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理-第六章 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

合集下载

2024年云南乡土地理课件

2024年云南乡土地理课件

云南乡土地理课件一、概述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北纬21°08′~29°15′,东经97°31′~106°11′之间,总面积约39.4万平方公里。

云南东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贵州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西北与西藏自治区相连,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邻。

云南地形复杂,地势高低差异大,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二、地形地貌云南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全省可分为四个地形区:滇西北高原、滇西横断山区、滇中高原盆地和滇东南山地丘陵。

其中,滇西北高原为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滇西横断山区为横断山脉南段,滇中高原盆地为云贵高原中心部分,滇东南山地丘陵为云贵高原东南边缘。

1.滇西北高原: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主要包括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地。

这里海拔较高,气候寒冷,冰川地貌发育,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所在地。

2.滇西横断山区:位于云南省西部,主要包括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等地。

这里山高谷深,地形险峻,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3.滇中高原盆地:位于云南省中部,主要包括昆明、曲靖、玉溪等地。

这里地势相对平坦,气候温和,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滇东南山地丘陵: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主要包括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

这里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温暖湿润,喀斯特地貌发育。

三、气候特点云南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具有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从南到北,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高原气候四个气候带。

全省年均气温14.6℃,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

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分布不均,导致云南气候多样性特点突出。

1.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包括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等地。

这里气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适宜热带作物生长。

2.亚热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中部、东部和西部部分地区,包括昆明、曲靖、大理等地。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宜农作物生长。

云南乡土地理

云南乡土地理

38
2021/2/4
39
2021/2/4
40
2021/2/4
41
丽江古城
2021/2/4
42
2021/2/4
43
标准要求:知道云南省工农业的概况。
考点1:云南省农业概况。
主要经济作物:天然橡胶、烤烟、甘蔗和茶叶。
考点2:云南省工业概况。
工业概况:重要支柱产业:烟草、生物资源开发产业、 旅游业、矿产业、水电业等。

2021/2/4
55

谢!
2/4
56
谢谢观赏!
2020/11/5
57
20
2021/2/4
21
2021/2/4
22
2021/2/4
23
2021/2/4
24
标准要求:知道云南省的优势自然资源。
考点:了解云南省在各种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丰富的自然资源:
(1)动植物资源:云南省是中国动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 素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之称。
(2)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大省,特别是有色金属和稀有 矿物享有盛名,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其中铅锌矿 储量居全国第一位。
2021/2/4
44
标准要求:知道云南省的交通特点、发 展及主要铁路干线。
考点1:知道云南省的主要铁路干线。贵昆 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内昆 铁路、昆河铁路等。
考点2:能在地图上找到云南省的主要铁路干 线。
2021/2/4
45
2021/2/4
46
标准要求:知道云南省的中等城市及其 特点。
考点1:知道云南省的中等城市及其特点。
(1)云南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图中A表示邻国

2021届中考地理复习备考 乡土地理——云南

2021届中考地理复习备考  乡土地理——云南

长江流出青海,经西 藏从德钦县进入云南, 继续南流于横断山区, 到了石鼓镇后因山崖 阻挡便掉头急转东北 而去,形成一个巨大 的“V”形转弯,这 一奇观被称为“万里 长江第一湾”。
泸沽湖
洱海:云 南第二大 湖泊。 (大理)
滇池:云
南最大的
湖泊,中
国第六大
淡水湖。
(昆明) 抚仙湖:云南第
三大湖泊,中国
二,仅比排名第一的意大利少一个项目。这其中,云南有5项名 列榜单。 (1)1997年12月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云南丽江古城; (2)2003年7月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云南三江并流; (3)2007年6月被评为的昆明石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4)2012年12月澄江帽天山化石群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5)2013年6月22日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
云南是我 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
国少数民 族有25个,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
族种类最 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
多的省份。 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
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
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
龙族。
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
(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
2021届中考地理复习备 考
乡土地理——云南
ouyang
一、云南概况
云南省,简称云或滇,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 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 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面积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 面积排名第8。
民族分布特点: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

云南土壤类型ppt(共73张PPT)

云南土壤类型ppt(共73张PPT)

2024/1/26
11
03
黄壤系列土壤类型
2024/1/26
12
黄壤分布与特点
2024/1/26
分布
主要分布于云南高原的中部和东部,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形 成。
特点
具有明显的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集过程,粘粒硅铝率较低, 粘土矿物以蛭石和高岭石为主,土壤交换性酸以交换性铝占 优势。
13
黄棕壤与黄褐土
2024/1/26
22
水稻土的改良与培肥
2024/1/26
改良措施
01
针对水稻土存在的黏性重、通透性差等问题,可以采取掺沙、
增施有机肥等改良措施。
培肥方法
02
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注意保持土壤水
分和通气性。
耕作管理
03
实行合理的耕作制度和管理措施,如深耕、晒田、轮作等,以
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
云南土壤类型ppt( 共73张PPT)
2024/1/26
1
2024/1/26
目录
CONTENTS
• 云南土壤概述 • 红壤系列土壤类型 • 黄壤系列土壤类型 • 山地土壤类型 • 水稻土系列土壤类型 • 云南土壤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2
01
云南土壤概述
2024/1/26
3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 部,与多个国家接壤 ,地理位置独特。
23
06
云南土壤资源保护 与可持续利用
2024/1/26
24
土壤侵蚀与退化问题
2024/1/26
水土流失严重
云南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占比较大,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导致 土壤肥力下降。

2024版年度最新乡土地理云南地理

2024版年度最新乡土地理云南地理

宣威火腿
宣威火腿是云南的著名特产之一, 以其色泽鲜艳、肉质细嫩、香味 浓郁而享誉中外。
鲜花饼
鲜花饼是一种以食用玫瑰花为馅 料的酥饼,具有香甜可口、花香 四溢的特点,是云南特有的糕点
美食。 12
PART 03
云南乡土地理与生态保护
REPORTING
2024/2/3
13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01
02
03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03
滇东南经济区
以文山、红河为中心,毗邻广西、越 南,是云南省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 门户。
05
04
滇西经济区
包括大理、丽江、迪庆等州市,以旅 游业和生物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
2024/2/3
19
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2024/2/3
优化第一产业
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提升第二产业
游选择。
2024/2/3
10
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2024/2/3
农业资源条件 云南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多样,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条件。目前,云南的农业产业已形成了以烟草、 茶叶、花卉、水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农业科技水平 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 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 与度。
2024/2/3
16
未来发展规划
2024/2/3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01
巩固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持续加大治理力度。
推动高质量发展
0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版)--第六章土壤圈ppt课件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版)--第六章土壤圈ppt课件
• 犁底层(亚表土层) 在耕作层之下,土壤呈层片状 结构,紧实,腐殖质含量比上层少。
• 心土层(生土层) 在犁底层之下,受耕作影响小, 淀积作用明显,颜色较浅。
• 底土层 (死土层) 几乎未受耕作影响,根系少, 土壤未发育,仍保留母质特征。
.
(二)土壤的一般形态特征
土壤颜色
• 根据土壤颜色变化可作为判断和研究土壤成土条 件、成土过程、肥力特征和演变的依据。
• 3力. 土。壤有机质和氨基酸等是络合剂,与钙镁铝形 • 成6.稳腐定殖性质络是合胶物结,剂能,提能高使无土机壤磷形酸成盐良溶好解的性团。粒结构,
改善土壤耕作。 • 7. 腐殖质色暗,可增加土壤吸热能力,同时其导热
性小,有利于保温。
.
(三)土壤水分
• 土壤水分是土壤重要组成成分和重 要的肥力因素。它不仅是植物生活 所必需的生态因子,而且也是土壤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介质, 它存在于孔隙中。
.
4.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 14. .土二壤、有三机羧质基含酸有与丰金富属的离植子物形所成需稳营定养络元合素物和的多能力 种较微强量,元有素活,化不土断壤供微应量植元物素吸的收作利用用。。
•• 25.土. 土壤壤有有机机质胶具体有是较一强种的具代有换多能价力酸,根可的以有大机量弱吸酸, 收其保盐存类植具物有养两分性,胶以体免的淋作溶用损,失有。很强缓冲酸碱的能
物理风化而未经化学风化的碎屑物,其原有的 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均未改变。
• 次生矿物质 由原生矿物质经风化后重
新形成的新矿物。土壤次生矿物分为三类:简 单盐类、次生氧化物类和次生 铝硅酸盐类
.
(二) 土壤有机质
• 土壤有机质概指土壤中动植物残体微生 物体及其分解和生成的物质

云南省土壤类型及-文档资料

云南省土壤类型及-文档资料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赤红壤分类(3个亚类)
1.赤红壤
赤红壤亚类具有赤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2.黄色赤红壤
•黄色赤红壤集中分布于滇东南和西南部的低、中山地; •雨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800~2000毫米;
•土体中氧化铁等矿物的水合度较高,有较明显的黄化层;
•土壤有机质和游漓铁的活化度均高于典型的赤红壤。
云南土壤类型及 其改良利用
一、铁铝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一)砖红壤
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 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云南 南部,西南部海拔800米以下 的河谷阶地,丘陵低山区和东 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口等 地。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 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 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 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面积为66.95万公顷。剖面一 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 酸性、强酸性反应。土体构型 如图。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 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 收富集过程。(右图为砖红壤剖
云南省土壤类型及 其改良利用
讲授内容

一、引言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三、小结
一、引言
云南省基本情况
•云南省地处祖国边陲,位于北纬21° 8 ′— 29° 15′ ,东经97° 32 ′— 106 °12′ 之间,东西相距864.9公里,南北纵跨 990公里; •东邻广西和贵州,北接四川,西北与西藏相连, 西部和南部与缅甸、 老挝、越南三国毗邻,土地总面积39.4万平方 公里。 •云南省有8个市,8个民族自治州,分辖128个 县。
3.丘陵山地,应搞好现有森林的保护,抚育更新和改造。 4.在荒山阳坡可营造速生丰产林,在阴坡可栽植柳杉、 杉木等。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

云南地理环境概述云南省位于东经97°31′至106°11′,北纬21°8′至29°15′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图1-1-1)。

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

9km,南北最大纵距990km。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

云南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国境线长达4060km,其中,中缅边界1997km,中老边界710km,中越边界1353km。

国境线上有25个边境县。

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4。

1%,居全国第8位。

全省辖16个州市,其中有8个民族自治州、8个地级市,下辖13市辖区、11县级市、76个县和29个自治县,共129个县级行政单位,省会昆明市。

其他主要城市有玉溪、曲靖、个旧、蒙自、大理、楚雄、文山、保山、瑞丽、普洱、临沧、昭通、景洪、瑞丽等。

图1-1—1 云南省区位(1)地形地貌云南地处中国大陆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缘与西南部云贵高原的结合部位,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山地高原为主的边疆内陆省份.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级状逐级下降,高差很大。

从北到南,坡降为6‰,平均每公里下降6m.其中西北部最高,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山地像张开的手指,由西北顺着地势分别向东、东南、南、西南和西等方向伸展,相对坳陷的地方,由河谷和陷落盆地组成。

降至边缘地带,残余高原面或破碎的低山的海拔仍在1000m以上,河谷谷底、陷落的盆地则在1000m以下。

省内最高点为德钦县怒山山脉的梅里雪山卡格博峰,海拔6740m;最低点为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m。

最高点和最低点直线距离不到900km,高差达6663.6m。

云南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地(高山、中山、低山)、高原、丘陵、盆地(坝子)、平原(河谷冲积平原)等地貌类型,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分布也十分广泛。

云南土壤类型详解75页PPT

云南土壤类型详解75页PPT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云南土壤类型详解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Hale Waihona Puke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75

第六章 土壤——自然地理学课件PPT

第六章 土壤——自然地理学课件PPT
4
第二节 土壤物质组成
土壤是个多相分散体系,由无机和有机的 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组成 。
6
一、矿物质
土壤矿物的类型
▪ 原生矿物 ▪ 次生矿物
土壤矿物的分布规律
▪ 干冷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原生矿物; 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含较多的氧化铁、氧化 铝和氧化钛等较为稳定的矿物;
▪ 热带亚热带地区,次生粘土矿物以水铝石、高岭 石等为主;干旱寒冷地区,次生粘土矿物以伊利 石、蒙脱石、蛭石为主。
15
2.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指土壤水分能够被植 物吸收利用的难易程度,不能被植物吸 收利用的称无效水,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的称为有效水。
▪ 土壤有效水分的下限为萎蔫系数 ▪ 旱地土壤有效水分的上限为田间持水量 ▪ 旱地土壤最大有效水分量 = 田间持水量 -
萎蔫系数
16
土壤水吸 力
土 壤 颗 粒
12
膜状水
▪ 土粒吸足了吸湿水后,还有剩 余的吸引力,可吸引一部分液 态水成水膜状附着在土粒表面, 这种水分称为膜状水。
▪ 植物可以利用此水。但由于这种水的移动非常缓慢 (0.2—0.4mm/d),不能及时供给植物生长需要,植 物可利用的数量很少。
– 土壤膜状水达到最大值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土壤最大 分子持水量
▪ 中子土壤水分仪
• 通过测定反映慢中子云的密度与水分子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确定土 壤含水量。
• 不破坏土壤,可测量土壤深达30米的剖面含水量,但是不能用于 表层土
• 缺点:垂直分辨率较差,表层测量困难,且辐射危害健康
▪ 张力计式土壤水分传感器
• 通过安装在土壤中的张力计,测量土壤水的吸力,然后依据土壤 水分特征曲线来换算成土壤含水量 20

云南乡土地理课件

云南乡土地理课件
石林镇中学
段利平
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云南吗?
云南省政区图
你能说说云南省的邻省和邻国吗?

邻省有:东有广西和贵州,北接四川;西 北同西藏自治区相连
邻国有:西面与缅甸,南面与老挝、越南 接壤。 国境线长约4000米

云南省的少数民族
云南省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除汉族外,还有51个少数民族,云 南省独有民族共有15个,其中人口 在4000人以上的有25个。 少数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 的特点
边疆及口岸重镇:
“黎明之城”——景洪
滇西之窗——瑞丽 边关要镇——畹町
水陆口岸——水富
铜的主要基地——东川
地区中心城镇:
滇西故郡——保山
迤西咽喉——楚雄 新生的死城——思茅
秀美的热带风光
旅游业
奇异喀斯特地形
浓郁的民族风情 迷人的文化古迹
丽江古城
支柱产业
石林 傣族泼水节
多彩的民族文化
傣族的泼水节,象脚鼓舞、赛龙舟;
彝族的火把节、阿细跳月、摔跤、
斗牛; 白族的三月街等
云南省交通图
云南省的主要铁路干线
贵昆铁路
成昆铁路
南昆铁路
内昆铁路 昆河铁路
终年高温多雨、 长夏无冬的热带 季风气候
云南主要的经济作物
云南珍贵的稀有动植物
受立体气候和复杂地形的影响, 云南省成为动、植物种类最多的省 份,素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 国”之称。
云南省的十大旅游景区: ①昆明滇池、石林;②西双版纳; ③大理;④丽江玉龙雪山、古城; ⑤三江并流;⑥腾冲火山地热;⑦ 德宏:瑞丽江—大盈江;⑧建水; ⑨宜良九乡;⑩思茅大黑山等。
云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云南省乡土地理课件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云南省乡土地理课件

交通对旅游业的影响
3
便捷的交通网络促进了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使 得更多游客能够方便地前往云南省各个旅游目的 地。
2024/1/24
20
旅游资源类型及开发策略
01
云南省旅游资源类型
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族文化和特色美食等多种类型。
2024/1/24
02 03
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如自然景观的开发应 注重生态保护,人文景观的开发应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民族文化的开发 应尊重民族传统等。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 云南省乡土地理课件
REPORTING
2024/1/24
1
2024/1/24
• 云南省乡土地理概述 • 云南省地形地貌及气候特点 • 云南省河流湖泊及水资源利用 • 云南省植被土壤与农业布局 • 云南省交通旅游与民族文化 • 云南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2
目录
PART 01
2024/1/24
6
PART 02
云南省地形地貌及气候特 点
REPORTING
2024/1/24
7
高原山地地形地貌
地形以高原为主,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 降。
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94%,其间散布着众多大小不一的盆地(坝子)和 河谷。
2024/1/24
最高点为滇西北的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河口瑶族自治县境 内南溪河与红河交汇的中越界河处,海拔76.4米。
2024/1/24
13
水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2024/1/24
水资源保护政策
云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政策,如《云南省水 资源保护条例》等,加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2024年乡土地理云南地理

2024年乡土地理云南地理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云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
旅游业与生态保护相互促进。
绿色能源开发
云南充分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 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积极发展绿色 能源产业,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农业可持续发展
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可持续 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 时保护生态环境。
2024/2/29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02
云南省农业结构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特色农业、
畜牧业、渔业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
03
云南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质量。
14
土地利用类型及特点
2024/2/29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云南省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其中林地和草地占比较 大。
02
手工艺品以刺绣、编织、银饰制 作等为代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 格和地域特色。
10
传统节日与习俗
云南的传统节日数量众多,各具特色 ,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白族 三月街等。
各民族的节日习俗丰富多彩,包括祭 祀、歌舞、竞技等多种活动。
2024/2/29
11
乡土美食介绍
云南美食独具特色,以酸、辣、香为主要口味特点。
03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加速推进
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云南省农业与二三产
业融合发展将加速推进,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多元化的产业形态

17
04
云南工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
2024/2/29
18
工业发展现状概述
云南省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近 年来发展迅速,工业总产值持续

云南土壤分布的特点及地带性规律

云南土壤分布的特点及地带性规律

云南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形地貌地带性。

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地势从东南向西北逐渐
升高,从海拔低的东南部到海拔高的西北部,土壤类型也有明显的变化。

东南部以红壤为主,中部以黑土为主,西部以黄土为主,西北部
以砂砾土为主。

二、气候地带性。

云南省气候多样,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暖,从海拔
低的东南部到海拔高的西北部,土壤类型也有明显的变化。

东南部以
红壤为主,中部以黑土为主,西部以黄土为主,西北部以砂砾土为主。

三、植被地带性。

云南省植被多样,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深,从海拔
低的东南部到海拔高的西北部,土壤类型也有明显的变化。

东南部以
红壤为主,中部以黑土为主,西部以黄土为主,西北部以砂砾土为主。

四、地质地带性。

云南省地质构造复杂,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深,从
海拔低的东南部到海拔高的西北部,土壤类型也有明显的变化。

东南
部以红壤为主,中部以黑土为主,西部以黄土为主,西北部以砂砾土
为主。

总之,云南省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规律,主要表现在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和地质等方面,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变深,从海拔低的东南
部到海拔高的西北部,土壤类型也有明显的变化。

土壤地理学 第六章 土壤分类

土壤地理学 第六章 土壤分类
文献中常见的土壤类型的特征
土壤发生分类的不足表现在: ① 主观性与理论推理性强; ② 过分强调生物、气候等地带性因素; ③ 强调中心概念,但土类界限较模糊; ④ 发生分类缺乏定量指标。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diagnostic horizons)和诊断特性(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为基础的系统化、定量化土壤分类。中国土 壤系统分类为多级分类制,即土纲、亚纲、 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6级,如表6-2所示。
中国近代土壤分类受美国早期土壤分类 影响较深,宋达泉(1950) 在《中国土壤分类 标准的商榷》中列举的中国土壤分类仍属美 国马伯特土壤分类。以土类为基本单元,以 土系为基层单元,分为显域、隐域和泛域土 3个土纲、7个亚纲、18个土类。
自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期,苏联土壤 发生分类,特别地理发生学分类,对中国土 壤分类的影响较深,时间也较长。从1978年 始,中国开始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并随着 中国改革开放,国际交往的增加,美国土壤 分类系统和联合国世界土壤图图例单元逐渐 进入中国,对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系统产生了 一定程度的影响。
红壤: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生 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作用下形成 的地带性铁铝土 。土壤红色或棕红
色,酸性,有机质含量较高,核块 状结构。
上图为红壤剖面
上图为红壤景观
土地利用:代表性天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农业利用以稻麦棉为主,一年两熟或一年三 熟,并广泛栽培有毛竹、油茶、油桐、柑桔 等人工林,是重要的粮、棉、油、茶、柑枯 和蚕丝的生产基地。
知识结构
认识土壤分类原理依 据、方法与发展
6.1 土壤分类概述
掌握中国土壤分类体 系的特点
6.2 中国土壤分类
熟悉国际主要土壤分 类体系及其参比

云南土壤类型

云南土壤类型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改良利用
•大力发展林业,有计划地种树、种草,增加覆盖, 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冲刷; •要稳定面积,提高耕作合理水平,搞好坡梯,大 力发展绿肥同时补充锌、硼微肥,提高土壤肥力; •推广间作套种,扩广烤烟、花生、地萝卜等经济 作物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增加收益。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土壤类型及 其改良利用
一、铁铝土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一)砖红壤
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 地带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云南 南部,西南部海拔800米以下 的河谷阶地,丘陵低山区和东 南部海拔400米以下的河口等 地。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 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 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 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面积为66.95万公顷。剖面一 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 酸性、强酸性反应。土体构型 如图。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 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 收富集过程。(右图为砖红壤剖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3.黄红壤
黄红壤属红壤向黄壤过渡的类型,主要分 布于红壤区中、低山平缓的坡地,所处水分条 件较优;土体上部有黄化现象,以黄橙色或橙 色为主,下部仍保持红壤的色调;土壤PH 5.0~5.8,粘土矿物仍以高岭石为主,伴有蛭石 和三水铝石。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4.红壤性土
红壤性土属于剖面发育差的幼年红壤,主要 分布在红壤区的山地陡坡地段。其土壤侵蚀严重, 往往心土、底土裸露地表,石砾多,质地偏砂, 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缺乏,肥力低下。
二、各土壤类型及其利用
云南红壤分类(4个亚类)
1.红壤
此即红壤的典型亚类。土壤养分一般不高,速 效磷缺乏,PH4.5~5.5,质地粘重,保水、保肥 力强,但耕性较差。

云南省考研农业资源与环境复习资料土壤学基础

云南省考研农业资源与环境复习资料土壤学基础

云南省考研农业资源与环境复习资料土壤学基础云南省考研农业资源与环境复习资料:土壤学基础一、引言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土壤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研究土壤的性质、组成、形成过程以及土壤对农业生产和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云南农业资源与环境考研中关于土壤学基础的复习资料。

二、土壤的定义与分类土壤是地球表面上一种有机质与无机质混合,处于固、液、气三相并存在生物活动的介质。

根据农业资源与环境考研的课程大纲,土壤可以分为岩性土壤、黏土矿物土壤和有机质土壤等。

1. 岩性土壤岩性土壤主要由岩石粉碎、风化和物理破碎等作用形成。

它们通常富含矿物质,缺少有机质,并且对水分和养分的保持能力较差。

2. 黏土矿物土壤黏土矿物土壤主要由粉砂和黏土矿物组成,黏土矿物具有吸附养分和保持水分的能力。

这种类型的土壤在农业生产中优势明显。

3. 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土壤富含有机质,大部分是由植物残体、动物遗体和微生物转化而成。

这种土壤通常肥沃且适合农业生产。

三、土壤的物理性质土壤的物理性质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考研复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土壤物理性质。

1. 颗粒组成土壤颗粒主要由沙粒、粉砂、黏土粒组成。

其中,沙粒具有较大的颗粒直径,粉砂颗粒较小,而黏土粒最小。

2. 孔隙度和毛管水分土壤中的孔隙度是指与土壤颗粒间隙相关的空隙容积。

毛管水分是指土壤颗粒之间保持的含水量。

3. 密度和孔隙度土壤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孔隙度则是指单位体积土壤中的空隙容积。

四、土壤的化学性质土壤的化学性质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的研究中十分重要。

在复习考研中,需要掌握以下的土壤化学性质。

1. pH 值土壤pH 值是指土壤的酸碱性程度,对农作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2. 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能力土壤中的颗粒表面带负电荷的部分可以吸附阳离子,而土壤溶液中的带正电荷的离子则可以与土壤中的阴离子发生交换。

3. 有机质含量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土壤的肥力和养分供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云南地理-第六章 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

云南地理-第六章  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

第六章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第一节云南土壤一、云南省土壤形成的地理环境云南省的以高原季风气候为主的多样气候类型和垂直气候显著以及降水相对充沛和干湿季分明、地势特征与地形复杂多样和地貌分区、植被类型多和植物种类多、成土母质、栽培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云南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造就云南的土壤类型多样化和空间分布特征。

其主要形成特点是:1、地势变化与纬度变化复合,造成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2、山川南北走向改变了土壤分布的基本格局。

3、古红色风化壳与现代风化壳交错出现,使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发生"倒置"现象。

4、土壤形成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

(地处中低纬度)总之,地貌因子在云南的生物气候带的分异中起着主导作用,导致了云南综合自然体在以垂直变化为主,相性、水平变化为辅的各种自然因子作用下,经过一个相当长期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一个独突的“立体自然景观”,影响着土壤的形成、发育和发展。

二、云南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云南共有7个纲,14个亚纲,19个土类,34个压类组成。

其中铁铝土占一半多。

(图6-1)1、铁铝土1.1砖红壤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宽谷盆地边缘。

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的热带北部边缘,海拔西部低于750 m,东部低于400 m.包括怒江、澜沧江、李仙江、藤条江下游河谷,坝区及元江中下游地区.共分3个部分: ①由潞西东南至孟定东南; ②自勐海西经景洪北向西至国界;③从江城东经元江至河口东北止。

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面积为66.95万公顷。

剖面一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酸性、强酸性反应。

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

其有3个亚类:1.1.1砖红壤砖红壤亚类具有砖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1.1.1黄色砖红壤分布于云南河口,降雨量一般比砖红壤地区高500毫米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第一节云南土壤一、云南省土壤形成的地理环境云南省的以高原季风气候为主的多样气候类型和垂直气候显著以及降水相对充沛和干湿季分明、地势特征与地形复杂多样和地貌分区、植被类型多和植物种类多、成土母质、栽培制度等诸多因素影响了云南土壤的形成和发育过程,造就云南的土壤类型多样化和空间分布特征。

其主要形成特点是:1、地势变化与纬度变化复合,造成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2、山川南北走向改变了土壤分布的基本格局。

3、古红色风化壳与现代风化壳交错出现,使土壤类型及其理化性质发生"倒置"现象。

4、土壤形成过程主要是脱硅富铝化过程。

(地处中低纬度)总之,地貌因子在云南的生物气候带的分异中起着主导作用,导致了云南综合自然体在以垂直变化为主,相性、水平变化为辅的各种自然因子作用下,经过一个相当长期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一个独突的“立体自然景观”,影响着土壤的形成、发育和发展。

二、云南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云南共有7个纲,14个亚纲,19个土类,34个压类组成。

其中铁铝土占一半多。

(图6-1)1、铁铝土1.1砖红壤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和宽谷盆地边缘。

分布于云南省南部的热带北部边缘,海拔西部低于750 m,东部低于400 m.包括怒江、澜沧江、李仙江、藤条江下游河谷,坝区及元江中下游地区.共分3个部分: ①由潞西东南至孟定东南; ②自勐海西经景洪北向西至国界;③从江城东经元江至河口东北止。

砖红壤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片麻岩,砂页岩及老冲积红土层。

是发展橡胶、香料、南药、热带水果及经济林木的主要基地。

面积为66.95万公顷。

剖面一般为砖红色,PH为4.8—5.6呈酸性、强酸性反应。

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过程和以生物为主导的养分吸收富集过程。

其有3个亚类:1.1.1砖红壤砖红壤亚类具有砖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

1.1.1黄色砖红壤分布于云南河口,降雨量一般比砖红壤地区高500毫米左右。

土壤黄化特征明显,B层呈黄棕色或黄色,粘粒矿物以高岭石和针铁矿为主。

1.1.3褐色砖红壤分布于滇西北高山峡谷区的干暖河谷和元江中下游少雨河谷,成土母质多为富含碳酸钙的物质。

图6-1云南省土壤类型图1.2赤红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

分布于云南南部准热带,海拔西部为750~ 1 100 m,东部为400~800 m,包括红河州哀牢山以南地区,思茅地区东部李仙江和澜沧江谷地,文山、德宏两州南部,共分2部分:①元江流域以西,始腾冲西,经潞西(芒市)、临沧附近,普洱南至金平东北,然后与热带界线重合; ②元江以东,从个旧南向东,经文山南、富宁北直至广西交界止。

水热条件好,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成土母质以各种母岩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为主。

赤红壤区是双季稻、杂交稻、玉米、柑橘、甘蔗、薯类等的主要生产区。

土壤剖面主要呈红色。

土壤PH一般低于5.5,呈酸性反应。

赤红壤面积为515.30万公顷。

成土过程: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积累作用。

其有3个亚类:1.2.1赤红壤赤红壤亚类具有赤红壤土类的典型特征1.2.2黄色赤红壤黄色赤红壤集中分布于滇东南和西南部的低、中山地;雨水充沛,年降水量为1800—2000毫米;土体中氧化铁等矿物的水合度较高,有较明显的黄化层;土壤有机质和游漓铁的活化度均高于典型的赤红壤。

1.2.3赤红壤性土赤红壤性土为弱发育的赤红壤,主要分布在赤红壤带东部水土流失严重的低山丘陵,表土大多流失殆尽,网纹层等出露地表。

由花岗岩发育的土壤,地表遍布石英砂。

1.3红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混交林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于北纬24º—26 º之间海拔1500—2500米的高原湖盆边缘及中低山地,是云南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

成土母质主要是深厚的古红土和红色风化壳及岩石风化的残及物。

红壤分布区是云南优质烟叶、玉米、杂粮、薯类、小麦等作物的主要产地。

云南红壤面积为1136.96万公顷。

红壤的土体深厚,剖面层次发育完整。

PH一般在5.0—6.2之间。

红壤成土是富铝化和生物富集两个过程长期作用的结果。

其有4个亚类:1.3.1红壤此即红壤的典型亚类。

土壤养分一般不高,速效磷缺乏,PH4.5—5.5,质地粘重,保水、保肥力强,但耕性较差。

1.3.2山原红壤山原红壤为高原海拔1800—2500米的高原面上具残存富铝化特征的暗红色土壤。

该亚类是深受古风化壳影响的红壤类型,其矿物风化度深,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伴有三水铝石。

PH5.5—6.0,主要呈微酸性反应。

1.3.3黄红壤黄红壤属红壤向黄壤过渡的类型,主要分布于红壤区中、低山平缓的坡地,所处水分条件较优;土体上部有黄化现象,以黄橙色或橙色为主,下部仍保持红壤的色调;土壤PH5.0—5.8,粘土矿物仍以高岭石为主,伴有蛭石和三水铝石。

1.3.4红壤性土红壤性土属于剖面发育差的幼年红壤,主要分布在红壤区的山地陡坡地段。

其土壤侵蚀严重,往往心土、底土裸露地表,石砾多,质地偏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缺乏,肥力低下。

1.4黄壤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苔藓常绿阔叶林植被发育的土壤。

分布在全省10个地州的山区,在滇东北地区作成片分布。

黄壤地区气候冷凉、潮湿,云雾多,日照少。

粘粒矿物以蛭石为主,次为高龄石、伊利石。

黄壤有机质积累较红壤多,呈酸性反应,一般PH4.5—5.5。

黄壤区雨水充沛,水分条件好,又处于山区,适宜于发展林业,华山松、杉木、茶叶等均宜生长;农作物一年两熟,一般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等。

黄壤面积为229.49万公顷。

成土过程:脱硅富铝化、生物富集和黄化过程。

其有2个亚类:1.4.1暗黄壤暗黄壤亚类具有黄壤土类的特征,B层呈现明显的暗黄色。

1.4.2黄壤性土黄壤性土分布于黄壤山地上部或陡坡地段,植被覆盖稀疏,土壤侵蚀较严重。

其A层浅薄,B层发育不明显,常夹有多量的半风华岩石碎块,剖面构型为A -(B)- C型。

2、淋溶土2.1黄棕壤温带常绿阔叶林、苔藓林下发育的土壤。

主要分布在北纬27º以南,海拔1800-2700米的中山坡地上部,分布在雾露多、温度大、植被好、土壤自然肥力较高、气温偏低的地方。

以发展林木业为主。

在平缓地可种植马铃薯、小黑麦、白云豆、兰花籽等粮油作物。

黄棕壤面积296.10万公顷。

土壤PH为5—6,呈酸性、微酸性反应。

成土过程受淋溶、粘化及弱富铝化作用的影响。

其有1个亚类:暗黄棕壤:充沛而热量偏低,生物积累过程和盐基淋溶酸化过程明显增强。

质地较轻,粘化作用不明显,土壤多呈酸性。

2.2棕壤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土壤。

分布在北纬25 º以北,海拔2600—3400米的山地。

成土母质以紫色砂质岩,酸性及基性结晶岩,石灰岩为主。

粘土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和高岭石。

表土暗棕色,结构较好。

土壤PH5—6。

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

面积为253.63万公顷。

自然肥力较高,适于多种林木生长。

成土过程为淋溶过程、粘化过程和生物富盐基过程。

2.3暗棕壤温带针叶林下发育的森林土壤,主要分布在迪庆、怒江和大理州海拔3000—3700米的高山地区。

原生植被以高山松、云杉、桦、等乔木为主。

暗棕壤面积为65.52万公顷。

土壤PH 5—6。

粘土矿物以蛭石、伊利石为主。

暗棕壤带是云南的主要林区之一,也是人参、西洋参等中药材的重点产区。

成土过程;腐殖质积累、淋溶和粘化过程、白浆化过程、潜育化过程。

3、半淋溶土3.1棕色针叶林土寒温带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分布在北纬25°以北海拔3400—4000米的高山地区,多与暗棕壤交错分布。

有较厚的凋落物和腐殖质层。

植被有冷杉、云杉、红杉等。

成土过程为:表层酸性泥炭化物质积累过程;土壤中三二氧化物回流表土过程。

棕色针叶林土面积为63.78万公顷。

土壤PH4.0—5.5,呈酸性、强酸性反应。

3.2燥红土发育于热河谷的一种地域性红色土。

分布在元江、怒江、金沙江等深切的干热河谷及封闭半封闭的干热坝子。

燥红土地区光热条件好,是云南冬早蔬菜、热水果的“天然温室”也是云南甘蔗的主产和高产区。

燥红土面积为38.85万公顷,土壤PH6.58.0。

分为燥红土和褐红土2个亚类。

成土过程为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生物富积作用和脱硅富铝化作用。

3.3褐土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早生森林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粘化层和钙积层的土壤。

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澜沧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

褐土区的气候干旱,植被稀疏,以有刺灌丛草坡为主。

水土流失严重,有机质和养分缺乏,肥力水平低。

土壤地形以山地、丘陵、洪积扇和高阶地为主。

褐土面积为11.41万公顷。

褐土分为燥褐土和棕褐土2个亚类。

成土过程:土壤中碳酸钙的淋溶淀积和明显的粘化作用;淋溶作用较棕壤弱,成土过程处于脱钙阶段。

4、初育土4.1紫色土由紫红色砂页岩风化形成的地域性土壤。

紫色土多与红壤交错分布,滇中分布在海拔1500—2500米,滇南为海拔1000—2000米。

植被为云南杉、常绿阔叶林或灌丛草地。

成土母质多为中生代的紫红色砂叶岩。

土壤酸碱适中,土层薄,蓄水性差,适宜烤烟种植。

紫色土面积为495.98万公顷。

成土过程:母岩的快速物理崩解和频繁侵蚀堆积作用,以及碳酸钙的不断淋失,而生物积累作用则较弱。

其有2个亚类:4.1.1酸性紫色土分布于酸性紫色岩层的平缓岗地和低平槽谷母岩多为紫色砂岩。

粘土矿物一般以蛭石、水云母为主。

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高于其它紫色土亚类,而全磷和全钾量则较低。

土壤PH 6.5—7.5。

4.1.2中性紫色土母岩中碳酸钙较少或在成土过程中已明显淋溶。

粘土矿物以蛭石、水云母或蒙脱石、水云母为主。

土壤PH6.5—7.5。

主要种植粮仓作物。

4.1.3石灰性紫色土由钙质紫色砂页岩风化发育而成。

母岩以钙质紫色混岩为主,粘土矿物以水云母或蒙脱石为主。

有机质含量低,全磷和全钾则高。

土壤PH高于7.5。

4.2石灰(岩)土碳酸盐类发育的岩性土壤。

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文山、昭通、曲靖、昆明、丽江、红河等地州市。

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丰富,结构和耕性好,土层浅薄,抗旱能力差,分布零星,耕作不便。

石灰土面积为108.69万公顷。

土壤PH6.5—8.5,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

成土过程:风化过程,富铝化作用和灰化作用。

其有3个亚类:4.2.1红色石灰土主要分布在红壤区,具有一定的脱硅富铝化特征。

游离氧化铁的水化度低,呈现红色或红棕色。

土壤PH6.0—7.0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

4.2.2黄色石灰土分布在黄壤等形成环境潮湿的地区,土壤中游离氧化铁的水化度较高。

呈黄色或黄棕色。

4.2.3黑色石灰土富含碳酸钙和腐殖质,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气候较冷的石灰山地。

因而有机质的积累作用明显,肥力高。

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

4.3火山灰土火山灰土是由火山灰或熔岩风化母质发育的初育土,具有弱的脱硅富铝化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