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中国民歌《茉莉花》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和艺术特色。

2. 通过欣赏和学唱《茉莉花》,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茉莉花》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点。

2. 掌握《茉莉花》的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1. 理解《茉莉花》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茉莉花》相关图片、视频等。

2. 教学乐器:吉他、琵琶等。

3. 音响设备:音响、话筒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茉莉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简要介绍《茉莉花》的历史背景和地域特点。

二、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教师播放不同地域的《茉莉花》版本,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

2. 教师分析《茉莉花》的旋律、节奏、歌词等艺术特色。

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茉莉花》的演唱技巧。

三、学唱与实践(15分钟)1. 教师吉他伴奏,引导学生学唱《茉莉花》。

2. 教师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

3. 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演唱心得。

四、拓展与提高(15分钟)1. 教师介绍《茉莉花》相关的文化背景,如民间故事、诗词等。

2. 学生自由发挥,用琵琶等乐器演奏《茉莉花》。

3. 学生尝试创作以《茉莉花》为主题的歌曲或诗词。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茉莉花》合唱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中国民歌,举办民歌欣赏讲座或音乐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学唱《茉莉花》,使学生了解了中国民歌的历史背景、地域特点和艺术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激发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欣赏,感知音乐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2. 如何帮助学生分辨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教学准备:1. 多种类型的音乐录音。

2.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3. 音乐欣赏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音乐欣赏课程,并告诉他们今天将要欣赏的音乐类型。

2. 老师通过一段简短的音乐片段引入音乐欣赏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二、音乐欣赏(20分钟)1. 老师选择一首适合大班儿童的音乐,并播放给学生听。

2. 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音乐,用心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 老师带领学生讨论音乐中的情感和表达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感受。

三、分辨音乐类型(15分钟)1. 老师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让学生通过听觉感知音乐的特点。

2. 老师提问学生,让他们描述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例如节奏、旋律、乐器的使用等。

3. 老师通过对比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帮助学生分辨不同类型音乐。

四、创造音乐(15分钟)1. 老师给学生一些乐器,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音乐。

2. 老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指导他们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音乐作品。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听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意见。

2. 老师鼓励学生继续发展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老师布置学生回家欣赏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并写下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2. 老师鼓励学生多多接触各种类型的音乐,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及思考:1.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是否清晰明确?2. 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创造?3. 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4. 学生在音乐欣赏和创造过程中是否有得到足够的指导和支持?5. 是否有足够的互动和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上是一份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音乐欣赏课是培养他们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教案设计的角度,细致地讲述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教学目标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力,提高其音乐审美水平。

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音乐欣赏课的内容应涵盖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阶段来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听觉感受法:通过听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引导学生专注地聆听并发表自己的听后感。

2. 比较法:将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音乐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多样性。

例如,将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不同风格音乐带来的不同情感和审美体验。

3. 创作法: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组织学生编写歌词、创作简单的旋律,让他们亲身经历音乐的创作过程。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介绍音乐的魅力和重要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通过小故事、音乐趣闻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

2. 音乐欣赏:教师选择一首适宜的音乐作品,放给学生听。

可以在音乐播放前,引导学生注意一些关键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3. 听后感想:学生听完音乐后,可以进行短暂的思考,然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互动交流。

4. 音乐比较:教师选择不同风格或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多样性。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音乐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5. 音乐创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

例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编写歌词,然后配以简单的旋律。

6. 总结:课堂结束前,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要点。

五、评价方法音乐欣赏课的评价可以通过听后感想的表达、创作作品的质量等方面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幼儿园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

幼儿园音乐欣赏课教案(精选)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根据音乐的主题或情感,创设相应的情境,如故事 情境、游戏情境等,让幼儿在模拟的情境中感受音乐的氛围 和情感。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和意义。
音乐游戏
总结词
将音乐元素融入游戏中,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音乐游戏,如听音乐找乐器、听音乐跳舞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这种教 学方法能够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教学设备
音响设备
准备高品质的音响设备,确保音乐播放 效果良好,为幼儿提供优质的听觉体验 。
VS
教学道具
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道具和教具, 如乐器、图片、舞蹈道具等,以增加教学 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05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评价
01
02
03
参与度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 情况,是否能够积极参与 到音乐欣赏活动中。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对于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音乐元素,可以更加深入地讲解,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展望未来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渐 增加音乐欣赏的难度和深度,引
导孩子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
可以尝试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 结合,如音乐与数学、音乐与语 言等,以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04
教学资源
教材与教案
教材选择
选择适合幼儿园年龄段的音乐欣赏教 材,确保内容健康、有趣、易于理解 。
教案准备
根据教材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法。
音乐素材
音乐选择
挑选适合幼儿的音乐素材,包括儿歌、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喜好和兴趣。

大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教案

大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教案

标题:大学音乐欣赏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提升艺术素养。

3.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了解音乐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创作技巧。

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类型和特点2. 音乐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手法3. 音乐作品的分析与欣赏4. 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的基本类型、历史背景和创作手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音乐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介绍音乐的基本类型、历史背景和创作手法,为学生欣赏音乐作品打下基础。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

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如播放音乐视频、展示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讨论:组织学生就音乐作品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实践:让学生尝试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音乐作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音乐鉴赏能力:通过课后作业、音乐作品分析等方式,评价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环节,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协作等。

4. 表达能力:在讨论和实践环节,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欣赏课后推荐的音乐作品,撰写欣赏心得。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创作,下节课分享。

音乐欣赏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教案•课程介绍与目标•音乐基础知识•西方古典音乐欣赏•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流行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方法与技巧•课程总结与展望课程介绍与目标1 2 3通过音乐欣赏课,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音乐爱好,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

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爱好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通过介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拓展学生文化视野和艺术修养音乐欣赏课的目的音乐作品欣赏音乐知识讲解音乐背景介绍音乐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与安排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讲解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介绍音乐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以及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创作和评论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的知识,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特点和风格。

能够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具备一定的音乐表演和创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尊重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态度目标音乐基础知识音高音强音色音长音乐的基本元素01020304音乐中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单位是赫兹(Hz )。

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即声音的响度。

声音的特质,由泛音决定,不同的乐器和人声有不同的音色。

声音的长短,即音符的时值,由节拍和节奏决定。

音乐中音符和休止符的时值组合方式,构成音乐的律动。

节奏节拍速度强拍和弱拍的组合,构成音乐的基本单位,如2/4拍、3/4拍等。

音乐进行的快慢,以每分钟多少拍(bpm )来衡量。

030201音乐的节奏与节拍音乐中的和声与旋律和声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包括和弦和和声进行等。

音乐课欣赏流行音乐教案

音乐课欣赏流行音乐教案

音乐课欣赏流行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流行音乐的定义和特点;2. 能够欣赏流行音乐,并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3. 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 如何欣赏流行音乐并进行简单分析。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2. 流行音乐的音乐作品;3. 流行音乐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用流行音乐的音乐作品引入课题,让学生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2. 了解流行音乐(10分钟)。

通过多媒体设备,教师向学生介绍流行音乐的定义和特点,包括流行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等内容。

3. 欣赏流行音乐(20分钟)。

教师播放一些经典的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4. 分析流行音乐(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分析流行音乐,包括歌词、旋律、编曲等方面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讨论。

5. 欣赏与评价(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流行音乐作品的欣赏与评价,每组选择一首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并结合课上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6.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五、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根据课上所学内容,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流行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培养了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音乐必修四《音乐欣赏》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音乐必修四《音乐欣赏》教学设计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音乐必修四《音乐欣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包括音高、节奏、音色等- 能够分析和解读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音高、音程和音阶- 节奏和节拍- 音色和乐器2. 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欣赏- 古典音乐欣赏- 流行音乐欣赏- 传统音乐欣赏3. 音乐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曲式结构分析- 和声分析- 歌词解读4. 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培养-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唱或创作- 学生进行音乐作品欣赏的口头表达和讨论三、教学方法- 音乐作品欣赏:引导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和情感表达来体验音乐作品- 分析与解读:结合音乐学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从曲式、和声、歌词等方面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社交研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演出、音乐会等活动,扩大音乐领域的社交研究四、教学评价- 分组演唱或创作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创造力- 口头表达和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对音乐作品欣赏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考试评价:以选择题、简答题等形式对学生对音乐概念和音乐作品的理解进行评价五、教学资源- 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 音乐教材和参考书籍- 音乐乐器和器材-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著名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研究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并进行练和巩固。

3. 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了解其特点和表现形式。

4. 分析和解读音乐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和表达。

5. 学生分组合作,演唱或创作一首音乐作品,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6. 进行音乐作品欣赏的口头表达和讨论。

7. 总结和评价:回顾学生的研究和表现,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

以上是《音乐欣赏》教学设计的大致框架,具体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拓展。

大班音乐欣赏优秀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优秀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共享能力。

教学准备:1. 播放器和音乐CD。

2. 舒适的教室环境。

3. 幼儿喜爱的音乐作品。

教学过程:步骤一:创设情境1. 教师引导幼儿坐在舒适的位置上,提醒他们静静地坐下来,准备欣赏音乐。

2. 教师打开窗帘,让阳光透入教室,营造一个温暖明亮的环境。

步骤二:音乐欣赏1. 教师播放一首活泼、欢快的音乐,如《小星星》。

2. 幼儿聆听音乐,注意观察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3. 在音乐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他们对这首音乐的感觉,如开心、欢乐等。

步骤三:感知与表达1. 教师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手鼓、木鱼等。

2. 教师为每个幼儿分发一个乐器,并示范如何使用乐器。

3. 教师指挥幼儿一起演奏,并强调合作与共享的重要性。

步骤四:创意表达1. 教师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表达能力。

2.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意表演。

步骤五:分享与总结1. 教师引导幼儿分别展示自己的表演或创意作品。

2. 教师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和赞美彼此的表演。

3. 教师总结本次音乐欣赏活动的收获,强调音乐的美妙和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幼儿在家中继续进行音乐欣赏和创意表演的活动,与家人一起分享。

2. 在教室中设置一个音乐角,供幼儿自由发挥,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

3. 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比赛或音乐会,展示他们的才艺和创意。

评价与反思:教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参与音乐欣赏的积极性、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共享的情况。

根据观察记录,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思,为进一步的音乐教学提供指导。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多篇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多篇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多篇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的情绪。

2、熟悉主题,培养音乐记忆能力。

3、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4、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重点:1、感受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想象力。

2、师生合作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难点:在教师启发、指引下,创作“新”的《森林狂想曲》。

教学用具:电子琴、字母图片、打击乐器、乐曲主题旋律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课件:欣赏一组美丽的风景师:一组美丽的风景把我们带进了绿色的世界,谁能说一说你眼中的绿色是什么样的?生:。

(森林)师:森林?同学们你们到过原始森林吗?如果能让我们亲身去感受原始森林的神奇,亲耳倾听大森林的声响,那一定很美!可是我想同学们包括老师在内,恐怕这个机会都不多。

今天为了弥补这个小小的遗憾,老师特地为大家准备了一首乐曲《森林狂想曲》,希望这首乐曲能给大家一种身处原始大森林的神奇感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走进美丽的大森林!二、新课教学:播放课件:《森林狂想曲》师:谁能告诉老师刚才你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生:。

(青蛙.小鸟.知了.猫头鹰.蟋蟀。

)播放课件:5种动物师:谁能模仿一下它们的叫声?生:。

播放课件:乐曲与作者的简介师:《森林狂想曲》这是一首数码音乐作品,采用清新明快的民歌旋律为主题,加入森林中各种鸟鸣,构成一部有现代意味的森林狂想曲。

鸟虫的鸣叫,动物的声息是在原始森林中采录的。

台湾作曲家吴金黛利用自然之声的创作,使音乐获得自然之灵性。

师:下面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有哪些?生:。

(笛子.小提琴.吉他)播放课件:3种乐器师:我们都知道乐器可以分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和外国的西洋乐器,那刚才我们认识的三种乐器各属于哪一类呢?生:。

播放课件:乐器的分类师:这一中一西两种乐器组合在一起有没有给人一种特别不和谐的感觉呢?(没有)反而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欣赏《森林狂想曲》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谈中职音乐欣赏课中的有效教学设计

谈中职音乐欣赏课中的有效教学设计

谈中职音乐欣赏课中的有效教学设计中职音乐欣赏课是一门重要的艺术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下面是一个中职音乐欣赏课中的有效教学设计。

1. 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应创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展示音乐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等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以互动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对话,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 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音乐欣赏课可以设置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听歌、观看音乐会录像、分析音乐作品等。

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风格和表达手法,让他们深入了解音乐的内涵。

3. 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音乐作品,涵盖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

这样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音乐,培养他们对不同音乐类型的欣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作曲家。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音乐欣赏课不仅仅是对音乐作品的简单欣赏,还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评价,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音乐作品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这样的讨论和思考,学生能够提高对音乐作品的品味和鉴赏能力。

5. 结合实际生活和文化背景教师在设计音乐欣赏课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文化背景,选取与他们有关联的音乐作品。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兴趣和情感投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借助音乐作品介绍相关文化知识,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了解音乐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音乐试听课教学设计方案

音乐试听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概念、音乐元素、音乐风格等。

2. 音乐欣赏:欣赏经典音乐作品,了解音乐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3. 音乐表现:学习简单的音乐表现技巧,如歌唱、演奏等。

4. 音乐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音乐创作等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2)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2.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1)讲解音乐基本概念、音乐元素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2)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参与互动,加深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

3. 音乐欣赏教学(1)播放经典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2)讲解音乐家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

4. 音乐表现教学(1)教授简单的音乐表现技巧,如歌唱、演奏等。

(2)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音乐表现技巧。

5. 音乐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如“音乐猜猜看”、“音乐接龙”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馈(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顾学生的表现。

(2)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 音乐欣赏能力:观察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的反应,如表情、动作等。

4. 音乐表现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评价其音乐表现能力。

5. 音乐活动参与度:观察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音乐表现等内容。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教案目标: 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音乐欣赏活动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不同风格音乐的欣赏和理解。

教学步骤:一、导入 (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本堂课的内容和目标。

2. 引导学生回忆上次课学到的音乐欣赏活动的特点和意义。

二、理论学习 (10分钟)1. 老师介绍音乐欣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老师分别向学生介绍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聆听不同风格音乐的片段,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欣赏和评价。

三、音乐鉴赏活动 (30分钟)1. 老师为学生播放一首古典音乐作品。

2. 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3. 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对音乐进行分析、评价,并发表个人见解。

4. 老师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总结反思 (10分钟)1. 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 通过学生的总结和讨论,老师再次强调音乐欣赏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3. 老师为下一节课布置预习任务。

教学方法:1. 听觉教学法: 利用学生的听觉感受音乐,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3. 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深入的欣赏和研究,并写一篇音乐评论文章。

2. 学生可以组织音乐欣赏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深入研究和展示。

2024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

2024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

2024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2024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1(约939字)教学目标:1、欣赏音乐《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能够安静地倾听、欣赏音乐,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内容。

3 、了解《化蝶》的基本结构,学习分辨乐句。

教学准备:1、音乐《化蝶》、花园图片。

2、幼儿有去过花园玩的生活经验。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语:你们去过花园吗,花园里有什么?教师出示花园图片,进一步深刻幼儿印象。

引导语:这个花园漂亮吗?在这个花园里,你还看到了什么?2、完整欣赏乐曲:引子+A段,充分感受乐曲优美旋律。

引导语:昨天,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们来听一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教师播放乐曲:引子+A段,请幼儿安静地听乐曲。

引导语:你们觉得花园里发生了什么?引导语:再听一次,看看你们猜得对不对。

幼儿再次欣赏引子+A段,同时,与助教老师分别扮演花朵和蝴蝶,示范动作。

引导语:在这段乐曲里面,老师和助教老师分别扮演了什么?教师分解蝴蝶动作,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动作。

教师播放乐曲:引子+A段,带领全体幼儿。

请一位幼儿与教师示范表演,教师小结提升。

3、跟着音乐表现动作。

①播放乐曲:引子+A段,全体幼儿跟着乐曲表现蝴蝶的动作,助教老师扮演花朵,主教老师观察、指导。

②再次播放音乐引子+A段,幼儿表现动作,同时,教师提高要求:表现出蝴蝶优美的姿态。

③分角色扮演:播放乐曲引子+A段+A段,第一个A段男孩子扮演花朵,女孩子扮演蝴蝶,第二个A段双方角色互换。

教学结束2024音乐欣赏课教案优秀2(约797字)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应音乐的速度与曲式。

2、依曲式配器伴奏,巩固伴奏的听辨与演奏。

教学准备:音乐CD、录音机、铃鼓、鼓、三角铁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导师:小风筝被老树怪抓住了,它很后悔扯断绳子,于是,他请猫头鹰帮他把一根紫色羽毛交给小主人,小主人很着急地赶去救它。

二、感应速度1、音色探索:铃鼓探索铃鼓的摸、抓、拍、点、摇的`不同音色,注意由快至满进行演奏。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篇一:音乐欣赏课渔舟唱晚教案《渔舟唱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综合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渔舟唱晚》,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现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介绍民族乐器——古筝,欣赏《渔舟唱晚》,让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筝的音色和表现力,体验乐曲表达的情绪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体验音乐中细小之处的美。

教学准备:古筝、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用古筝伴奏复习歌曲,导入古筝欣赏曲目《渔舟唱晚》,板书课题。

二.认识古筝,听赏乐曲1. 这是什么乐器?(古筝)你一定对它充满了好奇,你想认识它吗?谁来说说,你所认识的古筝,知道那些关于古筝的知识,能分享给同学们。

2教师补充介绍:古筝的历史,型质,特色,演奏形式等3 教师弹奏《渔舟唱晚》:请同学们带着问题欣赏,你结合题目,说说自己脑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样的画面。

4 教师总结学生所说的,讲述《渔舟唱晚》的内容,5 分段欣赏,细节分析。

第一乐段悠闲自得,满载而归1)体会古筝技巧:滑音、颤音、刮奏,分别让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弹奏,出示投影片,边听乐曲边分辨技巧并体会技巧的意境。

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第二乐段从第一乐段发展而来,渔船破浪疾驰,活跃欢快3)讨论速度、力度、旋律4)出示三幅画,你觉得哪幅画能表现这部分意境?第三乐段高潮部分,百舟竞归,欢畅热烈,在高潮处切住,速度徐缓,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耐人寻味。

1)选画。

2)听录音,全班用身体语言模仿“百舟竞归”,并体会喜悦情绪。

并思考: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高潮部分3)讨论3.尾声1)听老师弹奏,思考:速度力度旋律线体现情景尾声部分2)讨论3)选画示三个乐段的图片请学生选择。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

音乐欣赏课《嘎达梅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嘎达梅林》,感受音乐的悲壮的情绪,激起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热爱。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和演唱《嘎达梅林》,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知识与技能】感受歌曲《嘎达梅林》的情绪,了解交响诗,认识马头琴及其音色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民歌与马头琴的《嘎达梅林》。

【难点】对比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与《嘎达梅林》,说出它们在民族、节拍、速度、节奏与情绪之间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嘎达梅林》,讲述XXX的故事。

师:当时的王爷大片草原为农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土地被放垦,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引起当地牧民的不满。

XXX为了人民的利益多次到XXX反对开垦,被免职,甚至还被投入监牢。

XXX被救出后便组织起义,抗垦队伍在今通辽北舍伯勒图附近新开河(今乌力吉木仁河)畔的红格尔敖包屯渡口,准备渡河南去时,被包围歼灭,XXX战死。

XXX的起义虽然失败,但是牧垦草原的计划被延迟。

XXX的起义是为了保护蒙古牧民的好处,而放垦对本日最大的危害是对情况的破损。

(二)初步感知1.播放民歌《嘎达梅林》的音乐视频,感受音乐的情绪老师设置问题:从音乐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舒缓的节奏弛缓慢的速度,我们不禁感遭到了一种凄凉的情绪,好似看到了在蒙古大草原上,我们的民族英雄XXX带领牧民对抗封建王爷,最后壮烈牺牲的画面。

2.听赏配乐诗朗诵(1)在欣赏的过程当中,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①你听这段音乐是用一种甚么样的情绪来烘托XXX的英雄事迹的?②在这段音乐中,有没有你所熟悉的音乐?课件播放配乐诗朗诵《永远的嘎达梅林》,学生听赏并思考问题。

听赏完毕,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音乐的情绪是紧张、抒情、悠扬、开阔……同学们都很熟悉这段音乐,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也来朗读一下《嘎达梅林》,体会一下XXX的英雄形象。

音乐教案欣赏

音乐教案欣赏

音乐教案欣赏音乐鉴赏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了解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

2.欣赏两首管弦乐曲《朝景》、《奥塞之死》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二、欣赏管弦乐曲《朝景》1.边听乐曲,边想象乐曲描绘了什么景象,体会“这首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教师揭示题目——《朝景》,介绍乐曲创作背景。

3.教师介绍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及其代表作品。

4.播放主题音乐,让学生视唱主题旋律。

5.复听乐曲,当学生听到主题出现时,用举手的方式表示,听后说出乐曲的哪些部分听到了主题旋律,划分乐曲的三个部分。

6.找一找乐曲三个部分中演奏主题的主要乐器(小提琴、中提琴、长笛、单簧管、双簧管)三、欣赏管弦乐曲《奥塞之死》1.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2.教师介绍此曲的创作背景,带领学生视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感受音乐的。

凄凉和哀痛。

3.副厅乐曲,感受主题在乐曲的什么地方出现,想想前后主题发生了什么变化。

4.欣赏完乐曲,学生讨论并回答:(1)作曲家选择了什么乐器组的乐器演奏全曲?(2)乐曲的三个部分有什么不同?其中第二部分时如何表现出与第1部分的不同的?(3)第一部分主题再现时,力度发生什么变化?四、小结本课。

音乐鉴赏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唱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从中感受歌曲简洁、纯净、质朴的美。

并了解歌曲所表达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和谐主题。

2、能大胆地说出自己听赏《我和你》后的感受。

并能自信地用各种方式参与歌曲的表现。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对比聆听,初步感受。

1、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吧!首先,请同学们先欣赏几个音乐片段。

CAI播放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手拉手》。

2、师: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师:这是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曲《手拉手》。

接下来,老师还想为你们推荐一首奥运主题曲。

CAI播放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

3、师: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悉,这首歌是生: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

欣赏音乐课教学设计方案

欣赏音乐课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包括古典、流行、民族等,掌握基本的音乐欣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讨论、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提高艺术修养。

二、教学内容1. 古典音乐欣赏:介绍古典音乐的历史、代表作品及作曲家。

2. 流行音乐欣赏:分析流行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歌曲。

3. 民族音乐欣赏: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音乐特色,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

4. 音乐创作与表演: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和表演。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氛围。

2. 提问导入:提出与音乐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新课讲解1. 古典音乐:- 介绍古典音乐的历史背景和代表作曲家。

- 播放古典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 讨论古典音乐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

2. 流行音乐:- 分析流行音乐的特点,如节奏感强、易于传唱等。

- 播放不同风格的流行歌曲,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其特点。

- 讨论流行音乐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 民族音乐:- 介绍我国各民族的音乐特色,如藏族、维吾尔族、苗族等。

- 播放民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 讨论民族音乐在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实践环节1. 音乐创作: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2. 音乐表演:鼓励学生进行音乐表演,如独唱、合唱、乐器演奏等。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2.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等。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和表演作品。

3.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的满意度。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设计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设计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案设计第一章:音乐欣赏的基本概念1.1 音乐欣赏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欣赏是一种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活动,是通过倾听、感受、理解和评价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情感。

1.2 音乐欣赏的意义:分析音乐欣赏对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审美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3 音乐欣赏的要素:介绍音乐作品的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结构等基本要素,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构成。

第二章:音乐欣赏的方法与技巧2.1 倾听:指导学生如何专注地倾听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

2.2 感受:引导学生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

2.3 理解:分析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形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

2.4 评价:教授学生如何客观评价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第三章:音乐欣赏的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明确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3.2 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

3.3 教学过程:设计有趣、生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

3.4 教学评价: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行评价。

第四章:音乐欣赏的教学策略4.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音乐作品的内涵。

4.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音乐欣赏的感受。

4.3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4 对比教学: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音乐作品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第五章:音乐欣赏的教学实践5.1 课例一:以一首民谣为例,教授学生欣赏民谣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5.2 课例二:以一首古典音乐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形式、风格和演奏方式。

5.3 课例三:以一首流行歌曲为例,分析流行歌曲的编曲、演唱技巧等。

5.4 课例四: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重点:
了解瑶族地区音乐风格及主要特征。
五、教学难点:
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音乐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谈论探究相结合。
七、教学准备:
计算机教室、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等。
过程设计说明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电教媒体
设计与说明
创设
情境
播放音乐《爱我中华》。
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方案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城关一小白晓红
教学设计思想:
信息技术运用于音乐教学之中,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学生通过收集知识信息,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性。“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一直是大多数音乐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使我们能将抽象的艺术环境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且知识含量庞大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瑶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瑶族音乐特色。
2、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听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场景,进一步培养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通过聆听、模仿、讨论等多种形式,探究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及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媒体设计思路:
本节信息技术整合课,充分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最大程度开放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多采用学生自学,小组互学,教师导学的学生“主体发展”模式,发展学生能力,使其学会学习。教学内容为一课时,根据高年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程度,以了解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为首要任务,通过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听音乐,进教室
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始这节愉快的音乐课。
播放《爱我中华》mp3,营造轻松氛围,使进教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更加有秩序。
探究与交流
自主探究
巡视指导
浏览网页,进行有关瑶族知识的查找。
学生利用网页学习平台进行自学,培养其独立自学、思考、处理知识信息的能力。
相关知识按不同类别以网页形式出现,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对不同领域内容了解的要求。
课件针对各个部分内容设计问题,学生答对继续,答错重来,这样一来,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又给学生创造了竞赛的氛围,为学生仔细聆听乐曲提出了要求。
师生互动,完成主题a的音乐活动。
听音乐按要求做动作。
使得课堂气氛更加和谐,让所有学生都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
教师巡视、指导
专注地欣赏并进行交互操作,根据所听音乐完成课件中的问题。
交流分享
引导学生回忆
说出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分享成果,展示收集资料。
课件中的简介内容是对学生收集内容的一个小结,通过观看使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
播放flash课件《瑶族简介》
观看课件
感受与体验
了解内容
完整欣赏
简介瑶族音乐,揭示本课内容。
聆听讲述,了解瑶族音乐背景文化,明确本课内容。
通过简单的讲解,对瑶族音乐背景文化进行介绍,并揭示本课主要内容。
控制教学平台,播放flash课件《瑶族舞曲》简介。
欣赏音乐并观看电脑显示器,了解课件中介绍的《瑶族舞曲》的相关知识。
完整地欣赏乐曲。通过课件,了解乐曲作者、创作背景、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课件中包括乐曲作者、创作背景、音乐结构、表现情绪等方面的内容。并根据音乐的进行,配合其主题旋律的简谱图片,为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根据高年级思维活跃、具独特性的年龄特点,我选择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通过电脑和网络,将可视的音乐影音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音乐情境,以动画或具体形象的图片呈现于学生面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电脑(如搜索民族知识,完成冲关游戏等),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索、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想象力,挖掘其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方式下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从而创作音乐。
学生完成第二关任务(即第二部分欣赏学习)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回顾。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进一步肯定,激发其下一步的学习兴趣。
学生欣赏时进行独立的交互式的操作,之后由教师进行控制,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使学生在自我探究学习后又进行一次知识的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引导学生回顾“第二关”内容。
根据引导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所掌握的有关《瑶族舞曲》的知识。
交流讨论,通过欣赏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以及欣赏后的感受。
通过看、听、想、说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分段欣赏
体会情绪
欣赏乐曲第一部分。提出要求,指导学生如何完成“冲关”。
明确游戏规则,边听音乐边完成任务。
以游戏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小组指导
仔细欣赏并继续完成“第三关”任务。
通过教师引导,自主讨论,说出体会,并总结出影响或改变乐曲情绪的主要因素。
继续课件中所设计的问题及环节对学生归纳出最后的结论(影响乐曲情绪的主要因素)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引导学生谈体会并得出结论
谈体会。
实践与创新
自由选择小组合作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年级:五年级
我校从一年级开设音乐课,此时,学生接受过视唱、练耳、唱歌、律动、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的学习,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思维活跃,具有独特性。
教材背景分析:
《瑶族舞曲》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课。本课所欣赏是一首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优美,旋律流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全曲分为三大部分,开始由轻柔的拨奏模仿瑶族特有的长鼓敲击声,在长鼓的敲击声中奏出幽静委婉的第一主题,第二部分为抒情的中板,音乐描绘抒情而温馨的意境,旋律富于歌唱性,第三大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