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行业概况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中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底蕴,也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总规模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随着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不断增长,文化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
2.行业分化明显中国文化产业涉及面较广,包括了影视、音乐、出版、文艺演出、文化设计、数字娱乐、文化旅游、文化传媒等多个领域。
同时,各细分领域间的差异也日益明显,表现出了明显的行业分化趋势。
3.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产品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
例如,在电影市场、音乐市场和文艺演出市场等领域,市场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
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1.多领域深度融合文化产业是一个多领域融合的领域,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将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例如,在数字娱乐领域,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与电影、游戏等领域实现深度融合。
2.数字化、智能化加速现代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将日益加深。
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已经改变了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和用户体验。
例如,数字音乐、数字出版、数字电影等领域,从生产和分发到消费都有着显著的数字化、智能化趋势。
3.新业态不断出现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业态也不断涌现。
在文化产业中,短视频、直播、网剧等新型业态已经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用户的需求变化,更多的新业态也将出现。
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1.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不完善面对文化产业中不断出现的盗版和仿冒现象,政府监管部门和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仍需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监管和保护。
2.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一些文化企业为了追求商业利益,不少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文化产品质量问题仍待进一步解决。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数据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数据1.引言1.1 概述中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文化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文化产业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传统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艺表演等多个领域。
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电影、音乐、艺术、设计、游戏等。
这些产业的兴起和繁荣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数据分析,文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同时,文化产业也为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和艺术创作者来说,创作和就业的机会更加多样化和广阔。
然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文化市场的竞争激烈,产业链条和价值链的不完善,著作权保护不力等问题制约了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文化消费升级等方面的工作。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产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中国文化产业有望迎来更加美好的前景,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分析和讨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数据:首先,我们将在第2节正文中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探讨。
这一部分将包括两个子节。
第一个子节,2.1 发展现状,将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和范围进行界定,以确保读者对文化产业有一个明确的理解。
我们将探讨文化产业的广义和狭义定义,并讨论其所包括的行业范围。
接下来,在2.1.1 小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我们将探讨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以及它在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创新和推动城市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
文化产业作为新时代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中国文化产业也在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互联网、艺术、电影等领域,体现出了显著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一、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1、发展态势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了繁荣蓬勃的态势。
据《2018年度文化产业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8%,比上年增长7.3%。
其中,影视、音乐、游戏、出版和博物馆等行业都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势头。
2、行业现状(1)互联网互联网是中国文化产业最为繁荣和发达的领域之一。
随着手机、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移动网络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参与社交和消费文化产品的主要渠道。
在线文化娱乐(游戏、音乐、视频)的用户规模迅速增长,互联网巨头腾讯、阿里巴巴等公司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比重也持续升高。
(2)电影中国电影市场也正在迅速发展。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是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600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9.06倍。
而且,中国电影的票房排名也开始逐步上升,已经成为了影响全球电影市场的重要力量。
(3)博物馆中国的博物馆也经历了大规模的发展。
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525个,其中国家级博物馆455个。
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博物馆的投资力度,建立了大量新的博物馆,使得博物馆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二、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行业前景中国文化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有很多发展机会。
在新时代,文化产业将成为支撑多行业、多领域发展的重要支柱。
特别是在数字娱乐、传统文化、文化旅游、艺术领域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数字娱乐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娱乐行业也将越来越重要。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数字娱乐行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分析市场概况与趋势
文化产业分析市场概况与趋势[正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不仅仅涉及到文艺作品的生产和传播,还包括了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文化产业的市场概况和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文化产业市场的概况是多元化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文化艺术有了更高的需求,文化产品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电影、音乐、出版、演艺、美术等行业的发展壮大,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成为了市场的新亮点,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古建筑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次,文化产业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潜力。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年轻一代对于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断增加,他们对于音乐、电影、时尚等方面的关注度高,这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
此外,文化旅游也成为了新的增长点,许多景区和博物馆通过举办文化活动、举办艺术展览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
再次,文化产业市场的趋势是创新和融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文化产业正在发生着改变。
互联网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音乐、电影、出版等行业在互联网平台上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数字化和在线传播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趋势。
此外,不同领域的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也日益增多,电影产业与游戏产业的结合、文化旅游与手工艺品的融合等形式层出不穷。
最后,文化产业市场面临的挑战是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版权保护变得愈发重要。
正版音乐和影视作品受侵权现象的影响,合法产业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因此,加强版权保护和市场监管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只有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文化产业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在市场上呈现出多元化、巨大的潜力和创新融合的趋势。
保护版权、加强市场监管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在未来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文化产业行业分析报告
文化产业行业分析报告1. 引言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为核心,以创意、设计、传媒、艺术、文化旅游等领域为主要内容的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文化产业行业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文化产业的定义和范围文化产业的定义较为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影视、音乐、艺术、出版、游戏、动漫、广告等领域。
这些领域涵盖了创意和创新的核心元素,具备艺术性、创造性和商业性的特征。
文化产业的范围广泛,涵盖了多个细分行业。
3. 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产业正在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整体经济增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文化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
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相关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文化企业的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化创意产品的数字化和在线化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
4. 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尽管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激烈,创意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同时,盗版和侵权问题仍然存在,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此外,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也面临一定的困难,高素质的创意人才的稀缺性限制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5. 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了应对挑战,文化产业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首先,注重独特性和创新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
创意产品需要与众不同、具备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其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加大对盗版和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创意产品的合法权益。
此外,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意产业的交流合作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引进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水平。
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国内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领域的创作、制作、发行、交流和消费等活动为核心的产业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在国内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国内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文化产业的现状1. 规模不断扩大:国内文化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从2012年的3.2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7.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2. 行业结构逐渐优化:在过去几年中,国内文化产业的行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文化领域的表演艺术、广播电视和印刷出版等行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产业如动漫、游戏、影视制作与传播、文化旅游等也在快速发展,逐渐改变着文化产业的格局。
3. 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科技的进步为文化产业的创新提供了巨大支持。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产品更易于传播和消费,数字化技术则推动了内容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二、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1. 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也愈发强烈。
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资于文化消费,这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持续的市场需求。
2. 城乡差距的逐步缩小: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城乡文化发展不再有明显的差距。
农村电影院、艺术培训机构和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 外部环境的利好: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继续打造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文化产业也受益于政策的支持,如减税降费、优惠融资政策等,这将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1. 市场需求多元化:随着人们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变化,如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成为一个挑战。
文化产业需要更加关注产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不断创新和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近年来,文化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和探讨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文化产业的定义与范围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创作、生产、传播、演绎等为主要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通过市场对文化产品进行开发、生产、销售、消费的经济活动。
文化产业的范围广泛,包括影视、音乐、出版、传媒、广告、设计、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
这些产业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具有文化传承和表达的重要功能。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规模扩大:文化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升。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文化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
2.创意力提升:我国文化产业正加快向创意型产业转型升级。
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注重创新和原创内容的开发,提高了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国际竞争力。
3.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国文化产业对外输出逐渐扩大。
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到国际舞台,中国的影视作品、音乐和文化产品得到了全球的关注和认可。
三、文化产业的挑战与机遇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1.版权保护:文化产业依赖于创意和创新,而良好的版权保护是创意经济的基石。
目前我国的版权保护体系仍需完善,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面临巨大的压力。
2.人才培养:文化产业需要具备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仍然不完善,需要加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
3.市场竞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文化企业需要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认知度,增加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1.消费升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多。
消费者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需求将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3中国文化产业报告
2023中国文化产业报告1. 引言中国文化产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本报告将对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展望,旨在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战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2. 文化产业概况2.1 文化产业定义与范围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以文化创意、文化艺术、文化娱乐等为主要内容,依托文化资源、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融合了文化、经济和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产业。
2.2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文化产业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对经济增长、就业创造、产业升级和国家形象塑造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成为了支撑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 202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3.1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手段被应用到文化产业中。
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丰富文化产品和服务形式,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3.2 文化产业国际化的加速推进中国文化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话语权。
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也能够满足人们对多元化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
3.3 多元化文化消费的崛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逐渐显现。
不仅有传统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有社交媒体、个性化定制、文化旅游等新兴的文化消费模式。
文化产业需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4. 面临的挑战和问题4.1 版权保护问题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文化产业的版权保护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盗版、侵权等问题对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大力度打击盗版行为,加强版权保护。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一、这些年中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文化部门的建设以及向产业转化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中国文化产业已经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据统计,到2o10年底,文化部主管的产业文化单位就有20多万个,娱乐行业、音像行业、文化艺术行业等年上缴税20多亿,创值100多亿元,若再加上媒体、出版、培训,文化旅游等产业一千多亿的市场规模,已经具备了进一步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我们的文化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有一些发展比较健康的成功的例子,”超女”的成功运作,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巨额的经济效益,品牌和开创意识的无形资产也是不可估量的;另外一个突出的典型就是张艺谋的电影特别在九十年代末期以后他的电影的产出与运作无不在与市场结合多采取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我们从数千万的票房收入上就能感知到这种娱乐文化在商业运作中所产生的效益,尽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离真正的文化产业还有一段距离.但从这我们就能看出文化所能创造的传奇:文化一旦成为一种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其他资本所无法比拟的;二、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我国从1994年开始就开始探讨中国文化产业的问题,基本上与曰本、韩国把文化作为立国方略同时提出;但由于体制上和理论上以及思想认识上的一系列原因,中国的文化产业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现在的日本和韩国游戏软件、动漫画、日剧韩剧等文化产业在几年内已经迅速成长为本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中国却被甩得很远;特别是娱乐文化的商业化运作.当国外已经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国内的文化产业尚在起步阶段甚至说还没有形成一种产业.大多零散的存在于市场而且在市场中的生存周期特别短暂;中国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都不容乐观.包括媒体、动漫游戏等.都是无法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另一个表现是对传统文化的发掘上的碎片化庸俗化定位严重失衡;它只是定位在一个纯商业性的附属物的地位上;比如近几年闹得比较火的山东曲阜”祭孔大典”.便完全是纯商业的运作是真正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在办节的同时.大张旗鼓地搞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企业论坛.而且搞得热火朝天.决策者和当地媒体也对举办活动所带来经贸上的收益津津乐道;把文化只看成一种平台而且这种平台只是为经济这一主角准备的;文化只是一个相当表面的点,是一个只扮演衬托的配角;从来不曾深入地发掘这些特色文化的真正的实质性的内涵和潜力;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足的原因一从生产者角度看制约因素众多;一是文化创作环境不佳;目前国内很多文化主体,特别是大学、艺术团体等受到体制的限制,条条框框太多,婆婆太多,使得它们的创造性受到戕害,甚至导致缺少创作的活力;二是市场开放程度过低;从出版业来看,在产品层面上市场化程度已经比较高,而企业化和股份化依然步履蹒跚;最突出的表现在动漫产业,由于我国电视台的动画播出费极低,出现了制作机构的经营活动难以为继的局面;三是法制环境不理想,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以图书出版为例,正版还没上市,盗版就已经大行其道,甚至有些读者找作者签名,拿的就是盗版书;此外,山寨现象也折射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尴尬;山寨作品一方面体现了草根的智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那些恶意剽窃他人创意的做法确实严重挫伤了原创者的创造热情;如何通过知识产权立法来既保护创造性的“山寨”活动,又限制“剽窃式”的盗版活动,是摆在中国立法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四是中国文化推广方式过于死板,媒体海外落地后仍难参与主流舆论;目前,中国媒体落地海外的步伐越来越快,然而,此类媒体由于官方色彩较浓,播出内容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在西方国家主流社会中仍然处于边缘地位;二从消费者的角度看是国内居民消费不足,国外消费者心存偏见;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不足;目前中国中低收入阶层达到11亿人左右,是基本的消费群体,居民收入扣除基本生活需要和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福利支出后,可用于文化消费的收入并不多,消费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二是国际各种对华偏见与措施的影响;出于对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的有意无意的误解,不少国家一直对中国心存偏见,各种“谬论”以及莫名其妙的举措层出不穷,比如其“黄祸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去中国化”等等;这都是妨碍其他国家的国民接受中国文化的严重障碍,中国文化产品在这些国家自然很难获得认可;三、关于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若干建议一尊重文化的价值和尊严,改进领导观念和方法;文化产业需要良好的环境,应该尊重文化生产的特殊规律,尊重文化的价值和尊严,减少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威和长官意志,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落实到文化生产之中,把竞争机制全面引人文化生产,让广大文化工作者有充分的独立自主的权利,有广阔的自由创造的空间,保证一切优秀的、有创造性的产品问世;二完善文化产业的市场化;为完善中国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并使其产品与服务的推广手腕更为灵活、更富有吸引力,应当考虑将文化产业进行多层次的开发,以吸引各类企事业单位、诸多确有才干的人才加入文化产业中来,以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与成熟;考虑到我国的文化意识形态,我国的文化产业市场应当遵循分层、分领域逐步开放的原则,逐渐允许境外有实力有影响的影视制作机构、境内国有电视节目制作单位合资组建中方控股的节目制作公司,允许境外制片机构同境内国有电影制片单位合资组建由中方控股的影片制作公司;外资文化产业公司精良的制作水准和高超的运作经验最终将有利于提高本土文化产业公司的运作水平;三新媒体时代的知识产权立法创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复制变得易如反掌,“山寨现象”的出现有着技术方面的原因,再妄图把所有着作权牢牢控制在作者手中已不现实,“版权开放”不失为一种合理有益的探索;最终消费者可以让渡版权作品的首次传播带来的复制权利益,通过点击率分成、二次销售、衍生产品的开发而获得相关的着作权收益;这种方法既能使复制者、山寨者获得正版授权,而且使其盈利空间也向纵深发展;电视台也获得一个在互联网上扩大其节目影响力的途径,还会通过其提供的节目中的嵌人式广告得到不菲的收入;这种方式可以不妨作为视频类网站与电视台等着作权人合作的重要方式加以尝试;四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减少阶层收入差距,增强国内民众的文化消费能力;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减轻人民负担,减少阶层收入差距既可以减少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又有助于增强民众的消费能力其中也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从而促进内需,减轻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五面向国外消费者优先发展特种文化产品;一是开发新型数码文化产品;应该积极发展新型数码文化产品,如网络游戏,韩国就是这方面的榜样;这种产品因为所表现的某国文化特质较少,所以更具普适性;同时所依赖又是全球共通的计算机语言,不存在文化上的暗礁,韩国人做的,一贯以聪敏着称的中国人没有道理做不得,做不好;而且,此种文化产品利润丰厚,对中国物质财富的记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为有利;二是开发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全球化时代并非强势文化一统天下的时代,而是多种文化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舞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不妨优先发展相对易于外国人理解又极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项目,比如中华饮食、中华养生、中国功夫等;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过度迁就外国人的偏好而任意迎合他们,那样做得不偿失;例如,中华饮食虽然遍布世界,但往往因为过于迎合外国人而失去了地道的中国口味,从而也就失去了外国人认同中国文化的机会;使某人接受某种文化产品,其实就是使之接受该种文化产品所体现的价值观;。
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行业发展现状1. 产业概况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核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业。
它包括了文化创意产业、文化艺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多个子行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提升,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
2.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文化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城市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还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创新发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拓展文化影响力等。
3. 文化产业的主要领域3.1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领域之一。
它包括了设计、动漫、游戏、影视等多个子行业。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创意工作,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
3.2 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产业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领域。
它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个子行业。
文化艺术产业在保护和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动了艺术市场的发展。
3.3 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是将旅游与文化资源有机结合的重要行业。
它包括了文化景点、文化主题公园、文化节庆等多个子行业。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提升旅游体验,增加游客消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4. 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4.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文化产业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逐年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数字内容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文化产业市场的繁荣。
4.2 创新技术驱动发展现代技术的发展对文化产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各行业都在不断尝试新的技术应用,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4.3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大。
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文化企业创新发展,优化文化产业营商环境。
政府还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融资和投资。
第三章 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概述
在“相关层”的2个类别中,文化用品 、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类别共有从业 人员414万人,拥有资产7855亿元,全年营 业收入11948亿元,实现增加值2312亿元。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类别 共有从业人员40.9万人,拥有资产1981亿元 ,全年营业收入3382亿元,实现增加值352 亿元。
2.贸易制约 在文化产业的国际贸易中,呈现出明显的 贸易逆差。 中国每年引进图书上万种,占国内图书市 场交易额的10%至15%;而中国每年输 出的图书只有可怜的千余种,占世界图 书市场交易的份额不到0.3%2007年, 中国从美国、日本、韩国三国进口的电 视节目总额分别为10977.27万元、 2689.00万元和428.68万元,而向美、 日、韩三国出口的电视节目总额仅为 1641.00万策法规的制约。我国文化产业体制还不健全, 市场化程度不高。 首先,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事业性质,经营方式以事 业化管理为主。 其次,我国文化产业的民营化程度较低,投资主体单 一。特别是一些利润较高的行业,诸如通信、互联 网、传媒等产值较高的行业,大多处于政府垄断的 状态,市场壁垒极高。民营资本主要集中在室内娱 乐等低层次的行业,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投资渠 道。 最后,我国的文化法制建设刚刚起步,对依法行政的 认识不足,文化法制建设十分薄弱。
“外围层”包括以互联网信息为主的网 络文化服务,以旅游、娱乐为主的文化休闲 娱乐服务和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代理为 主的其他文化服务等类别,共有从业人员 248万人,拥有资产9319亿元,全年营业收 入6140亿元,实现增加值2181亿元(比 2004年增长247.6%)。与2004年相比,“ 外围层”无论是在人员和资产配置上,还是 在营业收入和增加值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 。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近年来,文化产业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带有强烈的经济属性,其开发和运营可以为国家带来稳定的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机会。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化产业也变得越来越活跃和多元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备受关注。
一、文化产业的现状(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最新的《2019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8年我国文化产业总规模达到4.83万亿元,其中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占比达到6.36%。
尤其是数字化文化产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字化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文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文化产业不仅仅涉及传统的文化艺术领域,还包括了演出、体育、旅游、新闻出版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文化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以娱乐业、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等行业为代表的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文化产业在生产、流通、销售等方面所处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这一方面得益于相关政策的完善,一方面也得益于文化产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逐步提升。
二、文化产业的趋势(一)数字化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也打破了文化高峰孤岛的限制,将文化产业的创意和产品传播到全国甚至全球。
未来,数字化技术将继续推动数字化文化的创新,即使面对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文化产业还是会获得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也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智能化、智库概念的提出和开展,机器人技术、VR/AR、大数据等高成长性领域的不断延伸,都有望促进智慧文化的实现和文化行业的创新升级。
(三)文化产业与创意众包相结合近年来,众包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文化行业发展现状
文化行业发展现状文化行业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涉及艺术、娱乐、传媒、旅游等多个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艺术、娱乐、传媒、旅游四个方面分析文化行业发展现状。
一、艺术行业艺术行业是文化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多个专业领域。
近年来,中国艺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不仅在国内拥有众多精品剧目和演出,还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国内知名音乐剧《狮子王》、舞蹈剧《印象丽江》等作品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二、娱乐行业娱乐行业是文化行业中最受欢迎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娱乐形式不断创新。
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各种娱乐内容层出不穷,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中国电影产量和票房收入连年增长,逐渐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重要力量。
三、传媒行业传媒行业是文化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新媒体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传媒行业经历了巨大变革。
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新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四、旅游行业旅游行业也是文化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市场的开放,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
中国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同时,文化旅游也逐渐兴起,各地纷纷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综上所述,文化行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精神享受,也为国家带来了经济效益。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文化行业将会继续发展壮大。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强对文化行业的支持,推动更多优秀作品和人才的培养,为文化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行业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加璀璨的光芒。
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分析
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分析概述中国的文化产业市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涵盖了各种领域,如影视、音乐、艺术、传媒等。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市场也逐渐壮大起来。
本文将对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市场规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已经成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行业。
以影视行业为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年票房收入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
音乐、游戏、艺术品等领域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为整个文化产业市场注入了活力。
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从娱乐消费到教育培训,从传统文化到时尚潮流,中国市场呈现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传统文化产品和新兴文化产品并存,为文化产业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行业竞争文化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各个子行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同时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挑战。
在内容创作、技术研发、营销推广等方面,企业需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保持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政策环境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市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政策引导、财税优惠等方式,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鼓励文化企业进行创新创意,培育本土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
发展趋势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将呈现出以下几大发展趋势:•数字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将成为主流,如在线音乐、网络文学、虚拟现实等。
•跨界融合:不同文化领域之间的融合与合作将增加,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将带来更多创新。
•国际化:中国文化企业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广本土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
•多元化:消费者需求多样化,文化产业将向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升市场覆盖率。
面临挑战尽管中国文化产业市场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监管不规范等。
文化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抵御市场风险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在不断壮大,逐渐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的重要部门。
通过对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将呈现多元化和精细化发展趋势。
一、中国文化产业现状中国文化产业可以包括影视、音乐、出版、广告、游戏、动漫、艺术等多个细分领域。
从整体发展看,中国文化产业呈上升趋势,展现出飞速增长的势头。
2019年,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7.54万亿元,同比增长5.7%,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影视行业影视行业因其文化功利性质,属于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华语电影市场的壮大,中国的电影制作水平和票房收入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已达到64.26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占比超过了62%,远远超过外国电影,展现了中国影视行业的强劲发展动力。
(二)游戏行业中国游戏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中国游戏市场总收入达到269.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手游产业增长更为迅猛,已经成为游戏产业的主流。
这是因为手游的便捷性和互动性比其他游戏更强,能够有效吸引大众的关注。
(三)文化创意业随着近年来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文化产业的特色化发展,文化创意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主题。
文化创意行业可以包括艺术品、手工艺品、文化旅游等不同领域,而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发展动力。
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一)大众化和全球化中国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呈现大众化和全球化。
大众化是因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更多来自大量消费者的市场需求,随着大众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消费者开始重视文化消费。
全球化是因为中国文化产业需要打开全球市场,将文化产品推向世界。
(二)品牌化和高端化品牌化和高端化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品牌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文化产业需要具备强品牌魅力和影响力,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产业行业发展概况目录一、行业概况 (1)1.1行业分类 (1)1.2行业发展状况 (2)二、文化产业细分行业介绍 (2)2.1文化艺术产业 (3)2.2新闻出版产业 (4)2.3广播、电影、电视产业 (5)2.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产业 (6)2.5广告会展产业 (6)2.6艺术品交易产业 (7)2.7设计服务产业 (7)2.8旅游、休闲娱乐产业 (8)2.9其他辅助服务类产业 (8)三、行业政策 (9)四、未来发展 (10)文化产业是后工业时代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影响举足轻重。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一、行业概况1.1行业分类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10个大类(具体见表1)。
(四)专业设计服务十、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一)印刷专用设备的制造(一)景区游览服务(二)广播电视电影专用设备的制造(二)娱乐休闲服务(三)其他文化专用设备的制造(三)摄影扩印服务(四)广播电视电影专用设备的批发七、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五)舞台照明设备的批发(一)工艺美术品的制造(二)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的制造(三)工艺美术品的销售1.2行业发展状况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幅度都在16%至20%左右,超过GDP的增长幅度(见图1),因此占GDP的比重在不断提升。
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GDP比重平均在10%左右,但我国文化产业占比不足4%,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还很大。
图1 2006 -2013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和占GDP比重①二、文化产业细分行业介绍根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在这一趋势①数据来源: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其中2006 年-2011 年数据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测算,2012 年数据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进行测算,同时为方便比较,也对2011年数据按照新口径进行了调整,2013年数据来自《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下,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其显著标志是,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出现。
从文化产业的整体市场规模上来看,相对传统的旅游产业与教育培训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其市场规模分别达46%和17%,总和占整个市场的60%以上。
与此同时,相对新兴的游戏、手机、网络等互动类产业在整个市场中占有率较低,总和仅为9%。
下面主要以北京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产业细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九大类来介绍。
2.1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主要包括文艺创作、表演及演出场所,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与文化社团服务和文化艺术代理服务等。
这类行业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和增长知识,属于比较小众的文化产业,层次高但规模小,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季节等因素影响不大,与国民经济总量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类细分产业规模比较小,一方面是因为像艺术表演这样的行业属于比较高层次的文化产业,只有少部分对此有特别偏好的人才会消费,需求少,供给也相对不大,整个细分产业规模就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如博物馆、展览馆等场馆绝大部分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收入本来就不高,甚至很多场馆都是免费开放,此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积淀,其产业规模几乎可以说是很难扩张。
因此,文化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比较高端的文化产业,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由于这类细分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其产业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中的比例微乎其微,且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快速扩张,仅就规模这个角度来说,文化艺术产业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并不重要。
2012年我国艺术创作演出全年总收入196.88亿元,增长26.6%;其中演出收入64.15 亿元,增长21.8%,但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得比重仍然很小(仅1.09%)。
文化艺术类细分产业比较松散,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主要包括各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而从文艺表演来说,从事这一行业的主要是各种表演团体和剧院,包括话剧团、歌舞剧团、儿童剧团、文工团、戏曲剧团等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解放军艺术团、心连心艺术团、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中国歌舞剧院等等。
2.2新闻出版产业新闻出版产业包括新闻服务,书、报、刊出版发行,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出版发行,图书及音像制品出租。
这个行业是比较传统的文化产业,产业规模大,增长快,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细分产业。
2012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635.3亿元,较2011年增加2066.7亿元,增长14.2%;增加值4617.0亿元,较2011年增加595.3亿元,增长14.8%。
选取营业收入、增加值、总产出和利润总额4个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数字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出版物进出口共9个新闻出版产业类别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
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数字出版分居前三位,三者合计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88.5%、增加值的83.0%、总产出的88.4%和利润总额的81.2%,印刷复制和出版物发行两个类别合计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76.8%、增加值的71.2%、总产出的77.0%和利润总额的69.7%,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935.5亿元,较2011年增加557.6亿元,增长40.5%,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11.6%,在全行业占比首次突破10%。
从行业细分数据来看,数字出版仍是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较快的行业,2012其占全行业比重首次突破10%。
但与传统的印刷复制等行业比,其占比仍然较小,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逐渐清晰,数字出版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找到了适合企业特点的数字出版模式。
有代表性的如起点中文网、逐浪网的网络原创文学;北大方正、中文在线、书生、超星、通力公司的电子图书;解放日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文新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国移动的手机报、数字报;商务印书馆的在线工具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在线与远程教育出版: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的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群(网)等。
这些数字出版企业的商业模式各具特色,产业形态已初步成型,在培养用户消费习惯的过程中将逐步建立持续有效的盈利模式。
出版科研机构在为数字出版提供理论支撑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电子阅读器评测报告》、动漫游戏产业年度报告》、数字版权保护研究报告》等在业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推动了数字出版观念的普及、理论的传播和技术的应用。
高等院校开始逐步担负起数字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印刷学院、上海理工大学等100多所院校已开设了数字出版相关专业课程,人才培养体系已初具规模。
总体来看,中国的数字出版依托传统出版行业的基础资源,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速度较快、结构较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行业整体质量不断提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并与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的研究开发和智力支持体系,以政府政策导向为主要手段的产业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中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出版企业有: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科学出版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对外出版翻译公司、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出版社等出版单位。
2.3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广播、电影、电视产业包括广播、电视服务,广播、电视传输和电影服务。
2012年,全国广播影视总收入(含财政补助收入)3476.93亿元,同比增长20.11%,增速超过2011年2.39个百分点,是同期GDP增速7.8%的2.58倍。
其中,广播电视总收入(含财政补助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268.79亿元,同比增幅达20.29%。
在全球广告市场萎靡的情况下,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全年实现收入1270.25亿元,同比增长13.12%。
有线网络产业收入660.98亿元,同比增长17.24%,较2011年15.66%的增幅有所提高。
广告收入和有线网络收入占比较2011年均有所下降,其他收入占比提高,创收收入结构不断改善。
全国电影总票房达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2002至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高达34.22%。
中国内地超越日本成为紧随北美(美国和加拿大)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全年新增银幕3832块,平均每天新增10.5块。
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银幕总数达13118块。
40条城市主流院线中,年度票房过亿的有25条,占比达62.50%②。
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都向下一代转换,向综合提供话音、音视频、网络接入等多种业务方向发展,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同时也催生出了网上广播影视、IP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新的媒体形式。
互联网、手机等已成为人们获取资讯信息、享受文化娱乐服务的新渠道。
电台、电视台成为新兴媒体发展的主力军。
随着数字、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文化样式和媒体业态不断出现,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提供媒体服务正在成为现实。
中国著名的广播、电影、电视企业有:中影集团、上影集团、中广电、CCTV、②资料来源:2013年广电蓝皮书。
八一制片厂、上海制片厂、长春电影集团等等。
此外,近年来中国广播影视行业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如海润影视制作公司、新画面影业公司、保利华亿传媒、三辰卡通企业集团、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
2.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产业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包括软件服务、网络服务和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是该细分产业中附加值比较高的组成部分,而网游产业则属于这个细分产业中规模比例较高的部分。
2009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25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