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爱国的励志小故事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通用14篇)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通用14篇)导语: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
为了国家,不仅在牺牲财产,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篇1科学家献身祖国1946年,美国某大学以优厚的条件聘请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终身教授。
但他回答说:“为了抉择真理,为了国家民族,我要回国去!”终于带着妻儿回到了北平(今北京)。
回国后,他不仅刻苦致力于理论研究,而且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解决了大量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被誉为“人民的数学家”。
此外,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生物学家童第周、核物理学家钱学森,高能物理学家张文裕,化学家唐敖庆……他们个个都满怀爱国之志,为国家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爱国的名人经典故事篇2朱自清饿死不食救济粮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订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构成威胁。
当时社会上物价上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了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
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
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该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困贫病交加,不幸去世。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精选15篇)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名人热爱祖国的小故事(精选15篇),欢迎参考~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篇1《苏武》——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
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
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
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
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
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
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
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苏武还活着。
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
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
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
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中国名人热爱国家的小故事篇2《刘胡兰》——生的光荣,死的伟大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
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10篇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10篇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精选10篇】如何准备爱国名人小故事?快来看看吧。
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
为了国家,不仅在牺牲财产,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精选篇11947年,生活在美国的钱学森,对美国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使美国的科技不断发展。
钱学森在美国生活十多年了,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金钱、地位、声誉都有了。
可是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扎在中国。
我可以放弃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
我应该在早回到美国去,为建设新中国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但是他的决定被美国禁止了,被关了起来,他并没有屈服。
1955年8月美国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
他努力为国家工作,被誉为“导弹之父”。
现在的社会上,有多少人能像钱学森一样,放弃一切,报效祖国。
人们认为只要挣到钱就是好事,能去国外工作更是了不起的事,都很羡慕能出国的人,难道他们都希望为别的国家工作?不愿意留在中国,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吗?我觉得是为了金钱。
有多少人因为金钱,而失去了理想,迷失了方向。
钱学森为了为祖国做出贡献,放弃了在美国的金钱、地名誉,他的爱国情感难道不值得让我们学习吗?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精选篇2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遭弃兮,何日夜而忘之。
——题记“令尊为何如此轻易就放弃了性命呢?”“楚民涂炭,流离失所。
吾宁坠之江河,葬身鱼腹,也不愿吾之高尚人洁受这世俗的侮辱!”吾曾劝诫过楚怀王,望楚怀王圣哲茂行,举贤授能。
怀王对吾之意见甚是欢喜,下旨逐条实施。
吾却未曾想过竟遭奸佞之陷害,胡乱散布谣言,把吾陷入不忠不孝之地。
怀王竟也听信谗言,至此便疏远于吾,吾的一片赤胆忠心,从此应流散于何方?一年,秦国派张仪来楚。
秦王目的明了,就是想要破坏齐楚两国的联盟关系。
名人爱国小故事5篇

名人爱国小故事5篇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名人爱国小故事,欢迎阅读~名人爱国小故事一:⑴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困难场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爱国小故事。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赏。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决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名人爱国小故事二:⑵华罗庚决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1950年,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决然率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
名人爱国小故事三:⑶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率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名人爱国小故事四:⑷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
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率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历史名人爱国故事精选五篇

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五篇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的⾏动上。
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些爱国励志故事,我们⼀起来看看吧!爱国励志故事1著名的抗⽇民族英雄、东北抗⽇联军创建⼈和领导⼈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尽是枯草、树⽪和棉絮,竟⽆⼀粒粮⾷,也⽆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1905年⽣于河南省确⼭县。
1926年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参与领导确⼭农民暴动,同年5⽉转⼊中国共产党。
⼤⾰命失败后,组织确⼭起义,任农民⾰命军总指挥。
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命⼯作。
曾5次被捕⼊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农红军第三⼗⼆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红⽯砬⼦为中⼼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9⽉任东北⼈民⾰命军第⼀军第⼀独⽴师师长兼政治委员。
1934年4⽉联合17⽀抗⽇武装成⽴抗⽇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
后任东北抗⽇联军第⼀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联军第⼀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战争。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武装表⽰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
⾃⼰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带,最后只⾝与敌周旋5昼夜。
1940年2⽉23⽇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壮烈牺牲,时年35岁。
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队改名为杨靖宇⽀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爱国励志故事2中华民族是⼀个从来不屈服于外来压⼒的伟⼤民族,有着与敌⼈⾎战到底的英雄⽓概。
每当遇到外敌⼊侵之时,中华民族的英雄⼉⼥便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挺⾝⽽出,共赴国难,不惜⽤鲜⾎和⽣命,维护祖国的独⽴和领⼟完整。
经典励志的名人爱国小故事_名人简短爱国故事10篇

经典励志的名人爱国小故事_名人简短爱国故事10篇爱国主义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荣旗帜,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是最重要的教育!名人的爱国故事能激发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们的爱国热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励志的名人爱国小故事_名人简短爱国故事10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爱国小故事1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爱国小故事2近代科学先驱、着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爱国小故事31937年7月28日,北平大战开始。
北京城外的南苑,佟麟阁所在的第二十九军司令部遭受40余架敌机的轮番轰炸,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
佟麟阁与132师师长赵登禹誓死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拼死抗击。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后奉命向大红门转移,途中再遭致日军包围,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头部再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等国x党抗日将领,称赞他们“给了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1937年7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授佟麟阁为陆军上将。
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通用7篇)

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通用7篇)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通用7篇)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很重要,你知道如何来写吗?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行避开地会接触到励志故事吧,那要怎么了解励志故事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欢迎大家共享。
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篇1)朱自清就是清华高校教授,闻名的文学家。
抗日战斗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方法在中国猎取了很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逼。
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许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人民对美国和政府非常不满,抵抗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为了支持,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专心,认为美国的救济就是对中国人的污辱。
他和一些学者一齐,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救济”,不领美国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峻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常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削减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但就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专心的“赏赐”。
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就是正确的。
由于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实行直接的行动,就不应躲避自己的职责。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
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愿领带污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爱祖国历史名人经典小故事(篇2)秦始皇建立的秦朝,后来被农夫起义推翻。
当时领导农夫起义军的首领有两个最出名的,一个是刘邦,一个是项羽。
项羽武艺高强,很会打仗,可他为人残暴,还缺乏远见。
他本是楚国人,楚国被秦始皇灭了,他一心要恢复楚国,恢复已经被灭亡的其他诸侯国。
所以灭秦之后,他仗着自己人多势众,自称西楚霸王,把全国又分成18个小国。
被封了国的人相互不服气,很快争战起来,项羽又缺乏统治力量,结果统一不久的国家又面临大分裂的危急。
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

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精选11个)爱国字义为忠于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国家。
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经典的名人爱国励志小故事(精选11个)希望大家喜欢。
1、文天祥《正气歌》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
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2、岳飞学艺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3、沈括上山看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
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4、徐霞客志在天下有一天,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却怎么也找不着。
这时,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狮。
果然石狮找到了,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
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5、华佗拜师学艺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
10个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

10个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10个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篇1】1928年冬日的一天,天刚麻麻亮,朱德军长又带领部分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到宁冈龙市挑粮。
这天,朱军长像往日一样精神饱满,穿着一身灰布军装,背着斗笠,扎着腰带,打着绑腿,穿着草鞋下山去。
来到龙市,战士们有的用箩筐担,有的用口袋背;没有工具的战士索性脱下长裤,把裤口扎紧,把粮食装满两条裤腿,往肩上一搭一样方便。
这样,大家挑的挑、背的背,翻山越岭,穿行在井冈山的蜿蜒山径上。
那年,朱德军长已经40多岁了。
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一担粮和年轻的战士们一道走着。
大家想:朱军长晚上忙着思考作战大计,白天还要挑粮,这可会累坏他。
他们商量一起到朱德军长面前提“抗议”,劝他少挑些。
朱军长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说:“同志们,今天我们来比比赛,看谁最先赶到黄洋界上的大槲树那儿!”一听说比赛,战士们劲头来了:“好啊!谁先到大槲树谁是英雄!”一个战士灵机一动说:“朱军长,比赛可以,但有个条件。
”朱军长问:“什么条件?”战士说:“你年纪大,不能挑那么多,分给我们一点。
”朱军长一听,爽朗地笑起来了:“那可不行!”说着,挑起担子就走了,留下了一阵笑声。
中午时分,队伍赶到黄洋界大槲树下休息。
黄洋界海拔1300多米,地势险要雄伟,一边是高山峻岭,一边是万丈悬崖。
这里云海翻涌时如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故黄洋界又称“汪洋界”。
休息时战士们议论开来了,七嘴八舌地说,劝也劝不住,讲也讲不过,怎么办?最后大家叫一个机灵的小战士把朱军长的扁担“偷”来藏起来了。
战士们认为这样朱军长可以休息了。
那知道朱军长砍来一根大毛竹,用柴刀做了一根又大又扎实的扁担,并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大字,从此,他的扁担再也没人“偷”了。
战士们看到朱军长大步流星走在山路上,满脸是汗,军装湿透了,扁担压得弯弯,感动不已。
这时,山道上响起一阵阵歌声:同志哥,扁担闪闪亮,朱军长带头挑粮上井冈;井冈兵强马又壮,粮食充足装满仓;消灭白狗子,分田又分粮;保卫根据地,人民得安康……10个简短的爱国名人小故事【篇2】屈原是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
爱国的名人小故事优选篇

爱国的名人小故事优选篇爱国的名人小故事 11、屈原以死报国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__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__大业,__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2、岳飞“精忠报国”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3、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论文前三篇详细分析了北方人民对女真__者的怨恨,以及女真__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
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国力,积极准备,及时完成__的事业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划。
但是当时宋金议和刚确定,朝廷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4、郭子仪和李光弼团结为国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时的大将。
当时,两人因为平时的`一些误会,积怨很深,感情很不好。
平时即使同桌吃饭,互相都懒得瞧上一眼,更别提说话了。
后来安禄山__,__命令郭子仪做朔方(今宁夏一带)节度使,李光弼成为他的部下。
名人爱国故事

名人爱国故事名人爱国故事(通用7个)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已经发生事。
或者想象故事。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名人爱国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爱国故事 1杨靖宇献身抗日的故事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
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
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
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
”最后,弹尽粮绝,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
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名人爱国故事 2王二小的英雄故事中国少年抗日英雄。
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牺牲后,当地军民把他埋葬在刘家庄的山坡上。
当时任涞源县青救会干部张士奎(现为保定市离休干部)同志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报道给了边区青救会,《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
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据这篇报道,立即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这首歌曲一直传唱至今,感染了无数青少年。
现在,王二小的坟上长满了青草。
名人爱国励志故事精选5篇

名人爱国励志故事精选5篇爱国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是热爱自己的国家,是公民必有的道德情操。
但是有多少人能够做到爱国呢?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爱国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爱国故事1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
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就在这时,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保卫国家。
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
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二十多个方国,那时作战,出动的人数都不多,一般也就上千人,和大规模械斗差不多,但是根据记载妇好攻打羌方的时候一次带兵就有一万三千多人。
也就是说占都城十分之一的军队都交给她了。
妇好是中国历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
她为了国家,不惧危难挺身而出,出兵救国的精神让人抚掌称叹,她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更是女子楷模。
爱国故事2谭嗣同,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
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
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
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
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谭公临刑之前抒发的绝唱。
意谓是我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一生一死是一副忠肝义胆,像昆仑那样高耸,谭公生如昆仑,死如昆仑。
"谭在狱中,意气自若,终日绕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问何为?笑曰:作诗耳。
";爱国故事3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
名人热爱祖国的故事_热爱祖国的名人故事

名⼈热爱祖国的故事_热爱祖国的名⼈故事⼀个⼈只要热爱⾃⼰的祖国,有⼀颗爱国之⼼,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所以爱国这件事情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个⼼的⼼情,更多的是信仰。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简短的名⼈热爱祖国的故事,供⼤家参考。
更多爱国相关⽂章内容推荐(↓↓↓)热爱祖国的故事1谭嗣同笑迎死亡为国捐躯,不只是在战场上才有。
那些为使祖国富强起来和恶势⼒⽃争的义⼠,同样表现了视死如归的精神。
清朝末年,发⽣过⼀次不成功的改⾰运动,叫戊戌变法。
谭嗣同等六君⼦就是为变法⽽死的义⼠。
谭嗣同从⼩就痛恨外国势⼒侵略中国,决⼼为祖国富强⽽奋⽃。
他和康有为等⼈提出变法的主张,却遭到了封建顽固派的激烈反对。
谭嗣同看出变法的艰难,对朋友们说:“就是杀⾝灭族,我也不会改变主张。
中国只有闹到新旧两党流⾎遍地,才有希望。
不然真是要亡国了。
”1898年,光绪皇帝决定变法,谭嗣同成了主要助⼿。
不料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囚禁了皇帝,下令逮捕维新⼈⼠。
康有为等⼈逃⾛了。
谭嗣同没有跑,他说:“各国的变法,没有不流⾎⽽成功的。
现在中国还没有⼈为变法⽽流⾎,这是国家不能强盛的原因。
如果要有⼈流⾎,就从我开始吧!”谭嗣同被捕以后,毫⽆惧⾊,在监狱中写诗:“我⾃横⼑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被押到刑场受刑前,⼤声喊着:“有⼼杀贼,⽆⼒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位笑迎死亡的义⼠,⼼⾥装着祖国。
他⾃动⾛向死亡,因为他知道⾃⼰的死,有多⼤价值。
热爱祖国的故事2邓世昌献⾝⼤海⾃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直是爱国军⼈引以⾃豪的志向。
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更令⼈崇敬。
在中⽇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
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批海军军官中的⼀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
他有强烈的爱国⼼,常对⼠兵们说:“⼈谁⽆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国和⽇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
邓世昌多次表⽰,如果在海上和⽇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海!这年9⽉的⼀天,⽇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
经典名人爱国励志故事精选五篇

经典名⼈爱国励志故事精选五篇那些为了国家和⼈民的利益不怕⾃⼰吃亏的⼈,才是⾼尚的有道德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
下⾯就是⼩编给⼤家带来的爱国励志故事,希望能帮助到⼤家!爱国励志故事1鄷云鹤是我国著名的苎⿇纤维专家。
她本是⼭东利津县⼀个贫苦农民的⼥⼉,后来家乡遭⽔灾,⼀家⼈流落到济南。
她去给⼈家当佣⼈,每天扫地、做饭。
在旧中国,主⼈家⼀般瞧不起佣⼈。
鄷云鹤想认字,请求那家⼩姐每天教⾃⼰认⼀个字,竟被那⼩姐斥骂了⼀顿。
她⽣⽓极了,辞了⼯,发誓要上学读书,后来进了⼀所免费的学校。
谁也没想到,这位贫农出⾝的⼥孩⼦学习那么好,不但上了中学、⼤学,还取得了留学美国的资格,成了博⼠。
鄷云鹤回国后,⽴志要在⿇纺织业上做出成绩,改变中国的落后⾯貌。
她努⼒钻研,在世界上第⼀个从草类纤维上抽出了⼈造丝。
⽇本⼈听说后,要⽤⾼价买她的专利。
她痛恨⽇本侵略中国,就说:“我不卖,我要把这项技术留给我的祖国。
”新中国成⽴后,鄷云鹤成了苎⿇纤维的⼤专家。
为了解决⿇纤维不容易合成和染⾊的难题,她反复试验,终于完成了苎⿇纤维的化学变性。
我们现在经常穿的⿇织品⼜结实了美观,我国的⿇纺⼯业也⼗分发达,这和鄷云鹤的⾟勤劳动是分不开的。
她为祖国的富强做出了切切实实的贡献,也实现了年轻时⽴下的志愿。
爱国励志故事2长江是我国第⼀⼤河。
但是在旧中国,很长时间,长江上的航运却被外国⼈垄断了。
江上来来往往的都是英、法、美、⽇等国的轮船。
中国⼈没有⾃⼰的航运事业,受了许多窝囊⽓。
四川合川⼈卢作孚爱国⼼切,决⼼创办中国民族的航运业。
他四处筹集资⾦,冒险⽤8000元作抵押,买回⼀⽀价值3万元的⼩⽕轮,在1926年成⽴了民⽣航运公司。
那⼀年,“民⽣”号轮船满载乘客,驶出了重庆码头,中国⼈开始有了⾃⼰的内河航运业。
后来,民⽣公司⼜向长江中下游发展,和外国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有的外国公司⽤⼤幅度降价的办法,依仗船多、设备新等优势,想挤垮民⽣公司。
卢作孚毫不⽰弱,宣布民⽣公司的甲级船员⼀律由中国⼈担任,同时加强管理,对旅客不论穷富⼀视同仁,服务热情周到,还禁⽌船员收⼩费。
爱国的名人故事(通用9篇)

爱国的名人故事爱国的名人故事(通用9篇)名人的成功故事可以很好的激励现在的年轻人奋发努力,去追求人生的高度。
从长远来看人才的崛起有利于推动历史的进步。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阅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国的名人故事(通用9篇),欢迎阅览。
爱国的名人故事篇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
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
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
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
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
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
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带领残兵败将,灰溜溜地滚出台湾。
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
爱国的名人故事篇2陆游是我国宋代杰出的爱国诗人。
最近我学习了他的一的首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的大意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心痛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告诉我!这首诗是陆游八十九岁高龄,重病在床时写给儿子的决笔诗,也是遗嘱。
人死之后,本应无牵无挂了,但诗人偏偏“但悲不见九州同”。
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他不悲;即将与家人永别,他也不悲;祖国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才是他心中唯一悲伤的事情。
名人爱国故事经典五篇_感人短篇故事

名人爱国故事经典五篇_感人短篇故事爱国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的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名人爱国故事经典五篇,供大家参考。
名人爱国故事1爱国华侨陈嘉庚陈嘉庚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华侨领袖、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陈嘉庚于1874年10月21日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社(即现厦门市集美镇)。
十七岁往新加坡从父经商,后独立经营菠萝罐头厂、米店和橡胶园等。
1916年后,以橡胶和胶制品业为主,鼎盛时期其销售网遍及全球,谓新马树胶王国的四大开拓者之一,成为驰名海内外的大实业家。
陈嘉庚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故倾资兴办教育公益事业,以尽国民天职。
早于1913年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后又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业等校,统称为“集美学校”。
1921年,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自选择校址,校长,主持建筑校舍,以及高薪聘请师资等,设文科,理。
法。
商,教育等五院十七个系,为海内外培养高等人才。
在侨居地新加坡亦倡办和赞助许多学校,形成陈嘉庚广泛的开放型教育体系。
尽管迂世界经济危机,企业经营未能转机,他仍多方筹措校费,百折不挠维持办学。
1932年,当外国财团答应以停止支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为条件保护其企业经营,即遭他断然拒绝。
直至1937年春无力支持,遂无条件地将厦门大学献给政府。
厦门大学改为“国立”后,他极为关注其发展。
1940年回国慰问期间,还特地到迁往内地长汀的学校视察;1949年归国亦来校访问;1952年定居集美后,仍继续募资、筹划扩建学校规模。
在他的倡导下,许多华侨捐资兴学蔚然成风,影响深远。
他不但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而且具有卓越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要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全面发展,倡办职业技术教育,高度重视师范教育,以及重视校长、教师在办学中的决定作用等等。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及感悟(精选5篇)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及感悟(精选5篇)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及感悟(精选5篇)祖国——母亲,一个神圣而又亲切的名字。
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炎黄子孙共有并且当之无愧的母亲。
下面是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欢迎阅读。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及感悟篇1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感悟:“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及感悟篇2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他被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国。
感悟: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崇高的品德和情操在屈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名人爱国小故事及感悟篇3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历史名人爱国故事精选【五篇】

【导语】古今中外,有许多英雄⼈物值得我们去敬佩,他们在这个世上已奉献了⾃⼰的全部,这些真正的英雄⼈物是当之⽆愧,是被⼈们歌颂的。
下⾯是⽆忧考分享的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历史名⼈爱国故事精选 ⽂天祥 ⽂天祥(1236-1283年),宋末元初⼈。
蒙古族侵略南宋时,他曾率领兵⼠保卫京城临安。
临安失守后,他转移到南⽅,与各将领抵抗敌⼈,保卫国家。
后来兵败被俘,在敌⼈⾯前,宁死不屈,终于壮烈牺牲。
⽂天祥的时代,正是蒙古族侵略南宋的时代。
1271年,元朝建⽴,派⼤军攻打南宋,临安危在旦⼣。
⽂天祥虽然是个⽂官,但他认为⾃⼰既然是国家的⼀分⼦,就应当负起保卫祖国的责任。
1275年,他毅然变卖了家产,招兵买马,购买军粮。
百姓纷纷响应,加⼊他的抗敌队伍。
由于元军势⼒强⼤,⽂天祥和其他将领抵抗不住,不得不退守临安。
1276年,朝廷派他去和元军讲和,元军将领反⽽逼他投降,甚⾄威胁要把他杀死。
⽂天祥说道:“国家存在,我也存在;国家灭亡,我也灭亡。
你们就是把⼑、锯、油锅放在我⾯前,我也不怕!”元军将领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扣留起来,再押送到⼤都去。
途中,⽂天祥得到⼀个船夫的协助,乘机逃脱。
他历经许多艰险,好不容易才回到了南⽅,重新组织抗元救国队伍,还打了⼏次胜仗,收复了⼀些失地。
1278年,⽂天祥在⼀次战役中,被元军俘虏了。
元军主帅劝⽂天祥投降,但被⽂天祥⼀⼝拒绝。
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的残余部队。
⽂天祥知道国家灭亡了,伤⼼欲绝,于是写下了⼀⾸诗,表达他以死报国的决⼼。
这⾸诗的最后两句是: “⼈⽣⾃古谁⽆死,留取丹⼼照汗青” 它的意思是:“⾃古以来,有哪⼀个⼈不会死去呢?死要死得有价值,让我们把红⼼留在史册上吧!” ⽂天祥被押送到⼤都,关在地牢⾥。
元朝统治者劝⽂天祥说:“只要你投降,为我们出⼒,我们就让你享尽荣华富贵。
”可是,不管他们怎样威迫利诱,也⽆法动摇⽂天祥尽忠报国的决⼼。
⽂天祥在地牢⾥,受尽了折磨。
名人爱国的故事(精选17篇)

名人爱国的故事(精选17篇)名人爱国的故事篇1周恩来照镜自勉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品德高尚,为世人所景仰,关于爱国的故事。
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
他在青年读书时代,就在家中大立镜旁边,贴着他手书的警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镜面前照一照。
纵观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他就是这样做的。
溥儒不为名利所动溥儒,字心畲,著名书画家,清宫宗室。
为人清室。
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其史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
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
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
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
抗战胜利后,他辞去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
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于谦一身清白于谦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他19岁时写《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诗明志,激励自己。
在他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蔑视荣华富贵,珍视道德修养。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达19年。
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多要向朝中权贵有所馈赠,而于谦每次进京,部是"空囊以入"。
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特产线香、磨菇、绢帕之类的东西才好,故事大全《关于爱国的故事》。
"于谦哈哈大笑,举起双袖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就此作七绝一首:"手帕磨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可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
屈原爱国故事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博闻强志,明於治乱,娴於辞令。
名人爱国故事精选五篇-爱国经典故事

名人爱国故事精选五篇-爱国经典故事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名人爱国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名人爱国故事1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的文学家。
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
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
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
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
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
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
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
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
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
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名人爱国故事2邹容18岁时,从日本留学回到上海,加入了爱国学社,结识了章太炎等革命志士。
在章太炎的鼓励下,他写了一本宣传革命的书,书名叫《革命军》。
为了写好这本书,邹容经常彻夜不眠。
在书中,邹容把革命看作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动力,主张实行民主革命,推翻清王朝;指出了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说明革命是“世界之公理”,是“顺乎天而应乎人” 的伟大行动。
在书的末尾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记”,表示自己甘为革命的先锋者。
《革命军》一问世,犹如雷霆之声震动了全国,各界人士争相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爱国的励志小故事
德国诗人海涅曾说过: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那么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
看吧。
鉴真是唐代的一位高僧学问很深的和尚。
他是扬州大明寺的住持,不但精通佛法,还
努力钻研医学、建筑、文物、书法等方面的学问,受到人们的尊敬,远近闻名。
当时,我国的东邻日本正在发展时期,非常羡慕和崇尚中国的文化,派了许多人到唐
朝留学。
有两个日本僧人也到扬州向鉴真学习,并请求他派人到日本传授佛法。
鉴真的弟
子们听说去日本路途遥远又要渡过大海,都不愿意去。
鉴真就决定自己去。
但是他5次渡
海都失败了,眼睛也失明了。
他没有动摇,终于在65岁那年渡海成功,到了日本,被请
到奈良东大寺。
日本朝廷请鉴真主持授戒,连天皇、太上皇、皇太后也来让他授戒。
鉴真不但传授佛法,主持佛事,还热心传播中国文化,按中国建筑风格兴建了唐招提寺;把中国的雕塑、
书法、文字、语言传播给日本人。
他还不顾年老失明,亲自用中医药为日本人治病,教他
们制作豆腐。
日本人民至今尊鉴真是“日本文化的恩人”、“律宗太祖”、“医术之祖”、“圣僧”,连豆腐房也奉他为始祖。
他去世后,日本佛教徒为他建造了墓塔。
鉴真东渡日本,不但促进了日本文明的发展,也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大大增强了。
明朝的时候,皇帝明成祖为了加强国际交往,决定派大型船队出使西洋各国,也就是
现在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
这支船队的正使,就是人称三宝保太监的郑和。
郑和经过充分准备,在1405年,率领水手官兵、医生、工匠等两万多人,带着许多
中国的特产出发了。
他们的海船最大的长44丈、宽18丈,可以坐1000人,造船技巧十
分高超,还用指南针定向。
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各国见了这样大的船队,都佩
服中国人的智慧和才能。
郑和在28年内,先后七次远航,到达了现在的东南亚各国、阿拉伯半岛,最远到了
非洲的东海岸。
他每到一地,都拜会当地的国王和首领,赠送礼品,表示友好,邀请他们
访问中国。
船队和当地人民进行贸易,互通有无,所以人们都把中国的海船叫“宝船”。
和西方有些探险家掠夺财物、抢夺奴隶的作法不同,郑和远航是为了友谊和交往。
他
和各国人交往时,总是彬彬有礼,精神抖擞,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现在的东南亚许多国家,还有以“三宝”命名的城市、港口和其他地名。
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最早的,为
祖国赢得了友谊和荣誉。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
他们都是些少年。
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
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
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
可清
朝政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
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
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
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
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政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
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
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
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
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历史上,还有一些少年英雄为国牺牲。
他们同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古代的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少年叫汪踦。
一次,鲁国受到外敌入侵,军队将士打了败仗,土气消沉。
身为仆人的汪踦跟随主人一起跳上战车,高喊着杀敌的口号,冲向敌人。
将士们见了,士气大振,又重新杀上战场,终于打退了敌人。
而汪踦在战斗中牺牲了。
近代史上,有一个不知名的少年,他的家乡旅顺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日军占领,全城的大多数人被日寇杀害。
这个少年决心为同胞报仇,就化装成小乞丐,混入敌营,把毒药放进水缸,毒死了许多敌人。
他被敌人发觉抓住后说:“我就是来毒死你们的,并不想求生!”他倒在敌人的屠刀下。
在革命战争年月,为国牺牲的少年更多了。
河北完县的农村少年王璞是儿童团长。
1943年,日寇对根据地大扫荡,王璞和大人们被敌人围在空场上,四周架着机抢。
敌人让他认出人群中谁是八路军,他坚决不认。
敌人打他,他高喊:“宁为抗日死,不当亡国
奴!”被敌人杀害。
还有刘胡兰。
她15岁的时候,参加了人民的解放事业。
敌人逮住了她,用铡刀相威胁,逼她吐露真情。
她却勇敢地走向了铡刀,宁死不屈,把生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苏武是汉朝时候的一位官员。
有一年,他作为汉朝的使臣到北方匈奴人那里办事。
不料,匈奴人违背诺言,不放苏武返回汉钥,扣留了他,还劝他投降。
苏武严辞拒绝,说:“我奉国家命令出使匈奴,丧失气节就是污辱了使命,丢大汉朝的脸。
我如果那样,还有什么脸见人!”匈奴人用刀威胁他,他索性把脖子伸过去,宁死不从。
匈奴人把他放进地窖,不给吃喝,他就吃羊皮,吃雪,顽强地活着。
匈奴人又把他送到遥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叫他放羊,说不投降就让他在那里待一辈子。
苏武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代表着国家。
他坚决不做有辱国格的事,宁肯每天挖野菜,吃田鼠,受冷挨饿,也不向匈奴人央求什么。
而且,那根代表汉朝、表明使者身份的“使节”一根长
棍,上面挂着穗子,他一直放在身边,放羊的时候也拿在手中。
天长日久,“使节”上的穗子都掉光了,他仍然紧握不放。
苏武在匈奴度过了19个年头,始终没有屈服,匈奴人只好放他回汉朝。
他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受到人们的尊敬。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