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SN1009-2722 CN37-1118/P

海洋地质动态

M arine Geolog y Letter s

第26卷第10期

Vol26N o10

文章编号:1009-2722(2010)10-0040-05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

蓝先洪,张志珣,李日辉,杨慧良,陆凯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摘要: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始于1958年,主要开展了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勘查与资源评价、油气资源调查以及其他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取得了一批非常宝贵的基础资料和成果。在整理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目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海洋开发对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现状;海域;基础地质

中图分类号:P736.5文献标识码:A

海域基础地质调查是海洋地质的基础工作。我国海域辽阔,大陆架宽广,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随着陆地自然资源的消耗,向海洋进军,开发海洋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开发的日益扩大,海洋潜在的各类矿产资源,尤其是陆架区油气资源、热液硫化物、浅海砂矿和天然气水化合物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其相应的区域地质调查及基础地质研究日趋重要。开展海域基础地质调查,不仅对海洋地质的发展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海洋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本文讨论了我国海洋基础地质调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调查现状

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1958)1960年由国家科委海洋组统一部署的近海综合调查拉开了

收稿日期:2010-06-07

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资助(项目编号: 1212010611301,1212010916045)

作者简介:蓝先洪(1958)),男,研究员,从事海洋地质研究工作.我国开展海洋调查的序幕。其后开展的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大致可分3个阶段:第1阶段为20世纪60)70年代实施的全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以及海域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第2阶段为20世纪70)80年代开展的大陆架及邻近海域油气资源调查、海洋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调查等;第3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的/八五0科技攻关项目、各种国家专项和国土资源大调查等一系列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我国海域基础地质工作的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1.1第一阶段调查概况

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到70年代初,我国海洋地质工作者首先在渤海、东海海域,继而在黄海等不同海域进行了各种地质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和勘查工作,分别采用了多种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和手段,比较系统地采集了重力、磁力、热流、地震和测深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了钻探和地质取样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地质、地球物理等方面的成果。

1956年,在国家科委组织下编制了我国第1个12年(1956)1967年)海洋科学远景发展规划,提出了中国海洋近海综合调查及其开发的设想,并于1958)1960年组织了有60多个单位参

第26卷第10期蓝先洪,等: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现状与问题

加的第1次大规模的全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编绘了我国第1套包括海底地形地貌和海底沉积等海洋地质内容的海洋图集[1]。

1960年地质部根据海洋科学远景发展规划,在天津塘沽组建了我国第1支海洋地质专业调查队伍,开展渤海地球物理勘探和盆地石油远景评价工作;1960)1966年期间,完成了3803km的地震勘探,采集了1114个重力观测站的资料,首次划分了渤海地质构造单元,编写了5渤海地质构造特征及含油气远景初步评价6等调查报告,发现了一批局部构造,提出辽中背斜是含油气最有希望的地带[1];1959年地质部航空物探大队首次在渤海进行了1B100万航空测量;1960)1965年,中越合作进行了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1961) 196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渤海进行了地质观测、海底取样、钻探和区域地质、海底重力测量等1B100万综合地质调查[2];1964年国家海洋局开展了北黄海海岸地貌、浅海沉积物等调查[3];1965年由地质部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的/渤海会战0在全海区完成了地震概查和北部浅滩重力普查[4];1968年地质部第五物探大队在南黄海开始了地震调查和磁力调查,1969年开始了重力调查,陆续完成了全区1B100万的重力、磁力和地震调查[2]。

1.2第二阶段调查概况

20世纪70)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海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近海油气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全方位的对外招标与合作,更是将我国海域的区域地质勘察工作推上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74)1977年国家地质总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在黄海和东海开展了以寻找油气资源为目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主要有:在东海西部、冲绳海槽海域开展的1B50万和1B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在北黄海海域开展的地质综合调查[4];在南黄海西部等海域开展的1B50~1B 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等。

1980)1986年开展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各种具体的规划、区划提供了基本依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科学研究和海岸带管理的发展。1981)1983年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在东海陆架盆地中6个凹陷及冲绳海槽盆地等海区开展了以地震为主的综合地球物理普查勘探(1B50和1B 100万)[5]。

1983年以来,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在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先后开展了1B20~1B50万比例尺区域工程地质调查,对海底及海底以下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进行了研究[1];在东海西湖凹陷和温东凹陷进行了1B10~1B20万的地球化学调查。1983)1989年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依据以往调查资料编制完成了1B100万南通幅地质图、东海海底地形图和东海海底地貌图及1B50万青岛幅、南通幅、上海幅、宁波幅和温州幅的海底沉积物类型图[6]。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73)1976年在东海进行了1B50万大陆架地形、地质和障碍物调查,1979)1981年对东海大陆架和冲绳海槽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2];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1978)1981年对黄海进行了1B100万沉积地貌调查,1985年与法国海洋勘探研究院合作,在南海中部进行海洋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 1984)1988年,江苏物探队和上海地矿局在长江口区实施了全覆盖的1B5~1B10万浅地层剖面测量[7]。

1970)1989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陆坡区、南海中北部及台湾海峡等地区进行以油气资源调查为主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1977)1981年地质矿产部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综合研究大队在珠江口盆地北部(1B20万)和南海北部(1B100万)进行了地形地貌调查;1979)1985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质观测所进行两次合作,在南海中北部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科学调查[4]。

1983年,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在南海中北部海域进行1B100万重、磁和水深调查;1987年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德国合作在南海中部进行综合海洋科学考察;1986)1992年,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执行南海北部地质灾害及海底工程地质条件评价项目,在珠江口陆架区完成了9幅1B20万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4],施工4个钻孔

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