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联考逻辑部分 MPA逻辑学 绝密资料

合集下载

mpa逻辑推理口诀

mpa逻辑推理口诀

mpa逻辑推理口诀
以下是MPA逻辑推理的一些常见口诀:
1.“兽人永不为奴,除非管吃管住。

”表示的是一种假设关系,也称作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有三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2.掌握6个口诀:①充分条件前推后②必要条件后推前
③充要条件两头推④除非否则去“除”“否”,箭头直接向右划⑤加“非”去“否”,箭头右划⑥“除”字去掉,箭头反划。

3.做题时若把真假遇,首看是否有矛盾。

三人对话一真假,真假必在矛盾里。

绕开矛盾把理推,真假关系自然分。

四人对话两真假,矛盾里面有一真。

剩余两句无矛盾,假设代入真假分。

4.联言判断最容易,全真才真莫忘记。

选言判断难掌握,有一为真真就是。

每个部分都为假,相容选言假才是。

否定一肢才推理,肯定一肢无意义。

充分条件若为假,前真后假是唯一。

肯前肯后是规则,否后否前要注意。

5.命题前面有并非,推理时候要注意。

并非后面全否定,并非前面原样子。

并且或者相互换,所有有些也要替。

还有可能与必然,二者交换莫忘记。

是与非来也要转,两个命题才等值。

6.论证逻辑并不难,结构模型要了然。

无论加强与削弱,论据论点是关键。

因果论证重头戏,因果倒置常呈现。

有无
他因频也高,有因无果削弱显。

无因无果是加强,无因有果驳论点。

这些口诀并不能覆盖所有的逻辑推理情况,对于具体的逻辑推理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并结合相关的逻辑推理规则和技巧进行解答。

MPA Logic_14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MPA联考逻辑部分,MPA逻辑学,绝密资料

MPA Logic_14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MPA联考逻辑部分,MPA逻辑学,绝密资料

13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PA逻辑学 考前辅导 逻辑学
2010-9-29
一、排中律的基本内容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 排中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 互相矛盾的思想必有一个是真的。 互相矛盾的思想必有一个是真的。 排中律的公式是: 或者非A”。 排中律的公式是:“A或者非 。这个公式也可 或者非 以用符号表示,即为: 以用符号表示,即为: “A∨A” ∨
3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PA逻辑学 考前辅导 逻辑学
2010-9-29
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反映在人类思维中,就表现 客观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反映在人类思维中, 为思维的确定性,即一个思想反映了什么, 为思维的确定性,即一个思想反映了什么,就是反 映了什么。 映了什么。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恰恰是从不同的角 度表现了思维的确定性。因此,归根到底可以说, 度表现了思维的确定性。因此,归根到底可以说, 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客观基 础。
5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PA逻辑学 考前辅导 逻辑学
2010-9-29
二、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和违反它的逻辑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误
概念必须同一,违反这一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 概念必须同一, 偷换概念” 混淆概念” “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 判断必须同一, 判断必须同一,违反这一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 偷换论题” 转移论题” “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
16
中山大学吴柏林教授 MPA逻辑学 考前辅导 逻辑学
2010-9-29
三、排中律的作用
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持思维的明确性。 排中律的作用在于保持思维的明确性。遵守排中律 是人们认识现实、发现真理的一个必要条件, 是人们认识现实、发现真理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 任何正确的认识都同思想上的摇摆不定、 任何正确的认识都同思想上的摇摆不定、含糊其词 是相互排斥的。 是相互排斥的。当问题被归结为两个互相矛盾的思 想时,排中律就要求人们在二者之中承认必有一真。 想时,排中律就要求人们在二者之中承认必有一真。 如果含含混混,吞吞吐吐,既不承认这个, 如果含含混混,吞吞吐吐,既不承认这个,又不承 认那个,那就会造成思想上含混不清, 认那个,那就会造成思想上含混不清,从而也就不 能得到确定的认识。 能得到确定的认识。

整理MPA联考逻辑真题推理解析MPA考试

整理MPA联考逻辑真题推理解析MPA考试

2021年考研专题※关注对答案※考研题库估分ﻭ分析推理题是近几年来,管理类联考的重点题型,每年题型固定在5-6题。

总体上看,分析推理题并不难,主要考查考生对题干条件的理解与综合运用。

31-32。

题基于以下题干ﻭ某次讨论会共有18名参会者。

已知:ﻭ(1)至少有5名青年老师是女性;ﻭ(2)至少有6名已过中年;ﻭ(3)至少有7名是教师;ﻭ31.根据上述信息,参会人员可以得出以下哪项ﻭ(A)有些青年教师不是女性。

(B)有些不是教师ﻭ(C)青年教师至少有11名.(D)至多有11名(E)至少有13名.解析:参考答案是E。

这是性质推理的题,由(2)和(3)可知中年至少6个、青年至少7个,可得至少有13个,所以E成立。

ﻭ32。

如果上述三句话两真一假,那么参会人员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青年教师至少有5名.ﻭ(B)男教师至多有10名。

(C)都是教师。

ﻭ(D)至少有7名.ﻭ(E)青年教师都是女性。

ﻭ解析:参考答案是A。

因为题干的三句话是两真一假,显然(1)不能假,因为它假就会导致(3)假,不合符题干的设定,所以(1)只能真,由(1)真就可以得到A.ﻭ38-39题基于以下题干ﻭ天南大学准备选派两名研究生,三名本科生到山村小学支教。

经过个人和评议,最终人选将在研究人生赵婷、唐玲、殷倩等3人和本科生周艳、李环、文琴、徐昂、朱敏等5人中产生。

按规定,同一学院或者同一社团至少选派一人。

已知:ﻭ(1)唐玲和朱敏均来自数学学院;ﻭ(2)周艳和徐昂均来自文学院;(3)李坏和朱敏均来自辩论协会。

38.根据上述条件,以下必定入选的是:(A)唐玲(B)赵婷(C)周艳(D)殷倩(E)文琴ﻭ解析:参考答案是E。

本题为混合关系推理题,题干说两个来自研究生三个来自本科生,由条件(2)周和徐两本科生中只能选一个,由条件(3)李和朱两本科生也只能选一个,即从这两个条件可知四个本科生中有两个本科生必淘汰,所以剩下的本科生文琴必须入选,否则不能有三个本科生入选,由此可知E正确.ﻭ39.如果唐玲入选,那么以下必定入选的是:(A)李环(B)徐昂(C)周艳(D)赵婷ﻭ(E)殷倩解析:参考答案是A。

MPA逻辑基本知识点

MPA逻辑基本知识点
• 为保证以上论证成立,以下哪项必须为真? • A.所有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人都是高校教师。 • B.所有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都很高。 • C.有些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很高。 • D.有些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高校教师没有获得
博士学位。
• E.有些获得博士学位的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一般。
三、命题变形推理
命题变形推理就是通过改变性质命题的联项(肯定与 否定的转换),或者改变性质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 或者既改变的联项又改变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从而得出结 论的推理。换质法、换位法、换质位法 一、换质法 规则:第一,只改变前提命题的质
第二,结论中的谓项是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 1) SAP SEP
A.8名职员都是广东人。 B.8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E.无法确定该部广东人的人数。
• 例3
• 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涉嫌被传讯。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
•另一种分类 模态命题(带有“必然”、“可能”等) 非模态命题
三、推理以及推理的分类
1.推理的概念及其组成。 推理: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推出一个新命题的思维形式。
例,有的大学生是男性, 所以,有的男性是大学生。 结构 前提P 推理标志词 结论Q 2.推理的分类。 根据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涵关系区分为:
第二章 三段论(5%)
• 考点1:三段论的逻辑形式,注意格和式需要大小前提和 结论的正确排位。
• 考点2:2个或2个以上的前提推出结论,特别要注意词项 的周延性。

MBA MPA MPACC 联考逻辑

MBA MPA MPACC 联考逻辑

第三篇:可能性推理。
论据M——论证方式——论点N。
论据:事实论据(摆事实),理论论据(讲道理)。
论点是论证者所主张并且要在论证过程中加以证明的观点。
论据是论证者用来支持或反驳某个论点的理由。
论证方式亦为推理方式,可用——表示。
1已知M,要推出N,结论型题目。
2已知N,寻找必要前提M,为前提型题目。M只表示必要条件之一,须与题干其他条件共同作用推出。
解题步骤:1分清题干的论证方式,即其论点和论据各是什么。2分别查看各选项是否能削弱,并分析是通过何种方式削弱。3比较各削弱方式的削弱程度,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
这个在谈话中用来驳斥对方观点也很有效。
削弱论点:如果有两个观点,则要清楚题目要求削弱哪个观点。
削弱论据:1驳斥样本选择的科学性。样本数量不足,样本不正确,不具有代表性或代表性不够。2直接削弱论据。直接说它是不正确的。
3加强论证,加强三者中任意一个,加强型题目。
4削弱论证,削弱三者中任意一个,削弱型题目。
5若M与N有矛盾无法过渡,需寻求中间项P,使得M——P——N,则为解释型题目。
6要求对M——N论证关系作出评论,则主要评论论证方式——,为评价型题目。
解题时抽出主干,理清M——N的关系。
论证要求前提必须真,而推理不用。
6数据不可比。
削弱型解题方法。
重点题型。包含“削弱、质疑、反驳”“最能削弱、最不能削弱”等字眼。
削弱论据的较少,大部分是削弱结论和论证。削弱论据从驳斥样本选择的科学性和直接削弱论据两个方面来考虑。前者适用于题干论据形式的问卷、调查等题目。
削弱论证方式是最常见的。1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联系或有差异。2因果倒置。3另有他因。4反对方法。当题干涉及不完全归纳推理时,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联系表现为以偏概全。反对方法则针对题干给出应对方法的题目。

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2)

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2)

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2)
2014年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2),更多关于2014年MPA联考报考指南信息,尽在2014年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汇总
 二、重点、难点分析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构成命题和推理的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我们准确理解命题和推理的基础。

在思维的过程中,只有准确地使用概念,才能恰当地做出判断,也才能做出合乎逻辑的推理。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了解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以及二者之间具有
的反变关系。

 第二,重点掌握概念类型中的集合与非集合概念的区别。

根据历年的考试情况,这是一个考点,重在考察考生对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准确区分上。

MPA联考逻辑部分MPA逻辑学绝密

MPA联考逻辑部分MPA逻辑学绝密

内容页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 点击添加
文本
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 点击添加
文本
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点击添加说明文本
5/1/2020
第三,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相容选言判断的互换。 即“如果p,那么q”与“非p或者q”的互换。形式是: (pq) ( pq)。
5/1/2020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02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03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04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20
过渡页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 题
内容页
例如,“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不是自学成才的” 等值于“有些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
5/1/2020
(3)“并非有些S是P”等值于“所有S不是P”,即“并 非SIP”,其等值判断是“SEP”。
例如,“并非有的语言是有阶级性的”等值于“ 所有的语言都不是有阶级性的”。
(4)“并非有些S不是P”等值于“所有S是P”,即“并 非SOP”,其等值判断是“SAP”。
5/1/2020
(3)“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并且q) 或者(非p并且非q)”,即
(p q) (pq)( p q)
否定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说该选言判断的 选言支或者都被肯定,或者都被否定,结果得到一 个选言判断,这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一个 是原不相容选言支的合取,另一个是原不相容选言 支否定的合取,例如,“并 非(要么你去,要么我 去)”等值于“(你去并且我去)或者(你不去并且 我不去)”。

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9)

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9)

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9)
2014年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9),更多关于2014年MPA联考报考指南信息,尽在2014年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汇总
 一、重点、难点分析
(一)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范围没有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具有必然性;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是或然性推理。

为了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要尽可能多地考察一类事物所包含的对象。

这一部分逻辑试题大多会以考察“以偏概全”或“反例法”的类型出现。

(二)类比推理
 考生需要掌握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类比推理用以比较的必须包含事物的本质属性,否则就可能出现“机械类比”的逻辑错误;二是类比推理中用于比较。

MBAMPA管理类联考逻辑公式及复习重点

MBAMPA管理类联考逻辑公式及复习重点

逻辑公式一、性质命题:所有的、都是、都不是,有的、是、不是,这个、是、不是所有都是所有都不是有的是有的不是二、模态命题:不可能=必然不(一定不),不必然=可能不,不可能不=必然(一定),不必然不=可能,必然(不可能不)必然不(不可能)可能(不一定不)可能不(不必然)三、三段论:周延性:A周延(有A、否定A);A不周延(有的A、肯定A)结构标准:1、每个词出现且只出现2次2、前提中不能用2次“有些”,至少1次“所有”3、前提中不能出现2次否定词,至少1次肯定词4、否定词在前提和结论中同时出现5、前提中是“有些”,结论也是“有些”,不能是“所有”。

四、联言选言命题1、联言命题:全真才真,一假全假A且B,既A又B,又A又B,一边A一边B,A和B,不仅A而且B,不但A而且B,虽然A但是B,2、相容选言:一真全真,全假才假或者A或者B,可能A可能B,也许A也许B,A和B至少一个3、不相容选言:只有一真才为真,全真全假都是假要么A要么B,或者A或者B二者不可兼得(二者必居其一),A和B有且只有一个4、关系:非(A且B)=非A或者非B=如果A则非B=A、B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非(A或者B)=非A且非B非(要么A要么B)=A且B(非A且非B)★★★五、假言命题1充分:A→B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若A则B,当A时就B,要想A必须B,A一定B,真假性: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未必肯前,否前未必否后2必要:A←B只有A才B,除非A否则不B,除非A否则B,A是B的基础(标准、前提、必不可少的)3充要A当且仅当B,同真同假4假言联言选言关系:(做题搞不清关系时建议全转换成充分关系再做)充分= 必要= 相容选言= 联言A→B=非A←非B=非A或B=非(A且非B)A→B=乛A←乛B=乛A∪B=乛(A∩乛B)联言= 相容选言= 充分=必要非(A且B)=非A或非B=A→非B=B→非A乛(A∩B)=乛A∪乛B=A→乛B= B→乛A5二难推理(A→B)(乛A→B)= (A∪乛A)→B(A→B)(A→C)=(乛B∪乛C)→乛A(A→B)(C→D)=(A∪C)→(B∪D)=(C∪乛B)→(D∪乛A)=(乛B∪乛D)→(乛A∪乛C)★★★六、排列组合画欧拉图、列表、直推等信息量最小、信息量最大、确定信息优先★★七、削弱由强至弱:因果倒置(方法不可行)、因果无关(样本偏差)、有因无果、另有他因、无因有果、方法不可行★★八、假设由强至弱:方法可行、排除他因、搭桥假设、充分条件假设九、论证有效性分析作文常见逻辑错误混淆概念不当类比(类推)以偏概全(归纳)因果倒置(方法不可行)、因果无关(样本偏差)、有因无果、另有他因、无因有果、方法不可行转移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其他谬误。

mpa 逻辑基本知识

mpa 逻辑基本知识

逻辑基本知识一.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一)性质命题的类型直言命题也叫性质判断或性质命题。

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可分为六种基本类型:1、全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是P"。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是导体。

2、全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所有S都不是P"。

例如:所有马克思主义者都不是唯心主义者。

3、特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有S是P"例如:有的金属是液态。

4、特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有S不是P"例如:有的战争不是正义战争。

5、单称肯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是P"。

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6、单称否定判断。

其逻辑形式是"某个S不是P"。

例如:小王不是警察由于单称判断对反映某一单独对象的概念的全部外延作了断定,从逻辑性质上说,单称判断可以看作是全称判断。

这样,性质命题就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基本形式:1、全称肯定判断,简称为"A"判断,可写为"SAP"2、全称否定判断,简称为"E"判断,可写为"SEP"3、特称肯定判断,简称为"I"判断,可写为"SIP"4、特称否定判断,简称为"O"判断,可写为"SOP" (二)对当关系对当关系就是指具有相同素材的性质命题间的真假关系。

性质命题的对当关系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矛盾关系。

这是A和O、E和I之间存在的不能同真、不能同假的关系。

例如:A:所有事物都是运动的(真)O:有些事物不是运动的(假)例如:E:所有物体都不是固体(假)I:有些物体是固体(真)(2)差等关系。

这是A和I、E和O之间的关系。

如果全称判断真,则特称判断真;如果特称判断假,则全称判断假;如果全称判断假,则特称判断真假不定;如果特称判断真,则全称判断真假不定。

mpa联考逻辑推理技巧

mpa联考逻辑推理技巧

mpa联考逻辑推理技巧想知道mpa联考逻辑推理技巧?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关于mpa方面的资料,欢迎查阅:mpa联考逻辑推理技巧两种最重要的推理形式(充分推理和必要推理)假言命题是反映某一状况是另一事物状况存在的条件的推断,或者说,假言命题是有条件地陈述某种事物状况存在的推断。

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下湿。

人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干扩大自己的知识。

假言命题由两个肢推断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肢推断叫做前件;表示依赖条件而成立的推断叫假言命题的后件。

关于假言命题来说,条件是最重要的。

依据假言命题条件性质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MPA备考逻辑复习的建议首先要仔细阅读联考大纲,明确努力方向大纲是本,各科都应当明确紧扣大纲这个关键点。

以大纲解析为主,进行全面的复习。

逻辑题目积存也不是很多,大同小异,所以,对历届考题的归类分析和精选的模拟题都具有很好的参照价值。

关于逻辑的学习一定要以基本知识点为主,习题学习为复习重点的前提下,着重学习技巧和解题方法的总结。

要考上〔MBA〕,在逻辑部分考生应该拿多少分呢?我们的目标是拿35分,一般来说,要考上交大、复旦等名校,考生对自己的要求应该是在逻辑部分绝不能低于45分,获得提前面试C线除外,不然的话,除非其他各科特别好,才干确保自己的总分。

不钻牛角尖,这是送给大家的一句忠告当逻辑解题训练变成钻牛角尖,变成对逻辑理论或是逻辑题目内容所涉及的领域知识的深入探讨时,对MBA逻辑部分的考试不但毫无益处,而且有可能导致非常坏的后果。

因此考生要按照题目本身所设定的思路去思索,而不要去怀疑题目内容本身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千万不要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钻牛角尖。

不钻牛角尖,不是就一般考试而言,而是针对逻辑考试的特别性而言的。

由于MBA逻辑试题是为了测试考生的思维和推断能力,取材极其广泛,具有极深的人为构造性,所以它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甚至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地方。

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6)

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6)

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6)
2014年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6),更多关于2014年MPA联考报考指南信息,尽在2014年MPA联考《逻辑》知识精讲汇总
 一、重点、难点分析
(一)负直言命题的等值推理
 要求考生在理解对当关系的基础之上掌握其等值命题公式,由于负命题与原命题为矛盾关系,所以逻辑方阵中的矛盾命题即为等值关系。

(二)负复合命题的等值推理
 负联言命题的等值命题是MPA联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要求考生准确理解其等值公式“并非P且Q=非P或非Q”,“非P或非Q”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即“非P且Q、P且非Q、非P且非Q”。

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三种情况的存在
才能准确地解答逻辑试题。

在职MPA联考逻辑精练(五)——管理类联考 逻辑资料文档

在职MPA联考逻辑精练(五)——管理类联考 逻辑资料文档

1.K 国的公司能够在 V 国销售半导体,并且,售价比 V 国公司的生产成本低。

为了帮助 V 国的那些公司, V 国的立法机构制定了一项计划,规定 K 国公司生产的半导体在 V 国的最低售价必须比 V 国公司的平均生产成本高百分之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严重地影响该项计划的成功?A.预计明年 K 国的通货膨胀率超过百分之十。

B.现在 K 国的半导体不仅仅销往 V 国。

C.一些销售半导体的 V 国公司宣布,它们打算降低半导体的售价。

D. K 国政府也制定半导体在本国的最低售价。

E.越来越多的非 K 国的公司去 V 国销售半导体,并且售价比 K 国的产品低。

2.一段时间以来,国产洗发液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逐渐减小。

研究发现,国外公司的产品广告比国内的广告更吸引人。

因此,国产洗发液生产商需要加大广告投入,以增加市场占有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严重地弱化上述的论证?A.一些国外洗发液的广告是由国内广告公司制作并由国内媒体传播的。

B.广告只能引起人们对某种商品的注意,质量才能使人们产生对商品的喜爱。

C.国产洗发液生产商的广告费现在只有国外厂商的一半。

D.尽管国外洗发液销售额增加,国产洗发液销售额同样在增加。

E.准备购买新的洗发液的人喜欢从广告中发现合意的品牌。

3.越来越多的有说服力的统计数据表明,具有某种性格特征的人易患高血压,而另一种性格特征的人易患心脏病,如此等等。

因此,随着对性格特征的进一步分类研究,通过主动修正行为和调整性格特征以达到防治疾病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以下哪项,最能反驳上述观点?A.一个人可能会患有与各种不同性格特征均有关系的多种疾病。

B.某种性格与其相关的疾病可能由相同的生理因素导致。

C.某一种性格特征与某一种疾病的可能只是数据上的巧合,并不具有一般性意义。

D.人们往往是在病情已难以扭转的情况下,才愿意修正自己的行为,但已为时太晚。

E.用心理手段医治与性格特征相关的疾病的研究,导致心理疗法遭到淘汰。

MPA考试逻辑怎么学

MPA考试逻辑怎么学

MPA考试逻辑怎么学想知道MPA考试逻辑怎么学?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关于mpa方面的资料,欢迎查阅:MPA考试逻辑怎么学综合能力考试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以及相应的推断、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不考查逻辑学的专业知识。

试题题材涉及自然、社会和人文等各个领域,但不考查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

试题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概念1.概念的种类2.概念之间的关系3.定义4.划分(二)推断1.推断的种类2.推断之间的关系(三)推理1.演绎推理2.归纳推理3.类比推理4.综合推理(四)论证1.论证方式分析2.论证评价(1)强化(2)削弱(3)解释(4)其他3.谬误识别(1)混淆概念(2)转移论题(3)自相矛盾(4)模棱两可(5)不当类比(6)以偏概全(7)其他谬误难遇不难,主要要看你怎么复习以及花了多少时间复习。

古人说的好,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MPA〔管理〕类联考之逻辑复习方法首先,由于逻辑的题型较固定,考点较明确,即上述说的那些题型,所以复习思路很简单明确:各个击破。

意即,按题型的分类来复习,把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练到熟练。

所以我建议刚开始学习逻辑要买按题型分类的书来看,这样效果比较好。

其次是应试策略。

毕竟所有的复习服务于应试考试,学会有效率地去做文字繁多的逻辑题也是相当重要的。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在做题时候养成习惯,先看题目问的问题,以确定所考题型,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去看题干。

因为相同的题干可能出不同的题型,当你看完题干再看问题后,很可能要再重新看一遍题干;另外,有些题目的题干相当长,可能你还没看完题干就已经放弃这道题了,但是先看问题再看题干,你的目的性更强,会有选择地去筛选信息。

所以为了提升效率,建议先看问题,确定题型,这样有助于更快地回忆解题思路。

最后,再次强调基础问题。

不要着急着去做各种题型综合起来的卷子,最好等你把多数题型搞定再去碰这类卷,这样检验的效果会更好。

逻辑扎实的基础在于你对每种题型的学习程度与总结,这一点要予以重视。

MPA联考逻辑-1

MPA联考逻辑-1

MPA联考逻辑-1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7,分数:100.00)1.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

当老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

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

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你推出是谁做了好事?(分数:2.50)A..甲。

√B..乙。

C..丙。

D..丁。

E.不能推出。

乙的话和丁的话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句是真的,所以,真话在乙和丁之中。

所以,甲的话和丙的话都是假的。

根据甲的话为假,可以推出:这件好事是甲做的。

2.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

”乙说:“丁考试没及格。

”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断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分数:2.50)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

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

D.说假话的是丁,乙考试没及格。

E.说假话的是甲,丙考试没及格。

甲的话和丙的话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句是假的,所以,假话在甲和丙之中。

所以,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真的。

根据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真的,可以推出甲的话是假的,丙的话是真的。

3.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

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

”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

”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话真,那么以下哪项为真?(分数:2.50)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E.第二个杯子中有苹果。

第一个杯子的话和第四个杯子的话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句是真的。

所以,真话一定为第一个杯子的话或者为第四个杯子的话。

所以,第二个杯子的话和第三个杯子的话都是假的。

根据第三个杯子的话为假,可以推出结论,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7/2020
三、复合判断的负判断
(1)并非(p并且q) (2)并非(p或者q) (3)并非(要么p要么q) (4)并非(如果p那么q) (5)并非(只有p才q) (6)并非(p当且仅当q) (7)并非(并非p)
2/27/2020
(l)“并非(p并且q)”等值于“非p或者非q”,即 (pq) ( p q)
2/27/2020
(5)“并非(只有p,才q)”等值于“非p并且q”, 即 (pq) ( pq)
否定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说前件不存在 而后件存在,结果得到一个联言判断,这个联言判 断的联言支,一个是原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前件的否 定,另一个是原后件。例如,“并非只有你邀请, 我才去”等值于“你不邀请,我也去”。
2/27/2020
(6)“并非(p当且仅当q)”等值于“(p并且非q)或 者(非p并且q)”即
(pq) (pq)( pq) 否定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就是说这个判断的
充分条件不成立或者其必要条件不成立,结果得到一 个选言判断,这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一个是 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等值的判断,另一个是 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负判断等值的判断。例如,“ 并非(此人发高烧当且仅当此人得了肺炎)”等值于“ (此人发高烧但此人未得肺炎)或者(此人未发高烧 而此人得了肺炎)”。
2/27/2020
(3)“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p并且q) 或者(非p并且非q)”,即
(p q) (pq)( p q)
否定一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说该选言判断的 选言支或者都被肯定,或者都被否定,结果得到一 个选言判断,这个相容的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一个 是原不相容选言支的合取,另一个是原不相容选言 支否定的合取,例如,“并 非(要么你去,要么我 去)”等值于“(你去并且我去)或者(你不去并且 我不去)”。
例如,“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能被2整除”可 以相互转换为“只有一个数能被2整除,能被4整除” 。
2/27/2020
第二,不调换前后件,但要在前后件前面加上否定 ,再改变逻辑联结项。即“只有p,才q”与“如果 p ,那么 q”可以相互转换。形式是:(pq) ( p q)。
例如,“并非所有的科学家都不是自学成才的” 等值于“有些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
2/27/2020
(3)“并非有些S是P”等值于“所有S不是P”,即“并 非SIP”,其等值判性的”等值于“ 所有的语言都不是有阶级性的”。
(4)“并非有些S不是P”等值于“所有S是P”,即“并 非SOP”,其等值判断是“SAP”。
2/27/2020
上述负判断都有与其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现分述 如下:
(1)“并非所有S是P”等值于“有些S不是P”, 即“并非SAP”,其等值判断是“SOP”。
例如,“并非所有的水生动物都是鱼”等值于“ 有些水生动物不是鱼”。
(2)“并非所有S不是P”等值于“有些S是P”, 即“并非SEP”,其等值判断是“SIP”。
2/27/2020
负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并非p
其中,p是支判断,“并非”表示联结词。在现代逻 辑中,“并非”用符号“ ”(读作“非”)表示。这样 ,上述形式也可写作:

p,或者 p
2/27/2020
2/27/2020
二、简单判断的负判断
(l)并非所有S是P (2)并非所有S不是P (3)并非有些S是P (4)并非有些S不是P (5)并非某个S是P (6)并非某个S不是P
2/27/2020
(7)“并非(并非p)”等值于“p”,即 p p 否定一个负判断,就是说对该负判断再进行否定,
即双重否定,结果得到原负判断的支判断。例如, “并非(并非今天星期二)”等值于“今天是星期二” 。
2/27/2020
判断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常见的转换形式有三 种:
第一,调换前后件,改变逻辑联结项。即“如果p, 那么q”与“只有q,才p”可以相互转换。形式是:( pq) (qp)。
否定一个联言判断,就是说这个联言判断的联言支 中至少有一个被否定,结果得到一个选言判断,这 个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是原联言支的负判断。例如, “并非物美而价廉”等值于“物不美或者价不廉”。
2/27/2020
(2)“并非(p或者q)”等值于“非p并且非q”,即 (pq) ( p q)
否定一个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说选言判断的选 言支都被否定,结果得到一个联言判断,该联言判 断的联言支是原选言支的负判断。例如,“并非他 来或你去”等值于“他不来并且你不去”。
例如,“并非有些事物不是运动的”等值于“所 有事物都是运动的”。
2/27/2020
(5)“并非某个S是P"等值于“某个S不是P”,在单 称肯定判断与单称否定判断之间,只具有矛盾关系 ,因此,否定一个单称肯定判断就得到一个单称否 定判断。例如, “并非屈原是医学家”等值于“屈原不是医学家。” (6)“并非某个S不是P”等值于“某个S是P”,根据 单称判断之间的关系,否定一个单称否定判断,就 得到一个单称肯定判断。例如,“并非屈原不是诗 人”等值于“屈原是诗人”。
2/27/2020
(4)“并非(如果p,那么q)”等值于“p并且非q” ,即 (pq) (p q)
否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就是说前件存在而后 件不存在,结果得到一个联言判断,其联言支一个 是原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另一个是原后件的 否定。例如,“并非(如果天下雨,那么他就在家 )”等值于“天下雨但他不在家”。
MPA联考逻辑部分,MPA逻辑学,绝密资料
第四节 负判断
一、什么是负判断
负判断就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例如: (l)并不是所有水生动物都是鱼。 (2)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 例(l)否定了“所有水生动物都是鱼” ,是对判断
的否定,因此是负判断。例(2)不是对判断的否 定,它只是否定“事物”具有“静止”的性质,所以, 它不是一个负判断,而是一个否定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