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

合集下载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1. 引言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过自然界背景值,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中含有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后会长期积累,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矿区、农田和城市居住区等地。

工业园区和矿区因为生产活动和矿藏开采过程中大量排放废物和废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超标。

农田中,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也是污染源之一。

而城市居住区由于车辆尾气、工厂排放和垃圾填埋等活动,使得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作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还可能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显得尤为重要。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质量。

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会导致作物吸收过多的重金属,进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品质。

在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种植蔬菜和水果,可能会导致这些作物富集大量的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都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影响土壤的生态平衡。

这将导致土壤贫瘠化、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影响地球生态环境的健康。

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长期食用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产品,会导致人体内重金属超标,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如免疫系统紊乱、神经系统疾病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不可忽视,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和修复措施,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性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环境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这种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修复方法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修复方法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处理修复方法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一些重金属元素因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超过环境负荷能力而导致其浓度异常增加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土壤不仅会威胁人类健康,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因此,处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非常重要的。

处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物理方法物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措施改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质地和结构,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积累。

常用的物理方法有:-土壤改良:使用有机质或黏土对土壤进行改良,使其具有更好的保水和保肥能力,从而减少重金属的迁移。

-土壤覆盖:通过在重金属污染土壤表层覆盖一层覆盖材料,如塑料薄膜或植物秸秆等,减少重金属的接触和迁移。

-土壤加固:使用水泥或其他胶结材料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加固,减少其扩散和迁移。

2.化学方法化学方法主要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形态和溶解性,降低其毒性。

常用的化学方法有:-添加吸附剂:如活性炭、氧化铁等可以吸附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尽量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积累。

-酸碱调节: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可以改变重金属的形态和溶解度,使其转化成为较为稳定的形态,减少毒性。

-配位剂处理:添加一定量的配位剂,如EDTA(乙二胺四乙酸)或EDTA钠盐等,可以与重金属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降低其毒性。

3.生物方法生物方法主要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对重金属的吸收、转化和解毒作用,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常用的生物方法有:-植物修复:一些具有较强重金属耐受性和积累能力的植物,如拟南芥、大豆等,可以通过自身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从而修复土壤。

-微生物修复: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可以通过菌根和菌丝的形成,在土壤中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元素,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综上所述,处理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可以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规范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规范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规范1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源及其危害1.1镉1.1.1土壤中镉污染的主要来源土壤及自然环境中的镉污染主要来自人为活动的排放,可分为3个方面。

(1)在金属冶炼、电子工业、矿山开采等重工业生产中,废气中的镉自然沉降进入土壤、河流。

(2)化工、采矿影响城市生活产生的污水,用以农业灌溉,造成污染。

(3)磷肥生产过程中,不溶态的镉转化为水溶态,有效性与毒性大大的提高,造成土壤镉的积累。

1.1.2镉的作用机理及毒性镉在土壤中发生溶解、凝聚、螯合等反应生成不同形态的镉。

其中,以水溶交换态的有效性最强,最易被植物吸收,进而经食物链被人体吸收。

镉中毒对肺功能和肾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长期生活在镉污染区将会导致骨头脆化、骨质疏松、腰椎、脊柱畸形。

1.2铅1.2.1土壤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土壤中铅的来源是母质和矿物,在风化沉积过程中释放铅元素。

人为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

(1)含铅废气和颗粒物随着雨水沉降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2)废弃铅产品。

比如,铅酸电池、电缆包皮和建筑垃圾等处理不当,造成污染。

(3)含铅污水用于农业灌溉,造成耕层土壤铅积累量显著增加。

1.2.2铅的毒性土壤中的铅被植物吸收后,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体。

除直接摄入铅污染食品外,铅还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途径进入人体。

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比较显著。

它的污染物中毒性很大,且以神经毒性为主的一种重金属元素。

重金属铅对人体的骨髓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研究表明,长期受铅污染的孕妇血铅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孕妇,而胎儿成活率和健康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胎儿。

1.3汞1.3.1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土壤汞的最基本来源是母质风化。

其汞元素的含量直接决定着土壤的汞含量。

进入土壤的外源汞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三废”排放。

其中,含汞废气通过大气沉降进入土壤。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含汞肥料、农药也是重要来源。

1.3.2汞的毒性元素汞不能被人体消化系统吸收,即使误服也可很快排出。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二、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重金属进 入人体内并在器官中累积,轻则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重则导致贫 血、神经受损、器官衰竭等。长期接触低浓度的重金属还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不 良影响。
2、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植物在吸收水分和养分过程 中会富集重金属,导致生长受阻、生物量下降。此外,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传 递给动物,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重金属污染还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导致水 质恶化,严重时可能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三、土壤重金属修复技术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据报道,全球每年约有220万吨重金属进 入土壤,其中工业排放是主要来源之一。在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也相当严重。 由于长期的工业活动和农业施用化学肥料,一些地区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其中,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最为突出。
1、物理修复方法
1、物理修复方法
物理修复方法主要包括客土法、换土法和深耕翻土法等。客土法是将未受污 染的土壤覆盖在受污染的土壤表面,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换土法则是 将污染土壤层清除,用未受污染的土壤进行替代。深耕翻土法是通过翻耕土壤, 使表层和深层土壤混合,降低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
2、化学修复方法
四、结论与展望
四、结论与展望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为了 应对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目前,物理、化 学和生物修复方法在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 挑战。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和农作物生产的土壤。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治理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务之急。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过量积累,超出环境容许值,并对植物、土壤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危害的现象。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以及农药、肥料等农业活动。

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了土壤的质量,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为了治理和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

首先是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土壤固化、覆盖和分隔等。

土壤固化是通过添加固化剂,将重金属固化于土壤中,减少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降低其对植物和生物的危害。

覆盖是指在污染土壤表面覆盖一层新的土壤或其他材料,减少重金属的接触机会,从而减少对植物的危害。

分隔是指在土壤中插入隔离层,阻止重金属的迁移,降低其对地下水的污染。

其次是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土壤修复剂的利用和化学还原等。

土壤修复剂是指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改变土壤环境,使重金属与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降低其毒性。

化学还原是通过添加还原剂,将重金属以还原态形式存在,从而减少其毒性和迁移性。

最后是生物方法,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等。

植物修复是通过植物的吸收、富集和转运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移到植物体内,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选择植物对重金属的生物吸附和富集能力强的作物进行种植,如太子参、柳树等。

微生物修复是通过引入具有重金属耐受和富集能力的微生物,利用其代谢活动降解和还原土壤中的重金属。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结合多种方法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和修复。

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取得更好的效果。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修复措施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修复措施

农业资源与环境NONGYEZIYUANYUHUANJING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修复措施袁雄辉 王 乐 万里平(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江西新余 338000)摘 要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会降低耕地自净能力,减少农作物产量,同时重金属离子还会通过农作物根系的富集,导致粮食作物重金属超标,最终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因此,及时地治理修复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保障粮食作物安全生产的现实需求。

基于此,分析了耕地土壤污染现状及来源,并系统地介绍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修复措施,以期为耕地土壤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成因;修复措施1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目前,耕地污染形势严峻,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2 000万hm2,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不同程度的受镉(Cd)、铬(Cr)、铅(Pb)、砷(As)、汞(Hg)、硒(Se)、锌(Zn)及铜(Cu)等重金属污染[1]。

据2014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我国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为19.40%,镉、镍、砷是排在前三位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主要以无机型重金属污染物为主。

其中,镉污染点位超标率最为严重,达7.00%,但其重度污染点位相对较少,大多仍处于中、轻度或轻微Cd污染状态[2]。

2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2.1 大气中重金属沉降 工矿企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大量含重金属的有害气体及汽车轮胎磨损产生的粉尘等是大气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大气中重金属主要分布在工矿企业的周围和公路、铁路的两侧,在全国土壤状况调查的267条干线公路两侧的1 578个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占20.30%[3]。

有些较细微的含重金属粉尘颗粒可随风扩散至周边地区成条带状分布,距污染源越远重金属污染强度越弱。

大气中的重金属经过自然沉降和雨淋沉降可进入周边耕地土壤,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金属在耕地土壤中叠加累积造成污染。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铅、镉、汞、铬、镍等金属元素超出环境质量标准或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现象。

土壤重金属污染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至关重要的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的相关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成因1. 工业活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水和废气中含有重金属元素,并在降雨的作用下,通过气态、颗粒态等形式沉降到土壤中,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

2. 农业活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中含有部分重金属元素,过量施用或者不当使用会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引发土壤重金属污染。

3. 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尾矿渣、城市垃圾等排放到土壤中,也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

1. 原位稳定化治理:采用添加剂固定化重金属,促进重金属形成不溶性或难溶性的稳定化物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重金属的活性,减小其生物有效性和毒性。

常用的原位稳定化剂包括磷酸盐、氧化铁等物质。

2. 清除和修复: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含重金属的表层土壤剥离、清除或者在土壤中加入吸附剂、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使得土壤中的重金属得到有效去除。

通过植物修复和生物修复等手段,修复土壤的物理结构与肥力,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3. 植物修复:利用植物对重金属的超量吸收、转运与富集作用,通过种植金属超富集植物(如铜绿微姜、拟南芥等),促进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去除和修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4. 微生物修复:利用某些微生物对土壤重金属的生物转化和去除作用,通过添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促进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转化和去除,实现土壤重金属的修复。

5. 热解吸收法:通过高温处理土壤,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被挥发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然后对土壤进行修复,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铬等的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背景值或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导致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功能受损,对人类健康和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去除或稳定化,使其达到安全水平,以恢复土壤生态功能和农业生产能力。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其作用原理和应用方式的不同,大致分为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

1.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挖掘、土壤置换、土壤淋洗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物理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去除或迁移到其他介质中,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物理修复技术的优点是处理速度快,效果明显,但缺点是成本高,且可能对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1.2 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固化稳定化、土壤化学淋洗、土壤氧化还原等方法。

这些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转化为低毒性或不溶性形态,从而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

化学修复技术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但缺点是可能产生二次污染,且成本较高。

1.3 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方法。

这些方法利用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吸收、转化或固定,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生物修复技术的优点是环境友好,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是处理周期长,且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污染程度、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或技术组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案例。

2.1 物理修复技术的应用在一些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区,土壤挖掘和置换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

优点: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缺点:成本较高,可能影响土壤结构
应用实例:某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项目,通过换土法成功去除了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热解吸法
原理:利用热能,使污染物从土壤中解吸出来
优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操作简单,成本低
缺点: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应用实例:某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项目,采用热解吸法成功修复了污染土壤
生活垃圾:如生活污水、垃圾填埋等
交通污染:如汽车尾气、船舶油污等
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重金属释放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污染地下水:重金属污染会污染地下水,影响饮用水安全
破坏生态环境:重金属污染会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
危害人体健康: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农作物生长: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无法生长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其修复实践
汇报人:
目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03
物理修复技术
04
化学修复技术
05
生物修复技术
06
农业生态修复技术
添加章节标题
1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工业排放:如冶金、化工、电镀等行业
农业污染:如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分类
Hale Waihona Puke 物理修复技术:包括隔离、稀释、吸附等方法
生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方法
化学修复技术:包括氧化还原、沉淀、离子交换等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
绿色环保:采用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的修复技术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篇一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综述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不仅影响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还会对农作物生长及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及修复技术进行综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土壤中镉、汞、铅、铬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活动、生活垃圾等。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我国不同地区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某些老工业区由于长期接受工业“三废”的排放,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

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含有大量重金属元素,这些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导致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超标。

2. 农业活动: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也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例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以及不科学的灌溉方式等,都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升高。

3. 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这些垃圾若未经妥善处理而随意堆放或填埋,其中的重金属元素会通过雨水冲刷、地下水渗透等方式进入土壤,造成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

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修复技术。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

1. 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排土换土、客土覆盖等。

这些技术通过将受污染的土壤移除或覆盖新土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

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出了一定的安全标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由于重金属具有高毒性、难降解、易积累等特点,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对农作物生长和人畜健康等方面造成严重问题。

因此,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1.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来吸附、浸提、螯合、还原或酸化等化学反应作用来修复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主要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两种方法。

(1)植物修复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的生长代谢过程,以吸收、蓄积、转移或转化等方式修复被污染的土壤。

不同的植物对重金属的适应性和吸收能力不同,如大豆、向日葵、黑麦草、紫花苜蓿等能够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生长,并具有吸附和稳定重金属的能力。

而其他植物则容易被重金属吸收、影响生长和甚至死亡。

通过筛选合适的植物,并配合其他生态学技术如封土覆盖、土壤打翻、添加生物肥料等,可以达到修复土壤的目标。

微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株在土壤中嫁接、种植,通过生物降解、还原、稳定等代谢作用,降低、稀释重金属污染物的浓度。

目前,微生物治理技术包括原位和外植两种方式。

原位修复是指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深度降解,充分发挥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外植技术则是将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细菌或真菌人工引入土壤中,以发挥特定菌株对重金属的处理效果。

生物物化修复一般是利用微生物、有机酸等生物化学物质引起土壤重金属形态的改变,并通过吸附及还原作用,将重金属转换为较为稳定的形态,使其不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生物物化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有机酸、微生物-氧化还原剂等两种方式。

(1)微生物-有机酸技术微生物-有机酸技术是指在土壤中添加一定的有机酸或添加具有分泌有机酸能力的微生物,通过吸附、螯合、还原等作用,将土壤中的重金属转化为不易溶解的形态。

具有代表性的有机酸包括乙酸、酒石酸、环戊二酸等,它们可以通过降低土壤pH值的方式,使得重金属向土壤团粒中吸附,并以形成不易溶解化合物的形式长期存储在土壤中。

土壤的重金属的修复方法

土壤的重金属的修复方法

土壤的重金属的修复方法土壤中过高的重金属含量,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对整个自然界地理环境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所以当土壤出现重金属污染时,一定要及时治理和修复。

1、土壤化学修复方法在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中,化学修复是一个重要的方法,主要就是在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放人化学试剂,来对土壤的酸碱度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土壤对重金属的沉淀和“抗击”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在使用化学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试剂进行合理的配置,要根据不同土壤的污染情况进行投放,千万不能够“千篇一律”,这样很容易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也许没有改变土壤的污染程度,反而还增加了新的重金属污染。

2、物理修复方法物理修复的方法包括多个方面:其一,电动修复。

所谓的电动修复就是借助电流对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引导,使土壤中的离子发生变化,从而能够对重金属进行中和,不断处理重金属数值,把受到重金属破坏的土壤修复过来。

其二,换土。

所谓的换土就是把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直接换掉,然后换上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这种方式较为机械,成本也较高。

其三,电热修复。

所谓电热修复就是通过高频电压对重金属土壤进行干预,通过热能把土壤中的重金属分离出来,实现受污染土壤的修复。

3、生物修复方法生物修复方式是当前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采用较为普遍的方法,其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的优点。

所谓生物修复方法主要就是包括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通过植物、微生物的某些特性,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从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4、生态修复方法生态修复方法指的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土壤的使用和耕作,根据土壤的不同种植不同的作物,减少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可以对种植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既能够美化环境,又能够净化土壤,提高土壤的质量。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

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战略一、本文概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

这些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一旦进入土壤,就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长期且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包括污染程度、污染范围、主要污染源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治理战略和措施。

文章还将关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与评估方法,以及未来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本文旨在为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策略建议,以期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我国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约为2000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近五分之一。

其中,以镉、铅、汞、砷等为代表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尤为突出。

这些重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城市污水灌溉等多种途径。

在地域分布上,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一些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的工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普遍超标。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壤也开始受到重金属的污染。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还会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例如,镉污染会导致稻谷、小麦等粮食作物中的镉含量超标,长期食用会对人体肾脏造成损害;铅污染则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

面对严峻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

然而,由于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累积性和难以修复性等特点,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和监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理战略,以保护我国的土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三、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挑战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这使得治理工作变得复杂而困难。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修复方案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修复方案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与修复方案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环境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经由食物链传递给人类,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因此,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寻找有效的修复方案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具体阐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以及可行的修复方案,并分步介绍修复方案的详细操作步骤。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1.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

同时,农作物吸收重金属会被转移到食用部位,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2. 污染地下水:土壤中的重金属可能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地下水资源,对水源造成潜在威胁。

3. 危害生态系统: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破坏土壤生态功能,影响生物多样性。

4. 威胁人体健康:通过食物链作用,人类摄入含有重金属的农产品,可能引起慢性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如神经系统损伤、癌症等。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案:1. 原位修复:原位修复是在原地进行修复,主要方法包括土壤修复剂的添加、化学稳定化和生物修复。

a. 添加土壤修复剂:例如有机物、石灰、氮肥等,可以提高土壤的土壤结构和微生物活性,促进重金属的固定和迁移。

b. 化学稳定化:通过添加化学物质,如磷酸盐、石灰等,与重金属形成稳定化合物,减少重金属的活性和迁移能力。

c. 生物修复:利用植物的吸收和转运能力,通过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等方式,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2. 土壤剥离与替换:将污染土壤剥离、替换为无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有效地去除重金属的污染源。

a. 土壤剥离:通过机械或物理手段,将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层剥离,减少或完全消除重金属的含量。

b. 土壤替换:将无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填充或覆盖到被污染的土壤表层,恢复土壤的自然特性。

3. 土壤界面整治:利用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在土壤与其他介质(如水、气体)接触面上进行修复。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目前,治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稀释法,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浓度;(二)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使其固定,降低其在环境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三)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

1、客土法、换土法客土法:在被污染的土壤上覆盖上非污染土壤;换土法:部分或全部挖除污染土壤而换上非污染土壤。

换土的厚度愈大,降低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效果愈明显。

注意:(1)主客土的PH要尽量接近,避免由于客土酸性增加,引起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活性增大,一般换土的厚度大于耕作层的厚度。

(2)妥善处理被挖污染土壤,避免引起次生污染。

客土法或换土法所需花费的人力和财力巨大,只适用于小面积严重污染土壤的治理。

2、稀释法3、加入改良剂,提高金属的固定性(1)石灰a可提高土壤pH,使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b施用石灰可视为酸性土壤的改良剂,适合于酸度较高的湿润地区的土壤。

施用石灰不仅能提高土壤的PH值,而且可使土壤富集钙,钙可促进土壤胶体的凝聚,引起金属的共沉淀;C增加土壤的团聚性,降低重金属的移动性;d还可间接影响氧化还原电位,加速氧化过程。

e钙的增加还可对一些金属的生物吸收产生拮抗作用。

(2)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上含有多种有机官能团,是重金属的有效吸附剂,适当施用可提高土壤的缓冲能力,降低金属的毒性;有机肥料被氧化的过程中,可使某些重金属形成硫化物沉淀,使六价铭转化为三价格。

(3)几种重要的含硅固定剂(4)磷酸盐施用磷酸盐可使某些金属,如铅、铁、锦、格、锌、镉形成难溶性磷酸盐。

(5)生物炭4、利用离子拮抗作用减少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往往利用轻金属与重金属的拮抗作用,降低重金属的植物吸收加入钙抑制某些重金属的吸收,加入钾或提高钾的活性,降低放射性绝的吸收;重金属之间也存在拮抗作用。

5、热解吸法此法主要适用于挥发性重金属。

6、调节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与土壤的水份成密切相关关系,可以通过调节土壤水份来控制土壤中重金属行为。

浅析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现状

浅析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现状

浅析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农田土壤的质量关系着粮食的安全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1. 污染源头广泛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源头广泛,主要来自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过程中和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等过程中释放的重金属物质。

从生活垃圾堆肥中也会释放大量的重金属物质。

2. 区域分布不均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在工业发达地区和矿产资源丰富地区,如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这些地区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3. 影响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会导致农产品中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重金属污染还会影响农田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科研人员和农业专家们一直在探索各种修复技术,希望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1. 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修复方法之一。

通过选择对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强耐受性的植物,种植在污染地区,利用这些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和富集,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从而修复土壤。

目前已经初步确定了一些能够有效修复污染土壤的植物,如拟南芥、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等。

2. 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重金属进行还原、活化、转化等代谢过程,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

这种修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并且对土壤的影响较小。

目前已经有一些微生物修复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 土壤改良技术土壤改良技术是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改良材料,如有机肥、腐殖质、石灰、膨润土等,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重金属的活性,从而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出环境容许值,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源可以来自工业废水、固体废物、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矿山开采和燃煤等活动。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特别是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在中国,由于长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据统计,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面积已占到耕地总面积的10%以上。

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基地和矿区周边地区,尤其是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汾渭平原等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长期的工业生产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如镉、铬、铅、汞等超标严重,已经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食物链传递。

受污染土壤种植的农作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当人们摄入这些农作物时,会引起重金属中毒,甚至导致癌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等疾病。

污染的土壤可能导致水质污染,进而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影响生态平衡。

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包括防治措施、修复措施和综合治理措施。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理:1. 加强监测和评估。

要建立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对污染源、受污染区域和污染程度的监测和评估,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 减少重金属排放。

应加强工业企业、矿山等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和管理,采取控制措施减少重金属排放,如加强废水处理、减少固废排放等措施。

3. 推进土壤修复。

针对受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等方法,通过植物修复、土壤改良等手段恢复土壤功能,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其治理1. 引言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超过环境容许值而引起的污染现象。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常见的有铅、镉、汞等。

这些重金属具有毒性和蓄积性,长期积累在土壤中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废弃物处理、农药和化肥使用等活动。

这些活动导致重金属进入土壤并积累,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影响作物生长和食物质量。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也构成威胁,长期接触重金属污染的土地或食物可能导致中毒和疾病。

为了有效监测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和治理技术。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和遥感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和评估污染情况。

治理技术则包括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方法,可以有效清除污染物质并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通过加强监测和治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带来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相关技术,探索更有效的治理方法,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1.2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重金属污染是指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超过环境容许值,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造成的主要影响包括土壤固有肥力降低、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破坏土壤结构和水稻及蔬菜富集重金属,从而引起食品链中其他环节的污染。

重金属还会植物、动物和人类身体内蓄积并进一步传递,引起慢性中毒、损害器官功能,甚至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

在人类健康方面,长期接触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作物会导致人类患上气管、食道、胃、结肠、肝、肺、皮肤等恶性肿瘤,并影响生育能力和智力发育,对儿童和孕妇的危害尤为严重。

吸入或接触重金属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免疫系统异常、神经系统损害等多种健康问题。

2. 正文2.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成因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与成因是多方面的。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

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土壤面临着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对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控制和修复两个方面,介绍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相关的措施。

二、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污染物进入城市土壤通常来自于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废弃物处理以及道路交通等多个渠道。

由于城市土壤的承载量较小,一旦发生重金属污染,就会导致废弃土地无法再利用,同时,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特别是一些重金属元素,例如铅、镉、汞等,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严重影响。

三、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措施为了控制城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了解土壤污染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需要对污染源进行评估,确定优先治理的地区和重点行业。

2. 排放控制:对于重金属污染的排放,需要加强源头管理,对污染物进行合理控制。

例如,对工业企业进行严格的排放标准监管,限制重金属含量。

3. 土壤修复技术:在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土壤修复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修复技术包括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等。

通过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

四、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修复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修复措施:1. 植物修复:植物具有吸收和积累重金属的能力,可以通过植物修复来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例如,选择适应重金属胁迫的植物进行种植,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来降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

2. 土壤改良:通过添加改良剂,例如石灰、有机质等,来改善土壤的性质,减少重金属的有效性。

这些改良剂可以与重金属形成化学络合物,降低其毒性。

3. 土壤剥离:对于严重污染的土壤,可以采用土壤剥离的方式,将上层受污染的土壤去除,用新的土壤来覆盖,降低重金属的暴露。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修订稿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修订稿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中文摘要:重金属污染因具有毒性、易通过食物链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累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农药及化肥的广泛使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对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堆放及处置、工业废物大气沉降、污水农灌和农用物质的不合理施用。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农业生态和联合修复)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各种修复方法,阐述了其原理、修复条件、应用实例及其优缺点,重点论述了植物修复的机理和应用,提出了草本与木本联合修复可有效提高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为农田土壤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提出了新的途径。

最后在对已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修复技术(如生物联合技术、物理化学联合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联合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使用单一修复手段存在的缺点,可提高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未来应深入探索联合修复技术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期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治理与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Abstract; Heavy me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oxic, easily in the food chain through plants, animals and humans in vivo accumul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widespread use of pesticides and fertilizers, agricultural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getting worse, research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Remediation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for the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rehensive Farmland Soil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mainly from heavy metals in soils contaminated solid waste deposits and disposal of industrial waste atmospheric deposition, sewage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nd agricultural material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farmland abroad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Research Progress (physical restoration, chemical remediation, bioremediati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bioremediation) repair, and for a variety of repair methods, described its principle, to repair the condition, application exampl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phytoremediation, herbaceous and woody proposed bioremedi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repair compound contaminated soil farmland soil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fixes proposed a new way. Finally,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posed joint repair techniques (such as bio-technology joint, joint technical and physical chemistry physical chemistry - Biotechnology United Technologies)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using a single repair means exist to some extent, can improve repair efficiency combined pollution, reduce repair costs, Future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nited repair techniques, with a view to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and pollution remediatio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repair technology1 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土壤作为开放的缓冲动力学体系,在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外源重金属进入这个体系! 重金属对土壤的主要污染途径是工业废渣、废气中重金属的扩散、沉降、累积,含重金属废水灌溉农田,以及含重金属农药、磷肥的大量施用! 外来重金属多富集在土壤的表层!.工业生产上重金属释放到环境中的主要途径有采矿、冶炼、燃煤、镀镉工业、化学工业、肥料制造、废物的焚化处理、尾矿堆、垃圾堆的冲刷与溶解一J.矿山开采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酸性废水并浸滤出大量的有毒有害重金属离子,严重地危害矿区及河流的生态环境.付善明‘1叫发现某尾砂库中重金属元素素Pb,Zn, Cd,Cu,Ni,Cr,含量平均分别高达637.,330,,,.,它们和其他元素被释放出来,随着废水排人河流之中.在尾砂库周围土壤和废水流经过周围表层土壤中都被检测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其中,可交换态Pb成为含量最多的形态,在最高的采样点含量达到61%.重金属污染物不能被化学或生物降解、易通过食物链途径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积累、毒性大,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中文摘要:重金属污染因具有毒性、易通过食物链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累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农药及化肥的广泛使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对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国内外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堆放及处置、工业废物大气沉降、污水农灌和农用物质的不合理施用。

该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农业生态和联合修复)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各种修复方法,阐述了其原理、修复条件、应用实例及其优缺点,重点论述了植物修复的机理和应用,提出了草本与木本联合修复可有效提高农田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为农田土壤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提出了新的途径。

最后在对已有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联合修复技术(如生物联合技术、物理化学联合技术和物理化学—生物联合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使用单一修复手段存在的缺点,可提高复合污染的修复效率、降低修复成本,未来应深入探索联合修复技术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期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综合治理与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Abstract; Heavy metal pollution caused by toxic, easily in the food chain through plants, animals and humans in vivo accumul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human health.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the widespread use of pesticides and fertilizers, agricultural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is getting worse, research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Remediation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for the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rehensive Farmland Soil Heavy Metal Contamin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mainly from heavy metals in soils contaminated solid waste deposits and disposal of industrial waste atmospheric deposition, sewage un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nd agricultural material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lated farmland abroad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Research Progress (physical restoration, chemical remediation, bioremediatio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bioremediation) repair, and for a variety of repair methods, described its principle, to repair the condition, application exampl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phytoremediation, herbaceous and woody proposed bioremedi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repair compound contaminated soil farmland soil heavy metals contamination fixes proposed a new way. Finally, the existing research and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posed joint repair techniques (such as bio-technology joint, joint technical and physical chemistry physical chemistry - Biotechnology United Technologies)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using a single repair means exist to some extent, can improve repair efficiency combined pollution, reduce repair costs, Future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nited repair techniques, with a view to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and pollution remediatio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Keywords: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repair technology1 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土壤作为开放的缓冲动力学体系,在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外源重金属进入这个体系! 重金属对土壤的主要污染途径是工业废渣、废气中重金属的扩散、沉降、累积,含重金属废水灌溉农田,以及含重金属农药、磷肥的大量施用! 外来重金属多富集在土壤的表层!.工业生产上重金属释放到环境中的主要途径有采矿、冶炼、燃煤、镀镉工业、化学工业、肥料制造、废物的焚化处理、尾矿堆、垃圾堆的冲刷与溶解一J.矿山开采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酸性废水并浸滤出大量的有毒有害重金属离子,严重地危害矿区及河流的生态环境.付善明‘1叫发现某尾砂库中重金属元素素Pb,Zn, Cd,Cu,Ni,Cr,含量平均分别高达637.404.5,330,374.17,776.28,112.3.,它们和其他元素被释放出来,随着废水排人河流之中.在尾砂库周围土壤和废水流经过周围表层土壤中都被检测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其中,可交换态Pb 成为含量最多的形态,在最高的采样点含量达到61%.重金属污染物不能被化学或生物降解、易通过食物链途径在植物,动物和人体内积累、毒性大,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己成为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污染来源和修复技术也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了解农田重金属污染来源对重金属污染修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生态和联合修复技术。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来源,系统地介绍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不同技术,以及近年来国内外修复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一些重要案例,对农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2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污染物的大气沉降、污水农灌、农用物质施用和固体废弃物堆放等。

2.1 大气沉降污染物的大气沉降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途径。

阿根廷科尔多瓦省小麦和农田地表土中Cu、Ni、Pb、Zn、Mn和Sb等主要来自当地工业、交通和空运中大气污染物的沉降[24]。

对抚顺市不同类型大气PM10 颗粒中11 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发现Cr、Mn、Co、Ni、Cu、Zn和Pb分别是其土壤本底值的777、5.7、291、312、56、135 和39 倍,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大气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机动车排放、工业活动和煤的燃烧[25]。

矿山开采和重金属冶炼产生的大气污染也是农田土壤重金属重要来源,Hang,Hang等[26]对常熟市某电镀厂附近旱地土壤重金属进行了研究,发现了Zn和Ni的复合污染,均随距离增加污染逐渐降低,且Zn污染呈逐年加剧趋势[26]。

交通会影响道路两侧农田土壤中Pb、、Cd、Cu、Zn、Cr、Ni、Mn、Co、Hg、Se和As等的水平,如青藏铁路两侧20m范围内,Zn、Cd和Pb质量分数从未污染到显著污染水平[27]。

对泉州至塘头段324国道两侧土壤中14 种重金属监测分析,结果表明Sn、Sb、Pb、Bi、Ni、Cu、Zn和Cd主要来源于交通污染[28];北京、上海、温州、、青岛和西安等城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可能主要是由交通引起[8,29]。

对印度瓦腊纳西市区甘蓝、荸荠和甜菜中Cu、Zn、Cd和Pb测定,,研究表明这些蔬菜均存在食用风险,蔬菜洗涤方式可用以评价大气沉降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贡献[30]。

2.2 农用物质施用农药、化肥、地膜、畜禽粪便和污泥堆肥产品等农用物质的不合理施用,可导致农田重金属污染。

一些农药中含有Hg、As、Cu、Zn等,如随着西力生消毒种子进入土壤的Hg为6~9 mg·hm-2;美国密执安州由于经常施用含As农药,其土壤中As质量分数高达112 mg·kg-1[43]。

目前,含As、Hg和Pb的农药已在大部分国家禁用(如中国,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等)[44],但含Cu和Zn的各种杀菌剂(如波尔多液、多宁、碱式氯化铜、福美锌、噻唑锌代森锌等)还在世界各国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每年随农药进入农田的Cu和Zn不容忽视,如英格兰和威尔士约为8 t、21 t[45];中国约5 000 和1 200 t[44]。

重金属是肥料中报道最多的污染物质,其质量分数一般是磷肥>复合肥>钾肥>氮肥。

欧洲12 个国家196 种磷肥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为:w(Ni)=14.8mg·kg-1、w (Cd)=7.4 mg·kg-1、w (Zn)=166 mg·kg-1、w (Pb)=2.9 mg·kg-1、w (As) =7.6 mg·kg-1 和w (Cr) =89.5 mg·kg-1,进入土壤的量和含磷水平紧密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