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钱币论文——从中国钱币上解读中国书法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 -2010 学年第XX 学期
上海大学
本科生课程(选修)论文论文题目:从中国钱币上解读中国书法艺术
课程名称:
姓名:
学号:
20010年X月X日
从中国钱币上解读中国书法艺术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留给了我们后人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钱币的国家,钱币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其中的书法艺术可算是一绝,中国钱币,尤其是古钱币,是我们巨大的书法艺术宝库,为我们学习和研究书法艺术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通过研究中国古钱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书法艺术。
【关键词】:中国,古钱币,书法
钱币,被古人戏称为孔方兄,无翼而飞,无足而走①,天天跟人们见面,人们没有一天离得开它。因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大,不亚于任何一门其他艺术。我国不同时期的古钱币经历了历史风雨的洗礼和沉淀,已是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由于朝代更替、地区差异和材质上的差别,再加上品种众多、形状各异,创造了许许多多世界之最。光就材质来看,就有金、银、铜、铁、锡、铅、铝、锌、镍、木、玉、石、陶、竹等多种,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比的。
早在夏商时期,以贝壳为材质的钱币就已经出现了,那是的钱币还比较简陋,也没有很规范的文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钱币上已经出现了规范的文字。由于受当时文字书体的影响,钱币上的文字主要是以金文为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篆,书体古朴苍劲。到了战国中期,圆钱开始铸造发行,到战国末期,方孔圆钱已经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它的结构形态象征着当时人们的宇宙观——天圆地方。但这时钱体文字依然以大篆为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统治,推“以秦币同天下之币”,开始整合统一天下货币。钱币上的小篆钱文由当时的承相李斯根据古书籍上的大篆字体所创,篆体粗犷豪放、朴拙自然。
秦朝文字一直被使用到汉代才出现改变,钱文书体逐渐由小篆向隶书过渡。时间主要集中在新莽时期②,经过四次币制改革,书体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天凤元年③,朝廷废除大、小钱,铸造发行货布、货泉,在铸币风格上改变前期丰满笃实的特点,创造出端庄秀美的“铁线篆”。书体直笔出锋、纤长挺拔、法度严谨,加上铸工精湛,更显钱文清晰俊秀、舒展雅致。其中尤其以货布钱最精致。凡竖画下端纤长,出锋处如针之倒悬者谓之悬针,不出锋如露珠之垂下欲滴者谓之垂露,被后人誉称为“悬针篆”。“悬针篆”的出现,标志着书体由应用走向艺术的升华。这种书体的出现是人为文字修饰美的一种尝试,也是在书法艺术上刻意追求美的一种表现。
国家的动荡并不能阻止文化艺术不断发生新的变革。在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年以后到三国这六十年间断断续续的纷争中,书法艺术也并不寂寞。钱币上的书体势态出现了纵横自然、变化多姿的面貌,如刘骏的“孝建四铢”,用婀娜多姿的“韭叶篆”,流畅秀美,别具一格。之后,小篆五铢继续流通于处在割据状态的五代十国之中,一直到南北朝末期北齐宣帝高洋立国后,社会文化较为昌明,书法艺术在此得到进一步发展。公元574年当时的政府铸造发行五行大布钱,篆体驻笔如柞,圆足有力,其形如筋,自古有玉箸之美誉,被称为“玉箸篆”。对后来的钱文影响很大,备受人们的推崇和欣赏。
①鲁褒《钱神论》“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
②公元9~23年
③公元14年
斗转星移,隋五铢一直沿用到了唐代。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唐高祖武德四年,朝廷废除了沿用近千年的“铢两”制货币,由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欧阳询书写钱文,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钱的出现开创了中国货币“宝”钱制之先河,是中国货币史上的又一大进步。开元通宝钱书体笔画端庄凝重、清秀俊雅、险劲圆润、势如削玉,是书法史上最值得称道的佳作之一。加之铜精工良,轮廓深峻,两者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唐朝博大开放的文化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在宋代达到了钱文书法发展的巅峰。宋代许多皇帝亲自题写钱文,史称“御书体”,并且还以在同种钱币上撰写不同书体的钱文著称,被称为“对品钱”。其中,宋太宗赵灵在“淳化”、“至道”年间铸造的淳化、至道元宝,有真、行、草三种书体,被称为“御书钱”之鼻祖,开创了钱币书法艺术的新纪元。他多才多艺,尤其对书法的研究造诣颇深,备受时人推祟。他的钱文真书犹富隶意,浑然稳重,行书流畅俊逸,一气呵成,草书带有章草笔意,更显神采飞扬。又如宋徽宗,虽然在治理国家上虽他不够称职,但在书法艺术方面却有着很高的造诣,崇宁、大观、宣和、政和通宝等钱文是他亲手书写的。他继承和发展了唐人薛樱瘦硬的书风,草书学习黄庭坚,揉合众家之长,独创了自成一体的“瘦金书”。其笔势顿挫有节,“用笔纤瘦、结体疏通”,又添“瘦硬通神、有如切玉”之风。观赏他的书写的钱文,犹如曼舞轻歌,使人有一种清新优美之感,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有“屈铁断金”的美誉。它与王莽的货布、金章宗的“泰和重宝”一并被誉为世币三绝。
“泰和重宝”为金朝文学家、书法家党怀英所书,文字饱满凝重,深受大家的喜爱。此时钱文书法走入了低谷,长期以来已呈现出呆滞生涩的匠气。明朝在钱币书法上也没什么建树。
到了清朝钱文虽然出现了工秀多彩的局面,并且钱币上的文字是用汉、满两种文字书写,出现了一面是汉字,另一面为满文的新形式,但是和之前的钱文相比还是没法同日而语的。
到了现代,由于新的书写工具以及计算机的出现,会写毛笔字的人已经不多见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大不如前,更别提钱币上的书法艺术了。
参考文献:
1.赵炳焕.绚烂的中国钱币书法艺术[J].驻马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
2.霍建瀛.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J].地图,2008(06)
3.田振国.中国古代钱币书法艺术浅谈[J].集宁师专学报,2006(03)
4.熊启亮.中国钱币的书法艺术[J].西安金融,1996(12)
5.逯林科.中国古钱币锻金铸魂的书法艺术[J].东方艺术,2005(10)
6.汪锡鹏.钱币书法春秋[J].中国城市金融,2007(05)
7.刘玉兰.古钱币上的书法美[J].金融信息参考,1996(03)
8.林平.简议中国古钱币文化艺术之美[J].安徽钱币,2006,(04)
9.欣士敏.古钱币上的书法艺术[J].福建金融,2002,(01)
10.韩士奇.钱币上的书艺[J].东方艺术,2001,(02)
11.欣士敏.中国古代钱币的美学观[J].福建金融,2002,(08)
12.张红兵.钱币的书法艺术[J].华夏长寿,199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