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简述名词解释论述题按字母排序

货币银行学简述名词解释论述题按字母排序
货币银行学简述名词解释论述题按字母排序

货币银行学( 1) 试题

一、名词解释

C 2、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经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 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5分)

G 2. 格雷欣法则: 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 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 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 退出流通, 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5分)

G 1. 国际资本流动: 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 3分)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2分)

G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5分

G 1、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 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 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 退出流通, 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5分)

H 3. 货币乘数: 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

倍数。( 4分) 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1分)

H 3、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3分) 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2分)

J2、经济货币化: 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5分)

J 1. 金融结构: 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J 2. 金融市场: 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3分) 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多个子市场, 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分)

J 1、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5分)

J 2、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 即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 5分)

J 2.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5分)

J 1、金融风险——经济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3分) 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等, 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 2分)

J 3、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变动时, 其它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5分)

P 3. 票据贴现: 票据的持有者在票据未到偿还期之前, 以一定的价格将票据转让给金融机构, 获得现款的行为。( 5分)

P 2、泡沫经济——是伴随信用发展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即依靠信用造成虚假需求, 虚假需求又推动了虚假繁荣, 导致经济过度扩张。当信用扩张到无法再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 泡沫就会破灭, 并引起金融市场的动荡, 甚至导致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 5分) Q3、企业信用: 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 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3分) 其主要形式包括商业信用、银行贷款、企业的债权信用和股权信用等。

Y1.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3分) 银行信用属于间接信用, 是重要的融资形式。( 2分) Z1、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经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 4分) 其工具主要有商业票据、股票、债券等。( 1分)

Z 3、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3分) 对有价证券的发行人和投资者来说, 证券行市不但影响证券新的发行价格, 而且是影响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 2

分)

简答题

B "1.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什么特点?

( 1) 现实经济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 4分)

( 2) 现实中的货币都是经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3分)

( 3) 国家对信用货币的管理和调控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分) "

C "1.长期国际资本流动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有什么区别?

( 1) 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

年以内的资本跨国流动。( 2) 两者的区别主要有: 投资目的不同; 投资期限与稳定性不同; 对一国货币供应量影响不同; 对汇率和利率的影响不同。( 6分) "

G 2、 ( 1)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可用于干预外汇市场, 平衡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一国国际储备主要包括: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IMF的储备头寸。( 2) 国际储备的作用: 削减国际收支困难; 维持本币汇率稳定; 充当对外举债的信用保证。( 6分)

H1.何谓货币制度? 它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

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2分) 货币制度自国家干预货币流通以后开始形成。较为完善的货币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逐步确立的。( 2分)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 1) 规定货币材料。( 1分) ( 2) 规定货币单位, 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1分) ( 3) 规定主币和辅币。( 1分) ( 4) 规定货币铸造权或发行权, 金属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铸造权; 信用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发行权在中央银行。( 1分) ( 5) 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 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1分) ( 6) 准备制度, 如金准备、外汇准备、有价证券准备或物资准备等。( 1分)

H "1、 ( 1) 货币均衡的实现除了利率机制发挥作用外, 还有以下影响因素。( 2分)

( 2) 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必须具有足够而且有效的调控手段。( 2分)

( 3) 国家财政收支要保持基本平衡。( 2分)

( 4) 生产部门结构要基本合理。( 2分)

( 5) 国际收支必须保持基本平衡。( 2分) "

J2.简述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对象和特点。( 1) 回购协议市场是指经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回购交易是以签订协议的形式进行交易的, 但协议的标的物却是有价证券; 中国回购协议市场上回购协议的标的物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 可

用于在回购协议市场进行交易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债券及金融债券。( 6分) ( 2) 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特点: 首先是流动性强。回购协议主要以短期为主。( 1分) 其次是安全性高。回购协议的交易场所是经国家批准的规范性场内交易场所, 只有合法的机构才能够在场内进行交易, 几乎是无风险交易。( 1分) 第三是收益稳定且超过银行存款收益。( 1分) 第四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利用回购协议融入的资金不属于存款负债, 不用交纳存款准备金。( 1分)

J "3.简单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 1) 逆差对经济的影响( 5分) : 首先, 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对本币造成强大的贬值压力。其次, 如果一国动用国际储备调节国际收支, 这又将导致对内货币供给的减少。迫使国内经济紧缩, 国内经济的紧缩会导致资本的大量流出, 进一步加剧本国资金的稀缺性。促使利率上升、投资下降, 导致对商品市场的需求进一步下降。

( 2) 顺差对经济的影响( 5分) : 首先, 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将会促使本币产生升值的压力, 引致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短期资本流入的大量增加, 造成汇率波动, 进一步加剧外汇市场的动荡。国际收支的顺差将扩大货币供给量, 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最后, 从贸易伙伴国的角度考虑, 这容易引起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从而导致国际交易成本的上升"

J "1、简述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 1) 法定存款准备率是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2分) ( 2)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点: 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自主权, 它是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容易实施的手段; 存款准备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迅速; 准备金制度对所有的商业银行一视同仁, 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同样受到影响。( 4分)

( 3)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不足之处: 作用过于巨大, 不宜作为中央银行日常调控货币供给的工具; 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的影响。( 4分) "

J ".简述基础货币及其主要投放渠道。

( 1)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 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的总和。( 4分) 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主要包括: 国外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的投放。( 2分) 对政府债权与基础货币的投放。( 2分) 对金融机构债权与基础货币的投放: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债权的增加, 主要经过办理再贴现或发放再贷款的业务。( 2分) "

J "1.金融市场监管有哪些原则?

( 1) 金融市场监管的含义包括两个层次: 一是指国家或政府对金融市场上各类金融机构和交易活动所进行的监管; 二是指金融市场上各类机构及行业组织进行的自律性管理。( 2) 金融市场监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