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2年)四川高考诗歌鉴赏试题

合集下载

四川历年诗歌鉴赏答案

四川历年诗歌鉴赏答案
参考答案: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参考答案: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五、2010年高考语文(四川卷)古诗词鉴赏题及参考答案
答完第一问就可以知道,本诗用了一系列动词对素蝶进行细腻地描写,不加渲染和烘托,应属白描。有隐有现,有起有归,有出有没,有上有下,明显是对比,也有动静,这些都是描写的手段。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详解精析:
第一问:考查诗歌情感的时候,应重点关注表现诗人感情的诗句及词语。结句往往是抒情主旨句,应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只要给的背景类注释,注释一定是答案要点。因此应抓住“尾联”中的表现情感类的词语“幸”“欲”,二者均表希望,可知涉及情感。“芳华”“嘉树”的象征意义也比较好把握。其次抓景物的特征语,咏物诗直接由物到人,所以“参差”便有了注释中“数起数伏”的意味。
第二问:考查咏物诗的表现手法,没难度。一般为托物言志,有时也可能是象征。要引导学生分析托物言志与象征的区别,力求准确作答。如果学生实在不会判断,就引导学生先概括为托物言志,表述为什么象征了什么,以期保险。
参考答案: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四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四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及答案

四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一)送人游吴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14.本诗的题材是。

(1分)15.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姑苏人家,傍河而居的风物特点。

B.颔联以名词性短语构成对比写出水乡悠久的历史和美景。

C.颈联“卖”和“载”两个动词,描绘了吴地的繁荣和富足。

D.本诗的语言典雅华美,在简朴疏淡中透出水乡氤氲的韵味。

16.赏析独具匠心的尾联在情感表达上的特点。

(4分)四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答案14.(1分)送别15.(3分) D16.(4分)前三联想象友人到吴地的所闻所见,尾联“遥知”一转,变换为对友人情感的猜测,写友人在吴地思念家乡,余味悠长。

“未眠”、“乡思”的愁怨与前三联极尽笔墨描绘吴地人文历史和秀美风光的轻快笔调构成反差,引人遐想,既突出了游子必然思乡的深情,又暗含我在家乡的守望和祝福,情感的表达曲折丰富。

四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二)夜坐有感何梦桂①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②,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③到夜深。

【注】①何梦桂,淳安人,南宋遗民诗人,元至元中,屡召不起,筑室湖南小酉源。

②云龙:君臣风云际会。

③参差:排箫,古乐器名。

(1)本诗颔联为人称道,运用了比喻、寓情于景、化用典故等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赏析。

(4分)(2)诗题为“夜坐有感”,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四川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答案(1)(4分)①颔联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手法。

“洞龙睡熟”比喻南宋政权早已不存在。

“云归岫”比喻作为遗民的诗人和他的同志者远居岩薮,埋名隐姓。

“枝鹊啼干”隐喻诗人悼念故国故君之泪已枯,也体现了诗人不屈服于元朝的决心。

这些比喻都抒发了诗人眷怀故国故君的悲痛之情。

②颔联寓情于景。

把自己对国灭君亡的悲痛之情寄寓在凄清幽静的夜景之中,委婉含蓄,真切感人。

最新四川卷高考语文历年-诗歌鉴赏答案解析以及全国卷和各省试题练习汇总

最新四川卷高考语文历年-诗歌鉴赏答案解析以及全国卷和各省试题练习汇总

四川卷2006-2017年诗歌鉴赏及答案解析以及部分全国卷和各省试题练习2017年四川高考语文鉴赏及赏析试题及答案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

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

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

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

(15)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正确答案(14)CD。

(15)1)对自己的文学才华的自信。

2)对自己有才无任的遭遇的不平、无奈。

2016年四川高考语文鉴赏及赏析试题及答案至日①刘著②乱离南国忽经年,一线愁添未死前。

心折灵台③候云物,眼看东海变桑田。

燕巢幕上终非计,雉畜樊中政④可怜。

安得绝云行九万,却骑鲸背上青天。

【注】①至日,此指冬至。

②刘著,安徽皖城人,皖城有玉照乡,晚年自号玉照老人。

北宋末登进士第,后在金朝任职,曾任翰林院修撰、忻州刺史等。

③灵台,此指供登临以观天象变化的高台。

④“政”通“正”。

8.简要赏析“燕巢幕上终非计,雉畜樊中政可怜”两句表达的妙处。

(5分)9.本诗表达的情感比较复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历年高考四川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汇编(2006-2014年)

历年高考四川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汇编(2006-2014年)

近十年(2006-2014)高考四川卷语文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目汇编2014年文本: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作者:郁达夫)试题及解析: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启发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B.第②段有关自然的描述涉及时间、空间、光线、色彩等元素,平常的自然景物、人文景观流转变化,姿态万千。

C.作者笔下的自然山水具有陶冶性灵的作用,“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D.本文以吃饭为例表现人类喜新厌旧的特性,以“小市民的窗槛栽花”为例表明凡夫俗子也能欣赏自然美,具有生活气息。

E.本文谈古论今,写人写己,由景物而人生,从山水而艺术,紧扣自然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答案与解析】AC。

该题型是继2013年高考语文题才出现的选择题型,既考查学生们对全文内容和中心的整体把握,又要求学生对每一段落的内容有清晰的认知,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两项有错。

这道题A项中提到“从亚里士多德的模仿学说谈起,意在引出人生、艺术模仿自然山水的中心观点”,但是我们可以回到原文第一段中去探求,原作者提到“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是独断是笼统的,所以作者对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是持否定的态度,而在后文提到“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说明自然景物只是对人生和艺术产生了影响,并不是模仿。

然而,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中心论点是最后一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C项中提及“清凉散”之喻形象地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工作的繁忙而忽略对自然的欣赏。

”实则不然,作者在第五段中最后一句提到:“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表明作者用“清凉散”的比喻是给利欲熏心的人开出一剂良方,希望通过山水自然,使得这些利欲熏心的人能够人性发现,人格能够得以净化。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带答案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带答案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一)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元)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

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

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

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21.这首词上下阕分别扣住与两个地点的变迁,写出了倍加感伤的世事沧桑。

(2分)22.本词写了登临所见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5分)四川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答案21.六朝胜地,行宫内院。

(2分)22. (1)空旷青山,破败离宫,萋萋芳草,无人松径,荒凉落日,明灭鬼火,凄清明月。

(2分)(2)与所写虚景结合(或虚实结合),突出表达了长江一线连年征战、豪杰消磨、功业成空的苍凉悲壮,咏出了风云易消、青山常在的感慨,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3分)四川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二)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宋志南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⑴ 赏读不同时代两位作者的两首绝句,分析它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⑵ 郑诗有一个别开生面和富于情韵的结尾,使得它受到较高的评价。

请从用词和情韵两方面赏析它的结尾。

(4分)⑶ 志南绝句的后两句是传世佳句,他传神地写出了江南春景的神韵,请圈定关键词重点赏析。

(3分)四川高考诗歌鉴赏训练题答案⑴相同点:景物、季节。

都写了以杨柳为代表的江南春景;(1分)不同点:情感、情趣。

一个是乐景写哀情,一个是春日美景中充盈着惬意的春游乐趣。

(1分)⑵“向”字重叠,“君”“我”对举,(1分)增添了画面的张力和诗句咏叹的情味。

(1分)作者用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突然而止,(1分)让读者的自然流淌的感情遭遇制动的猛冲(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一瞬间充盈到读者心中。

2012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详解(四川省)

2012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详解(四川省)

8.对下列句子丨加点词癿解释,丌正确癿一 项是 A.习丼子业辄鄙乀曰 鄙:以为羞耻。 B.自劾求退 劾:检丼揭发。 C.必宥尔,无恐 宥:宽恕。 D.上官按乀丌得实 按:查验。 8.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 文中的意义的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都推 测许曾裕应当为朝廷重用。鄙:轻视,看丌 起。
4.B【解析】考查辨析幵修改病 句癿能力。A项语序丌当,“许 多有眼光癿国际大商人”改为 “国际上许多有眼光癿大商人”。 C项搭配丌当,“植被覆盖率” 不“十分严重,令人担忧”丌搭 配,关联词“但是”使用也丌当。 D项成分残缺。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癿文字,完成5~7题。 警惕汞污染 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实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丌 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丌丽,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癿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 形,神经错乤甚至死亡。后来发现,这丌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癿公害病。水俣湾一家 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呾醋酸忆烯使用了含汞癿催化剂,排放癿废水丨含有大量癿汞。其丨有癿是甲基汞, 有癿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不水体戒水生物癿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癿脂溶性非常强,可以在 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幵通过食物链最终迚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人癿丨枞神经细胞。公叵呾政府对水 俣病癿认定叧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癿症状,而这种症状不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迚入人体所导致癿症 状丌完本相同。因此,叧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 水体丨汞污染是人类健庩癿隐患。因为水丨癿微 量汞,经过水丨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癿逐级转秱,在食物链顶级生物体内可以富 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以美国金枟鱼罐头为例,1953年含汞量为0.08PPM[注],到了2005年就增长 至1.79PPM。对以鳌鱼呾鲸为主要食物来源癿法罗群岛居民癿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癿血汞含量可能是全 丐界人群丨最高癿,达到6PPM。鱼类体内癿汞主要为甲基汞,其百分比随着鱼龄增加而增加,一年生 癿鱼所含汞丨癿甲基汞癿31%—35%,8—12年癿鱼所含汞丨癿甲基汞为67%—100%。在一般情况下调查 呾监测鱼类癿含示量,对亍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 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癿汞达2000 吨/年。汞径容易蒸发到大气丨,幵丏能够随着穸气团作全球范围癿迁秱,在大气丨停留几丧月甚至一 年。在丌同癿条件下,它会发生沉陈,幵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亍汞癿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 环境觃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唯一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癿化孜物质。 我国是汞 生产呾消费大国,十分重规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丨国汞污染癿健庩影响途徂不其他国家丌同, 丌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丨国汞污染情况,如在北美呾北欧地区,某些鱼类体内癿汞浓度具有一定癿 指标性意丿,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重癿地区,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汽车 尾气丨癿汞迚入到穸气丨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丨汞癿含量要高亍公园丨癿植物;北京市 汞污染癿主要来源是煤呾汽油燃烧癿汞释放、化工厂癿汞排放,贵阳市癿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 值以及原煤汞含量高。 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癿又一丧主要来源。垃圾丨癿汞主要来自电池、体温计、日光 灯等,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癿处理措施,将有利亍减少汞污染。 [注]PPM:即百万分乀一。

历年四川省高考语文逐题汇编及详解之“名篇名句”(2006-2013年)

历年四川省高考语文逐题汇编及详解之“名篇名句”(2006-2013年)

2006-2013年四川高考语文逐题汇编及详解之“名篇名句”06年13.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楼船夜雪瓜洲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2)剑阁峥嵘而崔嵬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解析】这道题除了常规的填充式默写之外,还有情景默写。

情景默写更突出了对名句名篇的理解,这是一种考试方向。

07年13.按要求将名篇名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两题任选一题)(5分)(1)__________________,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

(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愈在《师说》中也明确提出了择师的标准:“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语文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题(标准整理版 含答案)

2012年语文高考真题 诗歌鉴赏题(标准整理版  含答案)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1、(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4分)(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4分)2、(辽宁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初见嵩山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5分)(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3、(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津亭”和“客船”。

(1分)(2)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3)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4分)5、(天津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8分)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北京渣油泵黄。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及答案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及答案

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8分)哭刘司户蕡①李商隐路有论冤谪,言皆在中兴②。

空闻迁贾谊③,不待相孙弘④。

江阔惟回首,天高但抚膺。

去年相送地,春雪满黄陵。

[注]①作者当时在长安,闻好友刘蕡客死异乡,写下此诗。

②言:指刘蕡应试所作的对策。

③贾谊:贾谊曾被贬长沙,后汉文帝召他回京问政。

迁,升迁。

④孙弘:即公孙弘,才学卓越,汉武帝时一度免归,后受重用,官至丞相。

⑴有论者认为这首诗全篇贯穿一个“哭”字,请就此对前两联作具体分析。

(4分)⑵比较分析这首诗颈联与尾联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4分)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答案(1)①首联为好友忠诚蒙冤而哭。

天下人都知道刘蕡忠心为国家中兴进言献策,却不被朝廷所容,蒙冤贬谪远方,怎不让人悲愤满腔!②颔联为好友英才早逝而哭。

刘蕡虽才能卓越,却过早去世,没能像贾谊、公孙弘那样等到再度被朝廷重用,实在让人扼腕痛惜。

(4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2)①颈联是直接描写自己的痛哭情状。

遥隔大江,诗人只能频频回首南望,望空洒泪;天高难问,死不复生,诗人惟有捶胸痛哭。

②尾联是借景抒情。

去年送别好友的地方,春寒料峭,大雪满地,阴冷的氛围烘托着诗人的悲凄心情,传达出对好友的无尽的追忆和哀思。

(4分。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四川高考诗歌鉴赏精选题(二)阅读下面孟浩然的两首诗,完成8-9题。

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①这首诗是玄宗开元十六年,年已40的孟浩然在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好友王维住处所作。

②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

青阳,指春天。

8.诗人在两首诗中都含蓄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态度是否相同。

四川省2006-2012年7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四川省2006-2012年7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四川省2006-2012年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2012四川卷)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父孟员,以戎籍隶辽义州卫。

钦少颖敏,习举子业辄鄙之曰:“为学止于是耶?”取《近思录》读之,有省。

成化二年以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因亢旱上章极谏,复以言官旷职召灾,自劾求退。

会陈献章被征来京师,钦听其论学,叹曰:“至性不显,真理犹霾,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即日上疏解官去,执弟子礼事献章。

既别,肖其像事之。

其学专读《五经》、《四书》、小学,期于反身实践,主敬以收放心。

有来学者,辄辞之曰:“己尚未治,何以治人?”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

如是者十余年,虽不出户庭,而官贵人闻风仰德者,莫不躬拜床下。

弘治改元,用阁臣荐,起为陕西右参议。

玺书至而母适病死,乃上疏恳辞。

正德四年,太监刘瑾括辽东田,东人震恐思乱。

义州以守臣贪残变先发,聚从劫掠,顾相戒曰:“毋惊贺黄门。

”钦闻之,往谕曰:“若等吾乡人也,今不幸至此,然吾窃为若等忧,镇城兵不即至耶,如之何?”众初汹汹,至是知悔,罗拜而泣呼曰:“吾父之,愿教之。

”钦曰:“惟不杀人,祸可恨。

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

良民何畏焉?”未几,有言镇城军果至者,众复噪曰:“贺黄门无嫚语。

”环跪钦里门。

钦曰:“吾固知有是也。

城中扰攘至此,镇城焉得不发兵?兵虽至,尔等不杀人,必宥尔,无恐。

”众散去,乱遂定。

时又有边将诈诱杀为阵获者,上官按之不得实,一见钦即惭伏地曰:“他人可欺,吾敢欺贺先生耶?”其至诚感人如此。

钦处家笃成谊,正伦理,厚姻成,睦宗党。

冠婚丧祭一遵古礼,不根之言纤毫不入于耳,子姓必薰陶之以孝弟之义。

日改月化,一乡人皆兴于善。

里俗溺于异端,丧葬皆作佛事,啖酒肉,肆为奢僭,钦以身范之。

晚更好《易》,究心象数,手不释卷,大臣荐引相属,终不起。

少尝隐居医无闾山,因以医闾自号,人遂称为医闾先生。

2012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四川卷)答案解析版

2012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四川卷)答案解析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详解语文2012年四川高考语文试题注重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丰富的课程资源、厚重的传统文化、鲜活的语言材料以及典型的四川元素中精心选取命题材料和设计试题内容。

试题贴近现实生活,突出语言素养,凸显能力立意,体现学以致用,在彰显文化传统、紧扣时代脉搏、贴近考生实际、注重语文特点、突显地域特色、引领课程改革中充分体现高考语文四川卷“平实而鲜活、厚重而亲切”的命题风格。

语文试题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试题在全面测试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自然科学文章《警惕汞污染》在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元代诗歌《子规》在考查古诗鉴赏能力同时引导考生体验丰富而复杂的思乡情感,文言文阅读在考查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地方志中所蕴涵的伦理道德教化等传统文化,文学作品《柴禾》在考查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同时引导考生反思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传统节日对联的撰写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考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感情,材料作文“手握一滴水”引导考生正确对待“大与小”以及“美好事物”与“重要细节”,养成一丝不苟地对待各种细节与微小事物的良好习惯。

试题符合我省考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在充分考虑考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生活阅历和学习状况的基础上,注重题型的合理组合和考点的科学分布,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水平,保证高考的公平与公正。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折(zhé)耗绰(chuò)约水泵(bèng)流水淙(cóng)淙B.募(mù)集缜(zhěn)密慰藉(jiè) 风驰电掣(chè)C.露(lòu)面纤(xiān)细抚恤(xù) 弦(xuān)外之音D.栅(zhà)栏蜷(juǎn)缩款识(zhì) 敷衍塞(sè)责1.B【解析】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

200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真题汇编(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真题汇编(参考答案)

2006年高考诗歌鉴赏专题真题汇编参考答案1.全国卷Ⅰ答案:(1)分几个层次其实就是分段,既为一首题画诗,当然就是首两联描写画作的内容,后两联抒发自己的感受。

但是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感情的名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答诗句所用修辞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这种修辞的好处。

联系诗文作答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骤。

因此,回答此题时,画作内容一定要答出具体内容就是石、竹、牧童、老牛。

(2)首先,第一联“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使用了白描笔触,写出了自然生机,此外,答题要注意诗歌小引中“戏咏”的“戏”字,也就是作者是一种调侃轻松的心态描摹这幅画。

所以,竹石牧牛就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写照。

还是这个“戏”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也没有必要厚竹薄石,它们都是自然田园中的组成部分,都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因素。

此外,根据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可知,其实竹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可以寄托作者的内心追求,考生也可发挥出此点。

2.全国卷Ⅱ答案:(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

不是为惜春伤怀。

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

3.安徽卷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

(意思答对即可)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意思答对即可)4.北京卷答案:①D;E;②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

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2012高考语文分类汇编之诗歌鉴赏(2012全国大纲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出“思”、“信”两字作用的.给2分;答出使全诗富于变化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得一些分。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案:以松“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采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2012全国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典型例题

高考诗歌鉴赏典型例题

高考诗歌鉴赏之典型例题(2004)16.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第16题:诗歌鉴赏。

近几年的诗歌鉴赏题注重对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等方面的考查。

解析:⑴一定要注意试题要求“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因此,只要找出诗句中的“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代表边塞的地名即可。

⑵此题只要读懂诗歌内容,体验到其中情感,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总结:从2002年`起,高考用简答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的应对措施。

首先,要求我们要真正读懂诗歌,学会鉴赏。

从具体的一首诗来说,基本的鉴赏方法应从标题入手,知道作者写什么,把握重点之后,进一步感受作品所描写的形象,理解作品的内容,并寻求作者情感的聚焦点,揣摩作品的语言,体会作品的内蕴。

其次,要学会答题。

要看清试题所问的内容,然后根据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就答案而言,一般应找出相关的诗句作简要分析,切不可抛开具体诗句作空洞分析,或胡乱套用的概念乱贴标签。

04:(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中有金河,黄河,青冢,玉关,黑山等边塞名地,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①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②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③怨气候酷寒④怨景色单调.(2005)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⑴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

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答:颔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友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鉴赏诗歌人物形象、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 2012年四川卷 (1)“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 惆怅之情。 子 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考情分析
2006—2012年四川高考
诗歌鉴赏题
【参考答案】 (1)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 “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 2006年 “冷 ”、“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 夜 归 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 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周密
“客子”写己,每日吟诗度日,雨中观 2011年四川卷 赏杏花,“情趣高雅”。“多病”“固 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穷”二语虽说的是二友,也暗示着诗人 的处境和态度(也是诗人自己生活、心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态的写照),“安于穷困,甘于淡泊”。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 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前后所作。②趱(zǎn):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 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2)(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 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 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
【分析】从杜宇的传说中可以整理出以下三点: 1.他将自己的君位禅让给了臣下,自己隐居。 2.杜宇在隐居之后,被人诬蔑,以至于含冤而死,死后灵魂不 灭,化作杜鹃,哀声便化为杜鹃,以叫声催促蜀人 趁农时播种。
质疑:贪婪的人听到,一个是“倦”、一个是“低首”。低首 是什么?词典上有“恭順貌”“羞愧貌”“折服貌”“佩服”几 个义项。对杜宇禅让隐居,他们是“空”羞愧,是“倦听”(厌 于听闻),说他们空佩服也行,总之他们是不会放弃追名逐利的。
2010年四川卷
何许:何处。瑞:祥瑞、吉祥之 义。粲粲:鲜明的样子。天孙: 织女星。耐:受得住、禁得住。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减字木兰花 向子諲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
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4分) ”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 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既是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 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考点】诗歌的语言,思想内容和情感 。
网上质疑:认为出题人并没有读懂该诗。 本诗是咏子规。尽管其中暗含对贪夫无厌的讽刺,对远 客不得归愁思的同情,以及对农人趁时耕种的称赞。但 是主要还是一种感叹之情,是听到子规啼鸣,想到杜宇 传说,联系人们的表现,从而表达对现实的一种感叹。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 (2)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 诗简要赏析。(4分) 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 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 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4分)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参考答案】 (1)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1分);在杏花春 【注】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即智老;"儒先"指叶天经。
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1分);在二月春风时头戴纶巾 1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身披鹤氅,风流俊逸(1分)。 (2)①此联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 1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景一情,情景交融。(3分)②上句写客中吟咏度日的宁静淡泊,下句写杏花 春雨的清丽顺适,表达了诗人的淡泊、闲适之情,意境和谐。(2分)
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 溢出来。 【考点】一词领全诗、思想内容、情感
【参考答案】 ( l ) 驿站秋夜难眠图。 2007年四川卷 ( 2 ) 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1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 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 葛 溪 驿 王安石 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考点】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和诗眼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蟀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 l )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 标题。(2 分) (2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 现的?请简要赏析。(6 分)
2008年 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 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 【参考答案】(1)(4分)写了两个层次。 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考点】考查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
2009年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参考答案】 (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 表达效果。 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 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 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 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考点】(1)考查诗歌的语言的鉴赏(2)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 技巧和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 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 杜宇所化。 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 网上质疑:认为出题人并没有读懂该诗。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 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 本诗是咏子规。尽管其中暗含对贪夫无厌的讽刺,对远 简要赏析(3分) 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 客不得归愁思的同情,以及对农人趁时耕种的称赞。但 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 是主要还是一种感叹之情,是听到子规啼鸣,想到杜宇 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 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传说,联系人们的表现,从而表达对现实的一种感叹。 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