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课程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教材分析】统编教材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点是“思路要清晰”,教材主要是从“整体构思”“确定写作顺序”“列提纲”三方面进行指导。
“写作实践一”侧重的训练点是“整体构思”和“列提纲”,“写作实践二”侧重的训练点是“写作顺序”及“详略得当”,两个“写作实践”训练点各有不同,训练时可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我们学过的课文,大都有清晰的思路,要引导学生体会模仿,比如《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是时间顺序;而《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当然,平时阅读课外读物,也要引导学生想着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1.评改作文,学习选材、组材的方法。
2.实践写作,体验设计提纲的作用。
【预习提示】1.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例,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2.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的作文思路清晰吗?【教学过程】一、导入珍珠很美丽,但散落一地,终是无用,只有当它们被串成一条项链,它们的美丽才会实现最大的价值。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写作,再丰富的内容如果缺少将它们连在一起的一根线,也会大打折扣,今天,我们就结合这次的作文情况学习如何找到那根线——思路。
二、明确目标:默读《思路要清晰》,圈划要点学生交流自学结果,最后汇总从以下方面让思路更清晰:明中心——选材料——定顺序——明详略——前引后结(前呼后应)三、选材料(一)寻迹教材同学们,教材87页为我们出示了一个典型范例,如果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1)他放学之后他总是先写作业。
(2)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3)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4)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5)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6)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7)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教材分析(全书)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教材分析单元序次教学内容(教材篇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一邓稼先、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作文:写出人物的精神1.让学生了解杰出人物的风采,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和品格。
2.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学习精读,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
1.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个性。
1.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学习观察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个性。
多媒体二黄河颂、老山界、土地的誓言、木兰诗、作文:学习抒情、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1.感受文中人物的爱国情怀,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2.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和想象。
3.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
4、学习批注,记录自己的点滴体会。
1.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和想象。
2.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
1.继续学习精读,注重涵泳品味,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和想象。
2.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
多媒体三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卖油翁、作文:抓住细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课外古诗词诵读1.小人物平凡,身上也有弱点,但同时他们身上也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学习课文,学习他们的精神。
2.学习熟读精思。
3.学习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的重点。
4.学习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意蕴。
1.学习熟读精思。
2.学习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的重点。
3.学习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语句,感受文章意蕴。
1.学习熟读精思。
2.学习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的重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春》是散文家朱自清的名篇。
全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生动而富有层次的描绘,刻画了生机盎然的“春”的形象,歌颂了春天的创造力,赞美了春天的无限希望,传递出作者内心蓬勃向上的活力以及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济南的冬天》是文学家老舍先生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佳作。
文章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作者善于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使全文基调一致,色彩和谐,其对济南冬天的一往情深,处处流于笔端,溢于言表。
《雨的四季》通过细致描写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亲切可爱。
文章用诗化的语言,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选录了四首古代的优秀诗歌,它们时代不同,体裁各异,言简而意丰。
《观沧海》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远谪而作,寄托了对朋友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次北固山下》描写了冬末春初时诗人泊船北固山下看见一派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美之景,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思乡之情。
《天净沙·秋思》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本单元写作板块的主题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多角度感受生活,学会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在语文实践中完成知识渗透,提升学习能力。
第二单元本单元是散文单元,主题是“亲情”。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通过回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以及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2024年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四篇)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一、教材分析:第三单元,主题为感悟自然。
日月经天、江河行天,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人们爱美的心灵,也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自然中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没的语言。
本单元重点在于品味文章美的语言。
并探寻在如此美的语言背后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
启发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注意积累。
第四单元,主题为探索科学。
这一单元要鼓励学生自主探寻科学世界,搜集资料激发求知欲望,培养树立科学精神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练习速读课文,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本学期707班的语文课,近一周来教学与摸底。
本班有____名学生。
少部分学生基础尚好。
绝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特别是书写汉字较差。
须在教学中逐步训练提高。
三、教学目标1、能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基本知识,注重字、词、义的训练。
2、会朗读,诗歌,文言文会背诵。
3、会探究课文中的问题,会合作学习。
4、除了课文上的背诵篇目,要求学生至少会背____篇优秀文章。
6、学会写优秀的作文。
四、教学策略和方法1、让学生会学语文(1)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除了课堂讲解外,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边学边提高。
(2)养成预习习惯,边读课文,熟读课文。
并背诵著名段落。
(3)独立完成作业练习册,组织学生合作练习探究题。
(4)学会给课文划段落,总结中心思想。
(5)用综合简单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使学生能够掌握已学的语法,修辞知识,训练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
2、在课堂上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特别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针对学科内容,设计写作。
3、作文每篇认真批改,写出评语,指导学生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具体措施2、多鼓励学生,与学生多交流。
帮助学生喜欢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
4、鼓励学生置疑。
共同提高。
6、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利用自己的生命体验,灌输学生健康的思想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是一个以童话和寓言为主题的单元,包括《古代诗歌四首》、《<世说新语>两则》、《寓言四则》以及写作等内容。
这个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欣赏古代诗歌和寓言故事,通过学习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这个单元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有趣、生动的童话和寓言故事。
以下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1. 掌握古代诗歌和寓言故事的基本知识,了解其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寓意,能够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
3. 学习作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4.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建议:
1.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作品主题和寓意。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仿写、扩写、改写等方式,让学生逐渐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3.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寓意和启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4. 可以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一. 教材分析《古代诗歌四首》是人教版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本课包括《观书有感》、《春晓》、《登鹳雀楼》、《鹿柴》四首诗歌。
这些诗歌都是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对诗歌有一定的认识。
但大部分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很难体会到诗歌所传达的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世界,感受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四首诗歌;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地朗读、背诵四首诗歌;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难点: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的世界。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3.案例分析法:以四首诗歌为例,分析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诗歌原文、译文、图片等。
2.音频:准备四首诗歌的朗读音频,以便学生跟读、欣赏。
3.视频:准备与诗歌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文件,让学生聆听四首诗歌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然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呈现四首诗歌的原文,让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同时,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合作探讨,分析四首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2020/11/13
第一单元
赏析语言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化朗读。
本单元各篇课文的练习都提到了朗读、背诵的要 求。这说明朗读是本单元的重要的教学目标。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最直接最真切 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 有效的途径。
篇篇课文都应指导学生“美读”,带着美好的情怀、 美好的想象,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以 朗读为进入课文、接受课文的重要途径。
2020/11/13
第四单元
课文
要点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白求恩精神的现代价值;对比手法;品味语言特色; 叙—论—颂的结构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多角度理解牧羊人的精神;叙述前后相连的几件事 (顺序、衔接、详略);先叙后评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 顿·亨特
“迈出第一步”的意义;完整叙述一件事情(顺序、 时空转换、伏笔与悬念);事情演进与心理变化同步 展开;由一般到普遍
初学文言文
• 保护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 多种方式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 理解和积累重点实词 • 比较法、联系法、举例子学习文言实词。 • 课外阅读《世说新语》
2020/11/13
2020/11/13
2020/11/13
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乐园之乐与 园,也有一 迅与大鲁迅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济南的冬天/老舍
温晴(的特点)、温情( 感觉)、温婉(的语言) 写景手法(统一基调、层 性、虚实等)
雨的四季/刘湛秋
细腻的感受,细致地描摹 (正面与侧面;多感官调 用),浓郁的情味,诗化 语言
古代诗歌四首
巩固诵读能力,发展理解
观沧海/曹操
力;借助联想和想象,体
[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22部编版)第4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
[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22部编版)第4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刚刚过渡到初中,基础较为薄弱,但思维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充满兴趣。
教师应循循善诱,步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品读文本,交流互动。
教学目标2、通过品读文章词句,了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3、结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创造奇迹的意义。
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了解牧羊人的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感悟牧羊人创造奇迹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板题:播放动画片《植树的牧羊人》节选。
导语: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段动画片是加拿大动画大师弗雷德里克·贝克花费五年时间手绘了约两万张图片制作而成的,这部片子获得第六十届奥斯卡(1988年)最佳动画短片奖等三十多项国际电影奖。
你们知道吗,这部优秀的影片改编自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创作的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这是有关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的身份是个“牧羊人”。
这个牧羊人在做什么呢他在“植树”!他为什么植树植树以后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探寻究竟。
(教师依次板书“人”—“牧羊人”—“植树的牧羊人”)二、听读课文,完成任务1、重点生字词注音。
废墟(某ū)干涸(hé)坍塌(tān)戳(chuō)酬劳(chóu)流淌(tǎng)水渠(qú)乍看(zhà)2、解释下面的词语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
干涸:干枯,没有水。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溜达:散步,闲走。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视编剧。
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后,思考回答一下问题:1、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12.2
《诫子书》教学设计何宇卫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四篇课文【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本课借助多媒体平台,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贯彻“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理念。
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
【教材分析】《诫子书》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言文,2016年秋季新编进册。
这篇作品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一封家书,这是以他一生的经历所凝成的智慧的结晶。
文章虽短,但字字有力!这些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能引导刚进初中的青少年学会如何“立志成才”。
七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借助课下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对于本文,学生能借助课下注释,读懂文章大意,并积累名言警句运用到生活中去。
【学情分析】不利条件:不熟悉学生,不清楚学生的实际学力水平;文章的深层含义不易理解,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真正深入地理解文章。
有利条件:江南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好;初二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应可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读懂课文。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积累重点词语、文言知识和名句。
2、理解文意,把握文章的深层内涵。
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古典作品熏陶。
【教学重难点】1、积累重点词语、文言知识和名句。
2、把握文中深层内涵。
【教法、学法】教法:设疑提问;点拨答疑。
学法:诵读法;小组合作。
【设计意图】基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内驱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言文的课堂学习中,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交给的任务。
小组合作可以加强学生思维碰撞,达到学习上你帮我带,知识上互通有无。
【教学课时】1课时【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八岁的儿子的家书,看看他作为一位智者,临终前对儿子说了哪些他认为非常重要的话。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16诫子书》优质课获奖教案_0
教学设计课题16.《诫子书》课时 2 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重点难点分析及突破措施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
在教学中要达成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学生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味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
作业设置结合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积累的同时感受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和爱国情。
教学准备1、《诫子书》课文范读音频文件。
2、《诫子书》PPT课件。
板书设计诸葛亮提出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劝戒惜时,有所为诫子书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教学过程教材分析:《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联系学生实际考虑不宜往深处难处开掘,所以文章结构特点及哲学辩证思想不列为教学目标,当然这是主观意见,还有待同仁智者商榷。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最新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单元目标重难点教材分析教学策略)2021年秋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体味不同的人生,学会思考人生,珍视生命。
2.学习默读,学会圈点勾画,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主要情感3.学会在默读中厘清作者的思路。
抓住关键词句,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是梳理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的重要方法4.根据人物形象的特点,设计恰当的写作思路,运用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以及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5.深入认识文中人物形象,获得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感悟理解意义6.理解对比、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等人物描写方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单元教学重难点:1.进一步提升默读能力,达到每分钟默读不少于450字,在阅读时有意识地在自己喜欢的或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圈点勾画或做标注。
2.据人物形象的特点,设计恰当的写作思路,运用对比、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以及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人生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
有的是对美好人生的礼赞,有的是对人生的憧憬和感悟,还有的是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回顾。
选择这些课文,试图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
全文以说理为主,兼叙述和抒情,逻辑谨严。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小说。
课文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
数十年间,这个孤独的男人毫不在意外界的变化,也不管这片土地是公有,还是私有,每天只是种树、放牧、养蜂。
他以只手之力创造了一片森林,将曾经的荒漠变作绿洲。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小说,写了作者童年时克服恐惧、收获自信的一段回忆。
故事从生活中的一则插曲引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深沉而令人信服。
《诫子书》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意味的家书。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写作指导 》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指导》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写作指导,主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的成长故事”,旨在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的成长故事,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教材通过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和范文,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步骤和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仍然停留在记叙文的初级阶段,缺乏对人物、情节的深入描写和思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挖掘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的成长故事。
2.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成长故事,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故事,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将其转化为具有个性和思考深度的文字。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经历。
2.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和解读范文,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3.任务驱动教学:通过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指导相关内容。
2.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参考资料:与成长故事相关的范文、写作技巧和方法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让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故事。
–你们觉得自己最大的成长是什么?–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一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成长故事相关的范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写作的思路和结构。
–《我的成长故事》:描述学生自己的成长经历,突出自己的成长过程和收获。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写作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梳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主要包括了《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和《古诗四首》等文章。
这些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感悟。
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文章结构、品味词语、理解作者情感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作品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文章、品味词语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难点:分析文章表达技巧,品味词语,理解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的美。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背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秋天的景色,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结构,品味关键词语。
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教师设置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人教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七上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课程教学设计
一、构建动场
检查作业①背诵课文②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从那两方面进行论述的?
提出论点--{治学正(静)---修身反(躁)}两方面论证。
三、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提出问题: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
回答问题
【活动一】勾画阐述本文观点句子,考虑从那
两个方面进行的论证
【活动二】小组讨论问题,形成自己的体会
(说明:这一问题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掌握
好这个问题,才能充分了解诸葛亮在修身、立
志、为人处世方面对后辈的劝勉之意。
通过疑
难共解、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锻炼
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
学生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
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
熟读至诵。
明确;A、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学
B、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
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
志
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
【设计意图】达
成教学目标4“把
握文章脉络,学
习诸葛亮严密的
论证,引导学生
理解成才的三个
条件:志、学、
才三者之间关
系。
”。
人教部编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诫子书》说课稿
15课《诫子书》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辛苦了!我是2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诫子书》。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他们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1.本课的内容及其地位本课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一篇具有启发告诫学生的课文,符合七年级孩子开启初中课堂的大门,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这篇课文正是诸葛亮对儿子的教导。
学习本课,在提高学生文言水平的同时,结合课文内容,聆听先哲教导,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2.教学目标分析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熟读成诵,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自译文本;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用于发现,大胆参与的学习精神,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
通过以上三个目标,提升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掌握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二、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年龄较小,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课堂,文言文理解能力不足,以及对本篇作者了解不多,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还有部分同学语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这是学生的基本情况。
三、设计理念本课虽然是一篇文言文,但是学生对于诸葛亮是有一定了解的,另外也有一定的学习方法的积累,只要重视诵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对于学生掌握课文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论证方法的学习还需要再深一步。
2020--2021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生命礼赞 单元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生命礼赞单元导引生命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漫步新的人生旅程,你将会有新的收获,本单元以生命为主题组元,四篇课文,都是抒写生命感悟的精彩篇章。
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
同一主题的课文内容,可以融会贯通。
从《纪念白求恩》中我们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加拿大共产党员,在中国抗日前线忙碌的身影。
《植树的牧羊人》让我们看到了布菲老人拖着年迈的身体,缓慢地行走在荒漠里,狂风吹得他趔趄前行,他一边走一边播撒种子;他身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们快乐地载歌载舞。
老人的行动和精神不仅改变了自然环境的荒凉和凋敝,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地人的生活和精神,给人们带来希望和阳光!《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通俗易懂但又耐人寻味的美文,讲的是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在悬崖上的遇险经历。
从《诫子书》中可以看出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这是诸葛亮用生命为后代留下的修身立志的名篇。
阅读过个单元,就是与一颗颗高尚的心灵对话,这些对人物品行的礼赞,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思考,那理想的光辉和人物精神人格的魅力将激励我们为此执着地奋斗不息的。
课文聚焦《纪念白求恩》一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同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植树的牧羊人》一文通过讲述者“我”一段跨越四十年的回忆,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种树的故事。
这位牧羊人——艾力泽·布菲,靠着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从小时候的一次在悬崖上的遇险经历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并且这个道理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全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
生活中有阳光雨露,也有风霜阴霾.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这个单元选编了四篇古今中外的名文,从不同角度写出了作者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思考,以及对人物品行的礼赞.阅读这些课文,将引导你思考人生,珍爱生命.
1.知识点:
本单元继续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妨在课本上随手圈点勾画,标出关键语句,画出你喜欢的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在对课文大意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语句等方式,理清作者的思路.
第13课《纪念白求恩》重点知识: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理解并掌握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学习白求恩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2课时)
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重点知识:整体感知文意,理清作者的思路;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1课时)
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重点知识:重点字词,心理描写,生活哲理.(2课时)
第16课《诫子书》重点知识:积累文言字词,识记作家作品;理
解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潜心学习,提高修养.(1课时)
2.技能点:
(1)学会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其细腻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2)学会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式,理清作者的思路.
3.学习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研读文章的关键部分;巧设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习方法:练习默读,力求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在默读中理解文中的重要词句,把握重要信息,体会作品的内涵,把握文章的主旨.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生活,珍爱生命,激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第13课《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结构清晰、论证严谨的议论文.毛泽东在文中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他把对白求恩精神的评价提高到共产主义精神的高度,并把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分析为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三个方面,号召全党每一个共产党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围绕艾力泽·布菲老人在普罗旺斯高原多年的种植行为展开,老人通过长期的坚持使陷入生态危机的村庄恢
复了生机,涤荡了村民们扭曲的心灵,他的救赎指向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人类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人类丰厚的回报.
第15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叙写了作者童年时一次爬山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大困难.当然,重要的是走好每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第16课《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既有慈父的殷殷期待,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诲,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