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合集下载

蒲公英的详细介绍

蒲公英的详细介绍

蒲公英的详细介绍蒲公英,又称为蒲公英花、蒲公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属于菊科蒲公英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蒲公英的学名为Taraxacum officinale,是一种野生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温带和寒带地区。

蒲公英的根茎发达,长而粗壮。

它的叶子呈长形或狭长形,基部形成一个紧密的莲座状,叶面绿色,光滑而有光泽。

蒲公英的花是黄色的,花瓣呈舌状,排列成一个伞形花序。

花序中心是一个圆锥形的花芯,由众多的小花组成。

蒲公英的花期一般在春季和夏季,花期较长,可以持续几个月。

蒲公英的果实为瘦果,成熟后会形成一个白色的飞蓬。

飞蓬上有许多细小的种子,当风吹过时,种子会随风飘散,这也是蒲公英的繁殖方式之一。

蒲公英的种子非常轻,可以飘飞很远的距离,所以它也被称为“飞蓬”。

蒲公英在人类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蒲公英的根茎可以入药。

蒲公英根茎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的作用。

其次,蒲公英的叶子可以作为食品。

蒲公英叶子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A,可以生吃或烹饪食用,具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的功效。

此外,蒲公英的花也可以用于制作花茶或草药饮品,具有清热解毒、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除了药用和食用价值,蒲公英还具有观赏价值。

蒲公英的花色鲜艳,花期长,可以作为花坛或草坪的装饰植物。

蒲公英的飞蓬也是一种美丽的景观,当风吹过时,像是一片飘舞的雪花,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蒲公英的生长环境适应性很强,可以在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

它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可以生长在草地、路边、田野等各种地方。

由于蒲公英的种子可以随风飘散,所以它很容易在新的地方扎根生长。

总的来说,蒲公英是一种常见而多样化的植物。

它既有药用价值,又有食用价值,同时还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蒲公英的生长适应性很强,可以在各种环境下生长繁衍。

蒲公英给人们带来了美丽和健康,也是大自然的馈赠之一。

让我们欣赏蒲公英的美丽,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蒲公英继续繁衍生息。

蒲公英

蒲公英

生态习性
它没有桃李的花朵娇艳,没有玫瑰月季芬芳, 它没有桃李的花朵娇艳,没有玫瑰月季芬芳, 但它传播着春天的气息,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 但它传播着春天的气息,散发着顽强的生命力, 在田间、沟谷、山坡、草地、路旁、 在田间、沟谷、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等 处处开放。 处处开放。 花罢成絮,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 “花罢成絮,因风飞扬,落湿地即生。”每 当初春来临,蒲公英抽出花茎, 当初春来临,蒲公英抽出花茎,在碧绿丛中绽开 朵朵黄色的小花。花开过后, 朵朵黄色的小花。花开过后,种子上的白色冠毛 结为一个个绒球,随风摇曳。种子成熟后, 结为一个个绒球,随风摇曳。种子成熟后,像把 把小小的降落伞,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安家落户, 把小小的降落伞,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安家落户, 孕育新的花朵。 孕育新的花朵。
蒲公英
• 目录 基本信息 形态特征 生态习性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基本信息
• • • • • • 学名:Taraxacum officnala 英文名:Dandelion 拼音:Pu gong ying 拉丁名:Herba Taraxaci 科别:菊科 Compositae 别名:蒲公草、食用蒲公英、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千金 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英(《千金翼方》)仆公罂 (《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士宿本草》)、孛孛 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 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 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 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 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民间方药集》)、 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四川中药志》)、黄花三 七(《杭州药植志》) • 花期——3~8月 • 使用部位——花、叶、茎、根

中药蒲公英培训课件

中药蒲公英培训课件

蒲公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 酮类、酚酸类、倍半萜类等,具 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对多种疾 病具有治疗作用,如上呼吸道感 染、胃炎、肝炎、泌尿系感染等

蒲公英还可用于美容养颜,具有 祛斑、美白等功效。
02
中药蒲公英的成分与药理 作用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
蒲公英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 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倍半萜内酯 等,这些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如抗菌、抗炎、抗氧化等。
蒲公英具有消炎、消肿的作用, 可用于乳腺炎的外敷治疗。
皮肤感染
蒲公英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可用 于皮肤感染的辅助治疗。
软组织损伤
蒲公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 作用,可用于软组织损伤的辅助治 疗。
妇科应用
盆腔炎
蒲公英具有抗炎、抗菌作用,有 助于治疗盆腔炎。
乳腺增生
蒲公英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可 用于乳腺增生的辅助治疗。
蒲公英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如维生素C、维生素E、钙、铁、镁 等,这些成分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 能具有重要作用。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抗氧化作用
蒲公英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够有效 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伤 寒杆菌等常见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蒲公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 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 ,延缓细胞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
可采用条播或撒播,播后覆土1-2cm,保持土壤 湿润。
3
田间管理
及时除草、松土,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适量 追肥。
采收与加工
采收时间
蒲公英一般在栽种后第二年的5-6月份采收,此时叶片茂盛、根部 充实。
采收方法
连根拔起全草,去净泥土和杂质。

蒲公英

蒲公英

∙蒲公英∙【蒲公英的功效介绍】:【中文名】蒲公英(《本草图经》)【类别】全草类【异名】凫公英(《千金方》),蒲公草、耩褥草(《唐本草》),仆公荚(《千金翼方》),仆公罂(《本草图经》),地丁(《本草衍义》),金簪草(《土宿本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救荒本草》),鹁鸪英(《庚辛玉册》),婆婆丁(《滇南本草》),白鼓丁(《野菜谱》),黄花地丁、蒲公丁、耳瘢草、狗乳草(《纲目》),奶汁草(《本经逢原》),残飞坠(《生草药性备要》),黄狗头(《植物名实图考》),卜地蜈蚣、鬼灯笼(《草木便方》),羊奶奶草(《本草正义》),双英卜地(《贵州民间方药集》),黄花草、古古丁(《江苏植药志》),茅萝卜(《咽川中药志》),黄花三七(《杭州药植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蒲公英多年生草本,含白色乳汁,高10~25厘米。

根深长,单一或分枝。

叶根生,排成莲座状;叶片矩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成叶柄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绿色,或在边缘带淡紫色斑,被白色丝状毛。

花茎上部密被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单一,顶生,直径2.5~3.5厘米,全部为舌状花,两性:总苞钟状,总苞片多层,外层较短,卵状披针形,先端尖,有角状突起,内层线状披针形,先端呈爪状;花冠黄色,长1.5~1.8厘米;宽2~2.5毫米,先端平截,5齿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花药合生成筒状,包于花柱外,花丝分离,白色,短而稍扁;雌蕊1,子房下位。

长椭圆形,花柱细长,柱头2裂,有短毛。

瘦果倒披针形,长4~5毫米,宽约1.5毫米,外具纵棱,有多数刺状突起,顶端具喙,着生白色冠毛。

花期4~5月。

果期6~7月。

生长于山坡草地、路旁、河岸沙地及田野间。

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此外,尚有多种同属植物,如:碱地蒲公英、异苞蒲公英、热河蒲公英、西藏蒲公英等,均可同等人药。

蒲公英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图片

蒲公英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图片

蒲公英的作用和功能主治1. 蒲公英的简介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officinale),别名蒲公英、蓬莱公英、刺头吹子、吹雪草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蒲公英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在中医和民间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蒲公英的营养价值•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B、C和E,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清除自由基,减缓衰老过程。

•蒲公英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钙、铁、锌、铜等,对促进骨骼健康、提高免疫力和缓解贫血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健康,预防便秘和痔疮等问题。

3. 蒲公英的药用价值蒲公英具有以下药用价值:•清热解毒: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症,如疮疡肿毒等。

•利尿消肿:蒲公英能够促进肾脏的排尿功能,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多余水分,缓解水肿。

•调经止痛:蒲公英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妇女经期不调、痛经等问题。

•清热利咽:蒲公英对咽喉疼痛、咳嗽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可以作为咽喉炎、咳嗽等症状的辅助治疗。

•消食健胃:蒲公英有助于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问题。

4. 蒲公英的功能主治蒲公英具有多种功能主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清热解毒:蒲公英对于热毒病症有一定的疗效,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发热、口干舌燥等症状。

•利尿消肿:蒲公英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有助于消除体内多余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调经止痛:蒲公英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改善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清热利咽:蒲公英可以缓解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对于咽喉炎、咳嗽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消食健胃:蒲公英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改善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5. 如何使用蒲公英蒲公英的使用方法有多种,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使用:•鲜草用途:将新鲜蒲公英草洗净后,可以生食或煮熟后食用,例如可以凉拌、炒菜、煮汤等。

蒲公英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功效与作用蒲公英,又称为蒲公英花、蒲公英草、狗屎菜等,是由蒲公英科植物蒲公英的未成熟果实。

蒲公英在中国被广泛栽培和应用,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野菜,还被用作药材。

蒲公英具有很多功效和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1. 特点与药用价值蒲公英植株高大,全株无毛,花黄色,生长在田野、草地和路旁等地。

蒲公英的根、茎、叶和花都可以入药,被认为具有解毒、清热、利尿、消炎、抗菌等功效。

蒲公英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根茎中的黄酮类、多糖类、黄酮苷和维生素C 等。

蒲公英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也被广泛运用于食疗中。

2. 利尿作用蒲公英被公认为一种良好的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泄,促进体内废物的排泄,调节体内水分平衡。

蒲公英所含的氨基酸和多糖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可以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促使尿液的排泄。

此外,蒲公英还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可预防钠的潴留,有利于平衡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分布。

因此,蒲公英被广泛应用于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方面。

3. 解毒作用蒲公英具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毒素。

蒲公英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可以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汁的流动,加速身体废物的排除。

蒲公英还可以增加肝脏和胆囊的活性,促进胆固醇的代谢,防止胆固醇沉积导致的胆结石和肝血栓症。

此外,蒲公英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身体内部的氧化损伤。

4. 抗炎作用蒲公英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以缓解和减轻身体的炎症反应。

蒲公英中的黄酮类和黄酮苷等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减轻组织炎症的症状。

蒲公英还可以增加人体内的天然杀菌物质的合成与释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抗病原体的能力。

5. 抗癌作用蒲公英还具有良好的抗癌作用,可以帮助预防和治疗某些肿瘤。

研究发现,蒲公英中的多糖类和黄酮类成分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使癌细胞的活性降低。

蒲公英还可以促进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抑制癌细胞的发展。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蒲公英的食用方法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蒲公英的食用方法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蒲公英的食用方法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也是一种人们常用的草药。

它具有许多功效与作用,并有一些禁忌。

下面将详细介绍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以及常见的食用方法。

1.利尿排毒:蒲公英富含钾,能促进尿液的排泄,帮助清除体内废物与毒素,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

它还可以帮助治疗尿路感染和水肿等问题。

2.改善消化:蒲公英具有苦味,可以刺激胃肠道分泌胆汁并增加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食物,减轻胃胀和便秘等问题。

3.抗氧化:蒲公英富含维生素C和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身体的伤害,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和延缓衰老。

4.养肝护肝:蒲公英具有保肝作用,能够促进肝脏的解毒功能,减轻肝脏负担,帮助治疗肝炎和肝脂肪变性。

5.净化血液:蒲公英富含维生素B和铁等营养物质,可以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净化血液,有助于改善贫血和清除体内的毒素。

6.降血压:蒲公英中的多糖类物质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够调节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帮助降低血压。

7.改善皮肤问题: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治疗痤疮、湿疹、疮疖等皮肤问题,还可以减少皮肤炎症和过敏反应。

蒲公英的禁忌:1.孕妇禁用:蒲公英具有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对孕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避免食用蒲公英或使用蒲公英相关产品。

2.个体过敏:个别人群可能对蒲公英中的一些成分过敏,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如皮肤发红、瘙痒、肠胃不适等,应停止食用蒲公英。

3.胆道疾病患者:蒲公英具有增加胆汁分泌的作用,对于患有胆囊炎、胆管炎、胆结石或胆道梗阻等胆道疾病的人群,应避免食用蒲公英。

蒲公英的食用方法:1.叶部食用:蒲公英的叶子可以生食或加工食用。

可以作为沙拉的配料,也可以炒制、煮汤或蒸煮。

蒲公英叶子味道苦涩,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如橄榄油、柠檬汁等调味品,使味道更加美味。

2.根部食用:蒲公英的根部也可以食用,可以刮洗干净后加工食用。

可以将蒲公英根煮水,制作成蒲公英茶,或者烘焙蒲公英根制成咖啡替代品。

蒲公英有什么功效作用与主治

蒲公英有什么功效作用与主治

蒲公英的功效与主治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为菊科、菊菊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欧亚大陆;我国各地广泛分布。

常生于草地、田间、路旁、庭园等地。

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野菜,更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

蒲公英的植株高30~40厘米,全株带汁液,根状茎肥厚,根长而肥厚,有乳白色汁液。

在中医药的传统观念中,蒲公英有着多种功效与主治作用。

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D、铁、锌、钙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十分有益于人体。

蒲公英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疗疮等功效。

首先,蒲公英对清热解毒有着显著的作用。

蒲公英所含有的生物碱类物质可以有效促进人体内毒素的排出,具有排毒解毒作用。

尤其对于体内湿热积聚导致的湿热痢疾、黄疸等有一定的疗效。

其次,蒲公英具有凉血止血的功能。

蒲公英富含维生素K,维生素K是血凝块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因此蒲公英有助于凝血止血,对于一些出血性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蒲公英还有消肿疗疮的功效。

蒲公英所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对于消炎抗菌有一定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细菌感染,加速伤口愈合,对于一些浅表性的创伤、炎症有一定疗效。

总的来说,蒲公英是一种既常见又珍贵的植物,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野菜,更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中草药。

在传统中医药中,蒲公英被广泛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疗疮等方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蒲公英时应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谨慎选择用药方式和剂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注: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用药时请遵医嘱。

】。

蒲公英药典标准2020

蒲公英药典标准2020

蒲公英药典标准2020
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officinale)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蒲公英的药典标准旨在规范蒲公英的采集、加工、贮存和使用等环节,以确保其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蒲公英药典标准2020可能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药材的鉴别和质量要求,蒲公英药材的鉴别包括形态学、组
织学、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特征,以及有关杂质和掺假的检查要求。

质量要求可能涉及含水量、挥发油含量、苦味成分含量等指标。

2. 采集和加工要求,蒲公英的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方法
等要求,以及对采集后的药材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的规范。

3. 贮存和保管要求,蒲公英药材的贮存条件、贮存期限、防潮、防虫等要求。

4. 蒲公英药物的制备和使用规范,如果蒲公英被用于制备药物,药典标准可能包括药物的制备方法、剂型规范、用法用量、适应症
和禁忌等内容。

5. 蒲公英药物的质量控制要求,药典标准可能包括对蒲公英药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指标,如化学分析方法、微生物检查、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检测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蒲公英药典标准2020的内容可能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药典委员会而有所差异。

此外,药典标准是根据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制定的,旨在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但并不代表使用药物一定安全有效,还需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和个体情况的综合考虑。

总之,蒲公英药典标准2020是关于蒲公英药材和药物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旨在确保其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些标准涵盖了蒲公英的鉴别、采集、加工、贮存、制备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蒲公英的十大功效与四大禁忌

蒲公英的十大功效与四大禁忌

蒲公英的十大功效与四大禁忌蒲公英,又名蒲公英、对风草、倒风草等,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常出现在草地、田野和道路旁。

它的根、叶、花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广泛运用于中药和食疗领域。

本文将介绍蒲公英的十大功效以及四大禁忌,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蒲公英。

蒲公英的十大功效1.清热解毒:蒲公英富含多种生物碱和维生素,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痛等症状。

2.利尿消肿:蒲公英能促进体内废水的排出,有助于消除浮肿和水肿。

3.降血脂:蒲公英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对高血脂患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4.抗氧化:蒲公英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可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5.舒肝健胆:蒲公英对肝脏有保护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和排毒。

6.促进肠道蠕动:蒲公英富含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7.减肥瘦身:蒲公英可调节体内代谢,帮助减肥瘦身,适量食用对身体有益。

8.护肤养颜:蒲公英制作成面膜、爽肤水等护肤品,具有美白肌肤、淡化斑点的功效。

9.缓解湿疹:蒲公英具有清热祛湿的功效,可用于缓解湿疹及其他皮肤炎症。

10.增强免疫:蒲公英中的有效成分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提升抵抗力。

蒲公英的四大禁忌1.孕妇禁用:怀孕期间及哺乳期妇女慎用蒲公英,以免影响胎儿健康。

2.胆囊炎患者忌食:胆囊炎患者避免食用蒲公英,容易引起胆囊收缩及胆管痉挛。

3.过敏者慎用:对蒲公英过敏者及蒲公英敏感者要避免接触和食用蒲公英,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4.草丛中采摘需谨慎:在野外采摘蒲公英时,要注意选择清洁无污染的地方采摘,并且避免采摘生长在路边等受污染地区的蒲公英。

在使用和食用蒲公英时,应先根据自身体质和具体症状量力而行,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蒲公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正确使用蒲公英可以为我们的身体带来一定的益处,但也需注意禁忌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愿大家在生活中充分利用蒲公英的功效,保持健康生活。

蒲公英(清热解毒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药)蒲公英 Pugongying《新修本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 araxacum mongolicum Hand. –Mazz.、碱地蒲公英T.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夏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鲜用或生用。

【性能】苦、甘,寒。

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应用】1.痈肿疔毒,乳痈内痈。

本品苦寒,既能清解火热毒邪,又能泄降滞气,故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兼能疏郁通乳,故为治疗乳痈之要药。

用治乳痈肿痛,可单用本品浓煎内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渣敷患处;也可与全瓜蒌、金银花、牛蒡子等药同用;用治疔毒肿痛,常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药同用,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用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牡丹皮、桃仁等同用;用治肺痈吐脓,常与鱼腥草、冬瓜仁、芦根等同用。

本品解毒消肿散结,与板蓝根、玄参等配伍,还可用治咽喉肿痛;鲜品外敷还可用治毒蛇咬伤。

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本品苦、甘而寒,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对湿热引起的淋证、黄疸等有较好的疗效。

用治热淋涩痛,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子等同用,以加强利尿通淋的效果;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栀子、大黄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可单用取汁点眼,或浓煎内服;亦可与菊花、夏枯草、黄芩等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煎服,9~15g。

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使用注意】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古籍摘要】1.《新修本草》:“主妇人乳痈肿。

”2.《本草备要》:“专治痈肿、疔毒,亦为通淋妙品。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含蒲公英固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肌醇和莴苣醇、蒲公英赛醇、咖啡酸及树脂等。

2.药理作用:本品煎剂或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卡他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及钩端螺旋体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和TMP(磺胺增效剂)之间有增效作用。

蒲公英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蒲公英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蒲公英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尤其会导致身体不适,更是需要在此时加强补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剂蒲公英汤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
气温和湿度等的变化尤其会导致身体不适,更是需要在此时加强补养,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养生方剂蒲公英汤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时候起到的效果。

【处方】鲜蒲公英120克(根、叶,茎、花皆用,花开残者去之,如无鲜者可用干者60克代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治眼疾肿痛,胬肉遮睛,赤脉络目,目疼连脑,羞明多泪等一切虚火实热之证。

【用法用量】上一味,煎汤600毫升,温服300毫升,余300毫升乘热熏洗。

【摘录】《医学哀中参西录》上册
上文为大家介绍了蒲公英汤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实要想拥有一个好的身体,还是应该从生活做起。

保持一定量的体育锻炼,拥有合理的饮食习惯比什么都管用。

生活常识分享。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蒲公英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蒲公英
团体标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蒲公英》(T/CACM 1021.180-2018)规定了蒲公英的商品规格等级。该 标准适用于蒲公英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制定过程
修订背景 编制进程
修订依据 起草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先后3次颁布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分别为《36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959年), 《54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964年),《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984年)。随着20世纪90年代药材经 营管理的放开,药材市场采纳的标准已发生较大变化,常用大宗药材也由野生品转向以栽培品为主,加之各地无 序的引种,重量轻质,照搬农作物的栽培生产方式,以及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的滥用,导 致栽培药材的形态特征、质量等均发生较大的改变。《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仅以性状为分级指标,在数 量和质量评价方法上,与现代水平相差甚远,而市场形成的“标准”随意性较大,无法统一,导致药材市场中部 分药材商品品别、规格、等级的混乱。此外,随着人民群众对中药材质量及其他不同要求的增加,也迫切需要制 订适合中药材规格等级划分的标准。为此,制(修)订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受到中国国家相关部门及行业的高度重 视,2012年8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落实中药材价格综合整治政 策措施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发改办价监[2012]2308号),文件第四项第2条明确指出“加强中药材质量监 管,完善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明确要求“选取常用大宗家种道地的中药材品种,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标准和药企商业流通标准,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使中药材商业流通质量有据可循。 文件明确提出制(修)订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鉴于此,制定了团体标准《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蒲公英》 (T/CACM 1021.180-2018)。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经常被用作中药材。

蒲公英在中医理论中被
认为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润肠通便等功效。

下面将详细介绍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需要注意的禁忌情况。

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
1. 清热解毒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毒素,净化人体环境。

2. 利尿消肿
蒲公英被认为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可以帮助排除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减轻身
体的水肿症状。

3. 润肠通便
蒲公英还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便秘问题,促进肠道蠕动,保持肠
道通畅。

4. 抗炎抗菌
蒲公英还被发现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菌作用,有助于缓解炎症和抵抗病菌感染。

注意事项与禁忌
尽管蒲公英具有多种功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情况:
1.孕妇禁用:蒲公英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妇应当避免使用,以免对
胎儿造成影响。

2.脾胃虚寒者慎用:蒲公英性寒凉,对于脾胃虚寒者来说,容易导致
腹泻和腹痛等症状,因此不适合食用。

3.药性过寒者慎用:蒲公英性寒,服用过多容易引起腹泻、寒战等反
应,应适量使用。

4.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在服用其他药物的同时,需要注意蒲公英可能
产生的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虽然蒲公英具有多种功效,但在使用时应当谨慎遵医嘱,避免出现不良
反应。

以上就是关于中药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以及需要注意的禁忌情况的介绍。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蒲公英这种中药材。

蒲公英-2015版《中国药典》

蒲公英-2015版《中国药典》

标准出处:《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类别:药材和饮片笔画: 十三画页码: 第352页蒲公英PugongyingTARAXACI HERBA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xacum borealisinense 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

根呈圆锥状,多弯曲,长3~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

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

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

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

气微,味微苦。

【鉴别】(1)本品叶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角质纹理明显或稀疏可见。

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3~9细胞,直径17~34μm,顶端细胞甚长,皱缩呈鞭状或脱落。

下表皮气孔较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6个,叶肉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结晶。

叶脉旁可见乳汁管。

根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棕色。

韧皮部宽广,乳管群断续排列成数轮。

形成层成环。

木质部较小,射线不明显;导管较大,散列。

(2)取本品粉末1g,加5%甲酸的甲醇溶液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咖啡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丁酯-甲酸-水(7:2.5:2.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详解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详解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详解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中药概述】
蒲公英,又名:蒲公草、雾灵蒲公英、碱地蒲公英、耩耨草、白鼓丁、奶汁草、辽东蒲公英、藏蒲公英、白花蒲公英、白缘蒲公英、卜地蜈蚣、凸尖蒲公英、东北蒲公英、仆公英、仆公罂、古古丁、地丁、耳瘢草、金簪草、狗乳草、黄花苗,为菊科草本,属清热解毒药。

【蒲公英_蒲公英的功效与作用_蒲公英的药用价值】
别名:桃金英。

植物名:洋蒲公英。

生长环境:本品为多年生草本,是草地或空旷地野生植物。

分布:野生于温带地区,但广东省多为栽培。

入药部分:全株。

采集期:全年,冬季咯少。

自采地点:家种。

性味:性微凉、味淡。

功能:清热、去痰火、解毒、利水。

主治、用量和用法:1、痰火核:干用5钱至1两,清水煎服;2、乳痈:生用适量,捣烂加酒,炖40分钟服,渣外敷患处;3、痈疮:生用加片糖捣烂,外敷患处;4、血淋,配伍用。

验方:(治热毒疮方)蒲公英5钱、青天葵2钱、地丁3钱、艮花5钱、甘菊3钱、清水三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热毒生疮痛莫惊,青天葵与蒲公英,地丁艮花甘菊合,血凉热解毒能清。

1。

蒲公英片成分

蒲公英片成分

蒲公英片成分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草,也是中药材的重要成分。

蒲公英片是以蒲公英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其主要成分包括蒲公英硷、蒲公英酒精油、丹参酮及其它生物碱、茶多酚等成分。

1. 蒲公英硷蒲公英硷是一种生物碱,为蒲公英片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蒲公英硷具有助于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润肺的功效,还可以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生长。

此外,蒲公英硷还有利尿、降脂、降血压等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肾炎、肝炎等疾病。

因此,蒲公英片适用于治疗感冒、咳嗽、胸闷、水肿等症状。

2. 蒲公英酒精油蒲公英酒精油是由蒲公英花中提取的香味成分,具有镇静、止痛、抗炎、调节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蒲公英片中的蒲公英酒精油可以舒缓神经和肌肉紧张,减轻头痛、肌肉疼痛等不适症状。

3. 丹参酮及其它生物碱丹参酮是一种天然生物碱,具有增强心脏功能、降低胆固醇、清除毒素、抗氧化等作用。

蒲公英片中含有的丹参酮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的症状。

此外,蒲公英片还含有一些其它生物碱,如卡瓦酮、生物类黄酮、维生素C等,都具有一定的止痛、抗炎、抗菌、解毒等作用。

4. 茶多酚茶多酚是一种具有较强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茶叶、葡萄酒、水果等食品中,具有保护细胞、增强免疫力、降低血糖、降低血压等作用。

蒲公英片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茶多酚,可以起到保护细胞、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对身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总之,蒲公英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其主要成分包括蒲公英硷、蒲公英酒精油、丹参酮及其它生物碱、茶多酚等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润肺、镇静止痛、增强心脏功能、抗氧化等多种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咳嗽、水肿、心脏病等疾病。

但是,蒲公英片并不是万能药,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遵照说明书上的用药方法和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
药材名称:
蒲公英
拼音名称:
PUGONGYING
别名:
蒲公草、尿床草、西洋蒲公英,凫公英、耩褥草、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鹁鸪英、婆婆丁、白鼓丁、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
乳草、奶汁草、残飞坠、黄狗头、卜地蜈蚣、苦须、鬼灯笼、羊奶奶草、双英
卜地、黄花草、古古丁、茅萝卜、黄花三七、婆婆丁、仆公罂。

科属:
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的全草。

产地: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性味:
[性味、归经]苦、甘,寒。

归肝、胃经。

功效: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中成药:
共有243种中成药使用蒲公英:胃肠复元膏通脉宝膏胰胆炎合剂胃逆康胶囊胆
石通胶囊前列欣胶囊乳癖消片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慢咽宁袋泡茶蓝蒲解毒片等。

应用:
1、用于痈肿疔毒,乳痈内痈。

本品苦以泄降,甘以解毒,寒能清热兼散滞气,为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佳品,主治内外热毒疮痈诸证,兼能通经下乳,又为
治疗乳痈良药。

用治痈肿疔毒,常与野菊花、紫花地丁、金银花等药同用,如
五味消毒饮;治疗乳痈肿痛,可单用本品浓煎内服,或以鲜品捣汁内服,渣敷
感处,也可与全瓜蒌、金银花、牛蒡子等药同用,用治肠痈腹痛,常与大黄、
牡丹皮、桃仁等同用;治疗肺痈吐脓,常与鱼腥草、冬瓜仁、芦根同用。

本品
解毒消肿散结,与板蓝根、玄参等配伍,还可用治咽喉肿痛;鲜品外敷可治疗
毒蛇咬伤。

2、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本品苦、甘寒,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对湿热引起的淋证、黄疸具有较好的疗效。

用治热淋涩痛,常与白茅根、金钱草、车前
子同用,以加强利尿通淋之功;治疗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蒿、栀子、大黄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清肝明目之功,以治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

可单用取汁
点眼,或浓煎内服,也可与菊花、夏枯草、黄芩等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
煎服,9~15G,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注意事项:
用量过大可致缓泻。

采收加工:
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炮制工艺:
将原药除去杂质、泥屑,喷潮(不洁者快洗),略润,切成1CM短段,干燥,筛去灰屑。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果胶、蒲公英醇、豆甾醇、Β-香树脂醇、Β-谷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和维生素A、B、
C等。

2、药理作用:本品水煎剂及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公英热水提取物有抑瘤作用。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胃脘痛蒲公英20~30G,丹参、白芍各15~30G,甘草10~30G。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月为1疗程。

治疗185例,显效139例,好转
41例,无效5例。

用药时间最短3天,最长23天。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33)
2、治疗消化性溃疡每天取蒲公英20G,用开水浸泡30分钟代茶饮,第二天
换新药,1月为1个疗程。

治疗91例,治愈51例,好转35例,无效5例。

(《中医药学报》1991,1:41)
3、治疗急性食道炎蒲公英30G,黄连、清半夏各10G,瓜蒌15G,煅瓦楞
子18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治疗87例,痊愈76例,有效6例,无效
5例。

(《河北中医》1991,13(2):8)
4、治疗尿毒症公英30G,煅牡蛎20G,生大黄粉10G(后入煎3分钟),
加水煎汁为3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7~14天为1疗程。

病情改善后可
改为每周灌肠2次或1次。

也可用生大黄粉0.2G,装入胶囊内口服,1日3次。

治疗尿毒症20例,好转18例,死亡2例。

(《山东中医杂志》1985,5:19)
5、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蒲公英60G,水煎2碗,温服1碗,剩下1碗乘热
熏洗,每天1次。

治疗甲亢术后突眼加重症3例,效果良好。

(《浙江中医杂志》1980,8:362)
食疗食谱:
1、蒲公英粥
[材料]蒲公英40~60G,粳米100G。

[做法]先将蒲公英煎汁,去渣后入粳米同煮为粥。

可作早餐食用。

[养生提示]功用补益肝肾,清肺和胃,乌发,固齿。

适用于肾虚,发白,齿摇人服用。

2、蒲公英菊花茶
[材料]菊花15G,蒲公英30G,金银花20G,甘草3G,绿豆20G。

[做法]将诸味共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即成。

每日1剂,连服5~7日为1疗程。

[养生提示]本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肿功效。

适用于乳腺炎。

3.蒲公英汁
[材料]鲜蒲公英150G,白糖15G。

[做法]将鲜蒲公英洗净,捣烂,以纱布取汁,加入白糖即成。

每日1剂,分2
次服。

[养生提示]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功效。

适用于湿热型暑疖患者服用。

4、蒲公英炒肉丝
[材料]蒲公英250克,猪肉100克,料酒、精盐、味精、葱花、姜末、酱油。

[做法]
(1)将蒲公英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炸一下,捞出洗净,挤水切段。

猪肉洗净切丝。

将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姜同放碗中搅匀成芡汁。

(2)锅烧热,下肉丝煸炒,加入芡汁炒至肉熟而入味,投入蒲公英炒至入味,出锅即成。

[养生提示]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的功效;猪肉具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功效。

两者组成此菜,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
维生素C。

具有解毒散结、滋阴润燥的功效。

适用于痈毒疮肿、瘰疬、目赤、
便血、便秘、咳嗽、消渴,胃炎、感冒等病症。

5、蒲公英茵陈红枣汤
[材料]蒲公英50克,茵陈50克,大枣10枚,白糖50克,
[做法]制成汤,
[养生提示]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上等辅疗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