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道德困境的几点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善道德困境的几点建议
摘要: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德者,精微之行而事业之基也。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的确,拥有良好的道德不仅是我们待人接物应有的法则、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安定国家、保护纲维、平异止讼的需要。但我们遵守道德,不等于我们要无偿‘利他’,更不等于我们要信奉“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一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要求我们,对待一切曾经烜赫一时的旧有事物,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要移风易俗的加以时代内涵,使之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在现今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的中国,我们要遵从的道德理念是——对“利己的合理限制”。
关键词:六微七术;封建道德;以古鉴今;
风追古代,道德却时常受到权利的蛊惑与时代的变迁而左右摇摆,历朝历代都沦为统治阶级奴役苍生,毒化百姓的工具。因而具备三种特征:御下性、立政性、单向性。所谓御下,即“道德权谋”,亦所谓强调君权神授,忠君爱国当为本位,无论君主怎样荒淫无道,揭竿而起或另寻明主总是不该。如若不然,便是无耻小人,应当载入史册,供后人唾骂。古来仁人志士作为君王“道德权谋”的牺牲品者不胜枚举,其中比较有典型性的,当属韩非与谯周。众所周知,韩非因李斯诟骂的“忘恩负义”而身丧九泉,最终终于像自己所说
的那样“夫以布衣之资,而欲以离人主之坚白,是解左髀而说右髀者也,是以法不行而身必丧者也”。谯周“一言以亡蜀”,同样付出了被骂作“卖国奸佞”的代价。立政性,即以道德标准,反复强调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而且不许人们加以讨论。君主们都能像孙权那样“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倒还好,如若不能,天下治理的一团糟,弄到“生灵有累卵之危,百姓有倒悬之急”的地步,也不许你质疑政权的合法性,否则便是暴民。单向性在子对父、少对长、臣对君这一方面,显露无疑。
由封建道德的单向性所引发的“道德作秀”事件,更是不绝史书。据《三国志》载,曹操重子建而轻子桓,颇有立爱废长之意。曹丕大恐,遂问计于贾诩。老道圆滑的贾文和脱口便答:“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这可真是“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如此大巧若拙的谋略,没有用在治国平天下上,却被曹丕使在如何使曹操看着顺眼上,尽搞些于百姓、治绩毫不相关的个人形象工程,不能不说是可惜。类似的事件还有戴铎劝胤禛,内容就更为韬晦仁和:“处英明之父子也,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此其所以为难。处众多之手足也,此有好竽,彼有好瑟,此有所争,彼有所胜,此其所以为难。其诸王阿哥之中,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这又是中庸之道的一次延伸,称不上什么能为雍正建立功勋、造福百姓的善策,然而竟行之有效,
令康熙帝龙颜大悦。时代的悲哀,乃至于斯!然而,我们不能怪雍正、责曹丕,因为在那个年代,道德的单向性迫使他们必须做出一副孝子贤孙的脸孔,而对自己的才能讳莫如深,正所谓“势之所迫,岂有他哉?”心计不深的八阿哥胤禩倒是没装,反被蔑以“柔性成奸,妄蓄大志”。可见当时不装不行。要知道,曹丕与雍正若是生在现代,本不必装孙子的,一个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学术著作《典论》、《燕歌行》和“逐禽辄十里,骑射常百步”的本事当文化厅兼公安厅厅长;另一个则可以凭雷霆手腕当纪检委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封建道德的御下性、立政性、单向性,以极为阴柔的手法渗入企业、社会乃至国家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中,造成了古往今来的官场、商场、民间权谋迭生,厚黑盛行,潜规则无处不在。这股自上而下的邪祟之气,把百姓罩在氤氲叠嶂的混沌中几千年,直到明清之际,才略有改善。“古来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改朝易服,更换国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谓之亡天下。”“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大害者,唯君而已矣”“天子之是未必是,天子之非未必非”……这些惊世骇俗的言论,使封建道德在理论上玩不转了。横跨了三个多世纪以后,高举民主与科学的五四运动,更是如清风德雨,润泽天下,使百姓“去混心清,去苦存乐”,看见了真正的道德原来就是“心体莹然,本来不失”,没有多么高妙,谁通过努力修行、反复约束都可以做到,不独帝王将相所树立的楷模使然。郭巨埋儿、陆绩怀桔之流的“恐怖道德”遂
去见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古往今来的成训与五四运动中所提到的“新道德之构建方法”,为现今改善道德困境提供了不少可以借鉴的至理名哲。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第一,政治与学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攸关立场,但无关道德。真正的道德不在大处,而始于精微,《吕氏春秋》中的八观六验为我们察人辨事提供了八项原则,六种方法,堪为垂范:
(1)“通则观其所礼”如果他显达,就看他礼遇些什么人。(2)“贵则观其所进”如果他尊贵,就看他举荐什么人。作为领导是用人唯贤还是用人唯亲呢?
(3)“富则观其所养”如果他富贵,要看他用钱财结交什么人。(4)“听则观其所行”听了他说的话后还要看他如何去做。不仅要说的好听,而且要言行一致,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5)“止则观其所好”闲暇之时看他追求什么。通过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可以看出一个人是追求享乐还是追求奉献,是低级趣味还是情操高尚。
(6)“习则观其所言”这里的习,是近习(亲信)的意思。作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或者亲信,要看他是出好主意还是馊主意。(7)“穷则观其所不受”穷困之时看他是否能够拒绝不义之财。正如孟子所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8)“贱则观其所不为”尽管地位低下,决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堂堂正正,掷地有声。
六验:
(1)“喜之以验其守”让他欢喜,看他是否不变操守。
(2)“乐之以验其僻”让他高兴,看他是否有不良僻好,也就是看他是否得意忘形。
(3)“怒之以验其节”引他发怒,看看他的控制力;现在一些主考官故意说一些难听的话来考验应聘者,就是对这一验的具体应用。
(4)“惧之以验其持”恐惧的情况下考验他是否能够坚持到底。(5)“哀之以验其人”悲哀之时,看他是否节哀自制。
(6)“苦之以验其志”处于艰苦环境,看他是否胸怀大志。
第二,明赏于前,决罚于后,发能中利,动则有功。《尉缭子》中的这十六个字,字字珠玑,与法家先圣韩非所言:“利之所在民归之,名之所彰士死之”深相暗合。誉、利、毁、罚这四个字,是大自然赋予政府治理民众的神器,誉、利是人们所向往的,毁、罚是人们所畏惧的。切切实实的用誉与利来对待那些在道德领域有建树的人,使之老有所养,温饱终生,名扬海内。而不许以蜗角虚名,蝇头小利,以慢其心。须知,赏誉薄而谩者,下不信;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对待那些丧行败德之人,便加以毁罚,使之如坠深渊,绝然无幸,则必得大治。当然,这需要朝野多种力量的结合,尤其需要政府与舆论监督部门双管齐下。其次,要注意“名外于法而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