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论文: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研究
幼儿园混龄区域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混龄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混龄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优势,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混龄区域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特制定以下方案。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混龄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对混龄教育的认识。
2. 探索混龄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8:30-12:00四、活动地点XX幼儿园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XX幼儿园全体教师六、活动流程1. 8:30-9:00 签到、入场2. 9:00-9:10 开场致辞3. 9:10-10:00 混龄教育理念分享(1)主讲人:XX幼儿园园长(2)内容:介绍混龄教育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在我国幼儿园的实践情况。
4. 10:00-11:00 混龄区域活动案例分析(1)主讲人:XX幼儿园优秀教师(2)内容:分享一个成功的混龄区域活动案例,包括活动背景、目标、实施过程、效果评价等。
5. 11:00-11:30 教师分组讨论(1)分组:将参会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讨论内容:针对混龄区域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6. 11:30-12:00 总结发言(1)主讲人:XX幼儿园教研组长(2)内容:总结本次教研活动的收获,对今后的混龄区域活动提出期望和建议。
七、活动准备1. 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混龄教育的理论、案例等。
2. 准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3. 准备活动所需的教具、材料等。
八、活动注意事项1. 教师需提前了解混龄教育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参与活动。
2.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
3. 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认真总结,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九、预期效果1. 教师对混龄教育的认识得到提高,能够更好地开展混龄区域活动。
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混龄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混龄区域活动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共同参与区域活动。
这种活动模式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混龄区域活动,我们幼儿园开展了混龄区域活动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混龄区域活动的认识,明确混龄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2. 探索混龄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提高幼儿在混龄区域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质量。
三、教研内容1. 混龄区域活动的理论基础(1)混龄教育的内涵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共同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混龄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混龄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混龄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混龄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2. 混龄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区域设置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设置区域,如建构区、角色扮演区、阅读区、科学探索区等。
(2)活动内容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如主题教学活动、区域探索活动、亲子活动等。
(3)教师指导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混龄区域活动中的表现,适时给予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互动合作。
3. 混龄区域活动的评价与反思(1)评价方法采用观察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多种评价方法,全面了解幼儿在混龄区域活动中的表现。
(2)反思与改进教师应结合评价结果,反思混龄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不断改进活动方案,提高活动质量。
四、教研活动过程1. 教师研讨(1)分享混龄区域活动的实践经验,交流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
(2)探讨混龄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如区域设置、活动内容、教师指导等。
《2024年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混龄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混龄游戏教育是指在幼儿园教育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一起进行游戏和学习,以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发展。
本文旨在研究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1. 现状概述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采用混龄游戏教育的方式,通过让幼儿在多样化的年龄组合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混龄游戏教育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游戏和学习资源,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会分享、协作和沟通,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2. 混龄游戏教育的优势混龄游戏教育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让幼儿在多样化的年龄组合中相互学习;二是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三是能够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
三、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存在的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当前,许多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混龄游戏教育的需求。
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游戏和学习活动。
然而,一些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中缺乏具备这些能力的教师,导致混龄游戏教育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游戏资源分配不均在混龄游戏中,游戏资源的分配往往成为一个难题。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游戏资源的需求不同,如何合理分配资源成为了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一些幼儿园的游戏资源相对匮乏,也会导致混龄游戏的效果受到限制。
3. 教育方法和策略不够科学混龄游戏教育需要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然而,一些幼儿园在实施混龄游戏教育时,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例如,一些教师可能过于注重游戏的娱乐性,而忽视了其教育性;或者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取一刀切的教育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幼儿园户外混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户外混龄活动逐渐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户外混龄活动是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户外游戏、学习和交流的活动。
这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更好地开展户外混龄活动,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本园特举办户外混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户外混龄活动的认识,明确户外混龄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帮助教师掌握户外混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法,提高教师组织户外混龄活动的能力。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户外混龄活动的有效策略。
4. 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户外混龄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时间:2022年X月X日(星期X)上午9:00-11:30地点: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四、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9:00-9:10)由园长致辞,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阐述。
2. 案例分享(9:10-9:40)由两位教师分别分享户外混龄活动的成功案例,其他教师认真聆听并记录。
3. 小组讨论(9:40-10:20)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户外混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哪些方面?(2)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户外混龄活动的游戏和活动?(3)如何提高幼儿在户外混龄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4)如何处理户外混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冲突和问题?4. 小组汇报(10:20-10:50)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5. 专题讲座(10:50-11:20)邀请专家进行户外混龄活动的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户外混龄活动的内涵和实施方法。
6. 总结与反思(11:20-11:30)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对教师提出要求和期望。
五、活动预期成果1. 教师对户外混龄活动的认识更加深入,能够更好地组织与实施户外混龄活动。
《2024年幼儿混龄区域游戏开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以大连市A幼儿园为例》范文

《幼儿混龄区域游戏开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以大连市A幼儿园为例》篇一一、引言在当下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中,混龄区域游戏已成为幼儿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还可以通过不同年龄段的互动,促进他们社会性的发展。
本文将围绕大连市A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幼儿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有效策略。
二、大连市A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开展的现状1. 实施情况在大连市A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园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置了多个混龄游戏区域,如建构区、角色扮演区、科学探索区等。
这些区域不仅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还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了相互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2. 存在问题尽管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部分年龄较小的幼儿在游戏中可能缺乏自信,不敢主动与其他幼儿交流;而部分年龄较大的幼儿则可能因为过于强势,忽视对其他幼儿的尊重与包容。
此外,如何保证游戏的安全性、教育性以及如何合理分配游戏资源等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混龄区域游戏开展的策略研究1. 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为了更好地开展混龄区域游戏,幼儿园应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环境。
这包括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设置合理的游戏空间以及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
2. 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为了确保游戏的有序进行,幼儿园应制定明确的游戏规则。
这些规则应包括如何分配游戏资源、如何处理游戏中的矛盾冲突、如何保持游戏的安全性等。
同时,教师应向幼儿明确这些规则,并引导他们在游戏中自觉遵守。
3. 加强教师的指导与支持教师在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特点,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与支持。
在游戏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爱与帮助。
4. 定期评估与调整为了确保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效果,幼儿园应定期对游戏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2024年幼儿混龄区域游戏开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以大连市A幼儿园为例》范文

《幼儿混龄区域游戏开展的现状与策略研究——以大连市A幼儿园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幼儿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混龄教育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
混龄区域游戏作为混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情况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大连市A幼儿园为例,探讨幼儿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二、幼儿混龄区域游戏的概念及意义混龄区域游戏是指在同一教育空间内,不同年龄层的幼儿共同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游戏活动。
这种游戏方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还有助于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语言发展以及认知能力的提升。
三、大连市A幼儿园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现状1. 开展情况大连市A幼儿园在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幼儿园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和空间,鼓励不同年龄的幼儿共同参与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2. 存在问题然而,在混龄区域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教师对混龄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游戏活动的组织不够科学;部分幼儿由于年龄差异较大,导致游戏过程中出现沟通障碍和矛盾;同时,游戏材料的选择和配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四、混龄区域游戏开展的策略研究1. 提高教师的混龄教育理念和技能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混龄教育的理解和对混龄区域游戏的组织能力。
通过专题讲座、现场观摩、经验分享等方式,让教师了解混龄区域游戏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
2. 科学配置游戏材料和空间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游戏需求,科学配置游戏材料和空间。
确保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材料和空间,同时也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 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游戏规则和秩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游戏规则和秩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互相帮助。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
《2024年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混龄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混龄游戏教育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同一个游戏环境中进行互动和学习的教育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研究。
二、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目前,混龄游戏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幼儿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主性。
在混龄游戏教育中,年龄较大的幼儿可以发挥榜样作用,为年龄较小的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而年龄较小的幼儿则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然而,尽管混龄游戏教育在理论上具有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在混龄游戏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导致教学指导缺乏针对性。
其次,部分幼儿园的混龄游戏环境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需求。
此外,由于幼儿之间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教师在组织和引导混龄游戏时往往面临较大的挑战。
三、存在的问题(一)教师角色定位不清晰在混龄游戏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够清晰,导致教学指导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缺乏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特点的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 过度干预幼儿游戏。
部分教师在组织混龄游戏时,过于强调纪律和秩序,导致游戏过程缺乏自由度和创造性。
3. 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未能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影响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和探索。
(二)混龄游戏环境设施不完善混龄游戏教育的实施需要完善的游戏环境设施作为支撑。
然而,部分幼儿园的游戏环境设施并不完善,难以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需求。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游戏设施单一。
部分幼儿园的游戏设施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2024年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混龄游戏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混合游戏的方式,促进孩子们的社交能力、合作意识和自我认知的发展。
然而,混龄游戏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就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二、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1. 混龄游戏教育的普及程度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尝试混龄游戏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开放的游戏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
同时,混龄游戏教育还可以促进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相互学习、相互启发。
2. 混龄游戏教育的实施方式混龄游戏教育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分区域游戏、混合班级游戏和项目式游戏等。
分区域游戏是指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划分到不同的游戏区域,让他们在各自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混合班级游戏则是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安排在同一个班级内进行游戏。
项目式游戏则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项目活动,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完成游戏任务。
三、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存在的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混龄游戏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游戏活动。
然而,目前部分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缺乏混龄游戏教育的经验和技能,难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
2. 游戏活动设计不合理部分幼儿园在实施混龄游戏教育时,游戏活动设计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
这会导致孩子们对游戏失去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3. 家长认知度不高部分家长对混龄游戏教育的认知度不高,担心自己的孩子与同龄孩子相比会处于劣势。
这种担忧会影响家长对混龄游戏教育的支持和配合程度。
四、对策研究1. 加强师资培训幼儿园应加强教师的混龄游戏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专业技能。
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教师参加培训课程等方式,让教师了解混龄游戏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024年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幼儿园教育作为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和重视。
混龄游戏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已经在幼儿园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幼儿园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1. 混龄游戏教育的普及程度混龄游戏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混合在一起进行游戏和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
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采用混龄游戏教育,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混龄游戏教育的实施情况在实施混龄游戏教育的过程中,幼儿园通常会根据儿童的年龄、性格、兴趣等因素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的儿童能够相互学习和交流。
同时,教师会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游and。
通过游戏和活动,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存在的问题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由于混龄游戏教育需要更多的教师和教育资源,一些地区和幼儿园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这导致部分幼儿园无法充分实施混龄游戏教育,影响了儿童的发展。
2. 教师专业素质不足混龄游戏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
然而,目前部分幼儿园的教师专业素质不足,无法满足混龄游戏教育的需求。
这导致混龄游戏教育的实施效果不佳,影响了儿童的发展。
3. 家长对混龄游戏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家长对混龄游戏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同龄教育更为适合自己的孩子。
这导致部分家长对混龄游戏教育持怀疑态度,影响了其推广和应用。
四、对策研究1. 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投入,确保混龄游戏教育的顺利实施。
这包括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改善教学设施等。
2.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能力。
这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等。
幼儿园混龄区角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混龄区角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同一区域内的互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
为了更好地开展混龄区角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活动质量,我们特此开展幼儿园混龄区角活动教研。
二、混龄区角活动的意义1.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混龄区角活动打破了年龄界限,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同一区域内互动,有助于幼儿学会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交往,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丰富幼儿认知经验混龄区角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互动中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他们的认知经验。
3. 培养幼儿情感体验混龄区角活动让幼儿在互动中体验到关爱、尊重、信任等情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表达。
4.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混龄区角活动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三、混龄区角活动教研内容1. 混龄区角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区角活动的设计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个体差异,体现趣味性、教育性和实践性。
(2)区角活动的实施策略: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合作交流。
2. 混龄区角活动的评价与反思(1)评价内容: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
(2)评价方法:观察法、访谈法、作品分析法等。
(3)反思内容: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 混龄区角活动的资源整合与利用(1)家庭资源的整合:鼓励家长参与区角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
(2)社区资源的整合:与社区合作,丰富区角活动内容。
(3)学校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区角活动提供支持。
四、混龄区角活动教研实施步骤1. 确定教研主题: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确定混龄区角活动的教研主题。
2. 收集资料:查阅相关文献、案例,了解混龄区角活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混龄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混龄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混龄区域活动指的是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聚集在一起进行共同的活动。
研究表明,混
龄区域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提高社
交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混龄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混龄区域活动可以提供幼儿与不同年龄段的伙伴互动的机会,促进他们的合作和共享。
在混龄区域活动中,幼儿会遇到和自己不同年龄的伙伴,他们可能有不同的兴趣和技能。
通过与不同年龄的伙伴一起玩耍和学习,幼儿可以学会尊重和欣赏他人的差异,培养合作
和共享的意识。
他们会学会与其他伙伴一起合作完成任务,分享玩具和食物,培养友谊和
信任。
混龄区域活动可以提供幼儿学习社会规范和行为的机会。
在混龄区域活动中,年龄较
大的幼儿通常会表现出更成熟的社会行为,年龄较小的幼儿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
他
们会看到其他幼儿的好行为并尝试模仿。
通过与其他伙伴一起互动,幼儿可以学会分享、
等待、尊重和表达感谢等社会行为,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
混龄区域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和自尊。
在混龄区域活动中,幼儿会发现自己的
特长和优势,并通过与其他伙伴的互动来展示和分享。
这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积极参与和表达的意愿。
幼儿园教师论文: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研究

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研究课程改革呼唤儿童学习方式的改变,基于行动的园本教育研究重在探索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在继《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研究》课题后,我园又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开展新一轮课题研究——《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研究》。
本阶段内,我们围绕既定的研究任务,做好着重引领老师开展理论学习,逐步增强对课题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一.积极投入学习理论科研学习――坚持每月两次的科研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根据前阶段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教师的困惑、最新的理论知识等有所选择。
每位老师都会认真倾听,仔细笔记,在她们的笔记本上,端正地写着她们的所听所想,且这本学习笔记也作为了教师们的业务工作之一进行了检查。
在固定时间内的学习是大家各抒己见的好时间,每个人都会积极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发言,或是结合谈自己的实际经验,或是提出不同的看法,或是针对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更多的时候我们采取的是辩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老师们在实际和理论的相互撞击中更快地感悟新纲要的精髓,避免出现“两层皮”现象。
自我学习――我园在本学期重点加强了教师的自我学习,创设条件,宽带上网,方便老师查阅各种资料。
中午,教研组长组织本年级老师准时进行学习。
她们或两两学习专业杂志,或聚在一起上网冲浪,或围在一起讨论观摩活动中的亮点??老师们将学习收集装订,方便每位老师互学互看。
通过自主性学习,老师们选择、收集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在业务学习和教研组活动中,一改以往的学习方式,我们会邀请一些老师将她认为价值高的、最新的理论与全园教师分享交流,在主持和分享中老师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指导能力也有了提高。
专家引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尽靠自己学习,进步的速度还远远达不到预想的目的,且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会束手无策,为此我们请专家走进红梅幼儿园,请她们帮助教师能迅速提高,将一些教育理念带进我们的身边,就我们的实践问题进行解答。
本学期我们邀请了市教研室的庄春梅老师在课题的开题交流会上进行了专题讲座。
混龄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

混龄区域活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引言:
1.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混龄区域活动可以使得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一起进行各种游戏和活动,从而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
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需要与不同年龄的小伙伴共同协作完成任务,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使得他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混龄区域活动也可以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之间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方式,通过参与混龄区域活动,幼儿可以学到更多不同的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在活动中,他们需要与不同年龄的小伙伴进行交流和互动,这也使得他们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促进幼儿的社交技能发展
二、混龄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 幼儿在混龄区域活动中可能面临年龄差异带来的交流困难,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比如针对年龄较小的幼儿进行简单易懂的游戏活动,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整个活动中。
2. 需要保证混龄区域活动的安全性,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比如增加监护人员的数量,加强活动场地的安全设施等。
3. 对于有些幼儿可能不适应混龄区域活动的情况,可以鼓励家长陪同参与,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逐渐适应。
三、混龄区域活动的优化策略
1. 构建更多适合混龄活动的场地和设施,为幼儿提供更好的参与环境。
2. 培训更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提高他们针对混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活动体验。
3. 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幼儿的混龄活动中,共同提升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园混龄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逐渐从传统的年龄段分班教学向混龄教学转变。
混龄教学是指在幼儿园教育中,打破年龄界限,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组织在一起进行学习和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为了更好地开展混龄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幼儿园于近日开展了混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混龄教学的认识,明确混龄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混龄教学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3. 提升教师在混龄教学中的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
4.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活动内容1. 混龄教学理论研讨(1)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混龄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混龄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3)分组讨论,分析混龄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 混龄教学活动观摩(1)观摩优秀教师的混龄教学活动,学习其教学方法和技巧。
(2)教师分组进行混龄教学活动设计,并展示交流。
(3)专家对活动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 混龄教学资源开发(1)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开发适合混龄教学的活动资源。
(2)分组设计混龄教学活动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3)展示交流,分享优秀资源,共同提升。
4. 混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1)教师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混龄教学评价体系。
(2)分组设计混龄教学评价方案,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
(3)展示交流,分享优秀评价方案,共同完善。
四、活动实施1. 活动前,成立混龄教研活动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确保活动质量。
3. 组织教师进行分组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4.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5. 对活动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的混龄教学提供参考。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混龄教学的认识得到提高,明确了混龄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2024年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范文

《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幼儿园教育模式的多样化发展,混龄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混龄游戏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合在一起进行游戏和学习,旨在通过互动和合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对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现状1. 混龄游戏教育的普及程度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尝试混龄游戏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自然、自由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混龄游戏教育的普及程度仍有所差异。
2. 混龄游戏教育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混龄游戏教育时,幼儿园通常会采用多种方式。
例如,设置混龄活动区,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由交往;组织混龄游戏活动,如角色扮演、合作拼图等;开展跨年龄段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这些方式各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需求。
三、幼儿园混龄游戏教育的问题1. 师资力量不足混龄游戏教育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
然而,目前部分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尚不足以满足混龄游戏教育的需求。
教师需要具备跨年龄段的教学经验和能力,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
因此,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缺乏有效评价机制混龄游戏教育的效果需要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来衡量。
然而,目前部分幼儿园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无法对混龄游戏教育的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这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也无法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混龄游戏教育的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四、对策研究1.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能力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幼儿园应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帮助教师了解混龄游戏教育的理念、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幼儿园混龄活动区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混龄活动区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主、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
为了更好地发挥混龄活动区的作用,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开展了本次混龄活动区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混龄活动区的设置、活动设计、教师指导策略等方面的问题,以期为幼儿园混龄活动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混龄活动区的设置1. 合理布局:混龄活动区应合理布局,确保每个区域都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
同时,各区域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干扰。
2. 多样化设置:混龄活动区应设置多样化的活动区域,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阅读区、科学探索区等,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3. 安全保障:混龄活动区应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如地面铺设柔软材料、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等。
4. 环境创设:混龄活动区应注重环境创设,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
如布置富有童趣的墙面、提供丰富的教玩具等。
三、活动设计1. 针对性:活动设计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活动内容和难度。
2. 互动性:活动设计应注重幼儿之间的互动,如分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以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创新性:活动设计应具有创新性,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创造力,如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开展科学小实验等。
4. 评价性:活动设计应包含评价环节,以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四、教师指导策略1. 观察与了解: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需求和困惑,为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依据。
2. 引导与启发:教师应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启发他们思考、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互动与沟通:教师应与幼儿保持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营造温馨、和谐的活动氛围。
4. 激励与鼓励: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进步,给予他们充分的激励与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总结本次混龄活动区教研活动,使我们深入探讨了混龄活动区的设置、活动设计、教师指导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幼儿园混班区域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混班区域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班级界限,让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在同一区域内进行游戏和学习。
混班区域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混班区域活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我们特此开展本次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的1. 提高教师对混班区域活动的认识,明确混班区域活动的意义和特点。
2. 探讨混班区域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策略。
3. 优化混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提高活动效果。
4. 分享混班区域活动的优秀案例,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教研内容1. 混班区域活动的意义和特点(1)混班区域活动的意义混班区域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具体表现在:①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混班区域活动让幼儿有机会与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同伴互动,学会尊重、理解、关心他人。
② 提高幼儿的自主性:混班区域活动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独立完成任务,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
③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混班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环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混班区域活动的特点① 年龄差异:混班区域活动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集中在同一区域内,有助于发挥幼儿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② 环境创设:混班区域活动强调环境创设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③ 教师引导:混班区域活动中,教师扮演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
2. 混班区域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策略(1)教师与幼儿的互动策略① 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兴趣、能力、性格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② 适时介入:教师应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适时介入,给予幼儿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③ 鼓励幼儿表达:教师应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策略①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混班区域活动,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在学前教育改革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强调幼儿的感受和体验,突出幼儿的个性化和社会性的发展,推广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
混龄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活动,符合这一改革要求。
目前,我省部分幼儿园已经意识到了混龄区域活动的作用,并积极探索实践。
在混龄区域活动的开展中,环境的布置,制度的规范,材料的投放,活动的频次,教师的专业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它们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其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应该如何提高混龄区域活动的效率呢?对此,笔者选取了山东省的十所幼儿园为样本园,采用观察法、文献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幼儿园的混龄区域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混龄区域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对国内外混龄区域活动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部分:阐述了混龄区域活动的概念和特点,并探讨了混龄区域活动的价值。
第三部分:陈述了山东省十所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现状。
笔者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对样本园中活动范围的设置,活动的开展,教师对活动的认识等几个方面进行客观阐述。
第四部分:提出当前混龄区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
其中包括:对混龄区域活动的重视不够,混龄区域活动的环境空间布局不合理,混龄区域活动的材料准备不健全,混龄区域活动的开展不规范,教师在混龄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不专业,混龄区域活动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五部分:提出完善混龄区域活动质量的建议和策略。
主要包括:树立科学的混龄区域活动理念,正确认知混龄区域活动的价值,创设科学的混龄区域环境,规范混龄区域活动的过程,提升教师在混龄区域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建立完善的混龄区域活动评价体系。
混龄区域活动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混龄区域活动是指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放置在同一区域内进行游戏和学习的活动。
这种活动模式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创新精神。
为了提高混龄区域活动的质量,本文将对混龄区域活动的意义、实施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混龄区域活动的意义1.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混龄区域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让他们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大年龄段的幼儿可以成为小年龄段幼儿的榜样,传授经验和技能;小年龄段幼儿则可以学习大年龄段幼儿的独立性、责任感等品质。
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混龄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与不同年龄段同伴交流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学会倾听、表达、沟通和合作。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3.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混龄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探索。
这种自主性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4.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混龄区域活动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自主游戏和探索。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尝试不同的角色和任务,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混龄区域活动的实施策略1. 合理划分区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将活动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如小班、中班、大班。
每个小组内设置相应的活动区域,如角色扮演区、建构区、阅读区等。
2. 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
例如,在建构区提供各种积木、纸盒等;在阅读区提供绘本、故事书等。
3. 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在混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活动内容。
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和交流。
4. 注重个体差异在混龄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进行指导和帮助。
幼儿园户外混龄片区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园开展了户外混龄片区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片区内幼儿园教师的共同探讨,分享经验,共同提升户外混龄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能力。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户外混龄活动的认识,明确户外混龄活动的重要意义。
2. 学习和借鉴其他幼儿园在户外混龄活动方面的成功经验。
3. 探讨如何有效组织户外混龄活动,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兴趣。
4. 加强片区内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四、活动地点XX幼儿园户外活动区五、参与人员片区内各幼儿园教师、教研组长、园长六、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主题讲座3. 案例分享4. 分组讨论5. 总结发言6. 交流互动七、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由片区教研组长主持,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强调户外混龄活动的重要性,并预祝活动圆满成功。
2. 主题讲座邀请资深幼儿园户外活动专家进行主题讲座,内容包括:(1)户外混龄活动的定义及意义;(2)户外混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3)户外混龄活动中的安全问题;(4)户外混龄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
3. 案例分享由片区内各幼儿园教师分享自己在户外混龄活动中的成功案例,包括:(1)户外混龄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户外混龄活动的观察与评价;(3)户外混龄活动中的幼儿行为引导;(4)户外混龄活动中的家园合作。
4. 分组讨论将参与人员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如何提高幼儿在户外混龄活动中的参与度?(2)如何合理分配户外混龄活动中的资源?(3)如何处理户外混龄活动中的安全问题?(4)如何促进家园合作,共同推进户外混龄活动?5. 总结发言由各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讨论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6. 交流互动片区内各幼儿园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户外混龄活动的优化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研究
课程改革呼唤儿童学习方式的改变,基于行动的园本教
育研究重在探索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在继《幼儿
园主题性区域活动的研究》课题后,我园又结合本园的实际
情况,开展新一轮课题研究——《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研究》。
本阶段内,我们围绕既定的研究任务,做好着重引领老
师开展理论学习,逐步增强对课题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一.积极投入学习理论
科研学习――坚持每月两次的科研学习,学习内容主要
是根据前阶段教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教师的困惑、最新的
理论知识等有所选择。
每位老师都会认真倾听,仔细笔记,
在她们的笔记本上,端正地写着她们的所听所想,且这本学
习笔记也作为了教师们的业务工作之一进行了检查。
在固定
时间内的学习是大家各抒己见的好时间,每个人都会积极地
对学习内容进行发言,或是结合谈自己的实际经验,或是提
出不同的看法,或是针对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更多的时候
我们采取的是辩论和案例分析的形式,老师们在实际和理论
的相互撞击中更快地感悟新纲要的精髓,避免出现“两层皮”现象。
自我学习――我园在本学期重点加强了教师的自我学
习,创设条件,宽带上网,方便老师查阅各种资料。
中午,教研组长组织本年级老师准时进行学习。
她们或两两学习专业杂志,或聚在一起上网冲浪,或围在一起讨论观摩活动中的亮点??老师们将学习收集装订,方便每位老师互学互看。
通过自主性学习,老师们选择、收集的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并且在业务学习和教研组活动中,一改以往的学习方式,我们会邀请一些老师将她认为价值高的、最新的理论与全园教师分享交流,在主持和分享中老师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指导能力也有了提高。
专家引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尽靠自己学习,进步的速度还远远达不到预想的目的,且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会束手无策,为此我们请专家走进红梅幼儿园,请她们帮助教师能迅速提高,将一些教育理念带进我们的身边,就我们的实践问题进行解答。
本学期我们邀请了市教研室的庄春梅老师在课题的开题交流会上进行了专题讲座。
在与专家的近距离接触中老师们走近新纲要、走进新纲要的步伐迈得更大了。
为了确保课题方案方向的准确性,我园多次请区教研室的胡敏主任进行现场指导,明确每一步的研究目标,逐步明晰课题研究的方向。
二.深入开展专题研讨
本学期我们着重开展了一些专题研讨。
在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中,我们对课题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与想法。
如
混龄区域活动是什么样的,目标制定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区域活动的材料如何体现层次性等。
先承担专题研讨任务的是刘敏芝和许爱云两位老师,她们充分调动每一个研究者的积极性,为我们努力营造出宽松、愉悦的教研氛围,最后一次的研讨活动有集体交流,有小组讨论,更有个人书面表达,重点围绕“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中目标制定”这一议题,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在研讨的过程中,教师们不仅对混龄区域活动中目标的制定有了全面的把握,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理解展现了自己的创意火花:练习制定了两个区域的活动目标。
教师们的表现凸现了教研组日常实践研究的成效,也使原创的优秀园本活动得以保留,为幼儿园的课题顺利开展打下扎实基础。
整个课题研讨活动让教师从理念和实践上获得了进一步的提高,给予教师很多启示。
这种合作式的研讨活动、广开言路式的交流帮助教师树立良好的自信,“需要什么就学习”更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促进教师去主动学习、自我提高,在研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
三、设计混龄区域方案
在原有的区域活动方案的基础上,我园着手开展设计混龄区域活动的新方案。
这是一份全新的方案,每一位研究者都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我们积极组织教师尝试自行设计,集众人之智慧,共同提炼出一份适合开展混龄区域活动的方案
表格。
在讨论中,我们觉得方案表格一定要体现以下几大要求:差异性、操作性、全面性、生成性。
本学期的研究已暂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要投入到实践
研究中。
我们一定会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全体教师的合作,全面投入到新的课题实践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