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词解释(自己整理)

合集下载

自然地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一)

自然地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一)

自然地理学名词总汇(一)1.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2.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

3.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矿物是人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构成地壳岩石的物质基础。

4.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

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5.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6.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并有生物化石。

7.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

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8.构造运动:主要是地球内动力引起的地壳机械运动,但经常涉及更深的构造圈。

可使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形成各种地质构造,又称岩石圈的运动,可以促进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9.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

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

基本形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10.断裂:岩石,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

虽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做节理。

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

11.火山喷发:即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12、避讳字:古人在语言表达中遇到可能触犯忌讳的人、事,常用更改古书文字的办法回避。一般是取同义、同音字代替,或省缺字的笔划。
13、无句读:旧版古籍无句读的标志,更没有分词成语:是经过冶炼、长期习用而流传下来的固定词语,具有高度概括性。
15、典故:古诗文多用典,或称“用事”,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
7、讹误字:是古书在反复传抄过程中,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混同造成。
8、形讹:就是某字在传写中误写成了形体相近的另一个字,使文意难通。
9、衍文:指典籍传抄翻刻中多了文字。
10、脱文:指典籍传抄翻刻中漏掉的文字。
11、错简:指典籍段落或者文句的次序颠倒错乱。
51、右文说:宋王子韶(圣美)所创,主张由声符推求语义,认为“声中有义”;朦胧意识到“声中有义”,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存在严重缺陷,主要是过分拘泥于字形。
52、同源词: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词。
53、推求语源:主要是从同源词中广泛系联派生词,即确定同源派生词之间的关系。
63、义界(标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
64、描写:即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等加以描述。
65、譬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
66、比较:即通过对比来释明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
67、举例:即举其一,以见其他。
68、由反知正:这是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
16、古译语:即音译的外来语。
17、词义的增加:指本义引申出新义后,本义在后代仍然使用,词的义项多起来了。
18、词义的减少:指原来不止一个意义,后来其中某些意义逐渐消失了。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火山火山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地壳薄弱带喷出地表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态的地质结构。

火山由火山堆、火山口和火山通道三部分组成。

火山是多种多样的,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大类。

死火山,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

活火山,指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

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常常伴有地震,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但它也带来一些好处,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形成岛屿,扩大陆地的面积;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

诺贝尔诺贝尔(1833-1896),是瑞典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以他的财产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这就是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

截止2015年共有14位中国人和华人获得诺贝尔奖。

1896年,诺贝尔本人得了心绞痛和心脏病,并且非常严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医生建议他服用硝化甘油(当时试验证明有效,但没有理论支持)他不予理睬直到去世。

直到一百多年后三位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发现硝化甘油中的一氧化氮是机体产生的一种信号分子,能够舒张血管从而有利于血液循环,对心血管系统产生益处,才得到了理论上的支持。

达芬奇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艺术家,擅长绘画、雕刻、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等学科,最大的成就是绘画,壁画《最后的晚餐》、祭坛画《岩间圣母》和肖像画《蒙娜丽莎》是他一生的三大杰作。

达芬奇与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

名词解释 (1)

名词解释 (1)

4、美术片:电影四大片种之一。美术片: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的总称。。它以绘画或其他造型形式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不追求故事片的逼真性特点,而运用夸张,神似,变形的手段,借助于幻想,想象和象征,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愿望是一种高度假定性的艺术。美术电影一般采用逐格拍摄方法把一系列分解为若干环节的动作一次拍摄下来,连续放映时时便在银幕上产生活动的影像。区别于故事片、纪录片的电影形式:1.影片中的形象和背景使用绘画、雕塑等美术手段创造出来的。2.这类影片使用逐格方式摄制的。
26、电影思维:已设思维一种特殊形式,指为创作影片影片所进行的与未来银幕形象有直接关联的思维活动。其基本特征是——对未来影片放映效果的预见性,支配者正常思维过程,最大限制发挥电影特性的要求,制约着整个地位过程,这种思维是参与整个影片时机制作的全体人员—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师、美术设计师、音乐录音设计师、剪辑设计师等,协同进行的一场复杂的精神活动。
24、赛璐珞片:塑料的一种,透明,课染成各种颜色,在动画片制作中式很重要的素材,为作品本身着色。将铅笔画稿描绘道透明的赛璐珞胶片上,并着以颜色,然后与彩色背景丢放在一起用摄影机一张一张拍摄,从而形成连续的图像、就是动画片的基本原理。
25、色指定:根据色彩设定来指定具体用色。这类工具是在动画上进行标注,还要指定赛璐珞片着色所需的阴影,层次色以及所使用的颜色边旁。
11、先期录音:是指先录音后绘制画片,后期录音指先设置画
面后录音
12、个性动画片:一般是指这样的影片,它与以创造商业价值为目的的影院片和系列片相对应,篇幅较短不强调故事结构完整;从编剧、导演制作往往是有个人包揽或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参与;在动画技巧上进行有目的探索,在动画语言有鲜明的个性;主题,内涵最求某种耐人寻味的思考。

历史名词解释(1)

历史名词解释(1)

历史名词解释(1)第一组:1、社会性质:社会的本质。

就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2、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一个阶段。

资本主义(capitalism)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

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3、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

它们的性质根本对立,但在当代同处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第二大形态,具有共同的“社会存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经过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用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摆脱对物的依赖性,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第二组:1、阶级:人们在社会上由于所处地位不同和对生产资料关系不同而分成的集团我们认为,阶级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因经济关系特别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而形成的社会政治共同体。

2、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

有时特指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

3、农民阶级农民阶级是个比较特殊的阶级,有人将他们规划为工人阶级一类的无产阶级,因为他们除了劳力并没有资本,土地不属于他们马克思关于农民阶级的一些解释: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靠从事农业劳动为生的集团。

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的基础上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民的经济性质不同。

在奴隶社会,有自耕农和隶农。

前者是以小块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从事个体劳动的自由农民;后者是向大土地所有者租种小块土地、地位介于自由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佃耕者。

在封建社会,除了自耕农以外,中国大量存在的是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

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的分化加剧,形成了雇农、贫农、中农和富农等阶层。

通常所说的农民是指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和劳动者,即贫农和中农。

4、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

生理名词解释1

生理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单纯扩散:一小部分溶于脂质的低分子量物质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净移动现象叫做单纯弥散。

影响单纯弥散的因素有膜通透性和浓度梯度。

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帮助下,顺浓度差或顺电位差的跨膜被动转运方式叫做易化扩散。

易化弥散的特点是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时跨越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叫做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可兴奋组织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膜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叫做动作电位。

绝对不应期:在组织接受刺激而发生兴奋后的一个短暂时期内,兴奋性下降到接近于零,此时无论给予多么强大的刺激,都不再发生兴奋。

这个极短暂的时期叫做绝对不应期。

极化:在静息电位时,细胞膜保持外正内负的这种分极状态,叫做极化。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之后,组织的兴奋性就逐渐恢复,但比须用比原来阈刺激更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因为此期的兴奋性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还有部分Na+处于失活状态,因此叫做相对不应期。

内环境:通常将细胞外液叫做机体的内环境,以区别于整个机体生存的外环境。

血浆和血清:血液中除去细胞成分后乘下的淡黄色或无色半透明液体叫做血浆;血液凝固后,血快逐渐收缩,析出的透明液体叫做血清。

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其次是血清中一些激活的凝血因子含量高于血浆。

碱储:当组织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入血时,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就与之作用,而生成较弱的碳酸和中性盐,使酸度降低,血液的酸碱度得以恢复正常。

生理学上,常把血浆中碳酸氢钠的含量称为碱储。

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心动周期。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首先是两心房同时收缩,然后舒张。

当心房舒张开始时,两心室同时收缩,然后舒张。

接着心房心室同时舒张一段时间后,两心房收缩,即开始下一个周期。

[[血压: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窦性节律:心脏自律组织中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因此成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3.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 四马分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企业利润分配的一种形象的说法。国家向企业投资,并派干部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管理,企业利润按照所得税,工资福利费,公积金和资方股息红利的原则进行分配。在资方股息中,再按国家和资本家所占股份比例进行第二次分配
名词解释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2.工农武装割据 是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提出的一个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红色政权的总概念。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这三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缺一不可。工农武装割据是实现新农村包围城市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5.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延续不断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免疫学名词解释1(1)

免疫学名词解释1(1)

免疫学名词解释1.Ag(抗原):指能与T、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TCR/BCR)特异性结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和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3.Ab(抗体):指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

4.补体系统: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经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血浆中的补体成分在被激活前无生物学功能,补体及其活化过程中产生的裂解片段具有溶解细胞,调理吞噬,介导炎症,调节免疫应答和清除免疫复合物等生物学功能。

5.C3转化酶:在补体激活途径中形成的关键酶,具有酶活性的C3裂解为C3a和C3b片段,将C3裂解后与C3b片段结合形成C5转化酶,C5转化酶可将C5裂解为C5a和C5b片段.6.表位:又叫抗原决定基,指被抗原受体TCR和BCR特异性识别的抗原部分。

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物质中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是免疫应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部位,也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标志。

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分子表面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所决定的。

T细胞表位主要是线性表位,可以位于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需要MHC 分子,表位性质主要是变性多肽。

7.调理作用:IgG类抗体V区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吞噬细胞表面的FcR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等抗原的吞噬。

FcR是介导这种效应功能的主要受体。

8.黏附分子(AM):是介导细胞,或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膜表面糖蛋白分子。

以配体-受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9.TSA(肿瘤特异性抗原):是突变基因编码的产物,具有肿瘤特异性。

森林培育学自己整理

森林培育学自己整理

森林培育学一、名词解释1、种源:是指某一批种子的产地及其立地条件。

2、种子的休眠:是指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某些内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种子暂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自然现象。

3、花芽分化: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水平以后,成花诱导激素和外界条件的作用下,顶端分生组织就朝成花的方向发展,开始形成花原基,再逐渐形成花,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4、轮作:是用生物的方法来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肥力状况措施。

5、假植:是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以防根系干燥,保护苗木活力。

6、立地条件:是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7、适地适树:就是指将树木栽植在最适宜它生长的地方。

即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林学特性与该立地条件相适应的造林树种。

8、种子的成熟:就是指受精后的合子发育成具有种胚和胚乳的过程(胚根、胚芽、胚茎和子叶)。

9、人工林:是指人工起源的林分,包括造林地及其在其上生长的林木。

10、森林潜在生产力:是指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森林植物群落通过光合作用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生产力,也可称为气候生产力。

11、种子园:由人工选择的优良无性系(从一共同的细胞或植株繁殖得到的一群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细胞或植株)或子代家系(经过子代测定后所选择出的优良子代)为材料,按合理方式配置而建立起来的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林木种子的场地。

12、立地指数:也称地位指数,是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的常用指标之一,通常用某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也称上层高)来表示。

13、半活期:指种子群体中50%种子死亡所经历的时间。

14、现实生产力:是指现存的森林植被所具备的实际生产力,它往往低于潜在生产力。

15、安全含水量:在贮藏期间,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维持其生命活动所需最低限度)的含水量称为安全含水量。

16、千粒重:在气干状态下,1000粒纯净种子的重量。

17、催芽:通过机械擦伤、酸蚀、水浸、层积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服务进行交换的场所,是指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国家之间的各种类型市场的组合。

对外贸易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各项政策的总称。

贸易自由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趋势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反映,它是各国通过单边、双边区域和多边等途径,根据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在国际贸易中消除歧视性待遇,大量降低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壁垒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贸易条约与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权国家为了确立它们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最惠国待遇原则:MFN,是指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国对方。

电子商务:是企业运用各种电子化手段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

出口导向;是扶植和鼓励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代替过去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采用现代化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和知识型的生产与生活的服务业。

.国际服务贸易: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

.跨国公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或控制着某种经营活动,在一个传统的决策系统中来实现其全球化经验战略目标的公司。

.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任何股权或非股权形式的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长期联合与合作的协议。

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

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它是国家制定的海关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应税及免税商品进行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自己整理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自己整理

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事实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其中包括字母、文字、图形、图像等各种符号,需要用到具体的载体来表现。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具有一定含义的数据,对决策或行为有潜在价值,是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的特征和变化的反映,可以形成知识。

系统: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是内部互相依赖的各个部分,按照某种规则,为实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联系在一起的合理的、有序的组合。

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进行全面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相结合,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诺兰阶段模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诺兰认为将计算机引入一个企业的管理中,大致需要从开始到成熟六个阶段,即初始、传播、控制、集成、数据管理和成熟,各阶段不能跳跃。

组织开发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进行系统规划的最佳时机是在普及阶段结束后,控制阶段中进行。

生命周期法:任何一个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环境的变化,都需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环境变化时就要被淘汰,被新系统所取代,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是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为核心的新生命周期法,是生命周期法的继承与发展,是生命周期法与结构化设计思想的结合。

它使系统分析与设计结构化、模式化、标准化。

原型法:是指借于功能强大的辅助系统开发工具,按照不断寻优的设计思想,通过反复的完善性实验而最终开发出来符合用户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系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又称MIS的总体规划和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对组织总的信息系统目标、战略、信息系统资源和开发工作的一种综合性计划。

U/C矩阵:U/C矩阵是用来表达过程与数据两者之间的关系。

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过程,并以字母U(Use)和C (Create)来表示过程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

钢结构设计原理局部简答自己整理的1

钢结构设计原理局部简答自己整理的1

钢结构设计原理局部简答⾃⼰整理的1名词解释1、混凝⼟的⽴⽅体抗压强度:混凝⼟的⽴⽅体抗压强度是按规定的标准试件和标准试验⽅法得到的混凝⼟强度基本代表值。

2、混凝⼟的轴⼼抗压强度:按照与⽴⽅体试件相同条件下制作和试验⽅法所得的棱柱体试件的抗压强度值,称为混凝⼟轴⼼抗压强度,⽤符号fc 表⽰。

3、混凝⼟的徐变:在荷载的长期作⽤下,混凝⼟的变形随时间⽽增加,即在应⼒不变的情况下混凝⼟的应变随时间持续增长。

4、混凝⼟的收缩:在混凝⼟凝结和硬化的物理化学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减⼩的现象称为混凝⼟的收缩。

5、极限状态: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部分超过某⼀特定状态下⽽不满⾜设计规定的某⼀功能要求时,则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6、设计基准期:结构的设计基准期是结构可靠度计算中另⼀时间区域考虑,它是为确定可变作⽤(如车辆荷载、⼈群、风载等)的出现频率和设计时的取值⽽规定的标准时段。

7、承载⼒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和结构构件达到最⼤承载⼒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

8、正常使⽤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或耐久性的某项限值的状态。

9、结构的可靠性: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程结构具有的满⾜预期的安全性、适⽤性和耐久性等功能的能⼒。

10、双筋截⾯:11、界限破坏:当钢筋混凝⼟梁的受拉区钢筋达到屈服应变⽽开始屈服时,受压区混凝⼟边缘也同时达到其极限压应变⽽破坏,此时被称为界限破坏12、相对界限受压区⾼度b ξ:界限破坏时的相对受压区⾼度 Xb 为界限破坏时的受压区⾼度 13、T 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14、最⼤配筋率max ρ15、最⼩配筋率min ρ:最⼩配筋率是少筋梁与适筋梁的界限16、换算截⾯;将钢筋和受压区混凝⼟两种材料组成的实际截⾯换算成⼀种拉压性能相同的假想材料组成的匀质截⾯(称换算截⾯)17、耐久性18、预拱度简答题1、公路桥梁钢筋混凝⼟结构采⽤普通热轧钢筋,普通热轧钢筋的拉伸应⼒—应变关系曲线有什么特点?公路桥规规定使⽤的普通热轧钢筋有哪些强度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分别是什么?(1)由四个阶段组成:○1弹性阶段:从开始加载到钢筋应⼒达到钢筋⽐例极限a点之前,应⼒-应变曲线呈斜直线钢筋的应⼒与应变的⽐值是常数。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自己整理)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自己整理)

1、婉约派:宋词风格流派之一,是相对于豪放派而言的重要的文学流派,以李清照、柳永为代表。

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内容比较窄狭。

2、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显然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词风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3、易安体: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

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

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

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4、辛派词人: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

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5、苏辛词派:北宋的苏轼,首开宋词中的豪放词派。

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襟怀磊落,慷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干、张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6、稼轩体:辛弃疾号稼轩。

他是一位具有英雄气慨的词人,才气纵横,笔力超拔。

他的词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上驰骋百家,转益多师,而且有极大的开拓和创新。

他以散文句法入词,以经子诗赋之语入词,以词说理,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

无论作长调或小令,都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情和体现了自己的人格。

他继苏轼之后极大地开拓了词境,使词在与乐分离之后,仍能够作为一种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化的新体格律诗独立存在。

他的词不仅“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而且“色罗万象”。

1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

背景 background通常是指衬托出异常的正常场值或平均干扰水平。

背景可以是系统的(区域性的),也可以是随机的(局部的)。

如一个地区的磁场的平均强度为几十伽马,而在某些测点上的强度达到几百或几千伽马,则这些高强度的测点称为异常点,而几十伽马的平均磁场强度,相对地称为这些异常的背景。

背景值 background value表示*背景高低的数值。

对不同的物探方法确定背景值都有具体要求。

背景值不等于异常下限。

如激发极化法的异常下限为:ηs异常下限=ηs背景+3 ×均方差×ηs背景测点station指按一定比例尺布置的供物探仪器(如磁力仪,重力仪)或通过仪器的附属设备(如地震检波器、电极)等进行观测的点位。

有时测点和记录点不完全一致。

如重力、磁法的测点就是记录点。

当进行电剖面法梯度测量时,测点(跑极点)不是记录点,进行梯度测量的两个测点的中点(O点)是记录点。

当进行对称四极电测深工作时,其测量电极(MN)、供电电极(AB)的移动点位都属于跑极点,但其记录点或测点则为MN电极的中点(O点)。

测量电极potential electrode在地面、井中、坑道中进行电法工作时,为了测量电位差而选用的接地物,称“测量电极”。

一般的测量电极用紫铜棒,其长度依需要选定。

在特殊条件下,测量电极还有用特殊物质的和不同形状的。

如不极化电极多为陶瓷的,有的还用帆布或塑料外装。

实验室则有更特殊的不极化电极。

测线line指按一定比例尺沿一条直线布置的观测点组成的观测线。

如地震勘探中所指的地震剖面(由检波器组成的线状排列);重力、磁法、电法,放射性勘探中所指均匀布在一条条直线上的测点组成的线。

布置测线一般应当垂直矿体走向。

场field是物理场的简称,它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存在于整个空间。

物质之间的互相作用,除了直接接触之外,就是依靠场来传递的。

如传递电磁力灼为电磁场,传递万有引力的为引力场等。

地球物理场则是指具有一定的地球物理效应的区域或空间,如重力场、磁场、电场、弹性波场、放射线场等。

病理学名词解释(1)

病理学名词解释(1)

病理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第二章1.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2.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

表现为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是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每伴有功能下降3.虎斑心:慢性酒精中毒或者缺氧可引起心肌脂肪变常累及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部位,肉眼上表现为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似虎皮样黄红斑纹,称虎斑心4.萎缩:是指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可以伴有细胞数量的减少。

5.机化: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由新生的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的过程称为机化。

最终形成瘢痕组织。

6.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7.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范围不等的局部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细胞膜、细胞器膜等)崩解、结构自溶(坏死细胞被自身的溶酶体酶消化)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应。

8.坏疽:是身体内直接或间接地与外界大气相通部位的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伴有腐败菌生长而继发腐败。

坏疽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三种。

9.水变性:(细胞水肿),是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的胞浆。

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是缺氧、感染和中毒。

其发生机制是:缺氧时线粒体受损伤,使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 泵功能因而发生障碍,导致胞浆内Na+、水增多。

去除病因后,水肿的细胞可恢复正常。

10.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11.再生:由机体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对机体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12.凝固性坏死:蛋白质变性凝固且溶酶体酶水解作用较弱时,坏死区呈灰黄色、干燥、质实状态,称为凝固性坏死。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从商品界中自发地分化出来的,并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

”价值尺度货币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

所谓衡量商品的价值,就是评价商品包含多少社会劳动;所谓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把社会承认的劳动量表示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流通手段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使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这种间接交换被称为商品流通。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暂时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时,这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世界货币当货币在国际交往中充当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购买手段和特定条件下的价值转移工具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系统的货币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产生之后形成的无限法偿:法律规定的无限支付能力,不论每次支付数额有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购买商品、支付劳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平行本位金银这两种货币均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

其特点是,国家对两种货币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生金银的比价自由确定金币银币的比价。

双本位金币与银币同为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熔化及输出入,但二者的交换比率由国家规定的一种货币制度。

简金银这两种货币按一定的法定比价流通。

双本位制是金银复本位制的主要形式良币:实际价值高于名目价值,实际价值较高。

劣币:实际价值低于名目价值,实际价值较低。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的定义: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即比率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制度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cell (细胞):是由膜包围的能独立进行繁殖的原生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进行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要素。

2.pro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无核膜,DNA 游离在细胞质中;染色体为环状,仅有一条;缺少发达的内膜系统;细胞小,多在0.2~10μm 之间;至今未发现细胞骨架。

3.eukaryotic cell (真核细胞):有膜结构围成的细胞核,DNA 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基因组至少有两条染色体;有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线粒体、叶绿体等;具有细胞骨架系统。

4.archaeobacteria (古细菌):又称原细菌、古核生物,使一些生长在极端特殊环境中的细菌;最早发现的古核生物为产甲烷细菌,后来又陆续发现盐细菌、硫氧化菌等。

5.plasmid (质粒):细菌内除了核区的DNA 外,存在的可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

一、名词翻译并解释1.resolution (分辨率):是指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2.fluorescence microscopy (荧光显微镜技术):分子由激发太回到基态时,由于电子跃迁而由被激发分子发射的光称为荧光。

荧光显微镜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和荧光素直接标记技术 。

荧光显微镜技术用于研究细胞内物质的吸收、运输、化学物质的分布及定位等。

3.autoradiograply (放射自显影):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辐射对乳胶(含AgBr 或AgCl )的感光作用,对细胞内生物大分子进行定性、定位与定量的一种细胞化学技术。

4.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1965年发明的较现代的细胞生物学研究工具,主要是利用二次电子信号成像来观察样品的表面形态,即用极狭窄的电子束去扫描样品,通过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产生各种效应,其中主要是样品的二次电子发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克拉克值:指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常用单位有%,ppm,ppb,ppt)。

地球化学体系:根据研究需要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特定的物质区域)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T、P等),并且有一定的时间连续。

元素丰度:将元素在宇宙体或者较大的地球化学体系中的平均含量称之为丰度。

大陆地壳:地表向下到莫霍面,厚度变化在5-80km,分为上部由沉积岩和花岗岩组成的硅铝层,下部由相当于玄武岩、辉长岩或麻粒岩等组成的硅镁层两部分组成。

类质同象:某种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被介质中的其他质点(原子、离子、络离子或分子)所占据而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改变,晶格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离子正负电荷的平衡保持不变或相近的现象。

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自然体系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和所显示出的有选择地与某种阴离子结合的特性。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当体系与环境处于不平衡条件时,元素将从一种赋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赋存状态,并伴随着元素组合和分布上的变化及空间上的位移,以达到与新环境条件的平衡,该过程称为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共同离子效应:在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同离子的易溶化合物时,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的多相平衡将发生移动,原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将降低。

水-岩化学作用:由于地壳上部与水圈直接接触,两者之间发生的化学作用统称为水-岩化学作用。

水-岩化学作用是地表条件下范围广泛和极为活跃化学作用,对地表系统元素的组成、演化及循环具有重要影响。

水-岩化学作用主要发生在地壳上部,可一直延伸到上地幔。

盐效应:当溶液中存在易溶盐类时,溶液的盐度对元素的溶解度有影响。

溶液中易溶电解质的浓度增大,导致其它化合物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盐效应。

共同离子效应:当在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与该化合物具有相同离子的易溶化合物时,原难容化合物的溶解度将会降低,称为—。

总分配系数(D i):为了解微量元素在岩石与熔体间的分配行为,需计算微量元素在由不同矿物组成的岩石和熔体间的总分配系数。

总分配系数(D i)是用岩石中所有矿物的分配系数(K D i)与这些矿物在岩石中的相对质量分数(ωi) 之和来表示。

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相对主量元素而言的,指在体系中质量百分比低于0.1%的元素,同时它们在体系的矿物相中不计入化学计量式的组分,不影响所在体系的物理/化学特性,近似服从Henry定律。

Eu:表征Eu与REE整体分离程度的参数。

其计算公式为:δEu=2Eu n/(Sm n+Gd n)(n表示相对于球粒陨石标准化)。

放射性同位素:能够自发地衰变形成其它核数,最终转变为稳定核数的同位素。

能斯特分配定律: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微量元素在两共存相中的活度比为常数。

稳定同位素:不能自发地衰变形成其它同位素或由于衰变期长,其同位素丰度变化可忽略不计的核素。

浓集系数:某元素最低可采品位与其克拉克值之间的比值,反映了元素在地壳中倾向于
集中的能力。

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克拉克值,反映地质体中某元素在地质体中的浓集程度。

>1,集中。

<1,分散。

载体矿物:岩石中所研究的元素主要分配于其中的那种矿物。

富集矿物:岩石中所研究的元素在其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它在岩石总体中的含量的那种矿物。

地球化学省:由地壳形成和演化的地球化学差异而引起的与地壳平均化学成分显著不同
的地段
碳质球粒陨石:富含水和有机化合物的球粒陨石,成分主要为硅酸盐,氧化物及硫化物。

镧系压缩:稀土元素(REE)的原子容积显示出逐渐和稳定的随原子系数增大而减小的趋势,这种原子容积的减小,称为——。

地球化学障:元素迁移过程中,由于外界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造成介质中原来稳定迁移的元素其迁移能力下降,并使元素发生沉淀,引起元素沉淀的条件或者因素称为地球化学障。

地球化学:研究地球及子系统化学组成、化学机制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类质同象:某些物质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结晶时,晶体中的部分构造位置随机的被介质中的其他质点(原子、离子、配离子、分子)所占据,结果只引起晶格常数的微小改变,晶体的构造类型、化学键类型等保持不变,这一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固溶体:含有类质同象混入物的晶体又被称为—。

完全类质同象:晶体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之间可以充分置换,形
成任意比例的固溶体,称为—。

元素的地球化学亲和性:在自然体系中元素形成阳离子的能力和所显示出的有选择地与某种阴离子结合的特性称为~。

常量元素:体系中元素含量高(>0.1%),通常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其行为服从相律和化学计量比。

在不同条件下演化规律不一致,可以指示地质、地球化学作用进行的条件和演化过程。

有时候也称为主量元素。

与之相对的是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元素在所研究客体(地质体、岩石、矿物等)中的含量低到可以近似地用稀溶液定律描述其行为,该元素可称为微量元素。

特点:在体系中含量低(<0.1%),通常不形成自己的独立矿物,其行为服从稀溶液定律和分配定律。

在不同条件下演化规律基本一致,可以指示物质的来源和地质体的成因。

与之相对的是主量元素(常量元素)。

MORB:洋中脊玄武岩。

增田-科里尔图解: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横坐标为稀土元素名称,纵坐标为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丰度,纵坐标为对数坐标。

同位素:质量数不同或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的元素(核素)称为同位素。

核素:具有特定核结构的原子称为核素。

常表示为A M,A为核电荷数和中子数的结合。

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当元素发生结合状态变化并伴随有元素的空间位移时,这样的过程称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元素共生组合:具有相同或者相似迁移历史和分配规律的各种元素在地质体中有规律的组合,如Cu-Pb-Zn热液矿,或者Cr-Ni-Co在基性-超基性岩中。

奇偶规律(奥多-哈根斯法则):原子系数为偶数的元素其丰度大大高于原子系数为奇数的元素。

具有偶数质子数(A)或偶数中子数(N)核素的丰度总是高于具有奇数质子数(A)或者奇数中子数(N)核素。

这一规律称为~。

相容元素:指矿物-岩浆分配过程中主要富集在矿物中的元素。

(另外一种定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部分熔融或岩浆分异结晶过程中,在固相/熔体相中的总分配系数>1的微量元素称为不相容元素)
不相容元素:指矿物-岩浆分配过程中主要富集在岩浆中的元素。

(另外一种定义: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部分熔融或岩浆分异结晶过程中,在固相/熔体相中的总分配系数<<1的微量元素称为不相容元素)。

元素的赋存形式(element form):指元素在一定的自然过程或其演化历史的某个阶段所处的状态及与共生元素间的结合关系,包括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元素的存在形式。

离子电位:是离子大小和离子电荷的综合作用效果,决定了离子吸引价电子的能力π值为离子电价与离子半径的比值。

π = 离子电价/离子半径。

高场强元素:离子半径小,离子电荷高,离子电位π﹥3,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非活动性的元素。

(进一步细化定义:high field-strength element(HFSE)典型代表为Nb、Ta、Zr、Hf、P、Th、HREE(重稀土元素),这些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一般较稳定,不易受变质、蚀变和风化作用等的影响,因此常用来恢复遭后期变化岩石的原岩性质。


大离子亲石元素:例子半径大,离子电荷低,离子电位π<3,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活泼,地球化学活动性强的元素。

典型代表有K、Rb、Cs、Ba等。

活度积:当温度一定时,难容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活度的乘积为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活度积。

由于难溶化合物的溶解度极小,其浓度与活度(或者称为有效浓度)相当,故溶度积与活度积均为常数,为Ksp。

活度积原理:当溶液中某种物质的离子积达到或者超过该物质的活度积时,该物质析出,小于时会溶解,这种溶解—沉淀关系称为活度积原理。

风化壳:地壳表层岩石风化后部分溶解物质流失,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

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模式年龄model age:根据放射性衰变规律,假定地质样品形成时的初始子体内同位素组成计算得到的年龄。

称为——,(进一步扩展:如对于钐-钕同位素,假定地质样品最初来源于亏损地幔,则钐-钕模式年龄称为亏损地幔模式年龄,记作T DM,如假定其是最初来源于球粒陨石均一源储,计算得到的模式年龄为球粒陨石均一源模式年龄,记为T CHU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