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一)儿童与康健。
主要目标:1.危机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
2•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
和13%。
以下。
降低流动人口中婴儿和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减少儿童损害所致死亡和残疾。
18岁以下儿童损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
4.控制儿童常见疾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巨大传染性疾病。
5.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
6.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降低到1%以下。
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8.0-6 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9.5 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 年为基数下降。
1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5%以下。
11.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康健标准》达标率。
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 丰腴、营养不良发生率。
12.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
13.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康健知识普及率。
14.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损害。
策略措施:1.加大妇幼卫生经费投入。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和边远地区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促进儿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2.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省、市、县均设置1 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
加强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基层妇幼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县级以上妇幼保健院设置儿科,增加儿童医院数量,规范新生儿病室建设。
加强儿童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儿童卫生服务能力。
3.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
推进儿童医疗保健科室标准化建设,开展新生儿保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等服务。
逐步扩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儿童保健服务内容。
3 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 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80%以上。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与教育主要目标:1.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2.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农村每个乡镇建立并办好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
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确保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4.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5.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办学质量提高。
6.保障所有儿童享有公平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
7.学校标准化建设水平提高,薄弱学校数量减少。
8.教育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全面提升。
策略措施:1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
12.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
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13.提高儿童科学素养水平。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儿童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科技类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资源,为儿童提供科学实践的场所和机会。
建立校外科学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相衔接的机制。
加强校内外结合的儿童科普网络建设,建立和巩固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儿童科普队伍。
14.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评价制度体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评价体系。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详尽解读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详尽解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详尽解读本文解读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旨在指导和促进中国儿童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对该纲要的详细解读:背景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儿童权益保护的需要而制定的。
这一纲要旨在为中国儿童的成长提供全面的支持和保障,实现儿童权益的最大化。
目标该纲要的主要目标如下:1. 全面提升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确保每个儿童都能享有健康成长的权利。
2. 促进儿童的教育发展,确保每个儿童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3. 保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儿童心理咨询和支持。
4. 加强对儿童的社会保护,保护儿童免受暴力和虐待。
5. 提升儿童的文化素养,推广优秀的儿童文学和文化活动。
策略为实现上述目标,纲要提出了以下策略和措施:1. 建立全面的儿童健康监测和评估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儿童健康问题。
2. 加强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和质量。
3. 完善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档案。
4. 制定和完善儿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虐待儿童行为的打击力度。
5. 鼓励儿童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
实施与监测纲要明确了实施机构和监测机构的职责,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和监测措施。
实施机构将负责具体的政策制定和实施,监测机构将对纲要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结论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致力于促进中国儿童的全面发展,保障儿童权益。
通过全面的健康、教育、心理、社会和文化保障措施,纲要旨在为每个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实现儿童权益的最大化。
---以上是对《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的详尽解读。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2021—2030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2021—2030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9.08•【文号】国发〔2021〕16号•【施行日期】2021.09.0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妇女保障,未成年人保障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国发〔2021〕1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21年9月8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前言追求男女平等的事业是伟大的。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
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了三个周期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为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写入党的施政纲领,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儿工委)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工作机制,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支持妇女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为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加速行动。
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贡献率明显提升,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健康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参与决策和管理的途径更加多元,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彰显,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妇女事业和男女平等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妇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妇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年)
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从健康、教育、福利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详细规定了未来十年促进中国儿童发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的目标和策略措施。
全sssssss文如下: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和82.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4年)
打击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严厉打击侵害儿童人身权益的犯罪行为
01
依法严惩拐卖、绑架、虐待、遗弃等侵害儿童人身权益的犯罪
行为,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打击侵害儿童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
02
依法惩处盗窃、抢劫、诈骗等侵害儿童财产权益的犯罪行为,
02
加强儿童发展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
动中国儿童发展事业不断进步。
加强对儿童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儿童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03
和服务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2
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但 城乡、区域间教育差距 依然存在。
03
儿童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但虐待、性侵等事件 时有发生。
04
儿童福利制度逐步建立 ,但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有待提高。
纲要制定背景与意义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的重要举措。
推动儿童事业与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构建 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应对国际儿童发展新 形势,提升我国儿童 发展水平的需要。
总体目标与具体指标
总体目标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保障儿童合 法权益,提高儿童整体素质。
具体指标
降低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提高儿童健康素养水平;保障儿童 受教育权利;减少儿童伤害事故;完 善儿童福利制度等。
02
健康领域重点任务
降低婴儿死亡率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01
加强对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 现和解决问题。
02
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对儿童发展纲要实施效果进行 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政策和措施。
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
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作者:洛尘来源:《青春期健康·上半月》2021年第11期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既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经历者、见证者,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
日前,国务院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国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参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等国际公约和文件宗旨,制定发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围绕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7个发展领域,提出了70个主要目标及89个策略措施。
《纲要》提出:加大儿童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
强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加大科学育儿、预防疾病等知识和技能宣传普及力度,促进儿童养成健康行为习惯。
预防和制止儿童吸烟(含电子烟)、酗酒,保护儿童远离毒品。
《纲要》指出,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加强个性化营养指导,保障儿童营养充足。
加强食育教育,引导科学均衡饮食、吃动平衡,预防控制儿童超重和肥胖。
加强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的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
《纲要》强调,增强儿童身体素质。
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
保障儿童每天至少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的运动,培养儿童良好运动习惯。
落实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政策,支持學校向体育类社会组织购买课后体育服务。
合理安排儿童作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小学生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
《纲要》提出,加强儿童心理健康服务。
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评估治疗、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公共服务网络。
中小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积极开展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培养儿童珍爱生命意识和自我情绪调适能力。
(编辑汪愉翔)。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和82.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发展纲要》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发展纲要》《3—6岁儿童发展纲要》是中国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一项关于3-6岁儿童全面发展的指导文件。
本文将就《3—6岁儿童发展纲要》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等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深入理解该纲要的重要性和实施意义。
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中国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了第一版的《3—6岁儿童发展纲要》。
这个年龄段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儿童的智力、情感、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而为了引导和规范3-6岁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部制定了该纲要。
目标《3—6岁儿童发展纲要》制定的目标是全面发展婴幼儿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2.培养儿童基本的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观察能力;3.培养儿童的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自主性;4.培养儿童欣赏艺术和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5.培养儿童简单的劳动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
主要内容《3—6岁儿童发展纲要》主要包括儿童发展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个方面。
智育方面:要求培养儿童的观察、记忆、想象、注意、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儿童主动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方面:强调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素质和价值观念。
要引导儿童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友好合作,并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体育方面:注重培养儿童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要引导儿童喜欢体育运动,培养儿童的协调性、灵敏性和耐力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
美育方面:着重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要引导儿童欣赏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培养儿童的音乐感、舞蹈感和绘画感。
劳动教育方面:强调培养儿童的劳动意识和动手能力。
要引导儿童参与各种劳动活动,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增强儿童的实际动手能力。
意义与建议《3—6岁儿童发展纲要》是中国国家教育部为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所制定的一项指导文件,对于提高儿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透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专题解读
《透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专题解读概述本文档旨在解读《透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该纲要是中国政府制定的关于儿童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保障儿童权益和提升儿童福祉。
主要目标1. 儿童教育优先:加大对儿童教育的投入,提升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和质量,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优质的教育。
2. 健康成长保障:加强儿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确保每个儿童都能享有健康成长的权利。
3. 儿童权益保护:加强对儿童权益的法律保护,建立完善的儿童保护机制,切实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4. 心理健康关注:重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升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5. 安全环境营造:加强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推动建立安全、友好的生活环境,预防和减少儿童伤害事故。
重点措施1. 提高儿童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改善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推动教育公平。
2. 完善儿童医疗保健体系: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推动健康管理与健康教育。
3. 加强儿童权益保护:完善儿童福利制度,推动建立儿童保护工作机制,加大对虐待和失踪儿童的救助力度。
4. 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5. 加强儿童安全保护:建立健全儿童安全防范机制,推动安全教育普及,加强对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
结论《透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旨在通过加大对儿童教育、健康成长、权益保护、心理健康和安全环境的关注和投入,促进中国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政府将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来实现这些目标,为每个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目标与任务
总目标
•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儿童 •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分目标
• 儿童健康:提高儿童身体素质,降低疾病发生率 • 儿童教育:普及基础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 儿童福利与保护:完善福利体系,保障儿童权益 • 儿童安全与参与:提高儿童安全意识,促进儿童参与社会
挑战
• 资源竞争:优质教育资源竞争加剧 • 环境压力: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儿童全面发展的政策建议
政策支持
• 教育投入: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缩小城乡差距 • 健康服务:加强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政策引导
• 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儿童全面发展
儿童全面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建设
挑战
• 儿童安全事故:儿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 参与渠道不足:儿童参与社会活动的渠道有限
对策
• 安全监管:加强儿童安全监督,降低事故发生率 • 拓宽渠道:丰富儿童参与社会活动的形式和渠道
05
儿童全面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儿童全面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趋势
• 信息化发展:儿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 • 全球化影响:儿童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政策实施
• 福利补贴:为困境儿童提供生活补贴 • 收养政策:完善收养制度,保障孤儿、弃婴权益
儿童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政策制定
• 加强法律保护:制定儿童保护法律法规 • 提高保护意识:普及儿童保护知识
政策实施
• 打击犯罪:严厉打击侵害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 • 心理援助:为受害儿童提供心理援助
儿童福利与保护领域的挑战与对策
支持体系
• 家庭支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 • 学校支持:提高教育质量,关注儿童全面发展 • 社会支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全面发展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解读
我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解读一、序言就我国的儿童发展而言,每一个国民都应承担起责任。
政府也在近年来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为此,我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应运而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纲要,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孩子们的成长问题。
二、综述我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旨在提升儿童在身心、知识、生活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水平。
具体包括健康成长、教育保障、权益保护、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
纲要出台是为了解决当前儿童面临的各种挑战,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三、健康成长身体健康是儿童成长的基本保障。
我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婴幼儿健康照护、预防儿童常见病、加强学校体育锻炼等。
这些措施的出台将有助于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四、教育保障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我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赋能农村学校教育发展、推进特殊教育多元发展等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有望在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五、权益保护儿童是社会的薄弱群体,他们的权益保护尤为重要。
我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了建立全国儿童监护机构、健全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打击未成年人犯罪等措施。
这些措施将有效加强对儿童权益的保护,为他们营造更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六、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提出了建立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等措施。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儿童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成长中的各种挑战。
七、个人观点作为一个关心儿童成长的公民,我深信我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的出台将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各界应共同努力,积极落实纲要中提出的各项措施,为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八、总结回顾我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儿童发展问题高度重视。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2011年8月)意义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和82.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
《2024-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深度分析
《2024-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深度分析2024-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深度分析1. 引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旨在全面提高中国儿童的综合素质,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本深度分析将对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
2.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主要内容2.1 总体目标纲要明确了2024-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儿童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全面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2.2 主要任务纲要提出了六个主要任务:1. 加强儿童思想道德建设2. 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3.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4. 培养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 保障儿童合法权益6. 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2.3 策略措施纲要提出了二十一项策略措施,涵盖了儿童成长的各个层面:1. 加强家庭教育指导2. 完善学校教育制度3. 促进儿童校外活动发展4. 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5. 强化儿童心理健康服务6. 加强儿童体育教育7. 培养儿童艺术素养8. 提升儿童科技创新能力9. 保障儿童合法权益10. 加强儿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1. 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12. 促进城乡儿童协调发展13. 强化儿童关爱保护14. 加强儿童工作体系建设15. 提高儿童教育质量16. 促进儿童用品产业发展17. 加强儿童网络空间治理18. 强化儿童综合素质评价19. 推动儿童事业发展20.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2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3. 深度分析3.1 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共同承担起培养儿童良好思想道德观念的责任。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完善学校教育制度、促进儿童校外活动发展等措施,有助于培养儿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2 儿童身心健康水平儿童身心健康是保障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
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需要从强化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儿童体育教育、培养儿童艺术素养等方面入手。
2023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3—2030年)》统计监测报告
国家统计局2023年4月2023年是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3—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开局之年,为全面反映《纲要》实施进展情况,国家统计局根据《纲要》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相关部门数据资料,对儿童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和法律保护等七个领域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纲要》实施首年总体进展顺利,儿童健康水平整体提高,安全保护持续加强,受教育水平稳步提升,儿童福利提标扩面,家庭建设日益完善,成长环境日益优化,法律保护机制不断健全。
一、儿童与健康(一)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
2023年,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执业(助理)医生0.78名,比2023年增加0.14名;每千名儿童拥有床位2.2张,增加0.03张。
全国新生儿死亡率为3.1‰,下降0.3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由2023年的5.4‰下降到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1‰,下降0.4个千分点。
(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不断强化。
初步建立覆盖婚前、孕前、孕期、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防治出生缺陷宣传教育得到加强,公众优生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2023年,全国婚前医学检查率为70.9%,比2023年提高2.5个百分点;产前筛查率为85.7%,提高4.6个百分点;新生儿访视率为96.2%,提高0.7个百分点。
(三)儿童健康管理得到加强。
围绕儿童生长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等儿童生长发育重点,全面加强儿童健康服务和管理。
2023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2.8%;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为94.6%,比2023年提高0.3个百分点。
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为93%,提高1.2个百分点。
小学生和初中生近视率分别为35.5%和71.1%,与2023年基本持平。
(四)儿童疾病防治持续强化。
加强儿童传染病防治,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儿童血液病等重大疾病救治诊疗体系逐步完善。
(完整word版)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0-2020年)
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
从健康、教育、福利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详细规定了未来十年促进中国儿童发展、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的目标和策略措施。
全sssssss文如下: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
2‰、39.7‰下降到13.1‰、16。
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
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
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
1%和82。
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进一步解决儿童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权利保护,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儿童工作的重大任务.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儿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深度分析
《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深度分析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深度分析1. 引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旨在全面深入地促进中国儿童在各方面的均衡发展,确保儿童享有基本的权利和福利,以及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
本深度分析将详细解读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参考。
2. 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主要目标2.1 总体目标到2030年,中国儿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充分保障,平等发展的权利得到更好实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2.2 分项目标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明确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分项目标:1. 儿童身心发展:提高儿童身心发展的整体水平,关注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
2. 教育与学习:实现儿童教育的全面发展,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健康与福祉:保障儿童的健康权益,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4. 保障儿童权利:加强儿童的权益保障,确保儿童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5. 环境与友好:营造儿童友好的环境,保障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6. 社会参与与权益:促进儿童的社会参与,保障儿童的权益。
3. 深度分析3.1 儿童身心发展儿童身心发展是儿童发展的基础。
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的全面性,注重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儿童心理素质。
2. 加强儿童体育教育,提高儿童体质水平。
3. 注重儿童艺术教育,培养儿童的艺术素养。
4. 关注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服务。
3.2 教育与学习教育与学习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
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强调实现儿童教育的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儿童的全面能力。
《透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专题解读
《透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专题解读引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4-2030)》是我国未来几年儿童发展的重要指导文件。
本纲要在秉承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儿童提供了更全面、更系统的保障。
本专题解读将深入剖析这份纲要在教育、健康、福利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教育方面1. 学前教育《纲要》提出,要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此外,要加大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使更多家庭能够享受到实惠。
2. 基础教育《纲要》强调,要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关注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同时,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高等教育《纲要》提出,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产学研结合,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同时,加强国际化教育,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全球的影响力。
健康方面1. 儿童健康服务《纲要》要求,要加强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儿童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水平。
此外,要加大对儿童重大疾病的防治力度,确保儿童生命安全和健康。
2. 营养与饮食《纲要》强调,要关注儿童营养与饮食问题,提倡科学喂养和合理膳食,提高儿童营养水平。
同时,加强对婴幼儿食品和用品的监管,确保儿童食品安全。
3. 体育锻炼《纲要》提出,要加强对儿童体育锻炼的引导和保障,提高儿童体质,培养儿童良好的运动习惯。
福利方面1. 儿童福利制度《纲要》要求,要完善儿童福利制度,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群体的保障水平。
同时,加强对困境儿童的关爱,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2. 儿童保护《纲要》强调,要加强对儿童的保护,禁止虐待、遗弃、拐卖等侵害儿童权益的行为。
此外,要建立健全儿童侵害事件预防和处理机制,确保儿童的人身安全。
3. 儿童参与《纲要》提出,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意见,鼓励他们参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事务。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了促进中国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这一纲要旨在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够享有健康、快乐和安全的成长环境,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保健和社会支持。
以下是纲要的主要内容:1.儿童权益保障:纲要强调保障儿童的基本权益,包括生存权、发展权、保护权和参与权。
政府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机构和人员的培训,确保儿童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2.健康与营养:纲要提出将加强儿童健康和营养服务。
政府将加大投入,改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建立健全儿童健康档案系统,并提供全面的预防接种服务,确保儿童身心健康。
3.教育与培养:纲要重视儿童早期教育和全面培养。
政府将推动普惠性早期教育,提高教师培训质量,并推进儿童学前教育普及。
此外,政府还将加强青少年课外教育和培训机构的管理,确保儿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和培养。
4.社会保障:纲要明确政府将改善儿童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弱势群体儿童的保障。
政府将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的资助政策,加大对困境儿童的救助力度,并建立儿童社会服务网络,提供全面的儿童保障和援助。
5.儿童福利事业:纲要强调加强儿童福利事业建设。
政府将推动建立儿童福利机构和福利网络,提供全面的儿童福利服务。
同时,政府将加强对家庭和亲子关系的支持,培育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6.网络安全与儿童保护:纲要强调加强对儿童的网络安全和保护。
政府将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和保护机制,加强对网络暴力、网络诈骗以及色情信息的打击力度,确保儿童在网络空间的安全。
通过实施《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国政府致力于创造良好的儿童发展环境,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够健康成长、学习与适应社会,并全面发展自己的潜力。
这项纲要的实施将促进中国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儿童问题,提高儿童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发挥儿童潜能,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从儿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儿童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十年来,国家加快完善保护儿童权利的法律体系,强化政府责任,不断提高儿童工作的法制化和科学化水平,我国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儿童权利得到进一步保护,儿童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儿童健康、营养状况持续改善,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53.0/10万下降到30.0/10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
儿童教育普及程度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从2000年的35.0%上升到56.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7%,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1%和82.5%。
孤儿、贫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救助。
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儿童发展及权利保护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全社会儿童优先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儿童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区域间儿童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儿童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学前教育公共资源不足,普及率偏低;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城乡、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贫困家庭儿童、孤儿、弃婴、残疾儿童、流浪儿童的救助迫切需要制度保障;人口流动带来的儿童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社会文化环境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消极因素等等。
进一步解决儿童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权利保护,仍然是今后一个时期儿童工作的重大任务。
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儿童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
制定和实施新一轮儿童发展纲要,将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循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宗旨,按照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结合我国儿童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距,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1.依法保护原则。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全过程,依法保障儿童合法权利,促进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2.儿童优先原则。
在制定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配置公共资源等方面优先考虑儿童的利益和需求。
3.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利益出发处理与儿童相关的具体事务,保障儿童利益最大化。
4.儿童平等发展原则。
创造公平社会环境,确保儿童不因户籍、地域、性别、民族、信仰、受教育状况、身体状况和家庭财产状况受到任何歧视,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权利与机会。
5.儿童参与原则。
鼓励并支持儿童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创造有利于儿童参与的社会环境,畅通儿童意见表达渠道,重视、吸收儿童意见。
二、总目标完善覆盖城乡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保障儿童享有更高质量的教育;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提高儿童工作社会化服务水平,创建儿童友好型社会环境;完善保护儿童的法规体系和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儿童合法权益。
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儿童与健康。
主要目标:1.严重多发致残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减少出生缺陷所致残疾。
2.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和13‰以下。
降低流动人口中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
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
4.控制儿童常见疾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
5.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以上。
6.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以县为单位降低到1‰以下。
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
8.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
9.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2%以下,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
10.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控制在7%以下,低体重率降低到5%以下。
11.提高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
12.降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
13.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
14.减少环境污染对儿童的伤害。
策略措施:1.加大妇幼卫生经费投入。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增加农村和边远地区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促进儿童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2.加强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省、市、县均设置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保健机构。
加强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基层妇幼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县级以上妇幼保健院设置儿科,增加儿童医院数量,规范新生儿病室建设。
加强儿童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儿童卫生服务能力。
3.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
推进儿童医疗保健科室标准化建设,开展新生儿保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等服务。
逐步扩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儿童保健服务内容。
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均达到80%以上。
将流动儿童纳入流入地社区儿童保健管理体系,提高流动人口中的儿童保健管理率。
4.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
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加强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规范检查项目,改进服务模式,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
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
建立健全产前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达到8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60%以上,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和康复率。
加大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目标人群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
5.加强儿童疾病防治。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加强疫苗冷链系统建设和维护,规范预防接种行为。
以城乡社区为重点,普及儿童健康基本知识。
加强儿童健康相关科学技术研究,促进成果转化,推广适宜技术,降低新生儿窒息、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的死亡率。
规范儿科诊疗行为。
鼓励儿童专用药品研发和生产,扩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儿科用药品种和剂型范围,完善儿童用药目录。
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及先天梅毒综合服务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检测率分别达到80%和70%,感染艾滋病、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达到90%以上。
6.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
制定实施多部门合作的儿童伤害综合干预行动计划,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为儿童创造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预防和控制溺水、跌伤、交通伤害等主要伤害事故发生。
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小学校、幼儿园和社区普遍开展灾害避险以及游泳、娱乐、交通、消防安全和产品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儿童家长和儿童的自护自救、防灾避险的意识和能力。
建立健全学校和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校园伤害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儿童伤害监测系统和报告制度。
提高灾害和紧急事件中保护儿童的意识和能力,为受灾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生活、教育、心理康复等方面的救助服务。
7.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加强爱婴医院建设管理,完善和落实支持母乳喂养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行母乳喂养。
开展科学喂养、合理膳食与营养素补充指导,提高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水平。
加强卫生人员技能培训,预防和治疗营养不良、贫血、肥胖等儿童营养性疾病。
实施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项目,继续推行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加大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缺碘地区合格碘盐食用率。
8.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休息和娱乐时间,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鼓励和支持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
完善并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体质监测制度,并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9.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指导和干预。
加强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卫生保健管理,对儿童开展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提高儿童身心健康素养水平。
帮助儿童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加强儿童视力、听力和口腔保健工作。
预防和制止儿童吸烟、酗酒和吸毒。
严禁向儿童出售烟酒和违禁药品。
10.构建儿童心理健康公共服务网络。
儿童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和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设儿童心理科(门诊),配备专科医师。
学校设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开展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培训。
11.加强儿童生殖健康服务。
将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增加性与生殖健康服务机构数量,加强能力建设,提供适合适龄儿童的服务,满足其咨询与治疗需求。
12.保障儿童食品、用品安全。
完善婴幼儿食品、用品的国家标准、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强化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建立婴幼儿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农村地区食品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加强婴幼儿用品、玩具生产销售和游乐设施运营的监管。
健全儿童玩具、儿童用品等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13.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控制和治理大气、水、土地等环境污染以及工业、生活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加强监管,确保主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主要重金属(铅、镉等)暴露水平符合国家标准。
(二)儿童与教育。
主要目标:1.促进0-3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2.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增加城市公办幼儿园数量,农村每个乡镇建立并办好公办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
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确保流动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4.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
5.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办学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