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雨洪利用
雨洪利用
城市雨洪蓄积与利用近年来, 我国许多城市深受暴雨内涝之害。
短时间的暴雨使得城市出现大面积淹水现象, 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还严重干扰了城市正常秩序, 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比如道路中断、车辆抛锚、小区淹水、市民出行困难。
由于城市建筑与路面等不透水地面的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水文过程急剧变化, 类似这样的城市内涝现象, 比比皆是,并呈逐年加剧的趋势。
1.我国雨洪集蓄利用的潜力有资料表明, 我国的年平均降水量是650 mm,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 万km2, 可以推算出我国每年的原生水资源( 总降水量) 量约为6.24 万亿m3 。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资料显示, 2004 年末我国城市面积39.42 万km2, 按年平均降水量650 mm, 可以推算出该年度我国城市原生水资源( 总降水量) 约为0.26 万亿m3。
除自然蒸发和渗透外, 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潜力巨大。
北京的年均降水量为590 mm 左右, 经过计算,城区每年可利用的雨水量达2.3 亿m3, 相当于110 个昆明湖的水量。
尤其是每年7 月下旬到8 月上旬的主汛期中, 只要有集雨设施, 每场雨水都能留住。
但现实情况却是, 北京目前建设的集雨工程只有47 个, 1 年的雨水收集量只有100 万m3, 河道中蓄积的雨水也只有500 万m3 左右, 再加上其他方式, 每年收集的雨水不到10 个昆明湖。
在沿海城市, 雨水收集利用具有更大的潜力。
上海年平均降雨量1 124 mm, 全市每年的降雨总量应为70 亿m3, 扣除蒸发、渗透等因素, 水务部门估计, 全市每年白白流失的雨水总量约在24 亿m3 左右。
深圳年均降水量1 900 mm, 每年从天而降近40 亿m3 雨水, 而深圳各大水库雨水蓄水量不到总降雨量的1 / 8,因此每年至少有35 亿m3 的雨水白白流失。
2.造成城市雨洪问题的原因全国众多大城市常出现严重积水危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城市雨洪利用问题的探讨
理U r b a n s t o r mwa t e r Ma n a g e m e n t ) 是采取工程性
和非工程性措施人为干扰城市区 域的降雨径流水循 环过程实现开发新的水资源、 保护城市水环境和减 少城市区 域洪涝灾害为 目的的系统工程, 属于非常 规水资源开发范畴。城市雨洪利用工程一般采用直 接补充地下水、 间接补充地下水和调节蓄存等方式。 城市雨洪利用工程的建设, 将会对城市区域的再生 水利用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 河湖 水环境、 城市防洪体系和城市道路、 建筑物等的规划 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和 总体规划, 将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 由于城市雨洪利用属于非常规水资源开发, 仅 水资源利用的开发成本就应高于常规的水资源利用 成本, 而且利用程度越高其开发成本就越高; 在削减 城区雨水洪峰径流量方面也属于高成本投入和高成 本运行; 在城市面污染源控制方面则属于比较有效 的方法, 与点源治理相比较也属于高投入, 但就我国
城市雨洪利用工程是流域雨水利用和城市防洪 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城市雨洪利用工程后应 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城市雨洪利用工程是城市雨水科学化管理的有 效途径, 城市雨洪利用工程建设干扰 了原来的雨水 径流排放路径, 改变了原来城市雨水排水系统以排 为主的原则。 应从科学化管理的角度全面规划和建设城市雨 洪利用工程, 使之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上的主流看法认为雨水利用将成为解决 2 1 世纪水
资 源的 重 要途径。
1 城市雨洪利用概述 城市雨洪利用( 在国外一般称其为城市雨水管
2 . 1 . 2 下凹 式 绿 地
降 低绿地高程, 使其低于路面 5 一1 0c m, 绿地
就可成为一个天然的雨洪滞蓄设施。不仅可消减洪 峰流量、 减少绿地灌溉用水, 还可截留雨水中的污染 物质, 减少径流污染。
雨洪资源利用必要性及其措施探讨
本文对雨洪资源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提出了雨洪资源利用的基本思路及利用途径。通过采取“蓄、泄、补、灌、调、配”等工程和非工程的措施,拦蓄、利用富足的雨洪水从而实现雨洪资源化,这一措施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起着关键性作用,对防洪、抗旱、除涝、治污、涵养生态水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流域雨洪资源利用指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拦截河道径流和汛期洪水,将其储存在水库等蓄水建筑物中或引渗到地下水库或含水层,增加地下水补给量,除特大暴雨外,力争控制所有地面径流,不使下泄。
①点——充分发挥水库、塘坝等地表蓄水工程拦蓄洪水的功能,将汛期雨洪水尽可能转化为非汛期供水;②线——提高水系连通度、实现河渠互济是增加可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多余雨洪水的必要条件;③面——将汛期雨洪水用于入渗补源,通过人工回灌等方式,改善湿地及地下水水源不足的现状;④综合——综合平衡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源流区水资源,调整调度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雨洪水的生态调节功能。
引言
雨,指降雨;洪,指洪水。雨洪是指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雨水及由降雨产生的洪水,这些雨水和洪水没能或不可能在某一时间或地点被直接利用。雨洪资源则是指通过采取相关集蓄、引蓄措施,将没能或不可能被利用的雨洪水变为能被利用的、造福人类的水资源。近年来,随着与水相关的社会矛盾的日益加剧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各国将解决问题的目光,由传统的水资源转向汛期的雨洪资源,由起初的汛期雨洪资源利用设想、尝试到现在的利用实践、效应评价。各国不断一步一步地强化雨洪资源化,证实了雨洪资源是可以被有效利用的重要资源。
一、开发利用雨洪资源利用的必要性
水资源是有限的无可替代的战略资源,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潜在发展动力。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且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匀,降水和河川径流60%以上集中在汛期。据统计,全国700多座地级市以上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其中大部分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破解制约雨洪资源高效利用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瓶颈,已成为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迫切的现实需求和战略选择。
城市雨洪利用的必要性分析刘晓云谢文文劳海洋
城市雨洪利用的必要性分析刘晓云谢文文劳海洋发布时间:2023-05-08T02:21:15.52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5期作者:刘晓云谢文文劳海洋[导读] 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层,历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生态资源是有限的滨州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滨州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层,历史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生态资源是有限的,面对严峻的资源紧缺的考验,我们只有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更好地生存,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主要地位,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有效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海绵城市的建设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生态资源短缺的问题,还能促进资源的保护,对构建生态文明城市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通过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指出科学利用雨洪资源是解决上述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雨洪;水资源;降雨;水质一、前言城市雨洪是一种灾害,如何变灾害为可利用的水资源,是新形势下研究水资源利用管理的重要内容。
针对我国城市雨洪的实际情况,如何科学利用雨洪为人类服务,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雨洪利用先进国家的经验表明,雨洪利用作为开源和节流并举的一项措施,是缓解或解决上述水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具有节水、防洪、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必须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二、分析1. 城市水资源危机严重我国地大物博、资产丰富,但是我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巨大,这也导致我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尤其是用水问题在近些年出现严重的不足,借成这种现象的相本原因是人为对水资源的消费,造成水资源的利用密封的住,我国陌府针对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做出两水利用的计划,将雨水资源合理的利用不仅可以降低洪涝灾害对人民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还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的水以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于地表、地下和空中,成为海洋水、河川水。
城市雨洪利用的一些探讨
城市雨洪利用的一些探讨摘要:随着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国家已逐渐重视对各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而雨洪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简要论述了国内外城市雨洪利用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城市雨洪利用常见处理方法。
关键词:城市排水;雨洪利用城市雨洪利用,指的是通过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分散实施,就地拦蓄、储存和利用城市雨洪,从水文循环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法。
城市雨洪利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时空分布的高度集中,用拦蓄、储存的方式分散开来,从而改善水生态,变弃为宝,化害为利。
一、城市雨洪利用技术是城市解决水问题的必然选择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一起成为了新世纪我国面临的三大水问题,并较大程度地制约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仅占世界人均的1/4。
据统计,全国672个城市中的400多个城市存在资源型或水质型缺水问题,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32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30座受到缺水的困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大,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也日趋严峻。
与此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洪涝灾害等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不透水地表铺砌面积的不断扩大和建筑密度的提高,使地面径流形成时间缩短,峰值流量不断加大,排水系统的雨季流量大量增加,产生洪涝灾害的机会增加、危害加剧。
同时,城市雨洪也是城市水体的一种污染源。
据有关资料报导,在一些污水点源得到二级处理的城市水体中,BOD5负荷约有40%~80%来自于降雨产生的径流。
在全国523条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
全国有80%的平原湖泊受到污染,其中26%富营养化,浅层地下水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致使不少重点城镇饮用达不到饮用标准的水。
雨洪利用作为开源和节流并举的一项措施,具有节水、防洪、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是缓解或解决上述水问题的必要选择。
二、国内外城市雨洪利用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由于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紧缺和雨水灾害频繁,近20年来世界各国均开展了雨水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其中德、日、美等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发展较早的国家,早已认识到了雨洪的利用价值,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对雨洪进行利用、控制和管理,并加以推广、立法、实施。
浅析城市雨洪的防治与利用
浅析城市雨洪的防治与利用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现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城市用水紧缺、遭遇强降雨时城市路面大量积水,以及城市地下水污染程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
鉴于此,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专家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将城市雨洪资源化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对解决城市雨洪的相关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雨洪;防治;利用1城市雨洪概念雨,即降水,尤其是暴雨。
降水是地球水体补给的来源,但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位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雨季年内的高度集中。
每当夏季风北上,西南、东南暖湿气流与西风带系统冷空气相遇,或者有台风影响,往往会产生强度很大的暴雨。
洪,即洪水,尤其是平原区洪水。
我国不仅年内降水高度集中,平原中的平地大多位于江河洪水水位以下,是洪水洪灾易发区。
滨海地区由于地面沉降,抬高了洪水水位,增加洪水洪灾发生的机率。
城市雨洪即为发生在城市中的强降雨,导致城市下垫面大量积水甚至形成洪涝的一种现象。
城市雨洪利用,指的是通过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分散实施,就地拦蓄、储存和利用城市雨洪,避减洪涝灾害,增添城市供水,改善水生态,营造一个亲水、爱水、节水、用水的城市环境。
2城市雨洪的现状及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2.1城市雨洪的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对于城市房屋以及路面的建设日新月异。
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汛期到来时,城市降雨量明显增加,诸多城市都会因为暴雨造成城市内涝,从而出现交通瘫痪,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另外,大量的城市降雨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而白白的流入到排水管道中,这也是一种很严重的水资源浪费。
其次,因为雨水与路面的接触,使水分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COD、TN、TP 等,这些化学物质都会对城市地下水的水质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进而影响到城市的供水水源。
类比于其他的洪水类型,城市雨洪的洪峰提前,洪峰流量增大,而且该类型洪水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造成的危害之大可想而知。
雨洪利用技术
城市雨洪利用及技术一、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自然资源,是其它任何资源所无法替代的,是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导致诸多城市出现水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干旱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下垫面产汇流特征发生改变,城市洪涝灾害问题凸显;城市缺水导致城市生态景观用水被挤占,城市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甚至造成一系列地质灾害。
面对这一系列问题,人们将目光转向了雨洪资源。
二、城市雨洪利用的概念雨,即降水,尤其是暴雨。
我国位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雨季年内的高度集中。
每当夏季风北上,西南、东南暖湿气流与西风带系统冷空气相遇,或者有台风影响,往往会产生强度很大的暴雨。
洪,即洪水,尤其是平原区洪水。
我国不仅年内降水高度集中,而且西高东低,平原中的平地大多位于江河洪水位以下,是洪水、洪灾易发区。
滨海地区由于海平面以上地面沉降,又加剧了洪水位抬高,增加了洪水、洪灾发生的机率。
而二者就属于雨洪资源。
但是暴雨和洪水又都属于弃水。
弃水,指的是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不能或不可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被利用的自然水。
[1]所谓,城市雨洪利用,就是要合理利用城市暴雨、洪水,具体说来就是调整城市雨洪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通过收集拦蓄,存储净化、调配利用等措施,将弃水变为益水,变灾害为资源的过程。
[2]城市雨洪利用是一种多目标的综合性技术,城市雨洪的利用不仅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更具有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的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意义。
三、城市雨洪利用的发展状况1、国外发展情况近20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洪水灾害频繁,美国、加拿大、默西哥、德国、印度、土耳其、必色列、日本、泰国、苏丹等40多个国家相继开展了雨洪利用的研究与实践,并召开过10届国际雨洪利用大会。
[3]其中,德、日、美等经济发达、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国家,将城市雨洪利用作为解决城市水原问题的战略措施,进行试验、推广、立法、实施。
太原市城市雨洪利用探讨
太原市城市雨洪利用探讨城市雨洪是一种灾害,更是重要的水资源。
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恶化是太原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而城市雨洪资源又被直接排放,未能充分利用。
借鉴国内外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经验,控制城市雨洪、充分利用汛期雨水、开拓城市雨洪利用途经可改善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实现人水和谐的有效途径。
标签:城市;雨洪;径流;利用;太原城市雨洪是一种灾害,更是重要的水资源。
长期以来,只重视城市排水和防洪设施建设,忽视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这既浪费了水资源,又增加了城市防洪设施的压力。
随着太原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各类建筑物及道路的兴建等使城区不透水地面面积急剧增长,城区地面径流随之也在不断增大。
利用有限的市政排水管网排泄雨洪水,很容易形成涝时排不出,用时又无水的现象。
借鉴国内外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经验,将城区防洪与雨洪综合利用相结合,可改善城市水资源供需紧张矛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等,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1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意义太原市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汛期降雨占全年降雨的70%,次降雨量不大,但降雨强度大,加之城市的热岛效应,汛期城区降水增大。
随着城区道路拓宽、广场硬化和小区扩建等,地表硬化面积不断增大,降雨很难直接入渗。
在同样降雨条件下,产流速度加快,产流量加大,城区容易发生内涝灾害。
一方面是使用庞大的雨水排放系统将日益增长的雨水径流排出城区;另一方面却是城区地下水补给的严重不足。
近几十年来,由于城区地下水的集中开采,使地下水水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形成近400km2的地下水降落漏斗,累计超采地下水20亿m3。
所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把雨水回收利用,既充分利用了宝贵的雨水资源,又减少了城区排水投资,是缓解太原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有效措施之一。
城市雨洪利用可减少城区地表径流,降低城市洪水压力和排水管网负荷。
河北省石家庄市城区雨水利用浅析(张静)
居民生活小区、城区公园和较宽敞的广场,可将区内屋面、绿地和路面的 在城区内有较宽敞的生活小区、新开发区和有景观要求的地段、广场和绿
雨水径流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到达削减城市暴雨径流量和非点源污染物排 地内,开挖肯定面积的渗水坑塘和渗水池,坑池的大小和深浅,依据集水
放量、优化小区水系统、削减水涝灾难、改善小区和周边环境的目的。 面积和四周建筑物的多少以及小区设计要求而定。五是综合渗透设施。依
再经主管道排入泄水渠,由于各种缘由,目前多数城区仍旧是雨污混合排 是渗透井。渗透井包括深井和浅井两类,前者适用水量大而集中,水质好
放。二是屋面雨水的集蓄利用。三是屋顶绿化对雨水的集蓄利用。屋顶绿 的状况。城区内多接受浅井,井管为渗水管,井管四周填入透水碎石,雨
化是一种削减径流量,利用雨水的有效措施。四是园区的雨水集蓄利用。 水通过井壁和井底向四周入渗,涵养土壤,增加土壤水。四是渗透坑池。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河北省石家庄市城区雨水利用浅析(张静)
池和市内公园坑塘,部分雨水通过树木、花草、草坪绿地,暴露地面汲取 和入渗到土壤中补充土壤水。
1.城区雨水基本状况 石家庄市主城区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城区面积约 155km2,人口 220 万,其中屋顶面积约 4000 万 m2,道路面积约 2000 万 m2。每年雨季形成 的径流量约 3000 万~5000 万 m3,这对于一个人均水资源量仅 280m3 的严 峻缺水城市而言,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水资源财宝。 2.雨洪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石家庄市是一个新兴的省会城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雨洪治理,实行 了很多有效措施,消除了部分雨洪灾难,城区排水工程设施主要有排水管 网、排水明渠和排水泵站。市区排水系统由西部(民心河以西)、桥西、桥 东、东部(民心河以东)四大排水体系组成。雨水管网主干线根据地势自北 向南或自西向东铺设。市区南部 12km 处的肖河是市区主要排水出路,五 支渠和总退水渠是第二条退水渠道。 石家庄市城区目前的雨洪治理主要是将地面雨洪水通过地下排水管 道排入下游退水渠或排放到污水处理厂。也有部分雨水进入渗水井、渗水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浅析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浅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城市雨洪资源的利用为城市开辟了新的水源,同时又能减轻汛期排涝压力,解决城市洪涝灾害与缺水的问题。
本文主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从城市存在的主要涉水问题着手,对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有效实现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标签:雨洪资源;利用;途径引言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时空分布不均衡。
随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污染和浪费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增多,不透水面积增加,导致径流系数增大,暴雨汇流迅速,径流量成倍增加,使得每年有大量的雨洪资源白白流走,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雨洪资源,还使城市排水管网不堪重负,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而雨洪资源的利用既可以增加供水水源,又可以减少洪涝灾害,对调节、补充地区水资源和改善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是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对解决城市当前水资源紧缺问題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城市存在的主要涉水问题最近几年以来,因城市地下水的不断开采,导致地下水含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出现逐年降低的局面,使得城市雨水资源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
加上很多城市是依水而建、依水而兴的,当水资源能够满足城市发展时,其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当水资源无法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时,水就会对城市建设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具体来说,城市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涉水问题:1.1 防洪能力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面积也在不断增大,城区降水、洪峰以及洪量明显增加。
然而,城市的土地及水面被楼群、硬质路面所覆盖,对行洪过水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同时可渗水面积的减少,对地下水和地下土壤的自我净化及调节也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城市中大面积不渗水,导致地面雨水径流加快,汇流时间缩短,极易形成陡涨陡落的洪水,使得城市遭遇洪涝灾害。
滦南县雨洪资源利用浅析
南 东 向平 缓 倾 斜 海 拔 高 程 自北 至 南 在
3 一 m 之 间 . 面 纵 坡 13 0 除北 部 、 0l 地 /0 0;
占地 面 积 可 达 4 0 0 0余 亩 .如对 其 进 行
清 理 整 治 . 于 蓄 水 , 县 西北 部 雨 洪 用 该 水 大 部 分 可 得 以拦 蓄 、 利用 。 黄坨 洼 淀 可以通过对小青龙河西支加长开挖 . 引
独 立 的 雨 水 储 存 系 统 . 雨 水 储 存 与 城 使
全 县 人 均 水 资 源 量 3 0 . 均 水 资 源 7 m3亩 量 l7 3 9 m 。是 河 北 省 严 重 贫 水 县之 一 。
一
直 以来 . 资 源 匮 乏 的 现 实 始 终 水
对 雨 洪 资 源 的利 用 . 须 首 先 确 立 必 “ 洪” “ 源” 雨 是 资 的理 念 . 把 雨 洪 资 源 要
市 污 水 排 放 分 离 . 止 其 污 染 . 后 将 防 而 其 简 单 处 理 后 。 于 园 林 绿 化 、 观 用 用 景 水 等 . 仅 降 低 了使 用 成 本 , 节 约 了 不 更
水 资 源 。在城 区建 设的 广 场 、 区 庭 院 、 小
是制 约 该 县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颈 ” 而 瓶 . 雨 洪 资 源 作 为 水 资 源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洼 淀 储 蓄 雨 洪 资 源 。县 域 北 河 县 城 段 ,
年 代 .当 时 主 要 考 虑 了 防 洪 排 涝 需 要 。 基 本 无拦 洪 蓄 水设 施 . 河 道 普 遍 纵 坡 各
较 大 . 利 于 洪 水 拦 蓄 。 河 道 间 不 连 不 各 通 . 雨 洪 资 源 无 综 合 调 蓄能 力 。 四是 对 城 镇 建 设 缺 乏 集 雨 设 施 也 一 定 程 度 造 成 了雨 洪 资 源 的浪 费
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应用浅析
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应用浅析风景园林设计在当前的城市景观设计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对改善整个城市的环境和美化城市的整体形象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是当前城市基础建设工作的重点。
由于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城市的形象和环境进行美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可观赏的景观和良好的休闲空间,并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当前在对城市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其设计的全面性具有较高要求,其不仅要求风景园林的设计要实现生态环保,还要求其与雨洪控制进行有效结合。
接下来,本文就以加强人们对风景园林雨洪控制为主要目的,对当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的利用进行详细分析。
一、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雨洪控制风景园林是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其设计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其能否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满足城市居民对审美和休闲娱乐的要求,因此,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风景园林设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风景园林设计是艺术的综合体现,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各种的因素都考虑其中,只有在对整体的协调性、和谐性、美观性以及生态环保和实用性等都融入其中,才能够设计出能够满足城市建设需求的风景园林。
在城市建设中,构建风景园林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在人们的眼中呈现出一份完美的、赏心悦目的艺术品,除了观赏性之外,休闲、养性以及娱乐作用也是其构建的主要目的。
因此,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除了体现出风景园林的美观化之外,还应该充分体现出实用性和功能性。
但是,在当前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却常常过分重视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而忽略了风景园林本身的实用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点,就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没有重视起园林的雨洪防治,甚至还因为混凝土等的过度使用而破坏了城市的原有土地结构,降低了城市的雨洪控制能力[1]。
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在对城市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设计师应该在对所要设计的风景园林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特点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来实现对雨洪的控制,尽可能设计出既满足城市居民审美、休闲以及娱乐作用,又具有生态和自然环境保护功能的风景园林。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范文(二篇)
雨洪利用项目安全生产范文在目前社会发展进程中,随着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雨洪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雨水排放不畅、城市下沉、城市内涝等问题给城市的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针对雨洪问题进行利用,将雨水资源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保障城市的安全生产,同时也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背景分析雨洪问题是指降雨过程中形成的暴雨冲刷导致城市内涝和污染的现象。
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使得降雨过程中出现极端天气现象的频率增加,使得雨洪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化进程又加速了城市地表的水泥化,使得雨水无法透入地下,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导致城市排水系统不堪重负,易发生堵塞和溢流的情况。
此外,城市建设中未考虑到雨水排放问题,导致城市下沉和减少了地表水的补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雨洪问题,将雨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
二、雨洪利用项目的意义雨洪利用项目对于城市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合理利用雨洪可以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避免发生排水堵塞和溢流的情况,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其次,将雨水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如利用雨水发电,可以提供城市的能源需求,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此外,雨水资源的利用还可以提供城市的非传统水源,如用于农田灌溉、城市绿化等,增加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因此,开展雨洪利用项目对于提高城市的安全生产水平、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雨洪利用项目的技术实施方案1.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目前,城市大部分的雨水都是通过排水系统排放,导致浪费和水资源缺乏。
因此,建立起雨水收集系统是进行雨洪利用的基础。
可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管道和雨水收集池,将降雨过程中的雨水进行集中收集和储存。
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发电、灌溉和其他非饮用水的需求。
2. 雨水发电技术利用雨水发电是将雨水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有多种雨水发电技术可供选择,如应用水轮发电、潮流发电等。
这些技术能够利用雨水的水势和动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满足城市能源需求。
浅谈校园环境的雨洪利用
浅谈校园环境的雨洪利用摘要:城市中的雨洪利用是当前园林绿化和环境设计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迁址新建项目中,为了达到“生态校园”的设计目标,针对校园环境建设的特点,探索校园雨洪利用的模式,使得校园在拥有一个良好的景观水环境的同时,也利于日后校园环境的管理和维护。
关键词:校园环境、雨洪利用、生态调节、中水1.设计概况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新校区坐落于深圳龙岗中心区大运新城南面,占地面积约92.6公顷,其中建筑占地约8公顷,道路和广场面积约23公顷;红线范围内包含了面积约1.2公顷的人工湖水体。
为将“绿色校园”、“生态校园”的目标贯彻下去,更好的利用资源,我们制定了校园的雨洪利用方案,建立一套雨洪综合利用系统,系统包括了校园的广场铺装、人工湖及水系周边、建筑周边中庭、景观林荫道等区域。
2.雨洪利用设计思路与目标2.1充分利用规划区域内水质良好的雨水资源,实现节水、降耗。
2.2通过渗蓄等措施,控制雨水径流排放,尽量做到开发后的径流排放量不大于开发前的径流排放量,减少对城市管网的压力。
2.3改善景观环境,使校园景观湖体水质和水位维持稳定和优良。
2.4实现雨水系统的收集,利用与运行科学合理化,力求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维护方便。
3.校园雨水水量平衡分析及对策3.1 校园水系统的组成校园主要水源来源于红线范围内收集到的径流雨水,优先考虑以下用水:3.1.1校园景观水体蒸发所需的补充水和渗漏所需的补充水;3.1.2绿化浇灌用水;3.1.3道路、广场冲洗用水;3.1.4空调冷却水补充;3.1.5建筑中水不足所需的雨水补充水。
3.2 水量平衡分析通过分析计算得知,园内降雨量充沛,除去景观湖体自身的蒸发、渗漏、校园的浇灌用水、广场和道路冲洗用水、冷却塔补水和中水补充水外还有约9万立方的雨水盈余量。
降雨量分布不均匀,每年的四月到九月降雨量达全年降雨量的84%,需要足够的调蓄容积,以达到减少径流排放量,最大化使用雨水的要求;而每年的十月到次年的三月,降雨量无法保证景观湖自身的蒸发和渗漏,加上各用水单位,短缺达10万立方,如无外部水源补给,将出现水位跌落达0.5米。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摘要:近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我国城市面临的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越来越凸显,水资源保障、防洪减灾、水生态修复、水景观等城市涉水需求逐渐加大。
城市河湖水网连通是防洪和水资源有效利用及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与此同时,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汛期暴雨洪水的大量流失,与水资源紧缺现状形成强烈反差。
我们面临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
本文通过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可行性分析,指出了科学利用雨洪是解决以上矛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雨洪水资源降雨水质一、前言国内外城市水资源管理经验证明,“节流、开源、保护并重,以节流为主”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缺乏的指导思想。
近年来,工业、农业、生活节水在我国已取得很大成效,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和改善水环境的各项措施正逐步实施。
对于水资源开源问题,很多城市和国家将重点放在外流域调水上,但是外流域调水不仅路线较长、实施困难、耗资巨大、矛盾很多,而且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区协调等众多因素。
因此,科学利用雨洪是解决以上矛盾的有效途径。
二、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可行性1.资源上的可行性我国位于亚洲季风气候区,季风气候决定了我国雨季在一年内的时间相对集中,每当夏季,季风北上,西南、东南暖湿气流与冷空气相遇,或者受台风影响,往往会产生强度很大的降雨。
我国每年平均降雨量为650mm,除自然蒸发和渗透外,城市雨洪收集利用的潜力巨大。
丰富的降雨量为雨洪利用的开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城市雨洪利用的目的是改变时空分布的高度集中,用拦蓄、储存的方式分散开来,变弃为宝,化害为利。
这不仅符合我国传统的治水思想——兴利除害,也符合我国现代水利观念——优化配置水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更符合解决我国三大水问题的目标——治理洪涝灾害、减少干旱缺水、改善水环境。
2.技术上的可行性(1)我国有雨洪利用的经验我国几千年来一直致力于治理水患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城市雨洪利用若干问题的探讨
城市雨洪利用若干问题的探讨谢子书(水科学与工程技术编辑部, 天津300250)摘要:针对城市水资源危机的现状,分析了雨洪资源化的可行性,介绍了雨洪资源利用的进展,提出了加快城市雨洪利用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城市;雨洪利用;资源化;措施1 雨洪资源的提出1.1城市严重缺水据统计,我国600多个城市中的400多个城市存在资源型或水质型缺水问题,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大部分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尤为严重。
多数城市是以天然降水和地下水作为水资源供应的主体,地下水主要借助包括雨洪在内的天然降水来补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农田、草地、林地逐渐被建筑物及硬化地面取代,原有疏松透气透水的的地表被不透水材料覆盖,阻隔了雨洪向市区地下土壤的渗透。
由于城市地下水得不到应有的补充,加之地下水超采,使许多城市形成了地下水下降漏斗中心。
出现了地面沉降、裂缝、海水倒灌、水质恶化等地质灾害问题。
而城市又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因而水资源紧缺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为了支撑城市发展,河北省近几年实施了引滦入唐、引青济秦等多项引水工程。
这些引水工程的实施,大量挤占了农业用水,使本已非常紧张的农业灌溉用水供需矛盾加剧。
尽管如此,城市地下漏斗面积还再不断扩大。
因此,充分利用天然雨洪资源是有效补充城市地下水,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
1.2城市雨洪灾害严重一方面城市严重缺水,另一方面城市汛期又雨洪成灾。
2004年7月10日北京突降大雨,市区大面积积水,交通瘫痪,给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北京市启动了城市防汛预案。
雨洪洗劫干旱缺水的北京市区,然而300万m3的雨洪资源被白白的排走。
7月29日同样的场景在石家庄市、邢台市又一次重演。
每到汛期经常看到因强降雨使城市受淹的报道。
因此,如何实现雨洪资源化,缓解城市供水压力,成为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城市雨洪利用现状2.1 国外发展情况近20年来,由于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洪水灾害频繁,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印度、土耳其、以色列、日本、泰国、苏丹等40 多个国家相继开展了雨洪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并召开过10届国际雨洪利用大会。
城市中雨洪利用浅析
城市雨洪利用浅析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不透水地面面积不断增加,雨水径流量也相应增加。
雨水是宝贵水资源,应充分利用雨水以涵养地下水、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本文对雨水的渗透和雨水的调蓄做简要论述,探讨雨水的再利用和自然水循环问题关键词:雨洪利用城市1.引言城市化后下垫面硬质化,受不透水面积、滞水空间、排水管网和河道特征等方面影响,使地表径流量、汇流时间、调节容量及河道水位等产汇流参数发生改变。
原有植被和土壤被不透水面替代,作为天然调蓄系统的池塘、湿地被填平,原有的雨水径流途径被排水管网和硬质化的城市河道取代,径流汇流时间缩短,洪峰增大。
图1反映了以北京市为例的建筑占地面积年际变化情况。
从1996年开始,北京市建筑占地面积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往年,几乎呈直线上升态。
预计到2010年,北京市建筑占地面积将达300km2 左右,其中还未包括道路等所占面积。
图1 北京市建筑占地面积年际变化曲线由于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认识到城区雨水的快速排出增加了接纳水体洪涝危害、河岸侵蚀和污染物的冲击负荷,还造成合流制系统中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困难及一部分雨污混流外溢而污染水体,在水资源紧缺的现代社会,雨水的自然排放无疑也是对水资源的一大浪费,因此对于传统雨水排除的指导思想引起的有关人士的深层思考,雨洪利用的思想渐渐提上人们研究的议程。
2. 雨洪利用基本形式雨洪利用是针对开发建设区域内不同下垫面所产生的降雨径流,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收集利用,或渗入地下,以达到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环境自净能力、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减少外排流量、减轻区域防洪压力的目的。
城市的下垫面主要包括屋顶、道路、绿地(含公园及水面)、庭院、广场等类型,不论那种类型的下垫面,基本的雨洪利用形式主要有3类,即渗入地下、拦蓄利用和调控排放。
2.1渗入地下渗入地下法就是采用充分利用现有的能够下渗雨水的绿地、增加可下渗面积、建设增加下渗能力的专用设施等措施,使更多的雨水尽快渗入地下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雨洪利用
由于全球范围水资源紧缺和暴雨洪水灾害频繁,近二十年来,许多发达国家开展了雨水利用的研究和实践。
我国对此的研究比较滞后,同时又是非常需要此方面技术的国家。
一方面,我国的水资源总数虽然大,但人均占有少,城市缺水问题十分严重;另一方面,我国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且近年来暴雨强度增大、频率增加,雨洪资源在缺水城市没有得到合理的滞留和利用,反而形成城市内涝危害发展。
由此,雨洪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章结合国内外发展情况,对雨洪利用做了部分分析。
标签:水资源紧缺;城市内涝;雨洪利用;循环经济
中国雨水资源的总量相对丰富,全年的降雨量大约有6万亿m3。
其中有3.2万亿m3 渗透到土壤里,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后蒸发掉,小部分补充到地下水;而另外的2.8万亿m3的雨水形成地面径流中,有2.7万亿m3汇集成河流、湖泊等地表水,还有少量雨水成为地下水。
目前,我国主要开展农村雨水利用的研究应用较多,对城市雨洪利用的研究相对较少。
雨水回收途径包括路面径流、屋面径流。
1 路面雨水控制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现代化建设加快,大量建筑物拔地而起,道路建设需求越多,由此城市不透水面积也逐年速增。
自然水文循环中,降到地面的水,一部分被植物截留,一部分蒸发到大气,其余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沿地面流动形成地面径流进入江河湖泊等。
而现在的城市降雨量90%形成了径流,地下渗透水量下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地面雨水汇集、排出时间缩短,高峰流量增大,随之而来的是洪水风险增加。
开发种植植物对雨水进行控制是必要的,但是在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大批植树造林仍不现实。
我们从道路本身出发,既然不得不修路,那么我们将道路设计研究创新,争取最大限度使雨水能够下渗。
1.1 国外技术发展
国外多用设集水沟和管渠的透水基层排水系统,这种系统在道路两侧连续铺设多孔排,收集下渗的雨水,构造如下图所示。
排水管与集水管连接,集水管的两端再与渗透管沟、渗透池(塘)等连接,将收集的雨水送去处理进行二次利用,或者回填地下水。
图1 透水性道路排水结构示意图
德国是世界上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德国汉诺威康斯柏格城区的雨洪利用与生态设计是欧洲的典范。
该系统结合地形与土壤条件设计,尽可能地将雨水就地滞留并下渗,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表径流。
系统由雨水渗滤沟、坡地雨水绿道、雨水滞留区、蓄水湖和输水沟五个部分构成。
在此系统中,地面径
流进入路边设置的“雨水渗滤沟”中,水慢慢下渗,当水位上升到特定高度时,溢出的雨水进入坡地雨水绿道和场地边缘最低洼处的雨水滞留区中,更多的水流顺应地势流入蓄水湖中,如此便有跟广区域让雨水下渗或者蒸发。
1.2 雨洪水质管理
在减少地表径流的同时,还要对路面与水水质进行控制。
我国路面径流水质复杂,收集回用效率不高。
径流雨水水质与城市地理位置、下垫面性质材料、下垫面管理水平、降雨强度、气温、日照等诸多因素有关,水质波动性较大。
除了需要控制现今城市常出现的“热岛效应”、改善环境问题以外,改善路面污染状况也是控制路面雨水污染源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可在输水管线途中或者末端设置雨水滞留工艺,入稳定塘和人工湿地等。
还可以设置路面雨水截污装置,防止树叶、垃圾等污染物混入雨水回收系统。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当颁布政策实施,如禁止将雨水口当做垃圾筒,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加强城市内涝灾害原因及减灾方法宣传,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也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制定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
如美国制定了《雨水利用条例》,该条例规定了新开发区的暴雨洪水洪峰流量不能超过开发前的水平,所有新开发区必须实行强制的“就地滞洪蓄水”。
1996年德国联邦水法新增条款中补充了关于“避免雨水径流量增加”和“水的可持续利用”的规定:除特定情况外,降水不能排放到公共管网中,新建项目的开发商必须对场地雨水进行有效滞留和利用。
这样在暴雨时期就减轻了市政雨水管道的负担,从而更有效排出洪水避免内涝。
2 屋面集水系统
当前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已是非常重视的产业,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这些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建立了完善的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
收集的雨水主要用于洗车、浇庭院、洗衣服、冲厕和回灌地下水。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流程:屋面雨水经雨落管流入过滤器,过滤后的水流入渗透式储水池。
储水池上方接纳土壤渗透下的水,下方将水慢慢渗透到更深含水层。
当水位超过一定位置,水溢流出去进入雨水收集管渠。
很显然,屋面集水系统更适用于矮层楼房。
由于中国人口多,特别是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楼层高,若采用屋面集水系統,首先成本高,管理困难;其次未必能达到西方国家处理的效果。
因此这种方式适合在我国农村普及。
在农村进行雨洪利用,能创建自身优美环境,向新型农村模式跨进;同时也能缓解周围城市水资源紧缺困难,成为服务都市型农村。
3 雨洪利用
根据城市雨水利用的途径不同,雨水利用可以分为雨水直接利用、雨水间接利用。
3.1 雨水直接利用
降雨前期20min内的雨水水质较差,可通过修建截流井将初期雨水截流,后期雨进行回收利用。
雨水径流收集利用技术是将来自屋顶、道路等的降水收集,稍加处理或不经处理直接用于从洗厕所、浇洒绿地等。
城市雨水利用目前成熟的技术有两种:屋顶集流和马路分流。
屋顶集流,就是利用建筑物屋顶拦蓄雨水,然后在地下存储,过滤和反渗透过滤,再用水管输送供用户使用。
马路分流,即分设城市排污管道和雨水集流管道。
雨水集流管道分散设置,雨天集存,晴天利用,无需处理。
关于这方面,日本已有成熟经验,我国可以借鉴。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妨根据城市生态特点设计河湖相通的生态水网,把城区雨洪资源通过雨水管网汇集排入河流,经闸门、拦河坝调蓄后补给湖泊及城区内公园景观。
3.2 雨水间接利用
城市雨水间接利用是采用各种措施将雨水就地渗入,如利用坑塘、洼地、旧河道、砂石坑、沟渠及井等将地下水直接引入地下含水层。
这种做法能减小管道负担,同时补充地下水、涵养地下水。
同时有利于增加浅层土壤含水量、遏制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土壤渗透有一定净化功能,从经济效益上来讲对城市面源污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
4 结束语
对于我国,进行可持续的雨洪利用和生态设计尤为重要,它对于补偿城市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危机和解决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排水设施的不足以及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郭溪,曹倍.浅析城市雨洪的防治与利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4.
作者简介:段丹丹(1992-),女,汉族,四川德阳人,西华大学2011级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市政管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