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成分分析任务和方法选择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技术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ef382d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f.png)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检测技术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一直备受关注,而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也是我们维持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
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检测技术,以准确地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食品中营养成分检测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食物的组成和价值。
一、化学分析法1. 水分分析水分在食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储存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水分的含量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法进行测定。
常用的方法包括失重法和滴定法。
失重法通过固态食品样品在加热和干燥后,测定其失去的重量来确定水分含量。
滴定法则利用一种称为卡尔费伯法的滴定方法,通过滴加一种特定试剂来测定食品中水分的浓度。
2. 硫酸钠检测蛋白质含量蛋白质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
硫酸钠法被广泛用于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该方法通过加入硫酸钠试剂使蛋白质与乙醇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一种紫色复合物。
根据复合物的浓度,可以通过光度计测量来确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3. 酸碱滴定法测定脂肪含量脂肪是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并提供丰富的能量。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将食品样品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酸和碱的滴定液,来测定食品中脂肪的含量。
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且经济的分析方法。
二、光谱技术1. 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是一种常用的光谱技术,通过观察物质与红外光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其成分。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来确定其结构和含量。
例如,利用红外光谱仪可以分析食物中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含量。
这种非破坏性分析方法在食品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是一种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与特定波长的可见光进行相互作用来分析其含量的方法。
对于具有特定的吸收峰的物质,可以通过测量它们吸光度的变化来确定其浓度。
例如,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可以确定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和抗氧化剂的活性。
三、生物分析法1. 酶法分析酶法分析是一种通过酶催化反应来测定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的方法。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fb2b3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7.png)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面,许多人都意识到了食物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发育的重要性。
食品中包含的营养成分对于维持我们身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食品营养成分分析进行探讨,包括基本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和营养标签的解读。
一、基本的营养成分食品中包含的基本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成分对于我们的身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蛋白质是身体组织的主要建筑材料,脂肪则提供能量和维持体温,碳水化合物是我们主要的能量来源,纤维素有助于消化和预防便秘,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身体的正常运作也非常重要。
二、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要对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准确的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其中一种主要的方法是化学分析法,通过对食品样本进行化学试剂处理,然后使用仪器或设备进行分析和测量。
此外,还有生物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多种分析方法可以用于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
三、营养标签的解读为了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许多国家制定了食品营养标签的规定。
这些标签上会详细列出食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
在解读营养标签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首先是了解营养成分的单位和参考摄入量,这有助于我们判断食品是否符合我们的营养需求。
其次是比较不同品牌或种类的食品,以便选择更加健康的选项。
最后,注意食品中是否添加了人工添加剂或防腐剂等对健康有潜在危害的成分。
四、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应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食品生产领域,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可以帮助生产商制定更加合理的配方,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
其次,在食品安全领域,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可以帮助监管部门识别并防控潜在的危害物质。
此外,在食品营养教育领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帮助人们选择更加合理的饮食,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总结: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
通过基本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和营养标签解读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相关知识。
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
![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82fe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6.png)
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是食品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准确分析出食品中的各种成分,为食品质量控制和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和方法。
一、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成分分析技术,其通过采用化学试剂对食品样品进行反应,从而得到成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1. 水分分析水分是食品中常见的成分之一,其含量的准确测定对于食品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
常用的水分分析方法有干燥法和气相色谱法。
干燥法通过加热食品样品,使其失去水分,并称量失重的质量差来计算水分含量。
而气相色谱法则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从而间接计算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2. 蛋白质分析蛋白质是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分析可通过常用的氮测定法进行。
该方法是通过将食品样品中的蛋白质在碱性条件下氧化生成氨,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测定产生的氮气体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
3. 糖分分析糖分是食品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对于食品的口感和甜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糖分的分析可采用色谱法或者比色法。
色谱法通过分离样品中的糖分,并根据其在色谱柱中不同的保留时间来定量分析。
比色法则通过将食品样品与试剂发生反应后产生的颜色进行比色测定,从而计算糖分的含量。
二、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食品成分分析中,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
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一种通过测量食品样品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情况来分析成分的方法。
不同的成分在特定波长的光下会显示不同的吸光度,通过测量吸光度的变化可以判断成分的含量。
2.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一种通过测量食品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情况来分析成分的方法。
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在不同波数的红外光下会显示特定的吸收峰,通过对这些吸收峰的分析可以得到食品中的成分信息。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70a942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43.png)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方法与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加强,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和技术的发展逐渐受到重视。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是对食品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可以准确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帮助人们更加科学地选择食物,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身体健康。
一、传统分析方法在分析方法上,最早的食品营养分析方法是以化学分析为主的。
化学分析是一种以化学反应得到特定物质或者电化学反应得到特定分析物质的数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利用化学试剂,可以将食品中的各种成分分别进行定量分析,比如常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分析时间长、分析精度低等缺陷。
二、现代分析技术为了克服传统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现代科技逐渐开发了多种新型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技术,比如光谱法、质谱法、分子生物学等。
光谱法是以食品中分子中原子的振动和旋转频率的变化为基础的定量分析方法。
利用光谱法可以对食品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比如蛋白质、脂肪、糖等,且分析速度快、分析精度高。
质谱法是一种通过分析样品中分子离子的质量/电荷比,来确定样品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反应速度快、实验前处理简单、分析准确度高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食品中复杂成分分析中。
分子生物学则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或者PCR技术对食品中各种成分进行分析。
比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对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进行检测;利用PCR技术,则可以对食品中的微生物或者病原菌等进行分析。
三、营养成分分析实践针对食品中每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测定实践上,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检测,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重量法、比色法、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
重量法是将特定重量的样品,移到60-70℃恒温器中,直到达到恒定重量的方法来计算食物样品的含水量。
并通过样品与试剂的比重来计算不同食物成分的重量含量。
比色法应用于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等成分分析。
它依据组成样品吸收可见光谱的波长来比较样品与标准液的颜色的比较值,从而测定食物样品中的营养含量。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83edd92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1.png)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及检测方法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对食品中的化学成分的研究也日益深入。
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对于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方法的研究非常重要。
一、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针对这些成分的分析方法也各不相同。
1. 蛋白质分析方法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在食品中的含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问题。
常见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包括琼脂糖凝胶电泳法、SDS-PAGE法、西方印迹法等。
2. 脂肪分析方法脂肪是食品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对于脂肪的分析方法主要有萃取法、溶剂萃取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3. 糖类分析方法糖类在食品中常常用来增加甜度和口感,但是糖类的含量过多会引起人体的健康问题。
糖类的分析方法主要有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等。
4. 维生素分析方法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但是很容易被光波、氧气、加热等条件影响降解失效。
针对维生素的分析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区带电泳法等。
二、食品中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对于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目前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1. 光谱法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检测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等。
通过对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光学或电磁波谱学特性进行检测,比如光谱带的出现或消失等,从而得到成分信息。
2.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以食品中化学成分的电学性质为特征的检测方法,包括电位法、电化学发光法、电化学阻抗法等。
通过测量食品中化学成分的电学性质变化来判断其含量和质量。
3. 色谱法色谱法是基于化学物质在色谱柱中吸附、分离、扩散和再生的原理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等。
常常用于食品中成分的分离和检测。
4. 免疫分析法免疫分析法是利用免疫反应作为分析伸手的化学分析方法。
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测定法、荧光免疫测定法等。
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f3fb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a.png)
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导语: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而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是决定食品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研究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并建立相应的分析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食品中活性成分,具有较多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
为了准确测量食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科研人员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分析。
该方法使用HPLC仪器,通过样品的进样、分离、检测和定量等环节,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食品样品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并且可以对不同种类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
二、重金属的分析方法重金属在食品中的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准确测量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对于保护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目前,常用的重金属分析方法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发射光谱法(AES)等。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和高选择性等优点,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的重金属进行准确测定。
三、维生素的分析方法维生素在食品中起着重要的营养作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准确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含量,科研人员通常会采用液相色谱法(LC)进行分析。
该方法利用液相柱进行样品分离,通过改变流动相、柱温和检测波长等条件,可以对食品样品中的不同种类的维生素进行分离和定量。
同时,该方法还可以通过添加内标物的方式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四、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农药残留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具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准确测量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科研人员通常会采用气相色谱法(GC)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能够对多种农药在食品样品中的残留量进行精确测量和定量。
结语: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重金属、维生素和农药残留等几个常见的食品成分的分析方法,希望对读者了解和掌握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有所帮助。
食品中的常见营养成分及分析方法
![食品中的常见营养成分及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8865940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6.png)
食品中的常见营养成分及分析方法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提供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了解食品中的常见营养成分及其分析方法,对我们选择健康的食物和合理的饮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身体发育和修复组织所必需的。
常见的食品蛋白质分析方法有生物学法、化学法和物理法。
生物学法主要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来确定蛋白质含量;化学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氮含量,并乘以一个系数来计算蛋白质含量;物理法则是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的沉淀、凝固或变性来分析蛋白质含量。
二、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
常见的食品碳水化合物分析方法有酶解法、色谱法和光谱法。
酶解法是通过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然后进行测定;色谱法则是利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来分析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光谱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来分析碳水化合物含量。
三、脂肪脂肪是提供能量和维持体温的重要物质,也是许多维生素的载体。
常见的食品脂肪分析方法有溶剂提取法、气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
溶剂提取法是通过使用溶剂将食物中的脂肪提取出来,然后进行测定;气相色谱法则是利用气相色谱仪来分析食物中的脂肪含量;红外光谱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红外吸收光谱来分析脂肪含量。
四、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它们参与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
常见的食品维生素分析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生物学法和光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来分析食物中的维生素含量;生物学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维生素对生物体的生理作用来分析维生素含量;光谱法则是通过测定食物中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来分析维生素含量。
五、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物质,它们参与了酶的活化、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过程。
常见的食品矿物质分析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及其标准制定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及其标准制定](https://img.taocdn.com/s3/m/297c2b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d.png)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及其标准制定食品是维持人类正常生理机能的必需品,食品营养成分则是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来源。
食品营养素的种类丰富,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对食品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标准以保证消费者的健康,是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话题。
一、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方法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是通过分析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评估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目前常用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和光谱法等。
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食品营养素含量的方法,它可以精确地测定食品中各种营养素的含量。
例如,测定蛋白质含量时可以用光学比色法或低压氧化法等方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时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
但是,化学分析法需要使用多种试剂和设备,且操作量大、操作时间长,且易受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容易引起误差。
生物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快速分析物质的方法,包括酶法、免疫法和生物传感器等。
这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测定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但是这些方法都需要特定的试剂和生物体系,且不同食品对试剂和生物体系产生的反应不同,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光谱法是利用特定波长的电磁波或粒子束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
光谱法的优点是快速精准,缺点是需要设备投入和操作技能的限制。
二、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意义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对于制定营养健康的饮食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体型、活动量等要素,需要摄取不同种类的营养素。
通过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可以评估食品是否满足消费者摄入不同营养素的需求,从而为人们合理选择和配合食物提供依据,并避免膳食不均衡引发健康问题。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也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状况和品质是否符合标准,如营养素缺乏、添加成分过多等问题。
这对于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管、消费者的选择、食品加工行业的改进都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f39db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1.png)
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在现代人注重生活质量和健康的时代,饮食营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准确分析食物营养成分,对于人们控制饮食和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然而,食物中的成分种类繁多,如何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便成为了一个难点。
因此,开发出一种准确、快捷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是相当有必要的。
一、传统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目前鉴定食物营养成分的基础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各种化学或生化反应,将食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离并鉴定其浓度。
例如,常见的蛋白质测定、糖类测定和氨基酸测定等等就是采用这种方法。
其优点在于可以对细微量的食物成分进行测量。
但化学分析法需要使用化学试剂,操作要求较高,而且也需要耗费一定时间。
2. 生物学分析法生物学分析法是对食用菌、蔬菜、肉类等食品进行微生物分析,以分析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这种分析法主要关注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存繁殖情况,以判断其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但该方法适用的范围有限。
3.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基于食品中各种分子分别发生的特定的光学现象进行分析。
其中常用的方法是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技术。
由于其分析对象范围广泛,可适用于物质在液态、气态、固态等任何状态下的分析,并且需要的食品样品很小,具有高效、快捷和准确的特点。
二、先进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1. 发光免疫分析法发光免疫分析法是运用一种特殊的发光液体对食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快速检测的高科技手段。
这种新型检测手段利用荧光素,通过细胞免疫学原理将目标物与一种抗体结合,从而使其发光产生荧光信号,从而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种类和含量,如氨基酸、维生素、淀粉等。
2. 高通量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高通量技术是一种更加快速、准确、灵敏、高效的分析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可以同时测定多种不同的食品分子,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目前,微波辅助吸附、液质联用、HTS等高通量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析。
食品成分的分析与检测技术
![食品成分的分析与检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9850f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8.png)
食品成分的分析与检测技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
从吃人奶奶、瘦肉精,到可卡因、苯甲酸,每个事件都让人深感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食品成分的分析与检测技术,成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食品成分的分析技术1.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化合物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强度,来分析样品中的成分。
这种技术对于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分析十分有用。
例如,分光光度法可以通过蛋白质在280nm处的吸收强度,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1.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适用于分析易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
这种技术将样品通过高温下的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色谱柱两端的流出气体,确定样品中的分子构成和数量。
气相色谱法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化合物的分析,如香料、插入剂等。
1.3 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将样品通过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的分析方法。
样品经过柱后分离,流经检测,通过检测样品发射的信号,可以获悉样品中的分子成分和数量。
和气相色谱法类似,液相色谱法广泛应用于食品中各种化合物的分析。
二、食品成分的检测技术2.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能够放大物体的成像技术。
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光学显微镜可以用于观察微生物和加工食品中的异物等。
一旦发现了异物,相关的成分分析技术可以帮助分析异物的来源和成分。
2.2 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通过测量样品中分子的电化学特性,来精确定量和分析食品中的成分。
例如,针对特定的化合物,电化学传感器可以精准地定量和分析其含量。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
2.3 免疫学检测技术在免疫学检测技术中,研究人员利用人、动物或者植物生产的抗体来检测某些分子。
这种技术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毒素、细菌等,从而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结语食品成分的分析与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手段。
生产厂家可以利用成分分析技术确保生产食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和比例。
而消费者可以通过成分分析和检测技术,在购买或食用食品时保障自己的健康。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1fd935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72.png)
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日益增加,使得人们对食品中含有哪些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关注。
因此,食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也日益成为研究和监控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下面就这些常见的成分分别介绍其分析方法。
1. 糖类分析方法糖类是食品中最常见的成分之一,包括单糖、双糖、多糖等,其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光度法:利用糖类溶液的比色反应,适用于测定浓度较高的单糖。
(2) 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适用于测定各种糖类。
(3) 还原糖法:通过检测还原糖的含量来间接测定糖类浓度,适用于测定浓度较低的单糖和双糖。
(4) 显色光度法:利用显色剂与糖类发生显色反应,测定显色程度来测定糖类的含量。
2. 蛋白质分析方法蛋白质是组成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其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生物素分析法:利用生物素标记蛋白质,通过检测生物素含量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 紫外吸收法:利用蛋白质中肽键的紫外吸收特性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3) 氨基酸分析法:通过分离和检测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基酸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4) 凝胶电泳法:通过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和电荷大小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和类型。
3. 脂质分析方法脂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罹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其分析方法也很重要,主要有以下几种:(1) 水解法:利用化学酶或生物酶水解脂质成游离脂肪酸,测定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来间接测定脂质的含量。
(2) 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脂质分子的蒸汽压和挥发性来测定脂质的含量。
(3) 磷酸化法:利用酶催化磷酸化脂质,检测其在紫外光下吸收的特性来测定脂质的含量。
(4) 红外光谱法:利用不同的红外光谱带来检测或测定脂质分子的含量和类型。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及精度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及精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ef5d8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5.png)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及精度食品是人体所需的营养来源之一,而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对人体健康及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准确快速地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人体健康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对常用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及精度进行探讨。
一、常用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1.常规分析法常规分析法是指采用传统分析方法,如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及生物学分析等手段,对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经济的特点,但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成本。
2.现代分析法现代分析法是指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如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对微量物质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但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
3.无损检测法无损检测法是指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如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激光等技术手段,对食品材料进行分析测定,不需要破坏性取样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非破坏等特点,但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支持。
二、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精确度食品营养成分分析的精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
食品营养成分的测定精度直接影响到食品营养评价的准确性和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
1.误差来源误差是指由于分析方法、实验环境、材料反应性、人为误差等影响因素所造成的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
要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在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分析方法,确定实验条件,控制误差的来源。
2.精确度评价方法精确度评价方法是指通过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或对比值进行比较,评价分析方法准确性的方法。
它可以分为交叉验证法、标准物质法、对比分析法、回归校正法等多种方法。
3.影响精确度的因素影响精确度的因素主要与实验过程中样品的制备、分析方法的选择以及实验条件的确定等方面有关。
因此,在实验设计和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统一操作规范、消除外界干扰、合理控制实验误差等。
三、结论食品营养分析方法的选择与精确度评价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推动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食品成分分析
![食品成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d74a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f.png)
食品成分分析食品成分分析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手段。
通过对食品中所含成分的定量分析,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添加剂、残留物、重金属等物质的含量,从而评估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食品成分分析的意义、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一、食品成分分析的意义食品成分分析在食品行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食品成分分析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有关食品营养成分的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健康的食品选择。
其次,食品成分分析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监控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
最后,食品成分分析可以帮助食品监管部门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监督和管理,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二、食品成分分析的方法食品成分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生物分析。
化学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测定食品中的物质含量来确定其成分。
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物理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测定食品的物理性质来确定其成分,比如密度、粘度、水分含量等。
生物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对食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进行监测和定量分析,如维生素、植物活性成分等。
三、食品成分分析的应用领域食品成分分析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食品检验和食品研究等领域。
在食品生产中,食品成分分析可以用于确定原料的质量,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成分变化,保证产品质量。
在食品检验中,食品成分分析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在食品研究中,食品成分分析可以用于研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功能成分等,探索食品与健康的关系。
四、食品成分分析的挑战与发展趋势食品成分分析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复杂的食品成分组成、残留物的低浓度检测、新型食品成分的快速检测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食品成分分析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开发新的分析技术、建立更完善的数据标准、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等。
总结起来,食品成分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品选择,帮助食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营养成分分析技术指南(3篇)
![营养成分分析技术指南(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6840c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b.png)
第1篇摘要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营养成分分析技术在食品科学、营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指南旨在为从事营养成分分析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营养成分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一、引言营养成分分析是研究食品中营养成分含量、分布和作用的重要手段。
通过营养成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评估食品对人体的营养贡献,为食品生产和消费者提供科学依据。
本指南将从样品采集、前处理、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验证等方面详细介绍营养成分分析技术。
二、样品采集1. 样品来源:样品应来源于具有合法生产许可的食品企业或市场购买的食品。
2. 样品数量:根据分析目的和检测要求,确定样品数量。
一般建议样品数量不少于10个。
3. 样品保存:样品采集后,应立即置于密封容器中,避免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4. 样品标签:样品标签应包含样品名称、采集日期、采集地点、样品编号等信息。
三、前处理1. 样品预处理:根据分析方法和待测指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粉碎、混合、过滤等。
2. 样品提取:采用适宜的提取方法,如溶剂提取、微波提取、酸碱提取等,使待测成分从样品基质中充分释放。
3. 样品净化:采用吸附、色谱、离心等方法,去除样品中的杂质,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四、分析方法1. 湿法测定:包括重量法、滴定法、比色法等,适用于测定水分、蛋白质、脂肪等指标。
2. 干法测定:包括灰分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适用于测定矿物质、重金属等指标。
3. 仪器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等,适用于测定多种营养成分。
五、数据处理1. 数据整理:将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包括样品编号、分析指标、分析结果等。
2. 数据分析:根据分析目的,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3. 数据验证:采用平行测定、加标回收、重复测定等方法,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品行业中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标示要求
![食品行业中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标示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b2999b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3.png)
食品行业中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标示要求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食品行业中,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营养需求的要求,对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标示有着明确的要求和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行业中食品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标示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
一、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1.元素分析法元素分析是衡量食品中某些特定元素含量的常用方法。
比如,食品中常见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都可以通过元素分析法来确定其含量。
2.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吸收或发射光谱特征来分析物质组成的方法。
在食品行业中,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分析食品中的特定成分,如维生素C含量、固体含量、脂肪酸组成等。
3.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是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分配行为的原理,利用物质在流动相中的迁移速率差异来分离和定量物质的方法。
在食品行业中,常用的色谱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分析食品中的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等成分。
二、食品营养成分标示要求1.标示原则食品营养成分的标示原则是“真实、准确、明确、易读”。
标示内容应该真实反映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准确计算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明确标明营养成分的含量和单位,易于消费者阅读和理解。
2.标示内容食品营养成分的标示内容应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糖类、纤维素、钠、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标示的内容可以根据食品的特点和营养成分进行调整,但必须包括必要的营养成分信息。
3.标示格式食品营养成分应以每100克食品或每100毫升食品的平均含量为基础进行标示。
标示格式应采用表格形式,清晰地列出各个营养成分的含量和单位,并可以提供每份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4.标示方式食品营养成分的标示方式可以采用文字描述或符号标示。
文字描述应简明扼要,易于理解,单位应符合相关法规的规定。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81f6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8c.png)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科学界一直致力于研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准确的营养信息。
本文将就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探讨,并介绍其中的一些经典方法。
一、常见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1.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传统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它通过定量化学方法来测定食品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这种方法基于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适用于分析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可靠性强的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食品营养分析方法之一。
2. 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和分析食品中各种物质的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特性,来确定其成分含量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核磁共振光谱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测定食品中的维生素、糖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快速、非破坏性等优点。
3.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进行分离和测定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测定食品中的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并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特点。
4. 其他现代分析技术除了上述传统的分析方法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例如质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利用高精确度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分析技术,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定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
二、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不同的分析方法在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中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化学分析法准确性高,但需要时间较长,而且对于复杂的样品处理较为困难;光谱分析法快速、非破坏性,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色谱分析法分辨率高,但对仪器设备要求较高;现代分析技术具有高精确度,但设备费用较高。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样品特点,科学家们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食品一般成分的分析
![食品一般成分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fbe21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72.png)
(1)总酸度的测定 ③方法讨论 含CO2的饮料、酒类。将样品置于40℃水浴上加
热30min,以除去CO2,冷却后,备用。不含CO2 的饮料、酒类或调味品。混匀样品,直接取样,必 要时加适量的水稀释 (若样品浑浊,则须过滤)。
颜色较深食品会使终点颜色变化不明显,需加水 稀释或用活性炭脱色处理后滴定。
X cVK V0 100
m
V1
14
(1)总酸度的测定 ③方法讨论 若是果蔬及其制品。需去皮、去柄、去核后,切
成块状,置于组织捣碎机中捣碎并混匀。取适量样 品(视其总酸含量而定),用适量无CO2蒸馏水,将 其移入容量瓶中,在75~80℃的水浴上加热0.5h(果 脯类在沸水浴上加热lh),冷却定容,干滤,弃去初 滤液25mL,收集滤液备用。
10
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水溶性灰分和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①方法原理 在测定总灰分所得的残留物中加水,盖上表面皿,加热至
近沸,以无灰滤纸过滤,热水分多次洗涤,将滤纸和残渣移 回坩埚中,再干燥、炭化、灼烧、冷却、称重至恒重。残灰 即为水不溶性灰分。总灰分与不溶性灰分之差即为水溶性灰 分。
②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水溶性灰分的质量分数:
使非脂成分溶解于氨-乙醇溶液中,而脂肪游离出来, 再用乙醚-石油醚提取出脂肪,蒸馏去除溶剂后,残 留物即为乳脂肪。
②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样品的脂肪总量:
X m2 m1 100 m
26
(3)罗紫-歌特里法 ③方法讨论 本法适用于各种液状乳(生乳、加工乳、部分脱脂乳、脱 脂乳)、炼乳、奶粉、奶油及冰激凌,为乳及乳制品脂类定量 的国际标准法。除上述乳制品外,还适用于豆乳或加水显乳 状的食品中脂类含量的测定。 乳类脂肪虽属游离态脂肪,但因脂肪球被乳中酪蛋白钙盐 包裹,又处于高度分散的胶体分散体系,故不能直接被乙醚石油醚提取,需预先用氨水处理。加氨水后要使其充分混合 均匀。乙醇可以沉淀蛋白质防止乳化,并使醇溶性物质留在 水中不进入醚层。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43b6d42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1.png)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准确分析食品的营养成分以及评价其价值对于人们的日常饮食选择和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目前常用的食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方法,并对其优劣进行比较。
1. 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分析方法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为了准确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分析方法。
1.1 传统方法传统的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和生物学分析。
化学分析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对食物样品进行处理,然后测量溶液中的营养物质含量。
生物学分析方法则是利用生物学指标,如酶活性、细胞生长等来评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1.2 光谱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方法是一种先进的非破坏性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测量食物样品吸收、发射或散射的光线来确定其组成。
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
这些方法具有快速、准确和可重复性的优点。
1.3 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是一种结合了生物学和电子学的新型分析技术。
通过使用特定的生物传感器,如酶传感器、抗体传感器和细胞传感器等,可以在短时间内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行高效分析。
2. 食品营养评价方法食品营养评价是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定量评估,以了解其对人体健康的贡献程度。
常用的食品营养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2.1 营养标签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是消费者获取食品信息的重要依据。
营养标签中通常包含食品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
消费者可以通过阅读营养标签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食物。
2.2 营养评分系统营养评分系统是一种对食物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它基于食物中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贡献程度,为食品打分并给出相应的营养标签。
常见的营养评分系统有贝尔法斯特指数、健康饮食指数等。
2.3 生物学评价生物学评价方法通过动物或人类试验,评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对生物机体的作用。
食品成分分析任务和方法选择
![食品成分分析任务和方法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f7c6008b03d8ce2f006623dd.png)
4、地方标准——对没有GB和行业标准的产品,需 要在省市范围内统一 的, 可由省市标准局制订、 审批,报国家标准局备案,当相应的GB与行业标准 实施后,自行废止。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为基 础,利用较特殊的光电仪器来 测定物质含量。
国内外食品分析标准介绍
•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2页 第3段 使分析结果具有权威性。
• 标准的分类 按使用范围分五种: 国际、国家、行业、地方、企业。
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在国际间通用的标准。
• 每年10月14日为国际标准日。
溶剂抽提法 溶剂萃取(LIE) 超临界萃取(SCFE)(SFE) 固相萃取(SPE) 微波萃取(MAE) 超声波萃取(UE)
(一)浸提法 ,又称“液——固萃取法”。
1. 提取剂的选择
• 由相似相溶原理选择 • 选溶剂沸点在45~80℃之间的,低,易
食品成分分析任务 和方法选择
第一章 绪论
一、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作用
1. 食品分析的性质:
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 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 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消费者需要高质量、安全、有营养、美味 可口、有益健康的食品。
二、食品分析的任务:
① 控制和管理生产; ② 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 ③ 为科研与开发提供可靠
收率降低。
2. 湿法消化
• 原理:样品中加入强氧化剂,并加热消煮,使 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完全分解、氧化,呈气态逸 出,待测组分转化为无机物状态存在于消化液 中。
食品成分测定方法
![食品成分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fa1cd0d58fafab068dc0227.png)
蛋白质的测定1.分析步骤1.1试样处理:称取0.20g~2.00g固定试样或2.00g~5.00g半固体试样或吸取10.00ml~25.00ml液体试样(约相当氮30mg~40mg),移入干燥的100ml或500ml定氮瓶中,加入0.2g硫酸铜,6g硫酸钾及20ml硫酸,稍摇匀后于瓶口放一小漏斗,将瓶以45°角斜支于有小孔的石棉网上。
小心加热,待内容物全部炭化,泡沫完全停止后,加强火力,并保持瓶内液体沸腾,至液体呈蓝绿色澄清透明后,再继续加热0.5h~1h。
取下放冷,小心加20ml 水。
放冷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
并用少量水洗定氮瓶,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1.2 测定:按上图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三分之二处,加入数粒玻璃珠,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用调压器控制,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1.3 向接收瓶内加入10ml硼酸溶液(20g/L)及1~2滴混合指示液,并使冷凝管的下端插入液面下,准确吸取10ml试样处理液由小漏洞流入反应室,并以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流入反应室内,棒状玻塞塞紧。
将10ml 氢氧化钠溶液(400g/L)倒入小玻杯,提起玻塞使其缓缓流入反应室,立即将玻塞盖紧。
并加水于小玻杯以防漏气。
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
蒸馏5min。
移动接收瓶,液面离开冷凝管下端,再蒸馏1min。
然后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
取下接收瓶。
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滴定至灰色或蓝紫色为终点。
同时准确吸取10ml试剂空白消化液按2.2操作。
2 结果计算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X=(V1 - V2 )×C×0.0140×F×100 m×10/100X—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或克每百毫升(g/100g或g/100ml)V1—试样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试剂空白消耗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C—硫酸或盐酸标准滴定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0.0140—1.0ml硫酸[c(1/2H2SO4)=1.000mol/L]或盐酸[c(HCL)=1.000mol/L]标准滴定溶液相当的氮的质量,单位为克(g)m—试样的质量或体积,单位为克或毫升(g或ml)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一般食物为6.25;乳制品为6.38;面粉为5.70;玉米、高粱为6.24;花生为5.46;米为5.95;大豆及其制品为5.71;肉与肉制品为6.25;大麦、小米、燕麦、裸麦为5.83;芝麻、向日葵为5.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下设200多个技术委员会,与食品有关的 如:TC34——农产食品
TC54——香精油 TC122——包装 TC166——接触食品的陶瓷器皿、
玻璃器皿
• ISO 的标准每隔5年重审一次。 • 检索ISO标准的主要工具是: 1. 《国际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
Index) 2.《国际标准目录》设有委员会序号目录、
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为基 础,利用较特殊的光电仪器来 测定物质含量。
国内外食品分析标准介绍
•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2页 第3段 使分析结果具有权威性。
• 标准的分类 按使用范围分五种: 国际、国家、行业、地方、企业。
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 在国际间通用的标准。
• 每年10月14日为国际标准日。
食品成分分析任务 和方法选择
第一章 绪论
一、食品分析的性质和作用
1. 食品分析的性质:
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种食品组 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有关理论,进而评定 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消费者需要高质量、安全、有营养、美味 可口、有益健康的食品。
二、食品分析的任务:
① 控制和管理生产; ② 保证和监督食品的质量; ③ 为科研与开发提供可靠
写出标准草案,要取检测指标数据的下 限。
3.请专家(本行业的)及省、市标准局的 负责人一起审定,提出修改意见。
4.修改。 5.报标准局备案,给批准号后生效,执行。
写标准的要求
1.文字简练、层次分明。 2.要有具体数据。 3.要有统一性和连续性。 4.要有具体的、明确的内容,不用抽象的模棱两
可的语言。 5.要有时间性和稳定性。
主题索引目录、标准号目录、作废标准 目录。
2、国家标准——一般由国家标准局颁布, 各个国家标准有自己的代号。
• 如中国——GB 美国——ANS 英国——BS 日本——JIS 德国——DIN 法国——NF
意大利——UNI 西班牙——UNE
有关GB :
• GB5009.1~GB5009.70——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检验方法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1947年2 月23日,总部在日内瓦,是世界上最大 的标准化组织,目前,已有90多个成员 国,我国是78年恢复加入的。
• ISO下设27个国际组织,与食品有关的是 FAO——联合国粮农组织, WHO——世界卫生组织, CAC——食品法典联合委员会, CCPR——国际农药残留法典委员会。
5、企业标准—— QB
当企业生产一种新产品,无GB、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就要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 依据。如果企业产品质量特别好,即便有GB、 行业标准,也可再制订高于它的企业标准。国
家质检部门根据你的QB测试你的产品,发
“生产许可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企业标准制定程序——
1.反复测定产品的主要指标。 2.按GB/T13494—92《食品标准编写规定》
(理化部分)》
GB 4927——2001《啤酒》 GB 4928——2001《啤酒试验方法》 GB 18186——2000《酿造酱油》 GB 18187——2000《酿造食醋》 GB 5009.55——1996《饴糖分析》
3、行业标准——对GB没有又要在全国某个 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内各 专业部颁布的标准。
样品的采集
制备和保存
样品的预
处理
成分分析 数据记录,整理
分析报告的撰写。
§1 样品的采集
一、 样品的采集
采样——在大量产品(分析对象中)抽取有 一定代表性样品,供分析化验用, 这项工作叫采样。
• 例如:化工部颁标准 HB 石油部颁标准 SY 轻工业部颁标准 QB 商业部部颁标准 SB SB10336——2000《配制酱油》 SB10337——2000 《配制食醋》 SB10338——2000《酸水解植物 蛋白调味液》
4、地方标准——对没有GB和行业标准的产品,需 要在省市范围内统一 的, 可由省市标准局制订、 审批,报国家标准局备案,当相应的GB与行业标准 实施后,自行废止。
* 水为蒸馏水、去离子水 * 常用带刻度的玻璃仪器是在20℃条件下标注的。 * 分样筛——用来筛分体积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
筛子。
* 分子筛——具有均一微孔结构而能将不同大小分 子分离的固体吸附剂。
* “称取”——称至0.1g。 “精密称取”——必须按所列数值称取,精确至
0.0001g。 “精密称取约”——必须精确至0.0001g,可接近
介绍:中国国家标准咨
询服务网 中国标准网
第一章 重点
1. 食品分析的性质 2. PPM、 PPB 、PPT 3. 食品分析方法 4. 五种标准 5. 国际标准 6. 国家标准
第二章 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食品分析的对象包括各种原材料、农副产品、 半成品、各种添加剂、辅料及产品。种类繁多,成 分复杂,来源不一,分析的目的,项目和要求也不 尽相同,但无论哪种对象,都要按一个共同程序进 行一般为:
12 1.63 60 0.250 100 0.149 170 0.088 200 0.074
12 1.405 60 0.251 100 0.152 170 0.089 200 0.076
四、食品分析方法的选择与采用 的标准
感官鉴定—最简单、成本最低的分析方 法。
化学分析法—常规分析中大量使用的分析 方法。
所
列数值,不超过所列数值的10% 。
分样筛筛目与筛孔大小
泰勒标准筛 目数 筛孔大小
( 每 英 寸 )( m m )
美国标准筛 目数 筛孔大小
( 每 英 寸 )( m m )
英国标准筛 目数 筛孔大小
(每 英 寸 ) ( m m )
12 1.397 60 0.246 100 0.147 170 0.088 200 0.074
的依据。
食品分析有关常识
* 常量分析——样品中组分> 1 % * 微量分析——样品中组分= 0.1 %~1 % * 痕量分析——样品中组分< 0.1 % * 超微量分析——样品中组分 PPM ——parts per million (10-6)
( mg / kg )或( mg / L ) PPB —— parts per billion (10-9) PPT —— parts per trillion (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