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问题习题附答案84题-小学数学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还原问题的练习题

小学数学还原问题的练习题

小学数学还原问题的练习题数学是一门需要动脑筋的学科,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还原问题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类型,通过给出一些已知条件和运算符号,要求学生还原出缺失的数字或符号。

本文将为小学生提供一些还原问题的练习题,旨在帮助他们巩固数学基础知识,训练逻辑思维能力。

1. 问题一假设每个苹果的重量为X,已知3个苹果的总重量为12克,求单个苹果的重量。

解析:假设每个苹果的重量为X。

由已知条件可得:3X = 12。

通过除法运算,可以得出X的值。

2. 问题二如果7个苹果的总重量为42克,那么每个苹果的重量是多少?解析:假设每个苹果的重量为X。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7X = 42。

通过除法运算,计算出每个苹果的重量。

3. 问题三某超市举办了打折活动,鸡蛋的原价是每箱10元,现打3折,现价为X元,求现价。

解析:假设现价为X元。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0.3 × 10 = X。

通过乘法和除法运算,可以计算出现价。

4. 问题四小明一共有N个苹果,他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了5个朋友,并且每人分到的苹果数都比小明多2个,求N的值。

解析:假设每人分到的苹果数为X。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5X + 2 = N。

通过乘法和加法运算,计算出苹果的总数N。

5. 问题五如果一辆公交车上有X人,其中男生占总人数的40%,女生占总人数的60%,求公交车上的男生和女生人数。

解析:假设公交车上的男生人数为M,女生人数为N。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M + N = X,M = 0.4X,N = 0.6X。

通过代入法,可以求解得到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以上是一些小学数学还原问题的练习题,通过解析和运算,可以求解出题目中需要推理的未知数或符号。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自己构思出更多有趣的还原问题,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祝愿大家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升五 暑假奥数培优—还原问题

四升五 暑假奥数培优—还原问题

1、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错把个位上的5看作3,把十位上的6看成了9,得出的结果是210.问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解:5-3=290-60=30210+2-30=182答:正确的结果是812.2、在做一道加法题时,小刚把个位上的8看作2,把十位上的5看作9,结果得出和为129,那么正确答案应为多少?解:129-92+58=95答:正确的答案是953、小明爸爸用一根绳子拴摘回来的玉米棒,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还多2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9米,那么这根绳子原来有多少米呢?解:[(9+15-10)×2+2]×2=[14×2+2]×2=30×2二60(米)答:这根绳子原来有60米.4、仓库里有一批大米.第一天售出的重量比总数的一半少12吨第二天售出的重量比剩下的一半少12吨,结果还剩下19吨.这个仓库原有大米多少吨?解:[(78-12)×2-12]×2=[132-12]×2=240(吨)答:这个仓库原有大米240吨.5、李奶奶卖鸡蛋,上午卖出总数的一半多10个,下午又卖出剩下的一半少10个,最后还剩下35个,李奶奶原来有多少个鸡蛋?解:[(35-10)×2+10]×2=[50+10]×2二60x2二120(个)答:李奶奶原来有120个鸡蛋.6、一位老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2,再除以4,然后减去12,再乘10.恰好是100岁.”这位老爷爷现在多少岁?解:(100÷10+12)×4-12=76(岁)答:这位老爷爷现在76岁.7、一只篮子中有若干李子,取它的一半又一个给第一个人;再取其余一半又一个给第二人;又取最后所余的一半又三个给第三个人.那么篮内的李子就没有剩余,篮中原有李子多少个?解:[(3×2+1)×2+1]×2=[7×2+1]×2二15x2二30(个)答:篮中原有李子30个.8、有一篮鸡蛋,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还多2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多3个,最后篮子里还剩17个.篮子里原来有鸡蛋多少个?解:(17+3)×2=40(个)(40+2)×2=84(个)答:篮子里原来有鸡蛋84个.9、某水果店卖苹果,第一天卖出所有苹果的一半少50千克,第二天卖出第一天剩下的一半少20千克,最后还剩下IOO千克。

还原问题应用题50道

还原问题应用题50道

还原问题应用题50道一、基础篇(较简单的数字还原)1. 小明有一些弹珠,他给了小红10颗后,自己还剩下20颗。

那么小明原来有多少颗弹珠呢?2. 一个数减去5等于1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呀?3. 树上有一群鸟,飞走了8只后,还剩下12只。

树上原来有多少只鸟呢?4. 小莉的零花钱花了6元后还剩9元,她原来有多少零花钱呢?5. 有一个数加上3等于10,这个数原本是多少呢?6. 盒子里的糖果被吃掉了12颗后,还剩8颗。

盒子里原来有多少颗糖果?7. 爸爸给了小辉15元钱,小辉现在有23元,那小辉原来有多少钱呢?8. 一本书看了20页后,还剩下30页没看,这本书原来有多少页?9. 一个数除以2等于5,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呢?10. 池塘里的鸭子游走了10只后,还剩15只,池塘里原来有多少只鸭子?二、进阶篇(涉及多步运算的还原)11. 小红有一些贴纸,她先给了小明5张,又给了小刚3张后,自己还剩下12张。

小红原来有多少张贴纸呢?12. 一个数先加上4,再减去7等于8,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呢?13. 篮子里的苹果,先被拿走了6个,又被放进去4个后,现在有10个。

篮子里原来有多少个苹果?14. 小阳的分数先扣了8分,然后又加了12分后是20分,他原来的分数是多少?15. 有一个数先乘以3,再除以6等于3,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呢?16. 小猫钓的鱼,先送给小狗5条,自己又吃了3条后还剩10条。

小猫原来钓了多少条鱼?17. 一个数先减去10,再加上15,然后除以5等于3,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呢?18. 小丽的钱先花了一半买文具,然后又花了3元买零食后还剩5元。

小丽原来有多少钱?19. 一堆棋子,先拿走一半,再拿走3颗后还剩7颗。

这堆棋子原来有多少颗?20. 一个数先加上8,这个和再乘以2,然后减去10等于18,这个数原来是多少呢?三、综合篇(与生活场景结合,稍复杂)21. 妈妈买了一些苹果,第一天吃了3个,第二天吃了4个后,还剩下一半的苹果。

四年级奥数题《还原问题》数学小升初常考例题讲解+练习

四年级奥数题《还原问题》数学小升初常考例题讲解+练习

例题1:把刘老师的年龄,乘4以后减去45再把所得的差除以3,然后加上5,最后得30。

刘老师今年几岁?1.还原时运算顺序和运算符号都会发生变化。

2.加变减,减变加;乘变除,除变乘。

30-5=2525×3=7575+45=120120÷4=30答:刘老师今年30岁。

练习1.一个数乘7除以3,然后加上5,最后再减3所得的结果是16。

那么这个数是多少?2.慢羊羊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数,喜洋洋将这个数乘7后,抹掉了末尾的数字0,美羊羊将喜洋洋所得的结果乘6以后,又抹掉了末尾的0,这时黑板上的数字是42。

原来的数是多少?例题2:(1)某商场卖菠萝,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卖掉剩余的一半多3个,此时还剩3个。

那么商场原来有菠萝多少个?(3+3)×2=12(个)(12+2)×2=28(个)答:商场共有菠萝28个。

例题2:(2)某水果店卖苹果,第一天卖出所有苹果的一半少50千克,第二天卖出第一天剩下的一半少20千克,最后还剩下100千克。

这个水果店原来有苹果多少千克?(100-20)×2=160(千克)(160-50)×2=220(千克)答:这个水果店原来有苹果220千克。

练习1.(1)某超市的西红柿做活动,上午卖出所有西红柿的一半多20千克,下午又卖出剩下的一半多30千克,此时还剩下40千克。

超市原来有西红柿多少千克?(2)龙龙有一些巧克力,上午吃了所有巧克力的一半少5块,下午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少3块,此时还剩下10块。

龙龙原来有巧克力多少块?2.某商场做活动,第一天卖出所有商品的一半少15个,第二天卖出剩下的一半少20个,第三天又卖出第二天剩下的一半,此时还剩37个。

这个商场原来有商品多少个?例题3:某水果店上午卖出西瓜总数的一半多2个,下午又卖出剩余的一半少8个,此时还剩28个。

水果店原来有西瓜多少个?(28-8)×2=40(个)(40+2)×2=84(个)答:水果店原来有西瓜84个。

小学奥数趣味学习《还原问题》典型例题及解答

小学奥数趣味学习《还原问题》典型例题及解答

小学奥数趣味学习《还原问题》典型例题及解答还原问题是典型应用题之一,指已知某数经过四则运算的结果,要求出某数的应用题。

解题思路和方法:解这类问题应按题目所述顺序的逆序,施行所述运算的逆运算,就可列出算式。

简言之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就能算出结果。

例题1:将一个数先加上6,然后乘6,再减去6,最后除以6,结果还是6,那么这个数是多少?解:1、本题考查的是一个量多次变换还原,关键是从最后的结果出发,根据加减乘除的逆运算进行解答。

2、由最后的结果出发,除以6商是6,那么之前就是6×6=36;减去6是36,那么之前是36+6=42;乘6是42,那么之前是42÷6=7;加上6是7,那么之前数7-6=1。

例题2: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15米,第三天修了50米,还剩30米没有修,这条路全长多少米?解:1、本题考查的是一半与整体关系还原,关键是抓住最后的数量,从后往前推理。

2、根据题意,如果第二天正好修了余下的一半,则剩下(30+50-15)=65(米),用65×2=130(米)就是第一天修完余下的长度;又因为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0米,如果第一天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时,则剩下的是130+20=150(米),这样得出剩下的长度的2倍就是全长,即150×2=300(米)。

例题3:甲、乙、丙三人各有连环画若干本,如果甲给乙、丙各5本,乙给甲、丙各10本,丙给甲、乙各15本后,那么三人所拥有的连环画一样多,都是35本,原来甲、乙、丙各有连环画多少本?解:1、本题考查的是多个量之间的还原关系,我们通常采用列表的方式倒推解决此类问题。

2、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表如下:3、最后每人都有35本,因为丙给甲、乙各15本,所以丙给甲、乙前,丙有35+15×2=65(本),甲、乙各有35-15=20(本)。

4、因为乙给甲、丙各10本,所以乙给甲、丙前,乙有20+10×2=40(本),甲有20-10=10(本),丙有65-10=55(本)。

(完整word版)二年级奥数:还原问题

(完整word版)二年级奥数:还原问题

(完整word 版)二年级奥数:还原问题1 / 1小学数学二年级:复原问题姓名: 班别: 成绩:复原问题是指题目给出的是一个数经过某些变化后的结果,要求本来的数的问题。

解答这一类的问题时,要依据题意,从所给的结果出发,抓住逆运算关系,由后向前一步步逆推(倒推法、复原法) ,做相反的运算,逐渐聚拢已知条件,直到问题获得解决。

1、( )减去 5 等于 13 ( )加上 10 等于 30 ( )乘以 5 等于 20 ()除以 10 等于 3 ( ) +5-3=4----- 能够这样想: 4+3-5=( ) ( ) -10+20=25--- 能够这样想: 25-20+10=( ) 2、(1)15+25+40=80 ( ) - ( )- ( )=15(4)2×5×4=40 ( )÷( )÷( )=2(5)100 ÷5=20 ( )×( )=100(6)200 ÷2÷10=10 ( )×( )×()=2003、小勇拿了妈妈给的零花费去买东西 . 他先用 10 元钱买了玩具,以后又买了 1 元 5 角钱的小人书,最后还剩下 3 角钱 . 你知道妈妈给小勇多少钱吗?4、三(1)班小图书箱第一天借出了存书的一半,第 2 天又借出 43 本,还剩 32 本。

小图书箱原有图书多少本?5、某数加上 5,乘以 5,减去 5,除以 5,其结果等于 5。

求这个数。

7、小明在做一道加法算式题,因为马虎,将个位上的5 看作9,把十位上的 8 看作3,结果所得的和是 123。

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10、小亮拿着 1 包糖,遇到好朋友 A ,分给了他一半;过一会又遇到好朋友 B ,把剩下的糖的一半分给了他;以后又碰到了好朋友 C ,把这时手中所剩下的糖的一半又分给了 C ,这时他自己手里只有一块了 . 问在没有分给 A 从前,小亮那包糖有几块?11、库房里有一批大米。

四年级数学还原问题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还原问题练习题

还原问题
1.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以后除以3;再减去26;最
后用25乘;恰巧是100岁。

”这位老人今年多少岁?
2.在做一道加法算式题时;小芳把个位上的5看成了9;把十位上
的8看成了3;结果所得的和是123。

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3.甲、乙、丙三个组共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
送给丙组5本;那么三个组所有图书的本数刚好相等。

甲、乙、丙三个组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
4.小明爷爷今年的年龄减去7后;缩小9倍;再加上2后;扩大10
倍;恰好是100岁。

请你算一算;小明的爷爷今年多少岁?
5.马小虎做一道整数减法题时;把减数个位上的1看成7;把减数
十位上的7看成1;结果得出差是111。

正确的答案是多少?。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还原问题(练习含答案)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还原问题(练习含答案)全国通用

还原问题笨笨要把一个包装精美的盒子打开。

它先拆开最外层的彩纸;接着打开纸盒,纸盒里有一个绒布盒;再打开绒布盒一看,里面是两支“派克”金笔。

妈妈说,这礼物是送给哥哥的,要笨笨把它重新包装起来。

笨笨是按这样的顺序做的:先把两支笔放入绒布盒→盖上绒布盒,并把它放进纸盒→盖上纸盒,并用彩纸封好。

还原问题⑴单还原——方框箭头法、线段法⑵多还原——列表法结果例1爸爸买了一些橘子,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橘子的一半多1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少1个,第三天又吃了剩下的一半多1个,还剩下1个。

问爸爸买了多少个橘子?例2有一筐苹果,把它们三等分后还剩两个苹果;取出其中两份,将它们三等分后还剩两个;然后再取出其中两份,又将这两份三等分后还剩两个。

问:这筐苹果至少有几个?例3甲、乙、丙三人钱数各不相同,甲最多,他拿出一些钱给乙和丙,使乙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接着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丙,使甲和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最后丙拿出一些钱给甲和乙,使甲和乙的钱数都比原来增加了两倍,结果三人钱数一样多了。

如果他们三人共有81元,那么三人原来的钱分别是多少元?例4两只猴子拿26个桃,甲猴眼疾手快,抢先得到,乙猴看甲猴拿的太多,就去抢了一半,甲猴不服,又从乙猴那里抢走一半,乙猴不肯,甲猴就还给了乙猴5个,这时乙猴比甲猴多2个,问甲猴最初拿多少个?例5兄弟三人分24个桔子,每人所得个数分别等于他们三年前各自的岁数。

如果老三先把所得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大与老二,接着老二把现有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三与老大,最后老大把现有的桔子的一半平分给老二与老三,这时每人的桔子数恰好相同。

问:兄弟三人的年龄各多少岁?测试题1.桃园里来了第一群猴子,吃去桃子总数的一半又一个;第二群猴子又来吃掉剩下桃子的一半又一个;第三群猴子又来吃掉剩下桃子数的一半又一个。

这时桃园里还只有100个桃了。

那么园中原有多少桃?A.8 14B. 816C. 818D. 8202.有一堆棋子,把它四等分后剩下一枚,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分又剩一枚,再取走三份又一枚;剩下的再四等分又剩一枚。

二年级下册数学还原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还原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还原问题一、还原问题题目及解析。

1. 一个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结果还是5,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 我们从后往前逐步还原。

- 因为除以5之后结果是5,那么在除以5之前的数字是5×5 = 25;- 减去5之后是25,那么在减去5之前的数字是25+5 = 30;- 乘以5之后是30,那么在乘以5之前的数字是30÷5 = 6;- 加上5之后是6,那么这个数原来是6 - 5=1。

2. 小明问李老师今年多大年纪,李老师说:“把我的年纪加上9,除以4,减去2,再乘3,恰好是30岁。

”李老师今年多少岁?- 解析:- 从后往前推,乘3之后是30岁,那么乘3之前是30÷3 = 10岁;- 减去2之后是10岁,那么减去2之前是10 + 2=12岁;- 除以4之后是12岁,那么除以4之前是12×4 = 48岁;- 加上9之后是48岁,那么李老师原来的年龄是48-9 = 39岁。

3. 有一个数,先减去20,再除以2,然后加上30,最后乘2,结果等于80。

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 从后往前还原,乘2之后是80,那么乘2之前是80÷2 = 40;- 加上30之后是40,那么加上30之前是40-30 = 10;- 除以2之后是10,那么除以2之前是10×2 = 20;- 减去20之后是20,那么这个数原来是20+20 = 40。

4. 小红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成了8,十位上的9看成了6,结果得到的和是115。

正确的和应该是多少?- 解析:- 个位上的3看成了8,相当于多加了8 - 3=5;- 十位上的9看成了6,相当于少加了(9 - 6)×10=30;- 用得到的错误和115,把多加的减掉,少加的加上,正确的和是115-5 + 30=140。

5. 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8看成了5,个位上的7看成了1,结果得到的差是328。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还原问题题型大集合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还原问题题型大集合

还原问题1、三个同学分本子,甲得到的本数比总数的一半少1本,乙得到的本数比其余的一半多一本,丙得到8本,共有本子多少本?2、有甲、乙、丙三个书架,共有图书450本,如果从甲架拿出60本放入乙架,再从乙架中拿出120本放入丙架,再从丙架中拿出50本放入甲架,则三架书册数一样多,原来三个书架各有图书多少册?3、有甲、乙丙三个油桶,各盛油若干千克,先将甲桶的油倒入乙丙两桶,使乙丙两桶油各增加原有油的一倍,再将乙桶油倒入丙甲两桶,使它们现有的油各增加一倍,最后同样把丙桶的油倒入乙甲两桶,这样各桶的油皆为16千克,各桶原来盛油多少千克?4、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有多少米?5、某数扩大3倍再加上8得23,如果这个数先加上8再扩大3倍是多少?6、一个学生做作业,把一个数除以15错误地按照乘以15计算了,结果得出225,那么这道题正确结果应该是多少?7、盆子中有鸡蛋不知其数,第一次吃了其中的一半又半个,第二次吃了剩下的一半又半个,这时盆子中还剩下1个鸡蛋,盆子中原有鸡蛋多少个?8、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共有画片120张,如果甲给乙13张,乙给丙23张后,他们每人的张数相等,原来三个人各有画片多少张?9、把180个鸡蛋按每人1个分给甲、乙、丙、丁四个幼儿班的小朋友,刚好分完,如果甲班人数增加2,乙班人数减去2,丙班人数乘以2,丁班人数除以2,四个班人数则相等,这四个班各应分多少个?10、李白买酒:“无事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壶里原有多少酒?11、把一根电线对半剪开,再取其中一段对半剪开,这样剪了四次,剩下的正好是1米,这根电线原长多少米?12、三堆橘子共48个,先从第一堆中拿出与第二堆个数相等的橘子放入第二堆,再从第二堆中拿出与第三堆个数相等的橘子放入第三堆,最后又从第三堆中拿出与这时第一堆个数相等的橘子放入第一堆,这时三堆橘子数恰好相等,三堆橘子原来各有多少个?13、做一道整数加法题时,小明把个位上的7看作1,把十位位上的9看作6,结果得出和为136,那么正确答案应该是多少?14、有一个数,除以3,乘以6,减去9,加上12,等于39,这个数是多少?15、书架上有上、中、下三层书,一共分放192本书,现在从上层取出与中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中层,再从中层取出与下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下层,最后从下层取出与上层剩下的本数同样多的书放到上层,这时三层所放的书的本数相同,原来书架上层有书多少本?16、一个数经过自加、自减、自乘、自除得到的四个数之和的是100,这个数是多少?17、一个数加上11,减去12,乘以13,除以14,结果是26,这个数是多少?18、某幼儿园的男生是女生的7倍,20个男生升入小学后,又接收29名女生,这样男生还比女生多11人,原来幼儿园有多少学生?19、有三篮苹果只数各不相同,从甲篮里拿出一些苹果放入乙丙两篮,使乙丙两篮的苹果增加一倍,第二次从乙篮里拿出一些苹果,放入甲丙两篮,使甲丙两篮的苹果数增加一倍,第三次从丙篮拿出一些苹果放入甲、乙两篮,使甲、乙两篮的苹果数增加一倍,这时三篮苹果都是48只,原来三篮苹果各有多少只?20、一个人卖桔子,第一个人尝了一个,买了余下的一半,第二个人也先尝一个,也买所余下的一半,第三个人也先尝一个,还是买余下的一半,第四个人又先尝一个,买走15个,还剩8个,原有多少个?21、仓库里有煤若干吨,第一天上午运出总数的一半,下午运出5吨,第二天上午运出剩下的一半,下午运出5吨,第三天上午运出余下煤的一半,下午运出5吨,这时仓库里还有24吨煤,仓库原有煤多少吨?22、某生产队用公积金4500元买拖拉机,卖余粮又收入6000元,又拿出1600元买化肥,并用剩下的资金的一半买汽车,结果还剩9000元,买拖拉机前有资金多少元?23、小明用自己储蓄的钱的一半买练习本后又存0.21元,他又用去比其中的一半少2分钱买课外书,他还有储蓄钱0.36元,买练习本前他的储蓄钱是多少元?24、有玻璃子弹分成三堆,共48颗,第一次从甲堆里拿出与乙堆数量相同的玻璃子弹放入乙堆,第二次再从乙堆里拿出与丙堆数量相同的玻璃子弹放入丙堆,第三次再从丙堆里拿出与这时甲堆相同数量的玻璃子弹放入甲堆,结果三堆玻璃子弹数量相等,甲、乙、丙堆原来各有多少玻璃子弹?25、将24千克酒精分装在三个瓶子里,将甲瓶中的酒精倒入乙、丙瓶一些,使乙丙两瓶中的酒精比原来增加1倍,再把乙瓶中的酒精倒入甲、丙两瓶中一些,使甲丙两瓶中的酒精增加1倍,最后再把丙瓶中的酒精倒入甲、乙两瓶一些,使得甲、乙两瓶中的酒精增加1倍,这时三瓶中的酒精一样多,原来甲、乙、丙各瓶中的酒精各是多少千克?26、王奶奶今年的年龄加上17后,缩小4倍,再减去15之后,扩大10倍,恰巧是100岁,王奶奶今年多少岁?27、在做一道加法试题时,某学生把个位上的5看做9,把十位上的8看做3,结果和得123,正确答案是多少?28、某人去储蓄所取款,第一次取了存款数的一半还多5元,第二次取了余下的一半还多10元,这时还剩125元,他原有存款多少元?29、甲、乙、丙三个组共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给丙组5本,结果三个组所有图有书刚好相等,甲、乙、丙三个组原来各有图书多少本?30、甲、乙两个车站共停了135辆汽车,如果从甲站开到乙站36辆汽车,而从乙站开到甲站45辆汽车,这时乙站停的汽车量数是甲站的1.5倍,原来甲、乙两站各停放多少辆汽车?31、有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少1米,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多1米,最后还剩2.5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32、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2千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1千米,还剩下20千米没有修完,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33、书架分上、中、下三层,一共分放192本书,现在从上层取出与中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中层,再从中层取出与下层同样多的书放到下层,最后从下层,取出与上层剩下的本数同样多的书放到上层,这时三层所放的书本数相同,这个书架的上、中、下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34、有A、B、C三个油桶,各盛油若干千克,先把A桶的油倒入B、C两桶,使它们各增加原有油的1倍;再把B桶的油倒入A、C两桶,使它们现有的油各增加1倍;最后以同样的方式把C桶的油倒入A、B两桶,这时各桶的油都是16千克。

三年级还原问题应用题

三年级还原问题应用题

三年级还原问题应用题一、还原问题的概念还原问题是指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了一个结果,要求原来的数。

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通常根据题意从后往前进行逆运算。

二、例题及解析1. 例题一个数加上5,再乘以3,然后减去6,最后除以2,结果等于12。

这个数是多少?2. 解析我们从最后的结果12开始,按照运算顺序逐步往前进行逆运算。

因为最后是除以2得到12,所以在除以2之前的数字是:公式。

之前是减去6得到24,那么在减去6之前的数字是:公式。

再往前是乘以3得到30,所以在乘以3之前的数是:公式。

最开始是加上5得到10,那么这个数就是:公式。

3. 另一个例题小明有一些弹珠,他先送给小红一半,又送给小刚剩下的一半多2颗,这时他还剩下5颗弹珠。

小明原来有多少颗弹珠?4. 解析我们从最后剩下的5颗弹珠开始分析。

因为送给小刚剩下的一半多2颗后剩下5颗,那么在送给小刚之前剩下的数量是:公式颗。

这14颗是送给小红一半后剩下的,所以小明原来有的弹珠数量是:公式颗。

三、练习题1. 题目一个数减去8,乘以4,再加上5,最后除以3,结果是13。

这个数是多少?2. 解析从结果13开始逆运算。

因为除以3得到13,所以除以3之前是:公式。

加上5得到39,那么加5之前是:公式。

乘以4得到34,所以乘4之前是:公式。

减去8得到8.5,这个数就是:公式。

2. 题目有一筐苹果,第一天吃了一半多2个,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少1个,这时筐里还剩下8个苹果。

这筐苹果原来有多少个?3. 解析从剩下的8个苹果开始。

因为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少1个剩下8个,所以第二天没吃之前剩下的数量是:公式个。

第一天吃了一半多2个剩下14个,那么这筐苹果原来的数量是:公式个。

小学数学还原问题,18道例题方法解析,可以收藏的好资料

小学数学还原问题,18道例题方法解析,可以收藏的好资料

小学数学还原问题,18道例题方法解析,可以收藏的好资料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得到一个新数,求原来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它的解法常常是以新数为基础,按运算顺序倒推回去,解出原数,这种方法叫做逆推法或还原法,这种问题就是还原问题。

还原问题又叫做逆推运算问题,解这类问题利用加减互为逆运算和乘除互为逆运算的道理,根据题意的叙述顺序由后向前逆推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相反的运算,逐步逆推。

在解题过程中注意两个相反:一是运算次序与原来相反;二是运算方法与原来相反。

例题1. 一个数,加上2,再除以4,最后乘8,结果为16.这个数是()A. 2B. 3C. 4D. 62. 红红在计算□﹣40÷4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结果得到20,正确的结果是()A. 80B. 110C. 1203. 解放军某部阻击敌人,因情况发生变化,需要从一营抽调一半的人去支援二营,抽调54人去支援三营,抽调剩下的一半去支援四营.后来团部将4名通讯员调进了一营,这时一营有38人,一营原来有()人.A. 244B. 260C. 280D. 4404. 一个数加上7,乘以3,减去15,得到最大的三位数.则这个数是()A. 133B. 213C. 331D. 3125. 甲在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A. 160B. 130C. 97D. 2006. 甲、乙、丙三个组共有图书90本,如果乙组向甲组借3本后,又送给丙组5本,那么三个组所有图书的本数刚好相等,乙组原有图书()本.A. 28B. 30C. 327. 有砖30块,兄弟二人争着去挑.弟弟抢在前面,刚摆好砖,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弟弟挑的太多,就抢过一半.弟弟不肯,又从哥哥那儿抢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给哥哥6块,这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则最初弟弟准备挑________ 块砖.8. 陈小明买一支钢笔用去所带钱的一半,买一本笔记本又用去2元,这时还剩18元,陈小明原来带了________ 元.9. 小马在计算600﹣□÷5时不小心先算了减法再算除法,算出的结果是60,实际的正确结果应该是________ .10. 篮子里有一些梨,笑笑取走总数的一半多一个,小明取走了笑笑取走后剩下的一半多一个,这时篮子里还剩3个梨,一共有多少个梨?11. 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一些乘客.到了第二站,先下车5人,又上车8人,这时车上共有乘客26人.这辆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多少人?12. 一盒糖果,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取出剩下的一半,最后盒子中还剩下10个,这盒糖果原来有多少颗?13. 小芳到商场买了一个福娃流线型书包用去所带钱的一半,买一个福娃文具盒用去36元,这时还剩92元.小芳原来带了多少钱?14. 王老太上集市上卖鸡蛋,第一个人买走了篮子里鸡蛋的一半又一个,第二个人买走了剩下鸡蛋的一半又一个,这时篮子里还剩10个鸡蛋,请问王老太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15. 一桶油,每次倒掉油的一半,倒了三次后连桶重8千克,已知桶重3千克,原来桶里有油多少千克?16. 有一个数,乘8除以2,再乘5得400,这个数是多少?17. 一个数加上6,再乘以6,然后减去6,再除以6,最后结果为71,求这个数.18.一个数加上8,乘8,减去8,除以8,结果还是8.你知道这个数是多少吗?答案解析1.【答案】 D【解析】【解答】解:16÷8×4﹣2=2×4﹣2=8﹣2=6 答:这个数是6.故选:D.【分析】因为结果是16,往回推算:除以8,是2,再乘4,是8,最后减去2,即可得出原数.2.【答案】B【解析】【解答】解:□﹣40÷4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是(□﹣40)÷4=20;那么□﹣40=4×20=80□=40 80=120正确的结果就是:120﹣40÷4=120﹣10=110答:正确的结果是110.故选:B.【分析】□﹣40÷4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算式应是(□﹣40)÷4=20,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用4乘上20即可求出□﹣40的值,再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求出□的值,再代入□﹣40÷4中,按照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的顺序求出正确的结果.3.【答案】A【解析】【解答】解:[(38﹣4)×2 54]×2=(34×254)×2=(68 54)×2=122×2=244(人)答:一营原来有244人.故选:A.【分析】由“后来团部将4名通讯员调进了一营,这时一营有38人”可知在没调进4名通讯员之前是38﹣4=34(人),由“抽调54人去支援三营,抽调剩下的一半去支援四营”以及此时剩下34人,可知在没抽调54人之前是34×2 54=122(人),最后由“需要从一营抽调一半的人去支援二营”,此时剩下122人,可知一营原来有122×2=244(人).4.【答案】C【解析】【解答】解:(999 15)÷3﹣7=1014÷3﹣7=338﹣7=331.答:这个数是331.故选:C.【分析】此题从后向前推算,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减去15是999,在没减15之前是999 15=1014;乘以3是1014,在没乘3之前是1014÷3=338;加上7是338,在没加7之前是338﹣7=331.据此解答.5.【答案】A【解析】【解答】解:[(25 10)×2 10]×2,=(35×2 10)×2,=(70 10)×2,=80×2,=160(个);答:这批零件有160个.故选:A.【分析】第二天又加工了剩下的一半又10个,还剩下25个没有加工,也就是25 10=35(个),正好是第一天加工后剩下的一半,那么第一天加工后剩下35×2=70(个);第一天加工了这堆零件的一半又10个,剩下70个,那么70 10=80(个)是这堆零件的一半,那么这堆零件共有80×2=160(个).6.【答案】C【解析】【解答】解:后来各有:90÷3=30(本),乙组原有:30﹣3 5=32(本)答:乙组原有32本.故选:C.【分析】因为三个组现在的图书本数正好相等,所以每个组是90÷3=30本,因为乙组向甲组借来3本后,又送给丙组5本,所以甲组原有30 3=33本,那么乙组就是30﹣3 5=32本,丙的就是30﹣5=25本,据此即可解答问题.7.【答案】20【解析】【解答】解:哥哥最后挑的块数:(30 2)÷2=16(块),弟弟:30﹣16=14(块);哥哥还给弟弟6块,哥哥:16﹣6=10(块),弟弟:14 6=20(块);弟弟把抢走的一半还给哥哥,哥哥:10 10=20(块),弟弟:20﹣10=10(块);哥哥把抢走的一半还给弟弟,弟弟原来是:10 10=20(块).答:最初弟弟准备挑20块砖.故答案为:20.【分析】先看最后兄弟俩各挑几块,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这是一个和差问题,哥哥挑的块数:(30 2)÷2=16(块),弟弟:30﹣16=14(块);然后再还原,哥哥还给弟弟6块,哥哥:16﹣6=10(块),弟弟:14 6=20(块);弟弟把抢走的一半还给哥哥,哥哥:10 10=20(块),弟弟:20﹣10=10(块);哥哥把抢走的一半还给弟弟,弟弟原来是10 10=20(块).据此解答.8.【答案】40【解析】【解答】解:(18 2)×2=20×2=40(元);答:陈小明原来带了40元.故答案为:40.【分析】陈小明用自己所带钱的一半买一支钢笔,则剩下的一半即是一本笔记本2元加上最后剩下的18元,所以陈小明原来带的钱数为(18 2)×2=40元.9.【答案】540【解析】【解答】解:□里面的数值应是:600﹣60×5=600﹣300=300正确的结果是:600﹣300÷5=600﹣60=540答:实际的正确结果应该是 540.故答案为:540.【分析】600﹣□÷5先算减法,再算除法,就变成(600﹣□)÷5,先用60乘上5求出600﹣□的结果,再用用600减去求出的积,求出□的值,再按照先算除法,再算减法的计算方法求解.10.【答案】解:小明取时有:(3 1)×2=4×2=8(个)一共有:(8 1)×2=9×2=18(个)答:一共有18个梨.【解析】【分析】从后向前推,小明取走了笑笑取走后剩下的一半多一个,这时篮子里还剩3个梨,那就是说小明在取之前篮子里有8个梨.笑笑取走总数的一半多一个,那就是说8 1=9,就是笑笑取时一半的数量了,所以总共有9×2=18个梨,据此解答.11.【答案】解:26﹣8 5=18 5=23(人)答:这辆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23人.【解析】【分析】用最后的车上的人数减去又上车的人数,是下车之后的人数,再加先下车的人数,就是这辆车从起点开出时车上的人数.据此解答.12.【答案】解:(10×2 2)×2=(20 2)×2=22×2=44(个)答:这盒糖果原来有44个.【解析】【分析】从最后剩下的10个糖果入手,向前推,再第二次取之前盒中的糖果应是10×2=20个,第一次出全部的一半多2个,则全部的一半就是20 2=22个,据此解答.13.【答案】解:(92 36)×2=128×2=256(元)答:小芳原来带了256元.【解析】【分析】根据小红买一个福娃流线型书包用去所带钱的一半,买一个福娃文具盒又用去36元,这时还剩下92元,所以92 36=128元,128元是所带钱的一半,求原来带了多少钱,用128×2=256元即可.14.【答案】解:第一个人买完后鸡蛋有:(10 1)×2=11×2=22(个)篮子里原来有鸡蛋:(22 1)×2=23×2=46(个)答:王老太篮子里一共有46个鸡蛋.【解析】【分析】运用逆推的方法,用(10 1)可求得第一个人买完后剩下鸡蛋的一半,再乘2就是第一个人买完后剩下鸡蛋的个数,用它加上1就是篮子里鸡蛋的一半,再乘2就是篮子里原来一共有鸡蛋的个数;据此解答.15.【答案】解:(8﹣3)×2×2×2,=5×2×2×2,=40(千克),答:原来桶里有油40千克.【解析】【分析】由题意,倒了三次后连桶重8千克,已知桶重3千克,则油重(8﹣3)千克,每次倒掉油的一半,则第三次没倒前油重(8﹣3)×2,同理第二次没倒前油重(8﹣3)×2×2,第一次没倒前油重(8﹣3)×2×2×2;由此解答即可.16.【答案】解:400÷5=8080×2=160160÷8=20答:这个数是20。

小学数学 还原问题 课件+作业(带答案)

小学数学 还原问题 课件+作业(带答案)
(2)20;6。
4、小新和小东有一些糖,小新将自己一半的糖给了小东后,小新有 10颗糖,小东有15颗糖。 小新与小东原来一共有__________ 颗糖, 小新原来有__________ 颗糖,小东原来有 __________ 颗糖。
【答案】25; 20;5。 【解析】小新与小东原来的总数是10+15=25(颗),小新给了小东自己 的一半,小新原来有10×2=20(颗),小东原来有25-20=5(颗)。
小新
12
-6
6
不变 6
+4 10
小东
+6 14
20
÷2
10
不变 10
小芳
4 不变 4 +? 14 -4 10
答:最开始小新有12元,小东有14元,小芳有4元。
例题3
灰兔子、白兔子和黑兔子三只兔子分萝卜。灰兔子给了白兔子一些萝卜,使白兔子的
萝卜数变成原来的 3 倍;黑兔子给了灰兔子一些萝卜,使灰兔子的萝卜数增加1倍,
练习6
小新和小东都喜欢收集邮票,两人一共有14张邮票, 并且最初小新的邮票比小东的多。
每天邮票多的人要给邮票少的人邮票,使其邮票数量增加1 倍。60天后,小新比小东多 2
张邮票。小新和小东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 从1天后起,两人的邮票张数必须为偶数
60天后:小东:(14+2)÷2=8(张) 小新:14-8=6(张)
流程图法:
左边树上最后:25-11=14(只)
÷2
+8
12
6
14
答:最开始左边树上有12只鸟。
例题2
甲、乙、丙三人分18颗糖。甲先将自己的糖给了乙4 颗,接着乙将自己糖的一半给了
丙,最后丙又给了甲3 颗, 此时每人都有 6 颗糖。最初甲、乙、丙各有几颗糖?

一年级还原问题专项训练

一年级还原问题专项训练

一年级还原问题专项训练一、还原问题的基本概念1. 定义- 还原问题是指已知一个数经过某些运算之后的结果,要求出原来的数。

例如:一个数加上5,再乘以3,得到24,求这个数是多少。

二、专项训练题目及解析1. 题目1- 一个数加上3,再减去5,结果是8,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 我们可以从结果8开始,按照相反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因为这个数先加上3,又减去5得到8,那么我们先把8加上5,得到13,再减去3,就可以得到原来的数10。

即:8 + 5-3=10。

2. 题目2- 一个数乘以2,再除以4,结果是3,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 从结果3开始,按照相反的运算顺序计算。

这个数先乘以2,再除以4得到3,那么先把3乘以4得到12,再除以2,就得到原来的数6。

即:3×4÷2 = 6。

3. 题目3- 小明有一些糖果,他先给了小红3颗,又从妈妈那里得到5颗,现在有10颗糖果,小明原来有多少颗糖果?- 解析- 从现在的10颗糖果开始计算。

小明先得到5颗才是10颗,那么在得到5颗之前有10 - 5=5颗;这5颗是给了小红3颗之后剩下的,所以原来有5+3 = 8颗。

4. 题目4- 一个数先加上7,再乘以2,然后减去8,最后除以3,结果是6,这个数是多少?- 解析- 从结果6开始,按照相反的运算顺序逐步计算。

- 因为最后是除以3得到6,所以在除以3之前的数是6×3 = 18;- 减去8之后是18,那么减去8之前是18+8 = 26;- 乘以2之后是26,那么乘以2之前是26÷2 = 13;- 加上7之后是13,所以原来的数是13 - 7 = 6。

四年级还原问题应用题30道

四年级还原问题应用题30道

四年级还原问题应用题30道一、基础题型(1 10题)1. 一个数加上5,乘以5,减去5,除以5,结果还是5,这个数是多少?解析:我们从后往前逐步计算。

除以5结果是5,那么在除以5之前的数是公式;减去5是25,那么在减去5之前的数是公式;乘以5是30,那么在乘以5之前的数是公式;加上5是6,这个数就是公式。

2. 某数加上6,再乘以6,然后减去6,最后除以6,结果是100,求这个数。

解析:从后往前推,除以6后是100,那么除以6之前是公式;减去6是600,那么减去6之前是公式;乘以6是606,那么乘以6之前是公式;加上6是101,这个数就是公式。

3. 有一位老人说:“把我的年龄加上14后除以3,再减去26,最后乘20,恰巧是100岁。

”这位老人的年龄是多少岁?解析:从结果100岁开始倒推,乘20是100岁,那么乘20之前是公式岁;减去26是5岁,那么减去26之前是公式岁;除以3是31岁,那么除以3之前是公式岁;加上14是93岁,这个老人的年龄就是公式岁。

4. 一个数先减去12,再除以5,然后加上10,最后乘以4,结果是100。

这个数是多少?解析:从结果100开始倒推,乘以4是100,那么乘以4之前是公式;加上10是25,那么加上10之前是公式;除以5是15,那么除以5之前是公式;减去12是75,这个数就是公式。

5. 某数加上3,乘以3,减去3,除以3,结果等于3。

这个数是多少?解析:从后往前推,除以3结果是3,那么除以3之前是公式;减去3是9,那么减去3之前是公式;乘以3是12,那么乘以3之前是公式;加上3是4,这个数就是公式。

6. 小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作9,十位上的8看作3,结果和是123。

正确的和是多少?解析:把个位上的5看作9,相当于把一个加数看多了公式;把十位上的8看作3,相当于把这个加数看少了公式。

也就是错误的计算比正确的计算少了公式。

所以正确的和是公式。

7. 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

小学奥数专题还原问题

小学奥数专题还原问题
从所述问题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和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 关系,一步步倒着推理,直到解决问题,这种解题思路叫还原思路。
解这类问题,从最后结果往回算,原来的加用减,原来的减用加,原 来的乘用除,原来的除用乘,运用还原思路解题的方法就是还原法, 或逆推法,这类应用题就是通常所说的还原问题。
例1:一个数
数:
加上4,乘以3, +4
减去6,再除
×3
以2最后得12, -6
求这个数是多 少?
÷2
10-4=6
4
30÷3=10
12
6
24+6=30 12×2=24
练习1:一个 数加上3,然 后乘以2,再 减去4,最后 得10,求这个 数是多少?
数:
+3 ×2
-4
7-3=4 3 14÷2=7
4
10+4=14
10
练2:秀秀做一道减法题,把被减数十 位上的6错写成9,减数个位上的9错写 成6,最后所得的差是326。求这道题 的正确答案是多少?
练3:一个数减去2487,欧欧 在计算时错把被减数百位和十 位上的数交换了,结果得8439, 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正 (2 ) (9 )
错 ( 9) (2)
多700
练1:仓库里有一批粮食,第一天运出 全部粮食的一半还少10吨,第二天运 出余下粮食的一半还少30吨,这时仓 库里还剩下120吨粮食没有运。求仓库 里原来有粮食多少吨?
练2:仓库里有一批粮食,第一天运出 全部粮食的一半多18吨,第二天运出 余下的一半少5吨,这是仓库里还剩下 30吨粮食没有运。求仓库里原来有粮 食多少吨?
第一棵树
48÷3=16 16

小学数学还原练习题

小学数学还原练习题

小学数学还原练习题题目一:一年级的小明最近在学习数学的加法和减法,老师给他出了一些还原练习题。

请根据题目中的计算过程,找出题目中被隐藏的数字,帮助小明完成练习。

1. ① + 2 = 52. 4 - ② = 13. 3 + 5 = ③ + 64. 7 - 3 = ④ - 15. ⑤ + 9 = 12 - 6解答:1. ① + 2 = 5题目中要求找出使等式成立的被隐藏的数字。

由题目可知,① + 2 的结果是5,因此可以得出①的值为 3。

2. 4 - ② = 1同样地,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得出②的值为 3。

3. 3 + 5 = ③ + 6通过计算可得 3 + 5 的结果为 8,所以可以推断出③的值为 2。

4. 7 - 3 = ④ - 1题目中要求求出被隐藏的数字。

计算 7 - 3 的结果为 4,可推断出④的值为 5。

5. ⑤ + 9 = 12 - 6根据题目的计算过程可得 12 - 6 的结果是 6,所以⑤的值为 -3。

答案总结如下:①的值为 3;②的值为 3;③的值为 2;④的值为 5;⑤的值为 -3。

题目二:小学三年级的小红正在学习数学的乘法和除法,她遇到了一些还原练习题,请根据题目中的计算过程,找出题目中被隐藏的数字,帮助小红完成练习。

1. 5 ×① = 352. 18 ÷② = 93. ③ × 8 = 564. ④ ÷ 4 = 65. 10 ×⑤ = 50解答:1. 5 ×① = 35根据题目中的计算过程可得 5 ×①的结果为 35,根据乘法的性质可推断出①的值为 7。

2. 18 ÷② = 9同样地,根据题目中的计算过程可得 18 ÷②的结果为 9,根据除法的性质可推断出②的值为 2。

3. ③ × 8 = 56由题目计算可得③ × 8 的结果为 56,因此可以推断出③的值为 7。

4. ④ ÷ 4 = 6题目中要求求出被隐藏的数字。

小学数学奥数习题-还原问题 通用版(含答案)

小学数学奥数习题-还原问题 通用版(含答案)

还原问题阅读与思考例1已知某个数经过加、减、乘、除运算后所得的结果,要求原数,这类问题叫做还原问题,还原问题又叫逆运算问题。

解决这类问题通常运用倒推法。

遇到比较复杂的还原问题,还可借助画图和列表来解决。

例2典型例题例3一个数加上25,再减去38后是20。

这个数是多少分析我们从问题入手,按照下图的思路来寻求解决办法。

要求的这个数最后是20,如果不减去38,就是20+38=58;如果不加上25,就是58-25=33。

算完后注意这样检验:33+25-38=20。

训练快餐1一个数加上48,再减去29后是50。

这个数是多少?一个数减去19,再加上36后是60。

这个数是多少?例2一个数乘4,再除以3后是8。

这个数是多少分析我们从问题入手,按照下图的思路来寻求解决办法。

要求的这个数最后是8,如果不除以3,就是8×3=24;如果不乘4,就是24÷4=6。

算完后注意这样检验:6×4÷3=8。

训练快餐2一个数乘6,再除以4后是9。

这个数是多少?一个数除以2,再乘4后是20。

这个数是多少?例3小刚的姥姥今年年龄减去7岁后,缩小9倍,再加1岁后才10岁。

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手,按照下图的思路来寻求解决办法。

从最后一个条件恰好是100岁向前推算,加上1岁之后是10岁,没有加1岁之前应是10-1=9岁;没有缩小9倍之前应是9×9=81岁;减去7之后是81岁,没有减去岁7前应是81+7=88岁。

训练快餐3(1)一个数的3倍加上6,再减去9,结果得21。

这个数是多少(2)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这个数是几?例4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目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9,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得到的和是43。

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分析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5看成了9,就多加了4;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8看成了3,就少加了50。

把错误的和43加上50,再减去4,就是正确的和了。

还原问题例题及练习

还原问题例题及练习

还原问题例题及练习还原问题有些问题需要从所叙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步倒着推算,这种解题方法叫做还原法。

例1.一个数加上15,再乘8得432,求这个数。

(顺序反过来,方法也反过来)例2.一个数加上3,乘3,再减去3,最后除以3,结果还是3。

这个数是几?例3.小刚的奶奶今年年龄减去7后,除以9,再加上2之后,扩大10倍,恰好是100岁。

小刚的奶奶今年多少岁?例4.一段布,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又剪去余下的一半,还剩8米。

这段布原来长多少米?例5.有一箱苹果,取出全部的一半多1个,箱里还剩下10个。

箱里原有多少个苹果?例6.有一箱苹果,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1个,第二次取出余下的一半多1个,箱里还剩下10个。

箱里原有多少个苹果?(分两次画图,先画第二次,再画第一次)例7.小红、小青、小宁都喜爱画片,如果小红给小青11张画片,小青给小宁20张画片,小宁给小红5张画片,那么他们三人的画片张数同样多。

已知他们共有画片150张,他们三人原来各有画片多少张?例8.甲、乙、丙三人各有一些连环画,甲给乙3本,乙给丙5本后,三人的本数同样多。

乙原来比丙多多少本?例9.20×□÷8+16=26,□里可以填几?例10.甲乙两桶油各有若干千克,如果从甲桶中倒出和乙桶同样多的油放入乙桶,再从乙桶倒出和甲桶同样多的油放入甲桶,这时两桶油恰好都是36千克。

问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例11.两只猴子拿26个桃,甲猴眼急手快,抢先得到,乙看甲猴拿得太多,就抢去一半;甲猴不服,又从乙猴那儿抢走一半;乙猴不服,甲猴就还给乙猴5个,这时乙猴比甲猴多5个。

问甲猴最初准备拿几个?例1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目时,把个位上的5看成了9,把十位上的8看成了3,结果得到的和是123。

问:正确的结果应是多少?姓名得分1.一个减24加上15,再乘8得432,求这个数。

2.一个数加上5,乘5,再减去5,最后除以5,结果还是5,这个数是几?3.某数先加上3,再乘以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4.一个数减16加上24,再除以7得36,求这个数.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5.少先队员采集树种子,采得的个数是一个有趣的数.把这个数除以5,再减去25,还剩25,你算一算,共采集了多少个树种子?6.小智问小康:“你今年几岁?”小康回答说:“用我的年龄数减去8,乘以7,加上6,除以5,正好等于4. 请你算一算,我今年几岁?”姓名得分1.某水果店卖西瓜,第一次卖掉总数的一半,第二次卖掉剩下的一半,这时还剩10只西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数的四分之一减去5,结果等于5,则这个数等于_____。

2.某数先加上3,再乘以3,然后除以2,最后减去2,结果是10,问:原数是多少?
3.有一个数,如果用它加上6,然后乘以6,再减去6,最后除以6,所得的商还是
6,那么这个数是。

4.一个数减16加上24,再除以7得36,求这个数.你知道这个数是几吗?
5.少先队员采集树种子,采得的个数是一个有趣的数.把这个数除以5,再减去25,
还剩25,你算一算,共采集了多少个树种子?
6.学学做了这样一道题:某数加上10,乘以10,减去10,除以10,其结果等于10,
求这个数.小朋友,你知道答案吗?
7.学学做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数加上3,减去5,乘以4,除以6得16,求这个数.小
朋友,你知道答案吗?
8.一次数学竞赛颁奖会上,小刚问老师:“我得了多少分?”老师说:“你的得分
减去6后,缩小2倍,再加上10后,扩大2倍,恰好是100分”.小刚这次竞赛得了多少分?
9.牛老师带着37名同学到野外春游.休息时,小强问:“牛老师您今年多少岁啦?”
牛老师有趣地回答:“我的年龄乘以2,减去16后,再除以2,加上8,结果恰好是我们今天参加活动的总人数.”小朋友们,你知道牛老师今年多少岁吗?
10.小智问小康:“你今年几岁?”小康回答说:“用我的年龄数减去8,乘以7,加
上6,除以5,正好等于4. 请你算一算,我今年几岁?”
11.在小新爷爷今年的年龄数减去15后,除以4,再减去6之后,乘以10,恰好是100,
问:小新爷爷今年多少岁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