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方案目标的设计与有效达成
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设计
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设计引言: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
本文将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发展需求,设计初中语文教案的教学目标,并探讨如何达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之知识目标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词汇量,理解基础的语法知识,了解修辞手法的使用,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文本分析和写作。
在初中阶段,教学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设立目标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不同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并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和体验。
二、教学目标之思维目标除了知识目标,初中语文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设立目标让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能力。
思维目标的具体设计可以包括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能力,比如理解文本的主旨、中心思想、逻辑关系等。
此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发现文本中的隐含信息和作者的意图,并从不同角度评价文本所传达的观点。
三、教学目标之情感目标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
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提高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的设计可以包括使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四、教学目标之技能目标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与情感培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教学,学生应掌握各种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技能目标的具体设计可以包括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让他们能够听懂并理解不同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准确地口语表达;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文本信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进行合理、准确地表达。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有效达成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教学的走向,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终极追求。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教学目标的制定重视不够,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虚化、泛化或错位、缺位的情况比较严重。
至于在目标设定中,不能用合适的语言将教学目标表述清楚地现象也普遍存在。
教师在教学目标认识和制定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功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掌握目标制定的方法,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导向下,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一、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功能案例展示:例1《<乡愁>诗二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
例2《醉翁亭记》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
例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学习本文运用事例说明问题的方法。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了解物候研究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例4《孔乙己》教学目标1.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方法,用一课时完成对课文的分析。
2.重点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几个片断,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深刻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比较手法进行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
功能1、教学目标有确定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功能功能2、教学目标有指导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功能功能3、教学目标有检测教学效果的功能(二)了解教学目标的分类(1)案例展示例1《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计划6篇
初中语文教学计划6篇第一篇:语文教学目标和原则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
- 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 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第二篇:语文教材和教具选择教材- 选择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
- 涵盖各个时期和主题的文本,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
-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材版本。
教具- 结合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教具。
- 制作教具展示板,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
- 使用实物、图片等教具,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第三篇: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安排课程设置- 按照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各个课程的教学内容。
- 将课程设置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满足学生的研究需要。
教学进度安排- 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 留出适当的时间进行复和巩固。
第四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结合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灵活运用讲授、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 使用教学展示板,梳理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和写作,提高表达能力。
第五篇:课堂活动和评价方式课堂活动- 组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各类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 安排辩论、作文、演讲等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 举办语文艺术节、作文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定、考试等。
-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能力。
- 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注重个别差异的评价。
第六篇:家庭作业和家校合作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语文课堂教学学习目标的制定与有效达成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制定有效的学习目标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学习目标是由教学目标转化来的。
所以,作为教者,我认为应通读课程总目标,明确我们语文教学的总体方向。
明确方向后要细读阶段目标,明确在这一学段中,学生要学会些什么,自己要教给学生哪些内容。
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就是反复读教材,挖掘教学价值,最后基于学情制定我们的学习目标。
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要少些单纯些。
少些单纯些,才能抓得比较实在,使学生学必有得。
因为目标越多,每个目标分配的时间就越少,势必造成水过地皮湿,什么都想抓,结果什么都没有抓住。
如何制定有效的学习目标?明确四个原则:一、学习目标的设置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目标的设置必须能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三个维度。
三、学习目标的设置必须是明确、集中、恰当、具体的。
四、学习目标的设置必须是可观察、可检测的。
策略:教者准确把握教什么和怎样教学生真正明确学什么和如何学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对父母不同的爱的深切感悟2、有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精髓,从读中受到感悟3、利用朗读与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或称参与式)进行学习4、掌握文章中的口语式的语言。
《小马过河》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我会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这7个生字,并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
3.我能观察画面,看清图意,找出与图意相关联的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4.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前一课目标重在:了解、懂得、领会、体会、掌握后一课目标重在:说出、找出、说明、观察、运用这就很明显,后一课的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
那么怎样辨别目标是否有效呢?1、通过教师的“培养”“指导”和所谓的“领会”“感悟”这样主导的行为,我们是否能认为教学任务完成了?2、学生方面“会不会”、“能不能”可以检测吗?3、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吗?4、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参与吗?5、教师能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吗?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和认识,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初一语文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设置
初一语文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一:语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熟练使用目前已学习的词汇、语法结构和句型进行交流;2. 理解并正确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和短语;3. 掌握教材中涉及的重要语文知识点,如词语辨析、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4.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理解并理性评价课文中的观点和主题。
教学目标二:语言运用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短语;2. 能够流利、准确地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的正确运用;3. 能够通过课文中的例子和练习,准确使用词语、句子和段落的连接词、过渡词等;4. 能够准确运用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和交流。
教学目标三:学习策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独立思考,主动提问,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2. 通过学习和合作,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3.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如独立查阅词汇、使用工具书等;4. 能够评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掌握程度,形成自我评价和反思的习惯。
教学目标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 培养正确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学科态度;2. 培养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态度,主动思考和表达的习惯;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课文中的价值观进行理性思考和评价。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我们旨在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态度,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策略。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通过阅读、写作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定(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设定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以实现对学生全面而人性的培养。
教学目标的确立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
同时,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目标的分解与实施第一阶段:导入与激发兴趣1.教学内容:通过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分享。
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对语文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建立起积极的学习心态。
第二阶段:知识与技能的培养1.教学内容:进行词汇、语法和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语言规律。
3.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理解性、应用性、创新性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第三阶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塑造1.教学内容: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感受和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3.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公民意识等方面得到提升。
初中语文教案的设计步骤与实施技巧
初中语文教案的设计步骤与实施技巧语文教案制作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
制作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教学活动,使得学生的知识能够得到更好地吸收和掌握。
初中语文教案应该如何设计和实施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一、教案设计步骤1、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教学标准和学习要求等规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以让学生主动学习。
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主要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评价”五个要素。
要给学生设计一个所具有的目标,也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知识,达到语文教学标准。
3、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部分。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注意适当地设置游戏、动手实践和探究的环节,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4、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制作好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活动之后,需要为广大教师提供可靠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
除了教材之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一些课件、图片、音频、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5、确定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效果。
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使得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评价标准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创造出比较公正、透明的评价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
二、教案实施技巧1、轻重缓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避免内容累积导致教学疲劳,建立教学计划表,定期对教学活动进行督促与检查。
2、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多种教育方法相互配合,能够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得到提升。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传承意识的重要阶段。
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以下将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评价设计以及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一、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重点。
在设定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程标准是教学目标设定的重要依据。
它明确了学生在不同阶段应达到的语文素养水平,如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教师要深入研读课程标准,将其细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教材内容也是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
不同的课文在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有不同的侧重点。
例如,文言文可能侧重于文言字词的理解和古代文化的传承,现代文可能更注重对文本的分析和主题的探究。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
教学目标既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成。
例如,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适当提高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拓展能力;对于基础薄弱的班级,则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心挑选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教育价值。
教师要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特色、语言风格等,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
其次,要适当补充相关的课外资料。
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教材,丰富的课外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引入诗人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等资料;在学习散文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同类型的优秀作品。
此外,要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目标设定与达成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目标设定与达成一、目标设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它规定着教学活动的前后方向,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准则。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全面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性原则:即教学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主体,针对学生差异。
2.整体性原则:即教学目标要全面考虑三维目标的整合,避免单一或片面。
3.层次性原则:即教学目标要针对学生实际,由浅入深,体现层次。
4.开放性原则:即教学目标要有弹性,不作统一要求,鼓励个性发展。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三个结合”,即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还要遵循“三个关注”,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
二、目标达成在制定好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要围绕这些目标进行教学。
在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实现教学目标。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故事导入等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创设情境,引导主动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例如: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通过角色扮演、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等。
这些方法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探究、思考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方法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且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理解。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初中语文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策略,下面将详细介绍。
目标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初中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词汇的积累、语法知识的掌握、句子结构的理解等等。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词汇教学、语法讲解和句子分析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方法一:词汇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注重课前词汇预习,课后词汇总结,课内积极引导学生使用词汇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同时,可以运用词汇游戏、词汇竞赛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词汇的记忆效果。
方法二:语法讲解语法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讲解、情景演示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同时,搭配语法练习和巩固,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所学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方法三:句子分析句子分析是提高学生句子理解能力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句子或者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和句子修辞等,从而提高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目标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的第二个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这包括对课文的理解、阅读时的思维活动和阅读策略的掌握等。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方法一:导读与预测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关键词汇等方式对课文进行导读,帮助学生预先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提前激发他们对内容的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根据题目预测课文的大意,对将要读的内容进行合理猜测,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活动。
方法二:多种阅读材料选择具有多样性的阅读材料,如课文、报纸、杂志、网络文章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扩宽他们的阅读广度。
同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材料特点,设计不同的阅读活动,如填空、选择、判断等,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策略(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策略第一篇范文在当前教育环境中,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不仅关系到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还关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教师需对教学任务进行精心设计,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本文从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策略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教学任务设计1.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使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其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2.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对汉字、词语、成语、句式等基础知识的教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阅读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4.写作技巧的教授:通过案例分析、仿写、创作等方式,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技巧。
5.文化素养的提高: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其文化素养。
6.思维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二、实施策略1.情境创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2.互动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
4.实践活动:组织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辩论、写作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其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6.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7.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以分数论英雄。
通过以上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策略,我们期望在初中阶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使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受益匪浅。
同时,教师也需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不懈努力。
初中语文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第一篇范文:初中语文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在教育领域中,教学任务设计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任务设计与实施,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任务设计的理念、原则、内容和实施策略四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设计。
教学任务设计的理念教学任务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和认知水平,以确定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此外,教学任务设计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1.目标明确:教学任务设计应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
2.科学合理:教学任务设计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确保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
3.系统完整:教学任务设计应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构建知识体系。
4.灵活多样:教学任务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任务设计的内容1.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应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不同体裁的作品,以及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包括讲授、讨论、阅读、写作、实践等多种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发展性,以学生的表现为主要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
4.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应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任务实施的策略1.激发兴趣:教师应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实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小组合作: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和设想(完整版)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和设想(完整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和设想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设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性质:初中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2.课程目标: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化感受能力和探究能力。
3.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多个方面。
其中,阅读教学内容包括现代文、文言文、诗歌等多种文体,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教学内容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多种文体,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教学内容包括文学欣赏、文化体验、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4.教学评价:初中语文教学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
同时,也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多个方面。
总的来说,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方向,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点:1.能够根据自读预习提纲中的有关问题,利用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自学课文内容,做好预习笔记。
2.自行运用圈点勾画及批注的方法,利用参考书理解课文内容。
3.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将读、写、听、说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掌握规律。
4.通过阅读,提高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5.巩固一类文文言文学习方法,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6.扩大阅读量,扩展知识面。
7.领会课文的内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8.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掌握游记的写作方法。
初中语文学习目标制定与达成
初中语文学习目标制定与达成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关键。
然而,要想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制定明确且合理的学习目标,并努力达成这些目标是必不可少的。
一、初中语文学习目标的重要性1、明确方向初中语文涵盖的知识面广,包括字词、语法、修辞、阅读、写作等多个方面。
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很容易在这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迷失方向,不知道重点在哪里,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2、提高动力当学生为自己设定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如在某次考试中提高多少分数,或者在某个时间段内读完多少本书,他们就会有更强烈的动力去努力学习。
因为目标就像前方的灯塔,照亮了他们前进的道路。
3、培养自律能力为了达成学习目标,学生需要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克服各种困难和诱惑。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而自律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初中语文学习目标的分类1、短期目标短期目标通常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如一周、一个月)能够实现的目标。
例如,背诵一篇文言文,掌握某一类修辞手法的用法,或者在一次小测验中取得好成绩。
2、中期目标中期目标的时间跨度相对较长,一般为一学期或一学年。
比如,提高语文成绩 10 分,读完几本经典名著并写读书笔记,或者掌握常见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3、长期目标长期目标则是更宏观、更长远的规划,可能是在初中毕业时达到某个语文水平,或者为今后的高中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制定初中语文学习目标1、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语文学习现状有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比如,如果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那么可以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
2、具体且可衡量目标要具体明确,避免过于模糊和笼统。
比如,“提高写作水平”就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而“本学期内写 10 篇作文,并且每篇作文的得分都在 80 分以上”就是一个具体且可衡量的目标。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初级中学语文教师工作计划1. 引言作为一名初级中学语文教师,我将制定一个详细的工作计划,以确保我能够有效地教授和管理我的学生。
在这个计划中,我将讨论我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估策略以及学生支持和沟通计划。
这个计划将帮助我提高我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技巧,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将采取以下三个主要措施: - 提供清晰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 设计灵活且能够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教学活动; -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将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以及现代技术手段,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刺激学生的兴趣。
以下是我将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分享和交流彼此的观点和想法; - 问题解决学习:使用真实的生活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视听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教具,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 - 反转课堂:通过提前布置学习资料和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 -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写作、表演和演讲等活动。
4. 评估策略为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我将采用以下评估策略: - 定期考试和测验:用于检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鼓励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学习; - 作业评估:通过检查和评估学生的作业,了解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合作与表达能力,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 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估: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估和互评,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反思。
5. 学生支持和沟通计划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我将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和互动。
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中学语文
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中学语文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中学语文教学课程中学语文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学艺术素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因此,设计一份有效的中学语文教学课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中学语文教学课程。
一、教学目标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首先,语文课程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授。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例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同时,还需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文言文的阅读方法等扩展知识。
其次,中学语文课程应该注重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还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内容应包括三个层面:基础知识、文学鉴赏和写作训练。
首先,基础知识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重点讲解词汇的拓展、语法规则的掌握以及修辞手法的应用。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其次,文学鉴赏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的重要内容。
通过分析、解读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最后,写作训练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写作任务,例如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文等,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三、教学方法中学语文教学方法要注重启发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首先,启发性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进行相关引导,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互动性教学是促进学生交流和合作的关键。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互评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
最后,体验性教学是加强学生实践和体验的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文学欣赏会、写作比赛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知识的应用和魅力。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制定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制定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如同灯塔,为教师的教学指引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路径。
一个科学、合理、清晰的教学目标,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制定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呢?首先,要充分理解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了初中阶段学生在语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应达到的基本标准。
教师应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把握其核心精神和总体要求,将其作为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比如,在阅读方面,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等。
在制定阅读教学目标时,就要围绕这些要求,确定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如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朗读某篇课文,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其次,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每一篇课文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特点。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编排体系、单元主题、课文的体裁、结构、语言等方面,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对于文言文教学,重点可能在于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积累,以及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对于现代文教学,重点可能在于对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只有准确把握教材的特点和重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教学实际的目标。
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存在差异。
教师要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与学生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及他们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比如,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制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如要求他们进行拓展阅读、写作创意作品等;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则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制定相对简单、具体的目标,如让他们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背诵重点段落等。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方案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方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增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课外读物和报刊杂志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导读法、慢读法等,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意义,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语法与写作通过语法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和语言规范,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组写作、写日记、写作文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3. 口语与演讲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锻炼演讲技巧和培养自信心。
4. 学科交叉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文言文阅读、历史故事讲述等方式,加深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并提高综合素质。
5. 多元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个人陈述、课堂互动等,全面考察学生的表现和进展,鼓励学生发扬个性、展示特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配合多媒体软件,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 互联网教育资源利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如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电子书籍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丰富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阅读推广活动组织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竞赛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广泛阅读的兴趣。
5. 素材收集与利用教师可以收集各类文本素材,如名言警句、名人传记、优秀作文等,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
初中语文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一、教学目标本次初中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其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以及思维分析与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其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其写作表达的规范性与准确性;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其语言流利度和表达清晰度;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其思维逻辑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阅读训练通过给予学生大量的阅读材料,包括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等,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演讲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及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2. 写作训练针对不同类型的作文,如记叙文、议论文等,设计相应的写作任务,引导学生从选材、构思到组织语言,独立完成作文写作。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写作、批改修改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口语表达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对话等形式,提供学生大量口语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流利度。
教师可以提供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进行口头表达,同时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帮助其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4. 批判思维培养通过开展辩论赛、讨论课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辨与分析,提高其思维逻辑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分成不同阵营进行辩论,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辨证能力。
三、教学评价与改进1.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评价、写作评价、阅读理解测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语文能力。
同时,还应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反馈,了解他们对教学方案的感受和建议。
2. 教学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和学生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不足和困惑,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
四、教学资源与环境保障1. 教学资源教师需要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料,如教材、课外读物、课件等,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与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直接影响教学的走向,是所有教学活动的终极追求。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教学目标的制定重视不够,大而化之,笼而统之,虚化、泛化或错位、缺位的情况比较严重。
至于在目标设定中,不能用合适的语言将教学目标表述清楚地现象也普遍存在。
教师在教学目标认识和制定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功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掌握目标制定的方法,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导向下,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应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达成。
一、关于语文教学目标的制定(一)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功能案例展示:例1《<乡愁>诗二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评价。
例2《醉翁亭记》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并学会在受到挫折不幸时,应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具有旷达的情怀。
例3《大自然的语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一些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学习本文运用事例说明问题的方法。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了解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了解物候研究对于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例4《孔乙己》教学目标1.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方法,用一课时完成对课文的分析。
2.重点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几个片断,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小说的深刻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比较手法进行文学作品阅读和欣赏。
功能1、教学目标有确定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功能功能2、教学目标有指导教师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功能功能3、教学目标有检测教学效果的功能(二)了解教学目标的分类(1)案例展示例1《皇帝的新装》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例2《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1.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而有序地描写景物的写法。
例3《羚草木雕》教学目标1.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学会分析记叙文的构架与思路,掌握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规律。
3.学习本文,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真诚无私的友爱为贵,正确处理好与同学、朋友的关系。
(2)了解教学目标的分类A语文教学目标的分类语文教学目标通常分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每一个领域又有细分项目和要求,下面作具体说明。
1.认知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通常分五个层级:认知、理解、分析综合、运用、欣赏评价。
每个层级大体包括如下内容:认知:字词识记;汉语知识;文章知识;写作知识;文学知识及文化常识等。
理解:词语理解;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言文翻译;复述;举例说明等。
分析综合:指出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指出各种表达方式;区别不同文体和不同文学样式;说明写作方法的特点;说明写作意图,概括中心思想;提出疑问等。
运用:构造句子;用有关知识解释说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运用掌握的阅读规律自己读懂课外书籍;缩写、扩写、续写、改写;运用已学知识独立作文等。
欣赏评价:阅读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能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等。
2.情感领域教学中情感领域的目标设计比较抽象,往往都是“培养……感情”之类,教学实践中很难操作,相对认知领域来说不是很明晰,但仍可如下描述:接受:能欣赏名言佳句,对文章所阐述的思想有同感;阅读中能进入作品所描述的情景之中,有进一步体验的愿望;能按教师的要求口头或书面答问等。
反应:能说出从文章中获得美(哲理美、形象美、结构美、语言美等)的体验;能产生阅读共鸣;朗读能准确地表达出作品的情感;能模仿情节中角色的言行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说话、演讲注意表情和语气,有感染力等。
价值倾向:对课文所描述对象的正误、是非、美丑能鉴别;对课文所显示的真善美能产生某种价值感和认同感;能看出作文中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对假恶丑的反感等。
品格形成:能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课文作出某种情感反应;能把课文中某个人物形象内化为生活偶像,能把课文中的某个哲理内化为生活的准则;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写作中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等。
3.技能领域技能领域的目标主要包括如下的内容:查字典、书写、朗读、默读、口语交际等。
查字典:能熟练地使用字典,会用多种检字方法。
书写: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
朗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读准轻重、快慢、语调与语气。
默读:阅读一般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口语交际:能注意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能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根据。
B教学目标设置的多样性与层次性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综合性很强。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教学目标的多样性是必然的。
把《皇帝的新装》的教学目标仅仅定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项,是不妥当的。
在诸多目标中,要确立主干目标,并以此为中心,分层设置其他目标(分支目标),进而形成通过分支目标的导学,达成主干目标,体现分支目标的“台阶”作用,体现主干目标“金钱穿珠”效应。
一般地说,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有一个主目标或基本目标。
例如,《谈骨气》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几个词语和句子。
2.回忆过去学过的议论文,找出本文的论点和论据,并能说出本文运用论据的特点。
3.认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的意义,并能结合实际阐述这一观点。
教学目标2是主目标或基本目标。
目标1是副目标,它是基础,是学习本文的最低目标。
目标3是情感领域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不是硬贴上去的,也不是渗透的,而是在读课文中,在学习语文中获得的。
本教学目标的多样性与层次性是十分清楚的。
又如《变色龙》一文的主干目标“用一句话写出奥楚洛夫又哪些思想性格?”可以通过两个分支目标达成。
即:“①奥楚洛夫对狗咬人一案是如何审理的?”“②奥楚洛夫的几度变色是围绕什么进行的?”(三)把握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教学目标看似简单,不过三五条、十来句话,却凝聚着老师的教学智慧,体现出我们对课程的理解、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
制订好教学目标需要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历练。
1.《语文课程标准》。
2.编写意图(年级要求、单元要求)(一)认真钻研教材,领会单元目标1.在单元提示中领会单元目标2.结合同一单元文章领会单元目标(二)仔细阅读课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预设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还必须在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认真阅读课文,恰当设计目标。
教材编写者对于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的提示主要体现在文前提示与课后练习中。
3.文本特点。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时,由于本单元课文,写节日风俗,讲民间艺人轶事,述街头商贩吆喝,为我们展现了风格各异的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因此,对前三篇课文,结合各课的特点,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
《云南的歌会》从民俗艺术的角度,解读文化内涵,读风貌,读风情;《端午的鸭蛋》从节日风俗的一隅,诠释文化情怀,品语言,看文化;《吆喝》则可定位为从市井风情的一角,看文化精神,读民生,读境界。
引导学生透过民俗文化形式体味其中的文化精髓,引领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
《喂——出来》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文后“读一读,写一写”中“黑咕隆咚”“莫衷一是”等15各词语。
2、运用文中的成语复述故事,了解文章大意。
3、发挥想象,为文章续一个结尾,体会构思的巧妙。
4、找出并品味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感受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据此说出文章的主旨。
4.学生需求例如对于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新课标作了明确要求,重在考察学生记诵积累浅显文言文的过程,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册文字浅显的传统精品篇目,如《论语十则》《智子疑临》《塞翁失马》,可以让学生整篇背下来,至于《山市》《童趣》,难度较大,可以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背,大部分学生读熟即可。
另外,文言语法方面,例如词法、句法等文言知识,新课程照顾到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初中阶段不要求过多涉及,学生知其然即可,只要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即可,教师不能像对高中学生那样对词法、句法作过高要求。
当然,符合学生实际的目标一定要落实到位。
例如,教学【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一课,有教师设计了“学生能模仿课文写景抒情”的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就没能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如这样设计:①一般学生能了解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并能用这种手法写出一段话;②基本功好的同学模仿课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
这样,两个目标难易有别,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当然,此时的高层目标也是另一部分学生的指导性目标,可能不用多久他们就能“跳一跳摘到”了。
(四)、精心设计,制定有效教学目标1、在教学目标制定和叙述上的要求案例展示例1《黄河,母亲河》教学目标1.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3.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例2《天上的街市》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首诗。
2.结合诗中的具体形象学习联想和想象的写法。
3.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例3“话题作文《路》的指导”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审题。
2.指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例4作文《给我一片绿》教学目标1.以本篇作文为范例,使学生认识到如何审题、选材、构思。
2.按审题、选材、构思的程序规范学生的作文思路,提高写作水平。
3.教育学生写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格调高雅的文章。
(1)教学目标陈述的行为主体学生(2)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可观察可检测的教学目标的陈述应该是具体的、明晰的,而不应该是抽象的、模糊的,它必须是可观察可检测的。
要做到这一点,应该避免使用“理解”、“领会”之类的含混不清的结论性的词语。
说“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不如说“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主要内容”或“能找出本文的线索”清楚。
再如,“学习托物喻人的写法”(《白杨礼赞》目标)“学习顺叙的写法”(《一面》目标)“领会欲扬先仰的写法”(《荔枝蜜》目标)等都是带有结论性的表述。
如果换成“本文用什么方法来揭示主旨的?”“按什么顺序组材的?”“本文旨在赞蜜蜂,作者却说不大喜欢,这种情感对赞美之情是增强,还是削弱?”这样,以问题的形式来表述目标,一定能唤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渴望。
常用的可观察可检测的学生行为的词语有哪些呢?按照目标的分类,常用的行为动词如下:认知领域: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描述、识别等;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应用、使用、质疑、撰写、拟定、总结、证明、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