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及第二章

合集下载

弟子规全文第一章第二章

弟子规全文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章《弟子规·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

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

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

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

事死者,如事生。

第二章《弟子规·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

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

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

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

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

事诸兄,如事兄。

八年级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了解)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Km m dm cm mm um nm3、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认:注意刻度标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②放:测量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看: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④读: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记录时,要包括数字和单位。

4、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测量工具:机械停表、电子停表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h min s5、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测量方法、测量时的估读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1.2 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判断运动情况的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一章和第二章(讲义)

第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 纲第一章 总纲第一条 【国家性质】①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条 【人大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条 【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③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第五条 【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第一章 总纲第六条 【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③,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

第七条【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④。

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第一章 总纲第十九条 【发展教育事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第二十九条 【国家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第一章 总纲1.【2019上中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A.人民协商制度B.民主专政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2.【2021上小学】(书上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2019下幼儿】(书上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权利都不得超越( )。

A.宪法和法规B.宪法和法律C.法律和法规D.政策和法律第七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是相对敌人而言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2、长度单位的换算: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 ,1um=1000nm.3、长度的测量:使用刻度尺(卷尺、直尺、三角尺)测量。

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分度值:相邻两个最小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使用方法:(1):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放,放正并且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3):看,视线要垂直于被测物和刻度尺;(4):读,准确读出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4、时间的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小时(h)、分(min),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5、时间的测量:使用石英钟、秒表、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测量。

机械停表读数:先读小表盘,看是否过了0.5,在看大表盘,小表盘过了0.5则大表盘读数为30.0-59.9,没有则只读0.0-29.9.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区别,特点:客观存在,不可避免,不能消除,只能尽量减小。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

误差不是错误,要与错误区分,错误是人粗心造成,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是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选为参照物,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一定相同。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相同的时间,比较所经过的路程,路程越长则运动越快,反之则慢;(2)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所以时间越短则越快,反之则慢。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第二章

管理学(马工程)——第一章-第二章
3. 领导
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 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二、管理的内涵
4. 控制
控制是为了保证组织系统按预定要求运作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包括根据预 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 是否相符。
“把好方向盘”
二、管理的内涵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第二节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在组织和协调群体活动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依循人本、系统、效 益及适度等基本原理,利用理性分析和直觉判断等基本方法,借助权力 和文化等基本工具。
一、管理的基本原理——人本原理
人是组织的中心,也是管理的中心,人本原理当是管理的首要原理。
以人为中心的人本原理要求对组织活动的管理既是“依靠人的管理”,也是“为 了人的管理”。
二管理的内涵组织二管理的内涵?分析需要设置哪些岗位职务设计?将不同岗位加以组合形成不同的部门机构设计?规定不同部门在活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结构设计?将适当的人员安置在组织结构的适当岗位人岗匹配?指挥人员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信息条件发布工作指令?适时调整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领导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活动过程
一、全球化
“全球化管理者主要关心的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人员和思想的互动,而不 是关注于在管理者的祖国中原来的特定领导方式的效果和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 区的管理者的管理方式的比较。”
——南希•阿德勒
二、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云平台、大数据……
• 为了使每个人都能以适当的方式 提供目标活动所需要的贡献,首 先需要进行劳动分工,然后需要 对他们的分工劳动进行协调。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一章、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第一章、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过)总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书籍装帧——第一章、第二章

书籍装帧——第一章、第二章

第一节 何谓书籍
一、书籍的定义
• 书籍是“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在一定材料上记录知 识、表达思想并制作成卷册的作品”。 • 它是传承文化的载体,在形态上是图形、文字等诸多元素 的综合体。
• 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形式与内容也逐步演变,书籍不
仅仅是一个名词,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价值的体现,是物质
与精神的二元同一。
史可分为三个时期,且对应的书籍制度包括:简牍制度、
卷轴制度、册页制度。
(一)简牍制度下的书籍形态
竹木是我国最早的书籍材料。 简牍主要的材质是竹子(竹简)和木材(木简)。 竹简和木简可根据文章的长短,任意确定简数,一简书写一行,最后用上下 两道绳编穿起来。 单片的竹木片为“简”,编连诸简为“策”,即“册”。
符号,这是文字的前身,是最早的文字系统。
原始人类以图形的方式记录了生活状态与生活方式。
旧石器时代 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
旧石器时代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从图画演变到符号,再从符号演化为文字,又经历了一个漫长 的过程。
上古 结绳记事
契刻记事
殷商 甲骨文
汉 隶 书 东晋行书 《兰亭序》
秦 小 篆 ︽ 袁 安 碑 ︾
• 古代书籍通常是由雕刻和手工书写来完成的,书籍的材料及 其装帧形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化。
• 春秋时期常用简、帛; • 东汉以后,书籍的承载物出现 了新的形式——纸; • 隋唐由于雕版的兴起,由手工 抄写向刻版印刷过渡,书籍的 形态也由汉魏时期的卷轴演变 成册。
•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印刷技术的不断革新, 书籍的内容和形式也愈加丰富多彩。 • 电子书籍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传统书籍的认知,它不再像 传统书籍那样依附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上,而是以一种信 息流的形式存在。

劳动社会学《第一章、第二章》名称解释、简答

劳动社会学《第一章、第二章》名称解释、简答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其本质特征是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2)个案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中抽取少数个人或小型团体作为样本个体进行详尽调查的一种办法。

3)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其结构主要包括前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

4)参与调查法:也是实地观察法。

实地观察是劳动社会学常用的方法,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5)法团主义:也是统合主义,其思想源于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

它关注人与人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的制度化关系,强调从制度层面讨论政治制度与劳资关系的互动,强调政府在劳资互动过程中的作用,力图用一种制度化的利益集合秩序化解结构性冲突。

二、简答题1.简述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六点:1)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2)劳动者;3)劳动的社会关系;4)劳动的社会结构;5)劳动组织及劳动组织方式;6)劳动与社会变迁。

2.简要指出职业与行业之间的异同。

答: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化和劳动分工的结果。

我国将职业定义为在业人口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种类。

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

其构成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行业属于社会劳动者的集团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民经济部门;二是同一行业都有同一行业都有同一类型的经济活动,他们生产同一类型的产品,提供同一类型的劳务,创造的使用价值基本相同。

相同点: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于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

不同点: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3.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有哪些?答:劳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二是横剖研究与纵贯研究;三是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1)10-3km=1m=103mm=106μm=109nm; (2)1m=101dm=102cm=103mm.2.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3. 正确使用刻度尺(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①零刻度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A.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B.读数: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C.记录数据: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辅助工具法——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2)化曲为直——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 (3)累积法——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二、时间的测量1.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秒,符号:s ;常用单位:天(d)、时(h)、分(min)。

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 ;1d=24h=86400s2. 测量工具:电子停表、机械停表(实验室常用)3. 认识机械停表:三、误差1. 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2. 造成原因:选用的测量工具、采用的测量方法及测量者.3. 减小办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4. 错误与误差的区别:错误是由于操作时未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不可避免。

☆请正确地读出下图中(1)长方体的长为cm 78.2;(2)木块B 的长度是cm 8.1。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疆域和人口第一节疆域与行政区划1、我国的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数在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陆上邻国14个(逆时针):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5、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读中国疆域图,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濒临海洋的名称。

临海: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海峡:⑤台湾海峡,⑥琼州海峡;岛屿:⑦台湾岛,⑧海南岛;陆上邻国: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印度,F缅甸,G老挝,H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a韩国,b日本,c菲律宾,d印度尼西亚,e马来西亚。

6、我国领土的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西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73°E);最东端: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7、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8、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县、乡三级;9、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熟记教材第9页表1.7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省:黑龙江;最早看见日出的省:黑龙江;跨纬度最多的省:海南;跨经度最多的省:内蒙古;面积最大的省:新疆;全部位于热带的省:海南。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第二章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第二章

语⾔学概论第⼀章第⼆章第⼀章语⾔和语⾔学第⼀节语⾔⼀、语⾔和⼈类社会⼀样古⽼,是⼈类社会的特征(特有财富)。

1、⼈类以外的动物不具备语⾔能⼒,所以不可能学会⼈类的语⾔。

2、其他动物的交际⽅式如叫喊、舞蹈等,即所谓的“动物语⾔”和⼈类语⾔有着本质的区别。

单位的明晰性结构的⼆层性任意性开放性传授性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语⾔是符号系统1、什么是符号?它有哪些因素构成?符号是⼀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来表⽰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符号包括了形式和内容(意义)两个⽅⾯的要素。

形式和内容互相依存。

eg: ⼗字路⼝的红绿灯就是⼀种符号。

2、符号和征候的区分:符号和所标记的事物是具有约定性的(或者是由某些⼈规定,或者是社会习惯),⽽征候与它所标记的事物之间往往具有⾃然(本质或必然)的联系。

3、符号的分类:象征(有⼀定的含义,有⼀定的理据)狭义的符号(没有理据,任意约定的)4、语⾔是⼀种符号系统?语⾔具有符号的⼀切特征:语⾔是由语⾳和意义两个⽅⾯统⼀构成。

语⾳和意义在具体的语⾔中统⼀于⼀体,密不可分,⼆者互为存在条件。

语⾳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个⼈不能任意改变这种联系。

注:具体来说语⾔中的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类是“哈哈” “啊”等叹词,它们可以说是⼈类感情的本能的反应,可以归⼊征候。

⼀类是“哗啦” “汪汪”等拟声词,⽤事物所发出的声⾳来记录事物本⾝,和事物间有着⼀定的联系,但同⼀种事物的声⾳在不同的语⾔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记录,也体现了它的社会约定性,可以归⼊象征。

剩下的语⾔中绝⼤多数的词,它们的⾳和义之间关系完全是社会约定俗称的,没有任何理据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狭义的符号。

5、语⾔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语⾔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符号的⾳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什么样的“⾳”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们说不出什么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这种⾳义关系⼜叫约定性。

语⾔符号的任意性是就语⾔创制时来说的,语⾔符号⼀旦形成,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执⾏就具有强制性,因⽽也就表现为⼀定的稳固性(可变性)。

初中地理第一章和第二章(八年级·上)

初中地理第一章和第二章(八年级·上)



下面图片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你还知 道哪些?请补充说明。


民族的分布 我国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的分布 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 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分散。个少数民族主 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综上所述,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 聚居”的特点。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人口和主要分布区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 要来自昆仑山、天山等高山冰雪融水。每 年7~9月份是汛期,10月份以后,水量大 减。近年来沿途灌溉用水增多,使中下游 河道断流的情况更加严重。
阅读材料 京杭运河
在祖国大地上,除了众多的天然河流外,还 有许多人工开凿的河流,例如京杭运河、史杭运 河、灵渠等。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全长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 鲁、苏、浙4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钱塘江五大水系和一系列湖泊。历史上京杭运河 起过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现在江苏、浙江 境内的运河,任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年运输 量仅次于长江。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运河还将作为长江水北 上到达京津的输水通道。

插图


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 这里的河流多而且长,夏季容易形成汛期。 汛期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 60%~80%。 西北内陆河流较少,一些地方为无流区。 这里的和流水源不丰富,沿途多沙漠、戈 壁,蒸发和渗漏严重,很多河道称为季节 性河道。
我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
塔里木河和罗布泊
承接上图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你能说出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吗? 你知道我国地势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吗? 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有什么特点? 你知道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吗? 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 条件? 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有哪些? 你能说一说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 情况吗?

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

必修一化学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主要步骤:⑴计算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摇⑺定容⑻摇匀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

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

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3 标准状况 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5 摩尔质量 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6 气体摩尔体积 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n1 N1 V1n2 N2 V2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CB=nB/V nB=CB×V V=nB/CB9 物质的质量 m m=M×n n=m/M M=m/n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 V V=n×Vm n=V/Vm Vm=V/n11 物质的粒子数 N N=NA×n n =N/NA NA=N/n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0×ρ×ωM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1 元素分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2 化合物分类:有机物(含C)和无机物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SO2、CO2、SO3、N2O5、(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CuO 、 MgO (多数为金属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2O3、ZnO不成盐氧化物 NO2、NO、CO、 (盐中的N的化合价无+2、+3、C无+2)分散系溶液(很稳定)分散质粒子小于1nm,透明、稳定、均一胶体(介稳定状态)分散质粒子1nm-100nm,较透明、稳定、均一浊液(分悬、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不透明、不稳定、不均一化学反应的分类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化合:2SO2+ O2 2SO3 分解:2NaHCO3 Na2CO3 +CO2↑+ H2O置换:Cl2 +2KI ===2KCl+I2复分解: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子反应:Cl2+H2O = HCl+HClO非离子反应:2Fe+3Cl2 2FeCl3是否有元素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升降价)氧化还原反应:2Na+2H2O=2NaOH+H2↑非氧化还原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热量的放出或吸收放热反应:3Fe+2O2 Fe3O4吸热反应:C+CO2 2CO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2-离子反应电解质(酸、碱、盐、水)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CO2、SO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碳酸的电离方程式 H2CO3 H++HCO3-(弱电解质用“”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3-(强电解质用“ = ”离子反应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所表示的式子离子反应式写法一写、二改、三删、四查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难电离的物质要保留分子式离子共存有颜色的离子 MnO4-紫红、Fe3+棕黄、Fe2+浅绿、Cu2+蓝色与H+不共存(弱酸根) OH-、CO32-、SO32-、SiO32-、AlO2-、S2-、F- 等与OH-不共存(弱碱金属阳离子) H+、Fe3+、Fe2+、Fe3+、Cu2+、Al3+、Mg2+、NH4+ 等与H+和OH-都不共存 HCO3-、HSO3-、HS-、等常见生成沉淀 Ba2+、Ca2+与SO42-、CO32- Ag+与Cl-胶体胶体的性质(介稳定)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聚沉判断胶体最简单的方法丁达尔现象胶体提纯渗析(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Fe(OH)3胶体制备的方法取烧杯盛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1mL~2mL。

初二数学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初二数学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

初二数学第一章第二章练习题初二数学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基石,通过学习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初二数学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知识,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练习题。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并尽力完成。

第一章:整数与有理数1. 计算下列各式:a) 4 + (-9) = ?b) (-2) - (-5) = ?c) (-6) × 3 = ?d) (-12) ÷ (-4) = ?2.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用"<"、">"或"="表示:a) -7 ____ -5b) -3 ____ -8c) 9 ____ 9.2d) 0.3 ____ 0.313. 请根据图形回答问题:a) 从点A到点B的移动是向上还是向下?b) 从点B到点C的移动是向左还是向右?c) 从点C到点D的移动是向上还是向下?d) 从点D到点A的移动是向左还是向右?第二章:代数初步1. 化简下列各式:a) 3x + 2x - 5x = ?b) 4y - 6y + 9y = ?c) 2a + 3a - 7a + 5a = ?2. 求解下列方程:a) 2x + 3 = 7b) 4y - 5 = 19c) 3a + 5 = 8a - 43. 计算下列各式的值:a) 2(3 + 4) - 5b) 3(2 - 7) + 4 × 2c) 4(5 - 2) + 3(8 - 6)通过以上的练习题,同学们可以检验自己对初二数学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果有不会或者错误的地方,可以结合教材或向老师请教,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字数:385字)。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整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其生命活动依赖于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方能完成;对于非细胞生物(病毒)而言,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即寄生生活。

(注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 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衣壳)所构成。

②一般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 ;(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有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三大类)4.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注意:①单独的物质(如水)并不能表现生命现象,故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②植物组织主要包括分生、营养、输导(导管和筛管)和保护组织,没有系统;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③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既可以属于细胞层次,也可属于个体层次。

④动物的组织包括上皮、肌肉、神经和结缔组织,其中血液、韧带为结缔组织;血管则属于器官。

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无成形的细胞核,被称之为拟核;遗传物质为裸露的DNA 分子,不和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为肽聚糖。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为DNA 分子,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染色体;除核糖体外还有多种细胞器;植物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

注意: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也有统一性,即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且遗传物质相同,均为DNA 。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走近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无细胞结构的_____必须依赖细胞生活;•单细胞生物的_________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______的细胞密切合作。

•例如:以_______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____的交换;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的_____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________。

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结构的________________.2.细胞是_____________的生命系统。

四、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_____________,2 转动__________,换上高倍镜。

3 调节________和__________,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___________,使物象清晰。

五、1.科学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2.蓝藻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生物。

3.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________生物。

4.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_,但有一个______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个区域叫_______.六、细胞学说创立者:_____________: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要点:1.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_______________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___________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命起作用。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第一章及第二章(1)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第一章及第二章(1)

18管理管理第一章管理与教育管理管理管理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管理知识点1:管理的定义知识点2:管理的意义(领会:向管理要质量。

)112 2第二节教育管理知识点1:教育管理的定义:。

&知识点2:教育行政管理与学校管理机构和制度措施和手段,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知识点3:教育管理的二重性1(1(2(3 2第三节教育管理的基本特点知识点1:管理的共性:(1(2(3知识点2:教育管理的特性(1(2(3知识点3:教育管理与一般社会管理的关系1 2第二章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知识点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的科学管理理论1234知识点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一般管理和工业管理》123知识点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组织制度科学化)12345678知识点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1231(1(2(3 2第二节人本主义管理理论知识点1:梅奥人际关系理论(霍桑试验)12:/氛围345知识点1:梅奥人际关系理论(霍桑试验)1.2.3.4.5.第二节人本主义管理理论知识点2:行为科学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观点:(1)普遍存在且按照一定层次排序(2)专注于没有实现的需要(3)低层次需要---更高层次的需要知识点2:行为科学理论X Y理论XYY知识点3:行为科学理论三、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1)保健因素:甜点(2)激励因素:主食1 2 3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知识点1: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123知识点2:组织理论12知识点2:组织理论彼得.123 45知识点3: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123知识点3: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1.率。

2.3.1 2 3谢谢。

骆驼祥子1到2章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1到2章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1到2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介绍洋车夫祥子出场,也交代了祥子的背景和他的思想根源,他的梦想就是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车,通过个人奋斗走向生命的成功。

他善良,淳朴,尽管沉默木讷,却不失为一个可爱的人。

开头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买上了第一辆车,他的人生拉开了序幕。

第二章:战争在北平使人心惶惶。

祥子为了多赚点钱拉客人去了危险地带,结果被无理的警察拉去充军,车也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没了。

祥子跟着军队走了没多久就偷偷的跑了,临走牵走了兵们的骆驼,当做对自己丢了车的补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阶段式发展在美国经历了 大约200年的时间,而在中国可能只 需要30年的时间来完成”
中国营销大事记: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 从垄断到竞争、从完全计划到市场调节、从 封闭经济到开放加入WTO、从短缺到过剩、从 限量购买到促销无所不在、从无从选择到消 费时尚、从无广告到广告泛滥…….
市场营销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可以分为 五个阶段:
⑴企业营销活动的对象扩大了。
⑵企业营销活动的人员扩大了。
⑶市场营销组合的任务扩大了。
六、新观念在我国企业的成功应用
(1)顾客至上 (2)战略观念 (3)质量观念 (4)竞争观念 (5)时间观念 (6)效率效益观念 (7)跨国营销观念 (8)政策观念 (9)服务观念 (10)人才观念 (11)制度观念
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是企业如何以消费者和用户的需求为出 发点来组织企业的整体营销活动,即根 据顾客的欲望与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 商品和劳务,并通过交换转移到顾客手 中。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
• 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企业市场营销活 动过程及其规律性。具体说就是作为买主 的企业如何在动态的市场上有效地管理其 与卖主的交换过程和交换关系及相关市场 营销活动过程。
(一)生态营销观念
企业 擅长
市场 需要
(二) 社会营销观念
理想的企业行为
消费者和社会 利益一致,但不 符合企业利益
消费者(市场)
社会 (政府)
企业 (职工)
消费者和企业 利益一致,但不 符合社会规范
社会与企业利益一致, 但不符合消费者要求
(三) 系统营销观念
所谓“系统营销观念”,是指企业以系统 中心论为指导,以求不断开拓市场的一种营销 观念。
第一章及第二章补充
一、与营销相关的概念
• 需要 • 需求 • 欲望
产品、效用
产品:能够提供到市场上来满 足人们需要和欲望的任何事物。
效用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通过 消费或者享受闲暇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 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交换、交易及其关系、市场
• 交换——以自己“所有”的东西比如钱财作回报, 从对方换取自己“所要”的东西。
– 营销产生于交换方式。
• 交换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中双方达成一项协议, 就称之为交易。
– 交易是交换的基本元素,是交换双方之间价值的易手。 – 交易通常有货币交易;非货币交易,包括以物易物、
以服务易服务的交易等。
一个曲别针的故事
美国男子凯尔·麦克唐纳
红色曲别针
炉子亚派发鱼克对门免电雪形村三把一机地笔免件手年车费套货租录旅车金音游的棚房合子约
泰勒的“科学管 理”制度 背景: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迅速发展, 经济增长很快。
特点:内容仅限于推销与广告的方法, 没有引起企业家的重视和产生广泛的社会 影响
1912年美国哈佛大学赫杰特齐(J. E. Hegertgy)教授写出了第一本以Marketing 命名的教科书,这本书被视为市场营销学作 为一门独立学科的里程碑
背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迅速发展, 市场需求剧增,科技进步,市场繁荣, 竞争激烈 特点:提出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新观念, 市场营销学理论和企业管理的实践日益 密切地结合起来
4.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背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同学科相互渗透 特点:成为一门很接近实际的应用科学,理论
更加完善 • 20世纪70年代发展了“社会市场营销”的营
• 启蒙阶段(1978-1983年) • 传播阶段(1984-1991年) • 普及阶段(1992-1994年) • 国际化阶段(1995- )
四、营销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学、 行为科学、现代管理学科、社会学和计量 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以企业的市场营销活 动过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 科,是一门应用科学。
“交换”如何发生?
• 前提: – 有买方和卖方; – 双方手中都有对方想要的东西; – 双方之间能够联系和沟通; – 双方乐意交往; – 双方都有权接受或拒绝成交。
• 必要条件: – 双方对交换结果的预期。
• 商人 • 营销人员 • 营销含义
二、营销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1.形成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销管理理论 •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了“大市场营销”理
论 • 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市场营销”成为
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主流趋势
三、营销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1984年全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成立, 1994~2004是市场营销实质进展最大的10年, 两大特征:
一是变化大而快,是一个压缩式的进程
(四) 大市场营销观念
所谓“大市场营销观念”,是指在实行贸 易保护的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除了4PS 之外还必须加上“2Ps”,即“政治力 量”(Political Power)和“公共关 系”(Public Relations)。
应当看到,“大市场营销”与“市场营 销观念”和传统的市场营销基本理论有所不 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市场营销学站在企业的角度,研究企业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供有效供给,并能 在企业、中间商、消费者之间进行有效的 沟通,以提高企业的效益。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方法
1、传统研究法 (1)产品研究法 (2)机构研究法 (3)职能研究法 2、管理研究法 3、系统研究法 4、社会研究法
五、营销观念的新发展
2.成熟阶段(1929年-二战爆发)
背景: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凯恩斯理论的诞生 特点: 研究范围扩大,社会影响广泛,研究成果被一些企业成功地 采用 1937年 全美市场营销协会(AMA)成立 开始走向世界,并影响到中国,1933年上海复旦大学丁馨伯 教授编译了我国第一本《市场学》
3.变革阶段(二战后-20世纪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