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专家述评”约稿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专家述评”约稿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24(45)2
【摘要】尊敬的专家:您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会主任委员李生斌教授、主编颜虹教授及编辑部同仁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本刊作为医学类综合期刊,始终坚持“四个面向”,遵循“出精品、创名牌、办一流期刊,争时效、促交流、举科技人才”的办刊宗旨,引领医学学术发展、促进医学学科建设、助力医学人才培养。
为人民生命健康责献期刊力量。
现诚邀在医学界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专家,为《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撰写专家述评,若能如愿,本刊将不胜荣幸!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学报创刊溯源与发展沿革及名称变迁r——从《西安临大校刊》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r(医学版)》
2.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委员会
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年目次索引(按栏目编排)
4.高校学报专题、专刊选题策划的思考与
实践——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例5.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委员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Vol .28No .7Jul .2008Journal of Shanghai J iaotong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基金(044119605)(Shanghai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Comm ittee Foundati on,044119605)。
作者简介:徐 可(1975-),男,上海人,主治医师,博士;电子信箱:huashanxuke @medmail 。
通讯作者:方祖军,电子信箱:huashanfangzujun @ 。
文章编号: 0258-5898(2008)07-0775-04・论 著・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生长和成肌特性徐 可, 方祖军, 李映川, 郑 捷, 丁 强(复旦大学 华山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40)摘 要:目的建立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分离和纯化方法,并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的体外增殖和成肌特性。
方法采用改良两步酶消化法结合差速贴壁技术,获得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鉴定体外培养的骨骼肌卫星细胞;MTT 法检测体外培养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生长情况;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分化特性。
结果获取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度高,细胞中肌源性标志中间丝蛋白des m in 呈强阳性表达。
体外培养时,骨骼肌卫星细胞有1~2d 的潜伏期,5~6d 进入平台期。
细胞汇合至60%~70%或降低培养基血清浓度时,开始相互融合形成肌管细胞。
结论酶两步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获得较高纯度的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方法。
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时无需特殊诱导即可相互融合,形成具有骨骼肌收缩特性的肌管细胞。
关键词:骨骼肌卫星细胞; 培养; 增殖; 分化中图分类号:Q 813.11 文献标志码:ACharacter isti cs of proli fera ti on and m yotube cell forma ti on of ra t skelet a l m uscle s a tellite cells cultured in vitroXU Ke,FANG Zu 2jun,L I Ying 2chuan,ZHENG Jie,D I N G Q iang(D epart m ent of U rology,Huashan Hospital,Fudan U niversity,Shanghai 200040,China )Abstract: O 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is olation and purificati on of rat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and obser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 r oliferati on and my otube cell for mati on of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 M ethods Purified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ere obtained by i mp r oved t wo 2step enzy matic digesti on method and p re 2p lating technique .I m munohistochem ical staining was emp l oyed t o identify th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The gr owth of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was exam ined by MTT assay .The differentiati on of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as observed by inverted m icr oscopy . Resu lts The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ith higher purity were obtained and confir med by the high exp ressi on of des m in .W hen cultured in vitro ,the latent phase of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as the first t o the second day,and the p latfor m phase was the fifth t o the sixth day .My otube cells gradually for med when cell confluence was more than 60%t o 70%or differential medium with l ower fetal bovine serum was used .Conclusion The co mbinati on of i mp r oved t wo 2step enzy matic digesti on method and p re 2p lating technique serve as an easyand p ractical way to obtain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with higher purity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s can for m myotube cells with contrac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out any s pecial induction .Key words: skeletal muscle satellite cell; culture; p r 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骨骼肌卫星细胞是存在于骨骼肌肌膜和基底膜之间的一些单个核细胞,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一定自我更新能力[1]及已发生某种程度定向分化的成体组织内的专能干细胞[2],因此在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医学研究生学报》投稿指南

投稿已经成功 您已完成投稿。稿号为:^01703064
您好,欢迎您的赐稿。 盟们一般会字2个工作日内通过E-N
返回《医曇術究吆修Fra bibliotek》投稿指南《医学研究生学报》是一本面向医学研究生及其导师群体的综合性医学期刊 ,是《中文核心期 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 科技期刊;被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 、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医学索引
(I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收录。 1栏目设置
主要包括院士论坛、导师论坛、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病例讨论等)、综述,并新增 指南与共识及研究生园地栏目。病例讨论栏目主要刊登疑难、罕见疾病诊治的相关分析研究报 道,研究生园地栏目重点刊登对研究生科研和临床工作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础实验方法 、科研写 作、临床诊治经验等。 2投稿流程:
稿件、版权协议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45)2
【摘要】《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自然
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它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培育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倡“双百厅针”.刊登内容主要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动力、能源、材料、电气、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化工、生物工程、建筑、管理科学以及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方而的最新研究成果.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关键词】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学报;征稿简则;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邓小
平理论;学术刊物;自然科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7.5
【相关文献】
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稿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征稿简则 [J],
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J],
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J],
4.《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J],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医学》投稿须知稿约

《上海医学》投稿须知稿约《上海医学》是由上海市医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每月25日出版。
主要报道医学各学科科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并介绍国内、外医学科研动态和新进展。
读者对象主要为各科临床医师、医学科研人员和医学生。
一、本刊设有述评、专论、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会议(座谈)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师与法等栏目。
欢迎来稿,来稿请投:shyxqk@二、对来稿的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
来稿请用Word格式打印。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
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顺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宜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写到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
作者应是: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②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均需具备。
仅参与获得课题经费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
并请指定一名通信作者,并提供联系方式,包括地址、电话、电子邮件地址和邮政编码等。
4.摘要: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
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所有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写到科室)、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①目的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
②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如何分组对照,研究范围及精确程度,数据是如何取得的,经何种统计学方法处理。
③结果: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并需给出结果的置信值、统计学显著性检验的确切值。
④结论:简要叙述经验、论证取得的正确观点及其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是否可推荐或推广等。
交通类期刊杂志投稿官方邮箱(非中介+代理)

交通类期刊杂志投稿官方邮箱(非中介+代理)北京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E-mail:bfxb@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E-mail:bfxbsk@交通节能与环保(Marine Energy Saving)E-mail:hy.zhong@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E-mail:zkxuebao@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E-mail:shekexb@城市轨道交通研究(Urban Mass Transit)E-mail:umt1998@城市公共交通(Urban Public Transport)E-mail:csggjtbjb2008@城市交通(Urban Transport of China)E-mail:zyutc@交通科学与工程(Journal of Transpor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E-mail:csjyxb@道路交通管理(Road Traffic Management)E-mail:dljtgl122@道路交通与安全(Road Traffic & Safety)E-mail:rts-china@大连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E-mail:bjb@都市快轨交通(Urban Rapid Rail Transit)E-mail:dskgjt@公路交通技术(Technology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E-mail:cqhct@公路交通科技(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mail:editor@广东公路交通(Guangdong Highway Communications)E-mail:gdgt@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E-mail:gdjzyxb@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Traffic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r National Defence)E-mail:gfjt@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GongluJiaoTongKeJI)E-mail:tec@,qh.wu@广西交通科技(Guangxi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E-mail:GXJK@华东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E-mail:ecjtuxb@黑龙江交通科技(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ilongjiang)E-mail:hljjtkj1978@湖南交通科技(Hunan Communi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E-mail:hnjtkjbjb@交通医学(Medic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E-mail:jtyx@交通科技与经济(Technology & Economy in Areas of Communications)E-mail:jtkjyjj@江苏交通科技(Jiangsu Transportation Research)E-mail:bjb@军事交通学院学报(Journal of Academy of Military Transportation)E-mail:jjxy_xb@交通标准化(Communications Standardization)E-mail:csma2815@交通财会(Finance & Accounting for Communications)E-mail:jtck@交通环保(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ransportation)E-mail:epit@交通企业管理(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E-mail:jqg85@;tg@交通世界(建养机械)(Transpo World)E-mail:transpoworld@交通世界(运输车辆)(Transpo World)E-mail:transpoworld@交通信息与安全(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E-mail:jtjs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mail:jygc@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E-mail:jtt@交通与社会(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E-mail:Jtysh@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E-mail:bhmao2006@交通与运输(Traffic & Transportation)E-mail:shjtgcxh@北方交通(Northern CommuniCations)E-mail:lnjtk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E-mail:lnccxb@兰州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E-mail:xbbjb@山东交通科技(SHANDONG JIAOTONG KEJI)E-mail:sdjtk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dong Jiaotong University)E-mail:sdjyxb@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E-mail:xuebao@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英文版)(Medical Bulletin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E-mail:xuebao@上海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E-mail:xuebao337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E-mail:xuebao2006@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E-mail:skxb93@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Agricultural Science))E-mail:xuebao@山西交通科技(Shanxi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s)E-mail:sxjt@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 Technology)E-mail:xbbjb@交通科技(Transport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E-mail:jtkjxx@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E-mail:whjzyxb@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Technology(Transportation Science & Engineering))E-mail:jwtu@;jwuttse@西安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E-mail:xuebao@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E-mail:skxb@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E-mail:jdyxb@西部交通科技(Western China Communi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E-mail:xbjtk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Modern Urban Transit)E-mail:dtqg@;bjdtqg@现代交通管理(XIANDAI JIAOTONG GUANLI)E-mail:xdjt@现代交通技术(Moder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E-mail:xdjtjs@西南交通大学学报(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mail:xbz@现代交通学报(英文版)(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E-mail:jmt@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E-mail:gjs@中国交通信息化(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Industry)E-mail:@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E-mail:xb406@。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名《西安医科大学学报》)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面的国家级综合性医学学术刊物,双月刊,创刊于1937年,规格为国际通用大16开本,120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 1671-8259,国内CN 61-1399/R,邮发代号 52—39,单价6.00元,全年定价36.00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全国综合性医学学术学类,北大2000、2004、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被CA 化学文摘(美)(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荷兰《医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数据库收录;曾获得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2004、2000)、中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的办刊宗旨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为促进卫生事业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服务。
刊物在反映本校医学科技成果的同时,积极吸收校外优秀稿件。
本刊设有专家述评、专题研究、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等栏目,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本刊全体人员将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及编校质量,为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学报而努力奋斗。
1. 栏目《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设有专家述评、专题研究、论著、调查研究、研究简报、技术方法等栏目。
专家述评一般不超过4 000字,研究原著5 000字以内,其他不超过3 000字。
2 撰稿要求2.1 总体标准文稿撰写应遵照国家标准GB7713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6447文摘编写规则,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3179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等国家标准和国际期刊编辑规范和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简介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简介·学科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是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学科调整的精神,由原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和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于2001年合并组成的新教研室。
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余氵贺教授和我国著名寄生虫学家潘孺孙教授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分别创建的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和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曾在感染与免疫和血吸虫病防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现任主任为国家教学名师郭晓奎教授。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现有教师12名,技术人员3名。
12名教师中有10人具有博士学历,7人有海外留学背景。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教研室鼓励青年教师积极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有多名青年教师先后赴国外进行博士后研究或短期进修。
在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教研室成员在教科研岗位上踏实进取,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成绩,获得了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学名师、“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奖、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在内的多项荣誉。
目前,本教研室承担以八年制、七年制、五年制和四年制本科生为对象的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进展、临床寄生虫学、寄生虫学检验、微生物与健康等课程;并承担病原生物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包括病原基因组学、细胞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进展等学位课程)等教学任务;同时招收以病原生物学为研究领域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在教学方面坚持“以网络辅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为手段,教材建设为重点,教学方法改进为突破,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建设和完善具有国际水平的病原生物学教育教学体系。
其中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在2005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在2006年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精品课程。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指导、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及报告、临床寄生虫学讲义及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室生物安全等项目分别获医学院教材建设计划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

//xwsq/97.htm//xwsq/index.htm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规定作者: 发布日期:2009-06-04 20:36:54 查看次数:5170 次沪交医研[2007]20号为了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医学院研究决定对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作如下规定。
一、对博士生的要求1. 医学科学(理学)学位博士研究生,至少须以第一作者在列入SCI、EI 检索的外文学术刊物上,发表(含录用)论著1 篇。
2. 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博士生,至少须以第一作者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著1 篇。
二、对硕士生的要求1. 医学科学(理学)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须以第一作者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含录用)论著1 篇。
2. 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硕士生,至少须以第一作者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含录用)综述1 篇。
三、确认标准1.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应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作为署名单位。
2. 研究生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须与其学位论文相关。
3. 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列入SCI 检索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著,排名第二位(IF≧3.0),或排名第三位(IF≧5.0)的论著,以1 篇计入统计数。
4.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可以在本规定的基础上对研究生提出更高的培养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各培养单位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应经过学位评定分委会讨论通过,并提交医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
四、认可方式1.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清单必须附在本人学位论文中。
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应提交发表论文所在刊物该期的封面、目录及本人论文全文首页的复印件或录用证明原件、复印件及论文校样稿。
《上海医学》杂志对来稿科研设计的要求

诊。
术前无法明确诊断,不仅增加了手术难度,更易引起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
因此,胆囊十二指肠瘘的术前诊断尤为重要。
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是否存在胆囊十二指肠内瘘[4]:①老年患者,有反复慢性胆囊炎或消化道溃疡发作史;②萎缩性胆囊炎;③腹部超声或CT检查提示,胆囊积气或肝内外胆管积气;④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溃疡较深,并伴有反复出血。
腹部超声、CT、胃镜检查的结果具有特异性,有助于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断。
本例患者符合前3种情况,应考虑内瘘可能,但因缺乏对该病的认识,术前未考虑胆囊十二指肠瘘,导致术中风险增大,值得反思。
有学者对此类患者行ERCP检查,可发现十二指肠与胆囊间有异常通道,或是十二指肠降部存在异常开口伴胆汁溢出[5];提示ERCP检查有助于术前明确诊断,但因其操作的复杂性和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目前尚未能在基层医院普及。
2.3 治疗 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自愈率极低,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胆囊十二指肠瘘多为高龄患者,病史较长,一般情况较差,常合并水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
手术选择择期手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预防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手术的原则为切除胆囊,清除结石,切断瘘管,修补十二指肠瘘口,放置引流[6]。
手术方式:①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瘘修补术,若十二指肠瘘口直径≤1.0cm,切断瘘管后可采用该术式;若瘘管较短,分离粘连困难,可保留部分胆囊壁用于修补十二指肠瘘口。
在解剖不清时,可以切开胆囊,手指进胆囊探查,协助进行粘连分解,切勿损伤十二指肠。
②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瘘修补术+十二指肠造瘘术,若十二指肠瘘口直径≥1.5cm,行直接修补后发生肠漏的可能性大,需行预防性造瘘,术后2个月经造影证实安全后拔除造瘘管。
③胆囊切除术+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若十二指肠瘘口直径≥2.0cm,十二指肠狭窄,为避免术后发生肠漏和(或)肠梗阻,需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④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空肠Roux-Y吻合术。
《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复旦学报(医学版)》是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 行。
本刊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美国版权结算中心(CCC)版权合作期刊,被国内外多家 数据库收录。
以医药卫生领域的医疗和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关注医药卫生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和诊疗经验,鼓励学术争鸣,促进学术交流,提高医学学术水平。
本刊为中文双月刊,单月出版。
本刊实行严格的专家审稿和编委会定稿制度,对于经审稿和定稿认为有重要 创新和重大意义的研究成果将优先发表。
刊登内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栏目形式专家论坛(Expert Forum),论著(Papers),医学经验交流(Medical Experience Communications),方法技术(Methods and Techniques),临床病理/例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Case Discussions),讲座(Lectures),综述(Reviews),短篇报道(Short Reports),个案报告(Case Reports)等。
撰稿要求执行GB7713 - 19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文题应简洁明确地反映论文主题,不设副标题,尽可能不使用缩略词及“……的研究/观察”等非特定词。
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作者应为参与选题设计、资料分析、撰写或修改关键内容的人员,集体署名应明确责任作者。
论文投稿时 应明确作者人数和顺序,至多指定2名共同第一作者(用“A”符号标注),1名通信作者(用“A”符号标注,并在首页 页脚处注明电子邮箱)。
署名作者均需签署授权协议,署名变动需提供全部作者签名同意的书面材料。
作者单位应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单位所在城市及邮编。
不同单位按作者署名顺序用阿拉伯数字上标 加以区分。
摘要执行GB6447- 1986《文摘编写规则》。
《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讨 论 针 对 研 究 目 的 、 围绕试验结果展开论述 , 可 适 当 引用 相 关 文 献 进 行 对 比论 证 ,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 自 己 的
论点 , 论点应客观合理 、 紧扣主题 , 切 勿 夸 大 或 偏 离 主 题 。对 于研 究 中 的 不 足 之 处 和 下 一 阶 段 的 工 作 设 想 也 可 加
[ 2 ] 李 惊 子 .血 尿 [ M] / /王 海 燕 .肾脏 病 学 . 2版 .北 京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1 9 9 6 : 2 8 2 —2 8 7 . [ 3 ] 全 国术 语 标 准化 技 术 委 员 会 .G B / T 1 5 2 3 7 . 1 —2 0 0 ( ) 术语工作 词汇[ s ] .2 0 0 0 .
以论 述 。
致谢
一
置于正文之后 、 参 考 文 献 之 前 。用 于 对 研 究 工 作 有 帮 助 ( 如 参 与 资 金 申请 、 资料收集 、 项 目管 理 、 提 供
定 的技 术 或 物 质 支 持 ) 但 未 达 到 作 者 资 格 的单 位 或 个 人 表 示 感 谢 。
参 考 文献
投稿 注 意事 项 请 作 者 投 稿 前 仔 细 阅读 本 刊 稿 约 。投 稿 后 视 为 全 部 作 者 已理 解 并 接 受 稿 约 的 内 容 和要 求 。
若 来 稿 与 撰 稿要 求 相差 甚 远 或 文 字 复 合率 超 过 2 O , 作退稿处理 。 投稿 请 访 问 本 刊 网 站 h t t p : / / j ms . f u d a n . e d u . c n , 点击 “ 作 者投稿 ” , 注 册 之 后 进 行 在 线 投 稿 。投 稿 时 请 注 意 : ( 1 ) 认 真 填 写作 者信 息 ( 单 位 具 体 到科 室 、 地址 , 并 注 明邮编) , 注 明通信作 者及第 一作者 的电子信箱 、 单 位 电话 和
《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佚名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24(51)3
【摘要】《复旦学报(医学版)》是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
本刊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美国版权结算中心(CCC)版权合作期刊,复旦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国内期刊指导目录》A类期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
【总页数】2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
【相关文献】
1.《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2.《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3.《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4.《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口腔医学》投稿须知

《上海口腔医学》投稿须知
《上海口腔医学》编辑部
【期刊名称】《上海口腔医学》
【年(卷),期】2024(33)2
【摘要】《上海口腔医学》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口腔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介绍口腔医学及相关医学领域的新成果和新经验,供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的中高级临床医师、教学及科研人员参阅。
本刊为双月刊,双月末出版。
本刊欢迎国内外有关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论著、文献综述、临床总结、病例讨论、继续教育专题讲座、短篇报道、学术争鸣(包括述评)、国内外信息等稿件。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上海口腔医学》编辑部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
【相关文献】
1.《上海口腔医学》投稿须知
2.《上海口腔医学》投稿须知
3.《上海口腔医学》投稿须知
4.《上海口腔医学》投稿须知
5.《上海口腔医学》投稿须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优秀稿件征集启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优秀稿件征集启事
佚名
【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22(43)3
【摘要】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年面向校内外征集优秀稿件:①国家或省部委基金项目资助论文;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法医学、药学、中医药等专业的研究性论文;③知名专家教授撰写的述评性论文;④专家综述;⑤学科组成研究团队的系列专题研究;⑥研究生学位论文。
【总页数】1页(P435-4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优秀稿件征集启事
2.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优秀稿件征集启事
3.《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优秀稿件征集启事
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优秀稿件征集启事
5.《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优秀稿件征集启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佚名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4(041)003
【摘要】《复旦学报(医学版)》是教育部主管、复旦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
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被14家国内外数据库收录。
【总页数】2页(P封2-封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J],
2.《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J],
3.《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J],
4.《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J],
5.《复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日间化疗中心成立两年各项指标位居上海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日间化疗中心成立两年各项
指标位居上海第一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16(36)5
【摘要】经过两年来的运行与不断完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日间化疗中心床位数已达58张,两年来出院患者数达12 000余人。
目前每月出院人数在800人次以上,全院平均住院日下降至6.14 d,位列上海市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第一。
日间化疗,是指肿瘤患者"白天住院化疗,晚上回家静养",是目前国际上一种非常普遍的人性化医疗服务模式。
【总页数】1页(P670-670)
【关键词】日间化疗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医学院;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
疗服务模式;平均住院日;出院患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3
【相关文献】
1.医院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案研究与应用——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泌尿外科诊疗中心项目为例 [J], 朱园红
2.医院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案研究与应用——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泌尿外科诊疗中心项目为例 [J], 朱园红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上海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联
手成立“上海儿童康复医学中心” [J],
4.Walter E.Dandy神经外科学会亚洲培训中心落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 [J],
5.上海首家肝移植示范中心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挂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主要刊登医学研究、医疗、教学和管理等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
本刊设有专家论坛、专题报道、基础研究、临床研究、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综述、短篇论著、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研究快报、病例报告、信息交流等栏目,欢迎校内外作者踊跃投稿。
1 投稿约定
1.1 全国统一邮箱投稿:shjtdxxbyxb@。
1.2 来稿应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准确性和可读性。
切勿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以及一稿两投或多投。
1.3期刊付印前按校样版面数向作者收取审稿费和版面费,同时支付稿酬,出版后赠送当期杂志2册。
1.4 编辑部将初审符合要求的稿件,按照稿件处理程序,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和学报编委终审,编辑部根据评审意见,以学术质量为前提,公平、公正地取舍稿件。
1.5 稿件文责自负,凡被录用的稿件,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凡涉及对原意的修改将征得作者同意。
1.6 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等全文数据库系统。
凡被录用的稿件,将纳入上述系统,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书面声明。
稿件录用后,所有作者需亲笔签署“《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著作权专有许可使用授权书”。
2 撰稿要求
2.1 文稿撰写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书写规范。
论著7000字以内(含图、表),短篇论著、经验交流、技术与方法4000字以内,病例报告3000字以内,外文字符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符号应正确运用。
2.2 文题应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使用非公知缩略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6个汉字,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作者单位应写全称(中英文),并注明城市及邮政编码。
如作者单位为二个或二个以上,在每一位作者的右上角标注序号,单位名称标注相同的序号。
2.3 文章均需附中英文摘要。
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
除综述和病例报告外,中文摘要采用结构式(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须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中英文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2.4 关键词(3~8个)选词应规范,应尽量从主题词表中选取,未被词表收录的词如果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选用,中英文关键词应对应。
2.5 正文分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病例报告分为“临床资料”和“讨论”二个部分。
文章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以“1,2,3…”排序,二级标题以“1.1,1.2…;2.1,2.2…”排序,三级标题以“1.1.1,1.1.2…;2.1.1,2.1.2…”排序,引言不排序。
方法部分已有文献记载的,引用文献即可;若对文献记载的方法进行改进或有创新应详细说明。
结果可用文字、图或表格形式表达,但三者内容不宜重复。
英文缩略词应先出现中英文全称后方能直接运用。
量和单位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
2.6 文中图表以先见文字后见图表为原则,图题、表题需中英文对照(一般不超过15字)。
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图表直接置于正文中,图表中内容及注释用中文表示。
照片须另附文件(TIF格式),组织学照片需注明染色方法及放大倍数。
2.7 首页地脚线下注明论文的基金项目及其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职称、学位及是否为研究生导师,并提供电子信箱;如有通讯作者,请注明姓名和电子信箱。
2.8 按国家标准规定书写统计学符号。
2.9 参考文献应是文中直接引用的公开出版物,其中80%以上应为近5年出版的文献,采用
顺序编码,并在正文相应处右上角标注,温哥华格式书写。
①期刊:作者.文题[J].刊名,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②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免著)[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③论文集:作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④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⑥科学技术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⑦电子文献:作者.题名[EB/OL].电子文献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作者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