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材主要包括四个单元,分别是“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和“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每个单元下设若干课,每课包含若干框题,内容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教材以单元为单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相关主题,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深度与广度本册教材的内容深度适中,涵盖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力、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品质。
在广度方面,教材涉及的主题广泛,能够满足七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和技能,了解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力、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正确认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的人。
四、教学方法建议本册教材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建议教师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思考问题。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学科的各个方面。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问题,提高其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从多角度认识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5.任务驱动: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
五、教材特色与创新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之处:1.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知识和原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材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志坚强等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年级下政治教材解析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编写说明七年级下册主编黄伟民一、教材内容及逻辑结构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紧接上册的内容,仍然围绕“成长中的我”这个中心,有机地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设计了“珍爱生命”、“自强不息”、“法律护我”、“法不可违”4个学习单元。
每个单元分3课,全书共12课。
形成了一个以“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为主线的教学体系结构。
第五单元:珍爱生命。
本单元分3课:第一课“生命宝贵”,讲了三个内容:①生命世界美丽神奇。
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体会生命的可贵。
②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帮助学生认识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类应该与其他生命彼此尊重,和谐相处。
③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要珍惜生命,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
第二课“人生多彩”,讲了两个内容:①探索人生的意义。
让学生认识人生的意义,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②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的价值。
让学生认识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在对社会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使人生得到自我完善。
第三课“青春闪光”,讲了两个内容:①美好青春。
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要把握青春,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②珍惜青春。
引导学生珍惜美好青春,树立奉献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创造生命的价值。
第六单元:自强不息。
本单元分3课:第一课“直面挫折”,讲了四个内容:①人生难免有挫折。
②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
③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
④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人生难免有挫折,要积极地面对挫折和逆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并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在逆境中自强不息。
第二课“磨砺意志”,讲了两个内容:①意志是人的重要心理品质。
让学生认识,磨砺意志对于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②磨砺坚强意志。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锻炼逐步形成优良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完整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一、教材编写思路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
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
在具体设计中,首先致力于帮助学生开启一扇洋溢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充满各种发展可能的青春之门,引领学生步入青春时光,体会成长的喜悦,积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继而引导和鼓励学生珍惜青春,积极作为,在学校生活中,主动参与集体建设,在集体中成长;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育积极情感,遵法行事。
本册教材设计突出体现了初中学生的青春文化色彩,关照到初中生进入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情绪管理情感发展集体生活法治信仰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二、教材编写原则与特点(一)全书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专题内容:“共奏和谐乐章”“走进法治天地”●部分落实或渗透:“青春时光”——文明、自由、爱国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友善、文明、和谐等“在集体中成长”——公正、平等、敬业、友善等“走进法治天地”——公正、自由、和谐等(二)凸显生命教育底色,隐含公民意识教育,加强法治教育。
●关注青春生命,凸显生命教育底色。
●隐含公民意识教育:一方面,主题内容设计逐步从共同生活中渗入公共生活的要素(如“我与集体共成长”关涉共建、自治);另一方面,教材活动设计着力搭建平等对话的脚手架,留有对话、探讨、磋商空间。
●拓展生活内容领域,加强法治教育。
(三)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每一单元,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对学生精神人格的引领。
无论是教材正文,还是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辅助文,都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材语言:《孟子》《大学》等。
阅读感悟:“鲁班的创造”等。
相关链接:“慎独”“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等。
内容主题: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等。
人教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分析:
1、为什么会出现种种令人不满意的结果 甚至是悲剧性的结果 ? 2、三个例子中,同样都是不守准则,其 要承担的结果是否相同, 为什么?
(二)主要教学理念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 2.注意学生学习的接受性,强化学生学 习 的建构性; 3.注重学生互动合作; 4.突出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 神(求真务实) ; 5.加强道德实践; 6、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主导 地位,引导和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情感 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编排意图
本单元设立“践行道德,依法维权”主题探究活动和《感受法律的尊严》 《法律护我成长》两课。 “践行道德,依法维权”主题探究活动,是一个将道德和法律结合起来的实 践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设计此活动的目的是综合运用两课教材 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基本的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遵 守国家法律,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应当享有的合法权益,成为一名知法、守 法、用法的好公民。 第七课由“走近法律”“法不可违”“防患于未然”三框构成,分别介绍什 么是法律、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怎样预防违法等内容。按照“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办”的思路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最终使学生提高认识,引领 践行。 第八课在上学期所学内容:防范侵害、学会用智慧、法律保护自己的基础 上知道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知道维护权益途径以及与侵权行 为做斗争的方法 。
能力目 标
知识 目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的本 具单 体元 目教 标材
单元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编排意图 体例安排
教材知识体系
(一)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前面各单元的进一步深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尊 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须要自立自强;要实现自强, 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而要有自尊自信并实现自立自强,则必 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又为八年级的法律知识学习作了必要的 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本单 元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不仅需要道德维护,更需要法 律的维护。通过对法律特征的学习,明确“法不可违”。从小 树立维权意识,知道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等方面的责 任,学会采取正当的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成为知法、 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分析
能力:
培养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 的权威的能力。
知识:
知道法律的含义、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 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依法治国的内容 和意义。
二、本课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一)内容要点
★规则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
★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 本要求
指点迷津 :从理论上说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情景再现: 众 人 划 桨 开 大 船
第一◎从大雁的编队飞行到 1998 抗洪救灾 的伟大胜利,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团队精 神的重要性。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战 胜各种困难,才能赢得集体的发展。 第二◎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增 强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的自觉性。
★活动感受:
活动一“我来当回观察家”:通过的活动,让学生 了解身边的社会生活实际,进一步感受生活变化, 体验生活的复杂和美好。
活动二“调查身边的文明状况”:通过活动,让关注、 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用真、善、美的心灵去追 寻、发现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时认清社会中存在 的假、恶、丑现象,自觉抵制不良影响。
2.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课标内容】
3. 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
4. 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 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树立宪法 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看看社会万花筒
第二目
七嘴八舌说变化
★情景再现
看 看 社 会 万 花 筒 前三个◎分别从学习、工作、生活三个 角度说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同时,也 隐含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材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正文、辅助文和探究活动。
正文是教材的主体,包含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辅助文则是对正文的补充和拓展,提供了更多的背景资料、实例和思考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正文的理解。
探究活动则是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和思维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目标:掌握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政治形势和时事政策。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创新的能力,提高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注社会、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认识与自我完善: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培养其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人际交往与社会参与: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和途径,提高其社交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法治与社会公正: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认识社会公正的重要性和实现途径,培养其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
4.文化传承与创新: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认识文化创新的意义和途径,培养其文化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5.国家安全与全球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安全和全球发展,了解国际形势和中外关系,培养其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教材特点分析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贴近生活实际: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和时代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学科知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2.注重思维训练:教材强调思维训练的重要性,通过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实践性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初一思品教材解析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
人教版初一思品教材解析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人教版初一思品教材是针对中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培养的一套教材。
本文将对该教材进行解析,介绍其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品教材通过选取了一系列关于道德伦理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评价,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品质。
通过这些案例,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和品德,以及为什么要坚守道德。
同时,教材提供了一些身边小事的案例,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感受道德的力量。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兴趣,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应用道德观念到实际生活中。
该教材还通过讲述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如孔子、孟子等,来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优秀的道德传统。
学生通过了解这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品质,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榜样,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思品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讨论、思考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中提出了一些具有思想启发的问题,如人生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这种思辨式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扩展思维广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思品教材还通过引入一些哲学和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框架和处事原则。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概念,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三、体现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人教版初一思品教材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方面体现了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
教材内容包括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典案例和文化交流,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种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加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此外,教材在内容选择上也注重了多样性和个性化。
通过引入不同领域的经典案例,如文学、艺术、科学等,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级下册教材内容分析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内容分析一、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下册编写仍然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理念:★“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半独立半依赖,在深入扩展的生活中吸取做人的营养★“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促进学生社会化★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
——自尊、自强鉴于七年级学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走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教材确定统整七年级下学期教案内容的核心概念是自尊、自强,★教育主题是做生活的主人,教育目标是不断完善人格,逐步实现社会化,进一步增强调适能力。
围绕这些核心概念、教育主题和教育目标,教材安排了四个教育分主题: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根据这四个分主题,设置了八课:《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须要自立自强;要实现自强,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而要有自尊自信并实现自立自强,则必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这就是七年级下册的四单元八篇课文的整体框架结构。
二、教材主要内容介绍和分析本册教材由“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四个单元组成。
以下对每个单元的内容做具体介绍和分析。
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规定设立。
“成长中的我”部分:“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整体形象”“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
“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初中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初中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基本都已进入青春期早期,他们已经度过了初入中学时的新鲜、疑惑、不适应时期,开始了正常的学习和交往。
他们体验着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一不小心也会陷入行为的雷区;他们感受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生活的舒适,也开始触及现实的社会问题;他们享受着和朋友的相处,但也免不了小小的摩擦。
本册教材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而编写,共有三个单元:“我是自己的主人”,“感受现代生活”和“一起成长”。
它们是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现代生活”和“我与他人”这样的逻辑顺序安排的。
第一单元我是自己的主人本单元旨在反映初中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初中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意识。
本单元共有三课,其关系如下:我是自己的主人:1、我们都爱玩(做玩的主人);2、情绪调味师(做情绪的主人);3、生活中的“雷区”(面对不良诱惑,做自己的主人)第一课我们都爱玩一、编写目的: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权利。
可是青少年却常常不能玩、不会玩。
“不会玩”与“娱乐致死”是相通的两个极端。
因为不少家长和老师对玩存在误解,认为玩就是不学习、淘气,没有任何好处。
在初中生中,也存在贪玩、沉溺于玩、为玩不顾一切的现象。
因此,玩的原则的教育就十分重要。
本课编写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知道玩是我们的权利,认识玩的意义和重要性;并学会玩,学会正确处理学和玩的关系,掌握玩的原则和界限。
二、内容结构:我们都爱玩:1、玩也是我们的权利;2、玩中也能学;3、不能玩过头;4、网络时代,我们怎么玩。
三、创新之处:1、肯定玩的重要意义,重视孩子玩的权利,并教会孩子怎样运用这项权利。
2、新的娱乐观念和休闲观念的培育四、本课对您提出的特殊挑战:一是强调玩是儿童的权利,且要维护这一权利,这与平时不少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似乎不是一个调,怎么把握好度非常重要。
二是如何引导学生会玩,如何把握玩乐活动,培养良好的自控和调适能力。
第二课情绪调味师一、编写目的:处于青春期的初一学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为一些小事而引起情绪的起伏。
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材分析1. 珍爱生命价值本册教材强调珍爱生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通过丰富的案例和讨论,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关注自身和他人安全,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 树立法治观念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让他们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珍惜特殊保护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教材强调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责任。
通过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法律上的特殊地位和权益,学会依法维权。
4. 创新内容培养教材在内容设计上注重创新,引入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探究任务。
通过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和法治素养。
5. 知识系统引导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注重系统性,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知识梳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果。
6. 全面政治知识教材涵盖了广泛的政治知识,包括国家制度、民主原则、公民责任等。
通过讲解政治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7. 道德法治融合教材强调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道德准则的同时,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
通过道德法治的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道德自觉和法治意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8. 德育实效性提升教材注重德育实效性的提升,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力量,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材在珍爱生命价值、树立法治观念、珍惜特殊保护、创新内容培养、知识系统引导、全面政治知识、道德法治融合和德育实效性提升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设计。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制的关系,提升道德水平和法治素养,为成长为合格的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2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
”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遵循生活逻辑,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
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有各种困惑和问题。
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而是把变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色。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
____年____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出台,“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建立和维良好的人际关系”被作为中国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提出。
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
这一方面提高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是人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和师长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
到了青春期以后,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他们要求摆脱依赖、走向独立的愿望和行动增强,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下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一、教材编写思路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
七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
在具体设计中,首先致力于帮助学生开启一扇洋溢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和充满各种发展可能的青春之门,引领学生步入青春时光,体会成长的喜悦,积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继而引导和鼓励学生珍惜青春,积极作为,在学校生活中,主动参与集体建设,在集体中成长;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培育积极情感,遵法行事。
本册教材设计突出体现了初中学生的青春文化色彩,关照到初中生进入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情绪管理情感发展集体生活法治信仰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二、教材编写原则与特点(一)全书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专题内容:“共奏和谐乐章”“走进法治天地”●部分落实或渗透:“青春时光”——文明、自由、爱国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友善、文明、和谐等“在集体中成长”——公正、平等、敬业、友善等“走进法治天地”——公正、自由、和谐等(二)凸显生命教育底色,隐含公民意识教育,加强法治教育。
●关注青春生命,凸显生命教育底色。
●隐含公民意识教育:一方面,主题内容设计逐步从共同生活中渗入公共生活的要素(如“我与集体共成长”关涉共建、自治);另一方面,教材活动设计着力搭建平等对话的脚手架,留有对话、探讨、磋商空间。
●拓展生活内容领域,加强法治教育。
(三)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每一单元,着力于中华优秀传统对学生精神人格的引领。
无论是教材正文,还是阅读感悟、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等辅助文,都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教材语言:《孟子》《大学》等。
阅读感悟:“鲁班的创造”等。
相关链接:“慎独”“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等。
内容主题:青春有格——“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等。
《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人民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解读》本册教材共有三个单元:《我是自己的主人》,《感受现代生活》和《一起成长》。
它们是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现代生活”和“我与他人”这样的逻辑顺序安排的。
我们知道,教材的逻辑与学生生活的逻辑虽然有一定的统一性,但是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性。
学生的生活往往不是单线式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自己的教学逻辑。
第一单元我是自己的主人本单元旨在反映初中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初中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意识。
第一课《我们都爱玩》玩是人的天性,不仅小学生、初中生如此,即使是成年人,也需要通过休闲、娱乐来调节和放松自己。
而且孩子玩的权利是有法律依据的。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
”可是我国青少年的这种基本权利却经常遭到侵害,而侵害者可能就是他们的家长、老师或学校。
长期以来,不少家长对玩也有根深蒂固的误解,认为玩就是不学习、淘气,没有任何好处。
其实,玩中也可以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而产生志向。
当然,在初中生中,也存在贪玩、沉溺于玩、为玩不顾一切的现象。
因此,对初中生进行玩的原则的教育就十分重要。
本课强调玩有原则、规矩和界限;如果逾越了应有的界限,把握不好分寸,玩过了头,是十分有害的。
本课从《玩是我们的权利》入手,先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通过《玩中也能学》,进一步深化玩的意义和重要性;最后,指出玩的原则和界限。
从而较为全面、具体地分析了“玩”这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不走极端、不偏执,体现出在玩的问题上的辩证法。
第二课《情绪调味师》初中生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
对于积极情绪,表达要适当、合乎分寸,要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和反应,避免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对于不良情绪,应该加以理性控制,不然于人、于己都是有害的。
同时,在某些特殊的场景之下,愤怒等消极情绪也有其可贵之处。
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教材解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教材解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教材解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人的一生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初中阶段,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教材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重要工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解析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教材,并探讨其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1. 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和事件。
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和全球视野。
例如,教材中的《明天会更好》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努力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材中的阅读素材和案例分析,旨在让学生明白人生道路上的挫折与成功,并通过阅读中的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努力、坚持和奋斗的重要性。
例如,教材中的《请把我的作业再发一次》故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诚实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观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教材注重学生个性的特点和发展,通过开展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教材中的《与君共勉》这一单元,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培养自主思考和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1. 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行为人教版初一思想品德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道德行为带来的结果,并通过课堂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感受道德行为的真实影响。
例如,教材中的《我的名字是李亚》这一单元,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教材中的阅读素材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理解和关心社会问题。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例如,教材中的《天涯海角有爱心》这一单元,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培养同理心和帮助他人的精神。
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材分析
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与作用七年级政治下册作为初中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它既是对上册内容的延伸和深化,也是为高中阶段的政治学习奠定基础。
本册教材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 单元关系概述本册教材按照逻辑结构和教育内容共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内容,同时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些单元围绕着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展开,既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单元教材详解每个单元都包含若干课题,每个课题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要求。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图表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4. 教学内容概览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治、国情与国策等方面。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认识到作为公民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同时,教材还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 教学方法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6. 教学评价要点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本册教材的教学评价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政治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表现等。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测试、作业检查、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程度。
7. 重点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重点内容通常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知识点,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进行讲解和练习。
人教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分析.
人教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分析逸夫中学林琳一、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七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的核心是自尊、自强,教育主题是做生活的主人,教育目标是不断完善人格,逐步实现社会化,进一步增强调适能力。
围绕这些核心概念、教育主题和教育目标,共有四个教育分主题: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共有八课教学内容:《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须要自立自强;要实现自强,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而要有自尊自信并实现自立自强,则必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这就是七年级下册的四单元八篇课文的整体框架结构。
二、教材主要内容介绍(一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1、本单元的设立依据进入中学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成为个性发展的重要特征。
其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成人意识强,要求他人尊重自己,信任自己。
中学生正是在不断地探索尝试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成功,树立自信的。
但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完全成熟,事实上,中学生自我意识不稳定,成功时,会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高;失败时,又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
在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往往以己之长度人之短,有时不够冷静,不能完全客观地进行评价。
懂得青少年的这一特点,为人师应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体贴,争取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用诚恳的态度,争取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教材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设计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下册书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册书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学生在上册书学习的基础上,已渐渐地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社会化程度更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本学段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2.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3.说教材的逻辑结构4.说教材知识体系5.说教材的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6.教学建议7.设想理想的课堂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1.提高道德素质2.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3.树立法律意识4.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目的就是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材的编写意图1.力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2.注重与学生成长需要相结合四、教材内容的整合:每套教材都是按成长、交往、规则、理想的维度编排的,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但是也往往会使学生感觉知识凌乱,因此我们在初三全套教材学完时,可以按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整合这有利于将知识系统化。
五、七年级教材的逻辑结构理想规则交往成长六、七年级教材的能力体系1.培养交往沟通能力2.培养辨别是非能力3.培养独立思考能力4.增强寻求法律保护能力七、在教材中的地位本单元内容较前面单元抽象,涉及到人的心理品质这方面比较复杂的问题。
在课标中,虽然删去了一部分心理学概念等的教学内容,减少了对一些抽象概念的识记或理解要求,从而淡化学科体系,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但是,心理方面依然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标中,要求把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以加强学生的品格修养为重点。
本单元正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体现,重点培养并发展自尊、自信、自强的重要人格品质,使青少年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八、在学生发展中的地位本单元的设计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从小学到初中,不仅仅是学习生活的转变,个体的生长发育也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由此带来心理方面的许多变化,其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相对不平衡性,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在这期间,个体的自我意识高涨,极易出现主观偏执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因此,在刚刚进入这一时期的七年级,有必要及时的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认识与接纳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材分析逸夫中学林琳一、教材的整体框架结构七年级下学期教学内容的核心是自尊、自强,教育主题是做生活的主人,教育目标是不断完善人格,逐步实现社会化,进一步增强调适能力。
围绕这些核心概念、教育主题和教育目标,共有四个教育分主题:做自尊自信的人、做自立自强的人、做意志坚强的人、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共有八课教学内容:《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为坚强喝彩》《感受法律的尊严》《法律护我成长》。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自尊自信是人格的核心;要有自尊,必须要自立自强;要实现自强,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而要有自尊自信并实现自立自强,则必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
这就是七年级下册的四单元八篇课文的整体框架结构。
二、教材主要内容介绍(一)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1、本单元的设立依据进入中学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成为个性发展的重要特征。
其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特征是:自我评价水平提高,自尊心增强,成人意识强,要求他人尊重自己,信任自己。
中学生正是在不断地探索尝试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成功,树立自信的。
但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完全成熟,事实上,中学生自我意识不稳定,成功时,会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价过高;失败时,又丧失斗志、产生自卑、失去自信。
在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他们往往以己之长度人之短,有时不够冷静,不能完全客观地进行评价。
懂得青少年的这一特点,为人师应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关爱、多一份体贴,争取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用诚恳的态度,争取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教材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设计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下册书的第一单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册书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本单元是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学生在上册书学习的基础上,已渐渐地感受到生活的变化和自身的成长,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刻,社会化程度更高。
针对这一现实情况,引导学生把握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本单元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帮助学生在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素质。
2、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本单元由“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题探究活动和“珍惜无价的自尊”“扬起自信的风帆”两课构成。
“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主题探究活动是一个通过“快乐人生三句话”来帮助学生重塑自尊自信新形象的实践活动。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并不一定正确,有的自我形象甚至是扭曲的、错误的,因此有必要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重塑一个新的自我形象。
“快乐人生三句话”正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本单元的要旨:自尊、乐观、自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学生最初可能只是机械地模仿,但只要按要求积极参与,就会获得丰富的感受,引发深入的思考,从而不断地调整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改变原有心态和行为方式,形成积极向上、自尊自信的自我新形象。
3、本单元具体内容简析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
第一框:“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由“快乐的自尊”“知耻与自尊”“虚荣与自尊”三目组成,第一目:“快乐的自尊”。
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什么叫自尊。
第二目:“知耻与自尊”。
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明白自尊的重要表现是知耻。
本目一方面通过故事来说明自尊必知耻、知耻才会有自尊的道理;另一方面也指出过于沉重的耻辱感不利于自己的进步,并通过缺点改造方案的活动来告诉学生如何把缺点转变为优点,从而建立自尊。
第三目:“虚荣与自尊”。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自尊与虚荣的区别。
虚荣是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这种社会风气也广泛渗透到中学生之中,对学生的成长有莫大危害。
然后,课文指出追求表面上的光彩和荣耀是虚荣,而不是自尊。
虚荣是自尊的误区,是扭曲的自尊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进步是极其有害的。
(2)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由“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二目组成,主要说明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他们只关注自己的自尊和快乐,而不会注意别人的感受,因此特别有必要让学生树立关注他人自尊的意识。
只有关注他人的自尊才可能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承接上一目而来,具体说明如何尊重他人。
然后,介绍了尊重他人的方法,即,就像关注自己的尊严一样关注他人的尊严:一方面要从欣赏、鼓励、期望的角度来善待他人,另一方面注意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最后,通过“一言一行总关情”的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习如何关注他人的自尊而赢得他人的尊重。
(3)第三框:“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
包括“维护人格最重要”“自尊者达观”“善于尊重他人”三目,主要说明维护人格的重要性、自尊要适度、如何尊重他人。
“维护人格最重要”。
是对前二框的提升,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维护人格的重要性,从而对自尊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人格是心理学上的概念,比自尊的含义更为宽泛,在学术界尚无定论,简单来说,人格是作为一个人所应当具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
随后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的人格尊严与他的身体状态、家庭出身、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和所从事的职业等客观因素无关。
“自尊者达观”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为了享受自尊的快乐,必须学会宽以待人,豁达开朗。
“善于尊重他人”主要是告诉学生如何尊重他人。
通过陶行知的事例和萧伯纳的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尊重他人首先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其次善于欣赏、接纳他人;最后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
第二课:《扬起自信的风帆》。
(1)第一框:“我能行!”。
由“自信一族”“超越自负,告别自卑”两目组成,第一目:“自信一族”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白自信的含义和表现:自信就是对自身力量的。
最后,本目通过“自信者的风采”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真正的自信。
“超越自我,告别自卑”主要是引导学生区别自信与自负和自卑。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环境,由于我国教育上的弊端,特别是学习评价上的弊端,学生普遍存在着自负和自卑的心态。
针对这一情况,本目先通过青蛙行为的讨论活动和生活中常见的自卑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负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追求一个不能实现的目标;自卑则是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或者是不相信自身的潜力。
两者都源于对自己的不正确、不全面的认识,因而走入了自负和自卑的误区。
最后,让学生自编一个反映自卑者、自负者与自信者不同表现的节目,引导他们进一步从感性上认识三者之间的区别。
(2)第二框:“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包括“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自信有助成功”二目,分别说明自负和自卑必然导致失败,而自信有助于成功。
“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态”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负和自卑必然导致失败。
以事例说明自负和自卑是自我中心的一对“孪生子”,它们必然导致失败,因为前者的目标是虚假的,后者不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自信有助于成功”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自信为什么有助于成功。
这一内容对激发学生树立和增强自信有重要意义。
自信为什么有助于成功?原因有许多,课文中提到了三点:乐观、好奇、专注。
(3)第三框:“唱响自信之歌”。
包括三目“看到进步与长处”“增强信心与实力”“做自信的中国人”,分别介绍了树立和增强自信的三种方法。
“看到进步与长处”主要是告诉学生树立自信的第一个方法: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长处。
自卑的学生看自己往往一无是处,而实际上每个人都有长处和进步。
有了信心,才能大胆尝试;在尝试的过程中,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我们的实力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也随之增强了。
信心→实力→信心,这就是第二目“增强信心和实力”所要阐述的道理。
第三目:“做自信的中国人”主要是告诉学生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个人自信心要建立在民族自信的基础之上,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1、本单元地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开始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由于认知水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限,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欠缺,仍然无法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另一方面,家长对子女全方位的"服务",使他们严重缺乏自立能力和自立精神,初中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时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
2、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社会对人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只有自强者才能生存与发展,而学生的精神状态与社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2、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设立“自立需自强,自强者自立”主题探究活动和“走向自立人生”“人生当自强”两课。
“自立需自强,自强者自立”主题探究活动是一个体验自信、展示个人和集体自立自强的实践活动。
设计此活动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本单元两课内容的同时,在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中尝试自立自强,两者相互补充,能够使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具体内容简析(1)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干”。
包括“自立人生少年始”“人生需自立”两目,分别介绍自立的含义和表现,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自立人生少年始”。
主要是说明自立的含义和表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每个独生子女享受着六个成年人的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他们严重缺乏自立能力和自立精神。
“人生需自立”主要是讲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包括“不能再有依赖”“自立与自主”“多实践,多锻炼”三目,主要是讲依赖的危害和自立的方法。
“不能再有依赖”主要是讲依赖的危害。
如使人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使人丧失独立自主的精神,使人懒惰,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但课文中只讲了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使人缺乏责任感。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调整。
另外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帮助与依赖的关系、依赖与依靠的关系、管束与自由的关系。
“自立与自主”。
主要讲是自主与自立的关系。
在自立的问题上,让学生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意识。
“多实践,多锻炼”具体告诉学生怎样自立。
方法有很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够做到;树立发奋图强的精神,准备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依赖心理和习惯;养成每件事都自己动手的习惯;等等。
但课文就讲了两点。
通过第一个活动告诉学生自立要从自己对自己负责做起,也就是说要从当前个人的生活和学习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
第二个活动是为了告诉学生,要想提高在社会中的自立能力,就一定要大胆投身社会实践。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
第四课《人生当自强》(1)第一框:“人生自强少年始”。
由“自强,进取的动力”“自强,通向成功的阶梯”两目组成,分别介绍自强的含义和表现以及自强作用等内容。
“自强,进取的动力”主要是讲自强的含义和表现。
:“自强,成功的阶梯”主要是讲自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