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の香道について
日本香道的两大流派
![日本香道的两大流派](https://img.taocdn.com/s3/m/0f5f30af02020740bf1e9b2e.png)
日本香道的两大流派,贫民与贵族的区别香料在日本的记载是古已有之的,《香药抄》成书于永万时代(平安时代,二条天皇的年号)。
另有源平时代的《香字抄》。
当时佛事或者贵族中衣服需熏香便产生了关于香料的用法,种类也不限于沉香,白檀,还包括兰,其他香草,麝香之类的动物性的东西。
当时还没有产生闻香即香道这类名堂。
闻香之法兴起之初,只限于南洋香木,研究,赏玩后来才渐成风气,《香药抄》《香字抄》关于香的知识十分广泛,涉及于汉籍佛书,但并未直接注明产地,尚未跟据产地鉴别香的种类。
香道这个名在江户时代才开始。
海南尖峰岭虫眼闻香之流行于何时呢?跟据大枝流芳在江户中世写的许多有关香料著述记载,南北朝时代的佐佐木道誉(就是那个在太平记中来回寝返之人)是元祖,其后东山将军足利义政也喜好香料。
志野流香道之祖宗信随御家流之祖三条西实隆研究香道奥义,仕于义政,从此,香道便正规化了。
据志野宗信日记记载,此前就由去中国的僧侣取回了香料,不知那时对香料的产地有明确的知识。
其后室町未期时代建部隆胜有一本天正初年的的笔记,其中明确了记载香的产地。
伽罗,新伽罗,罗国,真那班,真那贺还有佐尊罗和寸门多罗被称为名香产地,合称六国之香。
大枝流芳在他的《香道千代之秋》中写着:罗国,满剌加,苏门答腊,伽罗四国均见于《唐书》。
佐尊罗,真那班两国未可考。
他的《香道深韵》中也写着:新伽罗当为后来之伽罗。
伽罗,罗懈,满剌加,真蛮都为南方海外国名。
后世苏门答腊,差咀罗两香称为六国。
其余又为太泥之香。
大枝流芳对香料产地作了很详细的考证,但还是稍有错误的。
其实伽罗作为国名是不对的,伽罗完全是香名。
后来,大抵知道产地在苏门答腊和马六甲附近,此乃南洋香也。
此外还有印度西部和斯巴特啦岛也是产地之一。
大枝流芳出版了《香志》作为其著述的附录。
该书还请有汉学造诣很高的人岩信来主编,这本《香志》广泛的提到了很多中国的典籍。
有明代田芸蘅的《留青日札》,黄衷的《海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方以智的《通雅》《物理小识》,马欢的《瀛涯胜览》,唐代冯贽的《南部烟花记》等等。
日本香道
![日本香道](https://img.taocdn.com/s3/m/82287c7c43323968001c9229.png)
日本香道香道以前的香,是以香味为主要目的的。
中国香传入日本,初期阶段也重视香味。
但使用方法却略有不同。
日本人喜欢将香料放在房屋四角或者用香熏衣料。
到了室町时代,香逐渐成为人们鉴赏的对象。
三条西实隆的出现使香的地位得到巩固。
加之这一时期茶道、花道的出现,使室町时期成为日本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
茶、花、香在这一特殊的场所,得到了协调统一的发展。
尽管从表面看,三者的追求对象不同,但在求闲寂、幽雅方面却是共同的。
从室町时期开始香道作为一种与茶道、花道并驾齐驱的室内艺术,揭开了它灿烂历史第一页由于香道将闲寂、优雅作为追求目标,所以很快在町民、武士阶层中传播开来,并很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原始的香是佛教的供香。
最初传入日本的香,种类不会很多。
尽管如此,日本正仓院御物目录之中却记着不少香料的名字。
古香中最有名的首推兰奢待。
日本现存最古的木片式的香料兰奢待也是东方名香之一。
奈良时代的焚香方法称烧香。
也就是将一种香或者两种以上的香,直接点燃。
由于焚香时会产生大量香气,所以亦称“熏物”。
平安初期创作的宫廷文学也有不少关于香的记载。
《枕草子》中就有宫廷贵妇用香料熏衣的描述。
《源氏物语》中的人物薰君,其名便来源于香料。
可见古时候香料是日本贵族妇女不可缺少的陪衬。
镰仓时代末期,社会上风行赏玩沉香。
沉香原产东南亚及日本南方诸岛,产地分布极为广阔。
但是,每一产地所产沉香无论色、味都各不相同。
日本人恰恰把分辨沉香产地及成色当作己乐。
他们将沉香分为伽罗、罗国、真那贺、真那蛮、寸门多罗、佐曾罗六大类。
沉香一时也成了贵族和足利将军家的珍品。
上流社会搜集沉香之风大盛。
近代,志野宇信派为了打破贵族、上层武士、上层町人对香道的垄断,深入社会,积极地向町民、农民推广香道艺术。
香道已从上层人物的玩赏之物,变成庶民百姓也能接受的艺术。
这是香道的一大转折。
香道开始以民间教养的身道,以加强自身的修养。
艺妓们也把通晓香道作为一种嗜好。
有关这一点,西鹤的小1说及民间风土人情画中都有大量的描述。
日本香道之炼香六种薰物
![日本香道之炼香六种薰物](https://img.taocdn.com/s3/m/e9bcb1d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2.png)
日本香道之炼香六种薰物
日本香道之炼香——六种薰物
日本制香是从中国唐代开始逐步传入日本国,又从中国宋代时期引入了香的文化,并由此发展出了日本特有的香文化——香道。
这个过程是从单味香(众香)——合香——单味香(独取沉香)。
而合香又是香文化中最富变化的内容,也是中国香文化中的最重要的部分。
这里只介绍一下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薰香中的六个主流品种。
1、梅花,春季使用。
梅花的香味
组方:沉香、薰陆、占糖、白檀、丁子、甘松、甲香、麝香
2、荷叶,夏季使用。
莲花的香味
组方:沉香、白檀、丁子、甘松、甲香、安息、霍香、郁金
3、侍从,平时使用。
娇艳的香味,爱的芬芳。
组方:沉香、薰陆、占糖、丁子、甘松、甲香、麝香、郁金
4、菊花,秋季使用。
沁入身体的芬芳
组方:沉香、薰陆、白檀、丁子、甘松、甲香、麝香
5、落叶,冬季使用。
悲伤的味道
组方:沉香、薰陆、白檀、丁子、甲香、麝香、香附子、(甘松or郁金or苏合香)
6、黑方,重要场合使用。
深深怀念的味道
组方:沉香、薰陆、白檀、丁子、甲香、麝香。
日语趣味阅读:日本传统香道
![日语趣味阅读:日本传统香道](https://img.taocdn.com/s3/m/f773120bb7360b4c2e3f649e.png)
日语趣味阅读:日本传统香道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日语趣味阅读:日本传统香道。
小编每天会为大家带来几篇日语阅读资料,为中日双语,多多利用日语材料可以扩大知识面增加对日本这个国家的理解,进而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日语阅读、日语听力等方面的水平。
香道について关于香道四季のうつろいを愛で、香りに心遊ばせる―爱上四季的更迭,让芳香成为心中的消遣。
日本の精神文化とともに育まれた香道の世界は東山文化の一翼を担う、香りの芸術です。
与日本的精神文明一起被哺育的香道的世界是担负东山文化的一翼,芳香的艺术。
香りで表現された世界を鑑賞する。
鉴赏被芳香表现的世界香道は、一定の作法のもとに香木をたき、立ち上る香気の異同によって古典的な詩歌や故事、情景を鑑賞する文学性、精神性の高い芸道です。
香道,是一定的礼法下焚烧香木,根据升起香气的异同,鉴赏古典的诗歌、故事和情景的文学性,精神性,高(贵)的技艺之道。
香道では、香りを「かぐ」とはいわず「聞く」と表現します。
在香道中,不说“闻香”而用“听”来表现。
現代の香道は、和歌や物語文学の世界を主題にした〈組香〉が主流です。
现代的香道,以和歌和物语文学的世界为主题,(来)组香味是主流。
そこでは、いくつかの香木がたかれ、香りを聞きわけあいますが優劣を競うものではなく、あくまで、香りで表現された主題を鑑賞し、その世界に遊ぶのが目的です。
他の香りや風を嫌うなど独特のことわりのもと、雅な雰囲気のうちにすすめられます。
焚烧若干香木,并非通过“听香”来竞争优劣,而是鉴赏香气所表现的主题,在那个世界,消遣才是目的。
原来讨厌其他的香气和风之类的理由,是进入了雅的氛围。
以上就是日语趣味阅读:日本传统香道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利用!。
日本的香道
![日本的香道](https://img.taocdn.com/s3/m/72842933a32d7375a41780ae.png)
香道,约始于春秋,到唐代发展至鼎盛。
鉴真大师东渡扶桑,传播佛教同时,也带去了与佛教有密切关系的熏香文化。
日本人对此钟爱有加,久而久之便上升为“道”。
而中国的一炉香,倒是在清末慢慢烟散灰冷了。
在奈良时代,香主要用于佛教的宗教礼仪,人们将香木炼制成香,少数也用于薰衣或使室内空气芬芳。
平安时代,香料悄悄走进了贵族的生活,伴随着国风文化的兴起,焚香成了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多种多样的香料输入日本,使日本贵族对香料的反应敏感起来,贵族开始有目的地选择香料,将它们搭配起来,品嗅各种组合香的气味儿。
日本人称这一时期的香为“香合”、“炼香”日本平安时期创作的宫廷文学中有不少关于香的记载,由于焚香时会产生大量的香气,所以亦称“熏物”。
装香的器具很精巧,香炉与镇灰用具都很讲究,精美的香灰造型给人以美感。
炉内的香灰是热的,要在上面放置“练香”又称“合香”用沉香木、药草等植物香和麝香等动物香、再加入炭粉混合而成最后以蜂蜜调和凝固,这就是所谓的“炼香”。
随着季节转换制成多种薰香:“梅花”、“荷叶”、“侍从”、“菊花”、“落叶”、“黑方”——这都是因贵族的嗜好所需而制的。
用香薰衣,在室内燃香,连出游时仍带着香物,对香的嗜好为辉煌的平和王朝更披加了一件华服。
薰香的配方现都由平安贵族的后人小心珍藏一代代传下去。
到了镰仓、室町时代,贵族衰败,武士当权。
一种纯粹对香的爱好的风气滋长了起来。
建立在“善”的精神之上,武士尊崇香的幽远枯淡。
同一时期,佛教中密教信仰与净土禅的发展,绘画中水墨画的出现等使这种强调精神性的风潮影响不断扩大。
香料越制越精细,香道道具的改良等加快了香的普及。
艺术性也逐步展现出,从不少的和歌或物语作品中可看到对闻香的着重描绘。
还有比试自己所藏的上等香的活动,而流行的某些聚会也在燃香冉冉的环境下进行。
然而,明治时期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香道一度衰退,再次成为只有上流阶层参与的嗜好。
二战后,随着花道、茶道的振兴,香道也向一般平民打开了大门。
日本香道文化简介
![日本香道文化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fa392d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7.png)
日本香道文化简介香道是日本的一种传统艺术。
香道与花道、茶道并称日本的“雅道”。
日本闻香习俗源于中国,中国很早就有焚香沐浴、妇女使用香袋和寺院焚香祭祀的习惯。
日本最先是将这些习惯照搬回去,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和条件不同,日常生活中的用香没有得到推广,只有寺院的焚香兴盛起来。
因此也可以说,日本的香道直接源于佛教香事。
镰仓时代三条西实隆,曾搜集各类名香66种,常聚亲朋于家中闻香取乐。
这里所讲的闻香,已不是焚香之类的俗习,而是闻“香盒”和“香炉”,即把各种香料切片分置于香盒和香炉中,供人闻品。
“闻香盒”和“闻香炉”由此而来。
三条开创了日本闻香之始,所以有“香道鼻祖”之称。
后来,闻香成为一种教养、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寄托,这就是纯粹的香道了。
明治维新以后,香道由贵族阶层普及到了民间,并且作为民间风俗艺术被人们所承认。
这一时期,由于日本的开放,香料的种类空前繁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道作为一种民族风俗艺术,虽说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并不流行。
香道工具有:香盆、香盒、香札、香匙、香箸、莺针(用于刺香包的针)、火箸、试香盘,割香台、以及闻香炉等。
常见的香道仪式由3种,即:竞马香、十种香和组香。
竞香要求香道仪式的人必须根据香的气味依次在答题用的香牌上逐一写出某香属于试香时使用的哪一种香。
从香料的熏点、涂抹、喷洒所产生的香气、烟形中,形成令人愉快、舒适、安详的气氛。
配合富于艺术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环境的布置、香道知识的充实,再加上典雅清丽的点香、闻香手法,经由以上种种引发回忆或联想,创造出相关的文学、哲学、艺术的作品。
使人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情趣的一种修行法门,就叫做香道。
香是自盛唐僧人鉴真东渡时传入日本的,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多次提到的熏香盛会,就是描述贵族们学习“唐人”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
这也是唐朝的熏香又经“和风”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
6世纪,京都进入了东山文化时代,在精通技艺的足利义政将军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体上奠定了今日日本香道的基础。
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
![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471ce0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5.png)
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茶道、花道、香道,是日本的三雅道。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日本人香道茶道和花道的介绍茶道与花道同宗同源日本茶道是一种通过品茶艺术接待客人的礼仪活动, 是从中国引进的。
中国唐宋时期饮茶盛行, 日本派许多留学生到中国求学, 他们把中国种茶、制茶、烹茶技术带回日本, 使日本饮茶习惯推广到民间, 后来形成“茶道”。
日本茶道最大流派是“三千家”, 此外, 薮内派、有乐派、宗和派、三齐派、远州派、久田派也很有名。
茶道一般在茶室进行, 宾客入座后, 主人按一定规程用竹制小匙将茶放入碗中, 用沸水冲沏后依次递给宾客品茗, 宾客接茶也有一定程式。
在日本, 茶道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质和进行社交的手段。
茶道的形成虽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自始至终与佛教息息相关。
中国唐代僧人就有了饮茶的习俗, 日本僧人多次留学中国, 也养成了饮茶的习惯, 回国后大力宣传饮茶的益处。
荣西禅师两次到宋朝, 带回茶种, 进行种植, 还著有《沏茶养生记》一书献给镰仓幕府, 宣扬茶的妙用。
到了室町时代, 日本茶树栽培已经普及, 饮茶风俗逐渐推广到了民间, 饮茶的教义也得到推广。
荣西禅师不仅把唐朝的茶树栽培技术带回了日本, 还推广了饮茶的教义, 构筑了日本茶道的基础。
室町时代的禅僧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等又继承和发展了荣西茶道思想, 编制了被称作“台子手前”的程序, 构成了现代日本茶道的基础; 其曾孙弟子千利休, 真正地把茶以“道”的形式确立下来。
从此, 茶道文化在日本正式形成, 且日渐普及。
茶道的形成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它的精神与教义均来源于佛教思想。
日本人爱花, 一般家庭的客厅都置有一瓶精心挑选的鲜花, 给人以清新别致的美感。
摆放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花道, 亦称插花。
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 宋元时代传入日本, 到东山时代 (15世纪) 发展成花道, 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
日本三雅之香道
![日本三雅之香道](https://img.taocdn.com/s3/m/90fbbb8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b.png)
日本三雅之香道都说日本和中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而日本的三雅道:花道、茶道、香道都与中国剪不断理还乱,日本将之化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
其实日本的香文化源于中国。
唐代鉴真东渡不仅给日本带来了中国的佛教,随之而来的还有香、茶、插花、书画等艺术精华。
“沈木漂于淡路岛,其大一围,岛人不知沈木,以薪烧于灶,其烟气远熏,以异则献之”””而巫巫今天主要说的就是日本的香道。
日本人的香道,是以焚品原态香材“香木”为主,重视的是“香味”。
相比较来说中国的香道更注重“先天之气”养性,“后天之味”养命。
巫巫从外教和老师的口中了解到的是现在的日本对于香道更注重的是娱乐和表演的成分多。
说到底日本现在流行的香道是追求是形式,重过程。
在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多次提到的熏香盛会,就是描述贵族们学习“唐人”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这个让巫巫想起了唐嫣演的电视剧《活色生香》里乐颜闻香的情景)还有《源氏物语》中的人物薰君,其名便来源于香料。
巫巫听说习练香道,光是“闻香”(可想而知有一个好鼻子的重要性,想想乐颜失去嗅觉多可怕)就要练一年,第二年才练香灰造型,第三年进入综合练习,经过四年才给“初传”证书,进级到师范“皆传”级需要15年,升到“奥传”一级则需要25至30年。
在品香中,松香木店的香品在日本最为著名。
日本的香道二大流派始祖——御家流的三条西实隆与志野流的志野宗信在江户时代经济的发展,让16世纪御家流、志野流、峰谷流诞生之后,并为后人留下本流派的香道宗镨,渐渐地香道盛行,江户时代香道活动开始流行“组香”,即结合数种香木,采选一定题材,按一定的规则,展现古典文学以及四季风物的意境,也有猜测决胜负的组香活动,香客们比嗅觉、比学养。
然而现在在日本习香道者不足万人,与茶道百万人众相形甚远。
然而现在的日本现代生活中通过用香来消除工作上的精神压力、放松身心等。
习者从香烟缭绕升腾而消失于无形中,感悟世事的无常,通过闻香创造各自心中的景象,以求得精神的安宁。
日本茶道介绍
![日本茶道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a2f4f63561252d380eb6ed5.png)
薄茶
• 薄茶は客に一碗ず つ出るが、大体三 口半位で飲みきり になる分量がでる から、残さずに皆 飲む。客は茶を飲 みだけでなく、茶 碗の拝見返しに なっているから、 茶碗全体をよく眺 めるべきである。
濃茶
• 濃茶はひとつ茶碗 に五人分。一人当 たり三口位の量を 出すから、多く飲 んだり少し飲んだ りしたらいけない。 足りなかったりあ まったりすると茶 会は失敗となるか ら、加減しながら 回し飲みをする。
茶道の歴史 茶室と茶道の道具 茶道の実践
茶道の精神 私の考え
栄西
道元
• 鎌倉(かまくら)時代 に、日本に禅宗を伝え た栄西や道元によって 薬として持ち込まれた 抹茶が、禅宗の広まり と共に精神修養的な要 素を強めて広がって いった。さらに茶の栽 培が普及すると茶を飲 む習慣が一般に普及し ていった。
• 日本人は、緑色を 好むような雰囲気 に成長するので、 あっさりした緑色 の抹茶によい感じ を持っている。 • 茶道技法の実演が 女性姿の美しさを よく現せる。
茶室
• 茶室とは、茶の湯 のための室、また はその室に付属す る建築を含めても 言います。茶室は、 四畳半にお客三人 で、理想的な茶事 と認めされている。
茶道の道具
茶杓
茶筅
蓋置き 建水
茶道の実践
• 茶道とは、一定の作法にのっとってお茶を 点て、それを一定の作法で飲むものと思わ れがちですが、茶を入れて飲むだけでなく、 美術、工芸、詩歌、書画、生花、茶室建築 や造園、懐石料理やお菓子などにまでいた る幅広い分野にまたがる総合芸術であり、 茶道はまた詩的な技芸であるという人もい る。
茶 道 に つ い て
17211109
郝 诗 涵
日本香道发展简史
![日本香道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749e0d6f0b1c59eef8c7b4c5.png)
日本香道发展简史本文全部摘录于陈云君先生《燕居香语》一书,推荐给各位同好参阅。
日本文化是由西伯利亚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先后进入而促成的。
当然,最重要的影响是来自中国的华夏文化,曾有人指日本文化属于“大乘佛教圈”、“大中华文化圈”、“儒教圈”。
然而,日本民族却以自己固有的民族性,在吸收各种文化之后建立了自己特征极强的“大和文化”。
类似日本文化不是单一人种的流传,而是多个民族混合而成。
他们主要是原生活在西伯利亚东部的“旧虾夷人”-----日本的“原住民”(或称为“古蒙古利亚人”),与中国秦汉时期的中国人(或称为“新蒙古利亚人”)移民,二支人种混血而成的大和民族,当然其中也有印度支那族、印度尼西亚族、汉族、朝族、马来族等血缘。
日本民族文化咋看来有很多与中华文化相似,但这种相似其实是“似是而非”,这是一个大话题,在此不作深入讨论,仅就“香文化”在日本形成的“香道”而论,就令人有极大之不解。
茶文化在中国唐朝(日本的平安时代)传入日本,经过几百年的陶养于明朝初期(日本室町时代)形成了“茶道”,从此日本“茶道”一跃而为日本文化中的精英部分,并立于日本“国宝”艺术之巅。
与茶文化同时由中国传入日本的“香文化”虽然同在室町时代就受到重视,但她却一直都作为“茶道”的附庸而伴随着“茶道”的发展,却没有与“茶道”同时形成“香道”,“香道”的形成是迟了二百年于安土桃山至江户时期的事了。
我这里讲“令人有极大之不解”,是因为“香道”与“茶道”就一般看来“香道”更具宗教色彩,“茶道”则多具世俗功用,然而在日本文化中恰恰相反,“茶道”形成于禅宗氛围而归结于禅宗修为,到了至高境界,“茶道”纯是修禅与茶无关。
而“香道”初起于宗教发展,到后来“香道”活动大多成了“玩香”人之事,几与宗教脱节,或者可以说日本“香道”为“形上弱,而形下强”并无过分。
具体来说应是“香道”在日本已经普及到只见“用香”而无论“香道”了。
向生活必须发展----“香道”,改变其专门艺术属性走向了日常生活的实用化。
日本香道的起源发展
![日本香道的起源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358f9e4b8f67c1cfad6b8c5.png)
日本香道的起源发展
摘要:日本现在流行的香道形式,主要是借鉴了唐宋时期隔火熏香的方式和方法,但内在的追求和熏香的过程及香品的内涵是不同的,他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因为日本香道更多的追求是形式,重过程。
中日文化交流中一个划时代的开创者,便是唐代的鉴真和尚。
公元753年鉴真东渡成功,为日本带去了佛教、中医和香学,同时也带去了大量的中药及沉香、檀香等香药。
实际,我国香学最早传于日本的时间大概还要提前近二百年,当时是由于朝鲜的“遣华使”、来华僧侣及留学生带回朝鲜后,由朝鲜辗转传与日本。
日本现在流行的香道形式,主要是借鉴了唐宋时期隔火熏香的方式和方法,但内在的追求和熏香的过程及香品的内涵是不同的,他们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因为日本香道更多的追求是形式,重过程。
而中国除了过去的“斗香”以外,更重视的还是身心的陶冶与养护,可谓是养生养神,整个香道过程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深邃、委婉、含蓄,是一个人天合一的过程。
我国传统的香学是以“和香”为核心的,追求的是“香气”对人的综合作用。
而日本人的“香道”,则是以焚品原态香材“香木”为主,重视的是“香味”。
这与我国传统以“先天之气”养性,“后天之味”养命,及“阴阳”平衡观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讲,现在流传的日本“香道”,娱乐与表演的成份更多。
我国的香学与现在我国流传的所谓日本香道,如果说有关系,也只能是“源与流”的关系,他们之后的发展其实不取决于中国香道的发展,各有各自的特色所在,符合自身民族的内在因素。
日本香道的特征和作用
![日本香道的特征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e8f3f6bcc7931b764ce1575.png)
日本香道的特征和作用日本“香道(こうどう)”文化融合了美学、文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因此,“香道”是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文化。
它不仅带给修行人味觉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启迪生活和体味人生的益处,从而实现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的目标。
香道彰显了日本人民对自然的热爱,更体现了他们对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因此,香道文化在日本的社会生活中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香道文化蕴含了深厚的思想哲理和精神内涵。
修行人不是简单地将自然界中的香木组织起来,而是通过焚香、闻香和品香来刻画和反映修行人的内心世界,力求实现人与香的对话,进而达到“人香一体”的境界。
因此,在香道的创作过程中,要求修行人以崇敬的心情和谦恭诚恳的态度面对香木,领悟人生之道,感悟人生哲理,进而学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原则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以达到真正领悟日本香道文化的境界。
日本香道不仅向人们展现其独具特色的香味,更体现了一种精神方面的陶冶和修炼。
香道是一种精神享受,因此日本人一直认为「香道」的核心不在于“量”,“质”和“德”更值得关注。
北宋诗人黄庭坚曾写过一则短笺礼赞香木,后经由“一休”和尚宣扬而在日本香道界广泛流传。
被称之为“香の十德”。
香の十德证明了中日香文化的亲缘关系,同时也揭示了中日两国人民对“香木”喜爱的共同原因。
香木主要产于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地区。
此外,中国的岭南地区也出产一定量的“香木”。
据考证,香港的得名,就是因为三四百年前,这里转运和加工东莞的“沈香”而名闻遐迩,故谓之“香港”。
无论是焚香、闻香还是品香,“天(てん)、地(ち)、人(じん)三位一体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香道的创作过程中,体现了天地万物和谐共存的理念。
同时也向日本人民传达出人伦道德之理念,以共同构筑一个井然有序的礼制社会。
香道文化彰显了日本人民对生命和生活的执著追求,也体现了他们对生命和生活的超然态度。
在焚香、闻香和品香之时, 修行人不仅感受到香的美丽,更领悟到香道文化的精髓,用香道的精神来鞭策、激励人生、陶冶情操和修身养性,进而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融洽关系。
日本香道文化(修订版)
![日本香道文化(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d6c2e7b8f67c1cfad6b848.png)
又 称 “ 香 笼 ” ︵ 以 区 别 于 插 香 用
香 筒 是 竖 直 熏 烧 线 香 的 香 道 用 具 ︐
香 筒
日本常用香道用具——卧炉
不 香 卧炉 同 熏 用 ︒ ︒ 于 类 横 似 向 于 点 香 燃 筒 线 ︐ 香 但 ︐ 横 也 竖 称 方 横 向 式 • • 中 国 , 中 国 很 早 就 有 焚 香 沐 浴 、
“ 雅 道 ” 。 日 本 闻 香 习 俗 源 于
香 道 与 花 道 、 茶 道 并 称 日 本 的
香 道 是 日 本 的 一 种 传 统 艺 术 。
日本的香道文化的起源
• 香道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艺术,通过眼观、手触、
鼻嗅等品香形式对名贵香料进行全身心的鉴赏和感悟, 并在略带表演性的程序中,坚守令人愉悦和规矩的秩 序,使我们在那种久违的仪式感中追慕前贤,感悟今 天,享受友情,珍爱生命,与大自然融于美妙无比的 清静之中。香,不仅芳香养鼻、颐养身心,还可祛秽 疗疾、养神养生。
想趣味,第三次回味,肯定意念。
日本常用香道用具——香炉
• • 等 金 属 形 等 ︒ 材 质 多 为 陶 瓷 ︑ 石 料 或 铜
金 山 寺 形 ︑ 蛸 足 形 ︑ 鼎 形 ︑ 三 足
形 各 式 各 样 ︐ 如 博 山 形 ︑ 火 舍 形 ︑
香 炉 是 最 常 见 的 香 道 用 具 ︐ 其 外
香 炉
习。6世纪,京都进入了东山文化时代,在
精通技艺的足利义政将军的支持与庇护下, 大体上奠定了今日日本香道的基础。
日本香道的历史发展
• 在奈良时代,香主要用于佛教的宗教礼仪,人们将香木炼制成香,少数也用于薰衣或使室内 空气芬芳。
•
平安时代,香料悄悄走进了贵族的生活,伴随着国风文化的兴起,焚香成了贵族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但香的用途还只是限于作薰物。将各种香木粉末混合,再加入炭粉,最后以 蜂蜜调和凝固,这就是所谓的“炼香”。随着季节的更替共制六种薰香——“梅花”、“荷 叶”、“侍从”、“菊花”、“落叶”、“黑方”——这都是因贵族的嗜好所需而制的。用 香薰衣,在室内燃香,连出游时仍带着香物,贵族们对香的偏好为辉煌的平安王朝更披加了 一件华服。薰香的配方现都由平安贵族的后人小心珍藏一代代传下去。
日本の茶道について
![日本の茶道について](https://img.taocdn.com/s3/m/f3a9620d844769eae009ed79.png)
濃茶は一つ茶碗に五人分。一人あたり三口位の量を出すから、多く飲んだり少し飲んだりしたらいけない。足りなかったり余ったりすると茶会は失敗となるから、加減しながら回し飲みをする。
または、千利休の四規〔和敬清寂(わけいせいじゃく)〕と七则(りきゅうしちそく)から見れば、茶道の真髄を理解できる、
3
日本の茶道が、文化的にも洗練される一方で、社会の良い風潮をふく。今の世の中で、商品がさまざま、物欲が膨れの上、生活のリズムが早くなってきて、競い合うに間にそわそわして落ち着かない人間が、心のバランスが壊れやすくて、人間関係に悩んでいく。それに反しての茶文化が、上品で健康的の文化として、人の心を和やかさせることができ、バランスを取り戻される。
キーワード:茶文化、歴史、茶道、礼儀、、発展
摘要
日本饮茶习惯的形成约在8世纪,显然是由中国大陆传入日本的。也可以说日本的茶文化历史是沿着中国茶文化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而且,在东方文化中,茶道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茶道被认为是生活中以茶作为媒介的礼仪,是精神修养的一种方式。我认为通过泡茶、论茶和饮茶,不但能够增进友谊,培养审美心,学习礼法,茶道还是一种有效的能让人感到和睦愉快的礼仪。遗憾的是茶未能在中国达到“道”的境界,而只是停留在茶文化或者说是茶艺的基础。作为茶的发源国,关于日本人取他人之长而加以发扬的精神,我们有必要进行深思。
中国から伝われた茶の湯は、日本で独自の発展を遂げ、日本の風土や日本人の心情に分かった伝統文化としての茶道となった。茶道は時代とともに形の変化は見られるが、その精神は変わることなく上に、いっそう豊かになってきた。利休没後400年を経った、海外への紹介や普及が盛んに行われている。
日本香道,有温度的极致修行,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
![日本香道,有温度的极致修行,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https://img.taocdn.com/s3/m/92d454c2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e.png)
日本香道,有温度的极致修行,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在中国已经烟散灰冷的香道,还在日本完好地保留着,并成为上流社会雅集的一项活动,与茶道、花道一起,并称“三雅道”。
有着茶道协和,花道养心,香道静心的讲究。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三雅道中的最后一道:香道。
日本香道文化起源于约六世纪,鉴真大师东渡,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给日本传入了熏香和香文化。
因此在奈良时代,无论是佛教寺庙、宫廷典礼,都会香烟弥漫,少数用于熏香或者是室内空气芬芳。
平安时代以后,香文化从寺院走向王宫贵族,学起唐人做法,经常举行“香会”,进行闻香、品香。
这个时候香的主要用途为熏物。
到了贵族衰败、武士逐渐当权的镰仓、室町时代,熏香演变成按照一定方式的“闻香”习俗,一种遵循本心,纯粹出于对香的爱好的风气滋长了起来。
建立在“善”的精神之上,武士尊崇香的幽远枯淡,香料越制作越精细,而随着闻香分香道具的改良,进一步加快了香的普及,逐渐形成了日本雅致的“香道”。
香为静道,强调在静谧中感受芬芳,在缭绕香气中坚守本心。
仪态万千,优雅归一。
尽香之美,会禅之意。
我们所谓的香道活动,大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闻香,保持周围空气之洁净,身心之放松,品闻、鉴赏香木的香气;二是组香,一种辨香游戏:盲品打乱的香包,进行猜测和区分。
来判断对香味的敏感程度与把沃能力。
在这里,我们也做个简单的小科普,在香道会上所使用的香木,主要是沉香。
我们日常所见的熏香和线香是不被使用的。
而在闻香时,并非直接燔烧香木,而是通过隔层加热,让香木散发出香气。
具体的流程如下:1、割香端详香木的纹理和色泽变化,寻找适合下刀的地方。
用解香刀,切下一小块香木,大小以0.5cm正方、厚0.1cm为佳。
2、起灰将香灰倒入香炉中,呈八分满。
并用“火箸”将香灰搅拌均匀。
对于常玩香的人来说,炉中会常蓄香灰。
3、点炭用“火箸”夹起香炭,再用点火器点燃香炭。
然后将香炭填入香灰中央,两者高度一致。
4、铺灰用左手转动香炉,右手持“火箸”向另一方向搅拌。
最全的日本香道流派介绍
![最全的日本香道流派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77efe32a45177232f60a2b4.png)
最全的日本香道流派介绍最全的日本香道流派介绍——嗅觉艺术的传承者们香道,是日本创造的的一门精湛的嗅觉艺术,与花道、茶道并称日本的“三雅道”。
中国很早就有焚香沐浴、佩戴香囊和寺院焚香的习惯,日本早期用香受到了佛教和中国上流社会用香习惯的影响,后在室町时代后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香道”,也就是今日日本香道的前身。
在香道传承的过程中,各个流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日本香道的实际传承载体。
日本的香人们认为,在日本历史上第一位用香的人是圣德太子,这点基本上没有争议。
但关于香道的始祖,却有不同的人选。
香道流派御家流和志野流,奉室町时代的香人三条西实隆和志野宗信为香道始祖。
而日本关西的香道泉山御流,则奉日本香道早期的佐佐木道誉为香道始祖。
在香道发展的早期,日本香道界并没有准确的流派之说,爱香的习香人们跟着自己崇拜的老师学习香的知识与礼法。
▲圣德太子三条西实隆开创的香道体系,实际上是贵族艺术文化的一部分,而平安时期则是贵族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有着许多灿烂的文化艺术被名门贵族作为祖传家业继承下来。
例如,蹴鞠一直由飞鸟井和难波家族传承,弹筝又是四辻家族的家业,弹琵琶则是西园寺家族的传统。
然而以创作和歌的歌道以及焚香品香的香道却没有明确规定负责传承的家族,这是因为歌道和香道是每一个贵族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艺术修养。
这就像在今天看来中国香事的博大精深足以被今人整理构成香学,但在中国古代却并没有以香道或香学出现,只因它是贵族和文人们的兴趣与爱好,没有具体的人专门传承。
下面我们将一些著名的日本香道流派为大家介绍一下:▲三条西实隆御家流奉三条西实隆为始祖的贵族香道流派。
起初并没有称为御家流,也没有实行以家元(掌门人)为中心统领流派的传承制度。
而是采取了完全相传制,也就是皆传制度。
老师从弟子当中挑选合适的人选,将流派传承下来的所有知识礼法和自己常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全部传授给他,由这位弟子传承下去。
这种传承方式可以只传给一名成绩优异的弟子,也可以传给多名优秀学生,所以在传承的过程中会分支出多个流派、支系。
日本的道
![日本的道](https://img.taocdn.com/s3/m/69c7cecdda38376baf1faead.png)
“剑 道 ” 一 词 最 早 源 于 中 国 先 秦 时 期 古 籍 《吴 越 春
剑 道 的 起 源
,
空手道
成 为 手 现 今 空 手 道 各 流 派 的 渊 源 。 的 , 别 分 域 地 据 根 是 称 名 两 种 里
而 在 唐 手 之 前 已 有 那 里 手 和 首 道 。 ' ' 的 ' 手 , 最 初 即 手 , ' 的 唐 特
茶道
的 垢 和 彼 此
通 , 于 清 的 芥 之 蒂 中 想 去 , 掉 自 省 己 , 彼 内 此 反 思 寂 我 自 行 进
茶 精 神 , 要 求 人 们 通 过 茶 室 思 心 的 想 尘 沟 饮 的 中
本 和 、 敬 、 清
才 真 树 正 形 成 、 寂 具 ” 特 色 的 但 要 日 本 直 茶 道 到 明 代 。 , 一 。 独 叶 茶 造 , 制
道 等 等
书 道 , 香 道 , 陶 瓷 道 , 合 气
有り難うございます!
独 级 间 , 暗 中
揉 古 合 老 而 成 的 参 考 中 时 国 传 , 的 在 拳 法 球 创 出 层 了 阶 法 上 的 拳 硫 日 本 入 国 那 。 中 和 术 斗 格
术 原 ” 的 意 唐 思 。 是 由 距 今 五 百 年 前 的 武 国 的 中 自 “源 有 含 , 手 作 称
• 空 手 道 是 一 种 发 祥 自 琉 球 的 武 术 。 ,
茶 入 日 本 , 到 了 宋 代
从 唐 代 开 始 , 中 国 的 饮 茶
以 达 到 和 敬 的 目
为 日 本 茶 道 的 基
, 日 本 开 始 种 植 传 就 俗 习
茶道是中国发明的还是日本发明的啊? 茶道是中国发明的还是日本发明的啊?
日本沉香文化
![日本沉香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79b4dee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4.png)
日本沉香文化日本香道,和书道、茶道、花道一样,是日本人的心灵笑学。
日本沉香收藏也因香道发达而受宠。
香道所用的香木大多以沉香为主,而沉香的种类繁多,据说室町时代,足利尊氏的亲信佐佐木道誉是香木搜集大家,他生前共搜集了178种名香。
日本使用沉香也堪称历史久远,6世纪晚期即有大规模的进献和使用,时间相当于中国的隋朝。
据说日本最早是从海上捞获大块沉香,也有一说,沉香系由一位前来中国学习的和尚从中国带回日本去的,遂由无意识的偶然获得而一变为有意识的收集。
海南熟结棋楠6世纪左右,日本的香文化从寺院走入王公贵族之家,乃至民间,于是香文化渗透到生活细密之处,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要件之一。
日本从前宴请宾客时,必须要插花、焚香、茶点三样俱足,才算是合乎待客的礼节。
日本嗜好奇楠,则在相当于中国明朝晚期的时代,江户幕府的创建人德川家康首倡之,专向东南亚诸国国王修书以求交换,一般都能获得对方的回应,因此收到一些上乘奇楠。
棋楠车珠碎料日本沉香以兰奢待最为名贵,在日本它号称“天下第一名香”,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奠定并象征着日本沉香文化的极致。
日本国所收藏的沉香国宝何以名为“兰奢待”?原来这是褒扬美善之意,《朱子语类》载,“东晋王导尝谓胡僧曰兰奢,即胡语之褒誉。
或谓兰奢,即兰若,梵语为空静、闲寂之意;待,即候待之意。
兰奢待在圣武天皇天平年间收藏在正仓院内(正仓院乃是皇家藏宝库)。
兰奢待一直被记录为黄熟香,它的体积很大,为世间罕有。
重量为11.6公斤,据说最早有13公斤之重,因曾多次少量割取,赏赐下臣,因而慢慢减轻。
该硕大沉香形状呈锥形,长156厘米,最大直径4 3厘米,1 200余年间始终保有奇香。
兰奢待兰奢待被日本人视为天上之香,该沉香的穿透力特别强大,虽然只是黄熟香,但香气醇厚,香甜温细。
《人民日报》记者孙东民先生曾在日本专访香道。
松崎雨香家元(家元即宗师之意)介绍说,日本的香文化是由中国唐代的鉴真大师传到日本的。
香道与茶道、花道一起构成日本传统的雅道,高人韵士从香烟缭绕升腾而又消失的过程中,感悟世事的无常,通过闻香创造各自心中的景象,以求得精神的安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の香道について
香道とは木片が発散するよい香りを楽しんだり、真の世界から離れ、神経を集中して、香りの微妙な違いを噛み分けたりする古来の芸道である。
香遊びとも呼ばれる。
香りを嗅ぐことを香道では聞くと表現する。
香道は最初から存在していたというわけではない。
仏教のお香を焚くことを基盤として、発展してきた。
六世紀ごろお香と仏教と一緒に中国から日本へ伝わった。
お香の材料は香木で、主に南アジアで出産するので、日本は海外から香木を輸入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だから、香木の種類は多くない。
でも、今までも天下一品の香木だと言われる蘭奢待は千三百年以上の歴史を持ち、とても有名である。
奈良時代にはお香は主に仏教の儀式に使われる。
一般的な人々はお香を直接焚く。
薫物ということもある。
お香は貴族の中に盛んになったのは平安時代からである。
貴族たちは収集した香木を混ぜして、香りを聞く。
練香と合わせ香とも言う。
鎌倉時代の末、色々な香木は日本に輸入された。
当時、日本人は香木の出産地を分けて、六国五味という言葉が出てきた。
六国とは伽羅、羅国,真那蛮、真那伽、佐曽羅、寸門多羅のことで、五味は甘い、苦い、酸っぱい、塩辛い、辛い、五種類の匂いである。
六国は香木の分け方ではなく、
香木の名前と出産地も現れている。
たとえば、羅国はタイで出産する香木で、寸門多羅はインドネシアで出産する香木。
六国はそれぞれの匂いを持っている。
例えば、羅国は甘い、寸門多羅は酸っぱいである。
室町時代を迎え、公家の三条西実隆は香木を収集することが大好きなので、六十種も収集した。
その後、お香は公家や武士の間で広まったと言われている。
お香はどんどん体系化して、香道は大成した。
香道は四季折々の儀式がある。
組香は一年中いつでもよい。
組香とは何人かが集まって香りを聞いて当て合う香道の楽しみ方の一つである。
または十種香、競馬香。
簡単に言えば、参加者は二つのチームになって、香木の名前を知らず、香りを聞き分ける。
聞き当てた人の数にようって勝負がつく。
それにしても、大事なのは勝負ではなく過程を楽しむことである。
香道をする時、香炉の中に加熱した灰を入れ、香木を間接に灰の上に置く。
香木を焚き、香炉を左手の上に水平に載せ、右手で軽く覆い、親指と人差し指の間から聞く。
原則的には一人ずつ深く息を吸い込むようにして3回聞く。
今に至って、香道の流派は百ぐらいある。
代表的なのは御家流と志野流である。
香道は特長をたくさん持っている。
香りを聞くと、気持
ちが落ち着くし、孤独感を拭うことと心身を浄化することもできるし、夜眠れない人も眠れるようにな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