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专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归纳

合集下载

专升本马克思考试重点

专升本马克思考试重点

专升本马克思考试重点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对于专升本考试而言,掌握其中的重点内容至关重要。

以下为大家梳理一些专升本马克思考试的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1、唯物论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辩证法联系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观点: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矛盾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同时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4、历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商品与货币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2、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通过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来获取剩余价值。

资本的积累: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积累的后果是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知识概括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辩证唯物主义1、物质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意识观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4、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

(二)唯物辩证法1、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但新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三)认识论1、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会导致实践失败。

2、认识的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四)历史唯物主义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专升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专升本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专升本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哲学和世界观都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或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同样是一种世界观,但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但世界观并不都可以称为哲学。

方法论是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的差异会导致方法论的不同,方法论的不同又体现了世界观的差异。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或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即何者为世界的本原2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精神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根本内容的回答,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主要派别。

其中唯物主义根据其对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的认识水平的不同,又划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第三种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有机结合,是真正彻底、科学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哲学根据其对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的不同,又划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两种。

根据对第二方面问题的回答,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个哲学派别。

一般来说,只有少数唯心主义者主张不可知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对象不同,这种不同规定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相互联系、发展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的特征。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章物质和意识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唯心主义将物质规定为某种精神的产物。

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一种科学社会主义哲学体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下面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归纳总结。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它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根本因素,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客观能动性和无限性等特征。

物质是不可分割的,包括自然界的物质和人类社会的物质。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主张人的认识是能动的,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认识的形式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形象直观到抽象概括的过程。

认识要符合实际,即要以实践作基础,增进对世界的认识。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的方法论。

辩证法包括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强调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

历史辩证法强调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相互联系的,历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发展。

四、阶级斗争的法则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历史的推动力量是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由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过渡,是社会制度更替的历史规律。

五、社会实践的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改造世界的动力。

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阶级斗争实践和科学实践。

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六、历史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历史发展有其总体规律。

这些规律包括不可违抗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其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具有改造社会的能力。

七、阶级斗争的前进性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具有前进性和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追求建立无阶级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论,进一步指导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唯物论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2、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辩证唯物论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能能动的认识世界(表现为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和改造世界(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表现为: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表现为: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力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整个原理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3、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辩证唯物论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都有其规律)、客观的(表现为: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改造和改变;有不可抗拒性,违背规律要遭受惩罚;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

人可以在认识合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合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4、怎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C、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既要反对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原理: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A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唯物史观,是一种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武器。

以下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解释。

一、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唯物论和唯心论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立场。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意识是物质的二级属性;唯心论则主张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物质是意识的二级属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论的立场,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一切,意识具有依赖于物质的属性。

二、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发生和发展是物质活动的产物。

意识的发展是在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决定意识,反映物质世界是意识的根本属性。

三、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和方法论基础,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

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揭示了一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四、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历史是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意识对它的反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的推动。

五、人的融入和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类的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又是自然界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人的实践活动是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六、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阶级社会,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阶级斗争是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引起的,历史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阶级斗争将消亡。

七、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实现了人民的解放和全体人民的共同繁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4个原理)原理一:世界的物质性世界观: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因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原理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世界观:1、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发展,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人能够能动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我们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

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原理三: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世界观: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专升本马原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马原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马原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经验
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命力
二、马克思主义与人类文明
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2.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
3.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的启示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
1.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 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3. 辩证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观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
1.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 国家所有制经济
五、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 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问题
3. 社会主义伦理与基本道德规范
六、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主义
1. 人民代议制
2. 人民民主专政(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人民监督制约(人民监督系统)
七、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1. 文化的辩证法
2. 文化的创造性改造
3. 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八、历史科学的基本原理
1.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 社会历史的分期
3、社会历史的动力
以上是专升本马原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纳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纳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问题,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哲学的主要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或反映。

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思维)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或反映。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朴素:金木水火土;形而上学:原子组成;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守仁;“存在就是被感知"英国贝莱克。

客观:“理念世界''古希腊柏拉图;“理在事先"朱熹、“绝对精神"德国恩格尔。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上升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需要理论指导。

河北专升本马哲知识点归纳

河北专升本马哲知识点归纳

河北专升本马哲知识点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河北专升本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点广泛且深刻,对于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考试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河北专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2. 它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1. 唯物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2. 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来实现的,强调事物的联系、发展和变化。

3.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又指导实践。

3. 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意义:1. 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 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3. 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应用: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2. 在解决现实问题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在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结束语:通过对河北专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一套理论体系,更是一种实践的指南。

它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深化理解,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

希望考生们能够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马原理导论知识点总结

马原理导论知识点总结

马原理导论知识点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黑格尔的辩证法学说中吸取了营养,发展和完善了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辩证法是一种对于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认识方法,其核心是矛盾的观念。

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运动而确定的,并根据矛盾的发展规律和辩证运动的规律,来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

2.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这是一种基本的认识论立场,从而得出认识的相关结论。

3.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和矛盾的对立统一。

4.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基础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外部世界对人的认识起决定作用。

人的认识活动是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通过实践不断地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并且认识改造过程的活动。

5. 历史决定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和,人类社会是历史的产物。

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生产关系则是经济基础。

历史的决定性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建立的社会制度来决定的。

6.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阶级社会,因此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阶级差距,最终实现阶级消亡。

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由阶级的斗争来推动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1. 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又决定着社会结构的变化。

唯物史观强调了必须从生产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社会的发展变化,认识社会是对生产关系的认识。

2.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分为两大阶级,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变革的基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理归纳与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理归纳与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原理归纳与总结[辩证唯物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派别,是围绕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展开的。

(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原理)原理内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因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自然界与社会的客观性。

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2、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运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的依据。

3、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外表、现象、本质、规律;②而且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夸大或否认意识的作用。

运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唯物论依据。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是第一位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方法论: 正确处理主客观关系,达到主观符合客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重视精神的作用。

反对: 反对从主观出发;夸大或否认精神的作用。

运用:论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一、唯物论(辩证唯物论)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从主观出发,反对“上帝创世说”。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1)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2)方法论:①人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应当尊重、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原理:①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但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无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2)方法论:①人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②人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②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①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5.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①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②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③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前人哲学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

它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一、物质与意识物质:客观存在的一切,是世界的本质。

意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物质世界的高级产物。

二、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

三、自然辩证法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第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三、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的途径。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三部分:认识论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二、认识是一个辩证过程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

三、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真理是具体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历史的,具有时代性。

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一、辩证思维辩证思维要求全面、发展、联系地看问题。

二、历史思维历史思维要求把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

三、阶级分析阶级分析要求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

四、群众观点群众观点要求尊重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力,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结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它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理论。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在实践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河北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纳

河北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纳

河北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纳河北专升本考试是针对河北省专科生升入本科的重要选拔考试,其中政治科目是必考科目之一。

政治知识点的归纳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对河北专升本政治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与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观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五、党的建设与领导- 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 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全面从严治党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的构成-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 社会治理创新- 国家安全体系七、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 经济建设的总体布局- 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八、文化建设与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的培养九、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军事战略和国防政策- 军队改革与现代化建设- 全民国防教育十、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 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结束语:以上是对河北专升本政治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考试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同时关注时事政治,增强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河北省专接本公共课政治考试论述和材料题必备、背题库

河北省专接本公共课政治考试论述和材料题必备、背题库
4. 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过的强国之路?
5.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第一生产力?
6.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和措施有什么?
7.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我国面临着那些严峻的挑战以及我国面临这些挑战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9. 社会保障制度的内涵和作用是什么,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总要求,方针各是什么?
17. 为什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过的第一要务?
18.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4. 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15.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16. 认识事物的度在认识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7.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18. 什么事矛盾的同一性,有哪两种情形,什么事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又如何?
19. 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0.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1.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23. 意识的能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邓三科部分
1.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2.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的依据是什么?
3. 社会主义本质阶段的含义是什么,其基本特征又是什么?
7. 社会的基本矛盾有哪些,试分别论述每对矛盾的辩证关系。
8. 如何理解人的自觉活动受历史规律的制约?
9. 真理与谬与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10.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无始无终的运动和变化的整体。

物质决定意识,历史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因果联系的过程,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基础。

社会形态的演进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

3.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发展的。

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关键。

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包括技术、劳动力等)的发展和进步,会不可避免地引起与现存社会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冲突与矛盾。

5. 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主义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是一个无阶级社会,人们按需分配资源,劳动不再受剥削,人与人之间实现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真理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和验证。

只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指导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

2023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很全很经典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0个原理1、三观:物质观、意识观和实践观①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互相依存)。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互相依存)。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互相依存)。

时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互相依存)。

②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第一,在结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并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具有指导性。

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意识的这一能动作用品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其一,对的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其二,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使人们的实践活动遭到失败。

意识的这一作用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第三,意识可以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

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对于其身体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③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自在世界与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2、两原理: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从属)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3、一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辩证法(一个一,两个二,三个三,四个四)23个原理1、一个一是指一个核心——矛盾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重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矛盾的重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列,都有)。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第一,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使每一方在互相统一中得以存在和发展。

专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总结

专升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框架物质观运动观五观时空观实践观辩证唯物论意识观(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三原理(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三)意识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联系两大特征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五大范畴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认识的含义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认识论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过程真理和价值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两大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一个基本问题唯物史观三个" 一" 一个基本矛盾一个人民群众社会基本矛盾革命五大动力改革科学技术阶级斗争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部分1.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同一性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能不能反映存在,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第二:存在能不能转化为思维。

3. 哲学的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特征,政治立场1 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2 特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 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物质观1.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定义辩证唯物论(五观三原理)一.五观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专科接本科选拔考试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归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3、〖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3、〖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原因)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而事物的外部原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把内外因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作用。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即对立统一。

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

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3、〖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的“单打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3、〖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反对七、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反对〗: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即既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又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

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