯土墙;3、城内有完整的宫殿、宗庙及小型公建,公建占有一定的比例;4、城市功能不完全,公建、宗庙、居住地段之间有空白地段,无建设;5、市场在城市中不明显,手工业规模小,水平低。
8、“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 P159、周代的城制及其影响1、早期城市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2、在商代,我国即已形成集中与开敞两种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格局。
3、城与廓的概念10、春秋战国时代城市的总体特征1、城市既是统治者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手工业集中的经济中心,城市统治着农村。
2、城市数量激增,分布地域扩大;3、都城一般由城与廓之分,城与廓形状较规则;但城与廓的关系有不同,如:齐临淄城与廓重合,燕下都城与廓并列,内城为王宫贵族居住,廓一般为普通市民居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原始时代
城市形成:1城市需具有一定的规模 2、有永久性大型建筑3、有手工生产场所和交换贸易场所4、一定城市基础设施5、密集的居民居址
中国城市产生的时期起源: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二、周代
城与廓: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
城、市: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
《周礼.考工记》
背景:《考工记》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有关工艺技术的著作,春秋时代营国制度的总结
内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大意:建筑师营建都城,呈方形,每边长九里,各开三门,城中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能是有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的主要干道,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道路组成;
道路宽度为车轨的九倍,城中间为王宫,左为祖庙,右为社稷坛,后面为商业市场,市与朝各占地一百亩。
背景:1、社会伦理2、是儒家学说的基石3、礼乐关系的建立为政治制度而服务。
影响: 1、等级思想贯穿其中2、城市规划的独特艺术观:礼乐思想观念的建立。
3、祭祀观念影响城市规划,促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意义:体现的营国制度是较早成形的制度,体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西周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小结(1)城市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偏小(2)形成三级城邑网。
(3主要功能是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4)城市建设有了一定规制。
三、春秋
《管子》;
制度:选择城址强调了城市的给排水、防洪,要求因地制宜。
影响和意义:是一本革命性的也是极为重要的著作,打破单一的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确立理性思维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
城市规划思想:(1)城市分布密度问题 2)提出城池选址的原则 3)提倡因地制宜4)创立较全面的功能分区5)土地开垦和城市建设的协调6)城郭之制
春秋战国城市建设特点:(1)城市形制多不规整。
(2)城市规模庞大(3)城廓分功明确4)城市分区有显著变化。
四、西汉长安
建设阶段:(1)汉武帝时,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西面建未央宫,又在两宫之间建武库。
2)汉惠帝时筑长安城墙,建东西二市。
(3)汉武帝时,在长乐宫的北面建明光宫,在未央宫的北面建桂宫、北宫,在西面城外建建章宫。
规划特点:1)总体采用前朝后市2)城内有官署、市场、居民区3)闾里制
意义:1、城内有官署、市场、居民区2、从总的形制和布局与“面朝后市”相符3、在规划建设上,宫殿占地面积大4、闾里制5、人口规模增大6、为加强集权,管理贵族富豪,形成了城市带。
五、东汉洛阳
总体规划特点①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奠定了礼制基调。
②南北轴线的出现③沿袭营国制度④旧城改建类型。
六、曹魏邺城
影响:1)功能分区明确,中轴线对称应用于城市。
2)以宫为中心,遵循礼制呈上启下3)功能区分布灵活创新
规划特点与评价:1)功能分区明确,用地比例合理。
2)城廓分工规划3)以宫为中心,遵循礼制规划4)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5)布局着眼军事因素。
七、北魏洛阳
规划特点:1)总体布局秉承传统城市城郭分工体制和营国制度以宫为中心的分区规划结构2)平面规整主轴明确3)效法营国之制4)加建外郭5)功能分区结合礼制思想6)井田制延伸:【唐长安和汉长安的比较】(2003)
唐长安汉长安
总体布局规整长方形,三重城墙中轴线对称不规则方形,配合地形及现状
道路系统全市性干道+内部道路方格网三条并列道路城门(南北向)道路直交
居住坊里制,与宫城分开闾里制、与宫城相参
商肆东西二市九市(六市道东三市道西)
八、隋唐长安
规划特点:①城市政治中心②城市道路系统棋盘式。
③城市里坊制④城市市场。
⑤城市水运系统⑥城市绿地:
规划思想与布局分析:①规划思想受北魏洛阳、东魏和北齐邺城影响②规模宏大③规划严整,中轴对称④分区明确⑤城市布局有数字概念⑥城廓分工制度⑦晚期里坊制的松动⑧充分利用地形
九、宋东京开封
规划特点:1)三套方城、三套城墙、三套护城河2)防御的要求3)河道对布局的影响4)方格网道路系统5)商住混杂。
我国宋与唐代比较,在城市建设发展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简析其原因?
1.规划思想:唐代强调传统的礼制思想,宋代城市建设不按周制,布局灵活。
2.唐朝城市建
设规模大,宋朝较小。
3.道路规模不同。
唐代道路尺度大,强调皇权;宋代道路宽度小,符合实际需要。
4.商业发展突破城桓,商业由市发展成街。
5.唐代严格管制的坊里制全面瓦解改建:1)扩大城市用地加筑罗城(外城); 2)展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3)疏浚运河,便于城市供应,便利交通;4)改善公共卫生的具体措施,增加城市绿地。
改建成果的先进性:改建着眼点不再宫殿修建上,没有受到旧的城市规划思想的束缚,而是为了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
开封的规划成就;(1)水运、道路系统完备(2)御街千步廊(道路分级)(3)街坊制代替里坊制4)城市管理完善
十、南宋临安
南宋临安城的规划特点:(1)废除集中市制(2)改革旧坊制(3)临安打破了市坊区分的旧规划体制4)改变了分区规划。
(5)城市规划结构为“前朝后市”的传统格局。
6)临安规划采取积极经营郊区卫星市镇的办法,合理解决城市扩张问题。
宋代城市特点:1、规划思想(理念)的变化;2、礼制观念的削弱3、城市经济繁荣;4、城市结构的变化5、坊里制崩溃和废除
隋唐长安与北宋东京的比较
隋唐长安北宋东京
总体布局规整长方形、三重城墙、中轴线不甚规整、不对称布局
道路系统全市性干道+内部道路,尺度大道路与商业街结合
居住坊里严格管制、面积大街巷结合厢、街巷
商肆东、西二市商业街
城市功能帝王意志世俗、市民生活
建设过程规划兴建逐步扩建
瓮城:是为了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中国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
十一、明清
明清城市建设特点:1)古代规划思想的继承2、灵活自由的自发建设
明南京的规划特点:(1)城池选址注重风水(2)不规则形都城的典型,宫城区布局方正,市肆区布局灵活自由(3)皇城区、军营区、商业中心区
明北京建设特点:1、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2、恢复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了历代都城规划的传统。
3、中轴线的布局艺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4、城市街道以元大都为基础,主干道突出。
5、居住区分布于皇城四周,以胡同划分为长条形居住地段。
6、正阳门外大街、东西河沿岸商业区的繁荣。
清代北京城:1.沿用明代基础,将内城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2.大量修建园林宫殿3.商业进一步发展;4.信封喇嘛教喇嘛庙
明清北京城市特点①布局继承礼制思想;②城市布局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③城内道路受皇城所隔,东西两侧交通不便;④城市商业分布广泛⑤居住区以胡同形式出现⑥城市水系统基本沿袭元大都⑦城内各类宗教建筑杂然并存。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小结:
1、城市封闭到开放
2、道路系统由礼制到符合实际需要
3、防御设施不断强化
4、对园林景观的不断重视
5、建设总体反映社会经济状况
周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