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清寄语英语的专业学生
刘润清教授简介
![刘润清教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eb7f17402768e9951e738c4.png)
刘润清教授
刘润清,男,汉族,生于1939年,河北武强县人。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留校任教。
1979-1980年在北外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师从许国璋,1980年获硕士学位。
1984-1986年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进修,师从Mick Short 和Geoffry Leech, 1986年获该校副博士学位。
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兼任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曾任北外外国语言研究所所长,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外语教学与研究》副主编,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
刘润清教授发表了70余篇有关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论文,主持了“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情况调查”和“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大纲”和“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制定,多次获得教育部和北京市颁发的优秀科研成果奖。
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用学,语言测试理论,科研方法。
刘润清教授主要学术著作
《语言学入门》(人教社)
《语言学教程》(第二主编)(北大社)
《语言与文化》(外研社)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外研社)
《西方语言学流派》(外研社)
《外语教学与学习》(高教社)
《论大学英语教学》(外研社)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研社)
《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主编之一)(外研社)。
刘润清教授:语言学课如何教
![刘润清教授:语言学课如何教](https://img.taocdn.com/s3/m/88159f69caaedd3383c4d39b.png)
刘润清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3西安
1.语言学课的重要性 2.教什么:本科学生:语言学分支 硕士生:语言学流派(理论) 博士生: 3.如何教:本科学生 4.如何教:硕士生 5.达到目标:了解语言的本质;研究语言的 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有了兴趣。
1.介绍语言哲学的来历,“语言转向”之意义 2.分析哲学主张什么? 3.日常语言哲学家主张什么? 4.主要争论:语言的意义。 5.剧中关于意义的理论 6.语言哲学之争给语言学带来的意义 7.后来的语言哲学的发展
原则: 1. 深入浅出。强பைடு நூலகம்知识性,又强调趣味性。 宁可不全面,不许把学生“吓跑”。必须“接地 气”,不许“玩术语”。 有的人天天背名词、术语、定义,把学生都吓跑了。 让人家下决心一辈子不学语言学。这是犯罪呀!
如果“他昨天进城了”里的“他”是位刑警,听话 人是个罪犯,讲话人小声地讲“他昨天进城了”, 就成了警告:“你小心点。”如果大家在办公室七 嘴八舌地说是小李昨天把计算机搬回自己家去了, 有个人站起来说“他昨天进城了。”何义? 阿呆给处长送礼时的对话:“你这是什么意 思?”“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你这就不够 意思了。” “小意思,小意思。” “你这人真有意 思。” “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那我就不好意 思了。” “是我不好意思。”
2. 不论教什么概念,不要以定义开头,而是用有趣的 例子开始,从现象开始,介绍几个例子之后,再介 绍定义。学生容易懂,容易记。这就叫:先用归纳 法,后用演绎法。 例如,如何讲音位学。《教程》里没有从音位学的 定义开始,而是先说“每个人的声带是不同的,所 以发出的音也不同;同一个人两次发同一个音也会 有区别。那么,人们是如何能够理解如此不同的发 音呢?”英语
班主任寄语
![班主任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7965eb7f7e21af45b307a83f.png)
小学班主任期末寄语王倩:你是个聪明、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学习上认认真真,作业也能及时的完成,但是缺乏钻研精神,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希望你在今后的学习中,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郝俊:很聪明,喜欢思考,成绩优异。
就是有点粗心,希望你再接再厉。
刘晨瀓:你是个文静的女孩子,也很懂事,学习上喜欢思考,作业及时完成,成绩优异,各方面都表现不错。
相比过去,你能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了,特别是我们大家一起出的黑板报呢,你的表现非常好,希望你今后再接再厉,全面发展!陈研:学习比较认真,作业及时完成,课堂上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但是要注意学习方法。
希望你在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袁建:学习认真,作业及时完成,成绩也比较好,比较稳定。
但是回答问题不积极,而且不喜欢和老师同学交流问题,希望你以后多注意锻炼自己,你已经快到初中了,要多学习和别人交流、相处。
沈周毅:聪明、机智,学习效率和效果都非常好,成绩特别优异,老师和同学们都很佩服。
但是,在为人处事方面,有待学习,特别是你的性格,脾气急躁,易冲动,这样可不行哦,总一天你要走上社会的,你要学着怎么和别人相处。
邢梦雨:学习上认认真真,作业及时完成,工工整整。
学习成绩今年这学期进步比较大,老师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明年更大!!陈嘉静:课堂认真听讲,作业能够及时完成,而且工工整整。
成绩比较好,但是不太稳定。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尝试创新,不能总是墨守陈规,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去思考,比如思考解决某种问题的多种方法,多种方法的比较,优缺点,我自己掌握程度怎么样等等。
自己要学会多提出问题,尝试自己解决。
陆荣:你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这学期明显感觉你和老师的话比以前多了,和同学交往也多了,这就是进步,希望你再继续努力。
另外由于这学期胳膊受伤了,所以对你的学习有所影响,没关系的,加油!胡韦其:本学期最高兴的事情就是:1、你学习上进步很大,多次考试可以证明,而且你在课堂上也积极回答问题。
2、你也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了,多次帮助老师做事情,谢谢你。
寄语大全之寄语英文翻译
![寄语大全之寄语英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e1e54270740be1e650e9a41.png)
寄语英文翻译【篇一:感恩节寄语翻译】the thanks we give感恩节寄语it’s not the turkey alone we’re grateful for. not the cranberry sauce or the stuffing or even the pumpkin pie. some of the people seated at the table are strangers—friends of friends, cousins of in-laws—and some are almost desperately familiar, faces we live and work with every day.我们要感谢是不单单火鸡,也不是红莓酱、火鸡填料、乃至南瓜饼。
坐在餐桌旁的人很多都是不认识的面孔,朋友的朋友,亲戚的亲戚,当然其中也会有我们极其熟悉的面孔,每天一起生活的亲人,一起工作的同事。
in any other week, today would merely be thursday and the gathering of all these people—the cooking and serving and cleaning—a ch ore. but today it doesn’t feel that way. the host—perhaps it’s you—stands up and asks that we give thanks, and we do, each in our own way. and what we’re thankful for is simply this, the food, the shelter, the company and, above all, the sense of belonging.在一年中其他星期,今天也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星期四,所有的人聚在一起做饭上菜,清洗杯盘,少不了麻烦一番。
光明日报:从一棵树到一片希望的田野
![光明日报:从一棵树到一片希望的田野](https://img.taocdn.com/s3/m/1c4f581659eef8c75fbfb332.png)
一棵阅读的“树”一个小学二年级的中国男孩,随做访问学者的母亲来到英国,在当地的一所学校,与《牛津阅读树》(Oxford Reading Tree)不期而遇。
一个学期后,孩子已经可以用英语和同学自然地交流。
又过了一个学期,他的英语词汇量已经达到3500个,这是中国高中毕业生的词汇量要求。
不仅如此,他已经可以用英语写出漂亮的文章。
不久,他随母亲回国,在他的行囊中,有《牛津阅读树》。
这个男孩的经历并不独特。
“我的孩子在英国时,用的也是这套教材。
”记者的一位同事说。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曹文教授也用这套书教自己的孩子。
她说:“这套故事书把美德、文化、百科、历史、地理的教育巧妙地融合在了引人入胜的故事里,把孩子带到一个宁静和充满亲情的世界。
”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的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刘润清教授感慨:“只有亲历者才能倾吐这种肺腑之言!”这棵“树”被誉为“英国最受欢迎的阅读方案”,在英国,这套教材可谓家喻户晓,80%以上的学校用它教学生学习母语。
全世界有133个国家将它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材。
大量的实验证明,这套英国儿童学习母语的材料完全适合非母语国家的儿童使用。
这套由著名作家罗德里克·亨特、苏珊·盖茨等创作的作品,如今已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有上千个品种。
一个英语授课新理念刘润清说:“外语课堂上,到底应该做什么?那就是带学生好好念书,体会语言的意义、语言的优美和力量。
一堂课,不是越热闹越好,而是给学生的思想启迪越深越好。
我脑子里设想的考试是:语言怎么使用,就怎么教,也就怎么考。
”“中小学外语教育的目标是学文化、启心智、爱生命。
”基于这样的理念,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韩宝成教授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决定采用《牛津阅读树》作为课题实验的重要内容。
一座教学理念、方法的桥引进后的《牛津阅读树》书名改为《典范英语》。
有人把这套教材比作一座桥。
Unit 1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
![Unit 1 Language and language learning](https://img.taocdn.com/s3/m/3c31280b581b6bd97f19eadb.png)
Influence of cognitive theory
Learn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reate their own sentences based o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ertain rules (creativity)
In a cognitive approach, the learner is seen as an active participant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using various mental strategies in order to sort out the system of the language to be learned.
Audiolingualism
听说法
AudioAudio-Lingual Method
‘Listen and repeat’ drilling activiti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classroom activities. Mistakes are immediately corrected and correct utterances are immediately praised.
Ivan Pavlov
(1849(1849-1936)
S-R
• A nineteenth century Russian
Ivan Pavlov’s experiments with dogs and other animals
A response (e.g. salivation) generated by one stimulus (e.g. food) can be produced by introducing a second stimulus (e.g. a bell) at the same time. This is known as S-R (Stimulus-Response) theory or classical conditioning.
高考百日誓师英语教师特色寄语
![高考百日誓师英语教师特色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d45e8f3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3.png)
高考百日誓师英语教师特色寄语高考百日誓师英语教师特色寄语240句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寄语吧,寄语是人们表达心中真实感受的话语。
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寄语才是好的寄语,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百日誓师英语教师特色寄语240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十年寒窗,发挥在此时,精神抖擞,奋战考场中,放松心情,沉着来应对,充满信心,考出好成绩,祝高考的学生,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2、宁吃百日苦;不留终生憾。
3、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4、孩子:高考是一个实现人生的省力杠杆,此时是你撬动它的最佳时机,并且以后你的人生会呈弧线上升。
5、一举夺冠列前茅,金榜题名天下晓。
山沟飞出金凤凰,全村欢笑锣鼓敲。
高考斟酌志愿报,清华北大学府要。
祝你实现理想梦,建设祖国逞英豪。
祝前途辉煌。
6、捷报传到你家门,喜讯飞进全家心。
昨日征战犹在耳,今日题名在眼前。
付出赢得好回报,灿烂艳阳高高照。
自当竭力更努力,灿烂人生更美丽。
祝君有个锦绣前程。
7、做对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8、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
9、奋斗改变命运,拼搏成就辉煌!10、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11、六月是奋斗的季节,六月是收获的季节。
在经历了高考之后,捷报在焦急的等待中到来。
愿你继续努力,在高等学府的知识海洋中畅游。
祝前程似锦,宏图大展!12、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希望同学们好好把握青春,把握这生命中最灿烂的年华,不留一丝遗憾。
13、风帆不挂在桅杆是块无用的布,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飘渺的雾。
14、寒窗十年多勤奋,换来今日喜讯传。
金榜题名人人贺,父母亲人笑开颜。
多年梦想终实现,学府深造知识全。
宏伟蓝图我创造,美好未来在眼前!15、三年载卧薪尝胆欲酬壮志。
一百天刻苦攻读誓闯雄关。
16、任性让你轻视那些你不喜欢的科目,最后出现弱势学科。
英语老师的创意寄语
![英语老师的创意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30a47d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4.png)
英语老师的创意寄语云淡风轻,心系文字正所谓「语言是思维的摇篮」。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写作能力始终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尤其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而言。
作为英语老师,我想对同学们说一句话:云淡风轻,心系文字。
云淡风轻,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
不论是写作文还是写作其他形式的文档,都要保持冷静、客观、清醒的思维状态。
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和是写作的基础。
不论写作何种主题,都应该用一颗淡定的心去审视,思考,整理好自己的思路,然后才能准确地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心系文字,意味着要热爱文字,用心写作。
文字是我们表达思想的最基本媒介,也是交流的桥梁。
作为学习英语的学生,要对每一个用心写下的字句负责,用心去体会字里行间的内涵,将自己的观点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写作不仅仅是排列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展现,要用心去感受思维的飞跃,用文字去记录点滴的思考。
作为英语老师,我也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写作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写作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对自己思维能力的锻炼。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思想,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耐心和专注力,让自己的思维更为清晰、准确。
因此,我鼓励同学们多多动笔,尽情地享受写作的过程,去探索语言的无限可能。
最后,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一句寄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地汲取知识,用知识去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和视野。
无论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是涉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能够为我们的写作带来新的启发和灵感。
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通过不懈地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书写属于你们自己的精彩篇章!。
西方语言学流派漫谈4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漫谈4刘润清](https://img.taocdn.com/s3/m/21d0a24aa8114431b80dd829.png)
4. 流派介绍
4.5 美国的乔姆斯基:生成语法 语言上的一场革命;其语言观, 哲学上的唯
理主义,心理学上认知主义; 语言与生俱来, 强调大脑的初始状态;目标是揭示语言本质 和人类本质;语言描写力求形式化;句法独立, 句法为核心;观察充分, 描写充分, 解释充分; 其影响深远,令人耳目一新;乔氏理论对哲学, 心理学,计算机语言,形式话等, 都有贡献.
西方语言学流派漫谈
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 刘润清
几件事情:
? 1。下周统一交作业:作业必须符合要求。 ? 2。不合乎要求者,重做。只许重做一次。 ? 3。 选三名优秀者,有奖(国画册一本)。 ? 4。本学期必读书:《西方语言学流派》(刘) ? Schools and Theories of Linguistics (刘) ? 5. 本学期作业(任选): (1)评一个学术观点;
(2)评介一本学术著作;( 3)评绍一位 ? 著名语言学家;( 4)简注4部学术著作。三千字
1. 区分流派与分支
1.1 流派多指思潮, 有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盛行时代,有其影 响, 往往有历史视角.
1.2 分支多指领域, 研究范围, 也有经典著作, 有影响的人物, 多用共时观点.
1. 形式主义者认为语言是心理现象;功能主义 者说语言是社会现象. 2. 形式主义者说语言 普遍现象是人类生理遗传;功能主义者说是 来自社会对语言的普遍运用.3.形式主义者 说儿童习得语言是人类的内在能力;功能主 义者说这是儿童交际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4. 形式主义者把语言看成独立系统研究;功能 主义者把它放在社会功能中去研究.
1.3 历史视角和共时视角 一起 可以画出一个 十字, 像一个坐标.
1. 区分流派与分支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刘润清读后感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刘润清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058370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c.png)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刘润清读后感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科研方法的应用。
在这个观点下,我选择了刘润清老师的《外语教学研究方法论》,希望通过这本书对外语教学科研方法有更全面、深刻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根据书中内容,探讨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共享我个人的理解和观点,并探索刘润清在外语教学科研方法方面的独到见解。
一、科研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外语教学领域,科研方法的应用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
而刘润清在书中对科研方法的介绍,更是让我深刻意识到了科研方法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深入探讨外语教学科研方法在刘润清的著作中,他详细介绍了外语教学科研方法的各个方面,包括科研方法的基本概念、科研目标的确定、研究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对外语教学科研方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且也能更好地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三、刘润清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书中,刘润清老师对外语教学科研方法做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提倡科研方法应该紧密结合实际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以及注重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和总结。
我深表赞同,认为这种将科研方法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的做法,能够更好地推动外语教学的发展,并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四、总结与回顾在刘润清老师的著作中,他对外语教学科研方法做了全面深入的探讨,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不仅对外语教学科研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我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习和实践,将刘润清老师的理念贯彻到我的教学中,并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外语水平。
在结尾,我希望每个关注外语教学科研方法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够阅读刘润清老师的著作,从中受益,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方法水平,推动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是指教育工作者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国家开放大学个人学习过程事例
![国家开放大学个人学习过程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47fe4669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e.png)
国家开放大学个人学习过程事例“我是I,他是He。
1, 2, 3是One,Two,Three。
见面问声‘How areyou?’‘Fine, thank you.’回答你。
”当8 号选手唐志洁用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说出这段顺口溜的时候,全场欢声四起,掌声阵阵。
谁能想象得到这是一位去过5 大洲、81 个国家的80 岁阿姨编写的英语顺口溜呢?自称“80”后的唐志洁今年80岁,是一位从首钢退休的冶金机械高级工程师。
因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想要作为志愿者参与服务工作,唐志洁报读了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分部英语专业。
通过学习到的英语知识,并针对老年人理解力强、记忆力弱的特点,唐志洁按照汉语的韵,将英语单词穿起来,编成中英文结合的顺口溜教大家。
通过不断练习,在2008 年奥运会开幕期间,唐志洁带领平均年龄高达65 岁的21 位志愿者,顶着烈日或冒着大雨为中外观众指路,赢得外界一致好评。
像唐志洁这样终身学习的例子不在少数,他们与国家开放大学“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不谋而合。
基于此,国家开放大学启动了“我的学习故事”演讲大赛。
日前,唐志洁等同学的22 个优秀作品在总决赛中展示了风采。
2017 年8月,“我的学习故事”演讲大赛正式启动,国家开放大学总部在各分部、学院初选的基础上,共收到277个选送作品。
通过网上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共8个月的评选,最终22 个作品进入总决赛。
2018年4 月14 日,“我的学习故事”演讲大赛总决赛在国家开放大学魏善庄会议中心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根据评委们的打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 人、二等奖6 人、三等奖12 人,45 个作品获得优秀奖,10 个作品获得人气奖,10 个分部获得优秀组织奖。
不同于普通高校,作为一所“办在社会中”的大学,国家开放大学一直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参加此次大赛的学生,有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步入古稀的老年人,还有身残志坚的特殊人群;有城市产业工人,有农民大学生,还有扛枪保家卫国奋斗在一线的公安干警。
北外刘润清教授寄语英语专业学习者
![北外刘润清教授寄语英语专业学习者](https://img.taocdn.com/s3/m/92cc28e6551810a6f52486ca.png)
北外刘润清教授寄语英语专业学习者(转给自己看的好文章)下文的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刘润清教授,寄语所有英语专业的朋友。
静下心来,看完本文,尤其注意大学这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几年时光中,刘润清教授是如何提高英语水平的。
诚然,刘教授当年经历的教学法、师资、学习环境已经经历了较大的变革,但不变的是学习英语的过程,若想追寻的大师的足迹,必须抛却浮躁,脚踏实地地走上这条漫长的学习道路(当然,对于广大英语爱好者来说,这篇文章也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我在中学学的是俄语,1960年报考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俄语系。
但报到时却得知我被分到了英语系。
我的同班同学都学过英语,至少知道800个英语单词,发音也没有太大问题。
惟独我这个农村孩子一个英语单词也不知道,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更可笑的是,别人说yes时,我会不自觉地说出俄语“是”的音/da/;别人说 no 时,我会说/niet/。
发英语的几个元音时,我也遇到很多困难,经常在班上引起哄堂大笑。
好在我在班上年纪最大,脸皮也厚,又是团干部,因此无论别人怎么笑,我也没太在乎。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夏祖煃老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真诚、热情的工作态度;他经常鼓励我这个最落后的学生。
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因此我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过。
我把周末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对着镜子练发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嗓子都练哑了。
当时全班只有一个大型录音机,要听大家都听,不听谁也别听,录音机死沉死沉的,也不可能搬到宿舍去。
录音里只有精读课文和生词,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其他听力材料了。
我还经常在黑板上练拼写,写满一黑板,就擦掉又写。
单单这发音和拼法,就不知道花去了我多少时间。
我的语法还算好,当时没有什么专门的语法课,精读课文中出现什么语法现象,老师就顺便讲一下。
但总的来说,在第一学年,我一直是班上的最后一名。
到一年级结束的时候,我才算入了门。
二年级仍以精读课为主,它既是英语输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口语、笔语练习的主要场所。
英语教师寄语大全
![英语教师寄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86977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4.png)
英语教师寄语大全寄语一:开启英语之门尊敬的同学们:首先,我要对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福!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深知英语对于你们今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英语是一扇开启世界的大门,而你们正站在这扇门前,准备踏入新的学习阶段。
希望你们能够珍惜这个机会,用心学习英语,让它成为你们未来的助力和媒介。
寄语二: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亲爱的学子们:学习英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并肯定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在学习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你们勇于面对,充满信心地迎接,一定能够突破自己,取得优异的成绩。
记住,只有经历了困难,才能拥有真正的力量。
寄语三:拓展视野,增长知识亲爱的同学们: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
通过学习英语,你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走进更广阔的世界。
希望你们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拓展英语学习的领域,让知识之树在你们的心田生根发芽。
寄语四:培养语言能力,提升交流能力亲爱的学子们: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与他人沟通、交流思想和分享感受。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语法和词汇,更重要的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
希望你们能够多与他人交流,积极参与口语练习,从中获得成长和进步。
寄语五:勤于复习,持之以恒亲爱的同学们:复习是学习的核心环节,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
每当你们学习了新的知识,都要及时进行复习,巩固记忆。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划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英语的复习,让知识在你们的大脑中扎下根,开出美丽的花朵。
寄语六:积极参与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亲爱的学子们:学习英语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自身的成长和乐趣。
希望你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让学习成为你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只有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才能够持之以恒,不断向前。
提高英语语言感悟能力培养优秀外语人才
![提高英语语言感悟能力培养优秀外语人才](https://img.taocdn.com/s3/m/3864566202d276a201292e3f.png)
提高英语语言感悟能力培养优秀外语人才作者:王娟来源:《成才之路》 2013年第9期重庆●王娟李岚清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我们的一个弱点就是对外交际的语言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人用什么办法学英语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这说明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培养全面的外语人才,而不是应付考试的机器。
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比较而言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既遵循一般教学原则,同时也与普通教学原则有所不同。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是语法讲授,而应遵循语言教学规律,重视语言交际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首先去感知体会语言的规律和魅力,实实在在把英语当做一门语言来教学。
在英语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应该通过英语这座桥梁来实现,而非母语,然而教师为了单纯追求升学率,往往采取填鸭似的满堂灌的汉语教学,这就造成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提供信息的过程中多了一些障碍,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
这主要表现在:(1)过分重视语法传授,把英语教学的课堂演绎成了反复练习语法条款的题海战术的战场,忽略了引导学生对课文文化背景的理解,忽略了对学生语言的理解、欣赏、感悟能力的培养。
这样就造成了许多学生学了几年的英语,往往是口不能说、耳不能听。
(2)由于受母语表意文字的影响根深蒂固,使得许多学生在英语写作及汉英翻译时,常常写出很多汉语式的英语句子,或者逐字逐句汉译英,对英语这门语言的感悟能力相当匮乏。
(3)由于教师忽略了英语的特殊性,教学存在误区,使得学生感觉英语学习枯燥无味,并且学生体会不到英语学来到底有何用,必然对英语的学习带来严重影响。
如果教师把自己所教的班能通过某种考试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那么他必然教不好语言。
(4)要改变这种现象,就需要教师从思想深处改变自己的错误认识,不片面追求升学率,要从题海战术中走出来,以培养英语语言能力为目的,重视对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师英语寄语
![英语教师英语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c2f31b7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9.png)
英语教师英语寄语1. "Believe in the power of English to connect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backgrounds."2. "Language is the key that opens doors to countless opportunities."3. "In every lesson, strive to inspire a love for language and a thirst for knowledge."4. "Teaching English means teaching the world."5. "Language is more than just words; it is the bridge that connects hearts and minds."6. "Each student is a unique learner, so adapt your teaching style to their needs."7. "Dedicate yourself to helping your students become confident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ors."8. "Make learning English fun and interactive, and watch their motivation soar."9. "Celebrate the progress, no matter how small, as each step forward is a victory."10. "The best teachers are those who inspire their students to become lifelong learners."11.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impact you can have on a student's life through English education."12. "Teach with enthusiasm and passion, and encourage your students to do the same."13. "Embrace technology and modern teaching techniques to create engaging and interactive lessons."14. "T eaching English is not just about grammar and vocabulary; it is about fostering global citizenship."15. "Remember that mistakes are opportunities for growth and learning, both for you and your students."16. "Encourage creativity and critical thinking in English, as these skills are essential for success in today's world."17. "Be patient and understanding, as learning a new language can be a challenging journey for many students."18. "Celebrate diversity in your classroom, and create a safe and inclusive environment for everyone."19. "Lead by example and demonstrate the power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through your own use of English."20. "Never stop learning and growing as an English teacher, as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new to discover and share with your students."。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42789c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47.png)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11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商霄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的英语口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家长和教师也越来越重视学生说英语的能力。
但国内的初中生口语教学还处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现场实景训练机会少。
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认清现状,打破传统口语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水平。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当前初中生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入手,浅谈相关对策。
1.初中生英语口语教与学的问题经过两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笔者发现这一代的学生性格开朗,特立独行,充满自信,所以大部分学生敢开口说英语,愿意通过这种途径来展示自己。
经过调查与研究,发现很多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英语早教的学习,从自然拼读,到英语外教班,有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甚至让学生参加海外游学或夏令营活动,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蕴含和风土人情,有助于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但是,过早的且内容丰富的英语学习,并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当中出现的问题:1.1学生音标学习的欠缺音标犹如一座房子的地基,没有打好根基,学生很难在上面架构其他成分。
而我们的学生一直以来未能系统学习音标,从单词和对话入手的英语学习,使得他们的英语拼读能力欠佳,就跟学习汉语只认识汉字,而不懂得拼音一样,看到音标无法拼出完整的单词。
发音的根基没有打牢固,对今后的英语发音产生了阻碍作用。
1.2学生不懂发音规则新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附录部分有每单元的发音规则,但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很少有教师单独带学生来学习这部分,导致学生对省读、略读、同化等都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听着发音不地道。
像常用的失去爆破现象,“good morning ”中[d]”失去爆破,只摆一下嘴型而不发音,很多学生会每一个字母都读得非常清楚,让人听了感觉很钝,影响口语表达。
1.3缺少实景训练的机会和条件在现实生活中,远离纯英语的生活环境,在教学中也很少创设情境给学生们练习全英对话,现在在笔者生活的地区没有一所中学为全体学生单独开设英语口语课,就算有听说课或英语兴趣小组,也是练习的时间很少,还要赶课程进度,学习听力技巧和语言点,这样的口语练习反而成了陪衬品。
英语专业新生寄语
![英语专业新生寄语](https://img.taocdn.com/s3/m/ddc578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f.png)
英语专业新生寄语亲爱的英语专业新生们,首先,我想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欢迎你们踏入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英语专业。
在这个全新的旅程中,你们将会学习到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体验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你们将会开启一段探索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梦想的旅程。
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语言,是连接世界的重要桥梁。
掌握好英语,意味着你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这个多元化的世界。
在未来的学习中,你们将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这将有助于你们开阔视野,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同时,英语也会为你们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无论是在教育、外交、商业还是科技等领域。
然而,学习英语并不只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学习一种文化、一种思维方式。
在未来的学习中,你们将需要接触和学习英语背后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
这将帮助你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门语言,同时也会让你们从中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此外,我希望你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英语专业学习的挑战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比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
面对这些挑战,我希望你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机会,每一次困难都是磨炼意志的过程。
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潜力,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克服这些挑战。
在未来的学习中,你们还需要培养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需要你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通过自主学习,你们将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同时也会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想告诉你们的是,在学习的道路上,不要忘记享受学习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过程,是一种自我提升和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将会收获知识、技能和自信。
同时也会收获友情和人生的经验。
希望你们能够珍视这段学习的旅程,珍惜这段宝贵的时光。
未来的日子里,愿你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愿你们勇敢地面对挑战,积极地追求梦想。
愿你们在英语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a2a823c8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9c.png)
2012.12学教育86女:唉,别提了,每天上下班路都特别堵。
今天的会议特别重要,我怕开会迟到,所以就坐地铁来了。
问:女的为什么没有开车来?A.汽车坏了B.担心堵车C.担心出事故D.车被借走了本题中有一个细节需要听清楚正确理解,即:每天上下班路都特别堵。
这句话是本题的关键信息,听清楚并理解后,即可选出正确答案B,因此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细节的把握能力。
4.根据语篇推断的能力例:女:这件毛衣洗了两遍也没洗干净,看来今天我还得再洗一遍。
男:别洗了,干脆扔了吧。
问:男的是什么意思?A.应该洗三遍B.洗一遍就够了C.不要这件毛衣了D.再买一件新毛衣本题听后,应该对男的的言外之意有所体会,女的说要再洗一遍,男的说:“别洗了,干脆扔了吧”。
这里我们应该知道男的的言外之意是不要这件衣服了,那么就可以知道本题答案为C,因此本题主要考察的根据语篇推断的能力。
5.对文化的理解能力(包括成语、俗语、惯用语)例:男:如果解决不了人们的饮食问题,就会有很大麻烦。
女:那还用说,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嘛。
问:他们正在谈论什么?A.怎么解决“吃”的问题B.“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C.吃什么对身体好D.关于“吃”的一些俗话本题我们知道男的在说饮食问题,我们知道饮食问题即“吃饭”问题,然后女的用了一句惯用语和一句俗语,分别是“那还用说”,意思是“不用说,显而易见”,俗语是“民以食为天”,意思是“吃在人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被试不懂这些惯用语和俗语的意思,就很难选出正确答案B,因此此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文化的理解能力。
三、难度分析难度分析是试卷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题目难度是由答对的比例所决定的。
难度公式是:P=∑Cr-N,P是难度,即答对的比例,∑Cr是答对的总数,N是受试者人数。
难度越高,答对的比例就越少,答错的比例就越高。
因此,难易度与题目的实际难度成反比。
也就是说,数值越小,难度越大。
研究证明:难度范围靠近0.5是最恰当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外刘润清教授寄语英语专业学生我(刘润清)今天跟大家谈谈我在英语学习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我在中学学的是俄语,1960年报考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俄语系。
但报到时却得知我被分到了英语系。
我的同班同学都学过英语,至少知道800个英语单词,发音也没有太大问题。
惟独我这个农村孩子一个英语单词也不知道,一切都要从头学起。
更可笑的是,别人说yes时,我会不自觉地说出俄语“是”的音/da/;别人说no 时,我会说/niet/。
发英语的几个元音时,我也遇到很多困难,经常在班上引起哄堂大笑。
好在我在班上年纪最大,脸皮也厚,又是团干部,因此无论别人怎么笑,我也没太在乎。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夏祖煃老师,不仅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真诚、热情的工作态度;他经常鼓励我这个最落后的学生。
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因此我从来没有被困难吓倒过。
我把周末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
对着镜子练发音,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嗓子都练哑了。
当时全班只有一个大型录音机,要听大家都听,不听谁也别听,录音机死沉死沉的,也不可能搬到宿舍去。
录音里只有精读课文和生词,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其他听力材料了。
我还经常在黑板上练拼写,写满一黑板,就擦掉又写。
单单这发音和拼法,就不知道花去了我多少时间。
我的语法还算好,当时没有什么专门的语法课,精读课文中出现什么语法现象,老师就顺便讲一下。
但总的来说,在第一学年,我一直是班上的最后一名。
到一年级结束的时候,我才算入了门。
【北外求学第二年】二年级仍以精读课为主,它既是英语输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口语、笔语练习的主要场所。
同时,还开了泛读课,让我们读最简单的英语小故事。
从二年级起,老师还要求我们用英英词典。
我记得第一次拿到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时,查了一两个词,心里就十分激动:我可以用英文解释英文了!初用英英词典时,当然也遇到不少困难。
为了查一个词,不知道要查多少其他词。
有时查来查去,就忘了最初是要查哪一个词了。
但是,英英词典使我们看到了英汉词典中解释的局限性和误导性。
从根本上说,查完英汉词典和汉英词典,并不能够真正学会使用一个词。
只有查一部好的英英词典,才能真正搞清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和用法。
随着词汇量的扩大,使用英语词典的兴致也越来越高。
有时,查上瘾来,会查上个把小时,忘记了正在读的文章。
那时,我们都把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上标的25个句型背得滚瓜烂熟。
总之,查英英词典本身就是在学地道的英文。
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精读课的作用是最大的,一切基础知识都来自于精读课。
此外,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那些简易读物。
这些小书深深地吸引了我,并让我眼界大开,因为里面有一种全新的文化。
与此同时,我还惊叹于其中简单、地道的英文所包含的极强的表达力。
那时,我的词汇量极其有限,但这些小书带我进入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童话世界。
一年之内,我读了近百本简易读物。
是这些书使我感受到英语的语言之美,让我体验到地道英语的味道,并逐渐培养了我对英语的一种“直感”(to cultivate a feel for the language)。
这时候,我对英语的成语、习惯用法、动词搭配、漂亮的语句等,已变得十分敏感。
遇到这些内容,注意力会突然集中,并将它们立刻背下来或抄在笔记本上。
对于好的句子或段落,我会反复读,强行记,甚至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在课堂上或作文中用上几个背过的句子或短语,在同学面前“显摆”两句,都感觉非常享受。
因为看了大量的课外读物,到二年级时,我已经丢掉了“落后”的帽子,开始名列前茅了。
【北外求学第三年】三年级的经历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很深。
首先,精读课文的人文味越来越浓了。
这些课文不仅是语言的示范,同时也是很好的文学熏陶和人文教育的材料。
哲理越来越多,语言越来越美,有讲头,有读头。
其次,这时我开始读原版英文小说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读原著才是英语教育的开始。
原著中的语言不再是为照顾学习者的水平和语法的需要而改编,而是作者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
而且,大部分原著都出于语言大师之手。
更重要的是,原著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西方社会背景、风俗习惯、法律制度、宗教信仰、伦理道德、人情事理、自强精神,以及如何开玩笑、如何带来幽默效果等。
原著把读者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当时,老师告诉我们,不读上几十本原著,英文是学不到家的。
原著既保留了语言的原貌,又保留了文化的原形。
再有,就是三年级开设了正式的写作课。
在此之前,我以为说英语最难,因为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后来,我又感到,听英语最难(如听英语广播),因为你不能控制对方的讲话速度。
等到开始学习写作,我才意识到,一个人英语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要看其书面英语的水平如何。
最初,我以为把重要的话写下来就是作文。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错误的理解。
书面英语是最讲究、最严谨,需要经过反复推敲的语言。
语言之美,多体现在书面语上。
讲话不能像背书;同样,写作也不能像讲话。
记得有一次我写到:“Now Im going to say something about….”,老师上来就是一个大红道:“Too chatty! This is not writing!”。
当我连续使用同一个结构时,老师又批上“Vary your structure please”。
如果一个词在相邻的句子中同时出现,老师会划出该词,并批上“Bad style!”的字样。
老师改过几次作文之后,我悟出了一些写作之道。
可以说,我现在对书面英语的认识,以及我现在的英文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益于三年级的写作课,是写作课为我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北外求学第四年】四年级时,学校开设了一个高级翻译班,俗称尖子班,入选的有吴一安、秦秀白、王英凡、唐闻生和我等9个人(但不知为什么,这个班办了不到一年就解散了)。
办这个班的初衷是要把这些人培养成高级外交翻译。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两件事:一是伊莎白把我们的语音语调重新纠正了一遍。
她先让我们听一家英国出版公司出版的录音带,有诗歌、剧本,也有小说,都是百分之百的RP,典型的英国上层社会的发音,漂亮极了。
然后,她让我们模仿一些段落。
最后,她还让我们设想是在人民大会堂宣读一个领导人的发言。
她说我们底气不足、声音不稳,一拉长声就走调。
她要求我们两个人相隔50米对着讲,每天早晨至少练半个小时。
虽然没有当上大翻译,我的朗读水平却大大提高了,能把一个故事读出感情、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这些都是那一年长的出息。
二是学了不少外交文件和人民日报社论的翻译。
我们当时把Beijing Review(那时叫Peking Review)看了个遍,把当时的重要文件、社论、评论员文章(国际的)都拿来进行英汉对照阅读,学了很多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固定译法,包括“三面红旗”、“大跃进”、“人民公社”、“以粮为纲”等。
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读惯了英文小说原著的人刚接触Beijing Review可真是不舒服,总感到有一种语言与文化的不相匹配:英语不是为这种中国式的表达而造的。
后来就慢慢习惯了,而且也认识到,要想向世界介绍中国,这种英语是我们的惟一选择。
尽管有人常批评China Daily和Beijing Review的英文有很浓的中文味,但是这种英文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为接受。
而且,像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英语一样,已经成为英语的一种变体。
语言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百分之百的翻译是不可能的,但总可以找到解释原文的方法。
有点中国味的英文保留了一些乡土气息,这也是好事。
像“三自一包”、“三反五反”、“五讲四美”、“三个代表”等短语,只能先直译过去,再加个长长的脚注。
但是,应该说明的是,刚开始学英文时,不要拿Beijing Review做课文,而一定要拿本族人写的地道的英文做课文。
把英文底子打好之后,再读Beijing Review,就不会影响你对英语的直感了。
【北外求学第五年】对五年级的印象不太深了,但也有两件事值得一提,只是时间的先后顺序记不太清了。
一是我们学了翻译,特别是汉译英。
教我们的是薄冰和钟述孔两位老师,他们都很有水平,上课也非常有趣。
这门课使我认识到,英文不学到家,翻译是谈不上的。
与此同时,我还意识到,汉语文字看似已懂,实则不然。
例如,汉语的小句,在英语中要降格为从句,才能真正体现原文中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并保证译文准确、可读。
翻译远不是词与词、结构与结构的一一对应;要比这复杂得多。
没有对汉语的透彻理解,没有足够的英语造诣,是做不了翻译的。
比如遇到“摇羽毛扇的人”(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若直译为“the person who waves a goose-feather fan”,那就是败笔,因为外国人根本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但如果加上“mastermind”,就清楚多了(见《汉英词典》第1183页,外研社)。
但有时这个典故也用作贬义,指在幕后操纵或出坏点子的人,这时,可译为“a person who pulls the strings―thestring-puller”。
不过,上述例子仍属于翻译中浅层的、局部的问题。
更深层的问题是,除了具有高超的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之外,译者的阅历和文化底蕴与作者不能相去太远。
要想翻译《红楼梦》,如果不了解曹雪芹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矛盾,不洞悉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译文最多也只能是貌合神离。
第二个印象是我们在五年级学了不少《毛泽东选集》的英译文章。
那是在1965年,全国正在酝酿“文化大革命”。
教学上开始强调“政治挂帅”,《毛泽东选集》的英文版进入了课堂。
客观地说,《毛泽东选集》英译本是我国几十位翻译家花了多年的时间,经过反复推敲而打造出来的一部精品。
裘克安、庄绎传老师都参加过此书的翻译,并给我们讲过翻译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现在,没有人再拿英译《毛泽东选集》当课本了,或者有人始终看不起这样的翻译。
但是,我要说,我们从英译《毛泽东选集》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它帮助我们体验翻译过程,认识翻译技巧,感受文化异同。
举几个有趣的例子吧。
当时我们每天背颂的一句毛主席语录是:“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
”乍一看,这句话简直没办法译成英文。
等我读了英译文才知道,原来自己根本就没读懂原文。
“阶级斗争”一词,我一直把它当作名词词组来看待,所以无法翻译。
而英译文为:“Classes struggle, some classes triumph, others are eliminated. Such is history, such is the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译得妙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