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共10篇)
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
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通用19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球的自转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是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整节课形式多样,学生参与度很高,整个过程都很活跃,动手能力很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效果也很好。
首先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太阳东升西落这个自然现象来引入,学生感受到他们要研究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产生极大的兴趣和足够的信心,由此展开的一系列探究活动,如地球的自转方向的探究和昼夜现象及昼夜更替现象的探究,学生都很有激情,而且方法都很好,而且每个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里也成了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也较抽象,但通过模拟实验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视化、易懂化使学生可操作化,效果较好。
但是在做模拟实验时,手电筒的使用效果还不是最好,有些同学放的太近,因而从手电筒发出的发散性的光没有足够的说明太阳光的照射情况。
而且还要向学生强调或者说明一下这里的问题,否则学生会产生错误的认识,对以后的知识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以一个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把课堂还给学生。
使学生按照探究活动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使学生能真正的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能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但是由此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就是学生的动手时间多了,思考时间久少了,对于有些知识就很难再深入思考,也就很难发现新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培养就显的有些不够,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尽力把探究的时间压缩的紧凑一些,空出一些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得知识可以无限的延伸下去。
对于晨昏圈的介绍,在最初的设计当中我已经预料到了,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了解,所以打算采用介绍的方式,一节课上下来,事实也的确如此,而且感觉比我预想的还要难于理解,而且这块内容用的时间不是很多,所以在做课后练习的时候,就显得有些生疏,有些不易解决,当然最后一题也是为了提高难度,采用了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这样就更增加了难度,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还是很有挑战性的,这也达到了我出题的目的,对于其他一些同学,在课后对这里的内容还要进一步的补充,以使他们对这部分知识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攻破难关,并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丰富学生的答题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受益。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四篇)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1、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所以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这样更直观、更生动,也便于学生理解:(1)对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利用动画演示,很直观地展现了不同地区,见到太阳的时间是存在差别的,特别是经度相差比较大的地区更是明显。
(2)用动画演示,也很生动地展现了地球上因为地轴倾斜的原因不同纬度地带,不同的时间获得的光热不同,因此出现了四季交替的五带划分。
这种动画的演示,很受学生喜爱。
但本人觉得,因为两分两至和四季的变化,是个难点,在利用动画的同时,还要辅以板图,把动的图还原成为静止的画面,学生印象就比较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
2、本节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来突现,难点内容,是地理内在的规律性的知识,则以动画的形式来解决,本人感觉这个设计,还未能最好地表现知识结构之间联系。
特别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整个地球运动中的是同时进行的,是和谐的。
感觉自己上课时未能很好体现地球的自转存在于地球的公转中,未能表现这两个运动在太空中是同进行的。
3、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难点内容较多,需要教师讲解的地方不少,所以整节课下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比较少,总希望把课堂交给学生,却又总做不到,很困惑。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二)肯定的地方:1.利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前两节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习中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强化和读图、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有待改进的地方:1.应充分留给学生多的活动时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
2.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差生的感受。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三)在教学本单元前,我在班上用问卷测试了学生对地球形状和运动等相关信息的科学前概念,发现整个单元几乎没有人能比较清晰的解释地球形状及其运动,对昼夜交替的现象和四季形成的原因更是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观点,即使有学生知道,经详细询问,理解的比较肤浅。
《我们的地球》教案
一、教案概述《我们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大小、构造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要珍惜和保护。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基本概况。
2. 保护环境,热爱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地球构造的讲解。
2. 环保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地球仪、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外观,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心。
2. 提问:“你们对地球有多少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环节二:地球的基本概况(10分钟)1. 通过PPT,讲解地球的地理位置、大小、构造等基本知识。
2. 结合地球仪,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环节三:地球的环保意识(10分钟)1. 讲解地球环境现状,让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环保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环保建议。
3. 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
环节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环保行为,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度、课后作业评价内容:1. 学生对地球基本概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环保意识的认知和实际行动。
三、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地球的简易图,标注出地球的基本构造。
2. 写一篇关于保护地球的小短文,可以是自己的感悟,也可以是提出的环保建议。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地球的基本概况,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延伸1. 开展地球日主题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球,提高环保意识。
2. 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共9篇)(精简版)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共9篇)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共9篇)篇一:《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本节内容用了四至五个课时才基本讲完,具体课时安排是,第一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第二课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三课时:地球自转与时差;第四、五课时: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四季更替与四季。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
该节内容是在初中阶段了解地球运动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学习地球运动现象的规律性及其成因。
可见,该部分内容无论是对学习者还是教学者,要求较高,内容较多,难度较大。
尤其学生的接受能力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各课时的难点较多,如:黄赤交角与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判断、时间的计算方法、日照图的判读技能、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
突破这些难点的办法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适时播放课件。
对重难点知识的传授主要有以下几点反思。
1、自转的方向。
学生在初中地理课中已经学过地球自转的方向,但仅要求从地球的侧视图中学习。
高中把这一知识点做进一步拓展,让学生想象在地球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怎样的。
在教学中,结合课本中的“读图思考”,要求学生用笔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学生在自己的演示探究过程中得到顺、逆时针旋转的重要结论。
2、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这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难于理解为什么公转速度在近日点较快,而远日点较慢?教师要能准确把握该内容讲解的深浅。
该内容重点在于说明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事实,而不是过多地探询原因。
教师应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公转轨道形状,以及日地距离变化有关”层面讲解,学生才能易以理解。
如果有程度较高的学生再有疑问,教师可以课后个别辅导,从更深层次分析,与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大定律有关系。
即行星的向径(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而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是不等速的,近日点地球运动的速度快一些,而在远日点慢一些。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优秀10篇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优秀10篇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篇一经过一学期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学习、培训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工作从入门到现在对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都有了一个系统和认识。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高效的教学方式转变,那么转变的根本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那么,怎样才能让师生的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如何让地理课堂更加高效呢?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地理新课改的根本前提。
地理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
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并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
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平等中的首席”。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
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要改变学生的。
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什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合作学习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地球运动教学反思(15篇)
地球运动教学反思(15篇)地球运动教学反思1肯定的地方:1.利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前两节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习中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强化和读图、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
有待改进的地方:1.应充分留给学生多的活动时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
2.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差生的感受。
地球运动教学反思2《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主要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
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成为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初一学生。
因此,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做好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做到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探究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间运动,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大致要学什么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还很缺乏;另外,一些学生还没有养成图文结合的习惯,本节课要注意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训练。
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讨论比较方法等形式,从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白天和黑夜的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设置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帮助其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通过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利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多媒体辅助教学,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前两节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习中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强化和读图、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但还应充分留给学生多的活动时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
地球运动教学反思
地球运动教学反思1、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所以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这样更直观、更生动,也便于学生理解:(1)对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利用动画演示,很直观地展现了不同地区,见到太阳的时间是存在差别的,特别是经度相差比较大的地区更是明显。
(2)用动画演示,也很生动地展现了地球上因为地轴倾斜的原因不同纬度地带,不同的时间获得的光热不同,因此出现了四季交替的五带划分。
这种动画的演示,很受学生喜爱。
但本人觉得,因为两分两至和四季的变化,是个难点,在利用动画的同时,还要辅以板图,把动的图还原成为静止的画面,学生印象就比较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
2、本节的教学重点,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来突现,难点内容,是地理内在的规律性的知识,则以动画的形式来解决,本人感觉这个设计,还未能最好地表现知识结构之间联系。
特别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在整个地球运动中的是同时进行的,是和谐的。
感觉自己上课时未能很好体现地球的自转存在于地球的公转中,未能表现这两个运动在太空中是同进行的。
3、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难点内容较多,需要教师讲解的地方不少,所以整节课下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还比较少,总希望把课堂交给学生,却又总做不到,很困惑。
地球运动教学反思二:《地球的运动》这节内容主要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
一直以来,因其抽象、空间概念强,成为学习的难点,尤其是初一学生。
因此,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做好内容的取舍,把握好难度和深度,做到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探究式教学贯穿始终,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观察到大尺度的地球空间运动,理解地球运动与相应的地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对地理大致要学什么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根据地图和相关资料对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还很缺乏;另外,一些学生还没有养成图文结合的习惯,本节课要注意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训练。
地球教学反思优质7篇
地球教学反思优质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应急预案、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emergency plan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球教学反思优质7篇会写教学反思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但是写得深刻详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是一定要写教学反思的,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地球教学反思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教学反思5篇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教学反思5篇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教学反思5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反思不仅仅是“闭门思过”,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教学反思模板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教学反思【篇1】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我对这个问题有一点粗浅的体会,把它概括为“课堂提问六要”说来大家共议。
一.要有价值从思维角度看,问题类型概括起来有三类,即:浮现记忆性,如:“是什麽”之类的问题;有效思维性,如:“为什么”之类的问题。
提问时要主意,问题设置要有目的,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必须心中有数;二是问题的本身要有启发性。
不要提一些不要求学生以任何方式去处理(指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信息,或者说不加思维就能回答的问题,而是问那些要求学生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有效思维性的问题,他能敦促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我在课堂上提出“长江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假如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我国自然环境会有哪些变化”。
这些问题提的有价值,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二.要有梯度《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其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
如提问“为什么说西亚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学生受各方面能力的限制一时作答困难,我提的问题是⑴西亚位于哪两洋五海三洲之地⑵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哪两海联系了哪两大洋⑶土耳其海峡连接了哪两海?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不仅非常容易的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
三.要有对象教师提问中的偏爱现象,对课堂负面影响很大。
由于以前,我在提问中,对较好的学生提问较多较难的问题,忽视了另一部分学生。
我们的地球教案
《我们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等小组合作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及观察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激发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
教学难点: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从而产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
教学过程预设: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你知道图片上的人是谁吗?(出示图片)是的,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
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
那你们猜猜他在太空中会看到哪些星球呢?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特别的星球,他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人类的母亲,那就是——2.你们想不想看看从太空拍摄到的地球图片呢?说说你的感受。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地球,来揭开地球妈妈神秘的面纱,欣赏她多姿多彩的面貌吧!二、了解地球概况,整体感受地球的美小组合作,利用地球仪感知地貌1.出示地球仪:这是一个地球模型,请同学们组成四人小组一起用眼睛仔细观察地球的形状和颜色,用手去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组长负责记录。
交流反馈:A、形状:地球是个()。
师:是呀,我们的地球生来就是这么一个可爱的椭圆形的球体。
可是在人类还没能飞上太空,直观认知地球的500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了。
那么,到底是谁证明了地球就是个球体呢?他是通过什么方式证明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先走进课本73页的故事屋,从那里寻找答案吧。
学生学习麦哲伦的故事。
孩子们,现在你知道这位第一次用实践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伟大的人物吧?他就是:(麦哲伦)(出示麦哲伦头像和名字)谁来说说麦哲伦是如何证明地球是圆形的呀?(他通过环球航行证明)谁知道麦哲伦的船队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出示滚动的地球让学生了解)看了这个故事你想对麦哲伦些什么?总结:麦哲伦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非凡的勇气和执着的探索精神,完成了这个伟大的创举,是他让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
《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
《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我们的地球》教案7篇,这些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大班科学爱护我们的地球教案反思
大班科学爱护我们的地球教案反思1、大班科学爱护我们的地球教案反思一、活动目标1.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对人为破坏地球及其严重后果有了初步认识。
3.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4.进行环保宣传的行动。
5.学会积累和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
6.在活动中体验成功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二、材料准备1.《爱护我们的地球》PPT、《水危机》视频。
2.环保宣传签名海报。
几支彩笔。
3.供孩子分类的多种"垃圾"。
4."环保小卫士"的爱心贴纸若干。
三、活动过程:(1)欣赏地球的美景。
1.欣赏电动地球仪的图片和地球上美丽的风景。
2.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3.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2)继续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各种危害。
1.地球怎么了?(土地、森林、海洋的变化)2.生病的地球遇到的灾难。
3.是什么让地球变成这样的?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变化。
(光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动物被滥杀、垃圾污染、水污染)4.观看关于水污染的视频。
5.污染产生产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介绍日常生活回收垃圾的方法;1.可回收的。
2.厨余垃圾的。
3.有毒的。
4.其他垃圾。
(四)接龙游戏:为地球治病的方法。
四、小结: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需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去注意做,才能让地球的病好得快点。
我们还要再去找更多的好办法来帮住地球治病,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起治好,好吗?我提议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在爱护地球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知道,也让他们一起来做环保的卫士吧!教学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电视及讲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参与性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发言并畅谈自己的理想,但在幼儿树立理想上,我应该创设一些人类保护地球的成就情景,让幼儿有更丰富的体验。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一)今天将正式进入地理知识的学习——从认识地球开始。
因为我没有学过地理,也没有教过地理,压力也很大。
没有太多现成的材料,只有重新开始。
对于备课,准备到什么样的程度为好呢?可以说人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上了这么多年的课,而且教材的内容始终没变,还不手到擒来,小菜一碟,走进教室就能侃起来。
还有的教师资源共享后便完整无缺的把现成课件带到课堂进行教学,即使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要跟着课件走,所以一堂课下来,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难有自己的特色,更不要说形成自己的风格了。
要把一节课对付下来,每个教师都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不重复自己昨天走过的路,对每个人来说是个挑战。
看了很多教师的备课案例、无疑对自己就是一个最好的培训。
备课、教案、学习、反思,我决定从自己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第三节课,可电脑不能用,连地球仪也没找到。
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因此我找了一些资料,从地方——地圆——地球,从古代传说——张衡的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第一次上太空,将地理与历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带学生跨越了人类历史的时空。
这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第二课时,关于经纬网的问题。
因为本节课的课件是两课时的内容,因此,下节课重点思考让学生怎么能牢固掌握这个经纬网这个难点,这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工具与武器。
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新的教学模式,从岸边戏水到水中畅游,然而只有当我们潜在水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水下的景色和潜伏的危机。
教师只有在二次备课中,才能将课堂上的遗憾、缺漏、灵感做个梳理,只有这样,才能改进提高。
教案不是剧本,我很欣赏这句话。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认为教案要越详细越好,甚至连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上面(除非是课堂实录,不然实现你怎么知道学生是如何回答呢?)如果课堂上我们一成不变的让教案牵着自己的鼻子走,那么剧中的主角永远不可能是我们的学生。
虽然课后的反思也许不一定能弥补过去的一堂课的遗憾,但能让下一次走进课堂的你多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自信。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12篇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一):《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本文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就应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用词严谨,表达生动,是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同时,课文多处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教学本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资料,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难点是透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适宜的对话环境,或是情感诱导,或是方法指点,或是激励肯定,努力促成对话的不断生发与深入,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二):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六下的十四课《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本文是一篇比较生动的科普作品,同时紧扣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在教学新课之前,我比较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引导学生充分搜集了相关资料,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我透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球家园的完美,对地球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此基础上,透过不少具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和触目惊心的数据统计,学生从中了解了我们面临的十分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自然产生了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因为预设学生在理解太可爱与太易碎中会偏向于后者,所以在上课伊始,我就努力让学生体会地球母亲的可爱.从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美得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从文本,从生活实际,从课件图片去充分感受地球母亲的美丽可爱以及她的慷慨无私.正是有了这样的感情积淀,在后文的教学中透过理解不加节制滥用随意破坏等重点词语才更强烈地比较出,人类是多么地自私,多么地贪婪,让学生意识到,如果不加节制地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有许多需要可加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还不够.指导学生朗读这类作品,除了同朗读叙事性作品一样要注入自己的感情以外,还要注意行文的严谨,表达出这类作品的逻辑力量.如朗读第四自然段的时候,但是之前为一个层次,可用较平直的语调,要强调但是后面人类的行为,以引起人们注意但是之后的资料,不但还可强调,人们的行为是在走向自我毁灭.在朗读训练中,虽然我有各个层次的安排与预设,期望透过文本,透过交流生态灾难,看视觉震撼的图片,看触目惊心的数据,让学生一次又一次深入地感受,朗读好文本,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情绪没有随着教学的深入而高涨,使得学生的朗读也没有质的飞跃.由于学生初读课文用时比较多,交流地也比较充分,之后的写话就显得个性匆忙,最后梳理课文用的小结也没有完成.总之,这节课给我带来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这次上课的经验积累,也激励着我在将来的教学中留住精华,摒弃糟粕,努力做得更好!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三):《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从人类的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就应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共10篇)
篇一: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秦皇岛开发区第二中学季洪娜《我们的地球》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地球的形状及观察认识地球仪,能通过经纬线在地球仪上找到相映的国家。
在认识地球仪这个教学环节上,一班采用了实物教学法,我手捧地球仪,津津乐道的为学生讲解经线、纬线、赤道、地轴等知识。
可是我发现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尤其是利用经纬线找城市,更是难上加难。
我要亲自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指导帮助他们寻找,重新认识讲解经纬线等知识,课堂气氛虽活跃但却混乱,“老师帮帮我”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节课匆匆的结束了,却给我留下诸多的反思。
实物教学可以更直观的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但对于本节课来讲,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相结合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
为此,在其他两个班级上课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根据我的述说分别在幻灯片中找到哪个是经线、纬线、赤道、地轴等。
接着从地球仪上分别找出经线、纬线、赤道、地轴等。
学生很快从地球仪上找到了相应的城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
篇二:教学我们的地球村的反思《我们的地球村》的教学反思古蔺一小何杰红低段的《品德与生活》与高段的《品德与社会》的区别:实际上就是低段注重品德的“生活性”而高段注重品德的“社会性”。
今天我参加了本校的教研公开课,执教的就是社会性很强的五年级的《我们的地球村》的第二课时。
在上课前我一直在思考要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社会性的地理类品德课呢?地理类品德课教学除了引领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如何体现这类课程的品德味?因为他有别于完整意义上的地理课,所以我在教学中为了体现他的品德课特质,不仅在引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深度感受地理的魅力,还设计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保护地球的心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一个学习——感受——内化的过程,学习就从普普通通的谈话、回顾开始的,利用小班活动、自主设计问题、同桌交流、全班汇报等形式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幼儿园大班美术《我们的地球》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我们的地球》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美术《我们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 认识地球,了解地球的形状和颜色。
2. 培养孩子们对地球家园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3. 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图片2. 彩色画纸、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3. 环保知识相关的故事或视频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展示地球仪或地球图片,引导孩子们观察地球的形状和颜色,并提问:“这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引导孩子们认识地球。
2. 新授内容(15分钟):(1)教师讲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等。
(2)播放环保知识的相关故事或视频,让孩子们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3)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保护地球,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3. 绘画活动(2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画地球,然后让孩子们模仿画画。
(2)孩子们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地球,可以自由发挥想象,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
(3)在绘画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孩子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并给予肯定。
教师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地球的知识,并通过绘画活动表达了对地球的热爱。
希望孩子们能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五、作业布置:请孩子们回家后和父母一起讨论,还可以做哪些事情来保护地球,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孩子们用自然、生动的语言描述地球,激发他们对地球的兴趣和爱护之情。
同时,要关注每个孩子的创作过程,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看看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
看看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
反思一,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
比如说:展示动画片《地球》让学生们看到蓝天白云下美丽的世界;出示“气候资料表”告诉学生们全球最主要的气温带——热带和寒带;出示实物地图,给学生直观感受。
通过这些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们感悟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破坏自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从而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二、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刚开始我就讲课文时引入,以我国的大熊猫——团团的口吻提出疑问:团团,你知道吗?咱们地球现在正遭遇着巨大灾难,全球变暖是其中之一。
当冰雪融化,会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打击……通过这样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并使他们把注意力放在课堂上来。
再者,通过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污染的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让学生明确: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仅仅限于此。
三、联系实际谈谈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部分内容属于理论部分,对小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因此,需要教师适时的举例说明,或联系实际才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
只有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才能增强学生对环境污染危害的真切体验,激发他们的情感,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总结:现在虽然环境已经逐渐改善,但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我们仍然应该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 1 -。
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反思
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反思摘要:一、引言二、地球模型教学的反思1.教学内容的充实与调整2.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3.学生参与度的提高4.教师角色的转变三、地球模型教学的实践与应用1.课堂实践案例分享2.学生反馈与效果评估3.教学策略的优化与调整四、地球模型教学的展望1.跨学科整合与拓展2.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与应用3.绿色环保理念的传播与实践五、结语正文: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反思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的创新,地球模型教学在我国地理教育领域逐渐受到重视。
地球模型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现象以及地球环境的演变。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一、引言地球模型教学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实物模型、图像资料等形式,使学生对地球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但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如何使地球模型教学更具可读性和实用性,成为了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地球模型教学的反思1.教学内容的充实与调整在地球模型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调整,关注地球科学的前沿动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中。
2.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传统的地球模型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动手实践。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模型制作、实验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参与度的提高在地球模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到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不高,参与度不足。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入竞争机制等。
4.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地球模型教学中,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三、地球模型教学的实践与应用1.课堂实践案例分享在本学期的地球模型教学中,我们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如“地球的板块构造”、“地球气候的变化”等。
教科版科学《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我们的地球模型》教学反思《我们的地球模型》是一篇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科普文章。
教科书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插图来介绍地球的构造和特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化且充满神奇之处的行星上。
首先,这篇文章采用了直观的比喻及图示来解释地球模型。
通过比较地球的形状和一个篮球,加深了学生对地球形状的理解。
由此引出地球的多样化表面,如陆地和海洋的分布以及高山和深渊等地理特征。
通过这种比喻,学生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文章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了地球的各层结构,如地壳、地幔和内核。
并介绍了每一层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这种简化的解释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地球的构造,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地质学奠定了基础。
文章还解释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这种实用性的解释让学生感受到地球运动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进而增强了对地球的兴趣和热爱。
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地球上的气候和季节变化,并简要解释了它们的原因。
这让学生意识到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去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并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影响。
虽然《我们的地球模型》这篇文章在科学知识上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虽然文章在介绍地球各层结构的时候简洁明了,但有时可能过于简化,导致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深入理解不足。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球知识,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实例和情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各层构造。
其次,文章在介绍地球气候和季节变化时,只是简要解释了原因,没有更深入地探究这些现象的科学原理。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入的问题,如为什么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相反,以及气候变化对生物种群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综上所述,《我们的地球模型》这篇科普文章在介绍地球的形状、构造和特点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它通过直观的比喻和图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地球的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方式。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地球和地球仪教学反思(一)今天将正式进入地理知识的学习——从认识地球开始。
因为我没有学过地理,也没有教过地理,压力也专门大。
没有太多现成的材料,只有重新开始。
关于备课,预备到什么样的程度为好呢?能够说人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认为上了这么多年的课,而且教材的内容始终没变,还不手到擒来,小菜一碟,走进教室就能侃起来。
还有的教师资源共享后便完整无缺的把现成课件带到课堂进行教学,即使有自己的思想,因为要跟着课件走,因此一堂课下来,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难有自己的特色,更不要说形成自己的风格了。
要把一节课应付下来,每个教师都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不重复自己昨天走过的路,对每个人来说是个挑战。
看了专门多教师的备课案例、无疑对自己确实是一个最好的培训。
备课、教案、学习、反思,我决定从自己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第三节课,可电脑不能用,连地球仪也没找到。
认识地球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认识过程,因此我找了一些资料,从地点——地圆——地球,从古代传奇——张衡的估量——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第一次上太空,将地理与历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带学生跨过了人类历史的时空。
这节课的难点在下面的第二课时,关于经纬网的问题。
因为本节课的课件是两课时的内容,因此,下节课重点摸索让学生如何能牢固把握那个经纬网那个难点,这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工具与武器。
面对新的教学对象,新的教学模式,从岸边戏水到水中畅游,然而只有当我们潜在水下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水下的景色和埋伏的危机。
教师只有在二次备课中,才能将课堂上的遗憾、缺漏、灵感做个梳理,只有如此,才能改进提高。
教案不是剧本,我专门观赏这句话。
在教学设计中,有些教师认为教案要越详细越好,甚至连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上面(除非是课堂实录,不然实现你如何明白学生是如何回答呢?)假如课堂上我们一成不变的让教案牵着自己的鼻子走,那么剧中的主角永久不可能是我们的学生。
尽管课后的反思也许不一定能补偿过去的一堂课的遗憾,但能让下一次走进课堂的你多了一份镇定,多了一份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我们的地球》教学反思秦皇岛开发区第二中学季洪娜《我们的地球》这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地球的形状及观察认识地球仪,能通过经纬线在地球仪上找到相映的国家。
在认识地球仪这个教学环节上,一班采用了实物教学法,我手捧地球仪,津津乐道的为学生讲解经线、纬线、赤道、地轴等知识。
可是我发现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尤其是利用经纬线找城市,更是难上加难。
我要亲自一个小组一个小组的指导帮助他们寻找,重新认识讲解经纬线等知识,课堂气氛虽活跃但却混乱,“老师帮帮我”的声音此起彼伏。
一节课匆匆的结束了,却给我留下诸多的反思。
实物教学可以更直观的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但对于本节课来讲,如果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相结合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
为此,在其他两个班级上课时,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根据我的述说分别在幻灯片中找到哪个是经线、纬线、赤道、地轴等。
接着从地球仪上分别找出经线、纬线、赤道、地轴等。
学生很快从地球仪上找到了相应的城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
篇二:教学我们的地球村的反思《我们的地球村》的教学反思古蔺一小何杰红低段的《品德与生活》与高段的《品德与社会》的区别:实际上就是低段注重品德的“生活性”而高段注重品德的“社会性”。
今天我参加了本校的教研公开课,执教的就是社会性很强的五年级的《我们的地球村》的第二课时。
在上课前我一直在思考要怎样才能上好一堂社会性的地理类品德课呢?地理类品德课教学除了引领学生了解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如何体现这类课程的品德味?因为他有别于完整意义上的地理课,所以我在教学中为了体现他的品德课特质,不仅在引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深度感受地理的魅力,还设计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保护地球的心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一个学习——感受——内化的过程,学习就从普普通通的谈话、回顾开始的,利用小班活动、自主设计问题、同桌交流、全班汇报等形式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我深知这是一堂存在许多问题的品德课,首先是就是我的教学设计还存在问题。
课堂节奏安排得过满,造成有些活动学生展示得少了。
其次就是认识不够。
品德学科不受重视,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家长认为可有可无的课程,所以在课前我布置的预习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还有就是课前我准备不充分。
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没进行磨课,积极寻求同仁的帮助指点,及时查找原因。
总之,我还是希望把活动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三:反思我们的地球村《我们的地球村》教学反思这是在学习《蔚蓝色的地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地球仪,了解经纬线,知道地球的板块划分等简单地理知识的一个章节。
主要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准备了地球仪、地球板块图等教具,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个性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学习能力也有所差距,但他们都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一经点拨便能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情感也易被激发。
所以教具的使用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更亲切、直观的表达,使课堂生动活泼,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生活基础来看,他们都是农村的孩子,处在一个信息相对比较封闭、信息资源比较薄弱的环境里,许多学生没接触过地球仪,更不会使用地球仪,他们对经线、纬线、赤道,大洲与大洋,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了解也相当有限。
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仪,知道地球的经线、纬线、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是教学重点。
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成为教学难点。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教学就得贴近学生实际,采取动手动脑寻找、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逐渐深入、层层递进的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地球仪,识记地球的全貌。
为了让学生记忆更深刻,可以采用让学生当导游的方式,介绍地球的情况,其他学生补充介绍,从而学到知识。
在学生认识经纬线的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采用玩拼图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实际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快速记忆、动脑动手的能力,但如果采用小组比赛拼图,小组共同完成的形式,效果会更好。
就整体而言,本节课内容较繁多,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较多内容,导致小组讨论、交流不够充分,没有发挥集体合作的最佳效果。
五年级思品与社会《我们的地球村》教学反思马场小学:赵琦2013年6月20日篇四:认识地球教学反思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同时也是初中阶段地理学科的重点难点之一,初中生空间知觉较差,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新课改教学理念,为了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参与探究和创新,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 读图提问,教育教学过程中,知识点以图像与问题相结合的形式出现,这样的教学可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具体化,可以帮助学生会员、总结、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刚接地理不久,掌握读图方法,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对今后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2. 引入游戏: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转变课堂角色,有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在学习地球有多大,地球仪时,我不急讲知识点,而是为学生设计游戏情景,通过竞争机制提高学习的兴趣,最低限度的激发学生潜能,重要把知识点有难变易,学生容易理解,也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教学容量,也可以改变地理教学信息的传递的质量,它可以通过图、文、声音等,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同时还可以扩大知识面。
4. 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新课改下地理教育的追求,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挖掘学生的资源,通过交流互动的学习,同时学生还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分享学习成果,学会互相尊重。
本节课渗透新课程理念,知识点层层深入,主干知识把握好,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概念较多,学生来不及消化,对所学的知识只是个感性的认识,还不能灵活运用,导致重点、难点没有突破。
篇五:认识地球教学反思认识地球教学反思教学应当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还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怎样做到教师少动,学生多动;教师引导,学生实践;这是我设计“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节时一直思考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地球和地球仪”一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课堂教学的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的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挖掘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
这节课没有沿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
而是采取学生探究活动、小组合作及教师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培养分工协作的意识。
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成为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得到极大的提高。
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1 、习题选择要与时俱进; 2 、问题衔接过渡要自然; 3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梁杰 2014年11月篇六: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刘延萍《只有一个地球》教学反思中石油小学刘延萍《只有一个地球》是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学小品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深入文本、联系实际,明白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这样一个事实,懂得要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本文虽然只是科学小品文,可却洋溢着作者滚烫的情感,为地球的现状而沉痛,为地球的命运而担忧,为地球的遭遇而愤慨,为地球的前途而呐喊。
教学的难点是:如何将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让学生学得有情有趣,使之既能理解课文内容、知晓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内心又能真正被打动,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
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宇宙与地球感性认识很浅显,而对文章内容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会深刻。
因此,我首先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宇宙与地球的有关书籍资料,让学生通过资料去充分地感受。
学生对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对学习课文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弄清课文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然后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充分质疑,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在议中交流。
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我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觉得还有很多知识点落实不够到位。
现就这堂课作以下几点教学反思,与大家切磋:1.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充分质疑的基础上,自主读书,边读边划,联系课文,深入思考,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自由的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空间,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与思考。
在全班交流时,我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了变序教学的方法,首先抓住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这一问题直奔主题,再辐射全文,避免了琐碎的、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
2.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让学生体会地球的美丽、渺小时,在学生读了句子有了理性的认识后,再辅以课件演示,就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地球的美丽、渺小,使学生对地球妈妈的感性认识更加丰富生动,这时再次读文,理解和朗读就比较到位了。
3.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的补充有关图片资料:人类怎样破坏自然资源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灾难。
这使学生心灵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对文章的感悟。
接着我又出示了一组文字资料:地球资源的现状及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这更让学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员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的意义了。
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人类的出路何在?通过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精心保护地球!”终于成了所有学生的呼声。
最后的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该怎样保护地球。
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环保意识内化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