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的利与弊
集体合同制度的利与弊摘要: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通常被称作集体谈判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就是指用人单职工一方与用人单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条件、职业培训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依法经过谈判达成一致协议,以书面的形式确定该用人单劳摘要: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通常被称作集体谈判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就是指用人单λ职工一方与用人单λ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条件、职业培训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依法经过谈判达成一致协议,以书面的形式确定该用人单λ劳动标准,用此协议规范劳动和劳动管理行为的法律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有什么意义?第一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单个劳动者处于弱势而不足以同用人单λ相抗衡,因而难以争取到公平合理的劳动条件。
由工会代表全体劳动者同用人单λ签订集体合同,就可以规定集体劳动条件,集体劳动条件是本单λ内的最低个人劳动条件。
因此,集体合同能够纠正和防止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的过分不公平,使之比较公平合理,也使劳资双方在实力取得基本的平衡。
第二许多在劳动合同中难以涉及的职工整体利益问题,可通过集体合同进行约定,如企业工资水平的确定、劳动条件的改善、集体福利的提高等。
根据工资方面的法律规定,用人单λ在制定工资分配和工资支付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这实际上就是工资集体协商的基础。
第三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内,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和社会经济形势等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那ô可以通过集体合同调整和保障劳动者的利益。
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λ需要裁减人员,应当征求全体职工意见。
因此,在集体合同中明确规定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将经济性裁员规范化,有利社会的稳定。
关于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探讨
关于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探讨一、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一)集体合同的概念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约、集体协议等,是个人劳动合同的对称,它是指工会或劳动者代表与雇主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以改进劳动组织、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确定劳动标准及协调劳动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书面协议。
国际劳工组织1951年第91号建议书《集体合同建议书》提出,集体合同的签订办法由有关的雇主与工人双方来确定,或由国家立法按照各国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办法。
集体合同是指以一个雇主、一群雇主、一个或多个雇主组织为一方,与一个或多个工人代表组织(或选出并依法授权的工人代表)为另一方之间签订的关于工作条件和就业条件的书面协议。
集体合同对签订者及其代表者有约束力。
受集体合同约束的工人个人与雇主之间签订的雇用合同中如有违反协议的规定,则此项规定应属无效,除非它对工人有利。
(二)集体合同的特征1、集体合同主体具有特定性。
一般来说,一方为工会,另一方为用人单位。
2、集体合同目的具有特定性,即规范当事人之间具体的劳动关系。
3、集体合同内容具有广泛性,涉及企业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
4、集体合同是特殊的双务合同。
合同当事人之间互相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用人单位或其团体一方违背了义务,责任人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工会一方若违背了义务,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只承担道义和政治责任。
5、集体合同是要式合同。
要式合同一般都要求以书面形式签订。
二、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存在的问题(一)、签订的集体合同多为“走形式”。
在具体实践中集体合同制度相当程度上是走形式,对维护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完成任务指标的多,出于职工自身需要的少;集体合同条款虚的多,实的少;集体合同的内容从法律法规规章中摘抄的多,反映企业和工会谈判成果的少;知道签订集体合同的多,知道进行集体协商的少;集体合同生效的多,向全体职工公布的少。
①(二)、政府充当的角色不当目前很多劳动纠纷,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社会就把矛头指向政府,认为政府没有尽到责任,但其实政府在这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却没有收到实效。
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时间、休假等方面达成的集体协议,并以书面形式确定的一种劳动制度。
下面是关于集体合同制度的相关内容。
集体合同制度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集体合同制度下,劳动者不再是个体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单方面协商,而是通过集体协商来维护自身利益。
集体合同制度明确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者在集体合同中有权获得合理的工作安排、合理的劳动报酬、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假权益等。
用人单位则有义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充足的劳动保护措施、合理的劳动标准等。
通过集体合同的签订,使得双方在劳动关系中形成一种平等、公正、有序的合作关系。
集体合同制度是一个集体行为的体现。
在集体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劳动者通过工会等组织,代表广大劳动者的利益进行集体协商。
这种集体行为能够更加充分地代表劳动者的意愿和诉求,使得集体合同中的规定更加公正、合理。
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对于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和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集体合同制度,能够使得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更好地保障,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并提高劳动效率。
而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稳定的劳动力市场,对于吸引国内外投资和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存在不履行集体合同的情况,这给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带来了困难。
另一方面,一些劳动者对集体合同缺乏了解,对自身权益的维护意识不足,导致集体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存在一定困难。
同时,集体合同制度的完善和监督也亟待加强,以保证其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
综上所述,集体合同制度是保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
通过集体协商,双方能够达成平等、公正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方面的协议,并以合同形式予以签订。
什么是集体合同制度?——了解制度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集体合同制度?——了解制度的基本概念2023年,集体合同制度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旨在调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规范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将使劳动关系更加公平、稳定,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保障。
首先,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对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劳动者的集体行动能力较差,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单独与用人单位协商,因此需要借助集体行动保护自身权益。
集体合同制度作为一种集体行动形式,能够有效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工作安全、福利待遇等。
同时,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也有助于预防劳动纠纷和工潮的发生,缓解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促进双方之间的和谐。
其次,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积极的影响。
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避免由于劳动者权益保障不到位而引发的生产安全问题,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另外,由于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稳定劳动力队伍,避免因频繁的人员流动带来的不良后果,如员工的培训时间成本、员工对产品或服务的了解程度不足等,从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再次,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有积极的意义。
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能够促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国家颁布更为完善的劳动法律法规,形成更加完备的制度保障框架。
综上所述,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对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合同制度将在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集体合同法律制度研究
集体合同法律制度研究集体合同是劳动法中的重要法律制度,它是集体谈判的结果,涉及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资矛盾的协调处理等方面。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法律规定、实践运用和存在问题等角度对集体合同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历史背景集体合同作为一种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起源于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劳资冲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阶级面临诸多困境,欠缺权益保护和劳动条件改善的机制。
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劳工组织开始倡导集体谈判,通过与雇主达成集体合同协议来达到权益保护和劳动条件改善的目的。
二、法律规定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劳动法是对集体合同进行规范的主要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章明确规定了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签订程序及效力等方面的内容。
《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也对集体合同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集体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待遇、职工培训、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劳动纪律与奖惩、社会保险和福利等。
集体合同的签订需要经过法定程序,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等形式的劳动关系也适用集体合同。
三、实践运用集体合同在实践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它为劳资关系的和谐提供了制度保障。
集体合同规定了劳动者的权益,明确了雇主的义务。
通过集体合同的签订,劳资双方可以进行平等协商,促进了劳资双方的沟通与合作。
其次,集体合同对劳动条件的改善起到了推动作用。
劳动者通过集体合同可以争取到更好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提高了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和工作满意度。
再次,集体合同对劳动争议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
当劳资双方产生分歧和纠纷时,可以通过集体合同中约定的争议解决机制,进行协商和调解,避免了劳资矛盾的激化和劳动纠纷的产生。
四、存在问题尽管集体合同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和调整劳资关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劳工组织和劳资之间的力量对比不平衡,导致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存在困难。
一些雇主往往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限制了集体合同的有效性。
中国现代集体合同制度
中国现代集体合同制度摘要:中国的集体合同制度从产生到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不短的时间,有取得了许多成果,也仍然存在明显问题。
本文试图分析集体合同制度现状与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完善集体合同制度的思考,究其背后原因,涉及立法、体制、主体、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同时结合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谈及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展望和不足.-----背景集体合同又称团体协议,集体协议等,是个人劳动合同的对称,它是指工会或者劳动者代表或雇主团体之间签订的,以改进劳动组织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确定劳动标准及协调劳动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书面协议.在中国,集体合同是有关集体劳动条件,就业条件和劳动关系的规定,对缔约当事人及缔结协议双方所代表的人员都有约束力,包括集体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加入该团体的雇主及工人既是对各项劳动立法的具体落实,又是调整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具体规范.我国的集体合同制度最早起源于劳动立法运动,早在最初的革命时期还只是一种简单单纯的劳动契约.随着革命任务的完成和执政党的替换,以及经济制度的转变,我国的集体合同随之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也开始日趋系统化和完整化.从新中国成立,我国最开始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计划经济,在经济形式单一和国家强有力的调控手段下,当时的集体合同制度也相应单一,并与政治紧密联系,没有独立性.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我国的计划经济制度开始向市场经济制度过渡,劳动关系也向市场化转变,而以前的劳动关系的调整手段便也开始不适应,迫切需要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集体合同机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式比较多样化,其中包括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而多样化的经济形式必然导致劳动关系的复杂化,随之是集体合同调整机制的难度加大.中国的集体合同制度正处于过渡时期,基本的法律框架已搭起,集体合同法律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在相较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关系体制下,中国的集体合同制度尤显不完善.-------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现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建立并大力推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力图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在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刚刚起步,没有发挥其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中国在宏观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形成,微观上现代企业制度正在建立的背景下,劳动关系的巨大变化和劳动争议的急剧上升,给劳动关系的调整制度提出了挑战.不管是立法和体制,还是主体和环境,都构成了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的现状立法方面:调整劳动关系的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是与保护劳动关系的法令的完善相一致的.在我国,<<劳动法>>是协调和解决劳动关系矛盾的最基础法律.1995年,我国实施<<劳动法>>,2001年修订<<工会法>>,2000年实行<<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1994年废止2004年新颁布<<集体合同规定>>,可见我国近年来的劳动法令正在日趋多样性与针对性,竭力跟上并适应市场经济潮流下的多种经济制度并存的时代要求.但中国集体合同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仍是存在不足的,比如它的法律法规相对分散,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同时层次不高,缺乏单独立法,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法律责任,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实施范围过窄的问题.体制方面: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一种调整劳资关系的制度,实行集体合同制度也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此前提下有利于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得到强有力的国家调控,以便更好的维护劳动双方的合法权利,但也正因此而使我国的集体合同制度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缺失了独立性与灵活性.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多种经济体制并存,故而不仅有国有,集体,还有个人私营.在这种多样化的体制下,我国的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变得尤为复杂,其所牵扯到的利益方就更多,不仅要兼顾资方和劳方,还要考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这为集体制度独立性问题的解决添加了阻碍.主体方面:传统观念认为,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社会地位,劳动者都是出于弱势地位,因此劳动者们组织起来与资方进行协商谈判,形成与资方平衡的主体地位,进而通过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就有关劳动生产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代表工人的工会本来是通过集体谈判的形式处理劳资双方的争议,其具有重大的作用,正如韦布的<<产业民主>>中所说:'在没有工会组织的行业里,劳动者个人没有与用人单位进行谈判的可能,但如果工人们组成团队,推选代表人以团队的名义与雇主进行谈判,劳动者的弱势地位便会得到改变.’但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中,工会并未意识到它们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与权利的重大.同时,工会组织经常会在国企改革中受到不良的待遇,有的工会组织甚至会被撤销或合并,工会原来的领导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管理者兼任工会主席.环境方面:在我国,直到推行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才开始运用集体合同协调劳动关系,集体合同制度目前尚处在逐步完善.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危机,以及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中国的劳动关系也随之受到影响,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面临新的挑战.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地位本来就低,所以在如今的产业改革中就更容易被忽视,这必定会直接或间接地损害到劳动双方的利益.故而,我国的集体合同制度必须更具灵活性,以适应经济环境的不断变迁.-------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问题集体合同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和企业自主协商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工会参与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集体合同(公司与员工)
集体合同(公司与员工)集体合同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由企事业单位与工会或者代表劳动者的代表组织之间协商达成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它是规范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本文将围绕集体合同展开讨论。
一、集体合同的作用集体合同的作用在于规范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集体合同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确定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集体合同可以规定劳动者的薪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保护、福利待遇等内容,使劳动者知道自己的权益和责任。
2. 确定劳动关系:集体合同可以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规范劳动行为,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
3. 维护劳动者权益:集体合同可以约定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相关条款,如保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职工因工伤、病假等产生的工资待遇等。
4.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集体合同的签订可以稳定劳动力,减少劳动争议和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集体合同的要素1. 缔约方:集体合同的缔约方是用人单位和工会或者代表劳动者的代表组织,双方应当平等协商,自主签订合同。
2. 内容要求:集体合同应当包括劳动条件、工资福利、工时、休假等与劳动者权益相关的内容,以及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3. 签订程序:集体合同应当经过用人单位与工会或者代表劳动者的代表组织的正式会议讨论通过,并签署印章生效。
4. 有效期限: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限应当由用人单位和工会或者代表劳动者的代表组织在协商过程中共同确定,但不得超过3年。
三、集体合同的履行集体合同签订后,既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行为准则,也是双方之间的法律约束力。
因此,双方应当共同遵守集体合同的各项规定,加强协商合作,落实集体合同内容,建立健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
用人单位应当加强与劳动者的沟通,及时公示集体合同内容,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确保集体合同规定的权益得到保障。
集体合同制度研究
五、结论
推动企业和员工积极参与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职工 权益保护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为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提供更好的法 律保障和社会环境。集体合同制度研究
五、结论
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劳动法律制度,它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企 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本次演示将就集体合同 制度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实践情况进行综述。
一、集体合同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集体合同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工人和雇主之间 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开始组织起来,寻求自我保护和改善工作条件。一些国家 的政府开始并介入这些矛盾,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劳工权益。在此背景下,一些国 家和地区开始实行集体合同制度,以法律形式规范工人和雇主之间的关系。
二、可行性分析
1、法律基础
1、法律基础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其中包括了劳动者的权益。此外,《劳动 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也为集体合同立法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我国 政府对劳动关系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立法和政策制定,为集体合同立法提供了有力 的法律保障。
2、制度环境
2、制度环境
我国正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包括集体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解 仲裁制度等。集体合同立法的实施将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劳动关系协调制度,提高 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案例分析
通过集体合同立法,该企业的劳动者获得了更为全面和稳定的权益保障。用 人单位也通过与劳动者代表的协商,优化了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了企业的竞争 力。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集体合同立法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意义。
四、反驳观点
四、反驳观点
有人认为集体合同立法会加重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的发展。对此,我们认 为,集体合同立法实际上是在引导企业建立更加规范化、法治化的劳动关系,这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同时,通过与劳动者代表进行协商,企业 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劳动者的需求和关切,从而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信誉形 象。
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是指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中,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集体代表签订的一种书面劳动合同。
该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过讨价还价、协商达成的,且经过劳动者本人及其代表以书面形式订立并签订的,规定了双方在使用劳动力过程中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一种合同。
二、优点1、从劳动效率上考虑,集体合同体现了集体就业制度,增进了劳动者的团结,促进了集体精神。
2、从劳资双方的权利比较考虑,集体合同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减轻了劳动者的一切负责,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
3、从经济效率考虑,集体合同可以减少纠纷产生的费用,降低劳资双方的人力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三、缺点1、集体合同可能会产生团体行为,导致整体利益被损害,破坏劳动关系的正常运行。
2、如果劳资双方没有就范围、条件细节等问题达成一致,集体合同可能会发生变动,给双方带来不确定性,影响正常签订合同的进行。
3、集体合同受到地方文化、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解释,容易导致双方理解不同、表达不当等现象发生。
四、注意事项1、签订集体合同前,双方要客观审视自身的利益,建立起坦诚相待的良性交往关系。
2、劳动者要有正确的知识观念,要知道自己在劳动者中社会地位,要知道自己享有和尊重的法律权利。
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要遵守劳动法,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规避风险。
4、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要按照双方正式签订的集体合同内容处理具体的劳动事宜,更好地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五、小结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能够保护劳动者的权利,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间的良性交往。
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应当以坦诚交往的态度进行协商,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
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按照劳动法律法规规定,通过集体讨论或者工会组织代表承诺取得的劳动条件、劳动报酬或者其他劳动条件的约定。
以下是关于集体合同制度的一些介绍。
首先,集体合同制度有助于促进劳资双方的协商和沟通。
通过集体讨论或者工会组织代表参与的方式,劳资双方可以就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
这种制度的实施可以避免双方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促进劳资和谐关系的形成。
其次,集体合同制度可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在集体合同中,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工时、休假等方面进行约定,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通过集体合同制度,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平等地协商劳动条件,获得公平合理的待遇,避免劳动者被剥削和虐待。
再次,集体合同制度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通过劳资双方的协商和约定,可以合理分配劳动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合理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可以激励劳动者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企业和劳动者的共赢。
最后,集体合同制度也对用人单位进行了限制,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
用人单位在制定和执行工作规程、工资基准、劳动保护等方面,必须与劳动者进行充分的协商和约定,不能单方面地压榨和剥削劳动者。
通过集体合同制度,用人单位的权力得到了一定的限制,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总的来说,集体合同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劳资双方的协商与沟通,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限制了用人单位的行为。
同时,集体合同制度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共同发展。
集体合同制度概念研究
集体合同制度概念研究一、概念解析集体合同制度是指劳动组织和员工之间达成协议的一种制度。
员工代表或工会与雇主代表协商签订的协议称为集体合同,它规定了劳动组织和员工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了劳动组织和员工的工作待遇、休息时间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问题。
集体合同制度是工会、法律和经济手段的有机结合,是维护工人权利、调整工资待遇、保障工作安全的基本制度之一。
二、发展过程及现状集体合同制度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和欧洲,当时的工会和雇主进行集体谈判,协商签订合同,保障了工人的权益和利益。
20世纪50年代,随着民族工业的迅猛发展,国内工会运动逐步兴起,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开始探索集体合同制度的实践和发展。
1982年颁布的《劳动法》首次规定了集体合同的法律地位和作用,明确规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可以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具体条款,订立书面的集体合同”。
自此,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开始进入坚实发展的轨道。
目前,我国已有多个行业和企业组织了集体合同,全国共签订的集体合同已经达数百万个。
虽然在实践中,许多企业和工会对于集体合同制度尚未充分理解和运用,但随着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集体合同制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三、集体合同制度的作用和意义1.促进和谐劳资关系集体合同的签订是在工会代表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的,它体现了劳动对等协定的精神,更重要的是维护了双方的权益。
集体合同制度能够在合法、秩序、安全、稳定的前提下,促进和谐劳资关系,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利益。
2.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集体合同制度是加强劳动组织维权能力的重要途径,它通过与雇主签订合同的方式,充分保障了工人的权益。
在劳动法规中,规定有不少条款是针对集体合同的相关内容而设定的。
集体合同的存在有利于保障工人的利益和权益,使其不会因为法律缺陷而受到不法侵害。
3.有效制约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备案程序,一旦雇主违反合同条款,劳动组织和员工就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其利益和权益。
集体合同能够保障劳动者权益——探析集体合同的作用与意义
集体合同能够保障劳动者权益——探析集体合同的作用与意义2023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竞争愈发激烈,为了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往往采取各种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劳动者的权益往往被忽视。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权益,集体合同成为劳动者和企业之间不可或缺的一份协议。
集体合同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关于劳动条件、待遇、保护和权益等方面的协议。
集体合同一旦签订,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的权益和利益。
首先,集体合同能够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在集体合同中,一般都会规定固定的工资标准、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等。
这些规定不仅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也可以保证劳动者的退休金和福利待遇。
此外,集体合同还规定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职业安全、卫生、休息和休假的时间、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等,使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得到基本的保护和尊重。
其次,集体合同能够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员工的稳定和满意度。
集体合同可以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集体意识。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
最后,集体合同能够提高社会公信力。
一个企业的社会公信力不仅反映了企业的形象和知名度,更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一个关注员工权益、遵守集体合同的企业,会更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集体合同能够让企业更加重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综上所述,集体合同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推动企业发展和提高社会公信力具有重要作用。
在注重效益和发展的同时,企业和劳动者应该始终保持平等协商的态度,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集体合同制度,建立更加公平、透明和稳定的劳动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共赢。
浅谈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几点思考
谈谈你对我国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看法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工会组织在新时期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根本任务。
《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
”这就深刻表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突出维护职能,重点是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和民主权利,其主要的手段和机制就是集体合同制度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因此,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落实《劳动法》,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是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指导方针的重要制度保证,也是工会组织履行基本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手段。
我们在签订集体合同中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认真做好签订工作,具体做法如下:一、提高认识,明确意义通过组织各分工会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对《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学习,认识到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企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搞好企业的发展就必须把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达到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因此,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行政对集体合同进行平等协商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内容和不可缺少的一环。
从工会的基本职能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一点上来说,工资、福利集体协商是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之一,工会必须把履行集体合同作为工作重点,切实抓好。
二、集体合同协商的步骤和内容1、成立组织。
成立集体合同协商工作小组,协议双方代表各三人,工会主席担任职工首席代表,总经理担任行政首席代表。
2、起草合同。
由工作小组起草集体合同,同时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分析及预测,并了解职工的想法和要求,双方进行协商后确定集体合同草案。
3、征求意见。
召开不同形式的会议,颁布集体合同草案,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建议,并收集汇总。
集体合同的意义
集体合同的意义集体合同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解析一、前言集体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契约形式,在现代社会劳动关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更与企业、单位的稳定运营息息相关。
集体合同的存在意义在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平衡双方利益,实现共赢发展。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集体合同的意义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 保障劳动者权益集体合同作为一种团体协商机制,通过集体谈判确定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益关系,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合同中明确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内容,确保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
2.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集体合同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减少劳资冲突。
通过协商达成的合同条款,有助于企业内部的和谐氛围,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 规范企业行为集体合同对企业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合同中明确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行事,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三、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集体合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劳动合同签订的基本条件、工资待遇、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保险福利、培训与发展、劳动安全与卫生、奖惩制度、纠纷解决机制等。
这些内容的确定,为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建立了明确的权益关系和行为规范。
四、集体合同的重要性及应用1. 促进劳资双方沟通集体合同是劳资双方沟通的重要平台。
通过集体谈判,双方可以就劳动关系中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增进理解,达成共识。
2. 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集体合同有助于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
通过规范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减少劳动纠纷,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3.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集体合同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企业需要按照合同约定,规范用工行为,完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五、法律责任与义务1. 双方应严格遵守集体合同的约定,任何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劳动者应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集体合同制度概念研究
集体合同制度概念研究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的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员工的权利和福利问题。
而集体合同制度作为一种管理员工关系的方式,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对集体合同制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其概念、作用、优势和缺点,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概念集体合同制度是指用协商的方式来规定劳动力的权利和福利,并通过签署合同来确保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权益关系。
这一制度主要由企业和企业工会两方面共同制定,并可以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作出一些适当的自主决策,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作用集体合同制度对企业和员工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集体合同制度可以规范企业管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增加企业的运营效率。
通过制定合同,企业可以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权利福利,保证员工得到合理的待遇和保障。
同时,集体合同制度也可以提高企业效益,降低劳动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2. 对员工集体合同制度对员工来说也有很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保证员工的合法权益,确保员工能够得到公正的待遇和保障。
其次,通过集体协商,员工可以参与企业决策,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它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让员工更加珍视自己的工作。
四、优势集体合同制度相比于其他的管理方式,具有许多优势。
集体合同制度可以让企业和员工双方都获得好处。
企业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员工则可以获得更好的福利和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员工的利益都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保护。
2. 稳定的劳动力关系通过签署合同,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权益关系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劳动力关系得到了更加稳定的维护。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更加安心地进行生产经营,员工也可以更加安心地发挥自己的职业能力。
3. 合同灵活性相比于国家法律法规,集体合同制度更具有灵活性。
企业可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更加自主地进行决策和规定。
这一灵活性可以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竞争力。
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研究述要
我国集体协议制度研究述要一、我国集体协议制度研究概况集体协议制度是劳动法上的一项法律制度。
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理论上,集体协议制度均已经成为一项十提成熟的法律制度。
就我国的集体协议制度研究而言,与我国劳动立法和集体协议立法的落后状况比较一致——劳动法长期没有得到法学界、司法界和社会各界的充足重视,所以劳动法学研究至今仍然属于我国法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在我国劳动法学研究中,学者们又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劳动协议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劳动争议解决制度等方面,而集体协议制度一直没有受到劳动法学界的足够关注,所以集体协议制度研究又成为我国劳动法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但是,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国的集体协议制度研究还是在不断地取得进展,表现在:第一,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意识到了集体协议制度的重要地位,因而研究集体协议制度的人员在逐渐增长;第二,已有一批研究集体协议制度的学术专著已经开始出现。
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集体协议制度的研究重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研究集体协议制度所涉及的各种基本理论问题,二是介绍和研究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协议制度,三是研究在我国如何推行集体协议制度和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四是研究如何构建我国的集体协议制度,完善我国的集体协议立法。
十年来,我国学者撰写了下列专门介绍和研究集体协议制度的著作:(1)《集体协商与集体协议制度》:刘继臣著,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3月;(2)《集体谈判集体协议的理论与实用全书》:强磊、关彬枫著,中国物价出版社,1995年5月;(3)《集体协议集体谈判》:石美遐著,法律出版社,1996年5月;(4)《劳动协议与集体协议》:杨汉平主编,中国物资出版社,1996年6月;(5)《集体协商谈判规程与谈判技巧》:纪明波、强磊著,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8月;(6)《市场经济与集体协议》:高小平主编,济南出版社,1997年;(7)《劳动协议·集体协议》:石美遐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7月;(8)《集体协商与集体协议的订立履行与管理》:刘毅著,中国工人出版社,1998年9月;(9)《市场经济国家的集体谈判制度》:余云霞著,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10)《论集体协议法律制度》:姜俊禄著,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23年;(11)《劳资谈判》:郑桥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23年;(12)《集体谈判制度研究》:程延园著,2023年。
集体合同的意义和作用
集体合同的意义和作用1.维护劳动者的权益:集体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的基本制度,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获得公平和合理的待遇。
通过集体合同,劳动者能够通过团体谈判,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工时、休假等权益进行协商,保障自身权益。
2.统一劳动条件:集体合同能够在整个团体或集体范围内制定统一的劳动条件。
通过集体合同,劳动者可以按照固定的标准和程序享受相同的待遇,避免了个别劳动者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情况。
3.维护社会稳定:集体合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集体谈判,劳动者可以为整个工作团体争取更好的待遇和条件,减少因个别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而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4.促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合作与沟通: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沟通和协商的重要工具。
通过集体合同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5.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集体合同不仅维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保护了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通过集体合同,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就工作内容、职责和绩效进行协商,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的正常运作。
6.推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和谐关系:集体合同可以通过团体谈判,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通过协商和磋商,双方可以就工作条件、待遇等问题取得平衡和共识,增加双方的互信和团结,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集体合同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统一劳动条件、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合作与沟通、保护用人单位权益以及推动劳动关系和谐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是劳动关系管理的基本工具,对于保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
集体合同制度的利与弊
集体合同制度的利与弊摘要: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通常被称作集体谈判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就是指用人单职工一方与用人单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条件、职业培训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依法经过谈判达成一致协议,以书面的形式确定该用人单劳摘要: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国家通常被称作集体谈判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就是指用人单λ职工一方与用人单λ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条件、职业培训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依法经过谈判达成一致协议,以书面的形式确定该用人单λ劳动标准,用此协议规范劳动和劳动管理行为的法律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有什么意义?第一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单个劳动者处于弱势而不足以同用人单λ相抗衡,因而难以争取到公平合理的劳动条件。
由工会代表全体劳动者同用人单λ签订集体合同,就可以规定集体劳动条件,集体劳动条件是本单λ内的最低个人劳动条件。
因此,集体合同能够纠正和防止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的过分不公平,使之比较公平合理,也使劳资双方在实力取得基本的平衡。
第二许多在劳动合同中难以涉及的职工整体利益问题,可通过集体合同进行约定,如企业工资水平的确定、劳动条件的改善、集体福利的提高等。
根据工资方面的法律规定,用人单λ在制定工资分配和工资支付制度时应当听取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这实际上就是工资集体协商的基础。
第三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内,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和社会经济形势等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那ô可以通过集体合同调整和保障劳动者的利益。
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λ需要裁减人员,应当征求全体职工意见。
因此,在集体合同中明确规定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将经济性裁员规范化,有利社会的稳定。
第四劳动关系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如果事无巨细均由劳动合同规定,那份劳动合同都将成为一本具有相当篇幅的小册子,订立一份劳动合同将成为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通过集体合同对劳动关系的内容进行全面规定之后,劳动合同只需就单个劳动者的特殊情况作出规定即可,这样就会大大简化劳动合同的内容,也会大大降低签订劳动合同的成本。
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劳动关系管理方式,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劳资双方的平等协商和合作。
本文将从集体协商的概念、特点、实施流程和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探讨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在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一、集体协商的概念与特点集体协商是指劳资双方在平等、自愿、公正、善意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解决劳动关系中的问题,达成共识并签订合同的过程。
集体协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平等性:集体协商要求劳资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平等对待,遵守公平原则,确保双方权益的平衡。
2.自愿性:集体协商是自愿行为,不得强制任何一方参与,也不能诱导或限制自愿参与集体协商的权利。
3.公正性:集体协商要求公正、公开、透明,在协商的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
4.善意性:集体协商应基于善意,劳资双方应本着积极的态度,通过协商解决问题,促进双方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实施流程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实施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协商需求识别:劳资双方根据双方利益和需求的变化,确定协商的议题和目标。
2.协商事项明确:确定协商的事项范围,明确协商的主题、参与方及协商的时间地点等。
3.协商团队组建:双方组建协商团队,明确各方的代表人员及其参与的角色和权限。
4.信息交流与研究:双方充分交换信息,并进行相关调研分析,明确问题的实质和解决方案。
5.协商议题讨论:双方在协商会议上就议题进行讨论,提出各自的主张和建议。
6.协商结论达成:劳资双方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并制定集体合同。
7.集体合同签订:双方在达成协商结论后,按照具体的法律程序,签署并履行集体合同。
三、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的作用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在维护劳动关系稳定和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劳动者权益:通过集体协商,劳动者能够参与劳动关系的决策和管理,维护自身权益,改善工作条件和待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集体合同制度[摘要] 完善集体合同制度是集体合同顺利实施并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必经过程。
我国目前劳动关系的现状非常严峻,已经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构成了严重挑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最有效手段就是建立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
我国因目前不完全具备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条件,所以在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集体合同协商走过场、集体合同形式化、集体合同履约难等一系列问题,因而未能充分发挥集体合同制度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针对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条件的不足之处,我们要不断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相关法制建设、健全法律保障机制、提高劳动者的权利保护意识以及强化工会的力量和作用,充分发挥集体合同制度在调整劳动关系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 集体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工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也随之呈现出复杂且多变的特点。
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种调整机制在调整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足之处。
集体合同制度在劳动关系调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然而任何一项新生制度的顺利实施并发挥其作用,都需要一定条件的支持。
当该新生制度所需要的条件不成熟或不具备时,该制度的实施就会出现问题。
我们可以借鉴成功运用该制度的国家,通过分析总结其产生发展所需要的条件,首先为其创造其所需的条件来保障它的顺利实施。
本篇论文就是从该观点出发来探讨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条件,并试图通过对集体合同制度顺利实施所需的条件的完善来推动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促使集体合同制度发挥其在劳动关系调整过程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1 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条件借鉴成功运用集体合同的国家,可以总结得出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条件包括以下几点: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劳动者权利意识的增强,真正代表劳动者利益的工会的产生以及法制环境的健全。
1.1集体合同制度产生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市场来配置社会资源。
因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自由结合,而拥有劳动力的一方与拥有生产资料的一方在经济实力、信息掌握、社会资源的占有等方面存在巨大的悬殊,为平衡这种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会出现集体协商制度,从而出现集体合同制度。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包办一切,当然劳资双方无集体谈判的条件。
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集体合同制度在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普及也说明集体合同制度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生实施。
1.2劳动者集体权利意识的觉醒是集体合同制度产生实施的动力集体合同制度的产生是劳动者为争取自由和维护自身利益,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和罢工运动此起彼伏的结果。
也可以说劳动者权利意识的觉醒是集体合同制度得以实施的动力。
因劳动者在经济实力、信息掌握、社会资源的占有等方面均与用人单位存在巨大的差距,劳动者以其个人的权利和力量无法对抗强大的用人单位。
所以劳动者联合起来形成工会来对抗雇主组织,以此来均衡双方利益。
为此代表劳动者利益的组织工会得以产生。
工会组织在集体协商过程中的代表性与独立性,使得集体合同制度的双方主体得以完备,而双方在其利益对等的状态下,通过法律予以规制,从而实现集体合同制度在调整劳动关系中微观到宏观制度承上其下的作用。
1.3工会组织地位的确立推动了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借鉴集体合同制度成功实施的国家,可以发现工会组织地位的确立推动可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
世界上最早的工会组织出现于十九世纪初西欧产业相对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组织工会是工人的结社行为。
随着劳动者集体权利意识的觉醒出现了工会组织。
最早的资本主义劳动法规严厉限制工人的结社行为,并严厉禁止工人结社以对抗工厂主的经营活动。
工人自由结社和组织工会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禁止阶段,视工人组织工会为非法行为、犯罪行为;限制阶段,承认劳动者的结社权,但对工会活动做了种种限制;承认阶段,完全认可工会存在的合法地位,并对工会活动自由权加以保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会组织在西方国家普遍取得了合法地位,因而工会组织在集体合同制度实施过程中其应有的作用才得以发挥。
1.4健全的法制环境是集体合同制度顺利实施的保障在法制社会中,任何一项法律制度的顺利实施均需要其它法律制度的配套建设和保障。
集体合同制度的有效实施也同样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合和支持。
比如劳动法、工会法、社会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障和配套实施。
因此健全的法制环境是集体合同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
2 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现状及其原因分析2.1目前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现状2.1.1重签订,轻协商、轻履行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一部分企业对平等协商制度的重要性还没有完全认同,集体合同建制工作中重签约、轻协商、轻履约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企业是“一次协商管几年”,在签约前开展平等协商后就再也没有协商了;即使是经过平等协商的企业,也是“以个人协商代替集体协商”,遇到问题都由工会主席个人与行政有关部门负责人凭关系,靠反复交涉去解决,而没有通过规范的平等协商程序来处理有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企业集体合同“以不变应万变”,不论企业经济效益怎样变,也不论经济环境发生多大的变化,集体合同一旦签定后就再也没有根据情况变化对集体合同的条款经过平等协商后进行修改、变更。
由于双方缺乏认真、充分、平等的协商,直接带来了集体合同质量和履约率不高的后果。
2.1.2文本照抄,没能按照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协商有些地方和企业存在着“一个文本管全县”的现象。
集体合同脱离企业实际,无法履行,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种现象应当说与目前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实施中采取的推行方式有关,属于带有某种“行政指令”特点的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在措施上主要通过下发文件、统一印制集体合同文本和下达计划指标等,从而使签订集体合同的表现形式也有自身的特点,客观上造成订立集体合同的企业户数迅速扩张,其中不乏形式主义的现象,一些地方和企业的集体合同文本互相抄袭、缺乏个性。
2.1.3集体合同内容不明确,致使合同难以履行集体合同作为一种劳动法律制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
集体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主体,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单位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后签定的书面协议。
它融会了签约双方的意志,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推动着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合作。
但在有的集体合同中,对劳动标准的规定过于笼统、原则,不便于有效操作和监督而失去了合同条文存在的实际意义。
有的集体合同忽略了双方权利义务对等的基本原则,往往形成不平等条款,对职工一方不利。
2.2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实施现状原因分析2.2.1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关系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配的行政关系逐步过度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双方自主协调,政府宏观调控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多变、躁动不安且矛盾加剧的特点。
而我国政府尚未完全做好应对策略。
2.2.2劳动者集体权利意识薄弱实施依法治国的国策以来,我国劳动者的个人权利意识逐渐增强,劳动者也不乏为维护自身权利而与用人单位对簿公堂的事,但劳动者的集体权利意识薄弱,不会运用集体的力量来与用人单位抗衡。
而“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劳资谈判与劳资合同制度是随着劳资矛盾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国家集体合同制度的产生实施源于劳动者集体权利意识的觉醒,因此我国集体合同的实施也需要劳动者权利意识的增强。
2.2.3法制环境不健全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和社会主义法制加强,集体合同制度在立法上得到了重新肯定。
虽然目前我国有关集体合同的法律制度逐步出台,但我国的法制建设仍不尽完善,整体水平还不适应市场经济法制化的要求。
3 完善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实施条件的建议3.1通过政府转变观念来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所奉行的一般原则是:将集体“协商”或“谈判”交由劳资双方自主地进行,政府尽量减少直接介入。
弱化政府在我国集体合同制度中的作用,首先政府应转变观念。
无论在集体合同的协商签约阶段或是实施履行阶段,集体合同本应是劳资双方的一种自觉行为。
之前我国为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强劲步伐,劳动关系调整方式由传统的政府行为向市场行为转变所必需的基本制度规范和法律约束机制在初创阶段,因此只能凭借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积极介入才得以实现。
随着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开始显现,特别是当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也随之显现。
这时政府应尽量减少直接介入集体合同的协商签订中。
在这个过程中,集体合同的推行势必从企业外部自上而下的灌输逐步向企业内部自下而上的自我需求贴近,同时也符合各企业解决不同问题的需要和劳动关系不断变化的实际需要。
3.2强化劳动者的集体权利意识在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集体合同制度的产生都是劳动者权利意识的觉醒,相互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雇主组织的结果。
自然而然其集体合同的产生是企业内部自下而上的过程,也是切实反映劳动者利益的。
因为它是劳动者为实现自身权利和利益而努力争取,用人单位妥协配合的结果。
而且双方都真正切实关心集体合同的谈判签订以及实施的全过程。
相反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产生实施主要是政府行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
我国政府意识到了集体合同在劳动关系调整过程中的重要性,而真正涉及其自身利益的集体合同的一方劳动者却没意识到。
究其原因有多方面,我们目前主要针对如何增强劳动者集体权利意识提出建议:加大集体合同的宣传力度。
我们往往关注个人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的条款,单个的劳动合同确实明确了自己与用人单位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劳动合同的签订常常不利于劳动者一方。
集体合同制度的实施可以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通过相关集体合同法律法规的出台,我们都会逐渐明白集体合同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媒体、报刊杂志等让人们知道并了解集体合同制度。
3.3强化工会的力量和作用工会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建立真正集体合同制度的保证。
为此,应改变以往动员说服企业建立工会的做法,积极发动职工组织起来成立工会;改变由企业任命和领导人兼任工会领导人的做法,按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规定和要求,由职工选举产生工会主席,真正实现工会的民主化和群众化。
在一些工会力量还不强的企业,可以考虑采用职工谈判代表由职工投票选举产生,增强其代表作用。
从基层,地方和产业工会组织结果看,行业或产业工会具有的优势十分明显,它是能充分体现工会作用和凝聚职工力量的组织形式,根据我国企业工会目前的状况,实行多层次的谈判结构特别是推行行业或产业一级的集体谈判可以使企业工会相对超脱,从而避免因工会与企业存在的依赖关系而导致集体合同形式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