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代数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总结一:代数:1、二次函数的标准方程:y=ax^2+bx+c;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ax^2+bx+c=0,△=b^2-4ac,若△<0则无解;△=0时,有一个解x=-b/2a;△>0时,有两个解分别为x1=(-b+√△)/2a,x2=(-b-√△)/2a;3、三次函数的标准方程:y=ax^3+bx^2+cx+d ;4、二次函数的极值:在y=ax^2+bx+c中,极值点为(-b/2a,f(-b/2a));5、四次函数的标准方程:y=ax^4+bx^3+cx^2+dx+e;6、多项式乘法:(x+a)(x+b)=x^2+(a+b)x+ab;7、多项式除法:ax^2+bx+c/x+d=(ax+b)/d + c/d(x+d)^1;二:几何:1、三角形外接圆半径表达式:R=abc/(4S);2、立体三角形的表达式:V=1/3S(a+b+c)(a+b-c)(b+c-a)(a+c-b);3、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a^2+b^2=c^2;4、外接圆的中心到三角形边长的距离表达式:h=(2R^2-a^2)/2R;5、三角形夹角内接圆半径表达式:r=2S/a;6、内接圆的中心到三角形顶点距离表达式:h=2r tanα/2;7、立体四面体的表达式:V=a(a^2+b^2+c^2-ab-ac-bc)^1/2/12;三:三角函数:1、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2、余弦定理:a^2=b^2+c^2-2bc cosA;3、正切定理:tanA/b = tanB/a = tanC/c;4、余切定理:cotA/cotB+cotC=1;5、锐角所对的外角的正切:tan2A=2tanA/(1-tan^2A);6、向量的叉积:A×B=|A||B|sin(A,B);7、三角函数相等关系:sin(-A)= -sinA,cos(-A) =cosA,tan(-A)=-tanA,cot(-A)=-cotA。
八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代数表达式:-加法的结合律:a+(b+c)=(a+b)+c-减法的结合律:a-(b-c)=(a-b)+c-乘法的结合律:a×(b×c)=(a×b)×c-除法的结合律:a÷(b÷c)=(a÷b)÷c-加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和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2.代数等式:-相等的加减法等式:a+b=c→c-b=a-相等的乘除法等式:a×b=c→c÷b=a3.代数不等式:-小于等于不等式:a≤b→a+c≤b+c-大于等于不等式:a≥b→a+c≥b+c- 乘法不等式:若 a > b 且 c > 0,则 ac > bc;若 a < b 且 c < 0,则 ac > bc4.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a²+b²=c²-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内角的和为180°5.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sinθ = 对边 / 斜边- 余弦函数:cosθ = 邻边 / 斜边- 正切函数:tanθ = 对边 / 邻边- 余切函数:cotθ = 邻边 / 对边- 正割函数:secθ = 斜边 / 邻边- 余割函数:cscθ =斜边 / 对边6.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内角公式:a=(180°-b)/2-等边三角形内角公式:a=60°7.圆的面积与周长:-圆的面积公式:A=πr²-圆的周长公式:C=2πr8.平行四边形与矩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A=底边×高-矩形面积公式:A=长×宽9.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公式:A=1/2×底边×高-海伦公式(用于求三角形面积):A=√(p×(p-a)×(p-b)×(p-c)),其中p=(a+b+c)/210.平行线与相交线:-同位角等于内错角-同旁内角相等-同旁外角相等-顶角与底角互补11.比例与相似:-同比例:a/b=c/d- 正比例函数:y = kx,其中 k 为常数-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12.平均数公式:-算术平均数:平均数=(第一个数+第二个数+…+最后一个数)/总个数-加权平均数:平均数=(第一个数×权重+第二个数×权重+…+最后一个数×权重)/(权重的和)以上是八年级数学中的一些重要公式,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整理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整理初中数学中常用的重要公式有很多,下面整理了一些常见的重要公式供你参考。
一、代数运算公式:1. 二次方差公式:(a+b)²=a²+2ab+b²2.一次方差公式:(a+b)(a-b)=a²-b²3.二次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4. 二次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5. 一次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二、平方根公式:1.平方根的定义:如果a²=b,那么a叫做b的平方根,记作a=√b2.平方根的性质:非负数的平方根为非负数。
3.平方根求和、求差公式:a²+b²±2ab=(a±b)²a²-b²=(a+b)(a-b)三、等差数列常用公式:1. 前n项和公式:Sn=(a₁+an)×n/22. 通项公式:an=a₁+(n-1)d四、等比数列常用公式:1.前n项和公式:Sn=a₁(1-qⁿ)/(1-q)2. 通项公式:an=a₁×qⁿ⁻¹五、三角函数常用公式:1. sin²A+cos²A=12. 1+tan²A=sec²A、1+cot²A=csc²A3. sin(-A)=-sinA,cos(-A)=cosA4. sin(A±B)=sinAcosB±cosAsinB5. cos(A±B)=cosAcosB∓sinAsinB6. tan(A±B)=(tanA±tanB)/ (1∓tanAtanB)7. sin2A=2sinAcosA,cos2A=cos²A-sin²A=2cos²A-1=1-2sin²A六、平面几何常用公式:1.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c²=a²+b²2.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3. 余弦定理:a²=b²+c²-2bc cosA4.面积公式:等腰三角形面积=S=1/2×底边×高5.等边三角形面积=S=√3/4×边长²6.圆的面积公式:S=πr²,其中r为圆的半径7.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以上只是初中数学中的一部分重要公式,掌握了这些公式,能够在解题过程中更加灵活运用,提高解题效率。
初中数学全套公式
初中数学全套公式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其公式和概念的学习是这门课程的核心部分。
以下是一套完整的初中数学公式,这些公式涵盖了初中数学的大部分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具有重要意义。
一、代数公式1、乘法公式:(a+b)(a-b)=a²-b²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3、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4、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5、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6、两数和乘两数差:2(a+b)(a-b)=2a²-2b²7、两数平方和:a²+b²=(a+b)²-2ab8、两数和的平方:(a+b)²=a²+2ab+b²9、两数差的平方:(a-b)²=a²-2ab+b²10、幂的乘方:anbn=(ab)n11、积的乘方:anbn=(ab)n12、分式的约分:同时分子分母除以公因式。
13、提公因式法:一般地,如果想要提取一个多项式的公因式,我们把这个多项式的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化成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14、运用公式法:如果一个式子的值等于几个其他式子的值乘积,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公式的原式,这几个其他式子就叫这个公式的因式。
如果把一个公式的所有因式分解出来,那么它们就都叫这个公式的因式分解。
二、几何公式1、勾股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
2、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乘以高再除以2。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角和定理n边形的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初中数学涵盖了很多不同的概念和公式,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和概率等。
以下是一些初中数学常见的公式总结:一、代数公式: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它的解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得:$x=\frac{-b\pm\sqrt{b^2-4ac}}{2a}$。
2. 因式分解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a^2-b^2=(a+b)(a-b)$。
3.平方差公式:$(a+b)(a-b)=a^2-b^2$。
4.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
5.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_1,a_2,...,a_n$,其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得:$S_n=\frac{n(a_1+a_n)}{2}$。
6.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ar,ar^2,...,ar^{n-1}$,其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得:$S_n=\frac{a(1-r^n)}{1-r}$。
7. 指数运算法则:$a^m\cdot a^n=a^{m+n}$;$\frac{a^m}{a^n}=a^{m-n}$;$(a^m)^n=a^{m\cdot n}$。
8. 对数运算法则:$\log_ab=\frac{\log_cb}{\log_ca}$;$\log_a1=0$;$\log_aa=1$。
二、几何公式:1. 长方形的面积:$S=a\cdot b$,其中$a$为长,$b$为宽。
2.正方形的面积:$S=a^2$,其中$a$为边长。
3. 圆的面积:$S=\pi r^2$,其中$r$为半径。
4. 圆的周长:$C=2\pi r$,其中$r$为半径。
5.直角三角形的周长:$a+b+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度。
6. 三角形的面积:$S=\frac{1}{2}bh$,其中$b$为底,$h$为高。
代数运算公式大全
代数运算公式大全一、整式运算公式。
1. 幂的运算公式。
- 同底数幂相乘:a^m· a^n=a^m + n(m,n为整数)- 同底数幂相除:a^m÷ a^n=a^m - n(a≠0,m,n为整数,m>n)- 幂的乘方:(a^m)^n=a^mn(m,n为整数)- 积的乘方:(ab)^n=a^nb^n(n为整数)- 商的乘方:((a)/(b))^n=frac{a^n}{b^n}(b≠0,n为整数)2. 整式乘法公式。
- 单项式乘单项式:ac· bd = abcd(a、b、c、d为系数或字母)- 单项式乘多项式:a(b + c)=ab+ac- 多项式乘多项式:(a + b)(c + d)=ac+ad+bc+bd3. 乘法公式(特殊的多项式乘法)- 平方差公式:(a + b)(a - b)=a^2-b^2- 完全平方公式:(a± b)^2=a^2±2ab + b^2二、分式运算公式。
1. 分式的基本性质。
- (A)/(B)=(A× M)/(B× M),(A)/(B)=(A÷ M)/(B÷ M)(M≠0,A、B、M为整式)2. 分式的乘除法。
- 分式乘法:(a)/(b)·(c)/(d)=(ac)/(bd)(b≠0,d≠0)- 分式除法:(a)/(b)÷(c)/(d)=(a)/(b)·(d)/(c)=(ad)/(bc)(b≠0,c≠0,d≠0)3. 分式的加减法。
- 同分母分式加减法:(a)/(c)+(b)/(c)=(a + b)/(c)(c≠0)- 异分母分式加减法:(a)/(b)+(c)/(d)=(ad+bc)/(bd)(b≠0,d≠0)三、二次根式运算公式。
1. 二次根式的性质。
- (√(a))^2=a(a≥slant0)- √(a^2)=| a|=a(a≥slant0) -a(a<0)2. 二次根式的乘除法。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初中数学公式:一、代数公式1. 二元一次方程:ax + by = c。
2.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a² - 2ab + b²。
3. 平方根公式:√(a² + b²) = √a² + √b²。
4. 求根公式:x = (-b ± √(b² - 4ac)) / 2a。
5. 一次函数:y = kx + b。
6. 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
二、几何公式1. 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4a,长方形的周长=2(a+b)。
2. 面积公式:正方形的面积=a²,长方形的面积=a*b,三角形的面积=1/2*底*高。
3. 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π为3.14。
4. 圆的面积公式:S=πr²。
三、比例与百分数公式1. 比例公式:a:b = c:d。
2. 百分数公式:百分数 = (部分 / 全体) * 100%。
3. 增长量与增长率:增长量 = 原值 * 增长率,增长率 = (增长量 / 原值) * 100%。
四、三角函数公式1. 正弦公式:sinA = 对边 / 斜边。
2. 余弦公式:cosA = 临边 / 斜边。
3. 正切公式:tanA = 对边 / 临边。
4. 正负角公式:sin(-A) = -sinA,cos(-A) = cosA。
五、概率与统计公式1. 概率公式:P(A) = 事件A发生的次数 / 总次数。
2. 组合公式:C(n, m) = n! / (m! * (n - m)!),其中n表示总数,m表示选取的个数。
3. 平均数公式:平均数 = (数据之和) / (数据个数)。
六、等价变换公式1. 分配律:a(b + c) = ab + ac。
2.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归纳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归纳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代数是一个重要的部分,而掌握代数公式则是学好代数的关键。
下面就为大家归纳一下初中数学中常见的代数公式。
一、整式运算公式1、同底数幂的乘法:$a^m \times a^n = a^{m+n}$(其中$m$、$n$都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例如:$2^3 \times 2^4 = 2^{3+4} = 2^7 = 128$2、幂的乘方:$(a^m)^n = a^{mn}$(其中$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例如:$(3^2)^3 = 3^{2×3} = 3^6 = 729$3、积的乘方:$(ab)^n = a^n b^n$(其中$n$是正整数)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例如:$(2×3)^2 = 2^2 × 3^2 = 4×9 = 36$4、同底数幂的除法:$a^m ÷a^n =a^{mn}$($a≠0$,$m$、$n$都是正整数,且$m>n$)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例如:$5^5 ÷ 5^3 = 5^{5-3} = 5^2 = 25$5、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例如:$2x^2y × 3xy^2 =(2×3)×(x^2×x)×(y×y^2) = 6x^3y^3$6、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如:$2x(3x^2 4x + 5) = 2x×3x^2 2x×4x + 2x×5 = 6x^3 8x^2 + 10x$7、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例如:$(x + 2)(x 3) = x×x 3×x + 2×x 2×3 = x^2 x 6$8、平方差公式:$(a + b)(a b) = a^2 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大全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下面是一份初中数学各种公式的完整版,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方面的公式。
一、代数篇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3. 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_1$和$x_2$是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则$x_1+x_2=-\frac{b}{a}$、$x_1x_2=\frac{c}{a}$4.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公式:$x=\frac{c-b}{a}$5.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a_1+(n-1)d$6.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_n=\frac{n}{2}(a_1+a_n)=\frac{n}{2}[2a_1+(n-1)d]$7.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_n=a_1\cdot q^{(n-1)}$8.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当$,q,<1$时):$S_n=\frac{a_1(1-q^n)}{1-q}$9. 二项式定理:$(a+b)^n=C_n^0a^n+C_n^1a^{(n-1)}b+C_n^2a^{(n-2)}b^2+...+C_n^kb^{(n-k)}+...+C_n^nb^n$10. 二次根式的性质:$\sqrt{a}\cdot\sqrt{b}=\sqrt{ab}$和$\sqrt{\frac{a}{b}}=\frac{\sqrt{a}}{\sqrt{b}}$二、几何篇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2.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若$a$、$b$、$c$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则$c^2=a^2+b^2$3. 正弦定理:$\frac{a}{\sin A}=\frac{b}{\sinB}=\frac{c}{\sin C}=2R$(其中$R$为三角形外接圆的半径)4. 余弦定理:$c^2=a^2+b^2-2ab\cos C$5. 面积公式:$\triangle ABC=\frac{1}{2}ab\sin C$6. 圆的面积公式:$S=\pi r^2$7. 矩形面积公式:$S=a\cdot b$8.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bh$9. 梯形面积公式:$S=\frac{1}{2}(a+b)h$10. 扇形面积公式:$S=\frac{1}{2}r^2\theta$三、概率与统计篇1. 事件的概率:$P(A)=\frac{N(A)}{N(S)}$(其中$N(A)$为事件$A$发生的次数2. 随机事件的概率:$P(A\cup B)=P(A)+P(B)-P(A\cap B)$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P(A)=\frac{m}{n}$(其中$m$为事件$A$的可能结果数,$n$为试验的总可能结果数)4. 组合数公式:$C_n^k=\frac{n!}{k!(n-k)!}$(其中$n!$表示$n$的阶乘)5. 二项分布公式:$P(X=k)=C_n^kp^kq^{(n-k)}$(其中$X$为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p$为单次实验中事件$A$的概率,$q=1-p$)6. 正态分布标准化公式:$x=\frac{X-\mu}{\sigma}$(其中$X$为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mu$为正态分布的均值,$\sigma$为正态分布的标准差)以上是初中数学中各种公式的完整版,供你参考。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必背
初中数学公式大全必背1.代数公式:-a²-b²=(a+b)(a-b)- (a + b)² = a² + 2ab + b²- (a - b)² = a² - 2ab + b²-(a+b)(a-b)=a²-b²- (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 (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2.分式运算:- 分式乘法:a/b × c/d = ac/bd- 分式除法:a/b ÷ c/d = ad/bc- 分式加法:a/b + c/d = (ad + bc)/bd- 分式减法:a/b - c/d = (ad - bc)/bd3.百分比:-百分数与小数的关系:百分数/100=小数-小数与百分数的关系:小数×100=百分数-两个数相加、相减的百分比:(a±b)×百分数=a×百分数±b×百分数4.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km) = 1000米(m)- 1米(m) = 100厘米(cm)- 1米(m) = 1000毫米(mm)5.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米(m²) = 100平方分米(dm²)- 1平方分米(dm²) = 100平方厘米(cm²)- 1平方米(m²) = 10,000平方厘米(cm²)6.体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m³) = 1000立方分米(dm³)- 1立方分米(dm³) = 1000立方厘米(cm³)7.数学几何公式:-三角形的面积:S=(1/2)×底×高-直角三角形的斜边:c²=a²+b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底×高-梯形的面积:S=(上底+下底)×高÷2-圆的周长:C=2πr或C=πd-圆的面积:S=πr²8.初中代数方程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 的根为 x = -b/a- 一元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 的根通过公式 x = (-b ±√(b² - 4ac)) / 2a 求解9.统计学公式:-平均数:平均数=总和÷数据个数-中位数: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方差:各数据与平均数的差值的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的正平方根以上是初中数学涉及的一些常用公式,背诵并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将有助于你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
初中数学全部公式初中数学常用公式:一、代数公式:1.两数相加的和等于它们反过来相加的和:a+b=b+a2.两数相减的差等于它们反过来相减的差:a-b≠b-a3.两数相乘的积等于它们反过来相乘的积:a×b=b×a4.两数相除的商等于它们分子、分母反过来相除的商:a÷b≠b÷a5. 两个数之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两倍的它们的积:(a +b)² = a² + 2ab + b²6.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7. 平方和公式:a² + b² = (a +b)² - 2ab8.两个平方差的乘积等于两个数之和与差的平方差:(a+b)(a-b)=a²-b²9.一次方差公式:(a+b)×(a-b)=a²-b²10. 完全平方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11. 平方完全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12.两个完全平方的乘积等于两个数之和与差的平方差:(a+b)(a-b)=a²-b²13.四平方定理:任何一个正整数都可以表示成不超过四个正整数的平方之和。
14.二项式定理:(a+b)ⁿ=C(n,0)aⁿ+C(n,1)aⁿ⁻¹b+C(n,2)aⁿ⁻²b²+...+a(b+a)ⁿ⁻¹bⁿ⁻¹+bⁿ15.幂运算的乘法法则:aⁿ×aᵐ=aⁿ⁺ᵐ16.幂运算的除法法则:aⁿ÷aᵐ=aⁿ⁻ᵐ二、几何公式:1.线段等分点公式:已知线段AB,M为AB的中点,则AM=MB=AB/22.垂直平分线公式:已知线段AB,O为线段AB的中点,则AO⊥OB,并且AO=OB=AB/23.线段外一点到线段的距离公式:已知线段AB和一点C,以A、B为两端点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垂直平分线于点D,则CD为点C到线段AB的距离。
初中代数几何高中数学几何常用公式集合
初中代数几何高中数学几何常用公式集合初中代数常用公式集合:1.两个数的和:a+b2.两个数的差:a-b3.两个数的积:a×b4.两个数的商:a÷b5.平方:a^26.平方根:√a7.开方:∛a8.立方:a^39.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其中a ≠ 0)10.一元一次方程的解:x=-b/a11.二元一次方程组:- ax + by = c- dx + ey = f解的方法有代入法、消元法和高斯法等。
12. 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 ≠ 0)13. 二次方程的解:x = (-b ± √(b^2 - 4ac)) / (2a)14.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 ≠ 0)15.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x = (-b ± √(b^2 - 4ac)) / (2a)16.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n-1)d17.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_n=(a_1+a_n)*n/218.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S_n=n*(a_1+a_n)/219.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_n=a_1*q^(n-1)20.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_n=a_1*(q^n-1)/(q-1)2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S_n=a*r^n/(r-1)22.百分数的计算:a%=a/10023.百分数的转化:n%=n/10024.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sinA = 边对边/斜边- 余弦函数:cosA = 边邻边/斜边- 正切函数:tanA = 边对边/边邻边25.钝角三角函数:- 正弦函数:sinA = 边对边/斜边- 余弦函数:cosA = 边邻边/斜边- 正切函数:tanA = 边对边/边邻边26.三角函数的互余关系:-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sinA = cos(90° - A),cosA = sin(90° - A)- 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tanA = cot(90° - A),cotA = tan(90° - A)27.三角函数的平方和差公式:- 正弦函数的平方和差公式:sin(A ± B) = sinA * cosB ± cosA * sinB- 余弦函数的平方和差公式:cos(A ± B) = cosA * cosB ∓ sinA * sinB- 正切函数的平方和差公式:ta n(A ± B) = (tanA ± tanB) / (1 ∓ tanA * tanB)28.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 正弦函数的倍角公式:sin2A = 2sinA * cosA- 余弦函数的倍角公式:cos2A = cos^2A - sin^2A = 2cos^2A - 1 = 1 - 2sin^2A- 正切函数的倍角公式:tan2A = 2tanA / (1 - tan^2A)高中数学常用公式集合:1.拉格朗日中值定理:f(b)-f(a)=f'(c)(b-a)(其中c∈(a,b))2.柯西中值定理:f'(c)=(f(b)-f(a))/(b-a)(其中c∈(a,b))3.泰勒公式:f(x)=f(a)+f'(a)(x-a)+f''(a)(x-a)^2/2!+...+f^n(a)(x-a)^n/n!+Rn(x)(其中Rn(x)为剩余项)4. 雅可比矩阵行列式:det(A) = Σ(-1)^(σ) * aji * det(Mji)(其中(1 ≤ i ≤ n)为固定行,(1 ≤ j ≤ n)为变化列,σ为π的一个排列)5.初等变换行列式性质:-互换两行(列)行列式变号-等量乘一行(列)行列式等量乘-一行(列)乘另一行(列)的公因子行列式乘公因子-一行(列)对应相等于另一行(列)的多个行(列)的行列式等于零6.二阶行列式性质:- ad - bc ≠ 0,则行列式有逆- 若ad - bc = 0,则行列式没有逆-行(列)互换行列式变号-两行(列)交换行列式不变-若有行(列)的所有元素都是0,则行列式为0-行(列)所有对角线上的元素都是0,则行列式等于07. 克拉默法则:若线性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D≠0,则可唯一确定解,解为xi = Di / D(其中Di表示将系数行列式的第i列换成常量列的行列式)8.平移变换公式:-平移变换的横坐标公式:x'=x+a-平移变换的纵坐标公式:y'=y+b9.旋转变换公式:- 旋转变换的横坐标公式:x' = x * cosθ - y * sinθ- 旋转变换的纵坐标公式:y' = x * sinθ + y * cosθ10.缩放变换公式:-缩放变换的横坐标公式:x'=a*x-缩放变换的纵坐标公式:y'=b*y11.对称变换公式:-对称变换的横坐标公式:x'=-x-对称变换的纵坐标公式:y'=-y几何常用公式集合:1.长方形面积公式:S=长×宽2.正方形面积公式:S=边长^23.圆的面积公式:S=π×半径^24.圆的周长公式:C=2×π×半径5.三角形面积公式:S=底边×高/26.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边a、b,斜边c,则a^2+b^2=c^27. 直角三角形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8. 直角三角形余弦定理:a^2 = b^2 + c^2 - 2bc*cosA9.圆锥体体积公式:V=1/3×圆锥体底面积×高10.圆柱体体积公式:V=圆柱体底面积×高11.球的体积公式:V=4/3×π×半径^312.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半径^213.圆柱体侧面积公式:S=圆柱体底面周长×高14.直角梯形面积公式:S=(上底+下底)×高/215.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S=(n-2)×180°(n为边数)16.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公式:斜边=腰的平方根×√2。
初中数学基本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基本公式大全1. 代数基本公式:- 二次方程的根公式:如果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其中a ≠ 0) 的判别式 D = b^2 - 4ac 大于等于0,那么该方程的根为 x = (-b ± √D) / (2a)。
- 因式分解公式:a^2 - b^2 = (a + b)(a - b)。
- 完全平方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 2ab + b^2。
- 二次完全平方公式:a^2 + 2ab + b^2 = (a + b)^2;a^2 - 2ab + b^2 = (a - b)^2。
- 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式:cosC = (a^2 + b^2 - c^2) / (2ab),sinC =2sin(A/2)sin(B/2)/cos((A-B)/2)。
- 二项式定理:(a + b)^n = C(n,0)a^n + C(n,1)a^(n-1)b + C(n,2)a^(n-2)b^2 + ... + C(n,n-1)ab^(n-1) + C(n,n)b^n。
2. 几何基本公式:- 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 = 2(长 + 宽),正方形周长 = 4边长,三角形周长 = 边长之和。
- 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 = 长× 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2,三角形面积 = 底× 高 / 2。
- 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周长= 2πr,面积= πr^2,其中π 可取近似值3.14。
- 三角形面积公式:海伦公式:设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b、c,则其面积S =√[s(s-a)(s-b)(s-c)],其中 s 是三角形的半周长,即s = (a+b+c)/2。
- 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公式:勾股定理:c^2 = a^2 + b^2,其中c为斜边,a、b为直角边。
3. 比例关系公式:- 直线两点间距离公式:设两点 A(x1, y1) 和 B(x2, y2),则两点间的距离 d =√[(x2 - x1)^2 + (y2 - y1)^2]。
初中数学公式全部
初中数学公式全部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包含了代数、几何、三角函数、概率与统计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一、代数公式1.求和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 Sn = (a1 + an) 某 n / 2-等差数列前n项和Sn=(2a1+d(n-1))某n/2-等比数列前n项和Sn=a1某(1-q^n)/(1-q)2.因式分解公式:- 二次差公式 (a + b)^2 = a^2 + 2ab + b^2- 平方差公式 (a - b)^2 = a^2 - 2ab + b^2- 平方和公式 a^2 + b^2 = (a + b)^2 - 2ab-平方差公式a^2-b^2=(a+b)(a-b)3.二次方程的根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 a某^2 + b某 + c = 0 的根公式某 = (-b ±√(b^2 - 4ac)) / 2a二、几何公式1.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c^2=a^2+b^22.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S=1/2某底某高(对于任意三角形)- 面积S = 1/2 某边某边某 sin(夹角)(对于任意三角形)- 面积S = a 某 b 某 sin(夹角) / 2(对于已知两边和夹角的三角形)3.多边形面积公式:- 正多边形面积S = 1/2 某边长某边长某 n 某 sin(360度 / n)三、三角函数公式1.周期性公式:- sin(θ + 2π) = sin(θ)- cos(θ + 2π) = cos(θ)- tan(θ + π) = -tan(θ)2.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sin(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 cos(α ± β) = cosαcosβ ∓ sinαsinβ- tan(α± β) = (tanα ± tanβ) / (1 ∓ tanαtanβ)四、概率与统计公式1.事件的概率:-P(A)=n(A)/n(S),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2.期望:-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期望E(X)=Σ(某某P(X=某))-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期望E(X)=∫(某某f(某))d某这些仅是初中数学中的一部分公式,希望能对你学习初中数学有所帮助!。
初中代数几何公式和基本计算方法
初中代数几何公式和基本计算方法一、初中代数公式:1.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公式: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求解公式为x = (-b ± √(b^2 - 4ac))/(2a)。
2. 因式分解公式:对于一个二次三项式ax^2 + bx + c,可以将其因式分解为(x - m)(x - n),其中m和n为满足m + n = -b/a和mn =c/a的两个实数。
3. 平方差公式:(a + b)^2 = a^2 + 2ab + b^2,(a - b)^2 = a^2- 2ab + b^24. 立方差公式:(a + b)^3 = a^3 + 3a^2b + 3ab^2 + b^3,(a -b)^3 = a^3 - 3a^2b + 3ab^2 - b^35. 二次完全平方公式:a^2 + 2ab + b^2 = (a + b)^2,a^2 - 2ab+ b^2 = (a - b)^26.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方法: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除以未知数系数,将方程化为x=a的形式,其中a为实数。
7.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n = a1 * r^(n-1),其中a1为首项,r为公比。
二、初中几何公式:1.三角形面积公式:对于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度b和对应的高h,其面积S=(1/2)*b*h。
2.三角形面积公式(海伦公式):对于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其面积S=√(p*(p-a)*(p-b)*(p-c)),其中p=(a+b+c)/23.任意三角形外接圆半径公式:对于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x1,y1),(x2,y2),(x3,y3),其外接圆半径R=√(((x1-x2)^2+(y1-y2)^2)*((x1-x3)^2+(y1-y3)^2)*((x2-x3)^2+(y2-y3)^2))/(4*S),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
4.任意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公式:对于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边长a、b、c,其内切圆半径r=S/p,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p=(a+b+c)/25.圆周长公式:对于已知圆的半径r,其周长C=2πr。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
初中数学代数公式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
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初中数学代数公式,欢迎阅读。
代数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初中数学代数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数的分类】
【自然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等都称为自然数
【质数与合数】
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除了它本身和1以外不能被其它正整数所整除,那么这个数称为质数。一个大于1的数,如果除了它本身和1以外还能被其它正整数所整除,那么这个数知名人士为合数,1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
【相反数】
【有理数的运算律】
【等式的性质】
【乘法公式】
【因式分解】
【方程】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的解
在未知数允许值范围内,能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
在指定范围内求出方程所有解,或者确定方程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来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实数,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的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为零。
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是表示这个数的点离开原点距离。
【倒数】
1除以一个非零实数的商叫这个实数的倒数。零没有倒数。
【完全平方数】
如果一个有理数a的平方等于有理数b,那么这个有理数b叫做完全平方数。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当这个字母取这个数值时的代数式的值。
【代数式的分类】
【有理式】
只含有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有理式
【无理式】
根号下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整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者虽有除法运算而除式中不含字母的有理式叫整式
【分式】
除式中含字母的有理式叫分式
初中代数
【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n次方(n是大于1的整数)等于a,这个数叫做a的n次方根。
【开方】
求一数的方根的运算叫做开方。
【算术根】
正数a的正的n次方根叫做a的n次算术根,零的算术根是零,负数没有算术根。
【代数式】
用有限次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所得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代数式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