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第九章
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第九章习题答案

3. 假定一个政府机构同时监控100路移动电话的通话消息,通话消息被分时复用到一个带宽为4MBps的网络上,复用使得每传送1KB的通话消息需额外开销150µs,若通话消息的采样频率为4KHz,每个样本的量化值占16位,要求计算每个通话消息的传输时间,并判断该网络带宽能否支持同时监控100路通话消息?参考答案:每路移动电话1秒钟所要传输的数据量:4000HZ x(16/8)B=8000B=7.8125KB该网络传输1KB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为:150µs+(1KB / 4MB)=394µs所以实际传输100路移动电话所需时间为:394µs/KB x7.8125KB x 100=0.31s因为0.31s小于1秒钟,故该网络带宽支持同时监控100路通话消息。
4.假定一个程序重复完成将磁盘上一个4KB的数据块读出,进行相应处理后,写回到磁盘的另外一个数据区。
各数据块内信息在磁盘上连续存放,并随机地位于磁盘的一个磁道上。
磁盘转速为7200RPM,平均寻道时间为10ms,磁盘最大数据传输率为40MBps,磁盘控制器的开销为2ms,没有其他程序使用磁盘和处理器,并且磁盘读写操作和磁盘数据的处理时间不重叠。
若程序对磁盘数据的处理需要20000个时钟周期,处理器时钟频率为500MHz,则该程序完成一次数据块“读出-处理-写回”操作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每秒钟可以完成多少次这样的数据块操作?参考答案:平均旋转等待时间:(1s / (7200/60)) / 2 ≈8.33/2 ≈4.17ms因为块内信息连续存放,所以数据传输时间:4KB / 40MBps ≈0.1ms平均存取时间T :寻道时间+ 旋转等待时间+ 数据传输时间= 10ms + 4.17ms + 0.1ms = 14.27ms读出时间(写回时间):14.27ms+2ms = 16.27ms数据块的处理时间:20000 / 500MHz ≈0.04ms因为数据块随机存放在某个磁道上,所以,每个数据块的“读出-处理-写回”操作时间都是相同的,所以完成一次操作时间:16.27ms x 2+0.04ms = 32.58ms每秒中可以完成这样的数据块操作次数:1s / 32.58ms ≈30次5. 假定主存和磁盘存储器之间连接的同步总线具有以下特性:支持4字块和16字块两种长度(字长32位)的突发传送,总线时钟频率为200MHz ,总线宽度为64位,每个64位数据的传送需1个时钟周期,向主存发送一个地址需要1个时钟周期,每个总线事务之间有2个空闲时钟周期。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_秦磊华_吴非··

1、l 解释下列名词摩尔定律:对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性能与价格等发展趋势的预测,其主要内容就是:成集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
主存: 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与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就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称为节拍周期或T周期,就是处理操作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多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就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
字长:运算器一次运算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存储容量: 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CPI:指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MIPS:用每秒钟执行完成的指令数量作为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指标,该指标以每秒钟完成的百万指令数作为单位。
CPU时间:计算某个任务时CPU实际消耗的时间,也即CPU真正花费在某程序上的时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由多级构成,一般分成5级,由低到高分别就是:微程序设计级,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基准测试程序:把应用程序中使用频度最高的那那些核心程序作为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程序。
软/硬件功能的等价性:从逻辑功能的角度来瞧,硬件与软件在完成某项功能上就是相同的,称为软/硬件功能就是等价的,如浮点运算既可以由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专门的硬件实现。
固件:就是一种软件的固化,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快软件的执行速度。
可靠性:可靠性就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与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就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与“规定功能”。
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指系统自使用以来到第一次出故障的时间间隔的期望值。
MTTR:系统的平均修复时间。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可用性:指系统在任意时刻可使用的概率,可根据MTTF、MTTR与MTBF等指标计算处系统的可用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参考答案(部分)

A2A1A0 连 3-8 译码器的 C、B、A 端, M / IO 通过非门连译码器的 G2A 非和 G2B 非使能端,译码器的
G1 使能端接+5V 电源。 (5)CPU 和存储芯片的连接图:略
4.28 设主存容量为 256K 字,Cache 容量为 2K 字,块长为 4。
(1)设计 Cache 地址格式,Cache 中可装入多少块数据? (2)在直接映射方式下,设计主存地址格式。 (3)在四路组相联映射方式下,设计主存地址格式。
Cache 块号 字块内地址
9位
2位
(2)根据主存容量为 256K 字=218,得主存字地址为 18 位。在直接映射方式下,主存字块标记为 18-11=7, 故主存地址格式为:
主存字块标记 7位
Cache 字块地址 字块内地址
9位
2位
第 3 页 共 19 页
3
(3)根据四路组相联的条件,一组内有 4 块,得 Cache 共分 512/4=128=2q 组,即 q=7,主存字块标 记为 18-q-b=18-7-2=9 位,其地址格式为:
16K ´ 32位
(5)当选用 4K×8 位的存储芯片时,需要 4K ´ 8位 =16 片。
16K ´ 32位
(6)当选用 8K×8 位的存储芯片时,需要 8K ´ 8位 =8 片。
计算机组成与性能设计第八版 第九章答案

答:正上溢:指一个数字大于可以以给定数目的比特位表示
阶值上溢:一个指数超出最大可能的指数
有效值上溢:
9.11
答:1、检查0
2、对齐有效位
3值位不会因对齐而丢失
9.13
答:1、就近舍入
2、朝+∞舍入
3、朝-∞舍入
4、朝0舍入
习题:
9.1
+512符号-幅值法:0000 0010 0000 0000
第九章
201208070123智能1班易全政
思考题:
9.1
答:符号-幅值表示:在一个N位字,最左边的位是符号(0=正,1 =负),其余N-1个位组成的幅值数。二进制补码表示法:一个正整数表示作为标志的大小。负数是通过将布尔代表补对应的正数的每个位,然后加入到得到的比特模式视为一个无符号整数。移码表示:一个固定值,称为偏置,被添加到整数
对于A<0,A=
(2)表达数的范围为:
9.5
原数的二进制补码
9.7
13250的10的补应该为:10^6-13250=86750
9.8
定义A:72530 B:13250
A: 72530
- B: - 13250
A: 72530
B的补: +86750
159280
- 100000
结果:59280
9.9
输出
Z
二进制补码:111100001111
+001100001101
001000011100
(4)11000011–11101000
二进制补码:11000011
+00011000
11011000
9.12
我们可以考虑与分析各种不一样的进位情况可以认为是有效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_秦磊华_吴非··

1.l 解释下列名词摩尔定律:对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性能和价格等发展趋势的预测,其主要内容是:成集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称为节拍周期或T周期,是处理操作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多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
字长:运算器一次运算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存储容量: 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CPI:指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MIPS:用每秒钟执行完成的指令数量作为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指标,该指标以每秒钟完成的百万指令数作为单位。
CPU时间:计算某个任务时CPU实际消耗的时间,也即CPU真正花费在某程序上的时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由多级构成,一般分成5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微程序设计级,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基准测试程序:把应用程序中使用频度最高的那那些核心程序作为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程序。
软/硬件功能的等价性:从逻辑功能的角度来看,硬件和软件在完成某项功能上是相同的,称为软/硬件功能是等价的,如浮点运算既可以由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专门的硬件实现。
固件:是一种软件的固化,其目的是为了加快软件的执行速度。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指系统自使用以来到第一次出故障的时间间隔的期望值。
MTTR:系统的平均修复时间。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可用性:指系统在任意时刻可使用的概率,可根据MTTF、MTTR和MTBF等指标计算处系统的可用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一到九章

作业解答第一章作业解答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一组保证计算机系统高效、正确运行的基础软件,通常作为系统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软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各种服务程序等。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五大部件组成。
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程序和数据以机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以人们所能接受的信息形式或其它系统所要求的信息形式输出。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按事先安排好的解题步骤,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什么叫存储程序方式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包含三个方面:1) 计算机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大部件组成。
2)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
存储程序是指在用计算机解题之前,事先编制好程序,并连同所需的数据预先存入主存储器中。
在解题过程(运行程序)中,由控制器按照事先编好并存入存储器中的程序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并执行,直到获得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有什么特点现代计算机结构为什么以存储器为中心答: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其它部件都通过运算器完成信息的传递。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人们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功能部件合二为一,集成到一个芯片里构成了微处理器。
同时随着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存储容量成倍地扩大,加上需要计算机处理、加工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以运算器为中心的结构已不能满足计算机发展的需求,甚至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一到九章)

作业解答第一章作业解答1.1 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一组保证计算机系统高效、正确运行的基础软件,通常作为系统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软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各种服务程序等。
1.2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五大部件组成。
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程序和数据以机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以人们所能接受的信息形式或其它系统所要求的信息形式输出。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按事先安排好的解题步骤,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1.3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什么叫存储程序方式?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包含三个方面:1) 计算机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大部件组成。
2)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
存储程序是指在用计算机解题之前,事先编制好程序,并连同所需的数据预先存入主存储器中。
在解题过程(运行程序)中,由控制器按照事先编好并存入存储器中的程序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并执行,直到获得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1.4 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有什么特点?现代计算机结构为什么以存储器为中心?答: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其它部件都通过运算器完成信息的传递。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人们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功能部件合二为一,集成到一个芯片里构成了微处理器。
同时随着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存储容量成倍地扩大,加上需要计算机处理、加工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以运算器为中心的结构已不能满足计算机发展的需求,甚至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东北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九章测试题答案

问题 12分保存Which unit is responsible for decode ( ).A. controllerB. calculatorC. memoryD. ALU问题22 分保存In micro programmed controller, control unit send control signals toexecute unit,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called ( ).A. micro commandsB. micro operationsC. micro programD. micro instructions问题32 分 保存Each machine instruction is interpreted and executed by a microcode consisting of a sequence of microinstructions.对错问题 42 分 保存The function(s) of control unit is(are) ( ).A. to fetch an instruction from memoryB. to decode the OPcode of an instructionC. to generate sequential signalsD. to fetch instruction from memory and decode and generatecorresponding control signals and execute问题52 分保存The instruction cycle for all the operations is the same.对错问题62 分保存Mutually exclusive micro-operations are the operations that cannotexecute parallel in a CPU cycle.对错问题72 分保存In micro programmed controll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machine instruction and micro instruction is:A. each machine instruction is interpreted and executed by micro-program which constitutes of some micro instructionsB. a micro instruction is composed of some machine instructionC. each machine instruction is executed by one micro instructionD. a program constitutes of some machine instructions can beimplemented by a micro instruction.问题8 2 分保存CPU cycle is also called clock cycle. A CPU cycle consists of some machinecycles.对错问题 92 分保存The mirco-commands of a micro-instruction is mutually exclusive, then ( ).A. they are fault-toleranceB. they can replace each otherC. they can appear in the same timeD. they cannot appear in the same time问题 102 分保存Processer adopts micro programmed controller is called micro processer.对错问题112 分 保存Instruction cycle is the time that CPU fetches an instruction from memory andexecutes it.对错问题 122 分 保存Every instruction cycle needs at least 2 CPU cycles.对错问题 132分保存Micro-program utilizes software method to design the control operations.对错问题142 分保存Instruction cycle is ( ).A. the time for reading and executing an instructionB. the time for executing an instructionC. the time for reading an instruction from memoryD. clock cycle问题 152 分保存The basic idea of multiple transfer for fetch the address of the next micro-instruction is ( ).A. using PCB. using μPCC. using judge field(控制字段) of μP CD. using a specific field in instruction问题162 分保存Machine cycle is defined by ( ).A. the minimal time for reading an instruction word from memoryB. the average time for writing a data word to memoryC. the maximal time for reading a data word from memoryD. the average time for reading a data word to memory问题 172 分保存Comparing to micro-program controller, hardwired controller are:A. low in execution, hard for modify and extend of instruction function.B. fast in execution, easy for modify and extend of instruction function.C. fast in execution, hard for modify and extend of instruction function.D. low in execution, easy for modify and extend of instruction function.问题 182 分 保存Instruction cycle is also called CPU cycle.对错问题 192 分保存Micro-programs are stored in ( ).A. control memoryB. main memoryC. RAMD. IR问题 202 分 保存The hardwired controller run low and it is hard to modify and extend.对错。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9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9章习题(有关虚拟存储器的题目)参考答案3. 下述有关存储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D )A. 多级存储体系由Cache、主存和虚拟存储器构成B. 存储保护的目的是:在多用户环境中,既要防止一个用户程序出错而破坏系统软件或其它用户程序,又要防止用户访问不是分配给他的主存区,以达到数据安全与保密的要求。
C. 在虚拟存储器中,外存和主存以相同的方式工作,因此允许程序员用比主存空间大得多的外存空间编程。
D. Cache和虚拟存储器这两种存储器管理策略都利用了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5.虚拟段页式存储管理方案的特性为( D )A.空间浪费大、存储共享不易、存储保护容易、不能动态连接。
B.空间浪费小、存储共享容易、存储保护不易、不能动态连接。
C.空间浪费大、存储共享不易、存储保护容易、能动态连接。
D.空间浪费小、存储共享容易、存储保护容易、能动态连接。
6. 某虚拟存储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使用LRU页面替换算法,若每次访问在一个时间单位内完成,页面访问序列如下:1、8、1、7、8、2、7、2、1、8、3、8、2、1、3、1、7、1、3、7。
已知主存只允许放4个页面,初始状态时4个页面是全空的,则页面失效次数是___6____。
解答过程:LRU算法的思想:每页设置一个计数器,每次命中一页,该页对应的计数器清零,其他各页的计数器加1;需要替换时,将计数值最大的页换出,所以,对应的访7. 主存容量为4MB,虚存容量为1GB,则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各为多少位?如页面大小为4KB,则页表长度是多少?解:主存容量为4MB,物理地址22位虚存容量为1GB,虚拟地址30位页表长度,即页面数=1GB/ 4KB=218=256K8. 设某系统采用页式虚拟存储管理,页表存放在内存中。
(1) 如果一次内存访问使用50ns,访问一次主存需用多少时间?(2) 如果增加TLB,忽略查找页表项占用的时间,并且75%的页表访问命中TLB,内存的有效访问时间是多少?解:(1) 若页表存放在主存中,则要实现一次主存访问需两次访问主存:一次是访问页表,确定所存取页面的物理地址;第二次才根据该地址存取页面数据。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_秦磊华_吴非··

1.l 解释下列名词摩尔定律:对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性能和价格等发展趋势的预测,其主要内容是:成集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称为节拍周期或T周期,是处理操作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多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
字长:运算器一次运算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存储容量: 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CPI:指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MIPS:用每秒钟执行完成的指令数量作为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指标,该指标以每秒钟完成的百万指令数作为单位。
CPU时间:计算某个任务时CPU实际消耗的时间,也即CPU真正花费在某程序上的时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由多级构成,一般分成5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微程序设计级,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基准测试程序:把应用程序中使用频度最高的那那些核心程序作为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程序。
软/硬件功能的等价性:从逻辑功能的角度来看,硬件和软件在完成某项功能上是相同的,称为软/硬件功能是等价的,如浮点运算既可以由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专门的硬件实现。
固件:是一种软件的固化,其目的是为了加快软件的执行速度。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指系统自使用以来到第一次出故障的时间间隔的期望值。
MTTR:系统的平均修复时间。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可用性:指系统在任意时刻可使用的概率,可根据MTTF、MTTR和MTBF等指标计算处系统的可用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一到九章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一到九章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作业解答第一章作业解答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一组保证计算机系统高效、正确运行的基础软件,通常作为系统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软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各种服务程序等。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五大部件组成。
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程序和数据以机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以人们所能接受的信息形式或其它系统所要求的信息形式输出。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按事先安排好的解题步骤,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什么叫存储程序方式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包含三个方面:1) 计算机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大部件组成。
2)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
存储程序是指在用计算机解题之前,事先编制好程序,并连同所需的数据预先存入主存储器中。
在解题过程(运行程序)中,由控制器按照事先编好并存入存储器中的程序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并执行,直到获得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有什么特点现代计算机结构为什么以存储器为中心答: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其它部件都通过运算器完成信息的传递。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人们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功能部件合二为一,集成到一个芯片里构成了微处理器。
同时随着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存储容量成倍地扩大,加上需要计算机处理、加工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以运算器为中心的结构已不能满足计算机发展的需求,甚至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一到九章)

作业解答第一章作业解答1.1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一组保证计算机系统高效、正确运行的基础软件,通常作为系统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软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各种服务程序等。
1.2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1.31)2)3)1.41.5以保证总①可以减少各个部件之间的连线数量,降低成本;②便于系统构建、扩充系统性能、便于产品更新换代。
1.6按其任务分,总线有哪几种类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按总线完成的任务,可把总线分为:CPU内部总线、部件内总线、系统总线、外总线。
1.7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有:①能自动连续地工作;②运算速度快;③运算精度高;④具有很强的存储能力和逻辑判断能力;⑤通用性强。
1.8衡量计算机性能有哪些基本的技术指标?以你所熟悉的计算机系统为例,说明它的型号、主频、字长、主存容量、所接的I/O设备的名称及主要规格。
答: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基本的技术指标有:①基本字长;②主存容量;③运算速度;④所配置的外部设备及其性能指标;⑤系统软件的配置。
1.9单选题(1)1946年,美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名为__A__。
A.ENIACB.UNIVAC-IC.ILLIAC-IVD.EDVAC(2)在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在功能实现上比软件强的是__C__。
A.灵活性强B.实现容易C.速度快D.成本低(3)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两大部分,它们是__C____。
A.运算器与控制器B.主机与外设C.硬件与软件D.硬件与操作系统(4)在下列的描述中,最能准确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___D___。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B.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5(6(71.10(1(2(3(4(5(6答:①应用领域(7)银河I(YH-I)巨型计算机是我国研制的①。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_秦磊华_吴非··

1.l 解释下列名词摩尔定律:对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性能和价格等发展趋势的预测,其主要内容是:成集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性能将提高一倍,而其价格将降低一半。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
控制器: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它使计算机各部件自动协调地工作。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是时钟频率的倒数,也称为节拍周期或T周期,是处理操作最基本的时间单位。
多核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是指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的计算引擎(内核)。
字长:运算器一次运算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存储容量: 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信息的总量。
CPI:指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MIPS:用每秒钟执行完成的指令数量作为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指标,该指标以每秒钟完成的百万指令数作为单位。
CPU时间:计算某个任务时CPU实际消耗的时间,也即CPU真正花费在某程序上的时间。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由多级构成,一般分成5级,由低到高分别是:微程序设计级,机器语言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基准测试程序:把应用程序中使用频度最高的那那些核心程序作为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标准程序。
软/硬件功能的等价性:从逻辑功能的角度来看,硬件和软件在完成某项功能上是相同的,称为软/硬件功能是等价的,如浮点运算既可以由软件实现,也可以由专门的硬件实现。
固件:是一种软件的固化,其目的是为了加快软件的执行速度。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MTTF:平均无故障时间,指系统自使用以来到第一次出故障的时间间隔的期望值。
MTTR:系统的平均修复时间。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可用性:指系统在任意时刻可使用的概率,可根据MTTF、MTTR和MTBF等指标计算处系统的可用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第九章

1.外部设备有哪些主要功能?可以分为哪些大类?各类中有哪些典型设备?解:外部设备的主要功能有数据的输入、输出、成批存储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等。
外部设备可以分为五大类:输入输出设备、辅助存储器、终端设备、过程控制设备和脱机设备。
其典型设备有键盘、打印机、磁盘、智能终端、数/模转换器和键盘-软盘数据站等。
2.键盘属于什么设备?它有哪些类型?如何消除键开关的抖动?简述非编码键盘查询键位置码的过程。
解:键盘是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
键盘可分为两大类型: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
非编码键盘用较为简单的硬件和专门的键盘扫描程序来识别按键的位置。
消除键开关抖动的方法分硬件和软件两种。
硬件的方法是增设去抖电路;软件的方法是在键盘程序中加入延时子程序,以避开抖动时间。
键盘扫描程序查询键位置码的过程为:①查询是否有键按下。
②查询已按下键的位置。
③按行号和列号求键的位置码。
3 .说明针式打印和字模式打印有何不同?各有什么优缺点?解:针式打印机利用若干根打印针组成的点阵来构成字符;字模式打印机将各种字符塑压或刻制在印字机构的表面上,印字机构如同印章一样,可将其上的字符在打印纸上印出。
针式打印机以点阵图拼出所需字形,不需要固定字模,它组字非常灵活,可打印各种字符和图形、表格和汉字等,字形轮廓一般不如字模式清晰;字模式打印机打印的字迹清晰,但字模数量有限,组字不灵活,不能打印汉字和图形。
4 .什么是随机扫描?什么是光栅扫描?各有什么优缺点?解:扫描方式有两种:光栅扫描和随机扫描。
在光栅扫描方式中,电子束在水平和垂直同步信号的控制下有规律的扫描整个屏幕。
这种方式的控制比较简单,画面质量较好且稳定,但对行扫描频率要求较高。
在随机扫描方式中,电子束能在屏幕上进行随机运动,其轨迹随显示内容变化而变化,只在需要显示字符和图形的地方扫描,而不必扫描全屏。
这种方式显示速度快、画面清晰,尤其是线条的轮廓十分光滑,一般用于高清晰度的专用图形显示器中,但这种方式的控制比较复杂,而且只能用于字符和图形显示,不适于显示随机图像。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作业解答第一章作业解答1.1 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一组保证计算机系统高效、正确运行的基础软件,通常作为系统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软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各种服务程序等。
1.2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五大部件组成。
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程序和数据以机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以人们所能接受的信息形式或其它系统所要求的信息形式输出。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按事先安排好的解题步骤,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1.3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什么叫存储程序方式?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包含三个方面:1) 计算机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大部件组成。
2)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
存储程序是指在用计算机解题之前,事先编制好程序,并连同所需的数据预先存入主存储器中。
在解题过程(运行程序)中,由控制器按照事先编好并存入存储器中的程序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并执行,直到获得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1.4 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有什么特点?现代计算机结构为什么以存储器为中心?答: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其它部件都通过运算器完成信息的传递。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人们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功能部件合二为一,集成到一个芯片里构成了微处理器。
同时随着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存储容量成倍地扩大,加上需要计算机处理、加工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以运算器为中心的结构已不能满足计算机发展的需求,甚至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解析(一到九章)

作业解答第一章作业解答1.1 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一组保证计算机系统高效、正确运行的基础软件,通常作为系统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软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各种服务程序等。
1.2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五大部件组成。
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程序和数据以机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以人们所能接受的信息形式或其它系统所要求的信息形式输出。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按事先安排好的解题步骤,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1.3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什么叫存储程序方式?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包含三个方面:1) 计算机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大部件组成。
2)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
存储程序是指在用计算机解题之前,事先编制好程序,并连同所需的数据预先存入主存储器中。
在解题过程(运行程序)中,由控制器按照事先编好并存入存储器中的程序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并执行,直到获得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1.4 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有什么特点?现代计算机结构为什么以存储器为中心?答: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其它部件都通过运算器完成信息的传递。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人们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功能部件合二为一,集成到一个芯片里构成了微处理器。
同时随着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存储容量成倍地扩大,加上需要计算机处理、加工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以运算器为中心的结构已不能满足计算机发展的需求,甚至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一到九章

作业解答第一章作业解答1.1 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哪些内容?答:基本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一组保证计算机系统高效、正确运行的基础软件,通常作为系统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
包括: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软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各种服务程序等。
1.2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哪些基本部件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常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等五大部件组成。
输入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程序和数据以机器所能识别和接受的信息形式输入到计算机内。
输出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以人们所能接受的信息形式或其它系统所要求的信息形式输出。
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信息,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
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按事先安排好的解题步骤,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1.3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什么叫存储程序方式?答: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思想包含三个方面:1) 计算机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大部件组成。
2)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3)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
存储程序是指在用计算机解题之前,事先编制好程序,并连同所需的数据预先存入主存储器中。
在解题过程(运行程序)中,由控制器按照事先编好并存入存储器中的程序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并执行,直到获得所要求的结果为止。
1.4 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有什么特点?现代计算机结构为什么以存储器为中心?答:早期计算机组织结构的特点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其它部件都通过运算器完成信息的传递。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人们将运算器和控制器两个主要功能部件合二为一,集成到一个芯片里构成了微处理器。
同时随着半导体存储器代替磁芯存储器,存储容量成倍地扩大,加上需要计算机处理、加工的信息量与日俱增,以运算器为中心的结构已不能满足计算机发展的需求,甚至会影响计算机的性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9章习题

(2)SUB A,H
((AC)-(H) AC)
取指:PC→BUS → MAR PCo,MARi 1→R 通过控制总线向主存发读命令 M(MAR) →MDR MARo, MDRi MDR →BUS →IR MDRo, IRi OP(IR) →CU 操作码送至CU PC+1 →PC PC内容+1 执行:AC →BUS →Y ACo, Yi H →BUS →ALU Ho, ALUi Y-BUS →Z Yo, Zi Z →BUS →AC Zo, ACi
取指:PC→BUS → MAR PCo,MARi 1→R 通过控制总线向主存发读命令 M(MAR) →MDR MARo, MDRi MDR →BUS →IR MDRo, IRi OP(IR) →CU 操作码送至CU PC+1 →PC PC内容+1 执行:B →BUS →Y Bo, Yi C →BUS →ALU Co, ALUi Y+BUS →Z Yo, Zi Z →BUS →B Zo, Bi
控制信号
11. 设CPU内部结构如图 时钟 9.4所示,此外还设有B、 C、D、E、H、L六个寄存 器,它们各自的输入和输 出端都与内部总线相通, 地址线 并分别受控制信号控制 (如Bi为寄存器B的输入 控制;Bo为B的输出控 制)。要求从取指令开始, 写出完成下列指令所需的 全部微操作和控制信号。
1) ADD B, C ((B)+(C) B) 2) SUB A, H ((AC)-(H) AC) 控制信号
…
… CU CU
IR
PC
MARi
MAR MDR
MDRO ACi
CPU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 总 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课后答案全-第9章

14. 设单总线计算机结构如图9.5所示,其中M为 主存,XR为变址寄存器,EAR为有效地址寄存 器,LATCH为锁存器。假设指令地址已存于 PC中,画出“LDA * D”和“SUB D(XR)”指令 周期信息流程图,并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序列。
说明: (1) “LDA * D”指令字中*表示相对寻址, D为相对位移量。 (2) “SUB D(XR)”指令字中D为形式地 址。 (3)寄存器的输入和输出均受控制信号控 制,例如,PCi表示PC的输入控制信号,MDRo 表示MDR的输出控制信号。 (4)凡是需要经过总线实现寄存器之间的 传送,需在流程图中注明,如PC→Bus→MAR, 相应的控制信号为PCo和MARi。
8. 某计算机的主频为6MHz,各类指令的平均执行 时间和使用频度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该机的速度(单 位用MIPS表示),若上述CPU芯片升级为10MHz, 则该机的运行速度又为多少?
指令类别 存取 加、减、比较、转移 乘除 其他
平均指令 执行时间 0.6s
0.8s
10s 1.4s
使用频度 35%
45%
PCo,MARi
R/-W=R(MAR、MDR 与M直连,故不需控制) MDRo,IRi
+1(图中未标出, 可与前一步并行)
SUB XR+D(IR) EAR
EARBusMAR
M(MAR)MDR
ACC﹣MDRLATCH
LATCHBusACC
XRo,IRo,+,EARi
EARo,MARi
R/-W=R
4. 能不能说CPU的主频越快,计 算机的运行速度就越快?为什么?
解:不能说机器的主频越快,机器 的速度就越快。因为机器的速度不仅与 主频有关,还与数据通路结构、时序分 配方案、ALU运算能力、指令功能强 弱等多种因素有关,要看综合效果。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4+8+9章带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4+8+9章带答案第四章1.⼀个容量为16K×32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多少?当选⽤下列不同规格的存储芯⽚时,各需要多少⽚?1K×4位,2K×8位,4K×4位,16K×1位,4K×8位,8K×8位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 14 + 32 = 46根;选择不同的芯⽚时,各需要的⽚数为:1K×4:(16K×32)/ (1K×4)= 16×8 = 128⽚2K×8:(16K×32)/ (2K×8)= 8× 4 = 32⽚4K×4:(16K×32)/ (4K×4)= 4×8 = 32⽚16K×1:(16K×32)/(16K×1)= 1×32 = 32⽚4K×8:(16K×32)/ (4K×8)= 4× 4 = 16⽚8K×8:(16K×32) / (8K×8) = 2×4 = 8⽚2.现有1024×1的存储芯⽚,若⽤它组成容量为16K×8的存储器。
试求:(1)实现该存储器所需的芯⽚数量?(2)若将这些芯⽚分装在若⼲块板上,每块板的容量为4K×8位,该存储器所需的地址线总位数是多少?其中⼏位⽤于选板?⼏位⽤于选⽚?⼏位⽤做⽚内地址?16K×8=2^14×8,地址线为14根.4K×8容量的板,共需要4块板⼦.则14根地址线的最⾼2位⽤于板选(00~11,第1块板⼦~第4块板⼦),4K*8位=2^12*8位=12*1K*8位,也就是在每块板⼦内需要4*8个芯⽚,⽽每8个芯⽚组成8位,也就是位扩展.也就是说需要4组,则除了最⾼2位,剩余的12位中,有2位⽤于⽚选(00~11,第⼀组~第4组).也就是:2位⽤于板选,2位⽤于⽚选,剩余的10位⽤于⽚内地址选择.3.已知某计算机字长8位,现采⽤半导体存储器作主存,其地址线为16位,若使⽤1K×4的SRAM芯⽚组成该机所允许的最⼤主存空间,并采⽤存储模块结构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外部设备有哪些主要功能?可以分为哪些大类?各类中有哪些典型设备?解:外部设备的主要功能有数据的输入、输出、成批存储以及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等。
外部设备可以分为五大类:输入输出设备、辅助存储器、终端设备、过程控制设备和脱机设备。
其典型设备有键盘、打印机、磁盘、智能终端、数/模转换器和键盘-软盘数据站等。
2.键盘属于什么设备?它有哪些类型?如何消除键开关的抖动?简述非编码键盘查询键位置码的过程。
解:键盘是计算机系统不可缺少的输入设备。
键盘可分为两大类型:编码键盘和非编码键盘。
非编码键盘用较为简单的硬件和专门的键盘扫描程序来识别按键的位置。
消除键开关抖动的方法分硬件和软件两种。
硬件的方法是增设去抖电路;软件的方法是在键盘程序中加入延时子程序,以避开抖动时间。
键盘扫描程序查询键位置码的过程为:①查询是否有键按下。
②查询已按下键的位置。
③按行号和列号求键的位置码。
3 .说明针式打印和字模式打印有何不同?各有什么优缺点?解:针式打印机利用若干根打印针组成的点阵来构成字符;字模式打印机将各种字符塑压或刻制在印字机构的表面上,印字机构如同印章一样,可将其上的字符在打印纸上印出。
针式打印机以点阵图拼出所需字形,不需要固定字模,它组字非常灵活,可打印各种字符和图形、表格和汉字等,字形轮廓一般不如字模式清晰;字模式打印机打印的字迹清晰,但字模数量有限,组字不灵活,不能打印汉字和图形。
4 .什么是随机扫描?什么是光栅扫描?各有什么优缺点?解:扫描方式有两种:光栅扫描和随机扫描。
在光栅扫描方式中,电子束在水平和垂直同步信号的控制下有规律的扫描整个屏幕。
这种方式的控制比较简单,画面质量较好且稳定,但对行扫描频率要求较高。
在随机扫描方式中,电子束能在屏幕上进行随机运动,其轨迹随显示内容变化而变化,只在需要显示字符和图形的地方扫描,而不必扫描全屏。
这种方式显示速度快、画面清晰,尤其是线条的轮廓十分光滑,一般用于高清晰度的专用图形显示器中,但这种方式的控制比较复杂,而且只能用于字符和图形显示,不适于显示随机图像。
5 .什么是分辨率?什么是灰度级?它们各有什么作用?解:分辨率由每帧画面的像素数决定,而像素具有明暗和色彩属性。
黑白图像的明暗程度称为灰度,明暗变化的数量称为灰度级,分辨率和灰度级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逼真。
6 .某字符显示器,采用7×9点阵方式,每行可显示60个字符,缓存容量至少为1260字节,并采用7位标准编码,试问:(1)如改用5×7字符点阵,其缓存容量为多少?(设行距、字距不变———行距为5,字距为1。
)(2)如果最多可显示128种字符,上述两种显示方式各需多大容量的字符发生器ROM ?解:(1)因为显示器原来的缓存为1260B ,每行可显示60个字符,据此可计算出显示器的字符行数:1260÷60=21(行)因为,原字符窗口=8×14=(7+1)×(9+5),现字符窗口=6×12=(5+1)×(7+5)。
所以,现显示器每行可显示80个字符,显示器可显示的字符行数为24行。
故缓存的容量为80×24=1920B 。
(2)ROM 中为行点阵码7×9点阵方式:128×9×7=1152×7(位)=1152(字节)5×7点阵方式:128×7×5=896×5(位)=896(字节)注:为存储方便,每个行点阵码占用一个字节。
7 .某CRT 显示器可显示64种ASCII 字符,每帧可显示64列×25行,每个字符点阵为7×8,即横向7点,字间间隔1点,纵向8点,排间间隔6点,场频50Hz ,采用逐行扫描方式。
试问:(1)缓存容量有多大?(2)字符发生器(ROM)容量有多大?(3)缓存中存放的是字符的ASCII 码还是字符的点阵信息?(4)缓存地址与屏幕显示位置如何对应?(5)设置哪些计数器以控制缓存访问与屏幕扫描之间的同步?它们的分频关系如何?解:(1)缓存容量:64×25=1.6KB(不考虑显示属性),64×25×2=3.2KB(考虑显示属性)。
(2)字符发生器(ROM)容量=64×8=512B 。
(3)缓存中存放的是字符的ASCII 码。
(4)屏幕显示位置自左至右,从上到下,相应地缓存地址由低到高,每个地址码对应一个字符显示位置。
设字符在屏幕上的位置坐标为(X ,Y ),即行地址为X ,列地址为Y ,则缓存地址=X ×80+Y (未考虑显示属性)。
(5)设置4个计数器以控制缓存访问与屏幕扫描之间的同步。
它们的分频关系是:点计数器:8分频(包括横向7点和字间间隔1点)。
字计数器:79分频(包括一行显示64个字符和水平回扫折合的字符数)。
行计数器:14分频(包括纵向8点,排间间隔6点)。
排计数器:26分频(包括显示25排字符和垂直回扫折合的字符排数)。
8 .某CRT 字符显示器,每帧可显示80列×20行,每个字符是7×9点阵,字符窗口9×14,场频为50Hz 。
试问:(1)缓存采用什么存储器,其中存放的内容是什么?容量应为多大?(2)缓存地址如何安排?若在243号单元存放的内容要显示出来,其屏幕上X 和Y 的坐标应是多少?(3)字符点阵存放在何处?如何读出显示?(4)计算出主振频率以及点计数器、字计数器、行计数器、排计数器的分频频率。
解:(1)缓存采用随机存储器,其中存放的内容是字符的ASCII 码,容量至少为1600字节(不含显示属性)。
(2)屏幕上最多可显示1600个字符,缓存地址与屏幕显示位置的排号和列号具有对应关系。
若要将缓存243号单元存放的内容显示出来,其屏幕上X 和Y 的坐标均为3(从0开始计),即在屏幕的第4行第4列上有字符显示。
(3)字符点阵存放在字库中,根据字符的ASCII 码逐行读出点阵显示。
(4)主振频率=50×21×14×98×9≈12.97MHz 。
点计数器:9分频。
字计数器:(80+18)分频。
行计数器:14分频。
排计数器:(20+1)分频。
9 .若用CRT 作图形显示器,其分辨率为640×200,沿横向每8点的信息存放在缓存中,场频为60Hz 。
试问:(1)缓存的基本容量是多少?(2)地址如何安排?(3)点计数器、字节计数器、行计数器各为多少分频?(4)它和字符显示器有哪些不同?解:(1)缓存的基本容量是16000字节(不考虑灰度级)。
(2)缓存地址为行号×80+列号。
(3)点计数器:8分频。
字节计数器:(80+L)分频,其中L 次计数,作为行线逆程回扫折合的字节数。
行计数器:(200+M)分频,其中M 次计数,作为场逆程回扫折合的行数。
图形显示器和字符显示器不同在于:图形显示器需将每个像素的信息都存放在VRAM 中,而字符显示器只需将要显示的ASCII 码存放在VRAM 中,字符的点阵来自字符发生器ROM 。
10 .某字符显示器分辨率为40列×25行,字符点阵5×7,横向间隔2点,排间间隔4点,问:缓存VRAM 容量至少应多大?应设置哪几级同步计数器?它们的分频关系如何?若要求场频60Hz ,则点频应为多少?何时访问一次VRAM ?地址如何确定?解:缓存VRAM 容量至少1000字节。
设置4级同步计数器(点计数器、字计数器、行计数器、排计数器),它们的分频分别是点计数器7分频、字计数器(40+L)分频、行计数器(7+4)分频、排计数器(25+M)分频。
其中,L 是水平回扫折合的字符数,M 是垂直回扫折合的字符排数。
假设L =9,M =1,有:点频=60×26×11×49×7≈5.89(MHz)每隔1.189μs(字符脉冲频率的倒数)访问一次VRAM ,地址由字计数器和排计数器共同提供,其中,字计数器提供低位地址,行计数器提供高位地址。
11 .某图形显示器的分辨率为800×600,若作单色显示且不要求灰度等级,则VRAM 容量至少应多大?应设置哪几级同步计数器?它们的分频关系如何?若要求场频60Hz ,则点频应为多少?何时访问一次VRAM ?地址如何确定?解:VRAM 容量至少应为60000字节。
设置3级同步计数器(点计数器、字节计数器、行计数器),它们的分频关系分别是点计数器8分频、字节计数器(100+L)分频、行计数器(600+M)分频。
其中,L 是行线逆程回扫折合的字节数,M 是场逆程回扫折合的行数。
假设L =23,M =10,有:点频=60×610×123×8≈36(MHz)每隔0.22μs 访问一次VRAM ,地址由字节计数器和行计数器共同提供,其中字节计数器提供列号,行计数器提供行号。
12 .水平扫描频率(行频)的单位为kHz ,垂直扫描频率(场频)的单位为Hz ,两者为何相差一千倍?解:行频又称水平扫描频率,是电子枪每秒在屏幕上扫描过的水平线条数,以kHz为单位。
场频又称垂直扫描频率,是每秒钟屏幕重复绘制显示画面的次数,以Hz 为单位。
因为每一场有近千条水平扫描线,所以行频与场频要相差近一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