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学——蕨类植物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学——蕨类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8682961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e.png)
课堂练习
2002—107下列哪组植物的配子体为雌雄同体? CD
A.松叶兰、中华卷柏
B.卷柏、石松
C.松叶兰、肾蕨
D.铁线蕨、石松
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一)孢子体 4.孢子囊和孢子 孢子囊是蕨类植物孢子体上产生孢子的多细胞无性生殖器官。 不同的蕨类植物其孢子囊的发育、结构和着生位置均不同。 (1)孢子囊 从孢子囊的发育和结构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厚孢子囊,一 为薄孢子囊。前者较为原始,是由孢子叶的一群原始细胞发育 产生的,孢子囊成熟时其囊壁一般为多层细胞组成。而薄孢子 囊是由孢子叶上的1个原始细胞发育产生的,成熟时孢子囊的壁仅 为一层细胞。这种类型较进化,大型叶蕨类的绝大多数种类属 于此类型。
第四节 蕨类植物
一、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一)孢子体 1.形态和营养器官 (3)叶 蕨类植物的叶可分为下列几种不同的类型: ①从进化水平上可分为小型叶和大型叶。小型叶较原始,其特 点是仅具1条叶脉,无叶柄,也无叶隙。 低等蕨类植物均为小型 叶。大型叶为进化类型的叶,其特点是叶脉具各种分支,形成 各种脉序,具叶柄和叶隙。仅高等蕨类(真蕨类)为大型叶。 ②从形态上可分为单叶和复叶。
第四节 蕨类植物
三、蕨类植物的代表种类 (三)真蕨亚门的代表植物 1.蕨 (2)蕨的配子体和卵式生殖 ①配子体的发育和形态结构 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配子体(原叶体)。蕨的配子体 绿色,自养,宽约0.5〜1.00cm;心形,有凹入处为前方。腹面 生有许多单细胞假根。 ②生殖结构和卵式生殖 两性。在原叶体腹面近凹入处附近产生数个颈卵器,其腹部埋 于配子体组织中,仅颈部露出。其腹面的其他部位均可产生突 出表面的球形的精子器,内产多数具数十条鞭毛的螺旋形精子。 在有水的条件下,精子进入颈卵器与卵融合,完成受精过程。 蕨的生活史为孢子体占优势的异形世代交替,孢子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 第二讲 植物的类群竞赛辅导讲座
![高中生物 第二讲 植物的类群竞赛辅导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2038cc857f1922791688e885.png)
高中生物第二讲植物的类群竞赛辅导讲座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在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已简单介绍过植物的类群,根据国际竞赛纲要和全国竞赛大纲(试行)的要求,有关植物类群的知识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介绍和说明。
(一)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1、分类等级(阶层)生物分类的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在这些分类阶层中,还可分得更细,如:亚门、亚目、亚科等。
每一阶层都有相应的拉丁词和一定的词尾。
界 Kingdom Regnum 门 Division Phylurn(divisio)纲Class Classis 目Order Ordo 科 Family Familia 属Genus Genus 种Species Species (英文)(拉丁文)2、物种命名法现代生物的命名,即世界通用的科学名称的命名,都是采用双名法。
所谓双名法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定名,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相当于“姓”;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相当于“名”。
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
因此一个完整的学名为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
属名一般采用拉丁文的名词,书写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种加词其来源不拘,大多为形容词,但不可重复属名。
3、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在上述各个分类等级(阶层、单位)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是指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
同一种的各个个体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杂交可以产生正常的能育后代。
不同种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生育后代。
(二)植物的类群将自然界的生物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二界分类系统,是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在1753年建立的,250多年来广为沿用。
但随着人类认识地不断加深,对生物类群的划分出现多种不同的见解,相继有人提出三界说(植物、动物和原生生物)、四界、五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六界等分类系统。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学——被子植物纲+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学——被子植物纲+](https://img.taocdn.com/s3/m/196dd4c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3.png)
含羞草科 合欢
头状花序
花丝下部接合
雌蕊
花冠镊合状排列
花冠 花萼
美洲合欢 (美蕊花)
金合欢
台湾相思树
银合欢
苏木科(云实科) Caesalpiniaceae
↑;K(5);C5;A5,10;G1:1:5-∞
识别特征:多为木本,叶多为1-2回偶数 羽状复叶,稀单叶,托叶多不存在,花 两侧对称;假蝶形花冠,花瓣上升覆瓦 状排列;雄蕊常10,分离;荚果。 分类及代表:150属2200种,我国20属 100余种
(一)木兰科 Magnoliaceae
* P6-15A ∞ G∞:1:1-∞
识别特征:木本,单叶互生全缘,具环状托
叶痕。花单生,大而美丽,花被不分化,雌雄 蕊多数,螺旋状排列在柱状花托上,聚合蓇葖 果。
代表属种
木兰属 Magnolia 花顶生,无雌蕊柄。子房
每室2胚珠。
含笑属 Michelia 花腋生,具雌蕊柄。 鹅掌楸属 Liriodendron 叶片马褂状,聚合
包菜)
花椰菜 Brassica oleracea Linn. var. botrytis Linn.
西兰花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italica Plenck
羽衣甘蓝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DC. f. tricolor
擘蓝 Brassica caulrapa Pasq.
舌状花亚科 都有白色乳汁
莴笋全舌状花
油麦菜全舌状花 生菜全舌状花
菊科(Copositae)
识别要点:
头状花序;聚药雄蕊。合瓣花冠多型,有管状 、舌状、假舌状、二唇形、轮状等;花萼常变 为冠毛、刺状及鳞片等,聚药雄蕊;下位子房 ;瘦果顶端常有冠毛或鳞片。 本科常分为二个亚科: 管状花亚科(Tubulifrorae)体不具乳汁,管 状花,或边缘具舌状花 如,泥胡菜 舌状花亚科(Liguliflorae)体具乳汁,全舌 状花如,莴苣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学——地衣苔藓蕨类+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学——地衣苔藓蕨类+](https://img.taocdn.com/s3/m/a6476d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e.png)
第三节地衣的繁殖
地衣是多年生植物,生长缓慢,其繁衍主 要依靠营养繁殖,即依靠植物体断裂,产 生新的个体。此外,还可产生粉芽、珊瑚 芽及小裂片进行营养繁殖
有性繁殖是真菌独立进行的,然后再与共 生的藻类相遇,而发育成地衣
珊瑚芽
第四节地衣植物的分类
子囊衣纲:松萝属、梅衣属、文字衣属、地卷衣属、 石蕊属;99%
枝状地衣
植物体呈枝状,直立或下垂,多数具分枝,仅基部附着于基 质上,也易剥落,如松萝属
二、地衣的构造
上皮层:由横向分裂的菌丝 紧密 交织而成
藻胞层:藻细胞在上皮层之下成 层集结
髓层:由疏松的菌丝和藻细胞 构成,贮藏空气、水分、 养分及产物地衣酸
下皮层:由横向分裂的菌丝 紧密交织而成
异层地衣:有单独的藻胞层;枝 状地衣,绝大多数叶 状地衣
正的叶与根,只有茎生假根;角苔属具有类似输导组织的厚壁细 胞,蕨类植物也有输导组织退化的现象;主张配子体占优势的苔 藓植物是由孢子体占优势的蕨类植物演变而来的,是孢子体逐渐 退化,配子体进一步复杂化的结果;证据是裸蕨出现于志留纪, 苔藓植物发现于中泥盆纪,从地质年代上看,苔藓植物比蕨类植 物晚出现数千万年
4/30/2023
孢子囊群
• 经常见到的蕨类植物是 孢子体,通常在叶子的 下面或边缘产生孢子囊, 少数在茎或分枝顶端形 成孢子囊穗。孢子囊内 的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 产生孢子。
孢子囊
2.配子体: 又称原叶体。由单倍体的孢子萌 发产生。
• 原始类型:为辐射对称的圆柱状体,生 长在地下,无叶绿体,通过菌根吸取养 料,生殖器官包埋体内,极少数配子体 为丝状体。原始类型仅占少数。
㈠泥炭藓属 植物体无假根,个体大上,只有茎、叶分化。侧枝分 为下垂的弱枝和上仰的强枝。
高中生物竞赛(植物部分)
![高中生物竞赛(植物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aef839ee518964bcf847ce4.png)
17植物的结构和生殖17.1植物的结构和功能17.1.1什么是植物1.植物界的四大种类型——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多细胞藻类与植物的区别:(1)最大区别——水生与陆生。
(2)藻类与植物的另一重要区别在于生殖器官。
3.上陆的植物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是出现角质膜(解决失水的问题)和气孔(解决透气的问题),同时生殖细胞的形状和受精方式和胚的发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4.上陆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使茎叶系统和根分别适应空气和土壤两种不同性质的介质,这就需要维管组织执行运输功能。
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构成。
木质部负责运输水和无机盐,由死细胞构成;韧皮部负责运输糖类等有机物,由活细胞构成。
藻类和苔藓植物没有维管组织。
5.植物的定义:适应于陆地生活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真核生物,由根茎叶组成,表面有角质膜和气孔以及输导组织,雌、雄配子外有配子囊,胚在配子囊中发育。
6.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类——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胚含1片子叶,主叶脉平行,维管束散状排列,花3数,根为须根系;双子叶植物胚含2片子叶,主叶脉网状,维管束环状排列,花4或5数,根为直根系。
大多数被子植物为双子叶植物。
29.1.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1.绿藻与维管植物有许多同源性状:(1)二者的叶绿体所含的色素是相同的;(2)细胞壁都以纤维素作为主要的组成成分;(3)都是以淀粉形态贮存糖类;(4)在细胞分裂中都是由来自高尔基体的小泡形成的板分隔细胞;等等。
29.1.1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存在着孢子体和配子体两种世代的交替1.植物的生活史中,存在着两种多细胞个体,单倍体的配子体与二倍体的孢子体。
雌雄配子体(n)经过有丝分裂形成配子(n);雌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合子(2n)合子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二倍体的孢子体(2n);二倍体的孢子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孢子(n);孢子发育为配子体;完成一个生命周期。
29.1.2植物界几个主要类型的进化关系1.原始多细胞绿藻在进化中演变出两支——现代意义上的苔藓植物和维管植物。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学——裸子植物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学——裸子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a6e823f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0.png)
第五节 裸子植物
一、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5.形成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 裸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即花粉粒,通常由风力传播,经珠孔直接 进到胚珠,在珠心上方萌发并形成花粉管,进入胚囊,将由生殖 细胞所产生的2个精子直接送到颈卵器内,其中1个具功能的精 子和卵细胞结合, 完成受精作用。因此,受精作用不再受到水 的限制。
第五节 裸子植物
二、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现以松属为例介绍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一)孢子体和孢子叶球 雌球花单个或几个生于当年生新枝的近顶端,初生时呈红色或 紫色,后变绿,由许多珠鳞螺旋状排列在球花的轴上所构成的。 珠鳞即为变态的大孢子叶,其远轴面基部还通常有一个较小的 薄片,称为苞鳞。 每一个珠鳞的近轴面基部着生2枚胚珠。 胚 珠仅1层珠被,并在胚珠的顶端形成珠孔。珠心中有一个细胞发 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南方当年秋天(北方要到第二年春)减数 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但通常只有远珠孔端的1个大孢子发育成 雌配子体,其余3个退化。
二、裸子植物的生活史 (三)雌配子体 在北方,新枝形成的第二年春产生大孢子,再由大孢子发育成 雌配子体。具体是:大孢子在珠心内萌发,细胞核进行分裂, 形成16〜32个游离核。随着冬季的来临,雌配子体即进入休眠 期。第三年春天,雌配子体重新活跃起来,游离核继续分裂, 至几千个细胞核时,逐渐地由周围向心地形成细胞壁。然后, 在靠近珠孔端的几个细胞明显膨大,发育为颈卵器原始细胞, 经过一系列的细胞分裂,产生出颈卵器。成熟的雌配子体通常 有2〜7个颈卵器,每个颈卵器通常只有4个颈细胞,1个腹沟细 胞和1个卵细胞。
第五节 裸子植物
一、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孢子体发达 裸子植物均为木本植物,大多数为单轴分支的高大乔木,有强 大的根系。维管系统发达,具形成层和次生生长;木质部在多 数中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叶多为针形、 条形或鳞形,极少数为扁平的阔叶,叶表皮有较厚的角质层和 下陷的气孔,气孔排列成浅色的气孔带,更适应陆生环境。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学——藻类
![高中生物竞赛课件植物分类学——藻类](https://img.taocdn.com/s3/m/59fc59b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1c.png)
的 方式增加个体数量。
2.无性生殖
➢ 厚壁孢子:营养细胞在不良环境中,积累营养物质,细胞壁 加厚,即形成了厚壁孢子。厚壁孢子不是以增加个体数量为 目的的,而是为了渡过不良的环境条件,使种族得以延续。
➢ 外生孢子:细胞横分裂,形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原生质体,上 端较小的一块就形成孢子,基部较大的一块仍保持分裂能力, 继续分裂,不断形成孢子,孢子在细胞壁破裂时放出,基部 细胞壁仍存留,形成假鞘。
2023/4/30
13/85
(4)原生质体:分化为周质(色素质)和中央质(中央体,中心质)。 ➢ 中央质——位于中央,有裸露的环状DNA分子,称为拟核 ➢ 周质——只有核糖体,在电镜下可见周质中有很多由膜形成的扁平囊
状结构,称类囊体,光合色素均存在于类囊体的表面。 (5)光合器官:无叶绿体,但周质有光合片层,其上有光合色素。 (6)光合色素:有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藻胆素。
➢ 单细胞型:球形,外被固体胶质鞘。 ➢ 定型群体:由两代或多代的子细胞在一起形成。每个
细胞都有个体胶质鞘,同时还有公共胶质鞘。细胞形 状因群体细胞数目而异,有半球形的、四分体形的等。 两细胞相邻处为平面。
2.微囊藻属 属色球藻目。 形态:不定型群体,群体多具穿孔。群体细胞很多,均 匀地分布在无结构的基质中。细胞球形,多具气泡。 水华:水体中快速富养化导致微囊藻等藻类的大量快速 繁殖,使水面形成一层由藻类所形成的薄膜。其大量繁殖 造成水体缺氧,使水生动物窒息死亡;水华还产生不同程 度的毒性,对养殖和饮用水造成严重污染。
第二节 裸藻门
一、裸藻门的一般特征
植物体:单细胞、具鞭毛、能游动的植物体。 细胞核:中核(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 细胞壁:除柄裸藻属外,其他均无细胞壁。生物体实际上是一个
高中竞赛植物界的类群 课件高中生物精品资源
![高中竞赛植物界的类群 课件高中生物精品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1642389da26925c52dc5bfdb.png)
• 了解植物界的类群 • 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了解植物的命名法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 在自然界的作用:光合作用,矿化作用 • 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食物、饲料、药物、建筑
材料、纤维原料等 • 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
持水土、净化大气、滞尘、隔音、吸毒杀菌、美 化环境
3、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合称周皮。
(2)
(4)双子叶植物根中组织分化的过程
6. 侧根的发生
• 侧根起源于中柱鞘的一定部位,称为内起源
7.根瘤与菌根
• 根瘤:豆科植物的根与细菌中的根瘤菌形成的共 生结构。
• 菌根:种子植物的根和真菌形成的共生结构,可 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
突起成根毛,主要行吸收作用.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一、根
1、根的生理功能 吸收、固着、输导、合成、储藏与繁殖
2、根和根系的类型 (1)定根与不定根 定根:由胚根发育而成。有主根、侧根、支根分支。 不定根:发生位置不定的根。如由茎、叶、老根和胚轴上长出的根。 (2)直根系与须根系 • 直根系:主根明显大于侧根 • 须根系:主根停止生长,根系由大小近一致的不定根组成
顶端分生组织特点:细胞小而等径,壁 薄, 细胞核位于中央,占比例较大;液泡小而分散,原 生质浓厚。
• 成熟组织:细胞发育成熟,无分裂能力。按 功能可分为:薄壁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 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组织。
各种组织的形态特征、在器官中的分布位置、 执行的功能各不相同,但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共同 保护各种器官功能的完成。
(2) 维管形成层的活动
形成层 切向分裂 次生维管组织
高中生物《植物分类解析》课件
![高中生物《植物分类解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eebe8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66.png)
22.ABCD
• 一般草本,少有灌木或木质藤本,稀草质藤本 (铁线莲属)。叶基生、互生,稀对生(铁线 莲属),分裂或复叶。全株常含各种生物碱, 根部尤多,有毒,可供药用。
• 花两性,整齐,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生; 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 花托上。瘦果聚合或聚合蓇葖果。
• 担子果(basidiocarp)又称子实体。担子 菌亚门真菌有性生殖阶段形成的特殊结构。 由双核菌丝组成,其上产生担子和担孢子, 符合题意。
2.AC
• 蝶形花科特征: • 二体雄蕊(9+1,5+5,少数十枚分离或完
全合一,蝶形花冠,花瓣下降覆瓦状排列。 • 其余和豆目其他(含羞草科,苏木科)相
24.B
• 接合孢子 为多核的
2n
• 匍枝根霉 =黑面包 霉
25.ABC
• 蒴苞:包裹着苔纲植物颈卵器的薄膜,每 行颈卵器两侧各有一片,属于配子体世代, 核型为n。
• 假蒴苞:苔类植物生殖托上保护孢蒴的鳞 片状构造,称为假蒴萼,又称假蒴苞
• 假蒴柄:泥炭藓和黑藓由配子体顶端伸长 形成一长柄,称为假蒴柄,配子体,n
体
57.ACD
• 苔藓植物属于有胚植物,有胚植物属于高 等植物,所以B不对。
58.BCD
• 蕨类植物的卷柏,水韭,满江红等均是孢 子异形。
•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均属于孢子异形。
59.AC
• 唇形科植物特点: • 1.草本,含芳香性挥发油 • 2.茎四棱,叶对生 • 3.轮伞花序,唇形花冠 • 4.雄蕊为二强雄蕊 • 5.子房上位,四分子房 • 6.小坚果
高中生物竞赛第6章 菌类植物课件
![高中生物竞赛第6章 菌类植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484639ce2f0066f433222e.png)
1
6.1 菌类植物概述
6.1.1 一般特征 • 无根、茎、叶的分化,无光合色素,不
能自制养料,需依靠有机物生活的一类 低等生物——异样原植体植物。
2
6.1.2 分类
• 细菌门:不含光合色素的原核生物,单细胞,体 积小,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繁殖。
• 粘菌门:介于动、植物之间不含光合色素的真核 生物。无细胞壁,变形虫体型,用孢子繁殖,孢 子具纤维素壁。
8
6.3 粘菌门
介于动物、植物之间的生物。 • 生长期——裸露的、多核的、无细胞壁
的原生质团,称变形体(动物性)。与 原生动物变形虫在构造、运动和摄食方 式相似。 • 生殖期——产生具有纤维素细胞壁的孢 子(植物性)。与真菌相似。
9
灯笼菌
发网菌 10
6.4 真菌门
6.4.1 主要特征
6.4.1.1 营养体
18
6.4.3 主要代表类群
(1)食用菌:子囊果中型,由菌盖和菌柄组成。 菌盖表面有网状棱纹,边缘全部和菌柄相连。
①银耳:担子果由胶质瓣片组成,白色或带褐
色。
19
②木耳:担子果(子实体)胶质、耳状,褐色,干燥变黑。 ③蘑菇(蘑菇属):菌盖肉质、伞形,菌柄中生。
20
④香菇 ⑤猴头
21
⑥灵芝 ⑦竹荪
• 真菌门:具真核,不含光合色素,产生孢子的生 物。真菌大多为分枝的丝状体,几丁质细胞壁, 生殖方式有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
6.2 细菌门
6.2.1 细菌 6.2.1.1 生境
分布很广,在土壤、水体、空气、 高山、甚至人、动植物体内外都有分布。 6.2.1.2 形态
球状、杆状、螺旋状、丝状
4
6.2.1.3 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担子菌亚门
特征: ①菌丝有隔,有两种菌丝一种为初生菌丝,一种称为次生菌丝。 ②无性生殖——芽孢、分生孢子、粉孢子和厚壁孢子(不发达); 有性生殖——担孢子 ③高等担子菌由次生菌形成子实体,称为担子果 ④有锁状联合特殊分裂方式
代表植物: 银耳、木耳、蘑菇、香菇
• 3、植物分类
藻类植物
菌类植物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 地衣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苔藓植物门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颈卵器植物 高等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微管植物 (有胚植物)
(显花植物) 被子植物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特征
低等植物:
(1)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又称原植体植物) (2)生殖器官是单细胞的 (3)植物体多生活在水中或者阴湿的地方
代表植物: 水霉菌、霜霉菌
(5)接合菌亚门
特征: ①大多数为分枝的丝状体 ②菌丝无隔,多核 ③无性生殖——胞囊孢子或分生孢子;有性生殖——接合孢子 ④可制成酒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糖化是酿酒的第一步 ⑤腐生或寄生
代表植物: 根霉菌
(6)子囊菌亚门
特征: ①除酵母菌外,绝大多数为多细胞 ②菌丝有隔,每个细胞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 ③无性生殖——单细胞,出芽生殖、多细胞——分生孢子;有性 生殖——子囊孢子 ④单细胞子囊裸露,不形成子实体;多细胞形成子实体。形成子 囊需要经过一个钩头分裂的过程。
(8)半知菌纲 特征: 只知道无性生殖阶段,有性生殖阶段不了解
(9)真菌间的对比和代表植物 见《培训教材》p202
四、地衣植物
• 1、主要特征
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类形成的共生体 藻类为地衣提供有机物 菌类为藻类提供水分和无机盐
• 2、繁殖方式
营养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只有共生的真菌进行)
• 3、主要类型
(2)代表植物: 海带、裙带菜、鹿角菜、马尾藻
• 6、不同藻类特征的比较
《培训教材》P199页
• 7、例题解析
世代交替:指的是在生物的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孢子体世代(无性世 代)与产生配子的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同型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上孢子体和配子体外表形状、大小、构造和 显著性完全一样,没有区别,并且都能独立生活,只是两个个体的细 胞中染色体数量上有二倍体(2n)和单倍体(n)的区别, 称为等世 代交替或同型世代交替,这种类型只见于藻类植物,如石莼。
(2)代表植物: 衣藻、实球藻、空球藻、水绵、石蒓、小球藻
• 3、红藻门
(1)特征:
①真核生物,具有真正意义细胞核和载色体,无明显组织分化 ②光和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d、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蓝素、藻红 素,其中藻红素占多数,故藻体呈红色 ③繁殖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乱配生殖) ④植株形态: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呈简单的丝状体,也形成假薄 壁组织的叶状体和枝状体 ⑤贮存物质:红藻淀粉 ⑥无鞭毛
①有隔菌丝:由分支成串的多细胞的多细胞组成,菌丝中 间有隔。细胞核及原生质可流动
②无隔菌丝:真菌没有隔膜的菌丝,为长管状单细 胞,细胞质中有多个核,其生长表现为菌丝的延长
①亚种 ssp.(subsp) 不同分布区因生境不同形成的形态、 生理的差异。分布、生态或季节上有分离,但不是 生殖隔离。
②变种 var. 相同分布区 因微环境不同导致的可稳定遗 传的差异
例(Pinus sylvestris Litv. var. nevadensis) 长白松
③变型 f. 有微小形态差异,分布无规律的相同物种的不 同个体
异型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上孢子体和配子体外表悬殊。根据两个世代的 形态、大小和有无独立生活机能,又可分为:苔藓型的世代交替、蕨类 型的世代交替和种子植物型的世代交替另藻类中还有海带的世代交替。
三、菌类植物
• 1、主要特征 (1)无光和色素的原植体 (2)一般为异养生物,营寄生或腐生
• 2、细菌门
(1)主要特征: ①原核生物,单细胞植物 ②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又称粘胎),一般不含纤维素 ③以细胞分裂方式生殖,不进行有性生殖 ④能够通过芽孢度过不良环境
(2)类型 杆状、螺旋状、球状等
(3)营养方式 自养:铁细菌、硫细菌进行化能合成,紫细菌进行光合作用 异养:大多数的细菌
• 4、粘菌门
(1)特征: ①介于动物和植物之间的真核植物,能进行变形作用 ②营养体是一团裸露的原生质团,无细胞壁,但在有性生殖是 会产生有细胞壁的孢子
(2)代表菌 发网菌
• 5、真菌门
(2)代表植物: 念珠藻、固氮鱼腥藻、发菜、地木耳等
• 2、绿藻门
(1)特征: ①真核生物,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细胞核以及载色体,无明显组织分化 ②光和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以及叶黄素(位于载色体) ③繁殖方式:营养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结合生殖、同配生殖、异 配生殖、卵配生殖) ④植株形态:单细胞、多细胞、群体、丝状体或者叶状体 ⑤贮存物质:淀粉和油类 ⑥具有两条或四条顶生的尾鞭型鞭毛
(1)特征 ①大多数真菌由菌丝构成,菌丝构成的营养体,称为菌丝体 ②菌丝具有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两种 ③低等真菌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而高等真菌细胞壁成分为几丁质
(2)繁殖方式 营养生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三种
(3)生活史 只有核相交替,没有世代交替
(4)鞭毛菌亚门
特征: ①少数为单细胞,大多数是分支的丝状体 ②菌丝通常无横隔,多核 ③只有在繁殖时,形成横隔,把生殖器官分成典型的细胞 ④无性生殖:游动孢子 有性生殖:高等——卵孢子或者休眠孢子;低等——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和卵配生殖
1.果开裂;蓇葖果或浆果,5心皮离生;无托叶… …绣线菊亚科
(2)平行式检索表
1.果开裂;蓇葖果或浆果,5心皮离生;无托叶……绣线菊亚科 1.果不开裂;全具有托叶…………………………………(2) 2.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至5心皮合生;梨果…………苹果亚科 2.子房上位…………………………………………………(3) 3.心皮多数,聚合瘦果或蔷薇果,多为复叶…………蔷薇亚科 3.心皮1个偶见2个或5个,核果,单叶………………梅亚科
(1)定义:单条管状菌丝,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很多菌丝结合 在一起组成真菌的营养体,称菌丝体。有三种类型气生菌丝、根 状菌丝和孢子菌丝。菌丝具有吸收营养的功能。
(2)当环境不良或反之的时候菌丝相互紧密,菌 丝变态成菌丝组织体,常见的有根状菌索、菌座 和菌核。
• (3)菌丝根据有无隔分为:有隔和无隔菌丝
植物分类
一、分类的基本知识
• 1、生物的分界
(1)林奈的两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
(2)海克尔的三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原始生物)
(兼具有植物和动物特性的生物,既具有光和色素,又能运动的生物)
(3)魏泰克的四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不含叶绿素的真菌)
(4)魏泰克五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原核生物界
(缺少真正意义细胞核)
(5)陈世骧六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 + 细菌界+蓝藻界 + 病毒界
(真核总界)
(原核生物界) (非生物总界)
• 2、生物分类等级和基本单位
(1)分类等级
界
门
纲
目
Kindom division class order
(2)分类的基本单位——种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1.(6)果不开裂;全具有托叶 2.(5)子房上位 3.(4)心皮多数,聚合瘦果或蔷薇果,多为复叶…………………… 蔷薇亚科 4.(3)心皮1个偶见2个或5个,核果,单叶…………………梅亚科 5.(2)子房下位或半下位,2至5心皮合生;梨 果……………………苹果亚科 6.(1)果开裂;蓇葖果或浆果,5心皮离生;无托叶……………… 绣线菊亚科
(1)根据形态: 叶状地衣、枝状地衣、壳状地衣
(2)根据构造: 同层地衣、异层地衣
• 4、生态学意义
(1)对烟煤、SO2敏感,能作为大气污染检测植物 (2)能够生长在裸岩上,是陆生植物的开路先锋
• 5、代表植物
松萝、石蕊
五、苔藓植物
• 1、主要特征
(1)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型,大多陆生,多细胞绿色植物,适应阴湿环境 (2)生活史:具有异形世代交替,配子体——原丝体发达,有叶状体和 茎叶体两种;孢子体退化,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 (3)有性生殖器官为多细胞,雄性器官为精子器、雌性器官为颈卵器 (4)受精作用仍离不开水,受精卵发育成胚 (5)具有茎、叶和假根的分化,但是其中都无输导组织
• 2、主要类型
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裸蕨纲)、木贼纲、真蕨纲
• 3、特征比较
详见《培训教材》p206 (1)幼叶拳卷:蕨类植物特有的现象
(2)脉序:叶脉的分布形式,可分为平行脉、网状脉和叉状脉三大类型 (3)叶腋:叶片向轴一面的基部称叶腋 (4)囊群盖:覆盖在蕨类孢子囊群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膜状器官。
二、藻类植物
• 1、主要特征 (1)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2)具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3)有单细胞、多细胞或者假组织体构成原植体 (4)营养细胞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生物,由中心质(核区)+周质组成 ②光和色素:藻蓝素、叶绿素a、藻红素以及一些黄色色素(位于周质) ③繁殖方式:营养生殖(无性生殖) 如:直接分裂、断裂或者藻殖段 ④植株形态:单细胞、非丝状体或者丝状群体等 ⑤贮存的物质:蓝藻淀粉 ⑥无鞭毛结构
• 4、蕨类植物起源
苔藓 植物
藻类 植物
裸蕨 植物
为了陆生
刺石松 木贼类
叉叶属 芦木属 叉叶属
芦木属
石松类 真蕨类(原始蕨类)
古蕨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