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寿光县志

合集下载

寿光记忆‖聊一聊纪国、纪台、纪城及“古纪城旧貌图”

寿光记忆‖聊一聊纪国、纪台、纪城及“古纪城旧貌图”

寿光记忆‖聊一聊纪国、纪台、纪城及“古纪城旧貌图”寿光城南三十里有纪台镇,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故事、传说……厚重的剪不断!挖不透!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有“十城九台”,(不止)“十城九台”之中,纪台这个地方有纪城和纪台,一下子占了俩!说到了纪城、纪台,就不得不说纪国,纪城、纪台是纪国的一部分,纪城是纪国的都城,纪台是纪王修炼的场所。

(台上建有纪候精舍)纪国始于商,周灭商,纪国臣服于周,至春秋,齐国渐强,纪归齐。

纪国的地盘在当时来说也不算小,大体相当于现在的青州寿光昌乐临朐的面积吧?纪国的“首都”就建在现在的纪台镇区附近,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纪城”、“纪国故城遗址”。

关于“纪城”民国寿光县志记载:“纪城在今县城南二十五里弥尧二河之间春秋纪国之都城也……”“纪台”也有记载:“纪台在今县城南二十五里水经注云巨洋水经剧县故城西古纪国也城之北有台台西有方池即此郑樵云台高九尺山东旧志云高四丈上有神祠祠左有纪侯精舍清乾隆中村人挖土曾与台下得纪侯钟一具……”另外,有关纪城、纪台的记述,纪城西南安家庄的寿光才子安致远也写了不少,比如“邑人安致远纪台新修山门碑记”,“纪台讌游记”,“邑人安致远纪侯台上望西山晴雪即事”,安致远的儿子写了“安蒖纪台览古赋”……安致远在写《青社遗闻》时,把自己居住的位置一般都是写“予家纪城南”,自己的文集也以“纪城”之名冠之,如《纪城文稿》。

安致远老先生奇闻异事记了不少!去世后葬在了纪城正南,左尧右弥,背靠纪城,老先生倒是不孤独。

虽说纪侯在春秋时“大去其国”,此后也几易其名。

但是纪国故城的规模基本没有大的变动,变化的只是新旧建筑的更替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繁衍生息,最后只剩下了故城遗址和一方土台。

现在,遗址和土台都成了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文物,纪国故城遗址出土了不少!最具代表的就是纪侯钟以及“铜洗”“铜鼎”,“甗”,“香薰炉”……除了文物,我发现纪台人的语言也能体现一种历史的久远,比如吃,我们发音是chi,纪台人是qi或ji熟悉繁体字的朋友可能会说吃与喫的区别是简体字与繁体字的区别,而且标注的发音都是chi,对于现代汉语及通用规范汉字来说,似乎是这样,似乎又不一样!并不是简体繁体这么简单,真正用于吃饭、吃食上时,“喫”才是真正的吃。

城市记忆‖寿光四坛

城市记忆‖寿光四坛

城市记忆‖寿光四坛
祭坛是古代的祭祀场所,用来祭祀神灵、祈求佑护的特有建筑。

据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当时的寿光县城建有四大祭坛,分别是社稷坛、先农坛、风云雷雨山川坛、邑厉坛。

关于这四个祭坛,县志是这么记载的:
“社稷坛”在县西北,制四方各广两丈五尺,崇三尺陛四出,以石主社(取盘之意)长二尺五寸,方一尺,形如钟。

剡其上培其下半在坛之南方,岁以春秋仲月戊日南向致祭。

“先农坛”在小东门外,制广两丈五尺,崇二尺五寸,殿三楹,南向中奉先农神牌。

厢屋两楹,大门三楹,四面缭垣,随坛田四亩九分。

雍正五年奉文建,每岁仲春亥日致祭。

“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南,制广狭如社稷坛,崇二尺五寸,陛四出。

岁以春秋仲月巳日北向致祭。

“邑厉坛”在县东北,制四面各广两丈,祭日春用清明秋用七月望冬用十月朔,岁凡三祭,俱以城隍主之,乡厉坛旧有一百三十二所,今俱废……”。

社稷坛主要祭祀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征着国土和政权。

先农坛主要纪念神农氏祈求丰年,重视农耕。

风云雷雨山川坛主要祭祀“风神”、“云神”、“雷神”、“雨神”、“山神”……祈祷风调雨顺。

邑厉坛主要祭祀那些无祀鬼神。

以上四坛,早已无迹可寻了,但我们还能从民国寿光县志的记载中看到,至少到民国时期这四个坛还是有些痕迹的:“三个遗迹仅存”“惟社稷坛无故址矣”。

虽说“四坛”遗迹俱毁,所幸邑厉坛的石碑还保留至今。

这通雍正十二年(1734年)寿光知县叶一泓题写的“邑厉坛”碑,距今二百六十六年矣!。

城市记忆‖寿光城·熙熙台

城市记忆‖寿光城·熙熙台

城市记忆‖寿光城·熙熙台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寿光有“十城九台”,在这“十城九台”中,熙熙台算是“另类”。

其他土台都是以平地聚土而成,熙熙台例外,是在寿光城的北城墙上又建的台。

如果要说熙熙台的前世今生,就不得不提寿光的城墙。

寿光县志记载:“旧县城绕一城垣,原为土筑,周长三华里半,墙高二丈,厚二丈。

城壕宽一丈六尺,深八尺。

共有五门,东门叫迎旭门,南门叫来薰门,西门叫宗岱门,缺正北门,东小门叫青阳门,西小门叫瞻辰门。

门外各有桥一座,长二丈,跨度九尺,拱形一孔。

明朝末年,内乱和外患严重,历任知县多次将墙加高加厚,增建门楼和瓮城。

1641年(明崇祯十四年)将土城甃以砖石,墙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一尺,留垛口1678个。

同时,引温泉之水,灌注城壕。

清代至民国初期,先后于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1929~1932年(民国18~21年)3次大修。

直到1938年日军入侵占据县城,城垣无多大变化”。

寿光城墙的始建年代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从以上文字来看,明崇祯十四年以前是土城,崇祯十四年后“土城甃以砖石”。

“土城甃以砖石”也是当时的形式需要,明崇祯十四年,大明江山已经岌岌可危。

关外,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此时的崇祯已经压力倍增,“土城甃以砖石”或许就是为防御清军做最坏的打算。

比如寿光城,崇祯十四年加固了城墙,到了第二年(崇祯十五年)清兵就兵临寿光城下,虽说“土城甃以砖石”但也难敌清军,最终还是沦陷。

民国寿光县志在卷十五的“大事记”中记载“(崇祯)十五年壬午冬十月,太白经天。

十二月邑城陷,知县李耿死之。

十六年癸未春,民死兵燹者众……”这就是历史上的“崇祯壬午兵燹”。

至于建在北城墙上的熙熙台,年代更是久远,齐乘记载:“熙熙台,寿光北城上,盖取老子'众人熙熙如登高台’,立名,不知创于何代”。

由此可见,熙熙台至少在元代已经存在,也就是说当时的熙熙台是建在北城的土墙上的。

寿光名人记

寿光名人记

(在今年暑假中采访了寿光博物馆,整理并打印了这篇暑期实践报告)鼻祖仓颉曾在这里创造了象形文家,秦皇赢政曾在此筑台观海,汉武帝曾躬耕于巨淀湖畔,世界第一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求》的作者贾思勰,诞生于此,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寿光。

寿光名人记贾思勰北魏孝文帝时益都(今寿光)人,农学家。

任过高阳(今山东临淄北部)太守,曾到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考察过农业,对农业生产有较深了解。

约在6世纪30~40年代写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11万余字。

当时战乱频仍,民生凋蔽,贾思勰从传统的农本思想出发,著书立说,介绍农业知识,以期富国安民。

书中总结了中国当时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介绍了选种、浸种、施肥、轮作等精耕细作的方法,传授了一些谷物、蔬菜、果树和林木栽培的经验,记述了家畜、家禽、鱼、蚕等的饲养技术。

从农副产品的加工、酿造到畜禽疫病的防治均有详细论述,此外还以很大的篇幅引载了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

正如该书《序》中所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贾思勰十分重视农业生产。

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之本,“是为政首”,只有发展生产,才是富民强国之道。

他主张实行奖励农耕的政策,采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兴修水利进行灌溉。

他提倡节俭和长远打算,很赞赏汉代召信臣的“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

”告诫人们“穷窘之来”是因为用之无节,忽于蓄积。

他说“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70里而用有余”,其原因就是“用之以节”。

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谨。

为写好这部书,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

书中引用大量古代的农书、杂著,参酌前人的农学研究成果。

广泛收集民间的谚语、歌谣,访问有经验的老农,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

并且亲自进行观察、试验。

由此可见,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齐民要术》一书最初只在民间传录,至北宋天圣年间官方才刊印颁发给劝农使者,指导农业生产。

寿光古代八景

寿光古代八景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寿光古代八景清代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纂修的《续寿光县志》,载有寿光八景,今将八景简要介绍如下。

熙台秋月。

台址在旧县衙后城亘之上,台名取自《老子》“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之意。

仲秋时节,清明之下,古城如画,登台赏月观景,最为宜人,故称“熙台秋月”。

清代李振栝诗赞:“溶溶月色熙熙台,为爱清秋玉宇开。

冷艳蟾光生粉堞,婆娑挂影印苍苔。

天风乍忆凌虚度,海气真当附郭来。

忧乐同民归大尹,登临得不重名才。

”望海崇台。

址在道口乡西黑村旁,俗称圣母台。

《方舆记载》载:“望海台,秦始皇所筑,盖升以望海者,或命名所由也。

”清代李登龙《望海台》诗云:“祖龙东幸日,望海起崇台,蹑足青云近,迎眸碧落开。

波身连大漠,潮响隐晴雷。

岛屿浮云山,鼋鼍架日来。

独怜徐福去,不见采芝回。

”仓颉双井。

寿光县城内,古有文字始祖仓颉之墓,墓东西两侧各有一井,邑人因敬仓颉而视其为八景之一,明代张僎有诗赞曰:“书契一泉源,万年汲无碍。

篆隶演屡迁,真草流迭代。

寿光市官台、侯镇、羊口、圣城街道简介

寿光市官台、侯镇、羊口、圣城街道简介

官台遗址位于寿光县杨庄乡官台村北。

民国《寿光县志》载:“元初有盐官,名官台场,大德十一年,台上建孔子庙,后废。

清初时官台盐场大使署在此。

乾隆三十四年,潮水漫溢,始徙于侯镇。

迄今官台村北,尚有明万历间灶志碑。

灶学碑,皆仆地。

场署故址,则荡然无存矣。

”今石碑和龟形碑座仍残存于官台村北。

1914年9月王家岗盐场和寿光县的官台盐场合并,改名官岗盐场(后改称王官盐场),设崐于羊角沟。

辛镇、沙营、王家岗盐场滩遂废。

侯镇侯镇位于寿光市东北部,辖8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10万,总面积218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土地资源丰富,其中耕地面积12.5万亩,盐田18万公亩。

交通便利,辛海公路横穿东西,大沂公路、大九公路纵贯南北,正在动工兴建的荣乌高速公路穿过镇区。

资源丰富,北部地下储存有丰富的卤水资源,储量达7亿立方米,年产原盐50万吨,溴及溴系列产品2.8万吨,是全国重要的盐及盐化工生产基地之一。

侯镇人民有着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

侯镇自古就是寿光沿海经贸重镇,地理位置重要,唐初,在此设军镇守,监视海面动态。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大将军张亮曾驻军侯镇,从海路进攻侯镇。

从清雍正年间,这里就商贸发达,商贾云集。

侯镇是革命老区,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前国务院总理李鹏战斗过的地方。

1947年李鹏行军至此,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抗日战争,于侯镇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对侯镇人民送子参军,踊跃支前的情景印象很深。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解放,侯镇人民与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改革开放以来,全镇人民开拓进取,以百倍的努力建设家乡,近几年侯镇发展迅速,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侯镇境域,东北部濒临渤海,潮间滩地,广阔平坦,“海滨广舄,厥田斥卤”自古就有发展盐业的资源和条件。

考其制盐起源:据《史记》“夏本纪”称,早在四千年前夏禹时,在莱州湾一带就有“厥贡盐絺”的记载,春秋时,齐国宰相管仲凭借齐国濒海优势,全面进行改革,大兴渔盐之利。

寿光历史沿革

寿光历史沿革

寿光历史沿革沿革北辛文化时期(元前 5400年~前 4400 年)所谓北辛文化,1962年国家考古研究所在薛河两岸考古时,于兰陵县北辛一带发现了众多石器、骨器、陶器,经碳14测定,距今约7300多年。

于是,考古界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北辛文化”。

与薛河一样,弥河成为寿光之母亲河。

同时,邑境依山傍海,境内多河,肥田沃野、鱼盐之利,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良好生存环境。

边线王(西)遗址 1988年11月,在羊益公路拓宽工程施工中,于边线王村西2公里处,发现了先民聚落遗址。

东西300米,南北200米,文化层厚为2-2.5米,分北辛和大汶口两个文化层次。

主要考古发现有:石刀一件,半圆状,外形粗糙,因使用久刃已严重残缺(见图1-1)。

陶片若干,破碎严重,其中两件可复原,一件为陶鼎,一件为陶罐(图1-2)。

陶罐约高28厘米,腹径21厘米,胫下部有二系鼻。

经有关专家论证,这些遗物为北辛文化时期。

北辛文化时期,是一个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开始形成,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开始出现,以男系为世系的父系继承权和对父系祖先的崇拜,使部落更具凝聚力。

传说,这一时期代表人物是“三皇”之首伏羲,为中原部落联盟首领,最大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教人作网以渔猎,驯养野兽。

《尚书序》云:“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开启了中华民族之文化之源大汶口文化时期(公元前4100~前2600年)大汶口于泰山脚下,泰安西南,最早于1952年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人类遗址,并有大批遗物出土。

邑境于1972年最先发现了呙宋台遗址,至今已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15处。

遗址集中在境南部孙集、胡营、纪台、田马一带,分布于三元王、朱家岭、火山埠、侯家庄、后胡营、达字刘、安家庄、赵家仕庄、赵旺铺、薛家庄、青田湖等村庄周围。

先后出土文物有石刀、石铲、骨镞、玉铲、玉环、陶鬶、陶鼎等上千件遗物,其中黑陶杯、弧形器和一件陶鬹,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古籍点校成果著作权研究——《寿光县志》侵权案引发的思考

古籍点校成果著作权研究——《寿光县志》侵权案引发的思考

2020年第14期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436期Serial No.436No.14袁2020经济研究导刊一、古籍点校成果的著作权分析(一)古籍点校成果的独创性我们对古籍都不陌生,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书籍都可称之为古籍。

由于岁月久远,许多古籍都存在缺页、未注标点、文字上错讹疏漏等各种情况,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恢复古籍的本来面目,便产生了古籍点校这项工作。

现阶段我们所阅读的古籍文本大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点校过的,这些古籍文本版本各异,质量也参差不齐。

古籍点校,实质是点校工作者对古籍的重新整理。

点校工作者要在古籍文本的基础上,凭借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其他大量史料,按照当下习惯性文字和标点规范,为相关的古籍划分段落、校勘标点及文字上的讹误、重新组织语言并记录下来,形成全新的古籍点校成果。

古籍点校成果的质量会受到点校者文化水平、专业功底及客观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校勘而言,要经历几次复杂的对比、考证和思考判断过程,要查阅原著之外大量的典籍文献;就标点而言,会因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标点方式。

这些劳动体现出点校工作者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是对古代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工作,从而使古籍点校成果具有独创性。

(二)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的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是指艺术、文学和科学领域内的那些具有独创性,并且能以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二、《寿光县志》侵权案及其争议焦点(一)《寿光县志》侵权案概述《寿光县志》侵权案原告李子成于2008年6月开始对民国版古籍《寿光县志》进行点校。

在点校过程中,葛怀圣于同年10月知晓了这一事实,随后提出想要与李子成共同整理,李子成对合作表示同意。

2009年9月,二人因点校古籍观点和个人见解等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分歧而停止继续合作。

2010年9月,李子成独立完成了《寿光县志》校注本第四稿的再创作工作,并计划对完成的成果印刷出版。

寿光记忆‖“纪台”“吉台”及其他

寿光记忆‖“纪台”“吉台”及其他

寿光记忆‖“纪台”“吉台”及其他寿光城南三十里有“纪台”,“纪台”是纪国都城里的土台。

关于“纪台”名称来历,齐乘上是这么说的“通志曰,纪本在东海赣榆,后迁剧。

亦称纪城,内有台,高九尺,俗曰纪台”。

你看!国是纪国,纪国的都城叫“纪城,国王叫“纪侯”,台也就叫“纪台”了。

“纪台”有好几种叫法,有叫它“纪王台”的,有叫它“纪侯台”的,有叫它“点将台”的,安致远老先生在他的《纪台新修山门碑记》中还写到“余俚其名颜曰“云栖”……纪台又叫“云栖台”或许就是出自这里吧?纪国、纪城已经消失于历史深处,庆幸这一方土台还留存至今,千年土台,千年沧桑。

现在的“纪台”二字,已经不是单指土台本身,比如有“纪台镇”,“纪台村”。

纪台是纪国都城的一处“风景”。

国没了,城没了,台还在。

于是,“景物”成了“中心”。

纪台在志书中也有记载,比如民国寿光县志:“纪台在今县城南二十五里,水经注云: 巨洋水经剧县故城西,古纪国也。

城之北有台,台西有方池,即此。

郑樵云:台高九尺。

山东旧志云:高四丈,上有神祠,祠左有纪侯精舍,清乾隆中,村人挖土曾与台下得纪侯钟一具……考宋书焦公祭塚得玉磑焉……”从县志记载来看,台高九尺,台上还建有神祠、纪侯精舍,台下挖土还曾挖出过“纪侯钟”和“玉磑”。

纪侯钟出土后,先是益都举人李廓收藏,后为诸城刘喜海所得,再后来潍县陈介祺收藏。

再后来被日本人盗走,现藏于日本住友泉屋博古馆。

至于“玉磑”是什么物件,嘉庆寿光县志上也没弄明白,到底是磨还是杵,至于“玉磑”的下落更是不得而知,但有一点,这个“玉磑”对安致远影响很大,至于最后是不是辗转到了他的手里已经无从考证,他的著作有《玉磑集》,是巧合?是炫耀?还是对玉磑念念不忘?纪台的房先生说:“纪台下有殉人,记的上学时修跑道挖出几具骨骸,土呈青色,骨骸埋的有一定规则……”“我们上课劳动各半,推台上的土垫教室前的院子,挖到好几次骨头……”看来纪台也不是单纯的土台。

纪台台下有纪台村,据网络资料:“纪台原名纪王城,是西周时期纪国都城。

山东寿光县新发现一批纪国铜器

山东寿光县新发现一批纪国铜器

作者: 贾效孔
作者机构: 寿光县博物馆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1-11页
主题词: 新发现;铜器铭文;寿光;陶器;山东省;出土文物;形制;提梁;图版;口径
摘要: <正> 1983年12月13日,山东省寿光县古城公社古城一大队社员在'益都侯城'故址内挖井,发现一批铜器和其他遗物。

我馆14日派人赴现场调查,收集了出土文物,并作了进一步清理。

出土铜器共64件,其中有铭文的19件;共存的还有陶器9件,玉器4件,卜骨2片,蚌饰12件。

现将调查结果及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益都侯城故址位于寿光城北10公里(图一),羊(角沟)益(都)公路纵贯其中,为占城人民公社所在地。

《寿光县志》记。

寿光记忆‖邑厉坛与北坛村

寿光记忆‖邑厉坛与北坛村

寿光记忆‖邑厉坛与北坛村“坛”是古人用于祭祀“天”、“地”“社稷”等的台型建筑。

各种名称的“坛”也是古代城市的“标配”。

寿光县志上也有关于“坛”的记载,比如有“社稷坛”、“先农坛”、“风云雷雨山川坛”、“邑厉坛”。

从这四个坛的祭祀功能来看,不外乎就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今天主要说说“邑厉坛”。

嘉庆寿光县志记载:“邑厉坛在县东北制四面各广两丈,祭日春用清明秋用七月望冬用十月朔,岁凡三祭,俱以城隍主之,乡厉坛旧有一百三十二所,今俱废……”。

民国寿光县志记载:“邑厉坛在县城东北,小东关外北郊,皆明初建设,高宽各有定制,今祀典已废,遗迹仅存……”。

从“邑厉坛”的来历及作用来说,一般“厉坛”俗称“鬼魂坛”,府、州称“郡厉坛”,县称“邑厉坛”。

建在州、县城的北郊,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一年三次,由州、县长官亲自主持举行“祭厉”仪式,祭祀那些本地的无祀鬼魂。

祭祀活动的前三天州、县长官要斋戒、沐浴、更衣后到城隍庙烧香,焚烧一道黄纸写的“告城隍文”。

恳请城隍神发号施令,勾摄一境之内的无祀鬼魂,到祭厉的那天都到厉坛去享用祭品。

寿光城北有北坛村,(北坦村)现在已经是城中村了,前几年拆迁,成了楼房村。

村名来历如下:“清康熙年间,李氏一族,居此地繁衍生息,人口兴旺,遂成村庄。

初为“兴李村”,后因在县城北,该村西头建一祭台,形似“坛”,遂更名“北坛”。

后“坛”字演变成“坦”,故名“北坦”。

由此可见,村名中的“坛”就是“邑厉坛”。

“坛”(壇)变“坦”应该是汉字简化的产物。

村庄有一株五百余年的古槐,古树名木保护牌上依然写着“北坛村”。

“邑厉坛”、“北坛村”以及“北坛村的古槐”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和岁月的变迁,虽说“邑厉坛”已经无迹可寻,但它的厚重早已和北坛村融为一体。

前几年,我从“布袍宽的博客”上还见到过他所拍摄的邑厉坛石碑,它就躺在新建的北坛村的楼房区。

至于石碑近况,不得而知……(邑厉坛石碑照片取自布袍宽的新浪博客,其余图文皆老卜原创)。

《寿光县志》清代刘翰周等纂修

《寿光县志》清代刘翰周等纂修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本。
需要完本可私信!
卷一至卷六舆地志卷七建置志卷八至卷九食货志卷十秩官志卷十一贡举志卷十二至卷十六人物志卷十七至卷十九艺文志卷二十杂缀
《寿光县志》清代刘翰周等纂修
寿光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北部பைடு நூலகம்是潍坊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此《寿光县志》由清代刘翰周等纂修。全书共二十卷,分为:卷一至卷六舆地志、卷七建置志、卷八至卷九食货志、卷十秩官志、卷十一贡举志、卷十二至卷十六人物志、卷十七至卷十九艺文志、卷二十杂缀。此为清嘉庆五年刊本。

(16)[转载]山东省青州福寿光县史志

(16)[转载]山东省青州福寿光县史志

(16)[转载]山东省青州福寿光县史志潍坊文化历史变迁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西部,地跨北纬35°32[$DHZ_SingleQuotes$]至37°26,东经118°10至120°01。

南依泰沂山脉,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与青岛、烟台两市相接,西与东营、淄博两市为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

直线距离西至省会济南183公里,西北至首都北京410公里。

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考古发现,境内有不同时代的古文化遗址1800多处。

其中,在青州桃园村发现山东东部第一处北辛文化遗存;寿光边线王发掘的龙山文化古城堡遗址,其规模为国内罕见;潍城区姚官庄的典型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遗物之丰富,远远超过了解放前城子崖遗址的发掘。

这说明,早在7000年前,先民们即在这里聚居生活。

夏商代,境内有斟灌、斟鄩、寒、三寿等封国。

周初,武王封邦建国,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

至春秋时期,现市辖区曾分属齐、鲁、杞、莒等国。

战国时期,现境大部属齐,五莲、诸城等地属鲁。

秦朝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开始设36郡,后增至40多个郡,辖1000余县。

以公元前221-前206年的郡县设置为准,今潍坊境当时分属胶东、临淄、琅琊3郡。

胶东郡,治即墨。

今潍城、寒亭、坊子及昌邑、安丘、高密地属之。

高密为秦置县。

其他无考。

临淄郡,治临淄。

今寿光、青州、昌乐、临朐地属之。

当时均未置县。

琅琊郡,治琅琊(今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

今诸城、五莲地属之。

当时均未置县。

西汉、东汉西汉,除承袭秦的郡县制外,还实行封国制,到汉武帝时又分全国为13个州刺史部,为监察区,逐步加强中央集权。

到西汉末年,全国有103个郡、国,1500 多个县。

以公元2年(元始二年)的政区设置为准,今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琅琊、齐3郡和甾川、高密、胶东3国,共53县。

北海郡,公元前148年(中元二年)置,郡治营陵(王莽时改为北海亭,在今昌乐县营丘、马宋一带),属青州刺史部,辖营陵、剧魁(王莽时改为上符,东汉省。

民国《寿光县志》载《藜照堂野史》考证

民国《寿光县志》载《藜照堂野史》考证

民国《寿光县志》载《藜照堂野史》考证
刘志国
【期刊名称】《潍坊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7)004
【摘要】经考证,《寿光县志·艺文志》中记载的《藜照堂野史》一书,与新发现的《卯金野史》为同一本书.详细论证了《藜照堂野史》与《卯金野史》书名不同的原因;简要叙述了《藜照堂野史》与《卯金野史》残本的主要内容,考证了作者的姓名、籍贯、年龄.
【总页数】3页(P13-15)
【作者】刘志国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山东寿光262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9
【相关文献】
1.《南诏野史》“诸葛”类古迹考证 [J], 唐述壮;陈红梅;
2.方志所载历城史部文献情况析论\r——以乾隆《历城县志》、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为中心 [J], 邵剑书
3.古籍点校成果著作权研究——《寿光县志》侵权案引发的思考 [J], 孙启瑞
4.《民国野史大观》序 [J], 伍恒山
5.民国时期固原县情研究的重要著述——评介民国《固原县志》稿 [J], 陈明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寿光”考

“寿光”考

“寿光”考在青州市和寿光市都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说“寿光”的得名来自青州城南云门山之巅的巨型“寿”字,在这一“寿”字雕造成功之后,它连续三天大放光明,在夜间可照百里,远在今寿光城的所在地都清晰可见其光芒,因此当地人才把他们的地方称作“寿光”。

就连1960年编写的《寿光县志》也说:云门山(此山在今青州市境)巅,镂(漏:雕刻)一巨‘寿’,高可数仞,出自神仙之笔,夜烁金光,射寿境,故名“寿光”。

传说的东西,大多为生拉硬拽、牵强附会,自不必采信,只可作为街谈巷议、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而作为地方志的《寿光县志》,竟然也采用此说,未免有点不太靠谱。

寿光县乃公元前148年由汉朝所置,而云门山的“寿”字则是明代衡王府掌司周全所书。

因此,其中有无联系,已经不辩自明了。

然而,寿光市之“寿光”的由来,历来确实有不同的版本,莫衷一是。

康熙版《寿光县志》说,因“望皆平田息壤,无绝崖倒壑之观,此地人多长年,且其地滨海弥”,故名“寿光”。

明嘉靖版《青州府志》也采用“人年长曰寿,土地平曰光,故名寿光”。

此说,虽有些牵强附会,但似乎有据。

不过,这“此地人多长年”,不知是从何处考证而来,甚是让人听而生疑。

嘉庆版《寿光县志》说,《高士传》云:宣王猎于杜山(此山在今山东临淄县西),闾邱先生与长老十三人相与劳王曰:“欲得寿于王”。

王曰:“死生有命,非寡人所得为也”。

闾邱进曰:“选良吏,平法度,臣得寿矣”。

《说苑》所载略同。

汉置寿光县,隋置闾邱县,盖皆取此。

关于这闾丘先生,在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所编《太平御览》之《逸民部九》中记作:闾丘先生,齐人也。

宣王猎于社山,社山父老十三人相于劳王,王赐父老不租,父老皆谢,先生独不拜。

王曰:“少也?”赐无徭役。

先生复独不拜。

王曰:“父老幸劳之,故答以二赐。

先生独不拜,何也?”闾丘曰:“闻王之来,望得寿、得福、得贵于大王也。

”王曰:“死生有命,非寡人也;仓廪备灾,无以富先生;大官无阙,无以贵先生。

记录寿光‖再访常治官庄的古楼

记录寿光‖再访常治官庄的古楼

记录寿光‖再访常治官庄的古楼
第一次见常治官庄古楼的时候,应该是一三年或一四年吧,那时还没有相机,用手机拍了照片。

再后来把古楼照片及文字发到网络。

往后陆续几年来过几次,古楼楼顶坍塌前的照片拍过,修复后还是第一次来。

引用一下自己以前发过的文字
“古城街道常治官庄,寿光市区西北七公里。

民国《寿光县志》上写的是长治官庄。

现在的常治官庄已经是“楼房村”了。

小楼在楼房区的西侧。

常治官庄的小楼,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建筑,听说是财主曹万庆的家产。

原来的院落很大,门口朝西,东西厢房、磨坊、油坊等一应俱全。

后来改为学校,再后来是生产队的仓库,现在仅有小楼,其他已荡然无存,被大棚农田所包围。

这座楼的朝向也不是正南正北的,而是偏西南,据村民讲,小楼的前面是跃龙河的河道,后被填埋成了大棚区。

楼的走向是根据河流的走向修建的。

2017年,我去常治官庄采风时,小楼的大门正好开着,得以有机会进入小楼内部参观,由于楼内光线昏暗,也没敢爬上二楼。

当时小楼的楼顶、后墙部分坍塌,听说后来市里对小楼进行了修缮,本文发的照片还是修葺前的老照片。

村东已建成了小区,村西还有几处老房子,采风过程中遇到了一位大叔,全程陪我参观、讲解,让我常治官庄的采风之行内容更丰富,人物更丰满,故事更鲜活……”。

这次看了修复后的古楼,并在古楼前留影,其实古楼前面的老房子也很有味道,比如带有双喜图案的屋山。

(寿光老卜图文原创)
以上照片摄于2016年。

以下照片摄于2022年时隔六年。

记录寿光‖十里铺村采风札记

记录寿光‖十里铺村采风札记

记录寿光‖十里铺村采风札记十里铺村,寿光市区西南五公里。

关于村名来历,据村碑记载“官府曾在此设驿站,因村距县大堂十华里,故名十里铺”。

含有“铺”的村名、地名,大多来源相同,源于古驿道。

明清时期就有了“五里一墩、十里一铺、三十里一驿”的说法。

寿光有“五里墩”,有“十里铺”,从地名来看,也符合“五里一墩,十里一铺”的规制。

(很按套)铺,又叫“铺舍”,作用类似于今天的“邮局”。

官道上的铺舍配有“递卒”,往返传递官府公文。

现在,寿光很多村名还带有“铺”,比如“十里铺”、(寿光有两个“十里铺”,一个属于圣城街道,另一个属于古城街道)“二十里铺”、“岳家铺”、“赵旺铺”。

“小店铺”……这些村名的由来就是典型的“以“铺”为村名”。

寿光县志上也有“铺舍”的记载,但是,无论是“嘉庆寿光县志”,还是“民国寿光县志”,众多的“铺舍”之中,却没有“十里铺”的记载。

嘉庆寿光县志记载如下:“总铺在小十字口西。

城西南十里曰张家铺,二十里曰小店铺。

城西十里曰潘曲铺,二十里曰张楼铺。

西北三十里曰板桥铺,又城西二十里曰罗桥铺,三十里曰王家庄铺。

城西北四十里曰柴家庄铺,三十里曰张赵铺。

城东十里曰张建桥铺,二十里曰乐城铺,三十里曰稻田铺,四十里曰王望铺。

城东南十里曰齐章铺,二十里曰尧河铺”。

民国寿光县志记载的铺舍:“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所谓铺递者即此,邑总铺在城内小十字口西,城东十里曰张建桥铺,二十里曰乐城铺,三十里曰稻田铺,四十里曰王望铺。

城西二十里曰罗桥铺三十里曰王家庄铺。

城东南二十里曰尧河店铺。

西南十里曰潘曲铺,二十里曰张楼铺又小店铺。

西北三十里曰板桥铺,三十五里曰南柴铺”。

从以上记载推测,“十里铺”的历史至少早于嘉庆以前,起于明朝也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的“十里铺”村,从村碑记载来看有一百五十多户,六百多口人。

姓氏有张、赵、杨、李、刘、徐……十里铺前的“古驿道”,连接着寿光县、青州府。

见证了古往今来,世事变幻,沧海桑田……至到今天!虽然“古驿道”成了“羊临路”!但是,不变的依然是车来车往,繁华依旧……十里铺村,如睿智的老者,在迎来送往中,恬静、安然……(寿光老卜图文原创)。

家乡历史

家乡历史

寿光寿光为县最早见于史载是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关于北海郡的记载,是说北海郡中辖有寿光县,不是指寿光的立县时间。

寿光地名起源有两说。

一是“年长曰寿,地平为光”,说寿光建县于秦,因为“秦之郡县,汉初因之,寿光为县当在秦时”,清康熙《寿光县志》如是说。

二是与闾丘先生向齐宣王“乞寿”有关。

史传齐宣王狩猎遇闾丘率众前来慰劳,宣王命免各老赋税,众谢丘不谢,宣王又命免各老夫役,丘亦不谢,齐宣王问闾丘王有错乎,丘曰,叟等来慰是欲求王于寿、富、贵,王曰,寿由天主,吾何增之,仓不能散,岂可富尔,官位充盈,难为其贵。

丘曰,叟等愿王命正官平法可得寿,王使民安可得富,王诏孝顺可得贵,非乞王免赋役也,故不谢于王。

王悦,拜为相。

闾丘即闾丘邛,为秦大夫闾丘婴后裔,齐宣王时在齐为官。

寿光开发甚早,历史悠久。

境内现已发现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迹150多处。

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在此始创了象形文字。

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在这里字句成章。

2003年至2005年,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支线西水东调工程建设,山东省文化厅组织考古队对寿光北部双王城水库工程范围内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商周时期的盐业生产遗址39处和烧制盔形器的陶窖群,考古专家指出寿光双王城“制盐遗存分布如此密集,制盐规模如此之大,这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属于首次发现”。

潍坊民俗风情潍坊是鲁中一带民风民俗特别是民间传统工艺保持较好也较为集中的地区,是中国四大风筝产地之一和三大年画产地之一,是全国最有影响的民俗旅游区。

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是来潍坊旅游的一大特色。

潍坊又称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档丝绢蒙面,手工绘画。

工艺与美术的结合,体现了风筝的玩赏价值,随着国际风筝交流的逐渐频繁,风筝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品。

种类有软翅类,硬翅类,龙头串式类,板子类和立体桶子类等,不仅被广泛用于放飞、比赛、娱乐,而且已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时尚装饰品,风筝是潍坊的象征,潍坊最大的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转载]寿光县志一、深厚的历史文化(一)历史渊源寿光历史悠久,历史渊源流长。

据孙家集三元王遗址出土的一件三足高柄觚(沽)形器来看,远在(大约5810±90年)母系氏族时期就有人定居。

从胡营后胡遗址出土的陶豆一件、彩陶壶二件、陶鼎一件,从制作方法、造形等方面,与山东省文物管理处等单位编写的《大汶口》一书中所列豆、彩壶、陶鼎相同,充分显示了古代文化的灿烂辉煌。

丰城埠子顶出土的黑旦壳陶杯,高14厘米,重量仅有六十克,厚度近口沿部竟薄到零点三毫米,显示了约四千年前居民的劳动智慧和造诣。

古城出土的大批西周纪国文物:共有铜器64件、陶器9件、玉器4件、人骨2片、蚌玮12件,很有考古价值。

自1972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寿光境内发现古文化遗址143处,出土文物2000余件。

遗址分布密集,已发现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20多处;岳石文化、商、周文化和秦汉文化的遗址30多处。

另有散布各乡镇的聚落遗址89处,都曾出土过大量文物。

(二)文物古迹寿光的文物古迹多而全,从远古到秦汉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遗存都有。

如古聚落遗址、古城台遗址、古建筑遗址、古墓(冢)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研究价值。

1、古遗址(1)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堡位于县城西南11公里孙家集镇边线王村北30米处的土埠上。

1984~1986年发掘。

城堡为圆角梯形,西南—东北向。

每边长约240米,总面积57600平方米。

分内城、外城,内城(小城堡)为圆角方形,每边长约100米。

小城堡略早于大城堡。

经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考证,属龙山文化第三期,距今约4000年左右。

这是国内迄今已发现的3座龙山文化城堡中最大的1座。

除此外,还有众多的聚落遗址,如:三元王遗址(县级保护单位)、岳寺韩遗址、二甲遗址(商)、及安家遗址(大汶口文化)等。

(2)纪国故城遗址城址在县城南14公里纪台乡纪台村,为周代纪国故城。

纪国,姜姓,侯爵,始封于西周初。

公元前690年(周庄王七年)灭于齐。

故城遗址略呈长方形,东西两面各长1500~1600米,南北各宽1200米,由外郭与内城两部分组成。

城墙为夯土筑成。

城郭四周遍布古冢,近城有大冢8座,封土最高者达20米,当是纪国贵族的墓葬。

故城先后出土文物有铜钟、簋等。

从所具铭文看,钟为纪侯之器,簋为纪侯媵女姜萦之器。

造型优美,制作技艺精巧,其中,清代乾隆时出土的纪侯钟,据考古学家王献唐考证,最晚应是春秋初年之物,因而对研究纪文化有重要意义。

1977年,纪国故城遗址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益都侯城遗址位于县城北8公里的古城乡古城村南,羊临公路从东部穿过。

故城呈长方形,东西长780米,南北宽644米,总面积50万平方米。

《寿光县志》(民国)载:“王胡城,在县城北十五里,古益都城也。

《汉书》王子侯表:武帝元朔二年,封淄川懿王子胡为益都侯,即此。

”解放初期出土“大布黄千”库币和石质钱范。

1958年出土方孔铜钱700余斤。

1983年出土纪国铜器64件,内19件有“己”(古“纪”字)字铭文。

识者认为铭文有“己”无“侯”,当属封爵前的器物。

纪国历史远起商代,迄于春秋,曾拥有。

郱(在今临朐)、郚(在今安丘)、鄑(在今昌邑)、酅(在今临淄)等邑,历史久远,疆域辽阔。

其出土文物,为研究纪族部落活动和商周文化提供了大量的新资料。

今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呙宋台遗址位于城南5公里胡营乡呙宋台村西。

遗址面积达百万平方米,是山东境内罕见的大型遗址之一。

文化层5~6米,内涵十分丰富。

已出土商、西周至战国的铜器、陶器上百件,遗址附近还发现了规模宏大的西周制骨器作坊。

遗址北部、南部断崖,暴露出6个大墓,深达7米。

东南角断崖暴露出许多小墓,有的并列,有的叠压,非常密集。

其中不足20米的一段露出骨架30余具。

遗址范围内灰坑遍布,陶片成堆,遗物有陶罐、鬲、豆、陶拍、骨锥、石网坠、石铲、贝币等。

由于大量商、周文物的发现,依据与年代相应的遗迹、遗物,结合地理位置的考证,考古学家有呙宋台即古营丘的新说。

目前各家之说,各有所据,迄无定论,尚待进一步探讨。

1977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纪台遗址在纪台乡纪台村东北,为古纪国土建筑物。

据清代文人安致远《纪城文稿》所记:“城中有台,岿然独存,高三仞,广可亩许,上有神祠,为里人香火之所。

”可知古代的纪台,曾是人们祀神游览的地方。

另据乡里故老相传,台上有山门、亭榭、殿堂等建筑物。

台西有方池,台南有高阁,台西南有寿圣寺等。

古人游此,每咏诗以抒怀。

诗有三首,择一记之。

诗云:纪台诗(明)冯惟敏山色遥连四野开,水声长绕故城隈。

前朝后市今村落,衰草斜阳古殿台。

千载废兴谁复念,九原珠玉总堪哀。

玄冬天气冰霜苦,匹马行吟几度来。

境内还有斟灌城、益城、丰城、乐城、乐望城、霜雪城、牟城、七里营城、铁央台、南皮台、官台、斗鸡台、凤凰台、店子台、八角台、青邱台等众多遗址。

2、古建筑(1)文庙又称孔庙,位于县城小东门内,面积15亩8分,南北长158.3米,东西宽67米。

据旧县志记载,孔庙始建于元代以前,从元至民国历代均曾重修:“元大德至正间修三次,明景泰三年至万历三十二年修五次。

清康熙七年地震倾陊,知县李士泽重修……。

”民国时又重修两次。

孔庙建筑极为雄伟,中为大成殿,殿前左右为东西西庑,再前为戟门和泮水池,池旁分列历代重修碑记,外为棂星门,东西便门各一。

门外街旁建石碑,上书:“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

”其中大成殿最为壮观。

据说是依照北京故宫宫殿的模式建筑而成。

殿高约15米,共5大间,四面出厦,环立雕龙石柱20条,殿顶覆以黄绿琉璃瓦,远望金碧辉煌,宏丽轩昂。

大成殿后为崇圣祠,较大成殿小,内列历代古圣先贤灵位。

前之棂星门,双檐瓦顶,顶下建石座,顶座之间由4条圆形木柱支撑,其他全系雕木扣成,构筑精美,技艺极为工巧,展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建筑风貌。

建国后,曾为寿光中学临时校址。

1958年辟为寿光县综合展览馆,1974年拆毁。

(2)南皮台庙宇庙宇建于县城东北25公里的南皮台顶上。

建筑宏伟,工艺精湛。

庙宇分4组。

前阁称“三教堂”。

阁后为庙宇之前院。

前院之后称之为后楼。

楼东有别院,建“百子殿”。

院中有古槐,粗数围,上挂巨钟。

今已无存。

(3)王高塔塔系慈化寺佛塔,因座落王高村东,故名。

塔七级八棱,用青砖砌面。

高32.3米,直径11.3米,周长35.5米,墙厚2.2米。

每级砌有圆拱门,顶端覆一蘑菇形石块。

门口南北向,正中原有铁佛1尊。

今已无存。

(4)宁国寺寺在县城小东关村。

寺内有870年立的八棱石碑。

大殿佛像皆木质,雕镂极精细,今已无存。

唯院内之古槐尚在。

(5)天后庙庙原在小清河以北老码头。

其遗址已湮没无迹。

(6)石马桥位于县城西关东西大街西段,跨南北流向之水溪上。

桥宽4米,长6米。

桥身栏杆均属石料砌成。

四角各有桩石1块,其上分别雕刻石马8匹,姿势或卧或立,或奔或伏,攒蹄蜿颈,交错成对,栩栩如生。

3、古墓葬仓颉墓位于旧县城西门外迤北,大道西旁。

旧为寿光游览胜地。

世传仓颉墓有三:一在陕西白水县;一在山东东阿县;一在山东寿光县。

据郦道元《水经注》所述,以在寿光为可信。

墓之封土长宽各4.47米,高2.26米,上生蓍草。

墓地面积共10余亩,四面护以短墙,墙外绿水环绕。

迎岸多垂柳,夏日枝叶纷披,翠柳藏莺,风景清幽。

正门为月形圆门,门前小桥流水,倍增雅趣。

墓前一亭,曰:“启秘亭”,亭为石基木构,计12楹,飞檐翘角,别具一格,有楹联云:“千古大文三尺土,两间灵气一孤亭”。

清嘉庆间,知县宋铭匾曰:“始制文字”。

民国6年,县知事尹志皋镌石亭联云:“石室志藏书,廿八言文字蟠螭,除秦李斯、汉叔孙无能识者;幽宫留宿士,四千年洪荒遗蜕,并娲皇墓、少昊陵相与传之。

”亭内设石几、石凳,供游人憩息对弈。

亭前有东西二水井,即旧“八景”所称“仓颉双井”。

园中杂种松、柏、槐、柳,炎夏古木成荫,清风拂拂,是夏日避暑佳境,亦是吊古览胜之名区。

历代文人,多有诗文凭吊。

录一首佐证,余十首不记。

诗云:谒仓圣墓(清)安致远万古斯文地,一抔土尚存。

问经来石室,识字拜荒原。

绿水环长榭,红渠映墓门。

城闉风景异,钟磬报朝昏。

除仓颉墓外,还有王猛墓、耿弇墓、贾思伯、贾思同墓、辟闾浑墓、李铉墓、赵鉴墓、安致远墓、李封墓、无名冢、金兀术王驸马冢等不再一一赘述。

4、革命纪念地(1)寿光烈士陵园位于城区西北隅,羊临公路以东,北环路以北。

营建于1959年,面积80余亩。

陵园座北面南,规模宏伟。

前门两扉铁制栅门,入门有柏油甬路向北直通“革命烈士纪念堂”。

纪念堂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高20余米,长约40米,在绿柳翠柏掩映下,显得巍峨壮丽。

纪念堂内正面垂悬烈士英名录,西厅陈列着张玉山、马保三、王云生、韩明柱、朱志明、曹世范、王孝臣等著名烈士的遗像、遗物和革命事迹介绍。

纪念堂前,甬路东西各有石亭1座,两相对峙。

东边的一座是解放县城纪念亭。

1947年冬解放县城,战斗激烈,有42位战士英勇牺牲,渤海十一师全体指战员为其立碑纪念。

碑面镌刻42烈士英名和记述烈士英勇事迹的碑文。

并有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舒同、渤海军区司令员袁也烈等人的题词碑刻。

纪念堂后为烈士陵墓,安葬着1736名烈士的遗骨。

园东侧辟有花圃1处,广植各种花卉,飞鸟池鱼点缀其中,西侧新建殿堂式接待室1座,飞檐翘角,彩绘门楣,古朴典雅。

整个陵园绿树葱茏,空气清新,显得格外肃穆静谧,至此盘桓凭吊者,无不肃然起敬。

(2)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1993年经寿光市委市政府批准,在巨淀湖区修建“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碑高27.5米,同年建“八支队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

(三)历史事件1、捻军寿光失利1867年5月间,东捻军在首领赖文光、任化邦、范汝增的率领下,经过寿光县南部去胶莱。

后西返,西去黄河,因水涨难渡,又回师东进。

10月间经寿光南部渡丹河去潍县,下去与清兵激战。

11月间,太平天国首王范汝增,率东捻军一部,约五六百人,自寿光西南部东进。

遭清骑兵和步兵的追击,捻军行至官庄沟、野虎沟、北冯沟迎敌,被清兵包围,激战一夜,因寡不敌众,伤亡惨重。

捻军首领范汝增、徐昌先、朱有源等都在此役中战死。

2、辛亥举义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寿光县同盟会员赵魏、李日秋、王长庆等人回到寿光在吴家庙子树起了“独立之国”的大旗,并成立同盟会本部,积极进行革命活动。

攻取青州计划未成,又攻战了诸城,宣告诸城独立。

由于遭到清巡防营的反扑,有180余名革命志士壮烈牺牲。

3、牛头镇武装起义1937年12月29日,各路抗日武装齐集牛头镇,马保三在此组了著名的“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成立了“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计700余人,枪500支。

并向全县人民发布“八支队抗日宣言”,通知国民党寿光县政府县长宋宪章。

在寿光境内向日寇打响了第一枪。

4、清水泊反“扫荡”1942年6月上旬,日军集中了混成第六旅团,青岛、潍县伪军两个团,及惠民县部分日伪军,约5000人,外加骑兵300人、汽车百余辆、装甲车3辆,长途奔袭,5路分进合击,“扫荡”清河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带清水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